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弃妃贺莹雪-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上
  在小河边收拾好以后,莹雪就开始琢磨下一步的行程。
  
  她现在的位置是大都平安城的北门。听锦绣说出了大都,周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规模相当的小镇,其中尤以西边的肃源镇最为繁华。如果不想出城,就转身从北门进城。
  
  当然不能进城,她要向外走,走得离皇城越远越好。选择了肃源镇以后,莹雪遂拔腿向西走去。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古代的原野在柔和的阳光下一览无余。远远的官道上进城的人流熙熙攘攘延绵不绝。有赶车的坐轿的还有挑担的提篮的,当然,更多的是走路的。不用猜也知道人们是去参加祈丰节活动的。
  看到那些人兴高采烈的样子,莹雪真的很羡慕。要是穿到普通人家的话,她也会跟他们一样,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给地母上柱香,求她老人家保佑今年的庄稼子粒饱满五谷丰登。
  
  莹雪不敢走大道,只拣小路快步向西赶。看看太阳的高度,快近中午了,她也饿得没劲了,就靠在了一棵大树旁坐下,从包袱里拿出锦绣为她准备的窝头,掰了一半放在觜里嚼着。干得难以下咽 ,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她就去要水喝。
  
  在家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农妇,喝过水后,莹雪问她到肃源镇还有多少路程。
  
  “二十多里地”她看了看莹雪“今天不巧,都是往东去的,要是平时,往西去的车多的是,吱一声,都能捎上你。”
  
  也甭指望什么方便车了,还是自己走吧。莹雪又继续向西奋斗。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走了一阵,莹雪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
  
  这些日子为谋划出逃的事一直没怎么睡好觉,昨晚至今更是没有合过眼,现在这困劲全都找上来了。莹雪看了看四周,找了个僻静的向阳坡地,蜷缩着躺了下来。
  
  等她醒来时,太阳已经转到西边去了。糟了,得快些赶路。莹雪急急忙忙地从包袱里拿出剩下的那半拉窝头三口两口吃下去,就向西边急赶。
  
  黄昏十分,莹雪总算赶到了肃源镇。
  
  可能是因为过节,小镇里十分热闹。虽然已是黄昏时分,可街道上仍然是人来人望,临街的店铺都还是灯火通明山尚在营业中。镇中心的戏台前,已经挤满了等待看戏的人们。人群的外边,则是卖各种小吃的摊子。
  
  看到那些卖小吃的摊子,莹雪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她发现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冒着热气的馄饨啊,好温馨。
  莹雪走到混沌摊前。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在忙活,好象没什么食客,他俩正平静地看着等待看戏的人群。见莹雪过来了,馄饨大婶笑着道,“这位姑娘吃碗馄饨吧。”
  
  “多少钱一碗啊?”
  
  “三文钱。” 
  
  三文钱,想想锦绣他们为她凑的那点碎银子和可怜的十枚铜钱,莹雪犹犹豫豫地说,“那个,这大碗的我吃不了,您给我少盛点,我就要两文钱的吧”
  
  那大婶和一旁正抽这烟袋的大叔对望了一眼,“行啊,你就坐下来吃吧”
  
  她转身从锅里盛好后把碗放到莹雪面前,满满的厚厚的一碗馄饨。
  
  见莹雪不知所措的样子,她笑着道“闺女,你就吃吧,两文钱,不多要你的”
  
  莹雪这才放心低头开吃。狼吞虎咽地吃完大半碗馄饨后,她才注意到这老两口一直在看着自己吃饭。莹雪不好意思地抹抹嘴,〃赶了一天的路,实在是饿急了,让您二老见笑了。〃
  
  “没事,你吃吧闺女,不够这还有,”大婶依旧笑着说道。
  
  “恩,吃吧吃吧”大叔也附和道。
  
  肚子里有了热食,莹雪总算有了些力气,这才想起问正事:“大婶大叔,这镇子上,哪家客栈又便宜又安全?〃
  
  “你要投宿?”馄饨大叔问。
  
  “恩。”
  
  “街对面拐过去就有一家。叫福来客栈。价钱还算公道,进城办事的农户都住哪儿。”
  
