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方策-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值桃李年华,又刚刚怀孕,若是诞下皇子……m需。m。小。說。言侖。壇
  她的心砰砰直跳,忍了忍,终是没将自己有了身孕一事说出来。朔安那边上月送了信来,说睿王妃最近身子愈发不好,想见一见燕诩。而睿王刚上书推辞称帝一事,正好以此为借口回朔安避一避风头。华媖怀孕才一个多月,根本不适合远行,但眼下正值非常时候,她实在不愿意离开睿王半步,于是决定隐瞒自己有孕一事。
  她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柔声道:“王爷吩咐给王妃准备的药材和一应要带回朔安的物什,妾已亲自过目了,妾还擅作主张,从娘家要了根千年人参,想着王妃或许能用得上,还有些翼城新近时兴的锦缎,不知王妃会不会不喜。”
  睿王拍了拍她的手,“回朔安一事辛苦你了,王妃最是贤惠,定会喜欢的。”
  “王妃不怪华媖唐突就好。”怀孕初期最是易困,华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神色有些赧然。
  睿王睁开眼,对她道:“忙了这些天,你也累了,回去睡个午觉吧。”
  华媖摇头,一双杏眼柔情万千,“王爷还未吃妾送来的粥,妾要是走了,王爷一忙起来又耽搁了,妾不走。”
  那娇滴滴的模样甚是惹人怜爱,睿王笑着道:“好好好,就依你。你到后头榻上先歇会儿,这粥待我批过手上公文就吃,这样可好?”
  华媖乖巧地应了,自行到书房后头隔间的矮榻上小憩。
  半个时辰后,佟漠敲门进来,睿王放下手上公文,问道:“如何?”
  佟漠恭声道:“世子听闻消息后,前几日已命云卫快马加鞭赶回朔安一探究竟,昨晚有飞鸽传书回来,世子今日便开始准备动身的事了。”
  睿王听罢,脸上终于浮起笑意,果然这个儿子心思缜密,行事滴水不漏,但那又如何?姜还是老的辣,他是他生的,他再利害,也蹦不出他这个爹的手心。
  他吩咐道:“明焰司的人,这两日便启程吧,切记小心行事,别惊动了云卫的人,那小子多疑得很。”
  他顿了顿,脸上笑意隐去,冷哼一声,“这小子聪明是聪明,可偏偏闯不过情关,为了区区一名舞姬,竟舍得弃了十方策,连天下也不要了,真是猪油蒙了心,枉费我花了毕生的精力替他劈风斩浪。最可恨的是,他以为逼着燕旻让位给我,就可以弥补他的过错,他想得倒美。他要逼我就范登坛受命,我偏不让他如愿,我偏要反过来,逼他在极阴之日拿下十方策,一统天下,做这天下主宰。”
  佟漠迟疑了一下,道:“可王爷,您也知世子的脾气,若是世子届时知道您骗了他,他一旦恼起来,也不知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睿王眸中闪过一丝恨厉,“伏羲八卦已在我手中,届时只要拿捏住那个女人,不到他张狂。他如今深爱的那个女人,既是异血人又是祭品,倒是省了不少事,可谓天助我也。极阴之日一甲子才有一次,成败就次一举,他不愿意又如何?我就是绑,也要将他绑上祭坛。”
  佟漠点头道:“王爷说得是,世子如今只是被情所困,一时身陷迷障罢了,世子自小报负不凡,胸怀天下,只要他取得十方策,届时君临天下,四海称臣八方朝拜,他自会感激王爷您的用心良苦。”
  两人又细细商讨了一些细节,佟漠方告辞退下。
  书房后头的隔间里,华媖瞪大眼睛,躺在榻上怔怔地望着屋顶,她虽不太明白两人对话里提到的极阴之日,十方策,却听明白了天下主宰,四海称臣,八方朝拜……她的手缓缓移到腹部,轻轻摩挲,感受里头刚刚蕴育而成的小生命。
  燕诩自中秋后,一直忙着筹备粮草伐齐一事,朝中虽有些反对声音,说晋国才伐魏,元气未复,不宜现在起兵伐齐,但燕诩自有他的道理,他杀了齐国九皇子姜寐,这梁子已结下了,就算晋国不伐齐,齐国迟早来报这个仇,倒不如趁早做好准备,攻其不备。
  如今朝堂上燕诩是一言堂,朝臣们心知肚明燕旻下台是迟早的事,大晋的江山早晚是睿王父子说了算,反正都是姓燕的,众人于是兴趣地闭了嘴。
  “细细一算,我已八年没见过母亲了。”燕诩斜靠在美人榻上,一手枕在脑后,一手搂着叶萱的腰,望着天边渐渐下沉的乌金,“这十多年来,我一直沉迷于十方策的事,总想着只找到十方策,便有了全部,此生无憾。可到头来……”竟是一无所有,他在心里默默接上下半句,顿了顿,又道:“母亲病了这么久,我连一次也没回过朔安,真是不孝。这次回去,无论如何要多呆些时候。”
