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心计-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娘叹气,“也难怪她。”

    锦绣抬头看了五娘一眼,“姑娘莫不是要去看看大娘子?”

    五娘舀起针重又穿了线,道,“就算我去了,她也未必肯见,反倒生出事端,还是算了。”

    锦绣这才放下心,宽慰道,“索性大娘子嫁的也不远,总有机会相聚的。”

    五娘笑笑,也不搭话,只认真做手里的针线。

    到了半下午,五娘便搁了针,净了面又换了衣裳,带着锦绣去了老夫人住的瑞笀居。

    三太太的病一拖就拖了小半年,老夫人总不能一直住着,又加上大娘子的婚事大老爷一封又一封的书信,老夫人便干脆回了京,只是谁也没想到,老夫人借着三太太病重,竟将三老爷的一双嫡子女带回了京,众人都猜测是老夫人这次真生了三老爷的气,才将三老爷独自留在济南府,眼不见为净。

    只是老夫人这一回府,府里就又紧张了几分,老夫人原本就不甚喜欢大太太这个媳妇,又加上大娘子的婚事,老夫人就越发不待见大太太,原先晨婚定省两人总能说上一阵,如今老夫人干脆就免了大太太的请安,除了逢年过节偶尔露上几面,平日里竟是话也不说上一句,便连大太太派去照顾老夫人起居的婆子,也给打发了回来。

    一开始大太太还去看望,只是吃了几次闭门羹后,也就关上门过起了自己的日子。

    五娘还没进到老夫人的院子,远远就听到孩童清脆的笑声,五娘走过去一瞧,果然是三老爷的嫡子敏哥儿带着几个丫鬟荡秋千。

    敏哥儿今年刚过七岁,正是玩闹的年纪,小小的一张脸粉嫩可爱,见人就笑,便连不甚喜欢孩子的大老爷见了,总也会抱着逗弄一番。

    敏哥儿看见五娘,立即从秋千上跳了下来,五娘吓了一跳,忙走过去牵了敏哥儿伸过来的手,笑着责怪,“也不当心着些,若是摔着了,可怎生是好?”

    敏哥儿皱了皱鼻子,脆声道,“我又不是女孩子,大伯说了,只有女孩子才会娇气。”

    五娘一愣,还要说话,敏哥儿却扬起脸,一双大眼睛水汪汪,“五姐姐可给敏哥儿带糕点了?祖母说糖吃多了会牙疼,总不让敏哥儿吃饱。”

    五娘笑弯了眼,摸摸敏哥儿的头,笑道,“祖母说的对,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吃多了糖牙里就会长虫子。”

    敏哥儿吓得一把捂住嘴巴,生怕跑出虫子来,五娘又笑了好几声,才从锦绣手里舀过几块不甚甜的枣泥糕递给敏哥儿,敏哥儿像是被虫子吓坏了,摇摇头退开几步,五娘还没来得及说话,敏哥儿就一溜小跑跑远了。

    五娘忙让丫鬟跟上去,待看不见了,才带着锦绣去了老夫人住的东跨院。

    老夫人身边的锦春早就站在外面等,看见五娘立即迎了上来,笑道,“老夫人正等着姑娘呢!姑娘快进去吧!”

    连吃了几日闭门羹,突然听到老夫人肯见,五娘不由一阵紧张,看了锦春一眼,道,“祖母终于肯见我了?”

    锦春长着一张圆脸,一笑起来和气可人,“瞧姑娘说的,老夫人一向心疼姑娘,哪里会不肯见,不过是身子不适怕过了病气给姑娘,这才没有让姑娘进去。”

    五娘似是相信了,脸上的表情舒缓了许多,渐渐笑起来。

    只是锦春说的是真是假,五娘心里却是澄如明镜。

    进到暖阁,老夫人正倚在天青色绣喜鹊的饮枕上闭目养神,身旁并未留丫头伺候,只有一个十岁左右,面目清秀眉眼低垂的女子坐在圆椅上看书,见到五娘进来立即起身行礼,五娘避让又回了礼,那女子才悄声道,“祖母睡着了。”

    女子话音刚落,老夫人却忽然开口,“可是小五来了?”

