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没有现代的工业和能源体系,人员素质、教育水平普遍停留在中世纪,缺乏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并不是一句狂言。然而,中国的不屈令世界为之瞩目。有句话说得好,“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中国在战后成为五大国之一,抗战中的顽强抵抗是最重要的筹码。假如自己一触即溃,国际上是没有公理可言的。
广东海口,1937—1938年度承担了中国进口的85%,是中国抗战最粗的大动脉,武器、弹药、车辆、药品,源源不绝地沿着这根大血管注入正在长江、华北和日军激战的中国军队前线。从这一点说,守住了中国的南大门,陈策等粤军将士功不可没。同时,广东口岸也成为日军必欲断之而后快的中国补给线路。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15)
日本方面通过计算,认为中国人力资源依然丰沛,但是战前装备储备,断无持久支撑的能力,假如切断海外对中国的武器装备补给线,中国将不战而降——单单靠血肉长城是顶不住飞机大炮的。
切断广东海口,香港和虎门是日军最重要的目标。香港因为它特殊的地位,日军暂时还有所忌殚,虎门,就纯粹是打不下来了。日军白天进攻要面对虎门要塞的重炮,夜间偷袭要遭到中国海军鱼雷艇队的严重威胁。同时,陈策也并没有闲着,一直在积极备战。首先,他苦心经营广虎公路,一旦有警第四战区余汉谋将军的陆军可在数小时内驰援虎门。其次,在虎门要塞前方水域布设水雷和沉船等水下障碍物,并把航灯标全部毁去。珠江航道错综复杂,水文条件特殊,为了避免搁浅,日军进入珠江口只敢走航道中央,无形中减少了中国炮台瞄准的麻烦。此外,陈还组织部属打捞修复坚如等负伤舰艇,重新组建华南的水面舰艇部队。
陈策对珠江口就像对他家后院一样熟悉,日军南支派遣舰队面对这个狡猾如狐的对手一筹莫展。1938年年初,高须四郎屡次请求陆军提供一个师团以上的部队,登陆解决珠江口中国守军。但当时日军动员还不充分,兵力不足,长江南北、山西两淮到处都是战场,捉襟见肘。除了防备苏联的关东军,大本营根本无兵可调。事实上,日军的兵力要到1940年以后才升上顶峰,1938年10月,日军大举进攻广东,出动第五、第十八、第一〇四师团组成二十一军投入作战,其实已经十分冒险。因为当时投入这三个师团以后,日本就没有战略预备队了。整个日本本土四岛只有一个不足编的师团和警察防卫,这纯粹是欺负中国没有渡海作战力量只能望洋兴叹,否则送一个空降军突袭东京,只怕日本要提前六年投降了!
正在日军一筹莫展之时,大本营却给高须四郎派来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指点乾坤,令整个华南日军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也正因为他的到来,日军在1938年4月,发动了对虎门要塞的第二次大举进攻。
这个人,就是日本著名间谍,在绥远和傅作义周旋过的南本隆实少将。南本是日军中的“支那通”,尤其擅长在中国军政界中纵横折冲,从中渔利。日军中以情报人员而有将军身份的,不过土肥原等寥寥数人而已。南本隆实曾经和中国著名特工高手戴笠在华北斗智斗勇,多次给军统造成重大损失,被戴笠称为“毒蛇”。八一三抗战期间,戴笠和大特务文强在上海精心布置圈套诱捕南本,虽然从他手中骗取到一笔巨款,但南本嗅觉灵敏,间不容发之间发现疑点,立即抽身,使戴、文的刺杀功亏一篑。此时,他已经是堂堂的旅团长,被专程调到珠江口,是带着攻取虎门要塞的锦囊妙计而来的。
南本和海军方面的头脑们见面,提出兵力不足不是大问题,在中国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策反中国军队内讧事半功倍,虎门要塞虽然坚固,从内部攻破,显然容易得多。且中国盛产汉奸,自己早就物色好一个人,立即就可以开始工作。
这个人,就是前广州市长、北伐军第五军军长李福林,此老现居住在香港新界,他在粤军中素有人脉,老部下多有在粤军中担任旅长团长职务的,如果能够得到此人反水,从背后攻击,一来内外夹击,二来补充日军兵力不足,广州、虎门唾手可得。南本进一步解释:李下水希望极高。原因有三,第一,此人绿林出身,一生叛清、叛袁世凯、叛商团,反复无常,没有立场;第二,李福林是当年追随孙中山的老人,资格很深,性格傲慢,被蒋介石排挤下野,必然谋求东山再起,如此机会必不会放过;第三,战前就派有日本人和李联系,李颇为客气,态度暧昧。
