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漫长的五年-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宋哲元又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对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慰问加以婉拒。当时29路军对进攻卢沟桥、宛平城的挑衅日军奋起抵抗并取得空前大胜后,全国人心激奋(还有一些爱国海外华人),纷纷致电嘉勉,并汇款汇物慰问。宋哲元为了取得日本人信任,以免那个屈辱的协议不能按日本人的意思执行,竟公开致电全国谢绝各界对29路军的慰问,:“遇此类冲突,各方盛意虽甚殷感,却不敢受。”宋哲元为一己军阀固有的私利所惑,导致这个33年长城抗战的英雄沦为一介匹夫抗战的决心全无,其三心二意的委曲求全态度又影响了手下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一众将领的思想,众人纷纷表示不同意对日全面开战,应接受日军的条件,设法使这次爆发的军事对抗降为一般地方事务来处理,以保住29路军在华北平津地区的独家利益。
其实就在日本人一面假意与张自忠谈判之际,一面公开大规模调动军队进逼华北的时候。7月9日,对日本人的卑鄙伎俩看得透彻的最高领袖,就在军事上做了一些紧急调配:即令孙连仲将军指挥的26路军两个师即刻开往保定集中,继而再进至琉璃河一线;第40军庞炳勋部一个师开赴石家庄,进驻沧县,归宋哲元节制;又急调东北军第53军万福麟部三个师附91师集中到保定,向固安、永清、雄县布防。第84师高桂滋部调至大同、怀柔线。最高领袖的部署,使晋察绥与中原连成了首尾相应的防御整体(又是长蛇阵,老蒋的最爱)。为了加强这一大摊子各种势力都有的部队的协同指挥,最高领袖干脆在石家庄设立了行营,任命徐永昌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并亲自给山西阎老西,山东韩复榘打电话联系,要求他们摒弃前嫌,积极配合之。
从保定花了高价整了几十桶油料后匆匆赶回的肖一勺带回了大批部队汇聚保定的消息,中**队的军师一级番号多达六七个,并一一在周大少团长的大沙盘上粗略标示。汤立勇,沈平一看。好家伙,这不是跟三人在队伍出发时在轮船上的分析差不多嘛!看来最高领袖这个长蛇阵是摆下了。肖一勺并,宋哲元对增援平津的最高领袖调配的部队心存戒虑,甚至对划归他节制的孙连仲、庞炳勋两部,也最多允许到保定,再向北死也不让进了。现在大批部队拥聚保定及以南,整个地区根本就是一个大兵营。宋哲元的阻拦,这就使这些增援部队都停留在保定以南的冀中、冀南地区,与平津地区的29路军相距甚远,根本无法呼应和协调作战
而日本人以协商谈判为名,利用宋哲元幻想接受屈辱和平并与最高领袖的长期的矛盾,缓兵计得逞。数日间,到7月16日,日军已经完成了兵力调动形成了对平津的战略包围的部署。在周大少团长的大沙盘上,表示的日军番号已达五个精锐师团之众,兵力超过了十万。由此,29路军与日军的军事力量对比完全的发生了大逆转。18日,华北日军在丰台设立了最高司令部,由香月清司中将全权指挥,一场蓄谋已久的对中国华北平津地区的疾风骤雨即将袭来!