  朔安的信是上月送来的,那会大军才刚开始班师回朝,他心里虽担心母亲的病情,但这事来得太巧,极阴之日不久将至,十方密境就在朔安境内,况且睿王一直不知自己手中的伏羲八卦是膺品,对十方策虎视眈眈,他不得不怀疑这是睿王在背后捣的鬼,为谨慎起见,他派云山亲自回了一趟朔安,这才知道,睿王妃是真的不好了,已卧床两月有余,燕诩不得不暂时放下伐齐一事。
  中秋已过,傍晚的风凉凉的,风拂过,带来阵阵桂花香,两人坐在长廊下,看夕阳西下。叶萱靠在燕诩身侧,闲闲地摇着鹅毛扇,赶走乱窜的流萤,有些担忧,“可是……咱们回朔安成亲的事,你真的不打算告诉睿王?万一他恼起来,不认我这个儿媳可怎么办?你看,他那边都密锣紧鼓地准备启程的事了,也没派人来知会你一声,可见他心里还在生气。还有,睿王妃都没见过我,我又不是什么名门闺秀,一见面咱们就成亲,要是她不喜欢我,心里生气,会不会病得更重了?”
  燕诩斜眼看她,她穿着杏色的薄裙,裙边绣了淡绿的竹纹,一身的素雅,唯有腰间束了一根桃红色的绦子,勾出窈窕纤细的身段,素净中透出几分明艳来。她的皮肤得天独厚,白皙细腻,在夕阳的映衬下更似敷了一层粉色的薄粉,但她此时显然心情不好,柳眉紧蹙,那忧心忡忡的模样让他看着不忍。
  他捏了捏她的腰,“怎么会,你别多想,母亲一向疼我,我看上的人,她只有喜欢的。且云山来信说,母亲知道我们回朔安成亲,不知多高兴,那几日连饭都多吃了些。至于我父亲……”他嘴角不经意间勾出一抹冷笑,睿王对他的爱和母亲是不同的,母亲只关心他过得好不好,而睿王的关爱里,却夹杂了许多功利和算计,“他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们不必理会。”
  启程前的一日,叶萱进宫向燕旻道别。
  燕旻虽休养了一段时日,可精神依然萎靡,头上的灰发比回晋前还多,他把自己关在寝殿里,半伏在案上细细雕刻一只半个巴掌大的物什。长年雕琢木器,劳神费眼,他的眼睛已不太好使,虽有日光自窗外透入,他仍需半眯着眼方能看清。
  叶萱跪坐在案旁,倾着身子看他手中木雕,“陛下雕的什么?”
  燕旻神色微愠,将手中雕了一半的东西放下,语气不善,“你来做什么?”
  叶萱知他脾气,他若真的不愿见她,根本不会宣她进来,他只是心里苦,压抑得利害,见了她难免撒撒气。她笑笑,告诉他她要随燕诩回朔安看望睿王妃,要离开翼城一段时子,他只听着,并不看她,两手紧攥案沿。
  待她将中秋那晚买的兔子灯递给他时,他猛地将那灯摔到地上,大声道:“谁稀罕你这破灯?朕宫里的花灯,随便一盏都比这灯好看,你当朕是捡破烂的?要你来施舍?你和燕诩自去风流快活,何必临走也来瞧我笑话?怎么,你是可怜我?还是燕诩不放心我,怕我在他走了后反悔,收回禅让的诏书,特意派你来看个究竟?”
  他越骂越气,抬手将案上一应物什全拂到地上,各种器物哗啦啦碎了一地,守在殿里的丫鬟内侍早见惯了这架势,很快便将东西收拾妥当,又悄然退下。
  燕旻又骂了一阵,叶萱一声不吭,默默捡起那只花灯,幸好没有摔坏。燕旻胸口起伏,终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随即伏在案上,将头埋在臂弯里哽咽。
  叶萱跪坐他身侧,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安慰他,事已至此,无论她说什么,在燕旻看来,大概都是虚情假意。她算得上是他亲近和信任的人,在他孤立无助时本应坚定地站在他身旁的,可她却是站在了燕诩的一边,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上,这让她感觉很悲哀,面对他时总是于心有愧。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请求燕诩在他禅让后善待他,而燕诩也答应了她,会封他为敬王,邑地由他自己选,只要他不怀异心,会让他平安富贵终老。
  良久,燕旻的哽咽声渐渐放轻,她把手放在他肩上,轻声道:“陛下,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
  燕旻抬起头,脸上泪痕模糊,忽然道:“惜月,我记得你说过,你失忆以前,是住在无荒山的?大悲寺就在无荒山上?”她点了点头,有些不明所以,他红肿的眸子微亮,又问:“那……渡一大师现在会在大悲寺吗?”