日军方面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视,立即和李福林开始联系,南本隆实写信给李福林,言词极为恳切。先提到孙中山先生当年和日本各界关系何等亲密,李将军追随中山先生,当继承先生遗志,也做日本的朋友——这个是晓以大义;然后说蒋介石政府对李将军如何不公,愿和将军联手重复昔日荣光——这个是动之以情;最后说李将军家财百万,在新界办得好大农场,日本方面将来当妥为保护,且将军未来之事业前程无量云云——这个就是诱之以利了
李老将军接信,看来十分感动,很快就和日本方面勾搭起来,双方一拍即合,李将军开始联络旧部,他的旧部驻军在珠江以南,条件远不如驻在江北的余汉谋所部。不久,就有两个旅长、两个团长表示愿意响应,约定和日军于1938年4月中旬共同进攻广州、虎门。
经过日军和李福林的反复磋商,确定方案为:1,日军先给李提供一笔经费收买旧部;2,李所部攻取广州,日军负责空投弹药物资等补给,事成后以李为广东省长;3,李将军另设法取得珠江航道图,以便日军同日袭击虎门,由陆战队攻占炮台。
南本牛刀小试,就得到这样的成果,令海军刮目相看。日军随即积极准备策应李福林部的叛乱。
但是日军不知道,虎门要塞司令陈策将军,这时候也正在和余汉谋讨论这个问题呢。
中国的情报系统怎么得到这个消息呢?
送上门来的。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圈套,李福林老将军接信后就秘密通知陈策,还告诉他们注意下网,准备捕条大鱼上来。所谓联络旧部,纯属子虚乌有。南本对李福林的了解,太不够深入。
李福林,字登同,只上过三年私塾的半文盲,农民出身,绿林好汉,武功高强,七十五岁还能踩着院墙顶散步,早年当过清军中的号手,打抱不平伤人落草。此人胆大如斗,手中没有武器,第一次劫道用一只煤油灯筒涂黑了冒充手枪居然大获全胜,因此得了个绰号“灯筒”,他的字登同就是这两个字的变音。后来啸聚了五百多人打家劫舍,称为“福军”,为许崇智收编,打仗的时候勇猛无比,打完仗抢劫烧杀无所不为。毕竟那是战争时代,军功比纪律重要,因此他步步高升,担任过粤军第三军军长、北伐军第五军军长、广州市长等职务。因他镇压广州起义杀戮过重,派系上又靠汪精卫比较近,被迫下野。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16)
这种油盐不进的山大王哪里是当汉奸的材料?
李福林本身就是一绿林好汉,退伍了家中也喜欢养江湖豪杰、武林高手,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而江湖人物自古崇拜的就是精忠武穆,忠义宋江,一看日本人的帖子,第一个反映就是:大哥,这灭祖宗的事儿咱们可不能干,要不要兄弟出去把那下书的剁了?这种氛围下李福林又怎么会落水投诚?他一生反复不假,但那都是中国人自己家里的事儿,李福林眼里宣统皇帝和袁世凯也没多大区别,但让他叛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杨再兴当初还是太湖水寨的人呢,投岳飞不丢人,是英雄,要是投降金兀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国难当头的时候,中国的江湖好汉往往比政府官员的操守还好些。
南本隆实不可能知道这种想法啊,他们日本古代哪儿有占山为王的大王?上哪儿去了解绿林好汉的心理问题呢?号称支那通,说中国话还可以,谈到细腻的心理问题,日本人其实对中国大大的不了解。
中国人看,他那几条信之凿凿的理由根本就靠不住。
首先,拿孙中山亲日作虎皮,南本对孙中山了解不过是耳闻,李福林可是和孙中山相处过多少年的,孙先生亲日是怎么回事他还不明白?这孙大炮就是一开马戏团的,只要有利他三民主义救中国,别管你是日本猴子俄国狗熊,什么玩意儿能赚钱他都敢养,这就是欧洲人没帮他搞辛亥革命,不然英国牛法国鸡他也敢鼓捣。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得道多助,大合李军长江湖豪杰的脾胃。李福林当然明白这并不是说孙总理愿意请鬼子统治中国。孙中山最核心的思想还是爱国主义不是?南本自己还没弄明白就拿孙中山教育李福林,能管用吗?
