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围猎罗马-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预想,怎么能射这么远?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啊!
  知道对方的弓能射那么远,摩尔多快要急疯了,他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冲进敌阵当中,将秦东的骑兵杀个片甲不留,既然弓箭没有对方厉害,那就只能在短兵相接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了。
  在只有一百米的时候,摩尔多看见秦东的披甲骑兵开始将手中的长枪持平,他心中不由得一阵心慌,因为那长枪上的金光闪闪,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对面射出来无数金光,那是太阳光照射在长枪枪头上反射的光芒,如此密集的长枪阵怎么能不让摩尔多心慌。
  尽管有些心慌,但摩尔多也知道此时不是害怕的时候,这个时候越是害怕,越是会死得快,想要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鼓足勇气迎敌。他并非没有见识的匈奴千夫长,三年前他就跟随阿提拉参加过沙隆之战,在那一战中,西哥特人的重骑兵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在冲阵时轻骑兵跟重骑兵对抗明显是找死的行为,看见那长枪林立的场面,那一次他就害怕了,不仅他害怕了,许多匈奴骑兵都害怕了,因此在那一战中,匈奴骑兵输给了西哥特人的重骑兵。
  “杀——”摩尔多大吼一声,他身边和身后的稀稀拉拉的骑兵们也跟着大吼给自己壮胆。
  摩尔多的骑兵们开始向前方不足一百米的秦东重骑兵射箭,箭矢有些稀稀拉拉,不过数量还是不少的,只可以箭矢对对方的重骑兵所造成是伤害几乎是微乎其微,绝大部分箭矢射在重骑兵身的铠甲上弹开了,只有极少数箭矢射在了重骑兵链甲上的缝隙中,对骑兵的伤害也不是很大。
  一百米的距离对于两支相向而高速奔驰的骑兵队伍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只几个呼吸的工夫,两支骑兵队伍最前面的士兵就相撞了。
  “噗嗤”“噗嗤”“噗嗤”。
  长枪刺入人体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就像是放鞭炮那样密集,摩尔多手下的骑兵们握着弯刀只能眼睁睁看着对面的长枪以极快的速度刺进自己的身体内而来不及躲避,就是躲过了第一排的长枪,而没有躲过后面的长枪。
  当两支骑兵队伍相撞的那一秒钟,摩尔多的最前面的骑兵们几乎是集体被长枪刺中,身体离开了马背,战马还在凭着惯性向前面,却不知道它们的主人们已经不再它们的背上了。
  场面太壮观了,最前排的重骑兵的长枪上几乎都串着一具尸体,由于高速冲刺的惯性,这些尸体稳稳地悬挂在长枪上,而重骑兵们还在一如既往的向前冲刺,后面的摩尔多骑兵们也先后被长枪串起来。
  短短的几秒钟,摩尔多的骑兵们就少了一大片,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被串在了长枪上,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双方都杀红了眼,后面的骑兵还在拼命向前冲刺,双方的伤亡也开始增加,秦东的重骑兵也开始出现伤亡,摩尔多手下也不乏身手敏捷,战斗力很强的骑兵,他们躲过了长枪刺杀,并挥舞着弯刀不断砍杀身边经过的重骑兵。
  战马嘶鸣,骑士临时前的惨叫声,鲜血不断的飞洒,有的人头颅与身体分离飞起后滚落在地,有的人肠穿肚烂,有的人缺胳膊断腿,整个战场惨烈无比。
  不到十五秒,重骑兵部队已经冲到了摩尔多骑兵队伍的尾部处,但此时的冲击力已经渐渐散失了,许多重骑兵的长枪上都串着敌人的尸体,有的长枪上串着好几具尸体,最多的竟然串了四具尸体。
  眼看着重骑兵就将失去高速的冲刺速度,阿法尔德当即立断,扔掉了串着几具尸体的长枪,唰了一下抽出了腰间斩马刀,大吼道:“扔枪,抽刀,杀——”
  “杀——”重骑兵们集体响应,全部扔了长枪,抽出斩马刀就砍杀前面快速而来的敌军骑兵。
  “咔嚓”许多摩尔多骑兵弯刀都被砍断了饿,新式兵器斩马刀果然锋利无比,这种斩马刀不仅份量重,而且刃口极为锋利,一般的匈奴弯刀根本无法与之对砍。
