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贵胄-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也想帮他收揽人心。不过皇上登基之后,不止没有减轻赋税,反而又增加了不少名目。”他列举了其中几项。
丁文长本意只是想拦下她,与她多相处一会。在他看来,宋舞霞或许聪明,但她毕竟是女人,不会对这些事上心。之后见宋舞霞听得认真,又不时对其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疑问,说起了近日听到的一个传闻:“前些日子,听说宋维德大人以江南受水灾为由,向皇上提起减免部分赋税的事。皇上虽没有马上反驳,却说起了国库空虚,欲削减军费。冯大人没有表态,但冯系的很多官员都说,江南只是部分地方受灾,没有理由全部减免赋税。甚至还说,此举会引起北方的民沸。”
“你的言下之意,叔父想借着这次的水灾减赋,而皇上想让冯家的人否决这个提议?”
丁文长点头,“虽然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两位宋大人的感情并不好,但听父亲说,他们在政见上一直非常统一。”
宋舞霞默默思量着整件事,联想姜氏突然上昌平王府见自己,小声说:“叔父在官场这么多年,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的意思,也一定猜到冯家是什么反应,他在这个时机提这事,会不会是因为过完年,江南的官员都将上京述职……也许不止是江南的官员……丁文长,过完年会不会有大事发生?”
“我们的婚期在明年五月,太后挑的日子。真要发生什么事,也是在那之后。我想她处心积虑把我们绑在一起,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难道不是为了太子之位?”
“希望只是为了太子之位。”丁文长轻声感叹,恍然发现自己居然和宋舞霞说起了政事。在他接受的教育中,女人是不该说政治的,遂转移了话题,问道:“你不是说以前的事你都忘了吗?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还有,我听丁七说,如果大冬天想买蔬菜,可以去碧琰山庄……”
“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问你,收了稻谷之后,他们会在地里种些什么?”
丁文长不明白她在期盼什么,只能如实回答:“马上就是大冬天了,还能种什么,只能等明年春天……”
“丁文长,如果我明天教他们种地,他们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她像小女孩一样握着他的衣袖,眼中带着兴奋。
丁文长一点都并不相信她会种地,上下打量着她,面露怀疑。
宋舞霞被他看得全身不自在,恼怒地说:“我是没种过地,但我知道怎么种地,你刚才不是还说,碧琰山庄冬天也有蔬菜卖吗?”
“那些菜,不是你挖了地窖储存起来的吗?”
“大少爷,在地窖里储存起来的还叫新鲜蔬菜吗?那些菜可都是地里长出来的,矜贵得很。我是看在丁七掌柜的面上,偶然才卖他一点。他可答应了我,不告诉别人菜是哪里来的,没想到他居然对你说了。”宋舞霞嘴上埋怨,却笑得十分得意。
平日里她可以不吃肉,但决不能没有蔬菜。在现代的时候,蔬菜几乎是不分季节的,但自从穿越之后,冬天想吃一点白菜都难,所以她就想着自己种。可事实上,她只在电视中看过暖棚,至于种地,更是一窍不通,于是只能找了附近的农妇一起研究。最后暖棚她是做成了,也种出了蔬菜,但光塑料薄膜的替代品,又是油布,又是棉布的,又要把布染黑,还要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守着,成本太高,所以就没在山下的农田推广,只在山上隐蔽的地方种了一点点。
丁文长听她说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不禁调侃:“你这样子种菜,恐怕懿安长公主听了,都会说你太奢侈了。”
“可我还是种出来了”
“但是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能够像你这样种菜?再说,你那什么暖棚,太扎眼了,会惹麻烦的。”
“我有说教他们做暖棚吗?”宋舞霞笑得更得意了,好似在说:你可别小瞧我。看到丁文长含笑的眼眸,她又有些担忧,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幼稚?其实我也知道,我根本没能力帮助所有人,可是既然我看到了现在的情形,又怎么能假装没看到?”
