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国距离中国如此之近,中国野心勃勃的摄政王和资本者们又怎会不将其视为后花园掠夺原料、倾销工业品?
  叶昭笑着举起茶杯,说道:“总之,美利坚在远东的利益,我会全力保障,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剿灭了太平军,占据了江南十省,叶昭心境自也不同,而远东,这个各国势力错综复杂之地,就渐渐摆在了叶昭面前。
  麦查逊和叶昭碰杯,真诚的道:“亲王殿下,我不能承诺什么,但从我个人来说,一定会尽力促进我国与摄政王领导之中国的关系。”
  品了口茶,麦查逊微笑道:“亲王殿下,如果对于万国博览会有任何疑问,我愿意为您解答。”
  叶昭一笑:“你消息倒也灵通。”
  昨日收到英国公使杰克逊的信笺,讲到收到国内伦敦来的电报,1861年将会在大英帝国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很荣幸的邀请摄政王之中国能参加。又说正式公函和邀请信随后就到。
  现今中国与泰西虽电报未通,但海线已经架设到了印度加尔各答,是以东西信息传递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当信笺从伦敦到了印度,很快消息也就传到广州。
  万国博览会后年举办,但若中国参展,两年的时间怕也急了些,毕竟展品要有半年漂泊在大洋之上,更要打好提前量,免得因为天气问题航船不能如期到达,因为现今船舶,在大洋上很多时候还要依赖风帆,蒸汽动力燃煤效率不高,纯烧煤未免成本高昂,尤其对于商船来说更是如此。
  伦敦万国博览会,专门发函请远隔重洋万里之外的“摄政王中国”参加,不可谓不看重南部中国了。
  叶昭倒也精神一振,这正是中国人展示东方风采的最佳舞台,万国博览会到现在才是第三次,第一次伦敦,第二次巴黎,第三次又是伦敦,除了欧洲诸强国和美国外,是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参加的,现今邀请东方大国参加,才真正具有了全球之意义。
  而参加这个博览会,展品是一定要好好准备的,不能如同旧中国一般,仅仅靠酒类拿奖,要真正展示南部中国工业之成果。不过因为起步实在薄弱,南朝工业基础,比之欧洲三流国家怕也不如,但却胜在生机勃勃,一些领域更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然,中国人惯于隐藏实力,叶昭也不例外,自不会将一些东西拿出去展示,所以这展品选择倒是门大学问。
  万国测量大会虽然还没有眉目,但能参加这万国博览会也不错,两年后,若能走得开,叶昭倒真想去欧洲走一走看一看,现时之欧洲,也仅仅看过一些史料而已,亲眼见一见这个还有黑奴存在的近代西方社会,对于自己想来会多许多启发。
  听麦查逊问,叶昭笑道:“万国博览会我倒也略知一二,以后有不懂的再向你请教。”
  麦查逊本以为摄政王虽然高瞻远瞩见识惊人,但这万国博览会毕竟是欧洲小范围的展览会,而且只在伦敦和巴黎举办过两次,东方人想来也没听说过,却不想,看来摄政王也成竹在胸。
  侍卫将烤肉送上,用瓷碟盛着一片片的,麦查逊用筷子已经很熟练,夹了一片送入嘴里,立时赞不绝口,又说道:“可惜,油水多了些。”
  叶昭笑道:“听说日本的料理清清淡淡,约翰,你肯定未尝过了?”
  麦查逊道:“江户、京都我都未去过。”
  叶昭道:“你们在江户的领事是琼斯先生?”
  麦查逊点了点头。
  叶昭就笑道:“等以后,有时间,我跟你去江户和琼斯先生吃生鱼片。”
  麦查逊笑着说好。
  叶昭心里一晒,想当年日本明治维新,几年时间,三菱船运公司就相继打败了美国、英国等数家来往于上海日本的船行,垄断了上海到日本的航运,现今自己已经给金凤和黄文秀发电报,令她们着手策划成立船务商行。
  三菱公司崛起是因为日本政府支持,比如三菱成立之初,明治政府就委托其经营十三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一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了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此后,政府又购买了美国邮政轮船公司的18条轮船,无偿交给三菱经营。
  日本政府就是这样,把这些事业交给民间企业去发展,就是说最初由政府实施,然后卖给逐渐培育成熟的民营企业来继续发展。日本一直是采取这种方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三菱,三井、住友等公司都是相继从政府买下官营企业来发展。
  中国自然不能采取这种模式,因为走在最前面的大企业几乎都与自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这般做,那不等于拿国库的钱给自己谋私利?虽说现今制度下,国库的钱实则跟自己的没分别,但自己要改变的,可不就是这些东西吗?
