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鼎军师2-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绿绳儿、黄婈都不在,今日膳堂少了些往日的喧闹,苏夕瑶与暖玉夫人不知正低声说着什么,云裳则边吃边看一本琴谱,贺然用食箸摆弄着碗里的饭菜,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难得吃饭时这么清静,我还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呢。”竹音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引得众人都抬头而笑。

    贺然招手道:“来。”

    竹音坐到他身边一席上,本想接着说笑,可看他神情不由收起了笑容,问道:“喊我回来是有什么事吗?”

    贺然低声道:“路终乡民众聚反,地方上派兵镇压,互有伤亡,民众俘虏了几名将士作人质,要鱼死网破,点名要我亲去才肯商谈。”说着从袖中取出密报递给她。

    竹音看了密报,秀眉蹙起道:“民众久不骚乱了,朝天郡又是最早推行新政的地域,不该出这样的事,得细查后再处置。”

    贺然点头道:“所以我得去一趟。”

    竹音不放心道:“既然已起兵戈,那就不能大意,民众虽善者居多,也不能不防丧心病狂之辈,与之面谈就是置身险地,我陪你去。”

    “两军战场我都与敌有过数次阵前之唔,面对自己百姓又有什么可担心的?他们既点名要见我,那就绝不会有歹意。”

    “我就是怕你存了这样的心思,闯过大风大lang的才容易在阴沟翻船呢,以前你出征我脱不开身随行,这次往来只需数日功夫,一定得跟着。”

    贺然摆手道:“不用不用,现在政务繁忙,你还是安心理政吧。”

    “与夫君安危相比,国事又算得什么?再者说了,民众生乱我这中书令难辞其咎,理该亲临处置,此乃最紧要的政务了。”

    贺然满意的笑道:“前面一句话很好听,行了,有这句话就行了,这等事犯不着咱俩都去,我去就够了。”

    竹音再欲争辩,此时黄婈与明琴茶朵走进膳堂,黄婈笑着道:“还有没有我们的饭?要是没有我俩吃你们剩下的。”军师府一向节俭,谁在府中用饭要提前报知厨下,虽也会多准备出来一些,但不会很多。

    小竹忙吩咐人去厨下看看,然后对她二人道:“我们这里倒是还没怎么吃呢,只是不敢让两位夫人用我们这些下人的残羹。”

    黄婈笑着走过去,亲昵的在她额头上戳了一指,道:“你们几个才是府里的主子,多谢大总管及各位妹妹赏饭了。”说着就要坐入几个小丫头的席上。

    竹音招呼道:“你过来,我这饭菜还没动呢。”

    贺然道:“来吧,正有事要跟你说呢,让茶儿跟她们吃吧。”

    黄婈走过来,坐在竹音身边,看了贺然一眼道:“吃你们一口饭还有事要吩咐,早知道我们就不回来了。”

    暖玉夫人这时开口道:“他们两个嘀咕半天了,多半是没憋什么好主意,你可得小心点。”

    黄婈笑道:“多谢姐姐提点,我从始至终都防着他们俩呢。”

    竹音笑啐道:“你可真够没良心的,我何时害过你了?”

    黄婈掩嘴道:“你是没害过我,可总与卑鄙之人为伴,难免有一朝会为虎之伥。”

    竹音发狠道:“呸!真是让我寒心,你等着,我要不好好害你几次都对不起你这番话。”

    苏夕瑶淡淡道:“看见了吧,凶相难掩了,他们俩可不是虎与伥的关系,是狼与狈。”

    竹音反唇相讥道:“姐姐这话不但抬举了我也抬举了他,在这府中,他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伥与狈的角色,谁是真正的虎与狼大家心里都清楚。”

    “就是你!”苏夕瑶笑着用手点指。

    暖玉夫人不冷不热道:“音儿若在别处自是万人瞩目,无人能夺其锋芒,可唯独在这府中是不敢妄自尊大的。”

    “好呀你!一到关键时刻就反戈而击!”苏夕瑶又好气又好笑的转向暖玉夫人。

    竹音嘻嘻笑道:“那是因为暖玉姐姐从来就跟你不是一条心的。”

    其实暖玉夫人早就留意到了贺然似有心事,此刻起身对苏夕瑶道:“你别听他人挑唆,咱们走,一会她们三个就得自相残杀。”说完又转向云裳,“裳儿,你还没吃好吗?”

