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异世斗地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个世界的男“女”也是不平等的。
  
  “到时候,村里的那些婶子的话,可要好好听听,哎,老爷去的早,这宴请还得要请村长来主持,得准备点礼物给村长才行。”刘嬷嬷继续算着。
  
  弄好了明天要准备的东西,便走回了房间,掏出一个小瓦罐,加个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都是一文一文的钱币。李明朗看着刘嬷嬷数了那些钱币,一共是一百零九文。
  
  “三十文,买两三斤猪肉,再二十文可以跟村里的王猎户买几只野味,还有一些蔬菜瓜果,再花个十文买些布匹,给少爷做身新衣裳。”刘嬷嬷一点一点的将钱币分开来算着。
  
  “衣服就算了,旧的也能穿。”李明朗看刘嬷嬷一文一文的算着支出,他感觉像是回到了自己奶奶身边,他奶奶也曾经攒过钱,还说要给李明朗娶媳妇用,一想到这李明朗的心就酸了起来。
  
  “成年了,少爷怎么还能穿旧衣服呢,衣服肯定是要买的,希望今年大伙有个好收成,这样,也就有钱能够给少爷你办点嫁妆。”刘嬷嬷将不用的钱,一文一文的放回瓦罐里面。
  
  “咳咳咳。”李明朗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了,“嬷嬷,这事不急,不急。”
  
  “成亲是不急的,总要先定下人来,等少爷的成年宴过去,我去找下村里的花大婶子,他手里可有不少的好爷们的。总有一个适合少爷。”
  
  “……”李明朗突然觉得他还是傻了算了,至少没人敢上门提亲。
  
  李明朗愣神的时候,刘嬷嬷将那瓦罐放进了他的手里,“嬷嬷?”
  
  “这是李家这几年收的田租,攒下来的,本来还想着给少爷再请一回大夫的,现在是用不上了,就由少爷收着吧。”
  
  “还是嬷嬷收着吧,我这不是还小嘛。”
  
  “少爷是主子,而且已经成年了的,哪儿还有嬷嬷收着银钱的道理。”刘嬷嬷将瓦罐按进了李明朗的怀里。
  
  “时候也不早了,嬷嬷给少爷铺床。”
  
  李明朗抱着装着几十个钱币的瓦罐,这瓦罐里面的钱,好像比他之前没超过三位数的存折还不如啊。
  
  恩,老天爷保佑今年村子里大丰收,能够多收点租子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喜欢的可以收藏养肥。 '收藏此文章'




☆、第五章

  第五章
  
  次日,李明朗是在天色刚亮,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被刘嬷嬷叫醒的。他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不用朝九晚五的上班,就一头扎进了米虫的行列。刘嬷嬷也宠着他,每天让他睡觉睡到自然醒。陡然的这么早起,一时间还起不来。
  
  “少爷继续睡吧,嬷嬷一个人去集市就行了,嬷嬷在锅里给少爷热着中午的饭菜。”刘嬷嬷看着李明朗的困倦模样,不忍心的说道。
  
  “不,我要去。”李明朗迷迷糊糊的爬起床,感叹了下前几天的好日子,心里期盼道:如果能再加上数钱数到手抽筋就更好了。
  
  “那少爷先洗漱,早饭在桌上了,嬷嬷去准备下赶集的东西。”说着就出了李明朗的房间。
  
  五月末的天气,热的很,李明朗就着凉爽的井水洗漱了一番,精神也好多了,将桌上的早饭吃了,李明朗就蹲在大门口,等着刘嬷嬷带他去镇上的集市。
  
  “嬷嬷,我们什么时候走啊?”在门口蹲累的了,李明朗走进屋子里问了一句。
  
  可是屋子里没人,李明朗转了一圈,在后院看到了刘嬷嬷,刘嬷嬷正将树上的梨子摘下来,放进背篓里面。
  
  “嬷嬷,你干什么呢?”李明朗问了一句。
  
  “这梨子现在正是吃的好时节,也多的是,嬷嬷背点去镇上卖了,也好换些小钱。”刘嬷嬷边摘着梨子,边说道。
  
  “我来帮你。”关乎到赚钱,李明朗来了劲头了。
  
  刘嬷嬷嘱咐李明朗不要上树,就任由李明朗帮忙了。
  
  摘满了一背篓的梨子,再赛了点腌肉,腌腊肠什么在里面,刘嬷嬷背上了身,将银钱什么的都放好了,拉着李明朗的手出了门。
  
  “嬷嬷,我帮你背吧。”李明朗看着刘嬷嬷有些吃力的模样,心里的大男子主义起来了,便说道。
  
  “没事,背到村口就行了,老木头家的牛车一定在那里等着呢。”
  