  就去福来客栈。
  
  一大碗馄饨都进了莹雪的肚子,最后剩下的那点汤,也让她倒进了嘴里。
  
  大婶非要再给她盛,莹雪拒绝了她的好意。
  
  非常不舍地从腰里摸出三文钱递给馄饨大婶。可她坚持只收两文。
  
  〃可我吃了您一大碗呀”
  
  “哎呀,什么大碗小碗的,能来我这小摊,就是咱们有缘分,以后常来吧”可能是怕我再罗嗦大碗的事,大婶又说道,“你不是要投宿吗,往前走,过了这条街,后边就是。”
  
  “门口有招牌,福来客栈。”馄饨大叔补充道。
  
  “那我走了啊,谢谢大叔大婶。”
  
  莹雪手里攥着那一文钱,抹抹嘴,起身朝客栈走去。
  
  天已经黑下来。走到街对面的时候,莹雪回过头去,看到那对老夫妇还在望着自己。她使劲地摆了摆手。拐过街口向客栈走去。
  
  福来客栈是一座寻常的古代二层 建筑。门前挂着写有福来客栈四个大字的招牌。
  
  莹雪走进门,看到大厅里空荡荡的,大约是因为过了饭口的原故。一边的柜台旁站着个店小二模样的中年男子,柜台的里边,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胖女人。可能看莹雪是个女的,那胖女人从柜台里走了出来。
  
  “这位姑娘可是要住店?”
  
  “是,住店”不住店谁会来这里。
  
  “要什么样的房间?”
  
  “ 便宜一些的。”
  
  好象早就知道莹雪的答案,那胖女人直接领着她向后面走去。穿过堆了很多杂物的院子,她把莹雪领到一处低矮的平房前。进屋一看,昏暗的油灯下,靠南有一铺土炕,炕上已经歇下了三四个女客,有一个女子还搂了个孩子。
  
  胖女人回头看我,“一宿四文钱,住么?”
  
  四文钱!怎么这么贵呀,
  
  “住么?”看莹雪犹豫,胖女人又问了一遍。
  
  “住,我住。”莹雪赶紧应道。这四文钱是无论如何也得花出去了。她可没胆量住山洞破庙什么的,虽然那里是免费的。
  
  看那些穿越小说里的女主动不动就住上不用花钱的破庙,莹雪心里总是纳闷。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而且是黑灯瞎火的夜晚,一个孤零零阴森森的古建筑里,吓也被吓死了,还能睡得着觉?
  
  胖女人给莹雪拿来了一个枕头和一床被子。被子有股臭脚丫子味,而且两头都臭。枕头也有股浓烈的头油味。可她根本顾不了这么多,在炕梢找了个空处,放好枕头盖上被子就睡下了。
  
  屋子里老有动静,弄得莹雪也睡不实。一会是来了投宿的,一会又有人起夜,过了一会,孩子又开始哭闹起来。子时梆声敲过后,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刚睡着,就开始做噩梦。
  
  莹雪梦见被人追杀,拼命地向前跑,却落入一片火海之中。她憋得难受,可炽热的空气却烤得她不敢呼吸…… 
  
  莹雪被憋醒了。糟糕,真是怕什么什么就来自己在发烧。全身酸软,头痛欲裂,鼻子还不透气:感冒了。一定是昨天在野外睡觉才惹出了这等麻烦。
  
  再看看身旁,客人都走了,空寥寥的炕上就剩下莹雪一个人。看了看窗外,天刚亮 ,顶多就是卯时刚过,古人还真能起早。
  
  莹雪想起来找点水喝。没有药,咱就多喝水,兴许能抗过去。可头重脚轻的,一动就浑身难受。她只好继续躺着。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就听到有人在喊“起来起来”
  勉强睁开眼看了看,想起来了,是昨天那个胖女人。
  
  “怎么回事?这都晌午了,你……”走到跟前时,她才发现情形不对,
  
  “病了————?”她的声音立码高了八度。
  
  “这位姑娘,你能不能先把昨晚的帐结了,再去找个大夫瞧瞧?”
  