从7月9日打完阻击回到南各庄以后,随后几天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无耻拙劣的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表现使周大少团长失望之极,使其见到西北军弟兄们英勇无畏而生出的想配合29路军再狠狠打击一下日军的一点残存的想法彻底破灭:在一群只顾自己利益的蠢猪率领下再勇猛的狮子也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只有深受鬼子烧杀抢掠的欺辱,饱尝亡国奴之痛苦的中国老百姓才会有拼死的决心和战斗的勇气。周大少团长决定了,在冀中平原的南各庄(具有光荣的义和团斗争史)以其为根本建立一支老百姓自己的抗日队伍---华北抗日义勇军。
从38年到45年抗战结束,冀中平原地区的老百姓可是饱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杀抢掠,三光政策,囚笼政策,五里一据点,十里一炮楼等等,都是这种残酷的真实体现。而当时地道战等也就成了冀中平原老百姓有效保存自己,有力打击鬼子的一种好方式。当然现在,周大少团长自然不会放过地道战这种低成本高效能的弱对强的平原作战的有效好办法。
凶残的鬼子并不可怕,只要把老百姓都武装起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定淹死日本这头疯牛!周大少团长铁了心要把南各庄这个冀中平原上的村庄建成钢铁般的地下堡垒,建成一个能有效保卫自己、打击鬼子的华北平原上的模范村。
7月12日,不再怄气的周大少团长召集特别行动队几个指挥官会同南各庄宝刀不老老村长等庄上主事的人共同开了一个会。(这个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它把华北平原开展地道战的时间提前了两年,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冀中平原无辜老百姓的生命,并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后来在冀中平原风起云涌的**在其抗战史中也高度评介了这个南各庄的创举)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深夜,众人非常赞同周大少团长的分析:此次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已经开始。而中日双方的巨大实力差距,决定了这是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鬼子的凶残自不必,在座各位乡亲尽皆知道。而软弱的当局的表现,大家这几年也是清楚的,是完全靠不住的。面对敌人,怎么办?乡亲们只有像当初闹义和团一样子,拿起枪杆子武装起来,才能保卫家乡,保护老乡。因此会议一致决定,在南各庄正式成立华北抗日义勇军。宝刀不老老村长担任华北抗日义勇军司令,周大少团长担任总顾问负责出钱出枪,在庄子里召集二三百青年人编为三个中队,其余全部民兵化,仿照周大少团长的特别行动队并由周大少团长派专人负责训练,以期建立一支精干强悍的保卫家乡和老百姓的队伍。
周大少团长特别提到,鹰飞再高它也有巢,树木参天它也有根。华北抗日义勇军也同样要有巢、有根。这就是咱们的南各庄。虽然冀中平原一望四平,无险无防,但我们要把南各庄建成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使它成为一个攻不破、砸不烂、烧不绝、淹不坏的铁蛋蛋。大平原上啷个有效保存自己,打击敌人呢?那就是地道战啥!
华北平原是长期冲积形成的扇形平原,土层很厚,挖掘地道非常适合。周大少团长把自己整了一夜(其实是绞尽脑汁回忆《地道战》情节)想到的一些具备三防的(防水、防毒、防钻防挖)地道设计草图拿出来给众人一看。大家齐竖大拇哥:队长,这不是在挖地道,这是在修地下堡垒、地下城市!好嘛,各个秘密的地道进出口的巧妙设计就不了。这个南各庄地道最远的能通到庄外五里地去,最深的能达地下十米!(周大少团长一时忘了地下含水层的问题,也算运气好,由于这几年地球处于冰河期,北方气候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的厉害,才堪堪使周大少团长避免了挖地道等于挖井的尴尬)
宝刀不老老村长,这个新晋华北抗日义勇军司令则是一脸苦涩:这么大的工程量,庄上乡亲们愿意吗?周大少团长把手往肖一勺那里一指,“肖一勺,由牵头成立地下工程修建组。每十天,组织检查,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量的,每户人家可领完成奖金五元,超额完成前二十户增加五元!”
肖一勺一想,好嘛,管后勤的也得管挖地道?!汤立勇,沈平等人则大笑,队长这是在重庆满世界打洞挖隧道没够,跑这冀中平原上打洞当耗儿来了!
“汤立勇,沈平,们笑啥子,跑得了们!们成立挖地道技术指导组,任正副组长。别看挖地道,这个可是个细活路,乱挖可不行!”周大少团长也不笑,盯着两人道。汤立勇,沈平俩人也不笑了,大张着嘴巴傻了:我们也得当耗儿!?
