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氏长兄-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人,一直在家里多好。谁知道这位宝二爷,犯痴病的竟不是为二木头,是为了林姑娘!
    茗烟也是想不通,这林姑娘也就在家里住了两年,何苦惹得二爷这般念念不忘的?那容二爷可不是吃素的主儿,头一回来家里头,就把老太太说得哑口无言,让宝二爷吃了那么大一个闷亏,险些连累家里几个姑娘的名声,听了一个外男在他耳朵边上说他未婚妻,别说他会误会,就是没误会,也不会给宝二爷好看。若是真误会了,只怕还要连累林姑娘。
    可是茗烟想归想,人真的打上来了,他也得给宝二爷拦着,不然明天,他全家就该收拾收拾被打出去了。回了家也不敢去叫大夫,怕别人问这伤是哪儿来的,只好在自己屋里叫扫红帮他上些金疮药。
    好在容嘉下手虽然怒气正盛,却也没有要打要杀的意思,他自己回了家,倒也没越来越疼,心知没有内伤,松了口气。
    袭人进来,看了他这副模样,先是羞红了一张脸,待看清了他身上的伤,不觉大惊失色:“这是做什么去了?二爷”
    “二爷没事。”茗烟忙道,“姑奶奶,你可小声些,要是让老爷知道了,二爷可就得遭一回皮肉之苦了。”
    袭人长吸了一口冷气:“这是怎么弄的?”
    扫红嗫嚅道:“二爷给招惹了姓容的”
    容嘉在京里头很出名。一半因为他的运气,十二岁上京,就真的考上了进士,皇上与太上皇合起来问了他十几个题儿,状元榜眼都没这待遇,不管怎么说,直接在皇上面前露了脸,如今又歪打正着地成了驸马,另一半,就归功于他当年小小年纪把山东总兵拉下马的大胆了。不过,对于荣国府里头的人来说,容嘉可不是个好人,一丁点面子也不知道给主人家,好些年没见到这么不懂事的了,亏他还是有功名在身的,也好歹算个大家子出来的。
    袭人一跺脚:“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去招惹那个祖宗——”脑子里一闪,倒是默念,不像是为了二姑娘,不然断不至于闹成这样,莫非是因为想着,便又好气又好笑:“你这样可不行,我去给你找个大夫,你就说是摔的,大夫也不敢乱说。”
    茗烟自是感激不尽。
    袭人到了二门,找了一个婆子,叫她给茗烟去寻个大夫来,才匆匆回了怡红院。宝玉这回却是真睡不着了,她也不忍打扰,给他掖了掖被角,便坐到外间去做针线,却见麝月坐在床上,一脸地惊疑,连根线头也穿不进去。
    “这是怎么了?”袭人问。
    麝月一惊,而后强笑道:“能有什么事。”把手上的针线放到岸上,差点掉到床上,袭人忙帮她插到线球上,扔进了扁里:“还说没事,没事你是这样?”
    “我就是想起晴雯来了。”麝月苦笑道,袭人奇道:“好端端,想起她来做什么?”见麝月脸色奇怪,自己倒也发现这话说得不像,只得又道,“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好些天没提起了,连二爷都不说了,你怎么就想起她来呢。”
    麝月奇道:“二爷怎么不记得,一直念念不忘呢。”
    袭人脸一白:“是么”过了半晌,在心里苦笑道,宝玉不就是这样的么,谁他都心疼,连戏园子里看到个标致的小戏子,回来了都念念不忘的,何况是伺候了他一场的晴雯,两小无猜了几年的黛玉。要他都忘了,确实是强人所难。
    不过,难得也得是未来的宝二奶奶。
    两个人相顾无言,坐着做了一会儿活计,才见到玉钏皱着眉从外头进了屋子里来:“你们院子是怎么回事,我打外头进来,一个婆子小丫头都不见,就你们两个?”
