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爷一眼。摄政王面无表情,抬头望着远方,摆出一副吃定了皇上的架式。
        王翔还没来得及回话,又一人站起来道:“皇上,王大人说的都是实话,不信你问问众人,看看有多少人希望您将大位传于摄政王?”
        皇上站起身来扫视了众位大臣一眼。所有人都被看得低了头,却没有一人敢帮他说话。皇上心下叹息,转头对摄政王道:“王弟,朕觉得好生奇怪,为何众位大臣都很害怕你?你是怎么让他们这么听话的?有人传言‘得罪摄政王别想活过三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着面带讥讽之意地盯着对方。
        摄政王站起身来,面无表情的道:“皇上,那些都是谣言而已。我可以指天发誓,今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绝对可以安全的走出去,而且过后我也不会追究。皇上您应该明白,退位是百官所期盼的,并不是我在逼您。”
        皇上冷笑道:“好,朕倒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站在你这一面,如果支持你的人超过三分之二,我就将皇位传你!”
        摄政王闻言哈哈大笑:“好,皇上金口玉言,希望您别后悔。不过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您,今天支持您的人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否则我也不接皇位,以后也不会再提此事!”
        皇上难以置信地望着他,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摄政王牛吹得太大了,怎么可能支持皇上的人连百分之一也没有?有的人已经暗下决心准备站在皇上一边,即使对方秋后算账也顾不得了。
        叶昊天心中震惊,不知道摄政王会采用什么方法控制所有人。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艳舞
     更新时间:2008…4…11 22:43:59 本章字数:3526
        摄政王双目如电扫视了百官一眼,回头望着皇上道:“本殿东西各有一个偏厅,可以命支持我的人进入东厅,支持您的进入西厅。为了让大家考虑清楚,不妨以一炷香的时间为准,线香燃尽时点数东西偏厅的人数。您请看看究竟还有几个人支持自己,看了就会死心了。我要让您输得没有话说,让您明白什么是众望所归!今天一共来了七百八十二人,我可以这么说:‘只要最后有八人站在西厅,就算我败了,以后再也不会提起请您退位的事。’”
        皇上气得颜面铁青,颤抖着双手道:“好!朕就不信支持朕的人连八个也没有!若如此,朕又有何颜面留恋皇位迟迟不去?现在朕也郑重宣布:若是有五百人站在东厅,朕就将皇位传于摄政王八王爷!”说到这里他气得说不下去,停了片刻又恨恨的道:“朕自登基以来已有四十三年,前四十年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仁义为怀,爱民如子;宽厚为怀,从善如流。在座的诸位老臣,你们不妨仔细想想,除了最近两、三年疏于朝政之外,朕可曾做过什么离心离德、暴虐杀伐、大逆不道的事?有哪位大臣含冤身死?何处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是否有一言不合第二天就惨死街头甚至满门灭绝的事?”
        很多人心头雪亮,知道他说得不错;更多人被他问得面现愧色,低头无言。然而众人都碍于摄政王的淫威不敢开口。
        摄政王嘿嘿冷笑道:“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就别说了,大家要的是今后的不朽盛世,皇上您已经老了,到了换人的时候了。您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接着他转头目视群臣高声道:“焚香计时!文武百官请注意!支持本王的请到东厅,支持皇上的请到西厅,选择弃权的可以坐着不动。”
        有人立即在戏台边早已备好的香炉内插了一根两尺长的线香,点燃起来。
        皇上见了心头愤恨,看来摄政王早已准备好了一切,不知道安排了什么阴谋诡计。
        叶昊天也有些奇怪,不明白摄政王为何用了特长的线香,那么长的香全部燃完恐怕要一个多时辰。
        百官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往西厅走,东厅倒是很快站了三、四十人。绝大多数人坐在原处没有动,有的想支持皇上又不敢领头,有的想支持摄政王还不想太露骨,也有的根本不想介入此事所以打定主意坐着不动。
        皇上看见西厅没有一个人,不觉有些伤心,可是东厅也不过只是三四十人,心里又有些欣慰。暗自盘算只要东厅无法达到五百人就行。这样想的时候他奋力高呼道:“你们都是朕亲自点选的官员,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应该知道‘威武不能屈’的道理,大丈夫处身于世应该能顶天立地,要做到无愧于心!”