  客栈老板最怕的不是客人欠帐,而是有人病在客房里,而且生病的人是个穷人。古今同理。
  
  “水,给我点水喝。”渴得要命,嗓子里真像被火烤过一样。莹雪的情况好象比早上更糟了。
  
  胖女人看着莹雪叹了口气,回身从桌上的茶壶里倒了一大碗水端给她。莹雪想起身接过来,可试了几回都没成功。胖女人摇了摇头,抓小鸡似的一只手拎起我,另一只手里的碗就送到了莹雪嘴边。
  
  一大碗凉水下肚后,嗓子不那么疼了,头脑也清醒了些。这位胖大姐又说话了:
  
  “姑娘,你看昨晚上的店钱……”
  
  真是个催命鬼。莹雪哆哆嗦嗦从身上摸出几枚铜钱递给她,她用手指扒拉了一下,又还给莹雪一枚。“姑娘,你这可病得不轻,还是去找大夫看看吧。镇上的李家医馆就在前条街上。”
  
  莹雪现在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闭着眼睛听她唠叨。可能是因为四文钱到了手,没必要再跟我罗嗦,她丢下这几句话以后就走了。
  
  过了一会,她又回来了,好象还有个人和她一起进来。
  
  “姑娘,你不能就这么躺在这里,要是病出个好歹,我们这小门小店的,可担待不起呀,还是送你去医馆吧”
  
  接着,就有人过来掀被子拉莹雪起身,背着她向外走。走了一段路后,那人弯腰一蹲,她被放到了地下。莹雪听到耳边有人说话,
  
  “姑娘,你可别埋怨啊,我这也是没法子,你要是在客栈里出了事,我们这十来口人的饭碗可就全砸了。从这往前走半条街就是医馆,你自己保重吧”
  
  是胖女人的声音。也不能怪她胆小;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落后,普通的感冒也可能要了人命;更何况这位女客看上去要严重许多。
  
  就这样;病得要死的莹雪被赶出了客栈。
  
  
至亲
  病得要死的莹雪被赶出了客栈。 
  
  “瞧这女子,还病得不轻呢,怎么就躺在这儿呀” 
  
  “好象不是这镇上的”
  
  “听说是被客栈赶出来的”
  
  “也不能怪客栈,病成这样谁家敢留啊”
  
  “作孽呀,真可怜~~~”
  
  莹雪感觉自己象被扔到了街道上,有风从她身上刮过,强烈的阳光刺得她不想睁开眼睛。
  周围一定围了不少人。飘忽不清的议论声断断续续传到她耳朵里。
  
  奇怪的是,人病到这份儿上,反倒不难受了,她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真想就这样睡下去呀……,垂死的人就是这种感觉吧……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又躺在屋子里了。守在她身边的是那对卖馄饨的老夫妻。是他们救了莹雪。
  
  事后馄饨大婶对莹雪说,那晚看着她走进胡同的背影,不知为什么,老是不放心。第二天出摊的时候,听说镇上戏台子附近躺着个外来的病女子,打发大叔过去一看,果然是她。
  
  虽然症状凶猛,可毕竟就是感冒,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受了风寒,吃了几付药以后就好多了。
  馄饨大婶婉转地问过莹雪的身世。
  
  莹雪告诉她,自己叫贺莹雪,十九岁。谈到身世,莹雪只淡淡地说道,
  
  “在夫家过不下去了,娘家人也死光了。”
  
  与莹雪的平静相反,一听到这两句话,她的眼圈立刻就红了。
  
  已走过人生大半里程的她,当然清楚这两句话的真正分量。
  
  “闺女,若不嫌弃,你就先在我这里住下,反正我们老两口也没孩子,你就……”
  
  就这样,老两口收留了莹雪,她也认了他们为干爹干娘。
  
  干爹姓张,大号张富。干娘本姓刘,出嫁后当然是随夫姓 ,大号就成了张刘氏。街坊邻居的晚辈们都叫他们张叔张婶。
  
  张婶高高 的个子,黑黑的肤色,长挂脸,眼睛细长。干活时习惯紧抿的嘴唇棱角分明。虽然有五十出头了,可人看上去很是精干,丝毫不见老态。而张叔却是又圆又胖,黑又亮的圆脸圆鼻头,连手指头都是圆滚滚的。看到他,让莹雪想起了中央台少儿节目;同时也是的主持人董浩。老年版的董浩。 
  