    麝月道:“天冷,有我们两个看着宝玉,能有什么事?放她们去玩一玩。”
    玉钏坐下来,道:“宝玉回来了?这就好?做什么呢?太太老不见他请安,怕他出什么事,叫我来看一看。”
    麝月刚要说话,袭人拉了她一把,道:“宝玉睡着呢,今天在外头瞎疯了一回,像是累着了。”麝月也道:“一回来,喝了一杯茶就去睡了,到现在还没醒,既然太太找他,我去把他叫起来?”
    玉钏眉头拧成了结:“怎么现在就睡了?晚上怕是要睡不好了。”又赶忙拦住麝月,“太太也就是叫我来看一看,哪里是叫他了。既然睡着了,不好吵的,你们在做什么?”说罢看了看袭人麝月两个做的活,倒是有些惊讶了。
    麝月自己一看,针脚全是乱的,还偏过了花子去,再一看,袭人得也远不如往日的活计鲜亮精致,心知两人刚刚都没什么心思,不觉把手上纳了一半的鞋底扔到了筐里,道:“二姑娘婚期近了吧。倒是能嫁过去过年——容家也不怕麻烦,咱们家忙过年都得忙一个冬天,他们倒是腾得出人手来连着亲事一道办了。”这话说得其实倒也不对,容熹是续弦,且与元配一往情深,这婚事,本就没打算大操办,也就是贾赦不计较,没真把迎春这个女儿放在心上,不然,见他们家这么匆匆忙忙的,心里不定多难过呢!
    不过贾赦当年娶邢夫人,也不过是简单办了一场,迎春又是个不得宠的庶女,贾赦还是个拎不清的,得意洋洋道:“容家这么急,可见是急着要这门亲事。”贾母瞧着不像,只是家都分了,他又是迎春的老子,她也不能多说什么。
    除了迎春这婚事眼看着定是要受委屈,贾母心里头还有桩心事——凤姐回娘家去已经有大半个月,看样子,竟是打算在王家过年了!
    她心里从来不觉得孙子们在外头纳小有什么大错,凤姐善妒的名声,她早先也听过,只是凤姐好面子,给了贾琏平儿,往日里也不过就是找几个丫头发作发作罢了。这趟,尤二姐这事,她起初也觉得没什么,只是怪贾琏孝里纳小,后来听说尤二姐竟然是个原有亲事的,不觉生了气,把贾琏叫过来道:“你和你老子一个样!难道不会买几个没什么麻烦的丫头?你就这么缺了?”
    贾琏道:“老祖宗有所不知,她也是苦命出身,那张家原来嫌她没爹,谁知道如今贪着珍大嫂子那层关系,来讹上了我?她冰清玉洁的身子跟了我,我总不能负她,还得看珍大嫂子呢。”
    “你还敢给我提珍儿家的?我还没说她呢!”贾母道,“别的不说,你媳妇怎么办?难道真要巧姐儿和薇哥儿在王家过年?咱们家可丢不起这个脸!要我说,你要什么样的女人要不到?就打发了那人走,钱不够我给你,你买几个干净的来,把你媳妇哄回来,别叫亲戚家看了笑话。”
    贾琏心道,凤辣子哪里是嫌尤二姐呢,凤辣子恨不得他住在和尚庙里,身边一个丫头也没有呢。便是这回依了她,日后只怕更没好日子过,便道:“老祖宗不知她的醋性呢,哪是为了一个人。”
    贾母心里倒也是清楚的,当年贾代善仅有她生的贾赦、家政两个儿子,庶出的两个女儿自出了门,便再没音讯,可见她也是个有些脾性的。只是这女人,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后宅人多,却希望子孙枝繁叶茂的,倒也是个难题。
    贾母道:“无论如何,不能叫她在王家过年。”
    贾琏也是好面子的,只是王子腾却与别的亲戚有所不同。四家之中,唯有他还占着实职,官还越做越大。只是如今皇上大权在握,内阁之中,也是互相牵制,否则,他堂堂一个阁老,也不至于要推荐自己的妹夫外放,还得想想林沫会不会从中捣鬼。但无论如何,王子腾在四家之中,确实是中流砥柱。荣国府即使把脖子梗到天上去,王家那份礼也没一年薄过,王夫人与凤姐能当家这么多年,同娘家的兴旺不无关系。
    贾琏惧怕王子腾,如同宝玉惧怕贾政。每每想起来,总是又憋屈又惊恐——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偏偏还整日里压着他,能有什么好法子想?