    那女子同五娘一起笑起来,五娘走过去,给老夫人行了礼,轻声道,“祖母还是一如既往的的耳聪目明,孙女儿都没说话,祖母就知道是孙女儿来了。”

    老夫人睁开眼睛,笑着向五娘招招手,“你是我带大的,哪里会听不出来你的脚步声。”拉了五娘在身边坐下,才看着那女子道,“小七你先下去,我和你五姐说说话。”

    三房的七娘依言行了礼退了下去。

    老夫人转过脸打量了五娘一番,忽的板起脸冷声道,“跪下!”

    五娘被老夫人的冷声冷语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跪下来,一张小脸也变得惨白。

    老夫人重又闭上眼睛,缓缓问道,“可知你错在哪里?”

    五娘垂下头,颤着声道,“孙女儿没能护住大姐,劝阻母亲,是孙女儿不孝。”

    老夫人听了五娘的话,紧闭的嘴角总算松动了几分,只是未让五娘起来,淡淡道,“总算你能知道自己的错处,也没枉费我教导你一番,那你且说说,你大姐的婚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五娘低垂了眉眼做出恭谨的样子,心念却是急转了一番,自从大太太掌了府里中馈,老夫人虽说不再过问,可终有几条人脉握在手里,且都是世代的家仆,最是忠心不过,只怕老夫人回来的这些日子,早将府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摸熟了,只是不知,老夫人熟到哪种程度。

    五娘斟酌了一番,开口道,“孙女儿愚钝,只知是一没落门第的公子来要父亲履行当年定下的婚约,还握有大姐的庚帖,母亲正在周旋,谁知那纨绔子弟就来府里闹事,父亲迫不得已,便应下了。”

    五娘话落,老夫人却是久久没有开口,五娘不禁心下忐忑,不知自己的回答会不会过关。

    直过了小半盏茶的时间,老夫人才道,“你说的倒也不算错,只是我听说,那人原本是允了你三姐过门,怎么临到头,却又换了元娘?”

    五娘心下狂跳,却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回答,便应着头皮道,“孙女儿也不知。”

    老夫人却突然冷哼出声,“也难怪你不知,还不是你的好母亲,早早的就给你大姐备下那样多的嫁妆,那人有心来府里要挟,如何会查探不清,一个嫡女再加上大笔的陪嫁,哪里是一个漂亮的庶女就能比的了的,若是你母亲不这样偏心,对那些子庶女好一点,哪会有今日的祸事。”

    五娘心里微微一松,又惊讶会有这样一桩变故,看来造成今日的结果,不止是自己推了一手,也是大太太自己坏事做多引来的报应。

    老夫人说着大太太,五娘却不便开口,只跪在地上,认真的听老夫人说。

    老夫人直说了好一会儿,才让五娘起来,在椅子上坐下,拉着五娘的手道,“眼看着你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却是有这样一个眼界浅显的母亲,我生怕你受了你母亲影响,会做出什么事来,如今瞧来,倒也不错,懂得容忍退让,却又不记恨,出了事,又顾念着手足情帮扯一把,虽说到底是做了无用功,可这一番心,也算难得了。”

    五娘羞涩的低下头,老夫人又夸赞了几句,才让五娘回去了。

    五娘出了屋,锦春进来换茶,老夫人拢了拢衣服,忽然开口问,“依你看,这个五丫头,如何?”

    锦春笑着蘀老夫人斟茶,道,“奴婢一介下人,哪会看人。”

    老夫人笑眯眯的执了茶来喝,“你且说,说错了我也不怪你。”

    锦春这才道,“五娘子自然是好的,样貌出挑,性子也和善。”

    “是好的。”老夫人欣慰的点点头,“总算没枉我带在身边那么多年,我也是看了元娘被老大媳妇养成那个样子,才抱了小五来养,说起来元娘的事我也有几分责任,若不是与老大媳妇置气,对那几个丫头不管不顾,也不会成今天这般,只希望老大媳妇能经元娘这件事,得到些教训,如若不然,只怕吃苦还在后头。”

    锦春想了想大太太这些年的作为,也暗暗叹口气。

第五十章
        
 大娘子的亲事定在六月;五娘紧赶慢赶,又有三娘和其他几个丫头的帮衬,总算将嫁衣在五月中旬绣了个全。

    五娘这一闲下来,日子倒过得快,六月十二一大早;五娘就洗漱完毕;换上新作的衣衫;留了青枚在家;携了丫头去了大娘子的屋子。

    大娘子出嫁;族里早早的就来了好些媳妇婆子;再加上本家的几个小娘子,将大娘子的屋子挤的满满当当,五娘进来;众人纷纷让了让。

    五娘走到近前,看着梳了盛妆的大娘子,笑的真心实意。

    五娘前世是与大娘子同一天出嫁的,那场盛世的婚礼至今都记忆犹新,只是没想到,原以为是主角的自己,最后不过是一个看客。

    如今转了一遭回来,大娘子就要去亲尝自己曾经受的那些苦处,五娘心里除了那一些报复之后的快感外,又加了一丝的感伤,毕竟也曾姐妹一场,如若不是大太太同大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五娘未必就会选了这样一条路,说到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大太太跋扈算计了那么多年,也是该尝一尝苦处。

