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逆袭成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家其他人见冯民怒了,都不敢之声了。这时只见他一把抱住韩欣瑶,对着坐在马车上的韩娟说道:“到家了,咱们进屋吧。”他语气放低了很多。
    韩娟点了点头,她知道冯民在冯家的地位,可是今日一见,不得不说,对以后的日子还是抱了很大希望。
    今日冯民的态度决定了她们母女在冯家的地位,他也是变相告诉冯家众人,他冯民的妻女不能让人欺负了去,那怕那人是自己的家人也不行。说白了他就是典型的护短。
    别看冯民不喜欢韩欣瑶,可有韩娟在的一天,他对她自然不会太差。可话又说回来,没有今日这出,她们母女在冯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老三你也是的,小玲毕竟还是个孩子……。”谭淑梅见冷场了,八面玲珑的她接话打了一个圆场。
    冯民没有理会自己的母亲,抱着她,拉着韩娟的手进了院里。冯家众人一看,都自觉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了,有帮拿包裹的,有帮卸车的,反正没有先前看热闹的态度了。
    韩欣瑶对于这个时代不太了解,可争锋相对她却见过很多。所以,今日这场合没有吓到她不说,反而让她明白,人不管在哪里必须要强大,弱懦只会受人欺凌。
    这顿饭吃得没滋没味,在大门口闹了那么一出,进屋以后大家伙也都闭口不言了。吃过饭冯家众人就都走了,韩娟母女二人收拾三张桌的碗筷,而冯民却不知去向。
    “妈,以后我们就要在这里生活吗?”韩欣瑶蹲在灶坑前烧火,韩娟站在锅台前刷碗,她觉得今天很压抑才顺嘴问道。

  ☆、第七章 无奈上学

“嗯,这里不好吗?丫丫。”
    韩欣瑶微微一笑。冯家的条件在她眼里不算太好,可和她原来的家相比,已经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冯家是三间半的草坯房,房身周正,院里宽敞,前后园地方也大。屋里摆设也是这个年代最好的,可是她却不知,看着花花绿绿的报纸墙,总是感觉没有她原来的闺房好。
    韩娟见女儿低头不语,心中感觉孩子可能对新家不喜。她一边刷着碗一边说道:“丫丫,以后管冯叔叔就叫爸爸吧,咱们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了…。你不是想去上学吗,爸爸说过几天
    就可以去了…。”她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明知道此刻的刘妍听不懂,可还是自言自语再说。这些年她活的也很不易,只希望自己走这一步,女儿以后能明白她的苦心!
    听着母亲说的话,她心中又是一番感慨。不知自己为何莫名会来到这个世界,但孝字她懂。这一段时间,母亲的细心呵护她都看着眼里记在心里,虽然她没有说过什么,可对从小
    失去母亲的她来说,韩娟所作所为已经让她对她不在排斥了。只是她有时不知如何表达罢了。
    日子一晃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冬天来了,天下起了雪。韩欣瑶上辈子生活的地方属于南方,没有见过雪的她,此刻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安安静静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韩娟好笑的摇了摇头,见她看着外面,说道:“丫丫怎么不去堆雪人呢?”以前韩冬在的时候,他们兄妹二人冬天最喜欢堆雪人了。
    “堆雪人?”韩欣瑶转头看眼她母亲,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你这孩子,天天闷在家里。再这样下去,非得傻了不可……。”冯民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接话说道。
    “回来了。”韩娟放下手中要缝补的衣服,下地给他拍打一下身上的雪。
    冯民又看眼坐在窗户前的韩欣瑶,对着韩娟,道:“丫丫明天就可以上学去了。”这几天他都这跑上学的事情。
    “真的?”
    “这还有假,给。”冯民伸手把户口本从裤兜里掏出来递给了她。
    韩娟打开户口本再低头那一瞬间,本来激动的心情瞬间低落到了谷底。看着上面写着冯晓妍三个字感觉刺眼无比。
    “孩子的姓非得改吗?”她不想孩子改姓,这个问题和他说了很多次,可如今看着户口本上的名字,心中多少有些难过。倒不是韩娟对韩欣瑶的父亲余情未了,而是不想让女儿大
    了多想而已。
    冯民摇了摇头,“叫啥不都一样。再说,不改姓也落不到冯家的户口本上呀。”他低头看着她,心平气和的说道。
    韩娟没在和他理论这个问题,可心中还是觉得不舒服。
    韩欣瑶听见自己的新姓名,瘪了瘪嘴,她能说,她不喜欢吗?当然不能,看着父母僵在哪里,开口说道:“冯晓妍不错的名字,我喜欢。”违心说话,她也会。
    韩娟转头看眼女儿,见女儿没有不高兴,才把心放回了肚里。而冯民却笑了!
