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演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兰儿听了摇头笑道:“我只知道二十三是一个合适的数字,至于如何演算却不明白。我只是公子的随从,如此复杂的问题还是请他回答吧。”
        叶昊天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演算方法,一时之间无法回答,只是抬头望着房顶出神。
        老夫子等了一会儿道:“我可以给你们十天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你们二人之中必须有人答出来,否则不但收回前几关的灵丹,还要加以惩罚。”说完,他转过身去蹲在地上摆弄起大大小小的石球来。
        兰儿静静地看着叶昊天,并不十分担心他解不出来。自从认识叶昊天以来,兰儿很少见到他愁容满面的样子,简直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了。再说即使闯关失败也没什么。罚去两百年功力只是小事一桩。唯一要担心的是失败的经历或许会对日后练功的心境有不利影响。
        叶昊天闭起双目苦思冥想。过了大约盏茶工夫,他忽然睁开眼睛道:“我想到一个方法,不知道对不对。”
        老夫子闻言放下手中的石球,转过来听他解说。
        叶昊天道:“原题是‘三数剩二,五数剩三,七数剩二’。现在我们先求‘三数剩一,五数不剩,七数不剩’的解答。我们可以从三十五的倍数中,找‘三数剩一’的数目,譬如说,七十就是一个解答。再求‘三数不剩,五数剩一,七数不剩’的解答。在二十一的倍数中,二十一本身就是一解。另外求‘三数不剩,五数不剩,七数剩一’的解答。在十五的倍数中,十五本身适合‘七数剩一’。七十,二十一,十五这三个数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这类数目可以定名为‘用数’。把这三个用数分别乘剩数,二,三,二,然后相加。七十乘二得一百四十,二十一乘三得六十三,十五乘二得三十。一百四十,六十三,三十,三数相加得二百三十三。这就是原题的一个解答。另外用三乘五再乘七得一百零五,二百三十三加减一百零五的倍数就可以得到所有解答了。所以算出二十三,一百二十八等等都是此题的答案。”
        听完叶昊天的解说,老夫子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鼓掌道:“好!解答这个问题花了我八百年的时间,想不到你只是片刻之间就完成了,了不起!我们算术界多了一位奇才!恭喜你又闯过了一关!希望你能连闯七关。”说着递给他一个包着红布的小盒,道:“里面有一颗白橘丹,还有一块在本地交易可以免税的铜牌。这都是王母提供的奖品。”
        叶昊天接过盒子先递给兰儿,让她感受一下赢得奖品的喜悦。
        兰儿满心欢喜地捧着盒子看了看,然后抬头看着他,很高兴他又轻松地闯过了一关。
        当两人站起身来准备告辞而去的时候,叶昊天看到老夫子身后摆着的数个大大小小的石球,以及地上抛洒的写满了算式的纸张,知道他显然是在演算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那问题使他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甚至连身体都快累垮了。
        叶昊天很是好奇,不知道那是什么问题,于是问道:“仙长弄那些石球做什么?有什么难题吗?或许晚辈可以帮点儿小忙。”
        老夫子苦笑道:“我在想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已经想了五千年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叶昊天听了更加想知道那是什么问题,接着道:“请仙长说来听听。”
        老夫子一面摇头一面说道:“这是天界悬赏多年的三大难题之一,谁要能答出来,将会获得包括‘太上神丹’在内的九种灵丹妙药,不但可以骤然增加功力五千年,还会得到可以通行三清境和神鬼各界的令牌,此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再不会受到拦阻。”
        叶昊天吃了一惊,又问道:“什么问题值得天界花这么大本钱去解决?”
        老夫子一个劲的卖关子道:“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天庭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天庭才会不惜代价征求解法。只要有正确的解题方案就行了,并不要求得出具体的答案。”
        叶昊天听得心痒难耐,抓耳挠腮的道:“您倒是说出来啊,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
        老夫子看他急得不行,呵呵笑道:“盘古开天开出的是一个直径一亿光年的球形宇宙,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球。别说精确的数字,哪怕是大体的概念都没有。就连法力无边的佛祖也只能看出周围一百光年之内的东西。天庭要想更好的管理宇宙,必须知道这一亿光年之内所有星球的大体数字,然后才能合理的划分郡县,委派神职人员,以及调拨各种物资。”
        叶昊天听了一皱眉。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答。若是动用龟镜测算说不定可以完成,只是那不等于找到了解答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天青石,更不知道要花多少年。如果没有龟镜应该怎么算呢?