    云裳已经痴迷的魂游身外了,眼睛看着琴谱,玉手虚悬或勾或按,根本就没听到暖玉夫人的呼唤。

    苏夕瑶道:“别管她了,就算天塌下来她也是全然不觉的。”

    暖玉夫人爱怜的看了云裳一眼,摇摇头,与苏夕瑶携手朝外走去。

    黄婈尚觉没热闹够,抱怨道:“怎么说走就走了?”

    暖玉夫人只是回眸一笑,并不多说。

    贺然道:“她们走就走吧,我跟你说件事,有个地方出了点骚乱,民众点名让我去处置,音儿怕有闪失,非得跟着去,不如你随我去吧,你的身手也算是不错的了。”

    黄婈不爱听了,翻了他一眼道:“什么叫‘也算不错’啊。”

    竹音面露得意之色,气她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是说你比我还差一点呗。”

    黄婈放下手中食箸,道:“这饭是没法吃了,你们也太小气了,不舍得给我吃就明说呗。”

    贺然哈哈笑道:“行不行?随我去一趟吧。”

    黄婈是满心欢喜的,刚要答应下来,不想竹音道:“不管怎样,这次我一定要跟你去。”

    “你听到了,不是我不答应,是她嫌我武艺低微难当大任。”黄婈白了竹音一眼。

    竹音笑道:“我又没说不让你去,你要想去就一同前往呗,龌龊之人才把别人也想的这么龌龊呢。”

    黄婈撇了下嘴,道:“你们俩又是狼又是狈,又是虎又是伥的,我傻疯了才跟你们混在一处呢。”

    竹音咯咯笑道:“军师府就是虎狼窝,你一头扎进来了还想跑出去?再说你也非善辈,这叫物以类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见竹音执意坚持,贺然不想拂她之意,隧道:“好吧好吧,那就一起去,就当是出去散散心了。”

    二女都趁了心愿,心下欢喜不复多言。

第一二一章

    民乱既起,不容耽搁,第二天一早,贺然进宫禀明了苏平疆,点了监察司及刑部几位同僚,一番准备后,下午即离开了鸣钟城。

    朝天郡路终乡距王城不足三百里,一行人于三日后的午间抵达了事发地点——香雾村。

    来至军营,统兵将领环增乍闻军师到来,慌忙出帐参拜,口中道:“不知军师亲临,末将未及远迎,请军师恕罪。”

    贺然板着脸问道:“两方伤亡如何?”

    因军师未让免礼,环增弓着身子道:“军卒战死十七人,杀死暴民五十余。”

    贺然举目望向半山腰的村庄,冷冷的问道:“为何不攻了?”

    环增见军师这般神情,心下已然慌了,道:“暴民誓死不降,郡守大人怕闹得不可收拾,所以就停下了,末将失职,未能一攻而破寨,还令五名将士被暴民俘获,请军师治罪。”

    竹音问道:“环将军起来吧,郡守杜大人何在?”

    环增终不敢把身子挺得太直,答道:“就在不远的营帐中。”

    不待吩咐,有人急忙前去传召。

    贺然一边往大帐中走,一边吩咐道:“让前面的兵马撤下来。”

    环增急忙传令,然后心怀忐忑的在帐外候命。

    贺然居中而坐,竹音与寇维分居左右首席,刑部吴侍郎陪于下首。

    “环增,你给我进来!”他也不用人传令,直接对外面高喊了一声。

    环增不由一哆嗦,慌忙低头进了大帐。

    “我问你,你是奉了谁人之命出兵的?又是几时离开驻地的?”

    “末将是二日午时得了郡守大人之命,四日辰时点兵出营。”

    贺然嘴角挂起笑容,道:“二日午时接命,四日辰时才出动,你真是治兵有方啊。”

    环增辩解道:“禀军师,本来接命当日就可出征的,只因副将钟民百般阻挠,还煽动本部抗命,是以耽搁了两日。”

    “他为什么阻挠?”

    “他认为不宜动兵,宜安抚。可暴民已殴伤了官差,不加惩戒无以正国法,请军师明鉴。”

    “钟民何在?”

    “末将派他留守驻地了。”

    贺然点点头,命人召钟民速来,然后道:“二日接命,四日动兵,为何我十三日才得军报呢?你是不是不知道军律?”