“舞霞,有些事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根本不能做,因为会惹人猜忌。像你之前计划做的那件事。也许你只是好意,但在有心人眼中,你这不止是收揽民心,甚至能给你扣上谋反的帽子。”
……
两人在月下悄声谈着话。不远处,绿桑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从宋舞霞靠在丁文长肩上哭泣的时候她就已经站在那里了。
这两天很多事,所以更新可能有点晚,但一定会更的。一晃300多章,下面渐渐开始写朝堂上的事了,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太后的真正目的了吧。可以肯定的,这一定是一个HE结局的故事,我只写HE的。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07章 授人以渔
第307章 授人以渔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宋舞霞听到外面有动静,猜想是女主人起来做早饭了。她明白丁文长所言是对的,当下的形势,她最需要的是低调,但很多事她看不到就算了,看到了就无法装作不知道。说她傻也好,圣母也罢,她只是不想自己因为自私而变得麻木。
她起身亲了亲儿子的额头,走向了厨房。见女主人在洗锅子,笑着说:“大嫂,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夫人,是不是吵到你了?”女人有些诚惶诚恐。自从丁文长说宋舞霞曾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她就改口称她“夫人”了。
宋舞霞本想借着做饭与她拉近关系,然后不着痕迹地把碧琰山庄冬季种蔬菜的方法教给她。可看着黑乎乎的灶台,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食物,她实在无法下手,只能讪讪地站在一旁,尴尬地说:“没有,我一向醒得早,大嫂这是准备做什么当早餐?”她只是随口一问,见对方有些难堪,急忙改口道:“昨晚真是谢谢你和大哥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
“出门在外,大家都会遇到难处,再说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她一边说着,一边瞧了一眼一旁的小瓮。迟疑了一下,她打开盖子说道:“昨天夫人和小少爷都没用晚饭,我给你们熬点粥吧。”
宋舞霞看得很清楚,容器中的米最多也就一两斤。她急忙拦下了她,“大嫂,您别忙了,我一向吃得少,至于轩儿,我也不瞒你,我们怕他一路上饿着,一直给他另外备着干粮。”
女人想了想,放下了容器,点头道:“做父母的,哪个不是尽量为子女做打算,我能明白的。”说着,她已经检查了一遍灶边的所有容器,随后拿起篮子,说:“夫人,现在时辰还早,我去附近挖些野菜给您当早饭……”
“大嫂,您别忙了。待会天亮了我们就走,我们想早些进城找……相公……的表叔。”
宋舞霞一句“相公”说得啃啃巴巴,丁文长在门口听着直想笑。昨晚进屋之后,他依然靠在桌子上休息,早上宋舞霞刚下炕他就醒了,跟着她走了出来。不是他故意想偷听,也不是他觉得宋舞霞没把他的话听进去,只是他觉得她太善良了,很可能听到妇人说几句,一个冲动就要把人送去碧琰山庄。
妇人和宋舞霞一样没注意到门口的丁文长。她因家里的困窘而不好意思,喃喃着说:“前年这里遭了旱灾,颗粒无收,这两年,村里人家家户户都是靠野菜过日子,我们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
“大嫂,你千万别这么说,是我们打扰你们才是。”
“我们不过是给你们行了个方便。”
宋舞霞心知这样客套下去,等太阳升起她们都不可能说上正题。碧琰山庄的栽种技术虽然是她参与开发的,但她并没参与种植,所以她所知的只是一些理论。就算她只教发豆芽,种大白菜,也不知道一两个时辰能不能让对方明白。
想着这些,她索性直接扯开了话题问道:“大嫂,我看小三也不小了,她大哥大姐应该已经说了亲吧?”
“嗨”妇人重重叹了口气,“我和他爹都不舍得把老2送去给人当妾,所以老大的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她的言下之意,他们舍不得卖女儿,所以没钱给儿子娶媳妇。
宋舞霞顺着她的话说:“我相公有一个远方亲戚,他娘子不知从哪里得来一个方子,他们靠这个方法,一个冬天就赚了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对这家人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宋舞霞,带着期盼。宋舞霞轻轻拧了拧眉,说道:“他们把这方子教了我,但我从小体弱,干不了那么多活,就搁下了。大嫂如果不嫌弃,我可以教给大嫂。如果你能做成,过两年应该就能娶上儿媳妇了。”
丁文长听她这么说,更觉得有趣,笑容又大了几分。他很想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让一户穷庄稼汉一个冬天赚三两银子。房间内,绿桑也早就醒了。之前在昌平王府,她无意间听到碧玉告诉宋舞霞,碧琰山庄一个冬天扣去开销,光蔬菜就有一百两银子的结余。她一直以为是碧玉夸大其词,现在听宋舞霞这么说,不禁有些好奇。
妇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娶上媳妇,可她又觉得让别人把“秘方”告诉自己有些不厚道,小声地说:“这样不太好吧?”
