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所有的雇主、职员和工人薪金的所得税。无论是工党政府,还是联合政府
都在战时推行了这一政策。此外,柯亭政府还重新颁布了过去休斯政府在一
战时制定的征收娱乐税的紧急法令。
4。战时福利政策。战时因大批青壮年服各种军役或准军役,致使家庭收
入锐减,再加上物价上涨,因而造成劳动群众生活困难,如不解决会导致社
会不安定,不利于抗日战争。因此孟席斯政府和柯亭政府在战时都推行了福
利政策。1941年,孟席斯政府通过“儿童补助金法案”(Child Endowment
Act),即每周给每个公民的一个16岁以下的孩子一些补助金。柯亭政府在
1943年提供一笔社会福利金,规定寡妇子女可享受此种补助金,50岁以上而
又没有任何依靠的寡妇亦可享受此种补助金。1944年,扩大了福利金补助范
围,诸如儿童基金、医药补助金、残废恤金、养老金、产妇津贴、失业和疾
病救济金、奖学金,等等。早在194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决定
发给优秀大学生以奖学金,同时给那些家庭贫寒的大学生生活补贴,以便使
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5。实行双重兵役制。二战爆发后,尤其抗日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投入
的兵力日渐增多,同时战争范围也在扩大,因此兵源问题成了大问题。澳大
利亚一向推行志愿兵役制。战争扩大了,光靠志愿兵役制已不符合形势需要,
而采取强制性征兵制,又为工党和广大民众所不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柯
亭总理出面说服了工党和工会,采取强制性征兵制与志愿兵役制两种兵役
制,即双重兵役制,凡是到国外服役的军人都是志愿兵;凡是在国内服军役
的士兵,包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内服役,都是强制性义务兵。为此,工党
政府在1943年通过了新的国防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上述两种兵役制。
这样,澳大利亚有两种士兵:志愿兵和义务兵。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同日
本军队进行搏斗的,这两种兵都有。他们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战功。应指
出的是在北非、亚洲和欧洲进行战争的一律是志愿兵。双重兵役制是澳大利
亚在二战中创造的一种新的兵役制形式。
6。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战前,澳大利亚虽有一点军事工业,
但规模小,技术落后,不成体系,而且依赖性很大。过去,澳国军需物资和
军火一向仰赖英国,但二战初期,英国因敦克尔克大溃退丢失大批军需物资,
尤其损失了优良的军事装备,“不列颠之战”又使英国遭受了毁灭性的轰炸,
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从此,英国自顾不暇,澳大利亚只好自己发展军事
工业、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澳大利亚着手军需工业生产开始于1940年6月法国灭亡后,上文谈到孟
席斯政府任命布洛肯·希尔控股公司总经理埃辛顿·刘易斯为军需总监。刘
易斯是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巨子和著名工业家。在他的领导下,相继在纽卡
斯尔、悉尼、墨尔本以及其他地区建立了许多军火工厂,生产出澳军和美军
所需要的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诸如步枪、剌刀、机关枪、高射机关
枪、反坦克炮、炮弹、装甲车、鱼雷、飞机、坦克,等等,从而建立起自己
的军火工业体系。澳大利亚成了西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兵工厂。
澳大利亚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澳大利亚其他工业部门的发
展。战前,英国工业品大量充斥澳大利业市场,同时澳大利亚重要工业原料
以及粮食均被英国购去,这就严重阻碍了澳大利亚工业的发展。二战开始后,
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英国工业区,同时许多民用工业转入军需工业,来自英国
的工业品大幅度减少,这就促使澳大利亚本国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制造业产
值从1941年到1944年增加了42%;机器制造业产值在同一时期增长80%以
