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贵胄-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纳妾不要说大哥根本就不是那种好色的人,就算是,你已经是他的妻子,就要坚决贯彻‘三不政策’,不娶小老婆,不纳妾,不收通房。”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59章 芽神娘娘
第359章 芽神娘娘
当天,宋舞霞虽然和桂花说了很多,但桂花毕竟是古代人,某些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再加上她认定自己是“再”嫁,所以一径认为,只要胡三不娶骄纵的官家小姐,她别无所求。
宋舞霞知道胡三虽然称不上柳下惠,但喜欢打架多过喜欢女人,所以并不担心他突然间会爱上哪个娇小姐,让桂花受委屈。只是有时候她觉得,胡三对宋清霜那种毫无理由的痴迷让他看不到桂花的好,偏偏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对桂花而言实在很不公平。不过桂花似乎并不在意,宋舞霞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心中希望胡三能慢慢放下宋清霜,珍惜眼前人。
中午的时候,懿安长公主和诚王妃没有留下用午膳,因桂花的“如夫人”封号意思是“像夫人一样”,身份依旧是妾室,上不得台面,所以宋舞霞,苏四娘以及宋修武的夫人就算是半个主人家,在餐桌上帮着招呼众女眷。
席间,上了一道清炒豆芽以及豆芽牛骨汤。那些夫人、小姐们一见这道菜,话匣子就打开了,纷纷说,家里现在根本离不了豆芽。
宋舞霞不明白,外面虽天寒地都的,但一般的富贵人家,家里都是有专门的地窖存储蔬菜。相比白菜,青菜,新鲜的豆芽不过是水分足一些,更清脆爽口一些而已,根本没理由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但想着那些农民可能靠着这些豆芽才能过冬,顺口说自己也喜欢,而且得了两道用豆芽烹饪的佳肴。
事实上,那两道菜的做法宋舞霞只在电视上见过,自己连尝都没尝过,也根本不知道名字。可为了增加可信度,她把其中一道命名为“内有乾坤”,另一道称为“十全十美”,把色香味都夸大了几倍,希望那些闲得无聊的贵夫人能回家多多尝试,多多囤积豆芽,最好买得供不应求。
事后,宋舞霞只把这当成了小插曲,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却没想到,大年初一那天,这两道菜被当成了珍品,献给了太后。
第一眼见到御厨呈上的“内有乾坤”和“十全十美”,宋舞霞吓了一大跳,随后不得不承认古人比现代人更钻研。事实上,“内有乾坤”就是肉丝炒豆芽,不过这里的肉丝被剁成了肉糜,塞入了被掏空的豆芽杆中。为了除去豆芽的特殊气味,她随口说最后要用鸡汤煨一下。
本来她以为一根豆芽又是掏空,又是塞入肉丝,再加上又炒又煨的,一定被折腾的不成样子,可她看到的成品晶莹剔透,如白玉一般光洁,似掐得出水一般。即使菜端至她面前的时候已经凉了,但豆芽的清香夹着着鸡汁的浓郁香气,连她都觉得这道茶特别高贵。
另一道“十全十美”,说白了就是炒什锦蔬菜,把十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切成丝,混着炒熟。当初,为了让那些贵夫人觉得特别,宋舞霞仿照《红楼梦》中菜肴的刁钻,特别强调,茄子要用上好的鸡油炸成金黄,白菜帮子要用牛肉汤煨过,胡萝卜要过油等等,反正有多复杂,她就说得多复杂。
令她跌破眼镜的,御厨呈上的这道菜,茄子果然金黄酥脆,白菜鲜嫩多汁,胡萝卜清甜爽口,反正十种蔬菜纠缠在一起,色彩缤纷,都像人工染了色一般,而且各有各味,就是没有蔬菜本身的味道。
太后和皇后尝过这两道菜,给了御厨不小的赏赐,懿安长公主借机说:“母后,这回你可赏错了人。”眼睛直瞄着宋舞霞。
太后、皇后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宋舞霞,问道:“这两道菜难道还与孝和有关?”