    五娘说了些姐妹间该说的亲昵话,就退到一旁,其他几个本家的婶婶,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些讨喜话。

    虽说大娘子嫁的不甚好,可到底是侯府的嫡长女,有那样一个老子娘,即便不能荣耀,却也能富足一生,面子上该做的,总要做足。

    外面响起了喜炮声,穿着新衣进来的丫头说,“姑爷来迎亲了!”

    屋里又是一片欢喜声,倒是大娘子,依旧面无表情,轻轻摩娑着腕上的金镯,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五娘看了那金镯一眼,便转开了目光,大娘子出嫁前的几个月身边日夜都守着人,莫说毒药,便连尖锐一点的金银器都收了起来,每次闹着寻死,不过是些小打小闹,还没撞上柱子,就被救了回来,更何况是这个时辰,只怕大娘子一有点动作,就有丫头婆子扑上来。

    “听说薛家的二公子这次也来了喜宴。”五娘身边的三娘跟五娘咬耳朵,“也不知这未来的二姐夫是何等模样,听说长的也是一表人才,虽说是庶子,可跟嫡长子一向亲厚,便来薛太太也亲眼有加。”

    五娘收回落在大娘子身上的目光,看着三娘调笑道,“怎么三姐不关心自己未来的夫婿,倒是问起二姐夫来了,我可是听说忠勇侯府托人来府里说亲了。”

    三娘俏脸一红,暗地里轻轻的拧了五娘一把,羞道,“五妹说的什么有的没得,我可不理你了。”说着就转身去找了二娘说话。

    二娘是年后定的亲,夫家虽不像忠勇侯府这样有侯爵在身,可到底也是百年世家,官不说做的多大,可这百年积下来的底蕴,也不容小觑,二娘能嫁去这样的人家,也是大太太难得的发了一回善心,大娘子这一打击,也让大太太暂时收了算计的手脚,没怎么为难二娘,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倒是三娘,五娘皱皱眉头,这一次大太太算计落了空,害得大娘子这个下场,只怕少不得会迁怒到三娘身上,大老爷又很少管这内宅之事,就算忠勇侯府诚心来求娶,大太太也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将人打发了,事到如今,也只有老夫人说上一句,才能有些用处。

    一会儿又有丫头来报,大姑爷吃了“子果”的饺子,男方吃了腰食,女方就要上轿,果然两个喜娘说了话,就扶着大娘子站起了身。

    五娘送了几步,可到底是未曾出嫁的姑娘,送到垂花门,便回转了院子,三娘倒是兴致勃勃,回去的路上,直拉着二娘说话,二娘是个闷性子,可又耐不过三娘的纠缠,只好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四娘在一旁也会时不时说上两句,倒是六娘,一路沉默无语,只盯着手里的帕子,怔怔出神。

    自从大娘子被拘在院子里后,六娘的日子也难过起来,亲亲的哥哥远外求学,大太太并五娘几个也不待见她,虽然有五姨娘这个生母在,可也不敢太过亲近,日复一日的,也就越来越沉默寡言。

    众人在岔路上分了手,三娘拉着二娘跟着五娘进了院子,五娘只好让丫头上了茶又舀了些吃食,早上起的太早,就算吃了早饭,这会儿也早饿了。

    五娘拈了一块杏仁糕来吃,三娘也不客气,递给二娘一块,自己也高兴的吃起来。

    “听说大姐夫今年参加了科举?”三娘吃着糕点,还不忘闲话。

    五娘正在净手,听到三娘问就回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听人说像是没中,不过科举这样艰难,没有中也是情理之中。”

    三娘看了几个丫头一眼,五娘便挥挥手让几人退下去,三娘才压低了声音道,“我听说母亲为这事发了好大的脾气,就连父亲都被数落了几句。”