上。澳大利亚加工工业发展速度是令人惊异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时虽然是
战时,但其经济已“起飞”了。到大战结束时,澳大利亚建立起自己的机器
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钢铁工业,与
此同时交通运输体系也有了巨大发展。从技术上说,澳大利亚能够制造工作
母机、各种型号的车床、旋床、精密磨床、压力机,还能制造光学、无线电
和电报所需的精密仪器电气产品。工厂工人总数从1939 年的55 万,增加到
1944 年的75 万左右。
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在战争期间使自己的工业“起飞”,除上述因素外,
与澳大利亚是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战争基地密切相关,美国所提供的物资、
设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澳大利
亚提供了价值达3 亿英镑的物资和设备,同时澳大利亚投资于各种物资、军
火和设施的价值要超过这一数字。
正是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上述重要政策和措施,使国家顺利而迅速地由
和平转向战争,适应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工党政府的战时外交政策
1943 年,澳大利亚进行了全国大选,工党大获全胜。在参议院,工党得
22 席,统一党得12 席,乡村党得2 席。自从1914 年大选以来,这是工党第
一次在参议院取得绝大多数席位。在众议院75 个席位中,工党得49 席,统
一党得14 席,乡村党9 席,无党派人士两席。由于所有的部长都再次当选,
因此柯亭内阁人事变动很小,只有卡尔韦尔系新当选的议员,当选后进入内
阁,任情报部长。1942 年12 月,柯亭政府建立战后重建部,由财政部长奇
夫利兼该部部长。1943 年工党内阁决定仍由奇夫利主持两部工作。1945 年2
月内阁决定戴德曼主持的军事工业部撤销,其业务交战后重建部办理,并免
去奇夫利战后重建部部长职务,其职务由戴德曼接替。奇夫利和戴德曼是工
党政府内最有才能的政治家。1945 年6 月,柯亭去世,奇夫利出任总理。所
以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工党一直是执政党。
工党政府不仅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国内经济与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
贡献,而且还对澳大利亚独立外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方面的成就是相辅
相成的。
一战期间和一战后,澳大利亚也和其他自治领一样取得了外交发言权,
但是尚未达到独立外交这样的高度。在外交与国防问题上基本上听从英国的
安排,只是要求在涉及到本国利益时征求澳大亚政府意见或给予通报。澳大
利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初次有了外交独立权是在1941—1942 年间。那时英国
在东南亚的军事惨败、日军攻势所向披靡,澳大利亚危在旦夕。在这样严重
局面下,工党政府意识到自己非搞独立外交不可了,如果仍然一味依赖英国
人,大难即将临头,因为不仅日本空军轰炸澳国领土,而且日本军舰曾越过
珊瑚海进入澳大利亚海域,甚至日本军舰一度在纽卡斯尔和悉尼水域游弋。
所有这些表明英国无力保卫澳大利亚的安全了。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为了摆脱民族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独立行动,如上
文提到的坚持从中东调回澳军,和美国结盟。这两项重大决策的提出和实施,
表明澳大利亚在外交上开始独立自主了。自此之后,澳大利亚独立外交的道
路越走越宽广,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培育出第一批外交家,其杰出的代表是赫
伯特·沃尔·伊瓦特。他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政策的设计者和积极推行者。
伊瓦特在1894 年4 月30 日生于新南威尔士梅特兰,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博
士学位。1918 年在新南威尔士从事律师工作,1929 年任王室律师,1925 年
至1930 年作为工党党员积极进行政治活动。1930 年,根据斯卡林工党政府
提名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最年轻的大法官。1941—1949 年任总检察长