陈策和李福林的关系亲如兄弟,两个人都是国民党元老朱执信的亲信,当年陈炯明编散各军,幸亏了朱执信据理力争,才把李福林的福军完整保留下来。陈策对朱执信也是一样的尊敬,后来广东一条炮舰就命名为执信号。江湖好汉重义气,要是出卖朋友以后道上还混不混了?
李福林下野以后有些失意倒是不假,问题是他也另有牵挂,这位土匪军长是农民出身,不忘本,热衷农业改革,这些年在新界、广州大办农场,种植杨桃、番石榴、白榄等水果;红红火火的十分得意。今天广州还有地名“园艺场”,就是李福林当年的试验田。如此上心,老李政治上不免淡泊些,毕竟江湖好汉最完美的结局就是金盆洗手,归隐山林,所以省长、军长的位置固然不错,吸引力却不是刚下野时候那样大了。老李是农民出身,土地和农业对他的吸引力大得很。
至于说到保护他的财产,李福林比谁都看得明白,我是土匪,这日本鬼子更是大土匪,有土匪能帮我看家的吗?现在说得好,到时候刀把子在你手里,随便立个名目还不什么都是你的?绿林里这样的场面见得多了,与其等着你坑我,还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给你来个黑吃黑——不是要我收买老部下吗?您先给钱啊,不然我拿什么收买?这多实惠。
于是,老李就笑眯眯的和南本东拉西扯,一边点着钞票,一边这情报可就交给陈策去编网子等着捞鱼了
难怪日本人1941年打进香港,第一个要抓的就是李福林。
这老小子太坑人了啊。
十
14…11今日的虎门炮台,早已是旅游胜地。
经过紧锣密鼓的磋商,李福林“旧部”的起事被定在1938年4月15日,日军派运输机空降物资于珠江以南李指定地点,待李部拿下白云、天河机场后将日军一部空运两机场,协助叛军控制广州。日本海军同日进攻虎门,消灭陈策所部海军。李福林没给日军提供虎门航道地图——陈策觉得这个太悬了,假的吧,日本人不是傻子,多少有些水文情报,如果有矛盾的地方,会引起怀疑。真的吧,双方实力悬殊,日军看着图一家伙捅过来,他还真怕自己招架不住。结果老狐狸李福林给日本人介绍了个“活地图”,介绍给日军一个熟悉虎门情况的引水员。这人是个台湾人,当时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日军见了以后,没有审出破绽,就表示了信任。但日本人不知道此人是李福林从台湾黑道老大林仔滚(十八大哥)那儿借来的,早就是亡命徒加滚刀肉,当然审不出破绽来。那个时代的台湾人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比现在可强多了,后边和陈策相关的还有类似故事。
日军经过深思熟虑,把大型战舰摆在虎门口外,而以六艘帆船载运陆战队和日本浪人,称为“彰武队”,混在民船和外国船只中绕过大角、沙角炮台,从背后偷袭要塞,各船并拖曳一运输船,以便装载提供李福林叛军的军用物资。
李福林将这些消息完整地转报陈策。陈策和余汉谋商议后,立即布设埋伏,准备全歼日军。余汉谋下令驻惠十二集团军全军戒备,以一部冒充叛军,在指定地点接运物资,最后广州当天全市戒严,枕戈待变。
后来很多学者分析认为,这一战日军没有完败,坏事就坏在余长官最后一条命令上了。
当天戒严令一下,日军埋伏在广州的特务立刻就感到情况不对,马上将这个消息发给了南本的情报部门。
实际上,余汉谋也是没办法。如果用现在的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相比,国民党政府的效率和统治能力相当低下,别说一人一个档案了,就自己衙门里有多少部门都搞不清楚——没办法,老打仗,顾不上政权建设啊。所以,国民党的地方政权很容易一推就倒,特别怕第五纵队。日本人勾结李福林叛乱李福林倒是自己人,但是万一它还有老李不知道的奇兵呢?当年苻坚战淝水,本来是把部队往后挪挪引诱晋军半渡而击,就是朱序在阵后大叫了几嗓子“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几十万大军就不战自溃。余汉谋熟读兵书,也知道自己手下国军部队的毛病,不得不加强防范啊。