“没事,他们如今早就不做这营生了,况且做不做得成我也不知道,只是说给大嫂试试。”
“那成,反正大冬天也闲着,最多替人做些针线,我眼睛不好,做得又慢。”
妇人说话间宋舞霞已经拿出了一旁的脸盆搁着桌上,说道:“他们给了我一个木盒子,大嫂只需在盆里注上水,把盒子搁上面,铺一层布,然后把在温水中浸泡了十二个时辰的黄豆或者绿豆铺一层在上面,再盖上一层布,最后用黑布把盒子罩住,放在屋子的角落中,每隔两个时辰洒一层水在上面,三四天就能长出豆芽……”
“豆芽?”
“就是豆子上长出的东西。你拿着这些东西卖给有钱人家的厨子,告诉他们,这东西可以做汤,也可以炒着吃。其实这东西一年四季都长得出来,但冬天新鲜的蔬菜少,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吃习惯了,哪怕一两银子一盒她们都会买。如果一开始那些厨子不愿买,你就先送人家一盒,或者拿去酒楼给人家尝尝。如果人家问起,你就说是神仙托梦教你的。”
妇人越听越奇怪,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宋舞霞,不确定地说:“夫人,听你这么说,这事可一点都不难,你为什么……”她没有往下说,只是看着宋舞霞。
宋舞霞立马意识到自己太急切,惹得她怀疑了。她正想找理由解释,丁文长上前说:“不瞒大嫂,她其实也想试试的,只是我怕她太辛苦了。她从小就有一大堆丫鬟伺候着,如今就算是逃难,也不得不带着丫鬟,哪里能干粗重活。”
绿桑是苏家的大丫头,受过严格的训练,行为举止比普通富户的小姐更有气度,做事又十分麻利。初见之时妇人就觉得绿桑不普通。现在听丁文长这么说,也就释怀了。
宋舞霞想起碧琰山庄用来发豆芽的工具都是经她改良的,保证不会烂芽,遂说道:“相公,不如我们把堂叔送我们的盒子送给大嫂吧,就当是谢谢大哥、大嫂收留我们一场。”说到这,她懊恼地叹口气,“我差点忘了,我们这次出门,根本没带着这些东西,现在家里受灾,也不知道丢哪里去了。相公,要不过几天等我们安顿好了,给堂叔写封信,让他再送一个盒子给我们,到时你让人拿来给大嫂,让大哥照着样子做几个。只是这一来一回,恐怕会耽搁不少时日,知道大嫂能不能等。”她打算让人去碧琰山庄取了工具再送过来。
妇人听那方法简单,又知道冬天最贵的就是蔬菜,很想试试,可想到自家根本没有黄豆,又有些迟疑。
丁文长看出了妇人的为难。他本不赞成宋舞霞做出惹人注目的事,但他被她的两声“相公”叫得有些晕,又见她迂回曲折,只是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的身份,提议道:“反正肯定会耽搁时间,不如让堂叔先做一盒给大嫂尝尝,这样她心里也有个底。还有,堂叔家的黄豆种得十分不错,我让他留些种子给大嫂吧”
妇人推辞了两句,看丁文长与宋舞霞十分坚持,自己也想快些替儿子娶上媳妇,千恩万谢地说着感激的话。她想着他们既教她方法,连种子和工具都为她准备了,就想问他们要地址,说是如果她做成了,送去给他们尝尝,再把种子的钱给他们的堂叔。
丁文长和宋舞霞哪里敢告诉她实话,说了一些他们只是路过,能遇到就是缘分之类的场面话。妇人见他们不愿说,也没再勉强,高高兴兴地去邻居家借面粉,要给他们做汤面吃。
屋里只剩下两个人,宋舞霞问丁文长:“喂,你说我要不要把种白菜的方法教给他们?这里和碧琰山庄的气温差不多,应该能在下雪前成熟。就算他们第一年没有经验,收成也该够他们过冬了……或者,我应该把做酸白菜,辣白菜的方法都告诉他们,也许他们还能多赚些银子……”
“刚才还‘相公’的,怎么一转眼就变成‘喂’了。”