俗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嘛,南各庄这些庄户人家,平常在地里刨食一年,也就挣个十几、二十几元的。现在,这周大少团长有钱没地方花,喊咱们挖地道,只要每户按质按量完成十天工程量,就可以一次领五元,超额完成的前二十户人家还可以多得五元。大爷的,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情嘛。那是乡亲们挖洞打地道的热情空前高涨:大人孩男女老幼全家只要举得动铲子、刨子、挖锤、簸箕的,是悉数轮流上阵。那来找汤立勇,沈平等挖地道技术指导组的乡亲们是起窜窜哟,为了让技术员先到自己家指点划线乡亲们还时常吵起来了。
结果从7月15日周大少团长熬更守夜几天拿出南各庄地下工程设计整体图纸完成规划开始动工,乡亲们开始挖地道,到周大少团长8月初率队伍离开华北的二十余天时间里,挖出的泥土,就把庄子右后面的一片空地堆起一座土山(最后这个大土堆被人亲切地称为周堆,害得后世歪脚的考古专家还以为是跟旁边的汉堆古墓一样是个年代更久远的几千年前周朝的一个奴隶主贵族之墓)。周大少团长和宝刀不老司令是喜笑颜开:照这样子,半年即可完成这个周大少团长设计的庞大的地下城堡了。周大少团长离开后,他制定的工程奖励制度继续执行,钱周大少团长可是留足了的,由乡亲们自己成立了一个监督执行组。实话,到了工程后期,南各庄乡亲们看到凶残的鬼子已经在一些交通要道和大的庄子实行烧杀抢掠的华北强化治安行动,就是不给钱,也干得火起。这才明白周大少团长的深谋远虑,否则这一片大平原往哪跑去,现在要藏要打全由自己!
就在周大少团长在南各庄建立了华北抗日义勇军,并领着乡亲们当耗儿满地下打洞挖地道的时候。全国的抗日情绪空前高涨。陕北的**中央,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必须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红军骁将呼应西南军阀周大少团长,也通电全国请缨杀敌。**中央并且致电最高领袖,要求“御侮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全体红军将士愿意开赴抗日最前线,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代表叶剑英飞赴西安与国民党商谈,提出红军愿意开赴平绥最前线担任作战任务。(**在国家民族危急之际的凛然大义从此深得民心,无数志士仁人向往陕北这个穷的掉渣的地方。太祖好手笔,话得漂亮!)
怎么呼应周大少团长呢?原来早在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听到消息的军情处赵处长按计划:如果华北有变,即打开周大少团长留下的密件,按密件所办理。赵处长打开密件,目瞪口呆:少幺爸绝对是神仙!原来这密件是一份半月前就拟就的全国通电,的竟是卢沟桥事变后周大少团长要请缨杀敌!赵处长急忙把文告向全国通电。此电一出,举国侧目,远在西南山城重庆的这个军阀团长,在国家民族危急之际得何等气势豪迈:“七七卢沟桥枪声,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职愿亲率三千虎贲将士,奔赴抗日最前线,以有我无敌,奋勇牺牲之精神挥师荡寇,不灭不归,不死不休!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族万万岁!”果然是全国首举,第一个!
这周大少团长请缨杀敌的全国通电一出,把范哈儿,刘湘等周大少团长的挂名上司鼻子都差点气歪了:哗众取宠之徒!老子这些军长、师长还没开腔呢。急招周大少团长来问,然曰团长出洋考察去也。大佬们徒呼奈何。
卢沟桥枪响,随着战事的发展和华北局势的变化。许多爱国将领、地方军阀也纷纷通电请缨杀敌,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抗日洪流。
最高领袖在日本人无止境的步步紧逼和国内外抗日呼声铺天盖地的势头下,终于顺应历史潮流,毅然摒弃了妥协政策,决定军事回击日本的野蛮侵略。他在庐山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讲话:“政府对于卢沟桥事变,已确定始终一贯的立场与方针,全国抗战以后的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最高领袖非常得意这几句话,后来得知一个四川军阀半年前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用过,失望之余只好算是引用吧!)