总之,当南本拿到这情报的时候,日军的运输机已经上路了。日军马上认识到情况不对,诫令运输机暂停空投,盘旋待命——南本也拿不准,或许有部分叛军走漏消息,引起余汉谋的注意才戒严,这也可能的。下了大本钱,他还有些舍不得放弃。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17)
然而,地面的陆军弟兄沉不住气了——这鬼子飞机怎么光盘旋不下来呢?越来越紧张,国民党官兵矛盾比较大,估计也不是每一个兵都理解今天的任务。于是,不知道是擦枪走火还是有人憋不住了,就有弟兄朝空中的日本飞机开了枪,别的弟兄以为是长官下了命令,纷纷对准日机开火。
都是轻武器,日军飞机没打下来,反而给日军报警了。看到“叛军”突然反水,日军意识到上当,立即下令空投取消,全队撤回,同时通知海军“彰武队”登陆部队返回。
上面有朋友提供“时年63岁的李福林闻讯破口大骂:‘丢那妈,阿叔豁出老命把大功奉送给他们,满以为他们会捉到大麻鹰,岂料这帮‘契弟’(粤语谓男妓)连麻雀仔也捞不住一只!’”就是李福林骂余汉谋沉不住气的,因为余汉谋在粤军中是李福林的晚辈,故此有阿叔的说法。不过李福林自己并不吃亏,南本的军费(有曰三十万元,有曰三百万元,考虑到南本在上海文强那里送出的是几十万元,大概三百万元是夸大了十倍)他是统统笑纳了,结果南本从此被军部弃置,当个预备役师团的旅团长,再也抬不起头来,远没有另一个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那样风光。也是,日本天皇又不是拉金子的,像他这样一送几十万,一送,再送,换了谁也吃不消。
还好陈策的海军打得不错。
日本海军陆战队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彰武队”的帆船已经绕过了沙角炮台,一听到火速后撤的命令,那引水员就跳了船——我想那时候台湾人都学日语,所以日本人明白的时候,他也明白玩串帮了,快走吧。日军更觉得不对,没有开枪追射,马上调转船头逃走。陈策的大炮早就瞄上了这六条船,本来还想等它近些再打,现在一看日本人不声不响就要往回溜,那还了得——打!
伏兵四起。
早已测好距离的大炮对准日军船队猛烈轰击。日军“彰武队”虽然都是精兵,但困顿船上,打,够不上,躲,无处藏,中国炮兵是打活靶。日军船队接连中弹,纷纷沉没。
日海军见此情景恼羞成怒,为了抢救被炮击的帆船队,虎门口外各舰冒险深入,不顾自身安危,疯狂炮击虎门各炮台,日军轰炸机也从大铲岛、三灶岛起飞,猛烈轰炸广州、虎门各地,此为日军侵华以来对广州最猛烈之轰炸。
日军火力极其猛烈,尤其以日军重巡洋舰妙高级之203毫米舰炮威胁最大,猛攻虎门四方山炮台和鹅夷炮台(皆沙角炮台属台)。金门炮战期间,俞大维曾四飞美国,苦求美军供给“巨无霸大炮”,就是这种口径的火炮,可见其威力。陈策为求全歼日军“彰武队”,亲临鹅夷炮台,指挥发炮猛烈还击日舰,守军见中将司令长官亲临前线,士气大振,纷纷冒死登台,和日舰炮战。战至黄昏,日军“彰武队”各船皆被击沉,部分日军在水中尤行抵抗,击伤前去捕俘之中国兵,因此中国炮台继续开火,将顽抗的日军尽歼。
但是日军的报复火力也极为凶猛,四方山炮台和鹅夷炮台被炸成一片焦土,中国守军伤亡惨重,陈策中将在指挥战斗中被日军炮弹击中,左腿炸断,身负重伤。但日军终于没有足够兵力攻占虎门,只好恨恨而去。第二次虎门之战落幕。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设伏歼灭日军“彰武队”,挫败日军袭击虎门阴谋,此后日军有半年时间没有尝试过再攻虎门。实际上,日军已经意识到虎门防御的坚固,因此1938年10月袭击华南的进攻,效仿了淞沪战役的金山卫登陆,改在虎门侧面的大亚湾实施登陆,先取广州,然后攻击虎门这颗硬钉子。但是中国方面在有内应的情况下没有得到日军空投物资,也没有能够诱日军降落天河机场予以消灭,是极大的遗憾,也暴露了陆军战斗力薄弱的问题。