兼外交部长。在任外交部长期间,他活跃于国际舞台上,成功地推行了独立
自主外交方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伊瓦特为使美国一部分力量转移到西南太平洋地区
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通过他的努力,澳大利亚成了盟国进行太平洋战争
最大的基地,从而提高了澳大利亚战略地位,用他的话来说使大国能听到澳
大利亚的声音。1942 年,丘吉尔和罗斯福在战略上达成了先打击希特勒的方
针。在这种前提下,他通过努力和活动实现了两个目标。首先,他说服了美
国和英国在华盛顿建立了一个以罗斯福为主席的太平洋战争委员会。在这一
机构里,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发言权是同等的。其次,他同年率领澳大利亚使
团访问了华盛顿和伦敦,1943 年再次率使团去访问,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
的,但是表明了澳大利亚是一个主权国家,是一个奉行独立自主的国家。伊
瓦特说,澳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大大地增强了。
1944 年1 月,伊瓦特代表澳大利亚同新西兰签订“澳新协定”旨在澳新
结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他的战略目的是利用澳大利亚以东诸群岛作为屏障
来保护澳新的安全。他在向国会说明了这一战略目的,同时还指出这一协定
会使英美听到了西南太平洋的声音而引起他们的重视。根据协议,两国要求
在打败日本后大国在讨论和决定任何西南太平洋问题时都要听取和尊重澳新
两国的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在防务问题上通力合作以及共同制定指导太平洋
诸群岛的托管政策。
协定还指出,战时占领的作基地的岛屿不能成为任何国家要求主权的借
口。这一要求是有所指的。美国人在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的马努斯岛上
建立了庞大基地,希望在战后继续使用,而马努斯岛是托管区的一部分。澳
大利亚不同意美国的要求,因为美国拒绝了澳大利亚要求攻占新几内亚以北
的任何日军占领的岛屿。这表明工党之所以同美国结盟是因为澳大利亚要求
奉行独立外交,而不是要求单方面地依赖美国,或者说屈从美国。
伊瓦特的独立外交虽得到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保守派
的反对和指责。反对派说伊瓦特搞“澳新协定”是制造西南太平洋地区的门
罗主义,会触犯英美利益,危险极大,要求悬崖勒马,并主张只能和英国签
订条约,非要同外国签订条约也得通过英国。工党政府根本不去理睬保守派
的“高论”,仍按着独立外交的路子走下去。
在参于建立联合国问题上,工党政府也奉行独立外交政策,1945 年4 月
派出了以副总理弗兰克·福特为首的代表团去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大会。伊瓦
特是代表团重要成员。他因参与建立联合国的活动,而成为世界著名外交家。
联合国宪章主要是由美国外交家起草的。伊瓦特认为该宪章给美、英、法、
苏、中等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太大了,为此他对宪章草案提出38
条修正案,大会或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纳了其中的26 条。伊瓦特还试图取消五
大国对最后决议的否决权,但未成功。从此,他声名大振,世界舆论称他为
在国际事务中“小国的勇士和正义、民主的战士”。绝大多数澳国人对自己
国家以进步与独立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深感自豪,只有那些保守的人,
才对澳大利亚同英美有分歧感到惊异。
伊瓦特坚持派澳大利亚的法官出席审判日本高级战犯的国际法庭,并取
得了成功,澳大利亚大法官威廉·韦伯代表澳大利亚不仅出席了国际法庭,
还被选为国际法庭的主席,给自己的国家增添了荣誉。与此同时,伊瓦特也
被选为联合国大会主席。所有这些表明,工党政府的独立外交方针是正确的。
在对待印尼独立问题上,工党也体现了独立的外交政策。战时,印尼被
日军占领,荷兰殖民主义者逃走。印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日本
投降后3 天,印尼爱国分子宣布印尼独立,但荷兰政府正式宣布不承认印尼
共和国。如何对待邻国的独立斗争,澳国人民坚决支持印尼共和国,尤其是
工人阶级,海员工会拒绝卸下荷兰去镇压印尼独立运动的40 艘船的给养和武
器,从而使荷军瘫痪。工会的行动促使工党政府积极支持印尼共和国。伊瓦
特在联合国以主席的身份号召在印尼应停止流血,和谈解决荷印之间的问
