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鼎军师2-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慜看不透他这些话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笑道:“罢了罢了,怎么说也是我当时没考虑周全,幸好没酿成大错,想想天下烽火险些出自一个妇人之手真是令我后怕。”说到这里他脸上重现笑容,“你呀,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她到现在还当你是赵智呢,亏你这都能瞒过!”
贺然此时已看清楚了,百里菨之事很可能是一场误会,赵慜真是没想过要借她之手杀自己,一直提着的心放松了一些,笑道:“大王一片好心眷顾,夫人来伴确是一件乐事,可大王却也为我添了烦恼。”
“哦?此话怎讲?”赵慜笑着问。
“唉,贺然最受不得美人之恩,领受了夫人恩情想到她犯了不赦之罪来日”
赵慜笑着打断他道:“军师对美人的怜惜之心我是领教了,放心吧,看在军师情面上我免她死罪就是了。”
贺然陪笑道:“大王为外臣片刻之娱宁可赦免谋反之人,外臣早感动万分了,大王如能嘿嘿,如能再施恩泽,遣送她回西屏外臣这心里就对她没有愧疚了,外臣知道这请求太过无理,大王若觉不妥,就当外臣什么都没说。”
赵慜皱了皱眉,其实放百里菨归国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赵国这次放了她,如果赵国嫁到西屏的和亲女子以后犯了事,西屏也就会照此处置,虽有纵然和亲女子谋乱之嫌,可当今不像以往了,各国对和亲女子都倍加提防,她们基本都难掌控大权了,纵想谋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百里菨就是个例子。赵慜之所以要做出为难之态大半是装给贺然看的,轻易答应他就不会领情了。
“呃这事就当外臣没说过,正好大王回来了,外臣总算没有白跑一趟,此次出使呢,有两件事要请大王裁夺。”贺然笑着转开话题。
赵慜见火候差不多了,抬手止住他,又皱眉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军师开口了,我就算再为难也要答应,这样吧。”说到这里高声呼唤进来一个侍臣,吩咐道:“传我口谕,命太宰即刻选派使臣准备护送虔国公夫人回西屏。明日在军师回国前就要启程。”说着眼望贺然道,“你还要见她一面吗?”
贺然面带感激的摆手道:“最好别让她知道是我恳请大王恩准的。”
赵慜点点头,对那侍臣挥手道:“去吧。”
贺然要起身相谢,赵慜按住他道:“你要再敢多礼,可别怪我再弄十个八个的美人过来,你既然难承美人之恩,我就把这美人之恩给你堆积成山,压得你回不得国!”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贺然重回刚才话题,道:“这第一件事呢,还是借道送返番邦将领,望大王能恩准。”
赵慜诧异道:“这种小事何劳军师开口啊,易国借道我岂有不准之理?先前就已经答应那些使臣了呀。”
贺然笑道:“这外臣已听他们禀报了,大王是想把赵国的那些番邦将领也一并送回去,这本是件好事,外臣也是极赞同这种做法的,只是外臣行事草率事先没有想到这一层,料想一提借道大王必然当即恩准,所以早就对那些番人说了此事,他们自然是喜出望外急切的想回去,不想一下耽搁下来,那些人心生猜疑不免情急躁动,大王当知道番人性情,再耽搁下去恐他们会生事,送他们回去本来是件好事,若最后做成了坏事可就得不偿失了,他们回去后不但不领情反倒要多有抱怨。”
“哦原来这样,我先前不知详情,如果这样的话,嗯,三日为期如何,我督促下面加紧汇拢该送回去番将,算来军师回到国内时就可派人送他们启程了,在边关咱们两方人员汇合后一起前去番邦。”
“如此甚好,多谢大王成全。”贺然见他答应的这么爽快,心里开始嘀咕这或许意味着赵国对与番邦结盟很有信心。
“这等小事实不值军师提出来,另一件又是何事?”赵慜含笑看着他。
第四十二章 请君伐顺 (下)