此外,鹅夷炮台和四方炮台被毁后,沙角炮台几乎失去作用,破坏了完整的要塞防御体系。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1938年10月虎门要塞的失守。当时余汉谋在增城战败,广州沦陷,虎门腹背受敌,但要塞司令郭思演是陈策亲信,依然有依靠工事死守的准备。21日,日军占领广州,22日,大举进攻虎门,出动110架飞机轰炸,是为第三次进攻虎门要塞。日军从原鹅夷炮台处进入大角炮台射击死角,用舰炮猛轰,进攻一昼夜攻下大角炮台;海军陆战队一个加强营全军覆没,炮台失守。前面讲过,虎门布防是核桃壳状的,因此郭思演被迫下令撤退,坚守了一年多的虎门要塞至此失守。广东重建的舰队撤退到肇庆,此后沿江在三水、西江等处和日军作战,打到作战舰艇基本打光为止,在国军中可算相当顽强。
陈策负伤时已经年近五旬,但是他虽身材矮小,却酷爱体育运动,游泳技术高超(像他这种只有小军舰的海军司令大概要随时准备下海游泳),能双手打枪,身体素质极佳,所以尽管身负重伤,依然得以抢救生还——张作霖也是炸断一条腿,没有陈策这么好的身体,五个钟头就进元帅林了——但医生不得不给他做截肢手术,从此成了独腿将军,在香港他被英国人誉为“东方的纳尔逊”,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都属于四肢不全。
生还的陈策先在广州和香港治疗,伤情好转后转重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这本来是个闲职,因为陈策此时一直在养伤,难以上前线。但是不到年底,中国政府得到香港政府的通知,在日本人的压力下,香港方面准备关闭对大陆的石油供应。中国当时没有大庆油田——有也落伪满手里了,因此汽油供应全靠香港,其珍贵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说法。如果香港真的切断油料供应,中国的抵抗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国破思良将,大概老蒋这时候就想起陈策来了,唉,此事非筹硕不能也。
他找对人了。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18)
顺便说一句,李福林香港脱险比较传奇。因为他拿了一大笔钱而出卖日军,日本人攻打香港的时候第一天就专门派了部队,直扑新界李的庄园抓他。李平日深居简出,很少离开家,但是偏巧这天不在。因为前一天孙中山的卫士长某病逝,这人好像住在广东或者澳门,记不清了。李和他公务上是朋友,武林中是兄弟,因此破例去吊唁。原定当天返回。李是绿林老大,德高望重,平时露面少,这次来了三山五岳的朋友太多,应酬到晚间只好住下了。当晚日军进攻港九。按理说应该赶回家收拾收拾吧,李不愧绿林豪杰,深知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因此一跺脚,弃万贯家财于不顾——实际上他的主要浮产早已转移——去重庆了。日本人果然留兵守候,结果抓不到他,大骂李狡猾,但无可奈何。
十一
14…12抗战前的香港
1939年的春天,“盟国”这个后来耀眼的字眼还是丘吉尔的梦呓,苏联在观望,美国在观望,东方的战场上,只有中国在独立抵挡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中国的抗战正在最艰难的时刻。
在大英帝国东方的殖民地香港,出现了一位独腿中国将军的身影,他忽而出入港督府第,忽而参加群众集会,忽而在咖啡厅或者酒廊的阴暗角落里和形形色色的神秘人物交头接耳。
这位中国将军,就是中国政府驻香港全权代表、国民党港澳宗支部委员、中央执委、海军中将陈策。
在陈策到达香港以前,中国在香港的力量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这个中国抗战物资的最大供应口岸,急需一名熟悉军政、德高望重的人物统一协调,并把它的力量捏成拳头。经过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