  老两口站在一起,除了个头一般高外,其他的就都是相反的了。身材是一个胖一个瘦,脾气也是一个慢一个急。平日里更是一个话少,一个话多。典型的互补型夫妻。
  
  通过几天的相处,莹雪看得出来,这对生活在清贫中的夫妻感情深厚,互敬互爱。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也是互相商量着来。我想,在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恐怕是很难得的。
  
  留在张叔张婶这里,对莹雪来说,未尝不是权宜之计。其实她还是想着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
  
  在这里住下后,莹雪开始努力尽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冷宫里,虽然条件不好,但总算是吃住不用自己操心。而现在张叔他们虽然收留了她,可她应该做的;就是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怎么说莹雪也是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她要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张叔张婶并不是肃源镇人。十多年前,他们远在大熙西北的老家发生了疫情,老两口两儿一女三个年幼的孩子都死在了那场无情的灾难当中。悲痛欲绝的老两口埋葬了孩子们以后,就离开了故乡到大都平安城,在一家饭庄打工。由于张叔的面食手艺好,所以收入也相当不错。只是后来张婶见老伴年纪渐渐大了,起早贪黑地劳累不说,还要被掌柜的呼来喝去地支使着,心疼得很。于是老两口一商量,就来到了这个毗邻平安城的小镇,支起这个张记馄饨摊,过上了虽然清贫但却自在舒心的日子。
  
  老两口住在镇子最西面的一处普通民房里,是这里最常见的土屋。三间房,前面的空地用石头随便圈一下就是院子了。平日里老两口住东间,中间是厨房,西间放杂物。莹雪是因为病着来的,所以直接就住到了东间,病好了以后也没动地方,就和张婶一直住着,倒是把张叔挤到西边的杂物间去了。
  
  病着的时候,张婶衣不解带地照顾让莹雪很感动,看着张婶,她想起了自己的老妈。也不知道爸妈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她只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不要因为自己的消失而难过。她想告诉他们,女儿现在还活着,虽然处境有些艰难,但是你们的女儿会渡过难关,顽强地活下去。
  
  张婶说她女儿如果活着,年纪差不多和莹雪一般大。怪不得一见到她,她就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她说,那天看到莹雪吃馄饨的样子,像极了她的女儿。
  
  “那些年家里穷,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顿肉馅馄饨,馄饨一端上桌,小闺女那大眼睛瞪得,唉,我到现在也忘不了……”
  
  张婶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悲伤,莹雪看到的,只是深深的怀念和陶醉。说到这里,她看了看莹雪,“闺女,咱现在可不缺馄饨,雪儿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有水雾遮住了视线,莹雪眨了眨眼睛,深吸一口气笑着说,“干娘包的馄饨是好吃,可我怕总吃会 变成个大胖子,那样就不好看了。”
  
  真希望自己的老爸老妈也能像张婶那样洒脱,想起女儿的时候,心里不是满满的悲哀而是甜甜的回忆……
  
  身体康复以后,莹雪就开始给老两口打下手,主要是包馄饨。她的这点手艺还是穿越前在大学军训的时候学的。军训刚开始莹雪就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子,结果只能被安排到食堂帮厨。军训一个月结束后,不但是包馄饨,还学会了制作各式小面点,真可谓收益颇丰。 
  
  第一天干活,莹雪就小小地露了一手: 馄饨包得又快又好。看到张叔张婶有些意外的表情,她只是含糊地说以前干过这活儿。
  
  莹雪开始每天都和张叔他们一样寅初刚过(清晨四点左右)就起身,和张婶忙着包馄饨,张叔负责生火煮馄饨,然后老两口一个挑着煮好的馄饨,一个推着装有桌凳碗勺的推车,再捎上那个写有张记馄饨的布幌子到小镇的戏台子旁支摊卖馄饨。
  
  肃源镇是西边进出大都平安城的必经之路,每天经由镇子去大都办事的人很多,小摊的食客大多是这些人。再加上张记馄饨也小有名气,生意一直都不错。
  
  由于家里人口少,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之前他们都是每天只做两锅馄饨,清晨一锅晌午一锅,卖完了事。由于添了莹雪这支生力军,每天能卖出三、四锅,收入自然也增加了。莹雪的心里也塌实了许多。
  