题。1949 年印荷和谈成功,双方都感谢伊瓦特的不懈努力。
抗日战争是澳大利亚民族独立进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独立外交是衡量
一个国家独立与否的试金石,真正独立的国家必然奉行独立外交,而澳大利
亚通过抗日战争真正实现了独立外交。
第五节战后的重建与改革
一、战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约翰·柯亭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去世时,不少的人认为可能推选伊瓦特
这位在国际舞台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工党领袖。但工党却于1945 年7 月13
日选举自1941 年以来一直执掌财政部的奇夫利为党的领袖。约瑟夫·本尼迪
克特·奇夫利于1885 年出生在新南威尔士巴瑟斯特,15 岁便辍学。早年当
过出纳员助理、铁路商店售货员。1903 年参加工党,1914 年充任火车司机,
1917 年领导铁路大罢工。青少年时好学,曾坚持在夜校读书达15 年之久,
钻研财经学和经济学理论。1931 年当选联邦议会议员,1931 年3 月任斯卡林
政府的国防部长。1934 年任联邦工党主席。1936—1937 年任澳大利亚钱币和
金融体制皇家委员会委员。
早在柯亭政府时期就已为战后重建工作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这是柯亭过
人之处,他建立了战后重建部,并任命他的得力助手奇夫利兼任该部部长。
奇夫利出任总理后仅一月余抗日战争便取得最后胜利。因此他的政府首要的
任务是使澳大利亚由战争转向和平。
为此,必须授予政府以这方面的权力,以免违背宪法。实际上,1944 年
2 月,总检察长伊瓦特就已提出一个通过公民投票表决方式增加联邦政府权
力的“14 点法案”。“14 点法案”就有关军人复员、就业与失业、公司、垄
断机构、市场、物价与利润、航空、统一全国铁路轨距、引进外资、土著居
民、外汇与投资、家庭补贴和全国保健等14 项具体事务授与政府以处理的全
权。但是这个方案几乎遭到所有政治家的反对,1944 年8 月交付公民投票表
决,也未获得大多数的支持。因此战后恢复工作是在政府权力有限的范围内
进行的。
第17 届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战后恢复工作的政策。根据这些政策,政
府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 军人复员和安置工作。澳大利亚抗日战争的最大特点是全民抗战,仅
直接在陆、海、空与辅助部队服役的军人达100 万,约占澳大利亚总人口1/8,
至于说以各种方式间接参加战争的人员,其数字就更大了。因此战后军队复
员工作是当时头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有抚恤、救济、安置、培训等工作。
奇夫利内阁成员曾一度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部队的复员和安置工作,顺
利地解决了这一重大任务。其政策是尽最大的力量争取所有的复员军人找到
合适的生产性工作。首先每一男女军人由职业辅导官员接见和征求意见,然
后根据个人情况和要求给予免费培训机会,或给予再次培训机会。为此联邦
政府大办教育,并把办教育纳入复员和安置军人的计划中去,把复员工作同
教育结合起来。联邦政府建立联邦教育办公室和联邦大学委员会。以这两个
政府机构负责监督男女复员军人的教育课程。
联邦教育办公室和联邦大学委员会还负责把联邦大学基金分配给各州和
大学本身,并监督联邦新奖学金方案的实施。根据战后奖学金方案,奖励范
围扩大到成千上万的聪颖而勤奋的青年,尤其奖励那些因家庭贫寒而未读完
大学的肄业生。如果他们想要获得学位,或要进行深造,还可得到免费教育
和合理的生活补贴。
2。 福利政策。战后澳大利亚重建工作中一个重大项目是推行社会福利政
策。这是因为战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战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此福利
政策的制定与推行是稳定社会和调动重建澳大利亚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措
施。
早在1944 年,联邦政府就已颁布法令救济失业者和因病不能工作的人
员。1945 年,国会通过“医院救济法案”,联邦政府向州立医院提供补助金,
条件是医院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医疗。政府还制定了一项减少结核病患者
的卫生计划。
较大规模的建筑住宅和商店。战时大批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战争中去,因
此不可能大规模地建筑住宅和商店。战后大批军人复员,加之资助移民计划