    环增垂首道:“郡守大人说由他传报朝廷。”

    贺然哼了一声,道:“看来你还真是不通军律,他报的是地方呈报,你动用兵马难道不懂要报兵部吗?”

    环增自知有罪,把头垂得更低,道:“末将本以为带兵走一趟就可完事了,没想到”

    贺然厉声道:“带兵走一趟就不需禀报吗!”

    “末将知罪,愿领责罚。”环增额角已见冷汗。

    贺然起身走到他身边,吩咐他抬起头来,然后盯着他道:“没有缘故你是不会犯律的,是你自己说出来,还是让我去查?”

    环增腿已发软,声音发颤道:“末将真是没想到会闹成这样,当时郡守派来的人说只要大军一到,那些乌合之众就会作鸟兽散,根本不需将士动手,驱散后由衙役们接手下面的事。”

    贺然缓缓的摇摇头,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环增知道搪塞不过去了,支支吾吾道:“杜大人杜大人待末将不薄,这次民众骚乱是是针对杜大人的,他不想让朝廷知道,想尽快平息了,所以找到了末将。”

    贺然坐回席上,对寇维道:“果如咱们所料。”

    寇维叹了口气,还未说话,钟峆禀报道:“朝天郡郡守杜亭在外候命。”

    贺然对环增道:“交出兵符印信,一旁待罪。”然后起身让出主位,对寇维拱了拱手,道:“我已收了环增兵权,该把这主位让给大人了,余下的事就请大人公断吧。”

    寇维起身道:“军师在此下官何敢居主位?再者,难得赶上军师问事,下官正好观摩受教,还是军师裁夺吧。”

    “公堂之上不以官爵高低排位,执法之人就当居主位,还别说大人是当朝大司律,就是城守问案,我也得让位。”

    让之再三,寇维附耳道:“下官初掌大司律之职,下面的人尚且不知,此刻还是以监察司司主身份示人的好,此案涉军涉乱非同小可,还是军师裁夺吧,只当是为下官作一范例。”

    贺然点了点头,转向竹音,沉吟了一下,拱手道:“此案寇大人不接,本该请中书大人裁夺,可因其涉及军方,我就越俎代庖了,以托政之臣的身份暂为处置,不妥之处请中书大人及时指正。”

    竹音拱手答礼道:“理该如此,我与寇大人恭聆受教。”

    “是监督监管才对。”贺然笑着重新坐回主位,先传令道:“请巡察使黄大人。”

    不一刻,黄婈入帐,她不知贺然忽然召她作什么,施礼后垂手侍立。

    贺然对掌管军务的僚属吩咐道:“将环增所部兵权暂交黄大人。”然后对黄婈道:“命这部人马各归营寨,不得离营一步,有违命者立斩,钟峆暂作你的副将,领一千藏贤谷子弟执令。”

    黄婈领命而去。

    贺然再传令红亯:“在村前寻一块空地,竖起军师大旗,晓谕村民,选三名为首者前来与我商谈。”

    安排好这些后,贺然命侍卫与众人斟茶,自己则悠闲的与刑部吴侍郎闲聊起上次酒宴间的事,浑然无视一旁面如灰土的环增。

    竹音提醒道:“杜大人还在外面候着呢,不先问问他?”

    贺然道:“还是一会让他与百姓当面对证吧,这样百姓会觉得公平。”

    竹音虽不以为然,但在这个场合不便多讲。

    时刻不久,红亯来报,场地已布置好了。

    “我们这就去吧。”贺然说着站起身率先朝外走,到了帐口转身对呆立不知所措的环增道:“环将军也请吧。”

    “是,是是。”环增弓着身子跟随在后面,竹音对红亯递了个眼色,红亯会意,上前缴了他的佩剑。

    一直在帐外候命的朝天郡守杜亭此刻已心慌意乱了,不知为何军师久久不召见,因帐前皆是军师护卫,又不敢靠的太近去偷听。此刻见军师出来了,忙上前施礼道:“些许小事何用军师、中书令及诸位大驾亲临啊,杜亭有失远迎,望诸位大人恕罪。”

    贺然笑道:“大人真是淡定啊,这事情可不算小了,新收之地出现民众骚乱不算什么,可在推行新政半年以上的地域中没有那个地方出这么大的乱子。”

    “下官失职,下官失职,不过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各位大人请先入城去安歇吧,下官处置了这里的事就去向各位大人请罪。”

    “怎么处置?把这些民众杀光?还是大人有什么良策能让其归顺?我想大人要是真有良策就不会等到这个时候了吧?”

