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英闻言犹自半信半疑:“我自幼习武,读书不多,一点佛理还是后来才学的。修儒很难吧?那些四书五经看起来就让人头痛。”
        叶昊天“呵呵”笑道:“修儒有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所谓青春作赋,白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那不是真正的修儒。真正的修儒只要明白仁、义、礼、智、信几个字,胸中充满浩然正气,脑中想着气贯长虹就够了。”
        朱英的双眉时展时皱,心中还是有些不解,说道:“当年我做太子的时候,这方面没少受过教育,自然明白什么是仁义之师,什么是言而有信以及如何堂堂正正做人。不过我还是感觉修儒太过玄虚,简直无处下手。”
        叶昊天道:“修儒能不能成功,也要看悟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修成。前辈的儒功积累很多,而且有那么多年禅定的经验,炼成儒功的希望很大。尤其是我们拥有天下最难得的修儒之媒——监天神尺,您只要盘膝静坐,按照我说的神悟之法,将自己的心神集中在监天神尺之上,就能接受引导,顺利地将儒功转化为神丹。”说着他将监天神尺取出来放在桌上。
        朱英听得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就要修炼。
        兰儿鼓励他道:“有我们给您护法,您老放心吧。”
        朱英当即退后两步,盘膝坐在一块蒲团上,呵呵笑道:“我来试试,请小师傅指教。”
        叶昊天声音沉缓有力地说道:“澄然清明,自心无体,洞然无际,非物非量……无天地之分,无内外之别……胸中充满浩然正气,以中庸之心看尽高明细微之处……”直到朱英面带微笑、浑身放松、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他才停口不念,和兰儿一起走开几步,站在窗前欣赏碧波万里的海上景色。
        朱英一坐五天都没有起来。
        这期间龟山先生都在自己的船上,没有一丝异动。
        龟镜已经测算了好几天,最后的结论是:“此人功力甚高,至少不在神仙榜两千名之下,由于他神仙罩完全关闭,所以无法准确判断。”
        叶昊天心中踌躇:“龟山毕竟是代表倭国的使节,如果始终魔性不显,自己还真的难以下手。尤其是他身边始终有很多人伴着,要想悄没声息地将其拿下,随后又不会引起倭人的抗议,只怕非常困难。看来只好等待时机了。”
        朱英脸上的神光越来越盛,灰白的头发渐渐转为乌黑,整个人变得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很多。
        兰儿本来还在担心,见此情景便放下心来。
        直到第九天,朱英才从入定中醒转,站起身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老衲终于进入了神界第二重!太好了,老衲要还俗……从今而后……可以吃狗肉了!”
        兰儿听了莞尔一笑,叶昊天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朱英瞪了他们一眼,斥道:“你们哪里晓得,我不是做和尚的料,出家实在是事出无奈。当年我立下赫赫战功,正在志得意满之时,忽然连遭三大厄运,先是伴我走南闯北的宝马一头撞树而死,然后是心爱的侍妾红杏出墙,最后是太子府凶杀连连,本来亲如兄弟的两个得力属下忽然自相残杀,我去劝架却被砍伤了手臂。”
        兰儿闻言收起笑容劝慰道:“这些或许是机缘凑巧,您老太多心了。”
        朱英摇了摇头,道:“初时我也这么以为,后来所见之事越来越怪,才知道不对了。终于有一天,我碰到了茅山派掌教许天师。许天师一见大惊,将我请至上清宫,先是请神扶乩,接着是罗盘推测,最后甚至动用了该派至高无上的华阳生死符,将我的神灵导入阴间,让我亲自翻看了生死簿,我才知道其中的原因,确定阳寿无多。因此,我才毅然出家作了和尚。”
        叶昊天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前辈做和尚也很风光啊,还跑到倭国令足利义满给你建了个金阁寺,应该满足了。”
        朱英干咳了一声,哭笑不得地说道:“做和尚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能喝酒吃肉,实在让人受不了!至于在倭国一帆风顺,那是因为我去的时候带了上好的茶种,随后教他们制作素斋,还将一项酿酒的绝技传给他们,这才赢得倭国皇室的欢心。”
        兰儿笑道:“原来如此。曾叔祖,回到中土之后您准备做什么?”