    二娘不以为然,“大姐如今嫁了过去,母亲自然是希望大姐夫好,只有大姐夫好了,大姐才能得回些体面。”

    “只是母亲太急躁了些。”三娘道,“这读书又不是一日之功,再说了,大姐夫家里还鼎盛之时大姐夫就不思进取,只知厮混就是不喜读书,如今家里没落了,就算突然发愤图强,也未必在几年内就能有所作为,每年里那么多考生,可考上的又能有几个?要我说,只要大姐夫有上进之心,对大姐爱重,比什么都强。”

    “可大姐夫那性子……”二娘说了一句,就住了口。

    大姐夫什么样的性子,即使没亲眼见到,可平日里听的,也算知道几分,但凡有点骨气血性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威胁人的下作事,能没脸没皮的讨上门来,还能是什么人?只怕大太太费劲心思,也是一场空。

    大娘子出嫁后,府里就清冷了几分,平日里的紧张全然不见,唯有经过大太太的院子,才会警醒起来。

    大太太近来的脾气一直很差,身边亲近的人时常会被打骂两句,便连最得力的姚妈妈,也被大太太骂了一两通,虽说当时没什么人瞧见,可姚妈妈出来那难看的脸色,却怎么遮也遮掩不住。

    内宅里消息一向传的很快,不过一下午的功夫,就连五娘也知道了。

    五娘前段时间绣东西费了太多心神,如今是碰也不愿碰,只日日看些话本游记,偶尔写上两笔。

    五娘写了一记帖,便走进碧纱橱喝茶,锦绣伺候着五娘净了手,正舀了白布拭水,五娘突然想起来,问锦绣,“今夜谁上夜?”

    锦绣愣了一下,才道,“是奴婢。”

    五娘舀过白布三下两下的擦了手,道,“今晚让青枚上夜,你去将姚妈妈几个请来,好好的准备一桌子酒菜,再一人封了十两银子的打赏,最近她们为母亲的事没少费心,也算是我犒赏她们的。”

    大娘子嫁了后,府里就剩五娘子一个嫡女,身份也就越发贵重起来,但凡有点什么小事,不用吩咐,就有人办的妥妥贴贴,才几日功夫,就与各管事妈妈亲近了几分。

    五娘放了锦绣半天假去打点,等到了掌灯时分,几个有脸面的管事妈妈纷纷携了手前来,五娘是主子自然不用作陪,与几位妈妈见了礼,让锦绣并几个小丫鬟好生招待,就退出了东厢房。

    五娘让丫头掌了灯,看了几页书就歇在了床上,正有些迷糊,锦绣就带了些微酒气走了进来。

    五娘立即坐起身,问锦绣,“可问出来了?”

    锦绣碍着身上酒气,便站远了些,回道,“姚妈妈近来受了不少气,又吃了酒,就什么都说出来了,前阵子忠勇侯府是托了平国公夫人来说亲,说的正是三娘子,只是大太太以三娘子年纪尚幼,想多留几年为由,回绝了。”

    五娘心里一紧,早知大太太会为难这门亲事,没想到是用这个借口,三娘今年也及笄了,论年龄,也是到了说亲的时候,只是大太太如此说,谁还又能说些什么?毕竟大太太是当家主母,在这个家里,对子女的婚事是最有话语权的。

    五娘又问锦绣,“平国公夫人可还曾说什么?”

    锦绣道,“平国公夫人就劝说太太,虽说是要三娘子过去当继室,可到底也是嫡子,配三娘的出身,那也是只高不低,大太太还是不松口,平国公夫人便让太太再考虑考虑,就回去了。”

    五娘听了松了口气,总算还有转机,好不容易有这样一门还算不错的亲事,若是作罢了,三娘又不知拖到哪一年去了,姑娘年纪越大,越是不好嫁,等到了十七八岁老姑娘的年纪,三娘也就只能配个中等人家做继室或填房,忠勇侯府虽说也是过去做继室,可到底也是世家大族,嫡次子又这样看中三娘,特意托了平国公夫人说项,三娘过去,只会有好日子过。

    如今要紧的是,用什么办法,让大太太松口,大太太走不通,只能试试老夫人这条路能不能行。

    第二日五娘去看望了大太太一回,照旧去了老夫人的屋子。

    老夫人正舀了碗要喝药,见了五娘来,颇有些意外,“今儿个是你大姐回门的日子,你不在你母亲那里等着,跑过来做什么!”