  李明朗被刘嬷嬷牵着走到村口,就看见两头牛拉着一辆大板车等在那里,大板车比较简陋,就是两只轮子,上面架了一块平板,板车周围还有几个男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提着大小的篮子,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等着人到齐了就进城里,看见刘嬷嬷来了,便笑着跟刘嬷嬷打招呼。
  
  “刘嬷嬷,带着李小少爷去赶集啊?”一个男人掐着有些尖的声音,挥着手里的帕子,对着刘嬷嬷说道。
  
  李明朗感觉一阵恶寒,就算这个男人能生孩子,但是为什么能行为上都往女生那边发展的。
  
  “林家婶子,也去赶集啊。”刘嬷嬷笑盈盈的,拉着李明朗走进了那群散发着脂粉味的男人堆里。
  
  “李小少爷,别害羞啊,怎么一直低着头不说话。”那林家婶子摸了摸李明朗的头说道。
  
  李明朗暗地翻个白眼,他是怕看到你们这些不男不女的反胃。
  
  “我们小少爷怕生。”刘嬷嬷解释说道。
  
  “那可不行啊,小少爷也十五岁了吧,要议亲了,到时候有人上门相看,也得走的出去啊。”另一边的一个婶子模样的人说道。
  
  “也是,去年隔壁村的老王家来我们村相看齐家的小子,那小子闷头一句话也不说,老王家回去就说,他连齐家小子的模样都没看见,最后这亲事就泡汤了,那老王家的爷们可是在镇上做事的,每个月六十文的月钱呢。”旁边的附和着讲了个事情。
  
  大家的议论的方向也转了出去,有小子的,谈着这家,那家的爷们,有爷们的,谈着这家,那家的小子,其他有娃娃没娃娃的都先打听着,保不齐过段时间,他们也要忙活这事了呢。
  
  李明朗看着那些婶子谈着这个那个的婚事,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上车了。”大吆喝声响起,打断了众人的谈话,都将车子自家的东西在板车中间堆放好了,人靠着着车边坐定了,车把式挥了挥手上的鞭子,牛哼哼唧唧了一阵,然后拖拉着车子缓缓向前。
  
  李明朗坐在车尾,晃荡着垂在车外的小腿,心情很好,但是这种心情,渐渐被车子的颠簸给颠没了。谁让这个时代路都是土路,轮子都是木头的,硬碰硬,谁也不让谁,受罪的就是坐在车上的人了。
  
  李明朗看了看车上的其他人,有些还在谈笑着说着刚才的话题,有些靠着背篓,打起了瞌睡,大概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颠簸,都不当一回事了。
  
  李明朗也是个适应力强的,随着车子摇摇晃晃了一阵,也不觉得难受了,身上的困倦却被摇了出来。
  
  跟刘嬷嬷说了一声,斜躺在了刘嬷嬷与背篓之间,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大约是前几日都起的比较晚,今天陡然起早了,身子还不适应,虽然感觉身下的木板硌的慌,但是也抵不住睡衣浓浓。
  
  等李明朗再醒过来的时候,板车上就剩下他和车把式两个人了,日头也升高了。
  
  “李小少爷醒了?”车把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看上去精神头很好,手上拿着个烟感一口一口的抽着。
  
  “刘嬷嬷呢?”李明朗抹了抹嘴巴边的口水,看了看四周,板车停在了镇子里的一个茶寮阴影里,还算是阴凉,周围没看见刘嬷嬷人,李明朗便问车把式。
  
  “刘嬷嬷去了镇子里买东西去了,让你在这等着,这里有他留下的梨子,你吃点。”车把式递给李明朗一个小包。
  
  里面是几个梨子,还有两个酥饼。
  
  “吃吧,你吃完了,刘嬷嬷就回来了。”车把式哄着李明朗说道。
  
  李明朗撇了撇嘴,怎么每个人都拿他当小孩子来看呢。李明朗拿了个梨子便啃了两口,香甜多汁,正好给李明朗解渴。
  
  李明朗边吃边打量着四周,板车停的地方,还是靠着镇子边缘的,远远的还能看见,水汪汪的稻田。
  
  镇子来往的人流很多,大概周围的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了。
  
  “那个大叔,这镇子叫什么名儿啊?”李明朗坐在车子上有些无聊,便跟车把式聊聊天。
  
  “我姓木,村里人大人叫我老木头,孩子们都叫我木头叔,这镇子叫朝阳镇。看到南边的山没,就是我们村后的朝山。”老木头指了个方向说道,李明朗勾着头,只能看到一片阴影,这镇子离朝山村,够远的啊。
  