        听了这几句话,群臣再也忍不住了,有几人站起来向西厅走去,后面跟了一大批人。叶昊天定睛看时,领头的赫然竟是摄政王麾下的“七龙八虎”中的四人,也就是自己找来的几位帮手。不一会儿西厅一下子聚集了四百多人。
        皇上看了满心欢喜,望着摄政王“嘿嘿”笑道:“王弟,不要再看了。这些不止八人吧?”
        摄政王看到自己的四个心腹竟然领头走到西厅,不觉心中一愣,接着“哼”了一声,很快又恢复胸有成竹的样子,冷笑道:“现在还早!等到一炷香燃完的时候,说不定他们全都改变了主意呢。不信您等着瞧。”然后他转头对众人道:“我一向不喜欢沉寂,所以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请大家欣赏。诸位不要紧张,但请安心欣赏完节目,等下再做决定!奏乐!有请‘汉宫飞燕’!”
        话音刚落,丝竹之音再度响起,戏台上袅袅婷婷走出一位身着宫装的女子,高髻长袖,面蒙纱巾,长裙拖地,雍容大度,左手上扬,右臂下垂,缓缓舞动起来。动作不大而体态婀娜,凌波微步大有乘风欲去之势。
        舞了一会儿,她忽然揭开蒙面纱巾,露出极其美艳吹弹可破的面容,顾盼有情,神采奕奕。清纯里透出妖媚,妖媚中又带着空灵。她的舞姿变得更加新颖别致,姿态优美独具匠心。挥动的手臂像柳丝一样娇美无力,飘起的舞裙如白云一样柔和轻盈。画眉流盼说不尽娇美之态,舞袖飘飞道不完万种风情。
        这时众位大臣不觉都站起身来。进入西厅的人也不由自主的走了出来,东厅却有一个非常宽大的窗子,不用出来就能看到。每个人都想凑近前台看得清楚些,可是又不想丢了自己的面子,所以只好远远的看着,可是他们的眼睛却再也无法移开。
        又过了一会儿那女子似乎跳得热了,双手用力,娇躯陡转,将长裙和上装扯了下来,顺手一抖化作一条数丈长的彩带,随着乐曲一边舞动,一边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每个圆圈都仿佛天上的彩虹,又像是一个个迷人的梦境。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只见她全身骨肉匀称,再也不能增减一分,秋波明媚,微一顾盼便足销魂,尤其是彩带环绕中娇靥上的那一分微笑,更是令人目眩神迷。
        她一边舞动一边脱衣,渐渐的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少,露出纤若无骨的手臂,细致修长的美腿,羊脂白玉般的肌肤,毫无瑕疵的婀娜身材,隐约可见挺拔高耸的双峰、圆浑有致的粉臀,端的是世间罕见的尤物。再配以活泼闲逸的舞曲,热情洋溢的舞姿,仿佛化作了一只蝴蝶在天上飞来飞去。
        台下所有人全都呆呆的看着,每个人的心都随着女子曼妙轻盈的身躯上下起伏,但觉一世中从未见过这么优美的舞姿。按照常理来说,女子此时的舞蹈早该被定为伤风败俗,根本不能在这样百官云集的场合表演下去。然而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阻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美丽的胴体不是一种罪恶,因为其中的人体美、艺术美和音乐美揉和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完美的图画。如云的秀发突出了女子的典雅,欢快的舞步又那么的活泼自然,轻盈的旋转像雪花飘舞,矫捷的前行像受惊的游龙。
        文武百官心中都无比震撼,不觉对摄政王增添了几分崇敬之心。
        叶昊天心下佩服,摄政王培养的艺人能将舞蹈演绎到这种境界,说明他本人也是才华横溢的天才。这样的才智若是用来治理国家,理应治理得很好,可惜他竟然是九阴教的青冥真君,看来九阴教中也是藏龙卧虎。转头看摄政王时,但见他浑身笼罩着一层金光,人仿佛骤然高大了许多,面目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众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在心中道:“我应该支持他,他才是真正的王者!”这样想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迈步向东厅走去。不一会儿东厅逐渐聚集了三百多人,西厅的人数降到不足两百。此外还有两百人坐在中间的大厅中没有动,其中包括了叶昊天和六王爷。