  不过自己现今资本发展已经走上正轨,甚至都不需要向国库借贷,已经完全可以做大企业,说起来,国库还欠自己大笔金银呢。
  叶昭琢磨着,却是帮麦查逊夹了一筷肉,当然,那筷子是干净自己没用过的。
  麦查逊连声说谢谢。
  叶昭自不会知道,几年后,今日他与麦查逊的闲聊被称为南京密约,日本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们认为就是在今日,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南京秘密进行了谈判,对于如何瓜分日本如何分赃进行了罪恶的讨论,从此,中国人开始露出他们丑恶的嘴脸,对日本国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甚至武力侵略。
  叶昭也不知道,今天之后,东临这个岛国再不会平静,他也无可奈何的介入到日本社会的大变革之中。
  中国摄政王,注定要在日本国唱一出千古樱花落的大戏。
  第七十九章 仲裁官和警官
  第二天叶昭令政务房给外务部和水师发文,令外务部选定使团人选,赴日本江户,同日本政府谈通商事宜,又令水师调拨炮舰随同使团前去日本。
  明日是摄政王“双休日”的第一天,是以叶昭今天坐衙一天,将需要处理的政务一条条批复,以便明日能踏踏实实休息一天。
  却不想下午时分,来了位意想不到的客人,上海江海关监督吴健彰,叶昭的老朋友,两人偶有书信往来,但叶昭可没邀请过他来南京。
  上海距离南京极近,有许多船行已经开通了上海到南京的航线,包括每周一次的客运,是真正的客运,排水量两三千吨载客几百人的蒸汽火轮船,再不是以前那种载货商船辟几个简陋船舱当客舱的轮渡。
  实则这条航线是邮轮公司开辟的上海广州线的延续,客轮从广州到上海,再到南京。而且这条参与这条航线的邮轮公司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来往与广州和南京间的客运,陆路火车未通,甚至官道都不通畅,水路自然成为极重要的交通线。
  吴健彰就是偷偷坐火轮船来的南京,苏松一带清兵正在撤兵,他这个苏松太道道员眼看就成了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不过他能在上海将海关监督的位子上巍然不动,加之北国许多人都知道他和叶昭素有私交,偏偏就奈何他不得,他也算极会做官了,当然,也是因为时局混乱,加之他颇得上海各国洋人欢心,税银也收的足足的,六王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他。
  吴健彰到了南京,偷偷对稽查的南京海关官员亮出身份,自然很快就被送到了惜阴书院。
  一别数年,吴健彰再见摄政王,却不由得感慨不已,当年亲王殿下钦使上海之时,自己何曾想到会有今天。
  现今摄政王坐拥雄兵,盘踞江南,四海朝拜,万夷慑服,就算泰西诸国使者,提起摄政王也不敢轻忽,吴健彰和洋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当然深知,中国官员,就从来没有一人能如摄政王这般赢得他们的尊敬甚至敬畏。
  恭恭敬敬在书案旁跪下,屁股撅得老高,用力磕头:“臣吴健彰得见殿下,幸何如哉,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叶昭无奈的道:“起来吧。”就知道他会出妖蛾子,果不其然,若依本朝的规矩,他现今称呼也好,礼数也好,自然乱七八糟,僭越妄语。可若说以前一些朝代,亲王称为殿下很正常,而亲王属官,自居为臣也合乎礼制,南国隐隐有开辟新朝之相,吴健彰那还不借坡下驴?话说回来,外国使臣,会说中文的,多称呼叶昭为亲王殿下,叶昭却也见怪不怪了。
  叶昭又笑着说:“本王能有今日,道台可说是西出祁山第一功,没有昔年道台慷慨相助,也就没有本王今日,道台劳苦功高,本王都记在心里呢。”这却不全是客气话,当年若不是吴健彰唰唰的拨银子,叶昭可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做生意第一桶金重要,拉起大旗,这最初的财源就更是最为难之事。
  吴健彰感激涕零,甚至有些哽咽:“臣不敢,王爷奉天承运,有百神庇护,自能逢凶化吉,小人就算有微末寸功,也不过王爷座前扛叉的小小鬼差,沾了王爷福气办成了那么一点点小事,又怎敢居功?”
  叶昭听他越说越不像话,惺惺作态更是令人无奈,摆手道:“起来吧,你今日来南京,可有什么事端?”