  弃枪而用斩马刀的重骑兵们战斗力依然不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杀出了摩尔多骑兵队伍尾部,在短短的二十秒之内就杀了对方一个对穿,此时重骑兵的气力已衰,战马也因为负重太多且跑得太快,鼻孔里不停地喷着白汽。
  重骑兵在敌军后方开始整队,一边整队,一边让战马和骑士休息,如果有必要他们将再次冲阵,这要等待命令,接替他们的是轻骑兵部队,此时轻骑兵们已经和摩尔多的骑兵队伍绞杀在一起了。
  “大人,伤亡清点出来了,少了六十四骑,还有三十三骑中箭受了轻伤,问题不大!”副手向阿法尔德报告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清点出了伤亡情况,这不得不说秦东对军队的训练是很有成效的一个体现。
  阿法尔德听后又看了对面正个己方轻骑兵部队绞杀在一起的摩尔多部队,发现此时摩尔多骑兵已经少了一大半,他点头道:“一直听万夫长大人说重骑兵冲阵是多么威猛无比,今天这一战算是让我知道它的威力了,如果有一万重骑兵冲阵,前方就算有十万人也会被碾得粉碎!好了,传令下去,让所有人做好再次冲阵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弩骑兵首战

  秦东一直率弩骑兵立于战场南面的高地上,撤退下来的弓骑兵也随之在高地前面重新整队,在这里他可以将整个战场的情况看得很清楚,刚才重骑兵冲阵的场面很壮观,很给力,此时中军轻骑兵已经与摩尔多的骑兵部队绞杀在一起,重骑兵的作用就暂时告一段落。
  秦东见重骑兵冲出对方的军阵时候,当即下令:“命令阿法尔德的重骑兵原地休息等待命令!”
  “命令左翼托隆的弓骑开始射杀敌军,随后轻骑兵冲上去绞杀!”
  “命令右翼刘扬直接率轻骑兵从右翼开始进攻,弓骑兵在外围射杀被围在中间的敌军!”
  “是,大人!”传令官答应一声,立即让发令号角手和旗手传达命令。
  号角声响过,旗手用旗语传达命令之后,刚刚完成左右两翼包抄的托隆部队和刘扬的部队立即开始从左右和后方夹击被围在中间的摩尔多骑兵们。
  “千夫长大人,我们被包围了!”护卫百夫长向摩尔多报告。
  此时摩尔多身上插着几支箭,满脸的血污,不过由于他身上穿着精良的链甲,箭矢只是通过链甲甲片之间的缝隙穿过射进他的肌肉当中,并没有伤及内脏,因此受伤不中,他砍翻身边刚刚冲过来的骑兵之后扭头看了看两侧,果然发现自己军阵的左右两翼已经被包围,而且对方开始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夹击他的骑兵队伍。
  护卫百夫长焦急道:“大人,赶紧让另外一支人马冲出来吧。只要打开一条缺口我们就能冲出去,再晚就来不及了,我们已经伤亡大半。再过一会儿工夫就会伤亡殆尽,那时就算另一支人马冲出来,恐怕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秦东这个混蛋,好狡猾的家伙,我原本想留着另一支人马在关键时刻冲出来杀秦东一个搓手不及,却没想到他会让左右两翼不参与冲锋而是直接包围我的两翼,还用重骑兵直接冲我的军阵使得我损失惨重。现在看来那支隐藏的军队不能打垮秦东,只能用来救命了,传令吧。让那支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帮助我们打开一条缺口!”
  “是,大人!”护卫百夫长立即让附近的号角手吹响了号角。
  实际上此次作战,摩尔多几乎把整个领地内的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拉了过来,此时他的领地内没有一个兵了。他把这次拉来的骑兵一共分为两支部队。其中一支两千骑兵,就是现在与秦东正面交战的一支,而另一支一千骑兵,与这支骑兵平行行军,两支军队相隔十里,交战之间秦东的侦查骑兵之所以没有发现另一支骑兵队伍的存在是因为中间隔了一片狭长的沼泽地,侦查骑兵小队在损失了两个骑兵之后就放弃了穿过沼泽地的打算,从而没有发现另外一支敌军骑兵队伍的存在。
  摩尔多那边求救的号角声吹完没过多久。秦东这边的侦查骑兵终于发现了另外一支骑兵队伍正高速向战场奔驰而来,当即派人过来向秦东报告。
  “什么?右翼出现了一支敌军骑兵?”秦东大吃一惊。这个时候战场之外出现另外的敌军对于己方是非常危险的,好在秦东已经留下的预备队,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他随即怒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另外的敌军?你们侦骑队为什么先前没有侦查到?”