        皇上很是焦急,眼看着众人一个个走向东厅没有办法。
        摄政王面带微笑地看着,一炷香的时间才过了一小半儿,他已经将所有人的心神初步控制住了。由于每个人的定力不同,控制的程度也有深有浅。
        台上的女子依旧舞动不停。又过了一会儿,摄政王忽然高声道:“为了感谢诸位的厚爱,我来为大家击鼓助兴。‘吹龙笛,击虎鼓’,我要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虎鼓!”话音未落有人抬来一面直径六尺的大鼓,放在台侧的鼓架上。
        叶昊天听说“虎鼓”两字陡然吃了一惊,难道四大仙音之一的虎鼓竟然会出现在这里?他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面大鼓,希望能看出与众不同的东西。那鼓比他以往所见的任何鼓都要大些,鼓面彩绘着一只斑斓猛虎。由于离得太远,他无法看得清楚,吃不准是不是真正的虎鼓。
        众位大臣的目光还盯着舞女不肯稍移。少数神智未失的人已经将目光转移到摄政王身上,好奇的看着这位王爷,没听说他竟然还会击鼓,都想知道那么大的鼓会发出何等惊天动地的声音。
        摄政王缓缓走近大鼓,接过旁边递过来的长达三尺的鼓槌,一槌击打在鼓的正中。
        众人见他用力不小,本以为会听到一声惊天巨响,有些人甚至下意识的掩了双耳,没想到入耳却只是低沉圆润的“咚”的一声,不觉有些失望。然而那声音并没有完,后面的余音极长,直到两息之后都没有停下来。众人但觉心中一紧,仿佛被人抓住了一样,半天还不放开。这
        一下,所有人都惊醒过来,数百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摄政王。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鼓
     更新时间:2008…4…11 22:43:59 本章字数:3619
        摄政王双手不停,鼓声不住响起,浑厚低沉,声声入耳,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众人心里;鼓声密如春雨,绵绵不绝,众人的心也跟着起伏不定。
        众位大臣听了没一会,就觉得心神摇曳,呼吸渐渐急促,心里生出一股冲动要向东厅走过去,好像那里有人在招魂一样。片刻之间就过去了两百人。此时东厅已经有五百多人了。西厅只余百余人,剩下的每个人都勉强收摄心神,面色严峻地站在那里。
        片刻之后,摄政王双手一轻一重,错落有致;鼓音也一清一浊,仿佛好友一问一答,又像是情人低低私语。此时的摄政王宛如闺阁女子在轻巧地绣花,双臂优雅而富有韵律地挥动着,用起伏不定的旋律将鼓乐推向一个又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高潮。
        叶昊天的印象中,鼓音向来是惊天动地、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的,没想到这人竟然能将如此大鼓打得那样小巧,不知道是由于拥有仙器的原因还是他的功力和音乐造诣极高的缘故。
        东厅的人数渐渐达到七百,西厅只剩下二三十人还在苦苦支撑,中央大厅也还剩下四、五十人。有人用双手掩上耳朵,可是还是不管用。鼓音仿佛能穿透一切,一下又一下的敲在身处西厅的众人心里。身处东厅的人面色如常,不知道那里有什么防护设施,亦或鼓音能辨明方向。
        叶昊天心知不好,要是让摄政王这样一直敲下去,只怕没有人能够坚持得住。因此他不得不站起身来走到距离摄政王不远处,道:“王爷独自一人击鼓未免有些寂寞,可否允许微臣助您一臂之力?”此时他感到胸前的通灵宝玉明显热了起来,看来那鼓只怕是四大仙音之一的“虎鼓”了。
        摄政王击鼓不停,转头瞄了他一眼,见他面色凝重,神态似乎跟往日不同,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当下并不在乎,信口道:“人说黄侍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也想凑个份子吗?行啊!要是能奏出与此相合的音乐,请不用客气。”
        叶昊天探手取出龙笛,凑在唇边不急不缓的吹奏起来,吹的是先前跟兰儿演练多次的《渔歌》,河水洋洋,橹歌矣乃,潇洒自然,心旷神怡,瞬间将催魂鼓音消弭于无形之中。