  她微微一怔,“渡一大师向来行踪不定,不过据说上回他渡澜江后就回了大悲寺,现在应该还在吧。”
  燕旻坐直身子,切切望着叶萱,“惜月,我想见渡一大师。”
  两个时辰后,叶萱和燕旻在一众羽林军和云卫的护送下来到大悲寺,燕旻没说他为何要见渡一,但她想着,渡一乃德道高僧,澜江之上燕旻被渡一所救,这是他和渡一的缘分,也许他见了渡一,得他指点,会化去心中郁结也不一定。
  况且,她明日便要前往朔安,归期未定,她也想趁离开前回一趟无荒山打听一下亦离的消息。
  山路蜿蜒,有沉沉的鼓声自山顶传来,抬头望去,隐约可见大悲寺的黄墙青瓦掩映在一片山林之后。
  燕旻拒绝乘步辇,坚持徒步上山,实在累得走不动时方停下歇息片刻,叶萱怕他吃不消,一直搀着他走。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见到了大悲寺的寺门。
  燕旻肃整衣冠,在一片颂经吟哦声中,缓步穿过大雄宝殿,步入殿后的一个禅房。方一入内,便见渡一枯瘦的身子正盘膝坐于禅房中央的蒲团上,长眉低垂,双手转动佛珠,轻声吟颂。
  燕旻拂了拂长袍,径直在渡一面前的蒲团上坐下。渡一缓缓睁开双眼,眼角布满厚厚的皱褶,一双眸子却是清亮有神,有种直透人心的力量。
  他眸光含笑,看向燕旻,仿佛久别重逢,“你来了……”

☆、第105章 成亲

  燕旻离开大悲寺时,已是暮色时分,叶萱没问他和渡一聊了些什么,但观他神色,比来时明显轻松了不少,连脚步也变得轻快了。
  夕阳西斜,俩人在一阵沉沉的鼓声中沿着来路下山,走到山脚,燕旻回头望去,若大的大悲寺仅剩了一个塔尖,他望着那塔尖许久,忽尔一笑,原本死寂的眸子终于有了生气,喃喃道:“惜月,那秃驴……还蛮有意思的。”
  叶萱也回首望去,残阳如血,塔尖的瓦当在夕阳映照下反着金光。刚才等燕旻的时候,她特意去草尾堂找慧水师太打听亦离的消息,可惜亦离自离开后,一直音讯全无,慧水却道,没有消息即是好消息。
  慧水对自己未能制出新的始元丹感到抱歉,倒是叶萱看得开,反过来安慰她,“师太以后不必再费心为我制丹,我如今挺好,既然上天记我忘记过去,定是我的过去不堪回首,我如今只记住眼前最好的人和事,这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惠。”
  是夜,燕旻在宫中再下诏书,再次宣告禅让一事,但睿王依然推辞不受,并在第二日一早,带着家眷离开了翼城。
  睿王直到出发前一刻也没和燕诩照过面,燕诩却没事人似的,领着自己的人候在城外,远远见到睿王车驾驶近,立即下马上前问安。
  睿王只隔着帘子哼了一声,道:“眼下你母亲病重,别的事我暂不与你计较,一切以你母亲为重,尽快赶路吧。”
  燕诩道:“父亲请放心,此去朔安的路上云卫的人已打点过,孩儿也送了信与母亲,不出八日定能赶回朔安,父亲请安心上路。”
  他态度恭敬,俨然一名孝子慈孙的模样,睿王心里冷笑,若他真的将自己放在眼里,又岂会连回朔安成亲这么大的事也瞒着他。但睿王并不打算揭破他,他如今的目的只是在极阴之日前赶回朔安。
  朔安在晋国北部,气候炎热,冬短夏长,虽已九月,仍是艳阳高照,暑气蒸人。上一世回朔安的路上并不太平,不少江湖门派和各国皇室都派了人在路上伏击,想掳走异血人。这一回燕诩早早命人肃清路上障碍,故这一路果真如他所说,一路顺利,只七日便到了朔安。
  九月初十,睿王府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睿王府大门口,仆人们抬出十来只箩筐,一溜摆在门外,里头装满印着双喜字样的喜饼,是睿王妃特意吩咐府里做了派给朔安百姓,与民同贺的。附近的百姓得知今日睿王世子娶妻,纷纷聚到睿王府外,一边嚷着喜庆的吉祥话,一边领取喜饼,好不热闹。
  “不过数月就改嫁了,那女子可真是厚颜无耻。”喧嚣热闹的人群里,一身男子装扮的姜八对安逸道:“依我说,这样无情无义的女子,根本不值得你为她难过。”
  安逸右手按在腰间夜陵剑上,两眼紧紧盯着前方的睿王府,“闭嘴!”