        朱英眯起眼睛想了想,说道:“先四处走走,然后到昆仑山去。中土有你们在,已经用不着老头子我了。至于监天尺……已经不是人间凡品,你们日后再造一个还给大儒会吧。”
        叶昊天点头应是。
        五月初一日早上,船队终于抵达京师。
        兰儿恳求朱英到自己家里吃顿便饭,让他体会一下子孙奉养的温馨。
        朱英迟疑了半天,直到兰儿说有香肉供应才一口答应下来。
        叶昊天则马不停蹄入宫见驾。
        龟山先生老老实实地跟在他的身后,没有一点作怪的意思。
        皇上正在金銮殿与满朝文武议事,听说使者田天回来了,连忙传他上来。
        叶昊天兴高采烈地走入大殿,将出使的经过添油加醋半真半假地讲述了一遍。听得满朝文武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太师刘衡笑道:“圣棋士果然是个福将,走到哪里都一帆风顺。”
        叶昊天拱手说道:“托太师的鸿福,在下一路行去,虽然见到几个妖孽,所幸都没有留难我们。”
        皇上面无表情地道:“将通商协议呈上来,待朕御览。”
        叶昊天急忙从袖中取出签了字的文书,递给旁边的侍卫。
        皇上从侍卫手中接过去,飞快地瞄了两眼,忽然将协约往地上一抛,怒道:“临去之时朕曾经说过,一定要公平交易!你看看,堪合贸易,进贡贸易!这公平吗?这是典型的歧视!读圣贤书,你的仁爱之心哪里去了?率天至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倭国虽远,也是朕的子民!你竟然如此对待他们,真是岂有此理?”
        满朝文武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道皇上这是怎么了,占了便宜都不高兴。再说倭人怎能算大明子民?他们想破了头也想不到,别说是倭国之人,哪怕是千万光年之外的星球,也要接受玉帝的管理。
        刘衡等人禁不住面带兴奋之色,想看叶昊天的笑话。
        叶昊天本来一直很是兴奋,闻言如冷水浇头,苦着脸道:“皇上,微臣虑事不周,心胸狭隘,这些协议本来是微臣漫天要价的草稿,谁能想到对方竟答应了。如今既然已经签署,不如就这样算了,若是改来改去未免有失国体。”
        皇上大怒道:“朕自有主张,还要你来教我?如此目无尊长,骄横不逊,岂是我大明高官的行径?来人,将他的官服剥下,撵出京师,永世不得录用!”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发的哪门子无名火。他们一个个心中惕惕,看来今天皇上心情不好,自己可要小心了。
        太傅宋九龄上前求情,也被皇上喝令退下。
        叶昊天飞快地瞄了皇上一眼,心道:“老小子真够狡猾!怕我出去一趟惹来强敌,要和我划清界限!如此一来,我这圣棋士的身份就不能再用了,哼!”
        这时有武士从旁边过来,将他的官服顶戴收了,推推搡搡拥出午门。随后有人将他送出京城,最后劝道:“大人想开点,自己保重吧,或许皇上气消了,还会召您回去。”说完像逃避瘟疫一样头也不回走了。
        叶昊天在城外的田间地头闲逛了一会儿,看着炊烟袅袅,绿树青青,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过了好半天他才化成一个乡绅的模样回到城里,不久来到六王府。
        六王府大摆宴席,王爷亲自端茶倒水伺候朱英,香肉更是上了十余道,每样都不一样,吃得朱英腮帮子鼓鼓的,连话也没工夫说。
        叶昊天向王爷王妃请安之后,便被兰儿领到书房之内。
        风先生正在书房内走来走去,显然一个月没见娘子有些着急了。看到叶昊天进来他才不好意思地找了个借口:“我见皇上把你撵出去,怕你着急,所以立马过来看看。”
        叶昊天“嘿嘿”干笑了两声,问道:“风先生别来无恙啊?最近朝中有些什么变化?”
        风先生毕竟不是等闲之辈,这时变得很是沉稳,缓缓坐下身子,笑道:“攘外必先安内。上个月,宫廷内妖人的耳目已被清除大半,剩下的几个人中,除了王希还能自由走动以外,其余诸人都被看起来了。预计两月之内,皇上会有大动作。”
        叶昊天“喔”了一声,问道:“何时开始对倭寇用兵?”