“这另一件事嘛,与送回番邦将领是相连的,我们既已向番邦示好了,可邀请他们共伐顺国,他们出不出兵无所谓,只要到时不帮顺国就行了。大王边关数座城城仍在顺人之手,他们引番兵进犯之仇想来大王是铭刻在心的,顺人狡诈无信,一旦让他们与番人勾结紧密了,那赵、易两国就再无宁日了,是以恳请大王依先前之约,尽快起兵伐顺收复失土并直指其王城,我易国将倾全国之兵沿滚龙河、斧断峡一线发起攻势,让其首尾难顾,顺国既灭则番邦不足虑也,赵、易两国从此再无心腹之忧了。”
赵慜听罢恨恨的拍案道:“顺人真是无耻之极,此仇不报寡人有何颜面对天下诸侯!”说完他又长长叹了口气,“军师最当知道我伐顺的决心,唉,军师乃是俯观天下之人,各方形势无不了然于胸,当然清楚赵国现在的状况,现在伐顺真有是有心无力啊,若再缓上一些时日,就算易国不发兵我也会独力踏平顺国,军师该清楚我这并非虚言。”
贺然点头道:“大王所言句句发自内心,不过大王请想一想,天下诸侯皆知赵国此际如受伤猛虎,一旦喘息过来则可雄视四方,顺国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他们深知大王对他们恨之入骨,哪里敢给赵国这个喘息之机,我们虽欲向番邦示好,顺国更是视番人为唯一救星,为讨好番人可不惜任何代价,番人也知赵国此刻正遭困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趁火打劫,万一被顺国说动了,再次举兵来犯那可就,我们当然是要出兵助赵国的,可外臣不敢担保还能像上次那样侥幸得胜,兵无常形,有白宫博暗中出谋划策外臣绝无必胜把握,我们两国这边还别说败,就是打成僵持局面,康、省⑽髌恋裙峙戮突嵘话仓摹G氪笸跞肌!
赵慜紧缩眉头,贺然这番话确实打动了他,尤其是顺人会不惜代价的结盟番邦一说,他不禁开始思索自己与番邦结盟是不是那么有把握了,番王会因一个妹妹就爽快的答应与赵国结盟吗?况且那个妹妹还在易国,同理也可推想出易国要想靠一个公主与番邦结盟恐怕也一样不是容易的事,面对顺国送去的大批财物就算番王不为所动,各部首领呢,他可是听说了现在番王日子不太好过了,底下各部已经颇有微词了。现在看来自己这边只顾防范易国了,倒把已经和番邦有过苟合的顺国看轻了。同时他也听出了贺然话语中隐含着的威胁之意:自己现在若不出兵伐顺,那等到顺、番联手而来时他易国肯不肯真心援手可就不好说了。贺然的话语虽把这层含义掩盖的很深,他还是能领会到的。
可按贺然说的,灭掉顺国难道就是好事吗?那时愈发壮大的易国要是与番邦结盟了呢,恐怕对赵国这边的威胁比现在还要大,最有利于赵国的形势莫过于让易、顺两国再开战端,让这他们继续消耗彼此实力,那时番邦倒向赵国一方最好,如果不能把番邦拉过来那就尽量让他们两不相助,如果他们非要卷进来,不论他们帮易、顺哪一方,那赵国就帮另一方,总之至少要维持目前这种势均力敌的局面。
贺然与白宫博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当前这种局面下要想让这两国打起来可绝非易事,现在贺然极力劝说自己去打顺国,这正好是个良机,赵国能调动的兵力有限贺然是知道的,那自己这边进攻乏力时他也无话可说,关键是开战之初如何让他相信赵国这边是发了狠心要灭顺国的,那就能让易国真的去拼了,一旦顺、易两国打的不可开交了,那自己这边就可借口兵力难济放松攻势,纵容顺国把抵挡赵国的兵力调去打易国,如果顺国真那样做了,等他们两国打的差不多了,赵国还可趁机夺些顺国的土地。当然他心里也明白,贺然怂恿赵国伐顺其最终用意也是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只是他提出的策略对赵国更有利罢了。
思忖良久后,赵慜有点坐不住了,他必须立刻和军师等人商量一下。遂道:“军师所言不错,我要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一下,这不是一时就能定下的,军师最好能再留几日。”
贺然立刻摇头道:“外臣真是不能耽搁了,大王与臣属商议妥当后,秘密把结果告知外臣即可,我易国将士日夜在滚龙河边持戈以待,听得大王一声号令立即渡河而战,还有一事我家大王命外臣转告大王,先前番邦入侵大王派使入易国时,曾提到日后联手灭顺,分其土地赵国取其三易国得其七,我家大王不敢享此厚益,言道,各得所占其土可也,此番特命外臣奏明此事。”
赵慜点点头,道:“易王仁厚寡人不及也,易王虽辞,寡人不可无信,就算不按先前讲法瓜分顺土,易国也当多得一些。”说罢笑道:“此事容后再议,我本打算今日陪军师游玩游玩的,可军师提出的伐顺一事还是越早决断越好,嗯军师随我入宫吧,各种娱乐都已备下了,军师且观赏,我与群臣交代过后就去相陪。”