    “这”杜亭听军师语气不善,再看后面的环增,他脸上的笑容有些发僵了。

    “既然民众点名要见我,那大人就随我们一起去见见他们吧。”贺然说罢不再看他,迈着四方步朝村子方向走去。

第一二二章

    红亯所选地点距村子有两箭之地,只设了一席一案。

    众侍卫占据了四周高地,严密戒备,村民那边也是对敌架势,唯恐有诈,百余人在村前排开阵势,更多人则张弓搭箭在村子周围新建的防御壁垒中严阵以待。

    贺然先吩咐侍卫撤下一半,然后从容的坐到几案前,竹音紧挨在他身边,寇维及僚属分立两边。

    不多久,数十村民持刀剑慢慢走了过来。红亯上前高喝道:“只许三人前来,余者退回去!”

    杜亭对贺然道:“军师请看,这些暴民何等凶悍,依下官之见,军师还是先回去的好,免得出什么意外,如令军师有丝毫的伤损,我等就是百死莫赎了。”

    贺然淡淡一笑,道:“为官者要是不敢见民,那就是亏心事做的太多了,他们若有杀我之心,那就是我所作所为还不能称百姓之意,身为托政大臣,若令民众都有杀之而后快之心了,那我死在他们手里也不冤。”

    杜亭尴尬的笑了一下,道:“话虽是这么说,可军师及各位大人安危要紧,这些可不是良善百姓,都是杀红了眼的暴民。”

    “没有天生的暴民,难道全国暴戾之人都跑到朝天郡来了?为何别处不见这么多暴民?不到万不得已民众是不会聚众对抗官府的,你到了此时还不知自省吗?”

    杜亭身子一颤,垂首道:“下官知罪。”

    贺然哼了一声,不再看他。

    这时,走过来的民众已经看清了这边的情况,慢慢止住脚步,两位老者与一位壮汉疾步越众而出,等他们来至近前,红亯拦住道:“上坐的就是军师大人,不得靠的太近,就在此参拜吧。”

    贺然站起来道:“近些无妨。”

    其中一个老者忽然跪倒在地,涕泪横流道:“军师为草民们做主啊!”

    另两个人也噗通跪倒,三人肘膝而行,又向前跪爬了几步,三人嚎啕而哭,激动的已口不能言。停在数十丈外同来的那些人见到这边景象也爆发出嚎啕之声,纷纷跪倒在地,村中的百姓开始离了壁垒朝这边移动。

    杜亭紧张道:“大人,看,村里的人出来了,各位大人还是先退回营寨吧。”

    贺然紧抿着嘴唇,慢慢坐了回去,突然猛地一拍几案,手指着哭得昏天黑地的民众,对他厉喝道:“你看他们是暴民吗?有这样的暴民吗?!”

    杜亭额头冒出冷汗,磕磕巴巴道:“下官克忠职守,从未做过鱼肉百姓之事,苍天可鉴!这次是处置失当了,可他们聚众为乱在先,又殴伤了府衙官差,下官唯恐成燎原之势,才不得已调兵威慑,并未真想与他们交锋,可他们他们不但不听教谕,还摆开阵势对抗官军,若非如此,环将军手下的将士也不会遭擒了。”

    “你胡说!是官差先殴伤吕四郎的,不明不白就要抓人,你就是怕我们把你的丑事宣扬出去!”一位老者点指着他厉喝。

    贺然缓和了口气,对三人道:“站起来讲话吧,我与诸位大人既然来了,事情就要弄个水落石出,你们先平静一下,这样无法辩理。”

    壮汉抹了下泪水,站起身道:“军师让我等如何能平静啊?五十二位乡亲丧命在屠刀之下,草民的胞弟身中数刀,身首异处啊,我们只不过是想要个说法,谁知他们竟真的调兵镇压,这与前朝有何不同?这难道不违新政吗!”说到此处他瞪视着环增,睚眦欲裂。

    贺然用平静的语气问:“你们因何事想要个说法?细细讲来,你们要还是这样激动,那我只能等你们平静下来再审理了。”

    一位老者拉了拉壮汉的衣襟,开口道:“由老朽来说吧。”