“是啊”懿安长公主不满地撇嘴,笑着说:“母后,枉我一直把孝和当手帕之交,可她呢,居然暗藏着这两道美味,从未对儿臣提过,若不是尚书夫人告诉我,我又告诉了母后,恐怕母后也未必吃得上这样的佳肴。”
虽然在场的人都知道长公主是开玩笑的,但宋舞霞还是马上上前解释道:“这两菜色太过普通,所以……”
“什么普通不普通的,菜嘛,只要好吃就行。”长公主打断了她,笑着说:“孝和,你若还有这样的菜色,可千万不能再偷藏着”
宋舞霞只能点头称是,皇后突然接口问道:“孝和,听起来京城原本并没有这样的菜色,连豆芽也是个稀罕物,甚至御厨都不知道这样的作法,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宋舞霞总不能说是电视上看到的,只能随口解释是自己在庵堂养病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做给她吃的。她的话音刚落,就有人称颂皇帝治国有方,太后洪福齐天云云。
想想京城近郊的农民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可皇宫之中却用这两道菜代表农民们的生活,宋舞霞只觉得又气又好笑。可转念再想想,这话题是她提起了,只能讪讪地附和了一句,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午宴刚过,原本在前殿宴请群臣的皇帝兴匆匆来了太后宫中。此番是大年初一的正式朝拜,在场的内外命妇极多。众人知皇帝来了,依规矩回避。宋舞霞因是未婚的原因,也在回避之列。
她刚随着众人到达偏殿的暖阁,还未坐下,就听钱公公大声命她去见皇帝。不及问为什么,她只能折了回去。
不同于之前的闹哄哄,此时的大厅安静了许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及长公主,宋墨黛,冯妃,诚王妃等人也在。皇帝见宋舞霞到了,不顾众人的眼光,高兴地上前携了她的手说:“孝和,你瞧这尊佛像是否眼熟?”说着就见他手中多了一尊小金佛。
宋舞霞莫名,只能细细看着佛像。佛像大约三十厘米高,很明显是一名女性,她身着布裙,手挎竹篮,亭亭而立。第一感觉,她想到了“黄道婆”,可仔细辨认,她忽然发现女人的容貌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只是佛像是农家妇女打扮。
宋舞霞当然不会在众目睽睽下说自己和菩萨很像。她正想着如何措词,皇帝迫不及待地说:“是不是觉得与你有几分像?其实这是永丰县县令呈上的。他们县今年不止稻谷丰收,村民们还因为这位芽神娘娘……”
“芽神娘娘?”宋舞霞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当日丁文长带她和丁立轩出京“体验生活”,隐约中提过他们借宿的地方隶属永丰县。
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中,皇帝点头道:“是啊。这尊佛像就是村民们依着记忆自发打造的。”
“皇上,你说得哀家都糊涂了。”太后接口,要求皇帝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
按照皇帝的说辞,今年的永丰县在秋收之后,家家种上了豆芽,把豆芽卖进城换了银子之后,他们家家盖上了新屋,穿上了新衣。因为感激教他们种豆芽的芽神娘娘,他们就打造了金佛,献给皇帝。
听完,宋舞霞不知道用什么的词语形容当下的心情。
献给皇帝的金佛当然不会是镀金的,以佛像的高度、体积估算,那尊佛像至少有几斤。小小的豆芽就算卖得再贵,要在这么短时间内赚这么多黄金恐怕也是天方夜谭。
皇帝见宋舞霞低着头,问道:“孝和,以永丰县县令的描述,当地村民受这位芽神娘娘指点,才得了种豆芽的法子。依村民们的描述,这位芽神娘娘与你十分相似。这里也没有外人,朕就直接问你,是不是你把种豆芽的方法教给他们的?”
宋舞霞正想说自己可不会这样的方法,长公主接口说:“是啊,孝和,你既然会做那两道菜,是不是……”
“皇姐,你是说‘十全十美’与‘内有乾坤’是孝和献上的?”