        他想了许久还是一筹莫展,感到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很抱歉地起身告别,将问题留着以后慢慢想了。
        本书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品,独家首发
    实体书 54、治世胸中无滞留,悠然金丹大道游
     更新时间:2008…4…11 22:45:26 本章字数:11896
        离开第五关之后,兰儿惊叹道:“公子,天庭的悬赏好重啊,竟然有可以增长五千年功力的灵丹,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你要是能答出来就好了。”
        叶昊天对此也很感兴趣,笑了笑道:“巫凡已经说过,那是包括太上神丹在内的九种灵丹,不知道太上神丹是不是太上老君留下的金丹。灵丹都有一种共性。一般来说,同一种灵丹服用第二次的时候,效力会比前一次下降一成左右,如果连续服十次,后面再服效果就很差了。所以天庭才会将九种灵丹妙药放在一起作为悬赏,因此才能增长五千年的功力。至于那个问题我也想解答出来,不过现在还没有头绪。”
        兰儿望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山路道:“不知道下一关考的是什么。过关的赏赐越来越重了,公子加油啊!”
        叶昊天挺了挺腰板道:“好!我尽力而为。”
        两人一边说一边前行,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才来到第六关前。跟前面一关一样,入关的大门同样紧闭着,只开了一个小门供不想闯关的人通过。
        早在十丈开外,叶昊天就看到大门边写着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走近看时,但见门上还有一张告示:“经纶事务之能非独人间珍惜,仙界也不可或缺,本关考的是三界众生的管理之策,有意闯关者请高歌三句治世名言,若守关者满意自然会开门迎接。”
        兰儿看了很是高兴,笑道:“公子,这是让你再考一遍进士呢!”
        叶昊天也有些诧异,没想到仙界还需要这些东西。沉吟片刻,他高声唱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威不二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故法者,国之权衡也’”声音远远的传了出去。
        片刻之后大门洞开,一位峨冠博带的长者兴高采烈地现出身来,对着两人拱手为礼道:“老夫巫相,欢迎两位前来闯关。又是五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再度听到高歌叩关的声音,真是太高兴了!快请入内一叙。”
        兰儿急忙道:“前辈,闯关的是我家公子,我是不成的!”
        巫相笑道:“那没事,只要有人闯关就成了。我最喜欢跟人聊天,人越多越热闹。我老早就想换到第一关去,可惜他们都不答应,说是若由我守第一关,只怕过关的人就没几个人了。”
        兰儿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问道:“怎么会呢?经纶事务的题目不太难啊。每到科举之年,一批又一批的举子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
        巫相笑道:“那些人很多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真正有才华的人又很难修至仙界。你想啊,来此闯关的大多是自幼修行的和尚、道士,别说经纶事务,就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也不一定搞得明白。所以我才一等就是五十年。来,来,来!快请入内。”说着头前带路向里走去。
        叶昊天和兰儿跟着他迈步而入,不久来到一间雕梁画栋的房间里。
        巫相请他们坐下,然后吩咐徒儿奉茶,道:“我这里有采自昆仑山巅的‘天风茶’,与世间的香茗大不相同。”
        不一会儿,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端了茶水进来,给每人倒了一杯,随后悄悄坐在巫相身后不远的一张方桌旁。
        巫相看了看尚未开口的叶昊天道:“适才我听先生所唱之词兼有道家、儒家和法家三家之说,能不能请你略微阐述一下?”