    晚上,她一个人住在西屋,而父母却住在东屋,睡不着的她,又把那块玉佩拿在手里来回的把玩。
    第二天,八点不到,冯民就带着韩欣瑶去了他们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报道。说是学校,不过是临时住家房屋改建的,她进了屋看着简陋的教室,瞬间对上学失去了兴趣。
    “郭老师,这是我家韩欣瑶,以后你要多费心了。”冯民冲着三十多岁郭海客气的说道。他说的是韩欣瑶而不是冯晓妍,因为昨夜韩娟因为姓氏闹了许久,所以他在向老师介绍的
    时才会这样说的。
    “都不是外人,让她进屋坐吧。”郭海指了指一张无人的书桌。意思,让她坐再那里就行。
    韩欣瑶抬头看眼冯民,想起昨夜东屋传出来的哭泣声,无奈挪动着小短腿朝着指定的位置走了过去。
    冯民走了,留下她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室里的孩子对她产生了好奇。下课老师刚刚离去,所有孩子立马围着她左看右看的。
    “韩欣瑶?你和冯晓玲是什么关系?”一个瘦瘦高高男孩子问道。
    “柱子,她是冯三叔家的拖油瓶…。”又一个男子接话说道。
    “闭嘴,拖油瓶怎么了,走开、走开。”一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声音尖锐的喊道。她来到韩欣瑶身旁不请自坐。
    他们见生产队大队长的女儿说话了,都撇了撇嘴知道她是小魔女,无奈都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别理他们,狗嘴里没有一句好话。对了,我叫孙艳玲……。”孙艳玲性子有点顽皮,好打不平,她和韩欣瑶同岁。第一眼见她感觉胖乎乎的她很乖巧,所以向来不主动找玩伴的
    她,第一次主动和她说的话。
    韩欣瑶微微笑了笑,对于她来说,孙艳玲只是一个孩子。虽然她重生前仅有十六岁,可那时的她已经算是大人了,这会让她和一个孩子交谈多少有些不适应。
    一个人对一个人莫名能产生好感,过程是不需要解释的。她们两人的性子一个安静一个好动,可就是这样两个不同性子的人,没想到却成了闺蜜好友这是后话!
    中午放学了,她慢慢腾腾收拾着自己的小书包,孙艳玲凑了过来,嫌她动作太慢,伸手帮她把本子塞进了书包,拍了拍手,得意洋洋的道:“韩欣瑶,你胖不会连速度也慢吧?”
    韩欣瑶低头看眼她这幅身体,无奈的撇了撇嘴,以为她想这么胖吗?两个多月了,饭量减少一半可愣是没有瘦下来。抬头看着瘦瘦高高的孙艳玲,只能感慨感慨了。
    “走吧,在磨蹭一会学校就要锁大门了。”她拉了她一把说道。
    韩欣瑶对学校的规矩不懂,听她这样一说,站起来跟着她离开了教室。
    她们两家离得不远一个在一队住一个在二队住,而学校却是在四队,韩欣瑶到家了,看着朝一队走去的孙艳玲挥了挥手。
    “丫丫,放学了?”韩娟在屋里见女儿站在大门口没有进屋,她放下手中的活,急忙迎了出来。顺着女儿看的方向望了过去,见是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朝前走,问道:“是你同学吗
    ?”自从韩冬走了以后,女儿就没有玩伴了,她希望孩子能多些玩伴。

  ☆、第八章 母亲闹小病

进屋放下书包,见灶台上摆着切好的菜,又从屋内来到灶台前蹲下帮忙烧火做饭。
    “你去玩吧。”见女儿如此懂事,放学回来就知道帮自己干些家务,韩娟有些心疼女儿了。
    韩欣瑶微微笑了笑,心想她去哪玩?和一堆小孩子打雪仗吗?想起路上被同学无意打到自己的那下,她想想都感觉冷。
    “外面冷,我还是在家吧。”
    韩娟寻思一会开导她说道:“丫丫,小孩子不要总闷在家里,没事就要多出去走走……。”
    “妈,我知道了。”韩欣瑶努了努小嘴巴,觉得她是应该出去走走转转了,不然对这个世界了解带太少不说,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韩娟可不知女儿此刻的想法,见女儿答应的如此痛快,以为是孩子上学的原因呢。想起昨晚自己拒绝了他的要求,两腮泛红,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韩欣瑶低头烧火没有看见母亲的表情,只顾着想着自己的心事了。这时,外屋门从外被拉开了,她抬头一看是父亲回来了,乖巧的道:“爸,回来了。”在她心里冯民不算是继父,
    韩娟也不算生母,她只是占据了这具身体,灵魂却是来自千年之后。
    冯民对这个女儿想法颇多,最开始有些拿捏不好自己的态度,可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发现韩欣瑶不仅贴心孝顺,而且还很聪明,从来到冯家以后就没见过她顽皮过,更不要说惹
    她母亲生气,有时她安静的让人很容易忽视她的存在,而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丫丫,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呀?”他放下手中的胶丝带子,取下头上戴的棉帽子问道。
    “没有!”