  吴健彰颤悠悠起身,垂手躬身而立,说道:“是,臣在上海如履薄冰,日日夜夜祈盼王师,今殿下平发逆,成就千古奇功,不知殿下王师几时东渡?臣已连略同僚,以为内应。”
  叶昭点了点头,想也知道吴健彰在上海的日子难熬,琢磨了下道:“你先住下,此事再议。”
  吴健彰犹豫了一下,道:“臣,臣不想回上海了,臣愿为殿下牵马坠蹬,再不回上海为贼王效命。”他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更收到风声,淮军退守上海后,好似有京城密令,要将他就地革职查办,说不定就要被砍头。
  叶昭想了想,笑道:“那就不回去了,你就先住下,回头我帮你寻个差事。”上海突然没了江海关监督,倒也有趣,可要好生想想怎么利用。
  吴健彰大喜,急忙磕头谢恩:“谢王爷!”
  快散衙的时候,叶昭却又见到了一个比吴道台更令他大出意外之人,莎娃,性感靓丽无比的出现在他面前。
  乳白纱裙,火辣的身材令人窒息,压迫感十足的长长美腿,银色高跟鞋,高高的鞋跟使脚背优美地弓起,白嫩的脚踝上系着一条细细的白金脚链,脚趾涂着紫色的趾甲油。
  莎娃一脸开心,等被叶昭拥入怀中,办公室中又无人,就更主动送上红唇,和叶昭激吻,几房妻妾中,也就莎娃敢和王爷嘴对嘴的对亲,咬王爷的嘴唇和舌头,却令叶昭别样的刺激,
  此刻叶昭哪还有二话?可一个多月没有过夫妻生活了,莎娃性感胴体入怀,那还能忍得住?立时就带莎娃回府。
  在路上马车里叶昭问起,才知道,莎娃是被蓉儿派来的,名义上是南京新成立的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官,实际上自然蓉儿觉得相公孤单,是以遣她来陪相公。
  而蓉儿小心思也知道,相公在南京生活艰苦,可若自己和花姬去,别说照顾相公,怕还要相公来分心照顾她俩,何况她和金凤身份许多人都知道,也不好大张旗鼓来南京找相公,是以莎娃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位金发碧眼的格格,用中国礼数来说,有时候人鲁莽些,却很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战俘都做过,还有什么环境能难倒她?自然是去南京陪伴相公的不二人选。
  听莎娃分说前事,思及蓉儿这小不点细腻的心思,叶昭也不禁感慨,有妻若此,夫复何求?
  南京正式推行所得税制,也设立了广州外第一个仲裁委员会,处理民间甚至官民间的纠纷,这个仲裁委员会并不是正式衙门,民众来咨询压力也小,自是推行法度令法度深入人心的最佳途径。
  南京仲裁委员会共有二十三名仲裁官,一名大仲裁官,莎娃就是仲裁官其中之一,仲裁官之间互相关系平等,本来按照制度一个案件要至少五名仲裁官讨论裁决,但现今成立之初,根本就没有案件,偶有一两个案件,那自然要二十三人齐上阵,遇到裁决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则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
  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但任何一方不服裁决均可入禀按察司,属于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更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和举报制度,以防有人徇私舞弊。
  尽管如此,因为中国人情大于法的传统,对于莎娃进入仲裁委员会,叶昭还是很赞成的,可以通过莎娃深入了解这个仲裁制度,因为虽然原则上说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决议并不具备完全法律效力,但对于民众来说,如果真有官民纠纷,比如这个所得税征收,盐运分司和纳税人有了矛盾,仲裁委员会判决盐运分司得直,那怕没有民众会再去入禀按察司的。
  而且说起来,今时的所谓官民纠纷,多半就是民众和衙门下属吏员的纠纷,而吏员们一贯拉虎皮扯大旗,就算他自己的错事,定也借官家借衙门撑腰,矛盾就会变成官民矛盾,而这个仲裁委员会,就会成为化解这种矛盾进行法度宣传的箭头军,自不能也变成一些衙门的老爷做派,有理无钱莫进来。
  是以在马车里叶昭就笑着说:“你们啊,得快点弄几个案子来办,不能成了摆设。”
  莎娃眨着如水碧眸,听话的点头。
  马车按照叶昭神出鬼没的路线换了两次马车,变成绿蓬马车后寻了一(。文?)处饭馆用餐,然后直(。人?)奔布行,叶昭心中也(。书?)是一晒,幸亏换(。屋?)了地方,不然叫莎娃跟着自己憋憋屈屈住在叫驴馆,可不令人郁闷?