        叶昊天笑道:“小子叶昊天乃末学后进之人。前辈不必客气,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即可。”顿了一下后,他又道:“空谈理论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前辈不妨举个例子好了。”
        巫相先是笑着解释道:“闯关之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博学之士,所以我向来以先生呼之。”然后他又沉吟了一下道:“王母设置此关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管理昆仑山甚至天界。天界的管理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数千万年里,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始终倡导无为而治。自从三位天尊失踪之后,玉帝接过了管理世间万物的重担。开始的二十万年,他延续了三天尊的治世方法,对于天界众神基本上不管不问,这样的结果是整个宇宙处于失控状态,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却极其落后。总体来看宇宙的发展太过缓慢,很多问题过了二十万年也没有得到解决。
        后来玉帝改变了治世方法,抛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改为以法治世。为此天界专门制定了上万的天条,规定所有天条必须严格执行,执行时不能讲一点情面;建立了很多奖罚制度,比如此处的有奖闯关以及天界难题的悬赏等;还建立了遍布宇宙的交易所,鼓励神仙分工合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整个宇宙发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悬难解的很多问题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还出现了许多善于创造发明的家族,比如公输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这样也有一些坏处,最大的坏处是天界的整体佛心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杀伐。杀伐之事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时一次骚乱之后竟然损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帝和玉清众神已经认识到天界管理的缺陷,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良,这才下令各界探讨适合于天界管理的方案。这也就是王母设置此关并给予重赏的原因。”
        叶昊天听后有些疑惑,问道:“不是还有佛祖主管心性变迁的吗?按理说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帝的管理应该容易很多,根本不应该出现天界众神佛心骤降的问题。”
        巫相摇头叹息道:“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人们往往只重视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死后的六道轮回并不在意。这从神丹币和佛心币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来,本来两者之间是一比一的关系,现在却成了十枚佛心币才能兑换一枚神丹币。目前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佛祖和众位菩萨苦口婆心劝人向善,别人却不理不睬毫不动心!由此可见单有佛祖的管理还远远不够,还要寻找其余的方案作为补充。”
        叶昊天听完也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天界的管理也面临着人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怕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必须反复探讨仔细求证才能逐渐完善。我只能粗略地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时他看到坐在巫相身后的年轻人正在飞速的写着什么。
        巫相看他注视自己的身后,笑着解释道:“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闯关者关于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须记录下来,然后由守关人摘录有价值的部分上报天庭,为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别新颖的东西还会转给玉帝审阅,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兴,说不定还有额外的赏赐。”
        叶昊天一听来了精神,自己曾经答应三位大儒力争改变儒家在天界处于底层的地位,现在不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吗?不管结果会怎样,自己总应该尽力争取一下。
        想到这里,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将儒家的“仁”功施展开来,使自己的心跳跟对方的内心波动完全一致,然后才用无比亲切而诚恳的声音道:“晚辈认为,如果不考虑佛心的管理,只从玉帝主管世间万物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天庭的管理还是人间的管理都离不开道与法,同时还应该加上儒家的因素。
        其中道家无为而治,主张‘主逸臣劳’,‘上无为而下有为’,以虚静无为为根本,顺应事物本身,因势利导。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故能主宰万物。
        法家则主张通过‘寄治乱于法术’,不但要任法不任智,‘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还要让一切人与物的资源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儒家的‘无为’是要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实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玉帝和神职人员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会像众星拱北斗一样顺从其治理,这样便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道、法、儒三者之间应该密切配合,互补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较完善,达到三足鼎立的稳定状态。”
        巫相听得两眼放光,鼓掌赞叹道:“好,先生讲得十分透彻。不知能不能举个例子来听听?”
        叶昊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茶水很奇特,不禁低头看了两眼,道:“前辈,这天风茶清凉爽怡,果然不同凡响!”
        巫相听他讲到关键之处,正在满心欢喜之时,闻言只是道:“是,是,请先生接着讲治世方略。”
        叶昊天接着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汉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书和百家学说,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被彻底焚毁。甚至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秦朝很快因为残暴统治而迅速垮台。当刘邦领军进入长安的时候,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的苛法。这就是从法家到道家的转变。
        汉朝初年‘黄、老’大兴,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才有了当时的‘文景之治’。
        后来汉武帝感到,如果要维持统一,还是要统一帝国内的思想。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宣布儒学为官方学说,六经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积极得多,也温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样不加区别地禁绝一切学派,而是从‘百家’之中选出一家,即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帝国的教义。还有一点不同,汉朝的措施没有颁布对于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罚。它仅只规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须学习六经和儒学。以儒学为教育的基础,也就打下了以后历代考试制度的基础。”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下来喘一口气。
        巫相却还想再听下去,接着问道:“‘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如此一来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废了呢?”