  那侦骑低头道:“大人,右边十里外有一片很狭长的沼泽地,我们原本是向派人过去侦查的,但是我们小队连续在那儿陷进去两个人,马匹也没有幸免,所以就放弃了穿过沼泽侦查的打算,谁知道,那边还真的有一支骑兵,可能是他们听到这边战场上敌人发出的号角声而绕过了沼泽向战场方向而来!”
  秦东铁青着脸斥退了那侦查骑兵,手搭凉棚向右翼的远房看去,果然发现大量的灰尘升上天空,以骑兵的速度,相信很快敌军援兵就会赶到,他又扭头看向战场上,此时摩尔多和他剩下的七八百骑兵已经全部被围在中间,被歼灭是迟早的事情,他当即道:“传令让托隆向被围的摩尔多喊话,让他立即投降,否则杀他个片甲不留!”
  “传令,弩骑兵和下面的弓骑兵一起随我前往右翼拦住对方的援兵!”
  “呜——呜——”号角声响起,旗语随后发了出去。
  秦东率领预备队五百弩骑兵向高地下方与三百弓骑兵汇合,一共八百骑向右翼快速飞驰而去,原本他以为此战自己只需要坐镇中军指挥就行了,却没想到到最后还需要自己的亲自出马阻击对方的一千骑兵援军。
  对方的援兵果然来得好快,瞬息而至,秦东率五百弩骑兵和三百弓骑兵刚刚抵达由于摆开阵势,对方的一千骑兵就冲了过来,秦东将弩骑兵五百骑排成五排,每排一百骑,而三百弓骑兵分别摆在左右两边,每侧一百五十骑。
  秦东骑着马背上紧握着刀柄,看见对方一千骑兵进入一公里范围之内后立即道:“传传令左右两翼弓骑兵各一百五十骑出击,杀向敌军两翼,只准用弓箭杀敌,报保持距离!”
  “是,大人!”
  对方的援兵也没想到秦东这边竟然有还人马阻击,并且还主动派出军队从左右两翼率先发起攻击。骑兵之间相互推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眨眼之间就相遇了,秦东的弓骑兵离着两百米就开始张弓射箭,并且连续不断的射击,这并不是比赛射靶子,对方的骑兵冲击阵型那么密集,随便怎么射射中的机率都是很高的。
  许多反应不及的敌军骑兵不断从马背上跌落下来,这让敌军援兵的首领大惊失色,他没想到秦东的弓骑兵射程这么远,他当即下令左右两翼各一部分扑向秦东的弓骑兵,但那些弓骑兵们在射了几轮箭矢之后迅速跳转马头拉开距离,被派去迎敌的敌军骑兵们只能奋勇追击。
  向着秦东军阵五百弩骑兵冲击过来的还有六七百敌军骑兵,秦东见对方距离己方前排的弩骑兵已经很近了,秦东骑着马在最前方,他抽出佩刀举起道:“第一排持弩以水平线零度角,第二排持弩以十度角,射击——”
  嗖嗖嗖
  冲在最前面的敌军援兵大面积开始栽倒在地上,由于冲刺速度过快,有的战马先中箭,连人带马都栽倒在地上,后面的骑兵也跟着栽倒,第一排第二排开始用连弩连续发射。
  秦东见效果不错,而且双方距离太近,也不敢大意,立即再次命令:“第三排以二十度角,第四排以三十度角,射箭——”
  嗖嗖嗖
  这次打击的面积更大更远了,敌军援兵中断的骑兵们都在射击范围之内,因此造成了敌军前面的冲击后续力量不足,大面积的敌军骑兵被连续发射的连弩射杀落地,尽管骑兵的冲击速度非常快速,在这种连续几段式的连弩射击下,敌军骑兵根本冲不到近前。
  在后世元末明初时代,明朝的开国大将蓝玉(也有是沐英的说法)发明了三段式射击,那时候的火枪还很原始,尽管很原始,蓝玉依然凭借着三段式射击方式组织火枪手和弓箭手让元朝骑兵损惨重,还被赶出中原地区,直追到漠北草原。
  用连弩采取三段式射击方式与用原始火枪的不同之处在于,连弩不需要连续填装箭矢,尽管它的射程稍短,但它的连续火力打击可以弥补射程过短的缺陷,而用原始火枪采用三段式射击的方式则需要打完一枪就必须换弹药,遇上下雨天还不能用。
  敌军的援兵伤亡太惨重了,最前方的敌军骑兵已经冲到了秦东跟前二十米,但依然无法冲到跟前,这二十米就像是一道死亡的鸿沟,秦东举着佩刀面不改色,不过他身后的弩骑兵们都有些脸色发白,这支弩骑兵是刚刚训练而成,全部是有汉人编成,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战,在面对如此近距离的匈奴骑兵,说不害怕是假的,不过看秦东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他们也渐渐安心下来,不停地向对面冲过来的敌军射击。
  秦东再次大吼:“第五排,以四十五度角,射击——”
  最后一排的弩骑兵开始射击了,这一排因为是以四十五度角射得最远,敌军骑兵的后续冲击力量再次被削弱了。
  对面冲过来的敌军骑兵在死伤大批人马之后完全丧失了继续冲锋的信心,后方的骑兵们开始勒马减速,甚至开始调转马头撤离这里。
  就在这时一个骑马的敌军将领飞速从军阵后面跑向秦东,而他的身后还跟着托隆以及一些骑兵,那敌军将领没有任何兵器,他在秦东身边勒马停下大哭道:“万夫长大人,求求您下令停止吧,我让他们投降,我立即让他们投降,不要再死人,求您下令停止射击吧,求您了!”