        风先生道:“已经开始了。方才你出去之后,皇上把龟山先生叫进来勉励了几句,随后便宣布命罗开山为福建、浙江两省总兵,统领抗倭事宜。务求六个月内将盘踞沿海的倭寇全部清除干净!”
        叶昊天心中高兴,笑道:“终于等到这一天,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
        风先生接着道:“刚才皇上诏见龟山先生。龟山先生哀求让皇上暂缓用兵,说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试能否将倭寇劝降,皇上答应了,说是给他两个月时间,将发兵之日定在六月底。”
        叶昊天心里“咯噔”一声,道:“不好,龟山是大魔头真神的人,此去肯定没什么好事,说不定会为倭寇定下防守之策,或许有别的防不胜防的手段。我兄弟罗开山要麻烦了。”
        风先生考虑片刻道:“中土人才济济,没了罗开山也会有别的将军顶上。所以对方提前发动暗杀的可能不大,若是交战之时,则另当别论。”
        叶昊天想了想道:“即使龟山本人不去,难保没有别的高手前去行刺。不行,我要找人帮罗开山一把。”随后他取出九品莲台放在桌上,自己则拉了兰儿回到客厅,留下风先生跟正在莲台中修炼的娘子说话。
        此时朱英已经吃得酒足饭饱,半躺在太师椅中跟王爷叙话,见了叶昊天进来,他才坐直了身子,笑道:“嘿嘿,今天是百年来第一次开荤,也是我最后一次吃肉。明日起,我还要好好做我的和尚。做了那么多年,还真的放不下。我刚才仔细想过,佛功之中深有玄机,我最近有些收获,坚持下去说不定会有大成。”
        兰儿鼓掌笑道:“曾叔祖果然不凡。您老多住两天再走吧!”
        叶昊天乘机道:“前辈不妨晚上两月再走,有件事需要您老人家帮忙。”
        朱英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什么事你尽管开口。老衲欠你莫大的人情,如果就此走了,总觉得过意不去。”
        叶昊天道:“刚才皇上颁下诏书,准备六月底大举剿灭倭寇,我怕有人试图行刺明军主帅,特请您老人家去罗开山营中好吃好喝两个月。只要到了六月中旬,我请的高手便会前来,那时您就可以远赴昆仑去了。”
        朱英拍着胸脯道:“此事就交给老衲了!”然后又低声笑道:“想不到王爷还要给总兵做护卫,这什么世道!”
        旁边的六王爷赶紧道:“您老人家别去,明儿我去求皇上,让他派几个大内高手去!”
        朱英用力摆手道:“不行,错了这个机会,我再也还不了这小子的人情。况且,我为的是中土的百姓,并不是单纯保护一个总兵。”
        听他这么说,六王爷才就此作罢。
        叶昊天出得大厅,迎面碰到殷东平,刚想问对方别后情形,却见殷东平深深地鞠了一躬,运起腹语之术说道:“我想到军中帮罗兄一把,因此特来告辞。”
        叶昊天心中感慨,紧握着殷东平的手,说道:“殷兄的才智没得说,有您帮忙,相信罗兄会轻松很多。”
        殷东平看着他的眼睛,沉吟片刻说道:“兄弟或许不知,愚兄是长平殷家的后人,殷羡、殷浩便是先祖。”说这番话时,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叶昊天,想看其反应如何。
        叶昊天的脑海迅速搜索了一下,很快想起东晋时期有那么两个行事有趣的人。
        据说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之前,京城的人托他给在豫章的亲友带信,结果是张也托,李也托,殷羡要带的信有一百多封。上船后殷羡把这些信全部拿了出来,面朝苍天,神色肃穆,口中念念有词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俺殷羡才他娘的不给你们当邮差呢!”说罢就把这些信都给扔到了江中,然后扬帆上任去了。
        殷羡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名气,不过他的儿子殷浩倒是颇有些名头。殷浩是当时有名的清谈人物,一次有人问他:“要升官的时候却梦到了棺材,要发财的时候却梦到了大粪,这是怎么回事?”殷浩回答说:“做官本来就是桩腐臭的事,所以要当官的时候就会梦见尸体;发财本来就是桩肮脏的事,所以要发财的时候就会梦见粪便。”当时人们都把殷浩的这个回答作为名言,四处传播。
        这个清谈家并不满足于口舌上的本事,他一直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历史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后来殷浩出任扬州刺史,随即又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兖、徐、青五州军事。大权在握,殷浩慷慨激昂,马上督率大军,越过淮河,准备和占据中原的氐族人苻坚决战,一雪国耻。结果事与愿违,仗打得一败涂地,最终丢盔弃甲,众叛亲离,魂飞魄散地跑了回来。