        叶昊天环顾四周,发现兰儿正手托香腮看着自己,眼睛里满是钦佩自豪的神情。他对兰儿笑了一下,然后转头望着巫相道:“至于法家,虽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从未全部被人抛弃。法家能够针对新的状况提出新的统治法术。所以,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帝王们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论和方术。这就是所谓的‘儒表法里’。
        同样的,道家的作用也极其重要。我曾仔细揣摩过中华帝国的历史,发现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也就是说外面所标榜的是儒家的文化,内里却脱不了黄老之学的神髓。
        但是在实际上,不论儒家、法家还是道家,各有其应用的适当范围。应当三家互补,各取其长,各避其短。只有达到三足鼎立才能治理好包括天庭和人间的整个宇宙。”
        说完之后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儒家在天界的兴起尽了一分心力。
        此时巫相已经听得入了神,良久之后还瞪大了眼睛看着叶昊天,感觉如闻天籁,余音绕梁,久久不绝。他身后的少年已经记录了厚厚的一摞,正在以手扶腕稍事休息。
        过了好半天,巫相才醒过神来,亲自给叶昊天续了茶水道:“先生能不能将刚才所说的总结一下,也好让我用神识将其写入玉符,呈给天庭览阅。”
        叶昊天想了想道:“总体来说,不外乎‘内用黄老’、‘外用儒法’、‘文武之道’、‘宽猛得中’、‘文武相资’、‘宽严相济’。”
        听完之后,巫相仰天长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千年书。真盼望玉帝能亲耳听到你的妙语。好,好,好!今天真是痛快!这一关你已经过了。欢迎先生有空多来坐坐。”说着取出一个丝绸包裹的小盒递给叶昊天,道:“这里有十颗沙棠丸,服一颗可以增长功力六十年,十颗全部服下则可以增长功力四百八十年。此外还有王母备下的‘昆仑贵客’银牌一块,昆仑山内所到之处无不奉先生为贵宾。”
        叶昊天自己也很高兴,他的高兴主要还是第一次毫无遮掩地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不必像在人间的时候说话只说一半。他接过锦盒再三感谢,然后拉着兰儿告辞而去。
        站在通向最后一关的山路上,回头遥望身后的一道又一道关口,叶昊天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这样一关关的闯过来,每闯一关都仿佛受到一次洗礼,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一个又一个师傅在传授知识一样,每一关都调动了他浑身的潜能。但是这样的闯关也很容易让人疲倦,虽然体力没有消耗多少,精神上的折磨却不容忽视。现在的他已经有些累了。
        兰儿感慨的道:“修仙的路真不好走,要不是公子熟读百万经书,这些关怎么能闯得过啊!”
        叶昊天叹道:“有些人或许觉得我修仙太过容易,他们却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不论做任何事情,找到最佳方法非常关键,只要方法对了后面的事往往就变得十分容易。比如说那么多人去找乾坤锦囊,每个人都知道那几句谒语,然而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都无法找到。我却一头钻进藏书室里,一年之内翻阅了上百万的书籍,又经过仔细分析,最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位置。这就是方法问题。翻书看似跟寻宝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兰儿笑道:“那是因为公子聪明啊!”
        叶昊天摇摇头道:“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其实都差不多,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比如说记忆力,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十天背不下一本书,后来我仔细琢磨找到了记忆的规律才变得快起来。归根到底是方法的问题。”
        兰儿听了点点头,道:“是啊,我也是因为兴趣使然才开始学琴的,刚开始老是出错,后来经过数个寒暑的苦练才熟悉了指法,然后即使闭上眼睛也可以挥洒自如了。公子说得不错,万事万物都有内在的规律,那种规律就是‘道’,只有找到了规律才有可能轻轻松松地做成事情。”
        两个人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聊着。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来到第七关前。这一关远没有前面几关雄伟,血红的大门洞开着,简直就像立着的牌坊一样。门上方题了两行金字:“导引吐纳徒自苦,神丹金液通日月。”
        叶昊天看了金字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那是说炼丹远比别的修炼方法重要了。果不其然,当他走到门前时,发现门上也有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简单的两句话:“本关考的是炼丹相关问题,自觉有望者请至丹房一叙。”
        他看了一圈找不到别的指示,于是拉了兰儿跨入大门。入内是一条长长的小径,两旁是浓密的树林。大约走了十余丈之后小径分成两条,分别标着“闯关小径,至丹房”和“穿行小径,至昆仑仙境”。
        两人沿着闯关小径缓缓前行。又走了二三十丈,忽然眼前豁然开朗,但见数间平房座落在一个不大的山谷中,绿树环绕,显得非常宁静。
        一个道童正在修剪花树,见了他们连忙上前招呼道:“师尊已经知道你们前来,他老人家正在丹林居相候。请跟我来。”说着转身头前带路。
        兰儿一面走一面问道:“不是说在丹房吗?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