  姜八见他脸色极难看,也怕惹他生气,冷哼一声后暂时闭了嘴。
  按照朔方的习俗,新娘子成亲当日必须由花桥子抬进男家,燕诩不得不照办,但为慎重起见,他只让抬桥子的人悄悄从睿王府后门出发,绕一圈后再停在睿王府正门。
  安逸看着身披喜服、头戴翎冠的燕诩站在王府门口,春风满面地踢开花桥子的门,小心翼翼扶着新娘子下桥,在一片喧闹声中并肩往府里走去……
  那艳丽的大红喜服刺得他两眼生痛,按住剑柄的手紧紧攥着,骨节泛白,孤狼般的眸子戾气骤起,“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们……”
  姜八撇撇嘴道:“这里可是朔安,燕瑾云的地方,要在这里杀他怕是不易。”
  安逸双眸通红,自牙缝中挤出话来,“那又如何?就算舍了我这条命,我也要杀了他们!”
  他说罢便要拔剑,颜奴一把将他的手按住,同时狠狠看了姜八一眼,“少主,不可妄动!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绝不是动手的时候。”
  整个睿王府方圆数里都是燕诩的人,就连方才抬花桥的人,颜奴也看出他们绝非等闲之辈,不是云卫便是明焰司的人,别说动手,他们若是再多留片刻,怕是很快便会被发现。
  原本说好在十方等的,颜奴负责劫人,安逸只需在极阴之日抵达十方即可,但这一路以来,燕诩的人防备极严,颜奴一直没找机会下手,而安逸途中听闻两人要在朔安成亲后,非要绕道前来一探究竟。
  颜奴知道他心思,他无非是对叶萱不死心,不相信她真的这般无情,非要亲眼看个究竟罢了。他嘴巴虽说不在乎,甚至恨着那个女人,可若非爱得太深,哪里来的恨?颜奴拼命按住安逸,硬是将他拉走了。
  燕诩牵着叶萱,小心引着她迈过火盆,一步步走进正厅。她看不见脚下的路,只安静地走在他身侧,她的手那样纤细,那样柔软,紧紧握着自己,仿佛将她的余生都托付在他手里。
  这是燕诩第二次拜堂,却比第一次更心潮澎湃,此时此刻,通过那双十指紧扣的手,他清晰地感觉到两人之间那种互许余生、彼此信任的情义,这和他第一次成亲时的一厢情愿有着天壤之别。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燕诩看着眼前盖着红绸的女子,有种难以言表的情怀溢满心间,自今日起,他是她的夫君,她则是他的妻,他们的余生通过这一拜,已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夫妻”。
  婚事虽筹办得仓促,但睿王府实力宏厚,这晚的婚宴仍是盛况空前,朔安的地方官们给足了面子,早早便齐聚一堂,甚是热闹。
  燕诩在宴席期间抽了个空,悄悄来到新房,叶萱坐在榻上,头上的红绸仍盖着,两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听到动静,腰杆一挺,整个人都绷直了。燕诩轻笑,快步上前,轻轻将红绸揭起。
  烛火摇曳,燕诩低头望去,那女子黛眉飞扬,眼角含笑,只娇涩地垂着眸子,并不敢直视他。他轻抬她下巴,与她对视,“萱儿,自今晚起,你我……便是夫妻了。”
  叶萱嗯了一声,轻轻靠在燕诩胸前。外头喧嚣热闹,房里却一室温馨静谧,两人静静相拥片刻,叶萱才抬头问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燕诩笑着道:“一是记挂着你,二是怕你累着,便悄悄过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替她将头上凤冠摘下。叶萱揉着脖子道:“哎哟,之前不觉得,现在才晓得这凤冠竟是这么重,脖子都酸了。”
  “饿吗?我让人送些点心过来,前头不知还要折腾多久,你累了就先歇息。”燕诩不敢耽搁太久,抚着她的脸亲了一口,在她耳边低声道:“等我回来再替你揉揉脖子。”
  她俏脸绯红,他捏捏她的脸,这才不舍地离去。才走出院子,便见华媖和几名侍女迎面走来。
  “原来世子在这儿,方才王妃说有些累了,妾已伺候王妃回房歇息,但王妃记挂着世子,命妾传个话,说想见一见世子。”华媖笑着扭头朝一旁的侍女道:“我就说嘛,世子定是记挂着世子妃,偷偷回新房了,王妃还不信呢,一会你们记得告诉王妃,说我猜对了。”
  那几名侍女掩嘴而笑,燕诩认得其中两名正是睿王妃的贴身侍女,“王妃可有不适?她要见我?”