  除了早上送张叔他们到摆摊的地方,其余的时间张婶就不让莹雪在摊子前露面,她也没有勉强。这老两口的想法莹雪清楚,他们肯定是觉得一个年轻女人抛头露面的不合适,而莹雪却有自己的苦衷。
  
  她现在的身份毕竟是一个皇宫里逃出来的弃妃,若暴露了行踪,不但自己没好果子吃,连收留我的张叔张婶也会引来杀身之祸。况且这里距离皇城又那么近,莹雪不得不加倍的小心。所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呆在这处不起眼的小屋里,除了包馄饨,还揽下了所有的家务。
  
  每天的未时三刻(下午两点左右)以后,是他们一家三口休闲的时刻。莹雪通常都会小睡一会,而张婶就坐在她身边做针线活,张叔则是有时坐在外屋抽烟袋,有时在小院里忙些琐碎的活计。
  
  这一天,吃完晌午饭收拾利索,再看看太阳,也差不多是未时正了(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钟表,莹雪已经学会看太阳的位置估计时间了),莹雪刚要回屋休息,张婶叫住了她,“雪儿,跟娘去东街布衣庄一趟,给你扯身新衣裳,再顺便买点女儿家用的东西。”
  
  一听要去街上,莹雪就有些心里打鼓。那次被客栈扔到街上之所以没事,肯定是因为自己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的看不出本来面目。可现在这样要是出门,保不齐就会被知情人认出来。那样的话,麻烦就大了,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吧。莹雪找了个借口,回绝了张婶。
  
  想一想时间过得真快,自己逃出宫也快到二十天了,周围没有任何抓人的动静。
  
  曾拐弯抹角地打听过张叔:若是官府寻人,都会有些什么样的举动。
  
  张叔说是先贴告示,有了目标后,再派衙役抓人。
  
  她说就是上面画个人头再写明特征的那种告示吗。
  
  张叔说是。
  
  趁清晨帮忙出摊的时候,莹雪特意留心看过街道两边,根本没发现类似通缉令那样的告示。
  莫非自己和锦绣、小桩子一干人等实施的掉包计真的过关了?果真如此的话,她就更要隐姓埋名,让那个倒霉的林依依彻底消失。
  
  张婶没有勉强她,她自己去东街给莹雪买了块衣料,是块素净的浅兰碎花布,莹雪很喜欢。
  
  第二天闲下来的时候,她们娘俩在东屋的炕上一坐一躺,张婶边给她缝制新衣,边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她聊天。聊着聊着莹雪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张婶在婉转地打听她的过去。
  
  她知道,张婶并不是怀疑自己的身世,而是想了解她的难处以便帮助她。
  
  莹雪只告诉她说,“我,是逃出来的。夫家就在平安城内。”
  
  张婶再没有多问。
  
  过了两天,张婶告诉莹雪说他们老两口在外边呆够了,想回西北的老家去,
  
  “雪儿可是愿意跟我们回去?”
  
  “二老若不嫌弃,雪儿愿意跟随左右。”
  
  莹雪当然愿意。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去处么?可问题是人家老两口在这里住得好好的,说是想家了,实际上就是为了她才要搬走的,这叫她于心何忍啊。
  
  当着二老的面,莹雪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她的话还没说完,张婶就打断了我,“只要雪儿愿意跟着,我们老两口就心满意足了 ,其他的事有我们呢,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张叔也点着头,道“有你娘和我呢,丫头你就放心吧,到了老家一切就都好啦。”
  
  面对着胜似亲人的二老,她还能说什么呢。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两口开始处理他们很少的家产。由于房子本就是租住的,退租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小馄饨摊,很快就兑了出去。
  
  在肃源镇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莹雪又跟着在这里认下的干爹干娘张富夫妇去了他们的老家,位于大熙国西北边陲的小镇洛齐。
  
  
小镇
作者有话要说: 可能有的看官觉得此文平淡如水;但这正是秋声要的效果。呵呵;抱歉了~~~~~
决定发文时;秋声的预期是只要百度能搜到就行。现在此文不但能搜到,还有人点击;已经大大超出了某秋的预想;真的很高兴。谢谢各位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