        殷浩失利后被废为平民,到了浙江衢县,一天到晚地用手指在空中写字。周围人莫名其妙,偷偷观察,发现他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殷浩的“咄咄怪事”写了没几年就死了,不过却为后世留下了“咄咄书空”这个典故。
        想到这里,叶昊天禁不住“呵呵”笑了,可是立马看到面前的殷东平,急忙收住笑容,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他道:“令祖独立特行,很有个性。殷兄平日沉默寡言,这一点跟祖上差别很大啊。”
        殷东平并不介意他的笑容,跟着干笑了两声,意味深长地说道:“兄弟有所不知。先祖北伐失利之后,每日‘咄咄书空’,并不是真的发了疯,而是在揣摩北伐时得到的一本书。可惜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不过那本书却没有失传,而是从东晋一直传了下来。那以后,我们长平殷家的后世子孙有两条家训,其一是多干活,少说话;其二是背熟那本令先祖‘咄咄书空’的书。”
        叶昊天诧异地问道;“这么说殷兄悟出来了?”
        殷东平点点头,沉声道:“那书长有两万余言,我本来想了很多年都想不明白。自从服下兄弟的升仙丹之后,忽然神智大开,琢磨两月之后,总算给我想明白了。”
        叶昊天本身也是个书虫,闻言兴奋地道:“那是什么书?是否很有趣?”
        殷东平答道:“那是一本《握奇经》,又称《握机经》、《幄机经》。序言说是黄帝的大臣风后所写,周朝的姜太公加以引申,汉朝的公孙弘注解。书中所述包括行兵布阵诸般总纲,以及奇门阵法三十六幅。我已将书编辑加注,献给兄弟,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册书来,递给叶昊天。
        叶昊天大喜过望地接过书来,笑道:“如此一来,清剿倭寇的事就更加轻松了!”他自己有了鬼谷子的七十阵以及洪荒九阵,并未将《握奇经》看得太重。只是他有事在身,无法亲自参加抗倭之战,现在有了精通阵法的殷东平,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想到这里,他探手将刻有鬼谷子七十阵的玉简取了出来,连同一粒仙丹递给殷东平,说道:“殷兄把这个带上,仔细琢磨一下,应该有些好处。”
        殷东平半信半疑地接过去,一看就呆住了,神不守舍地站在那里,连叶昊天何时离去都不知道。
        当天晚上,朱英和殷东平便结伴离开了王府。
        叶昊天闭目静坐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因为出使倭国成功,又积累了两百余万的儒功值。他心中高兴,连忙将其全部传化为神丹,结果在神仙榜上的排名又升高了五十位,达到一千九百三十位。
        当他醒转来时,一眼看见兰儿闷闷不乐地坐在跟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兰儿便自己说了出来:“我师傅也不知到了哪里,好久不见,真有些挂牵。”
        听她这么说,叶昊天也想起青阳真人,于是将龟镜取了出来,先察看皓梵神尼的下落,再看青阳真人的情况。
        结果发现皓梵神尼到了阿尼玛卿大雪山下的九莲庵;而青阳真人已经找到了赤阳真人、少阳真人、三阳真人和明阳真人,几个人正在云南巍宝山长春洞练功。
        叶昊天和兰儿对望了一眼,说道:“我们去看看,想来花不了多少时间,也算尽点孝道。不然良心不安,影响修行。先去看你师傅吧。”
        两人说走就走,没有动用瀚海神州,甚至连天际飞帆也没用,只是驾起祥云飘了过去,盏茶功夫便落在大雪山下距离尼庵里许的地方。
        他们踏雪而行,刚刚进入尼庵五十丈内,便被一个头带道冠,身着紫袍的老者拦住了去路。
        老者神情威严、面色不善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兰儿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觉得他不像坏人,于是躬身答道:“前辈安好,请问皓梵神尼是否在此?晚辈是神尼的徒弟。”
        老道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此地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很少有人能找到这里,你们是怎么来的?”