对丁文长突然冒出的话,宋舞霞白了他一眼,气恼地说:“我和你说正经的。”
“我也和你说正经的,我还以为你会直接给他们银子。”
“授人以渔的道理我还是懂的……等等,你怎么知道我藏了银子?”想到自己是把银子放在中衣的暗袋中的,她猛地涨红了脸,恼羞成怒:“你居然,居然……”
“别误会,我只是猜测而已。”
“谁知道你是猜的,还是怎么的,你这人,就喜欢私底下与我为难”
……
丁文长与宋舞霞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话的时候,绿桑在另一间屋子用所有所思的目光看着宋舞霞。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08章 和盘托出
第308章 和盘托出
宋舞霞冒险救了绿桑,绿桑感激她,决意一辈子忠心于她,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苏四娘一直是她的主子,她懂得尽忠职守,但之前一桩桩的事都让她失望了,或者说绝望。不过绝望不等于她会彻底背叛苏家,报恩也并不意味着她完完全全地心悦诚服。
对于宋舞霞与丁文长、陆博涛之间的种种,她从未对任何人表示过什么,但心底里,她难以理解她对两人的“随便”态度,特别在她夜会陆博涛之后,昨晚居然又与丁文长在月下相拥。对宋舞霞纵容翠羽与丁楚的“私相授受”,她也十分不解。
当下,听到宋舞霞教农妇一家培育豆芽,又告诉他们如何在秋天栽种白菜,她种过草药,所以相信她的方法是可行的,但也明显地感觉到宋舞霞并不会种地。
她不会种地,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方法呢?
绿桑透过门缝,疑惑地看着宋舞霞。门外,宋舞霞正在教妇人冬天如何不用地窖就能保存白菜。看她连笔带画,对农事十分不精通的模样,绿桑想起了怡景山庄中偶尔听到的一些话。从那些话中她知道,碧琰山庄的一切明面上是胡三及雁翎雀翎的,但实际当家的一直是宋舞霞。
以前她一直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只想着做好自己的本分。如今把所有事情联系在一起,她忽然觉得有些不认识宋舞霞,或者说,她觉得她与其他人有太多的不同。
回到怡景山庄,绿桑更用心地观察着宋舞霞。她发现,传说中爱画如痴的主子虽然每天都会固定时间练习书画,也会反复练习固定的几首琴曲,但她最高兴的时候是陪着丁立轩读书,为他做菜的时候,虽然很明显的,她只会“说”菜而已。在没事的时候她从不做针线,但喜欢看书,看的并不是一般小姐们看的那些,也从不见她看佛经,反而经常读史书,或者是朝廷颁布的政令。有时候她还会拿典图出来看,对照着书册,若有所思。
午后的阳光下,丁立轩正在午睡,宋舞霞坐在临窗的榻上读书。或者不能称之为书,只能算是手稿,是丁十一昨天送进来的。绿桑坐在一旁,静静地做着针线,偶尔观察一下宋舞霞。
几声急促的脚步声后,赵嬷嬷走了进来,高兴地说:“小姐,丁大夫差人来说,翠羽醒了。”
“真的?”宋舞霞急忙放下手上的东西,激动地吩咐:“快去备车,我们现在去看她。”
“小姐,如今时间晚了,进了城恐怕就来不及赶回来。不如我们明天一早再去。
“来不及回来可以去昌平王府住一晚。”宋舞霞一边说,一边已经下了炕。绿桑急忙上前为她穿上了鞋子。
赵嬷嬷知道翠羽醒了,也是满脸的兴奋。但考虑到城内因为丁家意图谋反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她还是劝说道:“小姐,这样一来,轩少爷怎么办?您难道要带着他一同去昌平王府?”