实施后,又有大批移民涌入,因此大规模建筑住房,建立较多的商业营业点
是非常迫切的了。政府拨出巨额款项在全澳各地建造了许多单元式的住宅楼
房和许多商店。与此同时,整修和粉刷了原有损坏的旧住宅。
3。 恢复与发展经济。在二战时,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并没有停滞,相反,
有了相当的发展,只是农牧业经济有所下降,如农业,1942 年种植面积为1200
万英亩,粮食总产量为16700 万蒲式耳,单位面积产量为13。9 蒲式耳/ 英亩,
而1946 年分别为1140 万英亩和14200 万蒲式耳,单位面积产量也下降为12。5
蒲式耳/ 英亩。再以牧业言,1942 年产羊毛近5。1 万吨,1946 年下跌为41902
吨。但战后,阻碍贸易发展的障碍已被扫除,因此,澳经济发展又出现了好
势头。表现为国际市场的羊毛与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此种好势头的另
一重要因素是战时欧亚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羊毛和小麦奇缺,并成了紧
俏产品,需求量很大。1947 年,世界市场小麦价格上升到每一蒲式耳15 先
令,比1939 年上涨6 倍,直到1951 年未低于此价。于是小麦和其他农作物
播种面积相应地扩大了。1948 年,联邦政府在各州支持下通过《小麦种植平
衡法案》。在小麦局领导下建立了控制小麦出售价格的机构。小麦局给农民
以最低限度价格,好年景时赚得到的过多利润用来弥补坏年景时的不足,仍
使之保持每蒲式耳小麦的最低价格。这是一种利农的好政策,因而使澳大利
亚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战后初年,羊毛业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繁荣。20 世纪30 年代,羊毛价
格曾大滑坡。牧羊场主一度认为到1946—1947 年每磅羊毛可能下跌到两先
令。然而到1950 年羊毛竟然上升到每磅12 先令,甚至有人认为会上涨到每
磅羊毛价格为一英镑多。这样养羊业在战后初年的持续稳定。1951 年,澳大
利亚有羊只11559。6 万头,羊毛产量达48989 吨。
战后初年,工业在战时大发展的基础上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46 年,制
造业净产值达70465 万澳元,1951 年高达168770 万澳元,在仅仅的五年内,
产值提高了138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形成了自己的钢铁工业体
系。到1947 年,澳产铁达114。3 万吨,钢年产量达131。2 万吨;并形成了肯
布拉、纽斯卡尔和怀阿拉三大钢铁中心。这是澳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
碑。
4。 大力发展水电事业。战后初年,澳大利亚经济恢复与发展中最宏伟的
壮举是制定与实施斯诺伊方案,亦称雪山方案。多年以来,澳大利亚人曾梦
想,甚至写成书,希望改变河水东流入太平洋的流向,使之西流入墨累河—
—达令河河系或流入埃尔湖。早在1884 年,新南威尔士总检查员P。F。 阿达
姆斯、小说家埃德利斯等人都谈论过这一改变河水流向方案。所谓斯诺伊方
案是引斯诺伊河的水来灌溉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平原,并利用位于新南威尔士
州东南的阿尔卑斯山上的积雪融化流下来的水的水力来发电。根据这一方案
可发电172 万度,并将该电力输送到墨尔本和悉尼等城市。同时通过隧道把
发电后的水引过山岭引入属墨尔本河——达令河水系的图姆特河,用来灌溉
平原的干旱土地,使之种植水稻、水果和制酒的葡萄,等等。这是一个完整
的农业和水、电综合发展规划。政府还可收水费和电费,以积累资金。
奇夫利政府从1949 年开始脚踏实地执行斯诺伊雪山方案,同美、法、意、
挪、日等国工程公司、电力公司、隧道公司和堤坝公司谈判,并签订了合同,
用移民做劳动力。该工程于1972 年竣工,电站每年可提供400 万度电,向墨
尔本、堪培拉、悉尼以及其他城市和农村供给了大批电力,使澳大利亚总电
量增加12 %;供给灌区的水增加了约1/3 。
二、战后初年的改革
战后初年,澳大利亚在重建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两项
重大改革:一项是移民政策的改革;另一项是银行国有化,即金融业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前者是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后者是解决资金问
题。
1。 移民政策的改革。
战后经济恢复中最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