  秦东扭头一看,却不认识跪下马下的家伙,后面跟上来的托隆向秦东行礼道:“大人,这就是摩尔多!”
  秦东看了看摩尔多,见他泪流满面,不像假装的,便举手道:“全体停止射击!”
  此时对面的骑兵已经没有人再向这边冲刺,现在下令停止射击也不会让己方蒙受损失,随着秦东下令停止射箭,这场战役宣告结束,随后在投降的摩尔多的命令,他旗下所有还活着的骑兵全部向秦东投降。(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们要团结

  在开战没有多久天色就开始阴沉了,原本气温就比较低,从天空有东西落在脸上让秦东感觉有些冰凉,伸手一摸,只摸到一段段水渍,抬头向上看去,原来天空中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远处战场上秦东手下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摩尔多的降兵们正排成列队伍,被一根根绳索捆绑住双手串在一起缓慢行走,受了伤的战马躺在冰冷潮湿的草地上不停地悲鸣,对于那些重伤到无法救活地步的摩尔多士兵,秦东给手下士兵下达的命令是再给他们一刀,帮助他们解除痛苦。
  除此之外,入眼之处无不是躺在地上的尸体,到处都是尸体,除了人还有马,每具尸体的死相都不相同,这些尸体有的在几分钟之前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几分钟之后就变成了一具没有了声息的尸体。
  除了清理重伤员的士兵们正在忙碌之外,还有士兵们在抬己方和摩尔多轻伤员,两个士兵抬一个伤员,对于伤员的处理,秦东与这个时代的人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只要能够救活,不管是己方的伤员还是敌对方的伤员,他都会命令医官去救,只有在现在医疗条件下无法救活的重伤员才会命人再给他们一刀帮助他们上路。
  被派去清点战利品的士兵们将刀、剑、长矛、长枪、箭矢和骑弓进行分门别类堆放在一起,还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点数量,另外还有人专门清点受伤的轻伤员、重伤员和战死者的数量。
  正在秦东思索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时。一个随行的后勤官员拿着一卷羊皮纸报告:“大人,战损和缴获清点出来了!”
  秦东呼出一口热气,搓了搓有些发凉的脸吩咐道:“念吧!”
  “是。大人!”那官员照着羊皮纸上的记录念道:“我军轻伤两百二十一人,重伤一百一十二人,战死一百六十八人,其中重骑兵轻伤三十三人,战死六十四人,轻骑兵轻伤一百八十八人,重伤一百一十二人。战死一百零四人!