    不想壮汉抢着道:“我说,我能说,我不喊了,这天下我只信军师的话,军师要是说咱们错了,那我也就不活了。”

    “好,那你接着说,既然你信我,我更要一碗水端平,谁是谁非得依理而断。”

    壮汉深吸一口气,看着杜亭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说话必须得凭良心,我奎二虽是个粗人,但不是浑人,这个郡守为官其实也算是不错的了,本来我等村野之民是难以知道郡守大人状况的,只因小人的一个结拜兄弟在府衙内当差,所以能听闻些消息,他他还算不错。”

    一个老者听他居然在这个时候褒奖起郡守来,忍不住插嘴道:“我等能过上与先前迥异的好日子,乃是拜新政所赐,并非是郡守所赐,郡守大人所领俸禄是从我们身上来的,吃我们的,喝我们的,勤勉执政是为官的本分,还是说紧要的吧。”

    贺然颇为赞赏的看着老者道:“好,甚好,老丈能有此言论可见是领悟新政真谛了,看来杜郡守在宣讲新政上是功不可没的。”

    杜亭神色稍缓,陪笑道:“应该的应该的,分内之事,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两个老者皆埋怨的看着壮汉奎二。

    奎二心里起急,道:“他有功归有功,可依新政,官员功与过是不相抵的,他调兵杀了我们五十多人,纵算以前有天大的功劳也不能就这么完了!”

    “还不是你们”杜亭欲要辩白。

    贺然摆手止住他道:“等他说完了自然会给你辩解的机会,此刻你先闭嘴,吵吵嚷嚷如何断案?身为郡守难道还不懂这个规矩吗。”

    “是。”杜亭讪讪的闭上了嘴。

第一二三章

    贺然呵斥了杜亭,转面对那壮汉道:“你接着讲吧。”

    竹音插言道:“拣紧要的说,当前全国的官员皆清廉勤勉,自是不能与先前的那些官员相比的,这已算不得什么可夸耀之处了。”

    其中一位老者熟知官员服饰,看出这位就是中书令,忙道:“是是,中书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草民受惯欺压,过上点好日子就容易心满意足了,实是目光浅显。”

    另一个老者与壮汉虽不识中书令的官服是什么模样,但见如此绝色的佳人又紧靠军师而立,已猜到多半就是竹音公主了。

    壮汉刚欲开言,只听红亯喝道:“都退回去!放下兵刃!”

    原来,后面的那些民众已经忍不住向这边靠近,红亯不敢大意,走上前去阻止。

    贺然知道这些民众不会再动手了,遂扬声道:“放下兵器可以放他们走近些来听。”

    话音刚落,只听一片乱响,民众纷纷抛下手中刀枪颇有秩序的走了过来。

    等民众都在两三仗外站定了,贺然才对三人道:“接着说。”

    壮汉还是抢着道:“小人说小人说,我那兄弟不知从何处得知了个消息,郡守利用职权给自己的一个兄弟和两个儿子都安排了肥差,具体什么差事小人也没记清,其中一个是什么转运使,此人并无什么才能,前些日出了个大差错,弄丢了一大批物资,听我那兄弟说足足价值数千两银子,可其人并未受到什么责罚。”

    贺然转向杜亭,问道:“他说的可属实?”

    杜亭立即答道:“军师明察,自官制改革以来,俸禄微薄,各方监管的又严,哪里还有什么肥差,当时赶上凉兴城城守向下官抱怨府衙内人手不足,下官就把两个犬子派去临时充个数,并无”

    贺然打断道:“丢失物资之事呢?”

    “这个那个是下官的妻弟,并非是胞弟,他是因才获选的,下官已得报了,确是有一批物资数目不对,当前正在查处中,如果查实了确是是玩忽职守,那下官绝不姑息。”杜亭说的义正词严,其实在他心里根本就没把这些看的很严重,他是顺国归降的官员,自己认为所作所为足以上对朝廷下对子民了。军师当前对他的态度令他觉得颇有些委屈。

    壮汉气道:“都大半年了,有那么难查吗?我看是根本就没查,想蒙混过去!”

    贺然再次止住欲为自己辩白的杜亭,对三人道:“这就是事情的起因吗?”

    “不,还有!”壮汉说到这里迟疑了一下,自己先有些底气不足的样子了,“还听说他收受贿赂,不过不过数额都不太大,有一宗两百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