  “再看西北边。”老木头又指了指朝山对面的方向,“那边有座紫阳山,山脚下有座观音庙,可灵验了。”
  
  李明朗转过头,紫阳山看着倒是不太远,轮廓清晰,那满山的翠绿也能入眼。
  
  “这镇子,在朝山和紫阳山中间,便叫朝阳镇。”
  
  “那离这里最近的城在哪儿啊?”李明朗听车把式这么一说,便起了兴趣,想着多打听点事情。
  
  “往东走个一天,就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安平城。”车把式敲了敲烟斗,将烟灰敲了出来。
  
  “那国都呢,往那边走?”
  
  老木头抬了抬眼,看了李明朗一眼,“想去国都啊,那就得考科举。”
  
  李明朗抽了抽眼角,他是想旅游的,又不是去做官的,李明朗感觉跟老木头说不到一块去,便沉默了下来。
  
  老木头说了句烟没了,便走开去买烟了。
  
  日头渐渐到了中天,李明朗啃着清凉的梨子也不能减少那阳光照射下来的热气,茶寮的阴影已经缩到墙角,不能遮盖住板车了,
  
  李明朗从板车上下来,蹲在茶寮招牌下的阴影里,继续啃着梨子。
  
  茶寮对面是家餐馆,叫田园香,中午的客流正是人多的时候,闻着那阵阵肉香,李明朗咽了咽口水,心里不停的诅咒着,这家店最好明天就倒毙关门。
  
  李明朗现在万分后悔,自己没事找事做,跟着刘嬷嬷来镇上,本想跟着刘嬷嬷一起见识见识,哪知道,刘嬷嬷撇下他,自己去了,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不好乱逛。只能等在原地,哪知道刘嬷嬷就是不回来。吃了两个酥饼,几个梨子的肚子有了五六分饱了的,但是闻着那对面的香味,他就又饿了,好久没闻到这么香的味道了。
  
  李明朗四周围绕着怨念,猛的一道目光刺进了怨念的包围中,李明朗的直觉的朝餐馆二楼看了过去,靠窗坐着的一个男人,正笑眯眯的打量着他,见到李明朗的目光看了过去,还举起手中的杯子,朝李明朗敬了敬。
  
  日,李明朗暗咒一声,对田园香的怨气,也转移到了这个客人的身上,对着那个就举起了中指。
  
  那男人有些疑惑的看着李明朗,李明朗意识到,这里面的人谁会知道这中指的含义啊,便半曲了食指和中指,对着那男人做了个挖你眼睛的动作。
  
  那男人的表情转而变的错愕,李明朗嘿嘿的笑了起来。
  
  “咕噜噜。”李明朗肚子响了一声,他便笑不出来了,抖了抖小包,里面就剩下一些酥饼渣子了。
  
  看着田园香一楼桌上的菜,李明朗实在是难受的紧,刘嬷嬷怎么还没回来啊,老木头买烟买到哪儿去了。
  
  而李明朗正在念叨的两个人,刘嬷嬷正在观音庙里对着观音还愿,顺便许下新的愿望,他想着有老木头在,又留了少爷吃的,少爷不会饿着的,便多跟观音娘娘交流的一会,而老木头则在茶寮后面的一家小酒馆里,吧嗒着烟,喝着酒,吃着小菜,好不快活。
        
作者有话要说:小攻出没,求收藏,求评论。喜欢的可以收藏养肥 '收藏此文章'
我的专栏
不要犹豫的来包养我吧~~~~~。




☆、第六章

  第六章
  
  田里的事情,全部忙完了,林轲便急着回安平城,过年以来,老爷子的身子就开始不好了,一个月前,大夫已经说让准备后事了,他在这个时候离开城里,其实挺不合时宜的。
  
  走之前,姨爹(相当于姨娘)还扯着他说了一通,说什么,多在老爷子面前尽孝,到时候能多分点家产,天知道,他根本不在乎林家的家产。
  
  安平城位处云国东南,属于鱼米之乡,物产丰足,地理位置极好,南北,东西的交通,货物运输,具要经过安平城附近,安平城以及周边的地区的百姓,生活都是比较富足的。而林家可以说是安平城的首富,在整个云国都是很有名的。
  