    韩娟回头瞪了一眼她丈夫,道:“放桌子,马上就吃饭了。”冯民见她没再给自己脸色看,憨厚的笑了笑急忙拎起炕桌进屋里了。
    饭桌上,一盘酸菜米分、一盘肉炖豆角丝,还有一小盘蒜茄子,捞的二米饭,这饭菜在七六年已经算是富裕人家才能吃得上的了。
    三口人刚刚端起饭碗,韩娟闻着肉味突然有种想吐的感觉。她以为自己是着凉了呢,急忙夹起一小块蒜茄子想把呕吐感压下去。可是,咸菜还没放入口中,恶心感越加强烈了。
    “妈,你怎么了?”韩欣瑶见母亲下了地,端着碗追问道。
    “你们吃。”韩娟话落急忙冲出了屋子。冯民一看放下饭碗追了出去。
    韩欣瑶透过窗户看眼站在西北角樟子跟前的父母,她放下碗筷,穿鞋下了地。
    “这是咋了?”冯民拍着她的后背,神色充满焦急的问道。
    韩娟摇了摇头,干呕了半天啥也没吐出来,听见关门声,她擦了擦嘴巴,道:“可能是着凉了。”
    冯民一听点了点头,见她不在干呕了,道:“我回屋给你烧片去痛片吧!”农村人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几乎都很少有看医生的,像一些小病几乎都是土办法给治好的,你要是看谁去了
    医院,这人几乎也就没救了。
    韩娟点了点头,站直身体推开扶着自己的丈夫,看眼走过来的女儿,道:“丫丫,你咋也出来了,妈是着凉了一会就好了。”她捋顺了一下自己的胸口说道。
    韩欣瑶一听,瘪了瘪嘴,看眼她母亲,道:“妈,赶紧进去吧,外面冷。”她见母亲穿得单薄心疼她说道。
    “嗯,走吧!”
    三口人再次围着饭桌而坐,可是韩娟闻着肉味还是想吐,见他们父女二人盯着自己看。她无奈忍着想吐的冲动,一小口一小口吃饭。期间她一口菜都没有吃。
    冯民毕竟是个男人这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可像来心细的韩欣瑶却早就发现了母亲的反常。她好心给母亲加了一块肉,没想到,她立马给夹了出去扔在饭桌上。
    “怎么了?”
    “没啥,闻着肉味想吐。”韩娟眉头一皱,如实回答道。歉意的看眼女儿,她放下手中的碗筷身体往后挪了挪。
    冯民夹起被扔在桌上的肉放进自己嘴里,嚼了几口说道:“喝了去痛片也不管用吗?不行就找大夫瞧瞧吧。”
    韩娟摇了摇头,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道:“我就是着凉了,别大惊小怪让人看了笑话。”她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娇气,可不想刚刚嫁过来个把月就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笑点。
    冯民这些日子已经多少了解她的脾气了,见她态度如此坚决,只好放弃想劝说她的想法。
    饭后,冯民收拾的碗筷,韩娟躺在炕上没有动,韩欣瑶擦炕扫地。
    家里养的小狗叫了起来,她回头透过窗户一看,撇了撇嘴。
    “韩欣瑶,你在吗?”