“国事要紧,大王不必牵挂外臣了,大王一早来此礼待外臣足以彰显大王恩德,外臣自行出去游玩就好。”
赵慜不再强求,手挽着手与他来至府门外,对侍臣吩咐道:“把寡人辇毂留下以备军师出游。”
贺然连忙躬身谢恩,赵慜则乘了别的车马赶回王宫。
第四十三章 南荠之恨 (上)
回到宫中后,赵慜先召来了军师荆湅把贺然的游说之词跟他讲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荆湅沉思了一会,道:“贺军师讲的有些道理,我们是不应该只把眼光盯着易国身上,相比较而言,易国比先前虽强大了一些但和顺国比起来还是小得多,况且新收之地人心未稳,不是逼不得已是绝不会想到与我们为敌的,顺国不但实力比易国强的多且与我们刚刚结下仇怨,他们确如贺军师所言会不惜一切的勾结番邦,他们知道咱们一旦缓过手来第一个要灭的就是他们,再猜测出易国企图与番邦联姻前,臣一直在考虑如何能不动兵马的消解来自顺国这边的威胁,只因易国的这次异动才把精力移到易国这边。”
“哦?军师先前可想出什么对付顺国的计策?”赵慜问道。
“上上之策当然是想办法挑拨顺、易两国相斗,可这殊为不易,贺军师与白宫博都是精于判断形势的。”说着他摇摇头,“除非我们能把藏贤谷那几位美人劫掠出来栽赃到顺国头上,那贺军师立刻就会跟顺国拼了。”
赵慜笑了,道:“要能把苏夕瑶劫出来都不用栽赃,易国大军就和我们自己的一样了。想当年赵顺联军不下八万围困藏贤谷都久攻不下,最后被一把大火烧得死伤无数,现在想偷袭就更别提了,藏贤谷民众亲如一家,陌生人想混进去绝无可能,这个办法想都别想了。”
荆湅点点头,道:“竹音公主虽在鸣钟城,可她武艺高强根本不可能掳走她。”
赵慜摆摆手道:“这些手段不甚光明正大,不提也罢。”
荆湅略显尴尬的笑了笑道:“臣也知道这些摆不到几案上,除此臣再也想不到如何能让这两国打起来了,大王想出的计策可算上策,我们动动兵马造点出声势如果真的能让易国信以为真的与顺国打起来,那我们就能收渔翁之利了。”
“这么说军师是赞同寡人的方略了?”
荆湅点点头道:“顺水推舟何乐不为?就算贺军师最终没上当,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有易军在另一边分散顺军兵力,臣或许可以趁机收回边关失地,咱们最初这是真刀真枪的打,借此可督促易军猛攻,等失地收复了,就可按大王所想放缓攻势坐山观虎斗了。”
“好,到时可让右将军那边故意败几阵,给赵琨点城池,这样我们这边抽兵调将易国就说不出什么了。”
“妙!大王考虑的可比臣周全多了。”荆湅其实刚才就想到这一招了,见大王说了出来,顺手送上了恭维。
得到军师的全力赞同赵慜心里轻松了许多,“这番邦可真是块心病,不知到时来会不会添乱。”
荆湅微微一笑道:“臣已经收集了一些番邦的信息,呵呵,这番王现在王位已然不问了,如果这次番邦不肯答应我们提亲之事,那我们就秘密派出两路密使多带财物分头去游说其中两个有实力的部族,暗中作下许诺,一旦他们起事,赵国可出兵帮他们夺取王位,这两个部族只要反了一个,大草原就得乱上一阵了,要是两个都反了,那就不知要乱到何时了。”
赵慜哈哈而笑,拍手道:“军师这一招真是厉害,我们静等密使回来,如果番王真不答应和亲,那就怪不得咱们了,好了,寡人这就召太宰他们来议事,听听他们还有什么说法。”
第二天一早,赵慜果然亲自来为贺然送行,共乘御驾把他送达城门口,分别时不住说慢待了军师。伐顺之事则推说尚未议定,一旦有了决断立刻派人去送信。他当然是在等派往番邦的密使传回消息,番王是否答应和亲关系到下面的仗该怎么打,如果番邦成了盟友,那大可直接把顺国灭了,剩下一个易国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了。
贺然再三拜谢后,借口国内事务紧急不敢耽搁,策马扬鞭急急去了。有了昨日的惊吓,他此刻颇有逃离虎口的感觉,暗暗告诫自己以后绝不能再冒这种险了,小命不由自主的滋味真是太可怕了。
三日后,回到鸣钟城,他直奔王宫,苏平疆见到他时长长舒了口气,紧紧抓住他的手道:“我这心可算放下来了,你回来怎么也不提前传个消息,害我多悬了两日的心。”
南荠在旁笑道:“军师再不会来,大王可是要把自己饿死了,已经数日饭菜懒咽了,只剩饮酒了。”
苏平疆笑道:“跟他这没心没肺的说这些做什么?信不信他说不了几句话马上就回藏贤谷?”