        叶昊天开玩笑道:“我们历尽艰辛,一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整整花了三个月才找到这里。请问前辈是什么人?为何守在尼庵门外?”
        老道眉毛一扬道:“瞎掰!贫道已在大雪山下布了机关,只要进入周围五十里内,便会有警铃响起。如今警铃一声不响,显然你们来路蹊跷!还不从实招来?”
        叶昊天打趣道:“你那机关不太灵呢!早被我们拆了个七零八落,不信你去瞧瞧。前辈,我们要见皓梵神尼,请给通禀一声。这位兰儿姑娘的确是神尼的弟子。”
        老道尚未答话,尼庵内忽然传来皓梵神尼的声音,“兰儿?这孩子,怎么能找到此处来?”随后大门洞开,神尼走了出来,一眼看到叶昊天和兰儿,顿时眼睛一亮,激动地道:“真的是你们啊!快进来,外面很冷,别冻病了。”在她的眼里,兰儿还是当年初学功夫的孩子。
        老道闻言急忙侧身让在一边。
        兰儿眼中含着泪花,冲过去抱住师傅,哽咽道:“师傅还好吧,徒儿好想你啊……”
        皓梵神尼拍着兰儿的肩背道:“傻孩子,修仙之人当断绝七情,像你这样怎能大成?”说到这里,她忽然将兰儿往外一推,面色一沉,问道:“你是谁?竟然冒充小徒兰儿,所为何来?”
        听了这话,老道骤然发难,于三丈开外探出手来,一把扣住兰儿的脉门,厉声喝问:“快说!不然我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兰儿皱了皱眉头,手腕轻轻一转便摆脱了对方的禁制,对着皓梵神尼道:“师傅不要担心,我是真的兰儿,不信您随便考问,就从上次见您时说起吧,那时叶公子到了九华山……”
        皓梵神尼半信半疑地道:“小徒兰儿修道不久,功力怎能这么高?哎……你说的却也不错,我都糊涂了……师叔别伤了她……或许她真是兰儿呢。”
        老道呆呆地看着兰儿,想不明白她怎能从自己手底逃出去,一时犹豫要不要再度出手。
        叶昊天上前两步,对着神尼躬身施礼,道:“师太别来无恙,弟子有九华掌门浩寂神僧的消息,同时有他命我转交给您的‘地藏圣珠’!”说完他将佛珠取了出来,托在掌心里。
        皓梵神尼一见立即双掌合什,低头口诵佛号不止。
        旁边的老道也肃然起敬,躬身向着叶昊天施礼。
        叶昊天将佛珠交给兰儿,由兰儿转给师傅。
        皓梵神尼手握佛珠激动得语无伦次:“快!入内叙话,浩寂师兄……师兄他怎么了?肯定出事了,是吗?要不……怎么会将掌门印信交出来?”
        兰儿拥着师傅往里走,一边走一边安慰她道:“掌门师伯已经成就金身,正在九华净土潜修,异日便将身登极乐世界。”
        四人入内落座,随后叶昊天将当时的情形择要讲述了一遍,说是浩寂神僧让神尼暂代九华掌门,日后再寻觅合适人物继任掌门一位。
        听完之后,皓梵神尼对老道说道:“师叔,这佛珠不如由您暂管,我怕做不来。”随后她又对兰儿道:“我们九华一派并非只有佛家,而是仙佛合宗并称一门,这是你的师叔祖,道号虚鸿子,是我派在世的顶尖高手之一,早在两百年前便修成了地仙。”
        兰儿急忙上前拜见。
        叶昊天也躬身施礼,顺便上下打量了老道几眼,心想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地仙,地仙到底有何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