“怎么,原来皇上也不知道吗?”长公主反问,随后笑着把自己如何辗转得到菜单,又如何告之御厨的经过说了。
郑晟睿一听,更高兴了,几乎认定宋舞霞就是那位芽神娘娘。宋舞霞自知她再想隐瞒也瞒不下去了,再说欺君可是重罪,只得说,她只是在回京的途中把发豆芽的方法教给了沿途遇上的农民。至于他们口中的芽神是不是她,她就不得而知了。
话音刚落,众人一致认定宋舞霞就是这位芽神娘娘。正当她推脱着说也许只是一个误会,宋墨黛突然问:“清儿,刚刚你所说的发豆芽的方法,你又是如何知道的?不要告诉我,这也是你从书上看到的。如果真是,我看皇上应该把此书印上几千册,每个地方官员都发上一本。”
她略带酸味的话语令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宋舞霞不知道宋墨黛只是纯粹的吃醋,还是在怀疑什么,只能说:“姐姐,这种事书上岂会有记载,其实这是我住在庵堂养病的时候,看到庵里的师太这么做过。”说完这话,宋舞霞马上后悔了,因为现场的太后、皇帝等人都知道,她压根就没住过庵堂,又哪里来的师太?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宋舞霞心急如焚。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60章 杀意
第360章 杀意
身为穿越者,宋墨黛得知“内有乾坤”与“十全十美”是宋舞霞发明时,她就开始怀疑她了。如今听说种豆芽的方法居然是她发明的,她几乎可以肯定,宋舞霞与她一样都是穿越的。
一山难容二虎,大楚朝只有一个皇帝,以后也只能有一个皇后,一个皇太后这么想着,宋墨黛看宋舞霞的眼神透出了隐隐的杀意。
此时的宋舞霞哪里注意到宋墨黛。她见许多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紧张地补充:“其实一开始我也只是听说而已,后来让身边的丫鬟试了试,才渐渐理出了头绪。”
“原来是这样。”太后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众人自然也不好再加追问,事情勉强算是揭过去了。
皇帝离开之后,太后很快就让众人各自散了,唯独留下了宋舞霞和宋墨黛,对着她们说道:“哀家留你们,因为胡三带着他的一双女儿快到了。毕竟是你们姐姐的孩子,你们也一定想见见,特别是霞儿,你久居深宫,一定很想念家人。”
“多谢谢娘娘关心。”宋墨黛率先向太后道谢,并且肉麻地说,太后、皇后对她不是亲人,但更甚亲人。宋舞霞敷衍地笑笑,心中依然在懊恼自己的不小心。
宋墨黛瞥了她一眼,轻蔑地撇撇嘴。太后见了,端起茶杯掩下了自己的表情,随后问道:“孝和,你怎么心不在焉的?”
宋舞霞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娘娘,看芽神娘娘的衣着,我与她容貌相似应该只是巧合……”
“你不用太过介怀,皇上也只是一时高兴。”太后打断了她,紧接着对宋墨黛说:“对了,霞儿,孝和有没有与你提过,她想在江南开几家免费为穷人治病的医馆。你觉得这事怎么样?”
“医馆?”宋墨黛摇摇头,目光投向宋舞霞。
宋舞霞不解太后为何突然提起这事,只能推说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和宋墨黛说起这事的机会。太后点点头,把宋舞霞大致的想法对宋墨黛说了。宋舞霞一听,暗想:太后不会想把这事交给宋墨黛吧?她正欲岔开话题,太后率先说:“我看这事不如就由霞儿以皇贵妃的身份牵个头。”
“娘娘”宋舞霞急忙说:“我看还是不用麻烦贵妃娘娘了。”
“为什么?”太后问。
宋舞霞总不能说,自己不相信姐姐,正想着理由,宋墨黛接口:“妹妹,你不必为我的身体担心。”说着她转而看着太后道:“其实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想今年在皇觉寺添多少香油钱。如今太后娘娘将这么有意义的事交给我,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办得妥妥当当。”
宋舞霞原本想以太后娘娘的名义开医馆,就是为了不把宋家牵扯入内。如今宋墨黛接手此事,不但她的目的没达到,还会让她做事绊手绊脚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她一个人想其他途径偷偷地办。她这么想着,决定以事情具体如何操作考虑得不够详细,拖延着。可惜,她还未开口,钱公公上门禀告,胡三来了。她只得按下这个话题。
因为是正式的觐见,父女三人都穿着朝服,恭恭敬敬向太后行了礼。双胞胎趁着胡三与太后说话的机会,退到了宋舞霞身边,一左一右拉着她的衣袖。大概是起得太早,两人的脸上都有些倦意。宋舞霞有些心疼,伸手摸了摸她们的脸,不禁想到了丁立轩。自从回了昌平王府,她一直没机会见到儿子。有时候她觉得只有与孩子在一起,她才会觉得平静与舒适。
立在大厅的正中央,胡三虽然满心的不耐烦,但还是毕恭毕敬地站着,回答着太后的问题。依着他原来的脾气,他早就甩下一句:“问什么问,老子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拂袖而去。如今他也知道自己身份不同了,更知道如果自己行差踏错,一定会连累女儿,只能忍耐再忍耐。
有关皇帝赐的宅子,他并没对郑晟睿说,让他收回去,即使他很想这么做。在成为武状元之前,他做梦都想考上,让自己有能力保护家人,让她们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如今他如愿以偿了,心中却只有一个“烦”字,甚至,他觉得当官就是唱戏,不是自己唱,就是陪着其他人唱。若不是桂花千叮咛万嘱咐,若不是丁文长找去教导他的先生日日提醒,他早就把那些登门拜访,却又无话可说的人一拳打扁了。
眼前,看太后嘴巴一张一合,胡三只觉得一股闷郁之气在心中翻涌。他强忍着脾气,沉声打断了太后,说道:“太后娘娘,时辰不早了,我要带她们回家了。”完全是陈述句,没有半点询问的意味。
屋里的人全都愣住了。宋舞霞早就在提防胡三说错话,所以第一个醒悟,急忙解释道:“娘娘,大哥只是怕再过一会,宫门就要关了。”
“是吗?”太后明显有些不悦,对着胡三说:“你是不是认为哀家唠叨个没完,是个烦人的老太婆?”