    “她是?”韩娟见一个小女孩进了屋里,转头看眼女儿问道。
    “三婶,我是你家韩欣瑶的同学,叫孙艳玲。”孙艳玲声音清脆的说道。
    “哦,丫丫的同学呀,快坐。”她坐了起来,拍了拍炕头意思让她上来坐。
    “不了三婶,我找韩欣瑶是一起上学的。”孙艳玲表现的乖巧懂事,一言一行也规规矩矩,压根就让你看不出来她的本性。
    “呕!”韩娟干呕了一声,急忙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说道:“丫丫,赶紧和小玲一起上学去吧。”她端起大茶缸喝了一口热水。
    孙艳玲小眉头一皱看眼韩娟,笑着说道:“三嫂,我们走了。”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她顺嘴嘱咐了一句。
    出了冯家,孙艳玲又转头看眼她,道:“韩欣瑶,你妈长得真好看,比以前的那个三婶好看多了。”小孩子说话不像大人会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话也是想到那就说道那。
    韩欣瑶没有接话也没多想,她讨了一个无趣,边走边说:“你咋不爱说话呢?像个闷葫芦似得。对了你妈有小孩了吧?”她脚步停了下来,低头看着地上的白雪,经她这样一提,这
    才想起母亲的反应的确像是孕妇。
    孙艳玲一路上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对于喜欢安静的韩欣瑶来说有些受不了她了,两人进了教室,叫柱子的同学告诉他们,老师去乡里开会了,下午不上课了。
    韩欣瑶一听转身就想回家,她可不想在和她一路回家了。
    “走,我带你玩去。”孙艳玲拉住她的胳膊不松手说道。

  ☆、第九章 改变成长

“你好笨。”回家的路上,孙艳玲埋怨韩欣瑶说道。下午她们打雪仗去了,可是却打输了。
    韩欣瑶瘪了瘪嘴,心想,打输了能怪她吗?玩的时候自己就说过不会打了,可是她非得拉自己玩,这会输了又数落自己。
    其实没有不会打雪仗的人,韩欣瑶是顾虑到自己的形象所以才放不开玩,她总把自己看待成大人,玩耍起来自然显得备受约束。
    “下次你要激灵些,别傻呆呆往那一站了。”
    “我知道了。”
    “今天真是气死我了。要不是你,我常胜将军的名头能输吗?”孙艳玲又开始一轮新的磨叨,她越想越不甘心,这会在想下次如何报仇呢。
    韩欣瑶穿得衣服厚走得比较慢,看着两排的房屋心中感慨甚多。孙艳玲回身看眼她,额头一邹,道:“我算是服你了,打雪仗咱就不说了。你说说,你走个路还东张西望,真不知道
    有啥好看的。”她对这个村太熟悉了,不觉得有啥稀奇的。
    “墙上写的字是什么意思?”
    孙艳玲顺着她手指着的方向看了过去,小嘴巴撅了起来,摇了摇头,道:“我不认识那些字。”
    “破四旧,立四新?”
    “你认识这些字?”孙艳玲一脸不可思议看着她,好像她认识字有多么不可思议似得。
    “嗯,认识几个字。”
    “是你妈教的吗?”
    “嗯!”
    “呀,你妈还识字呀?真让我羡慕。”
    “这话是什么意思?”韩欣瑶转头看着她问道。
    孙艳玲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你要是想知道回家可以问你妈。”
    韩欣瑶一听,想想还是算了吧,问她母亲,估计又会对自己一番长篇大论,她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她回家的时候韩娟躺在炕上睡着了,韩欣瑶看了看时间,又看眼母亲平坦的小腹。想了想来到外屋地蹑手蹑脚准备给母亲做饭。
    刷了刷锅,想了一下却不知自己要做什么饭,端着盆来到仓房,左看看右瞧瞧,最后她看见面袋子撇了撇嘴,往盆里挖了一碗面,系好面袋子又打开玉米面的袋子挖了一碗。
    上辈子她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厨艺还是懂得一些,虽然炒出来的菜,品相差了一点,可是味道还是不错的。其实韩欣瑶最拿手的就是炖汤和做各种高点,可是她家的食材
    有限,只能做些能填饱肚子的饭菜。
    回屋和面,削了两个土豆又捞出点腌好的酸菜,她打算做个酸菜土豆丝汤,之后在锅边贴上大饼子就行了。
    锅烧热,往锅里倒了一点油,又往灶坑里添了一把柴火,她这才站着小马凳开始炒酸菜。这是她来到这里第一次做饭,因为身高的原因,看着她的动作有些滑稽好笑。
    大饼子刚贴进锅里,锅盖还没等盖上。冯民就从大队回来了,进屋看着站在小马凳上的韩欣瑶,神色一愣问道:“丫丫,你在做饭?”他来到灶台前看着锅边贴的饼,摸了摸她的头