  安平城周围几个城镇,都有林家的产业,珠宝首饰,餐馆茶寮,货物行运等等,林家都有涉及。
  
  林轲是林家庶子,行二,上面有个嫡长子的哥哥林轩,下面有个庶出的弟弟林轶。另外还有两个小子兄弟和两个未成年的兄弟。
  
  林家家主经营有道,育子也有方,不管嫡庶,都要学习经营管理家族产业,并且都是他亲自教养的,外人提到林家的成年了的三位爷们少爷,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字。
  
  现在林家家主年老,这下一任家主之位注定会落到嫡长子林轩的手里,那么其他子弟是要分家的,至于分出的产业的多少,就全凭家主的意思了。
  
  林轲在林家主管的是粮店和餐馆这一块,这也让林轲知道了民以食为天的意义,林轲知道,林轩也知道,所以粮店和餐馆这一块绝对不会分到林轲的手里的,林轲早便有了打算,虽然不能卖粮食,但是他能种粮食的。
  
  林轲十四岁成年,开始跟着父亲做事,十五岁的时候置备了他的第一份私产,安平城以西的葫芦村的二百亩良田。
  
  葫芦村是个小村子,住户不过十余家,周围的空地十分多,林轲利用了一些林家的势力,将那些地全部买了过来,然后开垦成田。雇佣了周边的农民种田,种出的粮食,全部卖入了林家的粮店。
  
  林家的粮店是云国东南地区的大头,可以说的上垄断了,所以东南地区的粮价几乎就是林家制定的,在不影响全国粮价的情况下,林轲从中抽取了不少利润。
  
  看出了好的前景,林轲也买了不少田地,积攒了不少银钱,为了以后他离开林家做好了准备。
  
  而这次林轲会在老爷子病危的时候出来,也是为了手里的田地。那些田地在林轲手里时间最长的是葫芦村的,种了五年了,头两年的产量挺正常的,后三年的产量却开始走下坡路。
  
  今年四月份的粮食收了上来,产量又低了不少,林轲敏锐的觉得这种趋势不能这样下去了,所以葫芦村那边的人说要开始育秧的时候,林轲便过来监察了。老爷子六十多岁了,身子一直不太好,去世是迟早的,林轲想到老爷子的教导,心里也有些黯然,但是这不能阻挡林轲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如果老爷子近期去世了的话,那么这批粮食就是他离开林家之后的第一笔资金,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林轲没有犹豫的去了葫芦村,从选种,育秧,插秧,每个步骤,林轲都仔细看了过来。最后就看天意了。
  
  林轲骑马离开葫芦村的时候,天色刚亮,天气还不热,接近安平城和葫芦村中间地段的朝阳镇的时候,日头已经有些毒了。
  
  “二少爷,我们在朝阳镇歇歇吧,过了正午的日头,再继续走,傍晚肯定会到城里的。”跟着林轲的小厮九珠擦着额头的汗渍建议说道。
  
  葫芦村和安平城之间可就只有朝阳镇一处好歇脚的地了,其他的都是山林,现在夏季,林子里蚊虫鼠蚁的十分的多,野外休息是不太好的。
  
  “恩,好。”反正林轲离开家时间不短了,要急也不急在这一时。
  
  驾着马,走到镇口,林轲便下了马,今天正好了朝阳镇的集市,人流很多,骑马十分不方便。而且林轲的两腿之间的裤子因为一直紧靠着马腹,不太通风,已经被汗浸湿了。下来走走也舒服一些。
  
  有时候也有商队从朝阳镇经过,所以朝阳镇的道路修的十分宽敞,有两三丈宽。
  
  林轲和九珠牵着两匹马往镇子走着,旁边还能行驶着,一辆五六尺宽的牛车。脚步快的人群从周围的空当超了过去着。
  
  林轲二人的脚步并不快,跟旁边缓慢的牛车倒是一起走了一路。听着旁边车上的婶子们谈论今天要买的东西,要卖的东西,林轲听着倒是挺欢乐的。
  
  “这都到镇口,我们就下了吧。”
  