“你也知道……”
“大哥”
宋舞霞急忙喝止了胡三,对着他微微摇头。胡三看看她,又看看女儿,回头对太后说:“也不全是……”
“不全是?”太后笑了起来,不似生气也不似高兴,隔了一会儿说:“你们走吧,哀家累了,也省得你们觉得我这个老太婆不识趣。”
宋舞霞暗暗吁了一口气,正想告诉太后,她和胡三他们一起出宫,宋墨黛突然说:“娘娘,我们姐妹好久未见了,我想求娘娘一个恩典,今个人就让清儿住在我那吧”
宋舞霞不想与宋墨黛单独相处,更害怕留在宫内遇上皇帝,正想拒绝,雁翎突然跳出来说:“不要,我要和姨妈一起回家。”
雁翎一向乖巧,也比雀翎更懂事,从不会在公开场合耍脾气。宋舞霞疑惑间,她的腿被抱住了。
雀翎看到了有样学样地抱住了宋舞霞的另一条腿,也说了一句:“我也要和姨妈一起。”
她的话音未落,胡三哼哼着说:“大过年的,哪有不回家睡觉的道理”虽然宋墨黛的容貌与宋清霜有六七分相似,但胡三非常不喜欢宋墨黛。
太后瞧瞧嘟着嘴的双胞胎,笑道:“这话也在理。”说着朝宋墨黛看了看,“哀家知道你们姐妹情深,不过也不用急在一时,你大哥他们说不定正等着孝和回去呢。”
“是,娘娘。”宋墨黛不得不点头,解释道:“其实妾身只是着急,想早些与妹妹商议开医馆的事。”
“关于这事,哀家也想过,前些天还与懿安谈过。今年江南不是闹水灾吗?而懿安与哀家说过,她想与孝和在丁家的松柏居开元宵灯会。我就想着,何不用灯会筹集些银子。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如果霞儿你有好的设想,不如写个章程出来。明后天懿安还会进宫,到时你与她商量一下。”
太后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宋墨黛也只能让宋舞霞离开。
出了宫门,上了自家的马车,宋舞霞问雁翎:“雁儿,你刚才为什么急着与姨妈一起回家?”
“我不喜欢贵妃娘娘。”
“我也不喜欢”雀翎附和,又补充道:“她看起来像坏人。”
“雀儿”宋舞霞对雀翎摇摇头,“不管怎么样,她也是你们的姨妈。”
“我知道,可是——”雁翎一副委屈的模样,见宋舞霞似乎并没真的生气,她依偎在她怀中,小声说:“其实我刚刚看到,姨妈和太后娘娘说话的时候,贵妃娘娘一直在看姨妈,一副很生气的样子,看起来好像要找姨妈打架一样。”
宋舞霞一愣,但想着雁翎才六岁,还没到看人脸色的年纪,只能含含糊糊地说她看错了,岔开话题与她们说起过年的事。
送走了双胞胎,宋舞霞直接回了昌平王府。虽然她很想见儿子以及另外一个人,但她也知道,负责守卫郡主仪仗的都是宋修文的人,是绝不会让她偷偷去丁家的。
讪讪地随着马车进了府,入了二门,她突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难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暗自嘲笑自己。
“那是不是姨**马车?”