    发。
    “嗯。”
    冯民一听,心中有些心疼她。都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没有父亲的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异色的目光才能如此懂事。
    他弯腰把她从小马凳上抱了下,回身盖上锅盖,拍了拍她小肩膀,轻声说道:“丫丫,你是我冯民的好女儿。”他话中包含了很多意思,看韩欣瑶的目光也变了,少了往日的疏离,
    多了一份亲近。
    韩欣瑶微微一笑,蹲在灶坑前一边拉着风匣子一边烧火。她做饭只是想体谅母亲而已,完全没想到继父会因此事对她态度再次而改变。
    等韩娟知道这饭是女儿做的时候,她吃了很多。虽然不知女儿何时学会做的饭,可能吃上女儿做的饭她感觉自己知足了。
    六岁的孩子做饭在农村多了去了,所以韩娟也没感觉有啥不正常。这年头大人下地干活,几乎都是孩子在家做饭,她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
    吃过饭收拾好了以后,韩娟坐在炕上织毛衣,冯民见韩欣瑶无所事事,想了想,说道:“丫丫,爸教你识字吧。”这是他刚刚决定的,别看村里有学校可是老师的文化程度却是有限
    。可以说,他算是他们村里文化最高的人,所以平日他都很忙。
    韩欣瑶眨巴眨巴眼睛,本想拒绝,可是一想她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急忙拿起自己的书包上了炕,坐到了父亲身前。识字是假,她想通过冯民多了解了解这个世界才是真。
    韩娟看着这对父女,笑着摇了摇头,如此温馨的画面是她向往已久的梦想,虽然他不是女儿的亲生父亲,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猛然想起那个负心汉她自嘲的笑了笑。
    “一,二、三……。”他从一二三一点一点的教起,神色非常专注,看着有点严厉呆板,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教女儿识字,倒像是在工作一样。
    韩欣瑶有上辈子识字的基础,加上她记忆力过人,每次父亲教过一遍的题目,回头就能举一反三。这下冯民更加对女儿上心了。从这天以后,他不管多忙多累,晚上靠住时间都要
    辅导女儿。而她通过学习也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
    白天她乖乖上学,放学回来帮母亲做家务,闲时和孙艳玲在一起玩耍,日子过得充实快乐。
    而冯家即将要迎来一个小生命,虽然韩娟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感觉很意外,可想到冯民对自己女儿的态度,再加上他又没有子女。所以,她在知道自己怀孕以后,没有私下偷偷把孩
    子打掉,而是决定生养这个孩子。
    可是因为她怀孕的事情却在村里引起了风波。冯民和前妻结婚三四年两人也没有孩子,村里人一二去都传他不生育,而韩娟嫁过来还不到三个月就怀孕了,大家伙都认为这孩子不
    是他的。也不知是谁扒开了韩娟的过去,众人对她肚子里的孩子看法就更多了。
    冯民真是百口莫辩,他知道这孩子是自己,可是却不能道出真相来。虽然知道这样委屈了韩娟,可他也无奈。想起已故的前妻,只能保持沉默,好像也是从那天起,他对她们母女
    二人更加好了。
    年关越来越近了,韩娟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韩欣瑶也放寒假了,冯民这段时间也闲了下来。

  ☆、第十章 蔫坏的她

“东西都拿了吗?”韩娟再给女儿梳头发,见丈夫穿戴好了,顺嘴问了一句。
    “都拿好。”他们一家三口今天去婆婆家过年,这是她们母女第一次和冯家人在一起过年。所以,韩娟不想空手去。
    刚刚九点,三口人就锁好了家门,拎着东西往住在六队的婆婆家去了。
    韩娟今日穿了一件暗红色的衣服,这是嫁给冯民时穿的那件衣服,怀孕又赶上过年了,她就把衣服拆开添了点布料,改成现在能穿的衣服。
    而韩欣瑶穿着一身桃米分色的新衣服,脚下穿着母亲给做的新棉鞋,头上梳了一个歪桃,脑后扎起两个小辫子,二尺长的红绸子往小辫根一系,增添不少孩子的气息。
    冯民今年也对自己奢侈了一回,给自己添了一套新棉衣。个头将近一米九的他穿上新衣服。别说,人都精神了不少。
    路上的积雪比较厚,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