与此同时,两广的李、白,四川的刘湘、刘文辉,云南的地头蛇龙云,青的二马等一批明服暗不服一贯对抗中央的地方军阀,也在古老的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时,毅然停止了分裂,停止了国内的厮杀,主动通电全国,表示服从中央,愿意听从抗战召唤。这种万众一心,举国一致的情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被各种外敌欺压了凌辱了上百年后郁积在每一个中国人胸膛里的愤怒和民族觉醒的火山总爆发!最高领袖被这种冲天的抗日烈焰震撼了,更坚定了全面抗战的信心。理解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含义。
日本这支穷兵黩武的“倭脚虎”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应对能力还是很强的。7月16日,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包围平津地区的战略部署。香月清司却继续愚弄宋哲元,使其相信和平解决华北事件有望。与此同时,把已经到位置的五个师团,兵力超过十万的日军分成了数个战役集团,忙着分割包围平津地区宋哲元的29路军。
鬼子大兵压境,战火迫在眉睫。宋哲元还是假装鸵鸟视而不见不,还指望通过自己单方面的善意诚意来感化豺狼。于是令人啼笑皆非又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十万日军厉兵秣马,磨刀霍霍;而十万29路军却拆垒填壕,自毁防御工事。
听到侦查队的弟兄回来报告,不知为什么北平防御的29路军正在忙着清除路障,拆除堡垒,填平战壕,作出一副挨打也不准备还手的熊样,难道宋哲元屈服啦?!周大少团长却是被气得笑了:还真他妈的有这样子的事?!老子一直以为**的史书上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可惜了的,这些29路军屈死的成千上万英勇无畏的西北冷娃!
(历史有时就像演戏一样子非常令人不可思议多谢各位书友!)
164章 七七事变之斩首行动(上)
7月18日,日军在丰台设立中国驻屯军最高司令部,由日军教育总监香月清司中将代替病危回国的原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任驻屯军司令官,统一指挥。此时日军在华北的兵力部署已经基本到位,并分成数个战役集团,把华北平津地区像铁桶般紧紧围住。
北平以北地区,是由公主岭、古北口出发经热河省(现河北承德地区)气势汹汹扑来的剽悍的关东军酒井镐次的**混成第一旅团和铃木重康的**混成第11旅团及配属飞行集团之一部(侦查、战斗、重型轰炸机各两个中队);而由朝鲜远道而来的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从山海关入关后,直扑北平南郊,并相机窥视天津。此外,由日本国内调入中国华北战场的三个精锐师团也先后在朝鲜登陆,并会合海军,直扑天津、塘沽;而天津驻屯军河边旅团也一待援军达到后离开了天津,开入北平以东的通县,彻底割裂了北平与天津的联系,把29路军分成东西两大坨子,香月清司中将好胃口,天津、北平一举拿下,彻底解决华北地区的29路军十余万人。
与四处分散的29路军相比,此时日军无论在战略态势、军队数量、武器装备上(更不提强大的海、空军优势)都处于绝对优势,29路军大劫难逃。
面对宋哲元有些可笑的“善意”举动(自毁防御工事),香月清司中将可毫不领情。7月19日,香月清司中将在丰台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部发表声明,称20日后日军将采取自由行动。
7月18日,周大少团长的侦查员报告消息:丰台日军大兵云集,全城戒备,城外人已经根本无法接近,更别提进城卖“开口笑糖炒栗子”了。周大少团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华北战场上日军的最高指挥部就设置于此。周大少团长心念一动,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来:老子也来个斩首行动行不?
再过几天,战火就要全面燃起。此时如果对日军在丰台的最高司令部发动奇袭,实施用“用箭当用长擒贼当擒王”的封喉战,一定会给华北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打乱其军事部署也未为可知:脑袋遭敲碎了啥!身子自然失去了指挥。