南荠抿嘴而笑,“这妾是千信万信的。”
贺然哈哈笑道:“你们一王一后合起来打趣臣属,有失公允吧,臣求请召辅宰来此,这才公平些。”
苏平疆笑道:“你一个我们就对付不来了。”说着对侍臣吩咐道,“传太宰、大将军、辅宰、安国军师入宫。”
“啊?时郎回来了?”贺然高兴的问。
“他终究是放心不下,回来商议对策,明日就回平城,赶巧你就来了。”
“太好了,要不也得让他回来一趟这下省事了,是了,他是个什么侯?我给忘了。”贺然敲着额头问。
“文清侯安国军师执军令相兵部尚书景文阁掌院大学士殿前左议郎!”苏平疆极为不满的大声告诉他。
贺然小声重复着最终还是没念全,皱眉道:“这么多?听着比我的官大多了,那我现在都是什么?”
“逍遥公护国军师!”
“这就完了?”贺然不满的看着他。
苏平疆用手指点这他道:“这就你还三天两头的想辞官呢,你要嫌少你要什么官我封你什么官,怎么样?”
贺然哈哈笑道:“多谢大王恩典,够了够了,再多我也记不住。”
引得南荠在一旁掩嘴娇笑。
第四十四章 南荠之恨(中)
贺然见苏平疆不齿的看着自己,忙奉承道:“大王真是明君啊,这么长的官职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勤政辛劳可见一斑。”
苏平疆被气乐了,骂道:“别跟我油嘴滑舌的,挖苦讥讽也没用,也别想挤兑我。”
贺然辩解道:“大王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说的可是真心话,这么长的官职不用心记哪能记得住?朝中那么多官员,大王还别说都记下来,记个十个八个的就够不容易的了,无论如何我是记不住的,嘿嘿,还是臣让大王省心,逍遥公护国军师,这个好记。”
“荠儿,你看他此刻这副德行,这就是寡人以国事相托的人啊,唉!”苏平疆哀叹着却难掩眼中笑意。
南荠抿嘴笑道:“这恰是大王最英明之处呢,军师乃天纵大才,心中所思皆是经天纬地的大事,爵位官职等琐事是不屑的去记罢了,也表明军师是毫不把这些功名利禄放在心上的,大王以此相责可真是不妥了,比起退敌开疆这又算得什么呢。”
苏平疆见南荠这么帮贺然说话,心里十分高兴,开怀道:“你怎么还帮起他来了?没人帮他就已经无法无天了,这以后他还不闹上天去?”