又一声童稚而清晰的声音,她急忙揭开了车帘,帘子外,丁立轩正站在不远处与管事模样的人说话。看到宋舞霞,他飞奔而上。
宋舞霞匆匆下了马车,蹲在地上拥住了他。她已经抱不动他了。“你怎么会来的?等了多久?”她亲了亲他的脸,笑着问。
丁立轩搂住她脖子,高兴地答:“我是和爹爹来拜年的。先前在屋里等了一会,刚刚才出来,就看到姨妈了。”
“你父亲也来了吗?”宋舞霞朝宋修文的书房看去。她先前听说,丁、宋两家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以前的每一年,丁家都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差人送一份年礼过来。
他是来看我的吗?宋舞霞的心有些雀跃,又有些不安。他们已经很多天没见了。
宋舞霞呆愣间,昌平王府的大门正缓缓合上。大门外,一双锐利的眼睛直盯着宋舞霞,直至大门“嘭”一声紧闭。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361章 还债
第361章 还债
关于太后把义诊的事交由宋墨黛负责,宋舞霞很想马上告之丁文长,听听他的想法,只不过他们虽是未婚夫妻,她也不能擅自去宋修文的书房,只能命人告之丁文长,她带着丁立轩回了秋水阁。她本以为丁文长听到这句话,应该会想办法借儿子之名来见她,可惜,她等了一个多时辰依然不见人影。
眼见着太阳快下山了,她只能命翠羽去前院打听情况。不多会,翠羽回来说,丁文长已经离开,临行前让苏四娘转告宋舞霞,他明日再派人来接丁立轩。因苏四娘正陪着尚书夫人说话,没来得及通知宋舞霞。
宋舞霞有些失望,一方面暗自埋怨丁文长,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太过依赖他。她正发着呆,丁立轩看着她问:“姨妈,你不喜欢我留在这里吗?”
“当然不是。”宋舞霞急忙摇头,“姨妈只是在想,你父亲怎么会突然让你留下陪我,是不是你家发生了什么事。”
宋舞霞只是随口一说,丁立轩却因她的话咬住了嘴唇,面露犹豫。
“怎么了?是不是真的有事?”宋舞霞不禁有些担忧。
丁立轩抬头望着宋舞霞,小声说:“姨妈,你不要告诉父亲是我说的哦”
“这是当然。”宋舞霞忙不迭答应,心中想着:不会是皇帝又在为难他吧?
丁立轩爬上宋舞霞的膝盖,坐稳之后才说:“父亲以为我不知道,可是我全都知道上次黄姨娘给我做了袜子,父亲知道后就去找她了,这次也是。以前她们都不会理我,可最近却总是给我送东西……”
丁立轩断断续续说着,宋舞霞的微笑越来越勉强,胸口似堵了一团棉花,让她喘不过气。好不容易等他说完了,她把翠羽叫了进来,吩咐道:“我想留轩儿多住几天,你找人去丁家说一声吧。”
翠羽见宋舞霞表情十分不自然,有些担心,但碍于丁立轩在,也不好多问,只能应声去了。她和丁楚的婚期将近,但因为绿桑、绿荷对昌平王府来说都是“死人”,她怕主子身边没有妥帖的人服侍,所以就跟着回来了。
当翠羽派去的小厮到达丁家的时候,丁文长正在陆家别院的会客厅等待。书房内,陆博涛正在看书。听到侍从的汇报,点点头,淡淡说了一句:“他终于还是来了。”起身去了客厅。
看到陆博涛进屋,丁文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但并未向前相迎。两人见了礼,分主客坐下,陆博涛客气地说:“长公主殿下为在下找的焦尾琴,怎能劳烦丁公子亲自送来。”
“这把琴本来应该前年送来的,只因大雪耽搁了行程,所以在下只能亲自上门向您道歉。”丁文长笑着回答,打量着陆博涛及整间屋子。
不同于其他地方,整个陆家别院显得十分冷清,只在大门上贴了几幅春联,看起来也不像是陆博涛的笔迹。至于陆博涛本人,虽然一如既往地整洁、儒雅,但看得出,他身上的衣服都不是全新的,神情中也全无一点过节的样子。
沉默间,丁文长一时不知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