        众人终于缓了一口气,眼前仿佛现出一派山水田园的景象,好像回到了当年身为书生的时候,悠闲自得,何等有趣!老皇上也算不错,早些年做官很是轻松,哪里会像如今每日勾心斗角你杀我砍?随着笛音的不断变化,好些人忽然醒过神来,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莫名其妙跑到东厅来了,于是急忙转头向回走。
        笛音一响摄政王就觉得不对了,等到鼓音被压下去时,他更是被吓了一跳,欲待提聚功力将笛音压下去,却怕将文武百官震死当场,官员死光了,他得到皇位也不好坐,即使勉强坐下去也很难堪。因此他只好尽力加强鼓音的高低起伏和节奏变化,希望能由此将笛音压制下去。鼓音一变再变,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轻低鸣,笛音也跟着忽高忽低,始终将鼓音控制得服服贴贴。
        又过了一会儿,两尺长的线香已经燃了一半,摄政王还是无法摆脱笛音的控制。眼见西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五百。他心中大急,不觉微微加了两成功力。
        鼓音骤然加强,厅中的百官忽然如受重击,心中一痛,好多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扶胸口面色惨白。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惊惶之色,就差夺门而逃了。
        叶昊天心中大急,不由得很替他们担心。
        摄政王显然也看到了。他忽然停下击鼓,口中大喝道:“暂停!我有话说!”
        叶昊天闻言止住吹奏,静静地看着他。
        此时台上跳舞的女子早已退了下去。周围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摄政王身上。
        皇上颤巍巍的从地上爬起来,哆嗦着道:“你这是什么魔音?干脆把我们都杀了算了!哪用这么麻烦?竟然能想出鼓乐杀人的诡计!”
        摄政王没有理他,怒目瞪视着叶昊天道:“好啊,黄侍郎!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笛艺,看来以前真的埋没了你的才华啊!”
        叶昊天嘻嘻一笑,接口道:“我这只是雕虫小技,跟您老没得比,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对您的击鼓之术端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说的时候,他的心里确实很佩服对方,恨不得上前交个朋友,可是对方却是九阴教中人,所以不得不挖苦几句。
        摄政王听在耳中,知道对方在讥讽自己,心中气恼,口中怒道:“雕虫小技已然如此不凡,你很牛啊!好,等下我们好好合奏一曲,看看你还能不能凭雕虫小技跟得上催魂鼓音!”接着又高声对众人道:“距此两百丈的本府大门外有一片空地,请皇上和文武百官都到那里去,支持我的站在南面,支持皇上的站在北面,所有闲杂人员一律撤出两百丈外!”
        刘衡问道:“王爷,要不要过一会儿请大家再回到殿内重新进入东西偏厅?”
        摄政王摇摇头道:“不用担心,两百丈外一样能听到鼓音。”
        太师刘衡又问道:“那要不要换一根香?”
        摄政王看了看还剩一尺的线香,摆了摆手:“用不着!只需盏茶工夫就足够了。我不信黄侍郎能坚持那么久。”
        叶昊天故作害怕的道:“王爷,我不想再吹了。吹笛我不怕,可是怕吹完之后被您老手起刀落喀嚓了我的人头,那就惨了。”
        摄政王阴笑道:“刀兵相加未免落入下乘,你放心,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动刀动枪,今天也不会开戒。”
        众人眼见就有血光之灾,不由得心中害怕,纷纷退出大殿急急向外走去。眨眼之间七八百人还剩下二十余人。
        摄政王扫视一圈儿,发现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心腹,可是竟然有七人站在吹笛人身边,似乎是在保护那人。他心中狐疑不定,不知道那七人是不是忽然吃错了药,于是怒喝道:“不想死的给我滚!明天我再收拾你们,看看你们哪根筋出了毛病,竟然吃里扒外背叛本王!”