南荠掩嘴道:“军师就算真的闹上天府妾也不会觉得惊奇,谁能担保神奇军师就没有上天入地之能呢。”说到这里明眸望向贺然,“军师的本事可是世人难测的,这次孤身出使赵国入虎穴安然而返,想必又为国立下莫大功劳了。”
听南荠赞扬自己,贺然心里也很高兴,不管这些话是否出自真心至少她不再与自己当面为敌了,可听她最后一句似有打探的意味。他跟苏平疆有过约定一些重大事件是无论如何不能告知南荠的,苏平疆明白这不但关乎国家命运也是对南荠的一种保护,所以一直严格的恪守着这一约定。
为岔开话题,他得意洋洋道:“王后说‘安然而返’可尚显不足,该是荣耀而归才是,赵王拉我同乘辇毂一直把我送到城门口,是了,他还要赐鼎于我,不日就派使送来。”
“啊?得此殊荣连我都要为你高兴了,据我所知,得别国诸侯赐鼎者算下来唯有四位,他们可都是名震一时流芳百代的名将大贤,你可是第五位了,这不仅是殊荣,还是护身符啊,赵王既赐礼鼎,就算你日后落到他手中,那也是终其一生不能加刑于你的。”苏平疆兴奋的说。
贺然笑道:“真要落到他手中还不如直接杀了我呢,囚禁一生的滋味比死还不如。”
南荠眨着眼睛对苏平疆道:“妾不知大王以前赐过军师鼎没有,如果没有那可就不对了,连赵王都赐了哪有自己大王反倒不赐的?”
苏平疆笑道:“我真没想赐他,军师之位他都不当回事,我怕赐了鼎他拿去给养花养鱼盛放杂物用了,让人知道了少不得又来弹劾他,我是担心他给我添乱。”
南荠笑出了声,道:“那让姐姐保管就是了。”
苏平疆摇头道:“也罢,现在我不赐鼎反倒让世人说三道四了,你给我听好了,要是因为鼎的事你给我惹麻烦我可跟你急,给我规规矩矩供奉着,礼之重器不可亵渎。”
贺然摆手道:“还是算了吧,不够麻烦的,再说我哪有那么多屋舍供奉这些啊?要不这样吧,大王要怕外人说道,那就宣旨赐我一鼎,然后留在宫内替我保存吧。”
尽管对贺然视功名如粪土的性情了解很多了,可听他居然对这臣子能得到的几乎是至高无上的奖赏都不屑领取,南荠还是大觉惊诧,她乃本平民出身,先前听人讲典故时每当说到哪位大臣因不世功勋而获赐鼎时,她总是为那大臣欣喜不已,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当时,这类事对她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连鼎是个什么样子都无从想象,内心深处对它一直抱有神秘感与神圣感。现在她终于可以亲身参与君王赐鼎了,尽管贵为王后了,可埋藏在心灵深处对鼎的远久记忆还是让她感觉兴奋,不想贺然竟是这种态度,这与她听典故时想象的那些情景反差太大了。
苏平疆笑着对有些发呆的南荠道:“你看你看,我就知道是这样,明白我为什么不赐鼎给他了吧?”
南荠回过神来,望着贺然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她相信,这事如果传出去,那百姓肯定觉得这比以前那些赐鼎的典故都要有趣的多,不对,是他们根本不会觉得这是真事,至少要是自己还在乡下,听了就肯定不会信。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除了那几位佳人外还有什么是他在意的呢?南荠回答不出自己的问题,她更加认识到这个人的可怕了,无欲无求无懈可击,自己纵使把苏平疆迷得神魂出了窍他也不会相信任何质疑贺然话,有贺然在,自己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本本分分的作王后,其余的想也不要想了。
看着他那张满是无所谓神情的英俊面庞,南荠心中怨恨陡升,这怨恨除了他屡次坏自己大事的仇恨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怨恨,自己被派来易国原本是要迷惑他的,如果不是他把藏贤谷弄得那么森严,自己当年就能进去了,或许现在就能像苏夕瑶那样得他宠爱整日与他欢笑了。
南荠是个贪心的女人,来易国前就对这个屡屡打败顺国的贺然充满了好奇,突然被选去委以迷惑易国军师重任时,她既兴奋又紧张唯独缺少该有的恐惧和悲怨,可让她万分失望的是她连藏贤谷的大门没能进去,无奈之下只得依计划转而投向苏平疆,尽管这样可以成为无尚尊贵的王后,但她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她很看不起受了打击就颓丧不振的苏平疆,终于见到贺然真容后,她对苏平疆愈发的瞧不上了,后来苏平疆为她宁舍江山的举动打动了她,一颗心从此移到了他的身上,两个假扮兄长的同伙都被杀她不受束缚了,决意就此作定易国王后再也不为顺国做事了,这之后她想的是如何扳倒贺然,这非全是因爱转恨导致的,更多的还是权力的诱惑,只有扳倒他自己才能作个为所欲为的王后。
因为长久以来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