  叶昭已经将朱丝丝哥哥嫂嫂所住的那里外两间租下,小院里租客也换了两家,又租一间住进了几名“亲随”,布店老板伙计也换了,当然,掌柜的对外只自称老板的表弟,帮表哥东家照看生意来了。
  而昨日这些事情他们才办妥,叶昭却是第一次去布店。
  新居粉饰一新,里外两间都好好冲洗了几遍,刷了墙,窗纸都换了新的,床俬家具,俱是红檀木,而床自然是南朝盛行的弹簧海绵床垫,叶昭在叫驴馆旁的不讲究,这床却马虎不得,这种弹簧床垫,在广州称之为“贵妃床”。
  外间木板隔出的洗漱间也装饰一新,墙壁上镶了镜子、梳妆架,梳妆架上摆着整整齐齐的牙粉、香皂等物,木桶旁又有满满一缸清水,自是侍卫随从从供水点接来的,虽然自来水厂还在筹备中,但在灯笼巷的南国人已经用抽水泵自己搞了几架水井供水。
  不管怎么说,叶昭对于新居还是极为满意的,最起码比叫驴馆舒适了百倍。
  和莎娃回了房那还用说?洗漱冲澡之后,自然抱着莎娃上床嘿呦起来,憋了一个多月的激情尽情宣泄,说起来,也就莎娃勉强架得住他这般折腾,而在床上,莎娃乖巧听话又有着难言的野性,刺激无比,唯一不好的就是莎娃叫床声音太大,毕竟这里不是王府,不但纸糊的窗户,外面更有租客。但莎娃听话极了,听叶昭叫她小声些,就拼命忍着,只是闷哼,到后来,干脆把性感无比的绣花小亵裤塞进了嘴里,那小媚态,可把叶昭刺激的恨不得死在她身上。
  莎娃昏厥过去后,叶昭仍是不依不饶的折腾,直到外面天色泛白,叶昭才捏着莎娃那压迫感十足的长长美腿一泄如注,转头见到肩上莎娃那涂着紫趾甲的雪白小脚,脚趾用力勾着,宛如妖娆的花瓣绽放,好像睡梦中还忍受不了自己的冲击,拼命的勾起诱人的弧度,叶昭心又跳了几跳,勉强忍下了再次蹂躏这异国小妾的念头。
  纸窗上日头渐渐偏西,莎娃才悠悠醒转,碧眸眨呀眨的,看到叶昭光着胸膛就躺在她身边,随即嘻嘻一笑,就将俏脸贴在叶昭胸膛上,满脸的幸福。
  叶昭亲了亲她瀑布般的金发,闻着发香,怡然自得。
  “甜心,你爱我吗?”莎娃满脸迷醉的问。
  叶昭就笑,也就这个傻丫头,情情爱爱的喜欢挂在嘴上,来到这个世界后,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情爱是什么滋味了,几房妻妾,自己到底喜欢哪个多一些呢?和谁之间是爱情呢?叶昭自己也不大清楚,但叶昭知道,她们都是自己最亲的亲人,也是自己想照顾千百个轮回的人。
  莎娃红唇又凑上来,咬叶昭的嘴唇,可突然,就吓得缩了回去,本是柔情蜜意,却不小心碰到了甜心的火涨,自然吓了一跳,全身酥软无力,只想睡个十天八天,可不敢再招惹甜心的雄威了。
  叶昭忍不住笑,侧头轻轻在她碧眸上亲了亲,说:“傻子,怕什么?”
  莎娃嘻嘻傻笑,又靠在了叶昭胸膛上,想了想,却不知道从哪摸出一颗烟,点了,塞进叶昭嘴里,她好似也知道甜心事后一根烟,快乐赛神仙的说法,只是甜心很少会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候吸烟。
  叶昭琢磨着,笑道:“以后你就和我住这儿,嫌不嫌这儿又脏又破?”