周大少团长想到这里,急忙把汤立勇、沈平喊来把自己的大胆的想法一,两人是直拍大腿,连叫“好计!好计!”三人兴奋地讨论起来。虽然周大少团长知道香月清司中将把华北日军最高司令部设在了丰台,但其他情况却一无所知。装扮成贩卖“开口笑糖炒栗子”的侦查员也根本不能进入丰台了,情况不甚明了。要做到斩首行动的成功。丰台日军的相关防备,日军最高司令部的位置等情况必须弄清楚,否则精确打击无从谈起。
首先一个问题,如何混进戒备森严的丰台城。先还不进到日军在丰台的最高司令部了。汤立勇和沈平对视了一眼,笑了:“没问题,这是我们的强项。”俩人率领山鹰突击队模拟日军两年了,化装成鬼子进入丰台城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布置特别行动队连夜设伏把一个坐电驴子(偏三轮摩托车)的出城给日军送信的通信参谋截获拿住了。连人带车弄到了南各庄,马上审问情况。三个日本兵死不开口。汤立勇也不话,掏出枪来,把警卫先崩了。剩下的日军驾驶员和那个通信参谋还是不吭声。汤立勇气坏了,准备再把日军驾驶员也开瓢时,遭周大少团长拦住了。他附在一个队员的耳边了几句。
一会儿,只见那队员跑出去拿回来一叠草纸,在水盆里打湿了,就往日军驾驶员脸上一糊,那个鬼子顿时呼吸不畅,使劲地吸气。那就再上,两张、三张,折腾半天,最后直把日军驾驶员整的手脚直抽抽,然后不动弹了,活活遭糊湿的草纸憋死了(其实是遭整休克了,但那种濒死的感觉太难受了,喘不上气来,活活憋得死人!)。旁边捆得结结实实的日军通信参谋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何尝见过这种酷刑。腿是直打哆嗦,牙巴咬得死死的,脸色卡白,差点遭吓晕了。当汤立勇狞笑着把一张打湿的草纸拿在手上,用日语对他道:“该了!”的时候,那个日军通信参谋惨叫着喊道“不!我愿意,只求速死,别这样折磨了。”
7月19日,早八点。给廊坊日军驻屯军一部送手令的日军中国驻屯军参谋部参谋井上次郎大尉(汤立勇联队长这回是飞流直下四级)返回丰台,开车的是装扮成日军驾驶员的周大少团长,那个警卫是沈平。
周大少团长行不行哟?他娃虽日本话没有汤立勇、沈平得顺溜。但在重庆朱瘦翻译官(模拟74野战步兵联队的日语教官兼联队大少通吃的翻译官,因为奇瘦大家就笑称他为瘦翻译官)的长期熏陶下也能应付几句的。看来特别行动队是够重视香月清司的华北日军最高司令部。特别行动队三队长全上了,也算给足了香月清司中将的面子。
顺利进入丰台城。周大少团长这个“歪”司机开始四处开车观察起日军通信参谋交待的丰台日军部署情况。三人都没有进过丰台城,不熟悉城内情况,就在城内乱转可不行。周大少团长有些后悔没把负责丰台城贩卖“开口笑糖炒栗子”的那个侦查分队的弟兄带来。这有事无事老是在日军各处骑个电驴子瞎转晃荡,虽化装成了日本兵,也太明显了。
周大少团长眼珠子一转。骑着电驴子载着汤立勇、沈平两人就一头闯进一个丰台老乡的院子里,大叫“不准动,皇军抢劫!”,把院子里的一户人家从主人到佣人五六个人捆了个结结实实的,嘴里塞紧毛巾扔到一边就不理了。忙着翻箱倒柜,却只找出几套全身衣服,三人就换上了。于是,刚才凶神恶煞抢劫的日本兵摇身一变成了中国老百姓。又寻摸了几件得手的菜筐等东西,这下子才顺眼了啥。
三人直把丰台城摸了个通透,日军各处位置大致确定核对。至于香月清司中将的华北日军最高司令部的位置是仔细核对了又核对,三人才喜笑颜开的回到了那户被他们打劫的人家。丰台老乡家的几个男女老幼的手都要遭捆麻了,怒目恨着这三个其实只打劫了几件衣服的“日本皇军”。周大少团长等人忙把衣服又换回来。把几个老乡松了绑,周大少团长连:“请原谅,皇军抢老百姓的不该,衣服换回来的,赔偿大大的!”留下十元钱,在汤立勇、沈平止不住的笑声中,骑上电驴子一溜烟跑了。把几个老乡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鬼子一贯对中国人蛮横不讲理,今天遇到神经病日本兵了?!咳,半天回过神来,中国人扮的?一定的!
出了城,回到南各庄的三人开始制定斩首行动的行动方案。丰台城并不大,几平方公里的样子。而香月清司中将把华北日军最高司令部设在了丰台城最大的一处建筑“刘家大院”(明清民居建筑群)里,占地几百平米,高墙深院,戒备森严。一般的潜入狙杀等不容易不,队伍撤退还困难。(丰台城还有一个机动性很强的鬼子的骑兵大队)
商量了几套方案都不尽完善,沈平有些恼火,嚷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