        七人不理不睬,只是将叶昊天围在中间,仿佛众星捧月一般。每个人站在一定的方位,隐隐然构成了某种阵法的样子。
        叶昊天环顾四周,见七位仙人已经布好了自己传授的七曜七星北斗阵,心里更加有了底。由于阵法的保护,己方的防护能力骤然增强七八倍,哪怕对方功力再高也可以支持得住,于是对着摄政王呵呵笑道:“王爷,请开始吧。”
        摄政王瞪了他一眼,走到鼓边,口中默念了几句,六尺大鼓忽然缩为三尺大小,鼓槌也相应缩短了一半。他凝集八成功力高高举起鼓槌,重重击打下去。这次鼓音再无低沉圆润之感,仿佛九天轰雷落于平野,又好像天河倾斜现于眼前。他双手连挥,炸雷般的鼓音宛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一浪高过一浪,又好似百万雄兵冲杀于战阵,铁蹄踏碎万里山川。
        叶昊天不敢大意,急忙提聚五成功力继续吹奏《渔歌》,笛音仿佛一把尖锐的长枪破空刺向迎面而来的鼓音黑幕,一下子将黑幕刺了个窟窿,然后在空中拔了一个高,试图将鼓音压制下去。
        摄政王提聚十成功力,仰天长啸一声,鼓音一转,密如暴豆,急如豪雨,如奔如驰,犹如亲驾轻舟,飞流千里,又好似身化鲲鹏,振翅长空。
        叶昊天一直将功力加强到七成才略微占了上风,到八成的时候才将鼓音彻底压制住。
        鼓音被压得呜呜咽咽,摄政王的心里极度憋闷,不由得奋起神威变了又变,仿佛困兽在牢左冲右突。蓦地,他凄厉地大叫三声,宛如临死前的哀鸣,又好似在求救一般。
        叫声未落,长啸之音从殿外传来,开始时声音不大,眨眼之间变为惊天巨响,于此同时殿门开处走进一个人来,白衣白冠,形神修励,面目阴森,十分可怖。入得殿来,啸音轻轻一转,将笛音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阵狂风吹散了天上的浮云一样。
        叶昊天大吃一惊,不由得心中狂叫:“太上神啸!这人竟然会太上神啸!”他熟读百万经书,对啸知之甚多。王嘉《拾遗记》记载:“西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丈夫啸闻百里,妇人啸闻五十里,如笙竽之音。啸能感阴动阳、招魂返魄。”《后汉书》记载赵炳“长啸呼风,乱流而济”。《啸旨》云:“神啸之术,太上老君授南极真人,南极真人授广成子,广成子授风后,风后授务光,务光授舜,舜授禹。自后或废或续。晋太行仙人孙公以能啸得道,而无所授,其后不复闻矣。”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啸
     更新时间:2008…4…11 22:44:00 本章字数:2458
        千年不见于人间的太上神啸骤然响起在叶昊天耳边,怎能不令他悚然变色?而且白衣人的功力看似极高,大概已经进入神仙榜万名之内,不知道是不是前天脚踏红云追赶自己的那人。如果是他,七仙只怕要凶多吉少了。
        事实确是如此。啸音入耳,七位仙人如受重击,胸口仿佛压了万斤巨石,若非阵法的保护,只怕有人要吐血而亡了。
        叶昊天也是心头狂震,但觉肺脉一滞,顿时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情急之下,他骤然提聚十二成功力吹奏出《黍离曲》。《诗经黍离》本来就很忧伤,被他加了很多“商”音之后弹奏出来更是极其悲凉,轻弹已让人潸然泪下,重奏更有撕肝裂肺之痛。可是此时,他凝聚所有功力吹出的笛音却如大海中漂浮不定的孤舟,波涛翻滚中只能看到一点桅杆的影子,随时可能被大海吞没进去。白衣人的功力远远在他之上,啸音已然如汪洋大海,鼓音更似海上刮起的狂风,二音相合将他吹出的笛音死死地压在了下面。
        摄政王嘿嘿冷笑着,一边击鼓,一边不时转头看着他,想知道他到底还能坚持多久,想看临死前挣扎的样子。
        身处乾坤锦囊的兰儿早已通过开着的锦囊口看到了外面的一切,此时见大势不好,急忙双手急挥弹出伤人心脏的《蜉蝣曲》。曲词曰:“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只见她素手飞扬,宛如一对穿花蝴蝶,在凤琴上来回飞舞,琴韵忽而婉转悠扬,忽而幽怨呜咽,忽而高昂如鹤鸣,忽而低回如鸟啼,琴音反反复复,曲折变化,一浪又一浪,回旋荡漾。
        琴音骤起时,白衣人未有丝毫提防,但觉胸中一痛,心脉已然受创。他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