  莎娃开心的碧眸弯成月牙,拼命摇头,重重在叶昭胸膛上咬了一口,宣泄自己的快乐。
  叶昭又道:“有外人在,别叫人知道我的身份,以后啊,就喊我叶昭。”其实,叶昭真希望蓉儿她们都能大大方方喊自己的名字,那可不知道多美。
  莎娃听话的点头,说:“我喊你亲爱的叶。”她虽然入乡随俗,但对于中原礼节自然不似蓉儿她们看重,只是听叶昭的话,叶昭叫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叶昭就笑:“那也随你。”说着掀开毛毯,说:“来,咱起床洗漱。”看到莎娃那性感耀目的火辣辣妖娆胴体赤裸裸躺在身侧,立时又有流鼻血的冲动。
  第八十章 七十二家房客
  叶昭出了房,伸了个懒腰,院中柳树上叫蝉嘶鸣,闷热依旧,可心里,却顺畅多了,由此才知道,大概这些日子胸闷烦躁,多半也有生理失调的关系。
  “呦,这位爷是新搬来的吧?”柳树下,正架着鸟笼溜达着四方步的租客满脸堆笑跟叶昭打招呼,而且是曲着身子伸出手正宗满洲执手礼,叶昭莫名其妙,自己跟德斌见面都从不用这礼节了,就笑着对他点点头,没理他这茬。
  租客是个中年人,穿着青布长袍,瘦长脸上有颗黑痣,一看就是那种奸猾的性格。
  院里未搬走的两户租客,这身份自然都调查的清清楚楚,除了和朱丝丝相熟的“魏大哥”,就是这位整天提着破鸟笼溜达的破落户了。
  破落户姓李,外号李拔毛,从福州来的,学八旗闲散学的那叫一个十足,自己也整日价儿说母亲是皇族宗室出身,他是汉军旗人,可侍卫们查的真真儿的,福州破落户,不知道从哪骗了笔银子跑来南京厮混,想来觉得南京有机会,跑这儿来浑水摸鱼了。
  虽然他是个骗子,但底儿被洗清,基本属于无害生物,是以留了下来,只是他整日装旗人的架势令叶昭无奈,这世道,还真是什么人都有。
  “呦,您不在旗啊?”李拔毛脸上就露出些高傲,可见到叶昭鲜亮的绸缎衣服,加之又租用的每月一个银元的大房,就咧嘴笑道:“不要紧,不要紧,只我家主子一句话,保管给您抬旗。”
  叶昭无奈的道:“算了吧。”啪的抖开了折扇,李拔毛的目光不由得就盯在了叶昭修长好看的手指上戴的翠绿玉扳指,眼睛就是一亮,贴近两步,沾着眼屎的小眼睛眯缝着,猛打量,“爷,您这是真货,是真货是吧?”
  叶昭笑道:“地摊上淘的。”
  李拔毛马上就有些不屑,说:“我说嘛,这东西,要真货,就是正宗蓝田古玉,那得几百个银洋吧?”
  “亲爱的,咱们去哪儿吃饭?”东厢房,穿着乳白纱裙性感靓丽不可逼视的莎娃出现在门口。
  李拔毛立时目瞪口呆,小眼睛盯着莎娃纱裙下雪白无比的晶莹长腿,那银色高跟鞋,涂着紫色的妖娆脚趾,目光再移不开,就差流哈喇子了。
  叶昭笑道:“有人去买了,咱回房,歇一会儿。”回身和莎娃回房。
  李拔毛心怦怦跳,想再看这碧眼勾魂摄魄的洋尤物一眼,可又觉得透不过气来,却急忙对着叶昭背影笑道:“这位爷,您慢走。”脸色一会儿功夫,就数变,比四川大戏的变脸还厉害。
  回到房中,莎娃从皮箱中拿出衣裙,兴高采烈的一件件放入衣柜中,显然和叶昭过小俩口一般的同居生活,她开心的不行。
  皮箱里还有一摞书籍,叶昭拿起一本翻了几眼,都是南朝各法律法规,包括大清律也在里面,虽然基本上南朝律法已经基本置大清律于无物了。
  叶昭就笑:“这些字你能认识?”
  莎娃美滋滋坐到叶昭身边,说:“我不大会写,好多字也认不出,可上下文连在一起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叶昭微微点头:“慢慢来。”
  正说话呢,就听外面人声:“有人在吗?是新搬来的先生太太么?”
  叶昭开门出去看,却是那位魏大哥,看着叶昭他一怔,说:“先生,我看您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叶昭笑道:“是,我是朱姑娘的朋友。”
  魏大哥随即一拍脑门,笑道:“看我这记性,老糊涂了,前几天您才来过,您,您贵姓?”
  “免贵姓叶。”叶昭说着拱拱手:“魏先生,您好,以后左邻右舍,请多多关照。”
  魏大哥亲热的笑着,说:“叶先生,以后有什么事儿,您就吱声,要我说百年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