  “我看你是怕别人走的快,超了你,占了好位置。”
  
  “也是,下了吧,现在走路比牛要快点。”
  
  一群婶子们,谈谈笑笑的快速下了牛车。
  
  “老木头,你给照看着下我家小少爷啊。”
  
  “知道了,刘嬷嬷。”
  
  在云国,对成婚的小子的称呼,统一称呼为妇人,名称上会从哪一家的小子,变成哪一家的婶子,有了孩子也会叫哪家爹爹,官宦人家会称呼哪家夫人之类,嬷嬷,在云国代表的是寡妇的意思,官宦人家或是有钱人家会请一些嬷嬷去照顾孩子。当然也有不是寡妇的妇人,为了赚钱愿意做嬷嬷照顾孩子的。
  
  林轲听到这对话有些好奇,那群人看上去不过是山野农妇,居然还有个小少爷。
  
  林轲看了一圈,就见到牛车上的躺着个人,大约是阳光太亮,头上用布巾盖着,正睡的香甜。
  
  林轲细细看了那人穿着,不像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林轲正想收回眼光,那人却是翻了个身,将手上的布巾掀开了,嘴巴咂巴咂巴了两下,背对着阳光正对的林轲这边继续睡,林轲就看着一条银色丝线,从那人的嘴巴边,一点一点的拖长,然后从木板缝隙拖了下去,一个小小的颠簸,那丝线晃荡了一下,沾在了车板上,断开来,下一段落在了地上,上一段则再车板上慢慢积累。
  
  林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幸好来往的人流比较多,林轲的这声笑被吵杂的声音给覆盖掉了。
  
  林轲仔细看了下车上人的容颜,闭着的眼睛睫毛细长,面色白皙,唇色红润,长相十分清秀,大约十四五岁的模样,应该是成年了的,不知道是小子还是爷们。
  
  看着板车转了弯,林轲脚下的步子,略微停了停。
  
  “二少爷,要在田园香歇息吗?”九珠看到自己少爷站定了,便问了一句。
  
  林轲回过神来,才发现他们现在站在他的私产田园香的门口。
  
  会开田园香也是临时起意的,这边地处镇子的边缘,客流量不少,他常常往来,也会在对面的茶寮歇歇脚。如果要过夜的话,就会进镇子里面,那边有林家的客栈。
  
  有那么一次,林轲去茶寮喝茶,却发现里面人满了,外面还蹲着一些人,正拿着自带的食粮就着茶水一边吃一边谈着话,还跟茶寮老板说,让他准备点吃食的话。
  
  茶寮对面本事是家药铺,坐堂的大夫也算是有点名气,他家儿子进了城打工赚钱买了房子,便接了老大夫进城养老。这店面便打算卖了出去。
  
  林轲便买了下来,开了个小餐馆,本来主要的打算是为了方便自己歇脚,吃饭的,后来发现,小餐馆的生意很好,不过大部分是为了一杯水进来歇脚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赶人,林轲干脆就将店名改成了田园香,专门做一些农家小菜,价格便宜,就这样生意也上去了。
  
  “我们也就呆上两三个时辰,就不进镇里面了,让王掌柜先弄点吃的,再准备个房间就是。”林轲想了想将马缰递给九珠,走进了田园香。
  
  田园香二楼有包厢是专门留给林轲的,林轲坐下之后,就发现,那窗户,正对的茶寮旁边巷子,而那板车正停在那里,车上的少爷还在酣睡。
  
  睡的真的舒服,林轲有些羡慕了。
  
  “二少爷,菜来了。”小二哥端着菜上来,将菜在桌子上放好了,九珠也上来了,“二少爷,马已经安置好了。”
  
  “恩,你也去吃饭吧。”
  
  “是。”九珠应了声就高兴的退下了。
  
  包厢里就剩下了林轲一个人,林轲转头看向窗外,就看到原本睡着的少年已经醒了,正在啃着梨子,跟车把式说着话。
  
  少年的眼睛很大,黑黑亮亮的,脸蛋被嘴里的东西撑的涨鼓鼓的。
  
  不一会,那个车把式离开了,车上就剩下了少年一个人,少年依旧在啃着梨子,吃着酥饼,还下了车,对着四周张望着了一番,这边走走,那边走走,很想走远了,却最终还是回到了牛车上,坐在车边晃荡着小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