闻言,宋舞霞愣了一下,而绿桑为她整理衣衫的动作也稍有迟疑。当面驳斥主子,惹得主子不快是她们做事的大忌。绿桑已不止一次见赵嬷嬷直言力劝。她看到宋舞霞脸上并没恼意,反而在仔细思考赵嬷嬷的话,有些诧异,但还是什么都没说,细细整理着衣衫。
十秒钟的沉默中,宋舞霞仔细询了翠羽的伤情,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明天一早再去。嬷嬷,你去告诉传话的人,让他转告丁楚,一定要好好照顾翠羽,等翠羽好了,我就为他们办婚事。”
赵嬷嬷应声而去。绿桑见宋舞霞坐回了软榻,蹲在地上为她脱下了鞋子,小声地问:“郡主,对翠羽姑娘和丁大夫的事,您不生气吗?”
“生气?为什么?”宋舞霞放下了书册。这是绿桑第一次与她说闲话,只是她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绿桑本想说“私相授受”的,但她也知道翠羽是宋舞霞最信任的人,只是婉转地说,当初在昌平王府,翠羽和丁楚没有婚约,但两人走得太近了。
宋舞霞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说:“她和丁楚两情相悦我为什么要生气?以后,若是你遇到合适的人,我也一定会支持你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都应该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说到这她下意识摸了摸手腕,她已经很久没有摸过上一世的那个伤口了。
绿桑从未听过这样的话。像她这种陪嫁大丫鬟,很多都做了通房,好一些的抬了姨娘。在外人眼中,这是她们最好的命运了。她虽然不认同苏四娘的行为,但一直对她忠心,因为她不愿当宋修文的通房,而苏四娘同意了。在发生宋绣屏中毒事件前,她一直认为自己的将来一定是被苏四娘配给某个小厮,想也不敢想什么是追求幸福的权力。
宋舞霞知道,绿桑一时无法理解她的话。她轻轻携了她的手,让她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正色说:“绿桑,其实我和你一样,在很久之前,我也十分绝望,绝望地不想活下去。那时候有人告诉我,如果我死了,那么我的一生就是一场悲剧,但如果我还活着,只要我够努力,将来就能把悲剧变成喜剧。”
“所以郡主才把我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宋舞霞摇头,“不是你们,而是你。说实话,把你救下不容易,而我不是圣人。那次的事,嬷嬷和翠羽废了不少心力,我还与嬷嬷起了分歧。所以当我知道你在碧玉那里一心求死,我真的很生气,也很失望。”
“郡主”绿桑的眼眶有些湿润。
“我说这些不是希望你感激我们,而是想告诉你,只有你过得好,才对得起我们。”
“郡主,奴婢一定会尽心服侍你的。”
“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决定救你,因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不会要求你对我怎么样,而是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至少能有真心的笑容。翠羽与丁楚这样两情相悦可遇不可求,但我希望你将来至少能像碧玉与二狗那样,有商有量,和和美美过日子。”
绿桑虽然觉得翠羽与丁楚的事有违礼法,但作为女人,谁不希望自己找到情投意合的人?听宋舞霞这么说,她的脸上染了几分红晕,没再说什么。
晚上她独自躺在床上,想着丁楚对绿桑的不离不弃,不禁心生羡慕。辗转反侧间,她忽然发现,若在以前,这些事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可现在,她的心中也生出了一丝期盼。
在一般人眼中,宋舞霞以孝和郡主的身份下嫁丁文长,很是委屈。一开始绿桑忍不住想,自己的主子应该抵死坚持与陆家的婚约。可回想自己所见,她又觉得宋舞霞与丁文长在一起的时候,哪怕是生气,也看起来十分真实。而丁文长对她,虽然行为有些逾矩,但危机时刻,他一定把她放在第一位。有的时候,她甚至觉得丁文长把宋舞霞当小孩一般宠爱。
这难道就是郡主所说的幸福?
绿桑想不出答案,愈加地难以入眠,心里像长了草一般。
第二天一大早,宋舞霞带着绿桑及几个小丫鬟去探望了翠羽。翠羽依然十分虚弱,但她已经能轻声说话了。宋舞霞坐在她床边,强忍着眼泪,向她描述着她昏迷这些日子发生的事,而丁楚就在一旁前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