  那两侍女应道:“世子请放心,王妃并无不适,只是有些累了,又记挂着世子,命奴婢来找世子,说是睡前想见见世子。”
  燕诩这才放下心,华媖朝他福了福身,“世子请自去。”
  燕诩随那两名侍女离去,华媖脸上笑容不变,在目送燕诩离开后,转身缓缓走向新房。
  睿王妃出身名门,容貌极美,燕诩的相貌有七分随她。她病了数月,一直记挂着睿王父子俩,终于见到俩人后,心情大好,尤其见到儿子终于成亲,这病更是好了几分。今日忙了一天,此时已是满脸疲惫,但见燕诩来了,她仍是满心欢喜,“今日可有累着?方才见你在席上不停饮酒,东西也没怎么吃,现在定是饿了吧?就在我这儿用些夜宵吧,前头那儿我让人和你父亲说一声,就说你醉了,不过去了,反正那些官员你也不认得几个,有他在就行了。”
  燕诩扶着睿王妃在案前坐下,柔声道:“母亲,孩儿不累,也不饿,母亲不必张罗。倒是今日让母亲累着了,是孩儿不孝。”
  睿王妃拍着他的手道:“今日可是你的大喜日子,再累我心里也是欢喜的。你自小不在我身边,我是一直希望你能早些娶妻,好有人替我照顾你的,那姑娘虽不是名门闺秀,但我看着也是个知书达礼的……”
  她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两手在胸前合什,口中喃喃道:“求佛祖保佑我儿,这回定要顺顺利利,莫再出意外,若得佛祖拂照,妾身愿减寿十年……”
  燕诩顿时双眼一涩,忙道:“母亲,这大喜的日子,您胡说什么呢?孩儿这回定不会再让母亲担心的,您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
  睿王妃也觉得自己过于多虑了,神色有些歉然,“瞧我,病糊涂了,你别放心上。瑾云,你也不小了,这次成亲后,你们在朔安多住些日子,你若真的孝顺我,便给我生个孙儿再回翼城。”
  燕诩笑道:“母亲,您放心好了,等你身体好些,我们就一起回翼城长住,到时您想抱多少个孙子都行。”
  睿王妃眉头微蹙,“回翼城长住?”
  燕诩这才想起,睿王妃并不知晓翼城发生的事,为免她伤神,燕诩也不打算和她详说,便转了话题。
  两人又聊了片刻,睿王妃将案上一盏热茶递给燕诩,“瞧我这记性,这是解酒茶,都快放凉了,你赶紧喝了。”
  燕诩接过,揭开盖子撇去表面浮沫轻轻抿了一口,睿王妃轻叹一声,又道:“你们父子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次回来竟是闹分生了,别怪母亲说你,你父亲因早年被贬的事,地位尴尬,这些年来他过得不易,你做儿子的要多体谅他,他其实是个嘴硬心软的,像这茶,明明是他担心你喝多了,这才命人送过来的,却千叮万嘱,让我不要告诉你……”
  燕诩的手猛地一顿,“母亲,你说什么?这茶是父亲让人送来的?”
  他的神色太过严肃,睿王妃不由一怔,“是啊,之前我说有些累,他便让华媖送我回来,还说先让你过来问安,又命人送了这茶过来,瑾云,怎么了?”
  燕诩脸色一变,试着运气,果然浑身使不上劲,脑袋有些晕眩,幸好那茶他只喝了一小口,还不至于当场倒下。
  趁着意识仍在,他将舌尖咬破,自怀中掏出一根鸣镝,强撑着来到窗边,抬手将鸣镝抛向空中。
  鸣镝堪堪炸响,云问等人便冲了进来,他用仅存的意识说了句“萱儿……”后,便在睿王妃满脸的惊惶下晕了过去。

☆、106。惊梦

  睿王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