  摩尔多的人战死八百四十九人,重伤有救者五十九人,轻伤四百五十三人。投降一千八百二十二人!情况大致就是这样,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如果没有的话,属下还有事要做,就先走了”。
  秦东挥了挥手让那后勤官员先去忙了。敌我战损比例达到四倍多。这个比例还是让秦东比较满意的,实际在兵力上他和摩尔多相差不大,这次他也只是带了三千多骑。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秦东自己心里也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他的骑兵都经过了严格而又系统的训练,不像摩尔多的匈奴骑兵那样,虽然单兵战斗力都不差。但却缺乏系统的技战术训练,彼此之间缺乏配合。尤其缺乏集体的配合。
  第二,战术上采用得当,主战场秦东采用了重骑兵从中路突击,两翼包抄的战术,反观摩尔多,不仅自己亲自上阵冲锋,让军队不能及时调整战术,而且整个战斗没有采取任何战术,只是如同其他的匈奴军队一样,盲目地没有任何阵型的松散冲锋。
  第三, 摩尔多犯了分兵的大忌,使得秦东各个击破,如果摩尔多不把三千多骑兵分散,而是集中兵力的话,又或者援兵来得早一点,秦东相信自己都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
  第四,武器装备和兵种之间搭配的原因是这次战役秦东获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事实已经证明,在冲阵方面,重骑兵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霸主,而且秦东的兵种搭配很好,轻骑兵和弓骑兵配合,弓骑兵和重骑兵配合,弩骑兵用连弩的连续火力打击能力能阻挡敌军骑兵集群冲锋,还有在武器装备上,秦东的重骑兵全部配备了四米二长的长枪,另外还配备了全新锋利无比的斩马刀,轻骑兵同样也有斩马刀,弓骑兵配备了远比这个时代任何一支骑兵的骑弓射程都要远得多的骑弓,还有弩骑兵这个新出来的兵种,他们连续的火力打击能力简直让摩尔多的援兵们胆寒不已。
  对于摩尔多这个人,秦东认为此人的勇猛有余,而临阵机变能力有些不足,秦东自认为如果是他遇到刚才战场上那种情况绝对不会带队向重骑兵发起冲锋,而且也不会自己亲自带队,一个最高指挥官怎么能在战斗刚开始就带着队伍冲锋陷阵?即使要冲锋陷阵也必须是在战斗接近尾声才可以,因为到了最后双方兵力都全部投入,该用的战术都用了,摩尔多显然是一个喜欢冲在第一线的猛将,而并非一个好的指挥官,他在带队冲锋时连己方的左右两翼被包围了都不知道,不败才真是没有天理了。
  尽管摩尔多这个人不善指挥,只适合带队冲锋,但此人有一个优点,他很忠心,这也是秦东欣赏他的原因之一,原本秦东派人去招降摩尔多,但摩尔多死活不答应,他认为自己既然选择效忠埃内克,就不能再效忠别人,他不愿意在秦东手下做官,只愿意做个牧民,如果秦东不让他做一个普通的牧民,又不放了他,他就请秦东杀了他,这一点倒是让秦东颇为诧异的同时又有些惋惜。
  对于已经选择投降的人,秦东向来是不杀的,投降不等于投效,投降了是俘虏,投效了才是自己人,秦东挺欣赏摩尔多的忠诚,如果摩尔多不投效他,那么此人手下的军官估计也有一多半不会投效,这让秦东对这批俘虏很难处理。
  打扫战场完毕之后,秦东率部前往摩尔多的老巢扬博尔,现在也不急于班师回去,他必须花点时间去一趟扬博尔向摩尔多的地盘上的所有牧民和其他民族的民众宣示自己已经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扬博尔的牧民们早就被率部赶到这里的哲离控制了,摩尔多为了这一战将领地内几乎所有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带走了。留下一地的老弱妇孺。
  扬博尔的牧民们和其他民族的民众们在哲离军队的控制下用木讷的表情迎接着秦东的到来,牧民们被强制站在道路两边欢迎秦东。
  骑在马背上行走的秦东观察着牧民们的表情,对于这种表情。秦东很熟悉,他也不指望他这个杀了他们丈夫或者是父亲,又或者是儿子的牧民们对他表示欢迎。
  摩尔多骑着马跟在秦东的身后,他身上的武器全部被下了,周围还有几个骑兵看护着他,不是秦东对他不放心,是秦东的手下将领们对他不放心。一脸沮丧,死气沉沉的摩尔多有气无力的骑在马背上任由战马驮着他前进,在他的后面还有他的几个部下。这些人都是他的手下百夫长,有的人受了伤,有的完好无损,还有几个战死了。
  秦东在一片冷漠的目光中骑马走到了属于摩尔多的大帐前面。扭头看见旁边有一个木制的高台。想来也许是平时摩尔多向他手下士兵和牧民们讲话的地方。
  “让所有人都在高台的前面集中!”秦东对托隆吩咐了一句便下马走上了高台。
  命令传达给了看管这些匈奴牧民们和其他民族的民众们的哲离,哲离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