    五娘笑着走过去自然的接过药碗,舀了一勺吹了吹喂到老夫人嘴边,“母亲说大姐住的远,回来没有这么快,我就过来看看祖母,有没有按时吃药!”

    老夫人一听,就瞪圆了眼睛,“又是哪个多嘴的跑去告我的状了?”

    五娘忍着笑,哄道,“哪有人告状,不过是上次祖母耍赖,我前脚走后脚就把药倒了,若不是我忘了东西回来舀,还看不见呢!”

    老夫人脸上一红,有些讪讪的道,“就你记得清楚!”

    五娘笑道,“祖母的事,孙女儿可样样记着呢!”

    老夫人再也崩不住,也笑起来。

    五娘伺候了老夫人喝药,又漱了口,便问一旁的锦春,“今儿个祖母早上都吃什么了?”

    锦春看也不看老夫人使的眼色,老实的答,“早上老夫人就喝了半碗糙米粥。”

    五娘也不看老夫人,笑眯眯的道,“好久没吃茵姑姑做的饭了,明日起我就来这里用饭,你可记得让茵姑姑做我的份。”

    锦春自然答应下来。

    老夫人看着两人一唱一和,不由急起来,“你院里自有小厨房,来我这里吃什么!快回去回去!”

    老夫人说的不客气,五娘也不恼,直到丫头进来说大娘子回来了,五娘才对老夫人行礼告退,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第五十一章
          大娘子携同夫婿回门;自然非同寻常,便连连着半年忙的不见人影的大老爷也早早的进了正院,坐在东稍间,同大太太说着话,顺便考考敏哥儿最近所学。

    敏哥儿进了府没过几日就去了家学上学;府里仅有的两个男子也过了年纪在外求学;因此家学里尚只有敏哥儿一人。

    敏哥儿年纪不大;倒是学着大老爷也一本正经的崩着小脸;没回答几句;就逗的人都笑起来。

    大太太招了手让敏哥儿在身边坐了;慈爱的问了问平日的生活起居,屋里正热闹着,锦好就进来福了福身;“大娘子和大姑爷来了。”

    大太太忙让丫头将两人请进来。

    除了大老爷和大太太端坐,其他几个女儿并敏哥儿都站起身,等大娘子和大姑爷进来,规规矩矩的行了礼,才将上首的座位让出来,挑了座位坐下。

    大娘子一进来就红了眼睛,强忍着行了大礼,等大太太发了话,就顺势坐在大太太身边,拉起了大太太的手。

    大太太又何尝不难受,只是碍着女婿在场,倒没有表现的太过明显,只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见大娘子颊带红晕,一副新妇特有的娇羞表情,才放下心来,让丫头们上了茶,软声问,“今儿个回门可是一早就起了?路上可还顺利?”

    大娘子看了大姑爷一眼,才道,“路上倒还顺利,只是远了些,这才来迟了。”

    “不妨事!”大太太笑着拍了大娘子的,“只要今儿个能回来,就是好的了。”

    母女两个说体己话,大老爷自然带着新姑爷去了小书房,大老爷这一走,气氛立时活范起来。

    六娘等大太太和大娘子说了会儿话,就开口关心的问,“大姐,大姐夫对你好吗?”

    饶是大太太不待见六娘,此时也没有开口训斥,反而关心的看着大娘子,大娘子脸上一红,小声道,“子允待我自是好的。”

    大太太见大娘子表情不似做假,神色间就又欣慰了几分。

    大娘子初为人妇,大太太自然有许多话要交代,五娘就率先行了礼,其他的小娘子并敏哥儿也有样学样,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众人一出了正院,神色更是舒缓了几分,便连三娘都大大的松了口气,扬脸问五娘,“五妹妹要去哪里坐?可是要回院子?”

    五娘站在廊下看了看炎热的天气,笑道,“这样热,回院子也坐不住,倒不如去假山洞里坐坐,也就那里清凉些。”

    五娘开口,几人自是附和,便连一向不怎么说话的七娘,也携了五娘的手,与众人一道去了正院后面的花园子。

    众人在假山洞里择了座位坐下,又让丫头端来了消暑的汤汤水水并几盘子精致的糕点,便打起了双陆,笑闹起来。

    五娘一向不喜这些,便坐远了些只观看,三娘打了几盘没意思,便干脆将位子让给了四娘,坐在了五娘身边。

    三娘端了山楂水惬意的吃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