    贾母倒是没想到这么多,只是她觉着,王家这个亲家,不管怎么说,是有权有势的,应当好好相处的,不是还整张罗着给贾政外放的事出力?容家虽然也是个有地位的人家,只是一来迎春是续弦,在家里就不是个爱说话的,指望她去容家给贾家捞好处?二来,容熹约莫着也是要回山东的,关系自然淡些。若非容家的几个嫡女都有了人家,贾母还想着给宝玉说一说呢!至于容家的四丫头,连柳湘茹那个病痨都看不上,自然入不了贾母的法眼。
    只是没多久,定国侯便为次子去容家提亲,贾母瞧不上的容家四姑娘,倒是叫定国侯看上了。
    如今家政外放的事儿,王子腾说了,十有八九是能成的,宫里头又有元春,近来颇得太上皇欢心,贾母总算放宽了心,倒是想起宝玉的前程来了。
    原想着王子腾是宝玉的亲舅舅,自然会多加出力,只是想起他平日里的做派,又觉得对宝玉宝钗等尚不如对凤姐上心。宝钗叫允郡王看上了,王子腾倒是急吼吼地叫了薛姨妈过去,疑心是水汲相逼,知道了原来薛家也挺乐意后,气道:“往后莫要叫我哥哥!我可不敢有这样子出息的外甥女儿。”把薛姨妈给气哭了:“难道还有更好的?当初是谁把我嫁到薛家的?那时候倒没说这样的话。”
    贾母想着宝玉的事儿,倒是上了心,对贾琏道:“甭管怎么说,那是你媳妇,你儿子姑娘,你只想着,为了个女人把他们逼到娘家去,你往后在京里头怎么说罢。”
    贾琏苦着脸,也只得应了下来。
    玉钏回了王夫人,只说宝玉出去玩了,像是累着了,一回来就睡了,袭人同麝月已经应下来,等他一醒就叫他过来请安。王夫人素知袭人可靠,倒也什么都没说,只叫她去回老太太一声。
    贾母听了也是一点头:“可怜见的,就让他好好睡着吧。”
    只是宝玉未免睡得太迟了些,到晚膳时分还没醒,贾母又不放心,叫鸳鸯去看了,说是中间醒了,懒得下床,叫袭人给他弄了些鸭肉粥,就着山药糕吃了,现如今在床上躺着看书。贾母才放心下来,又对王夫人道:“到底还小,这样子的习惯可不好,幸好今天他老子不在,不然又要说他。”
    王夫人笑道:“他也就一趟两趟这样罢了。”
    贾母摇摇头:“该找个人管管他了。”
    王夫人知道这是要给宝玉说亲的意思了,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本极其中意宝钗,是自己的亲姨侄女,薛家家底子又厚,虽然叫薛蟠给耗了不少,但看元春省亲修建大观园时候薛姨妈出手借出来的份子,还真不是她们自己哭的那么穷。况且薛蟠是个无用的,宝钗虽在闺中,也帮着打理一些生意上的事,将来薛家家产,她能拿到的可不只是一份嫁妆。只是王夫人心里也犹豫,毕竟贾母不喜宝钗,薛家又到底是商贾出身,将来宝玉的仕途上,薛家能帮的有限。于是这么一犹豫,对这事也就不大热衷了。薛姨妈同她几十年的老姐妹,她想什么看不出来?本来自己家如花似玉的姑娘,进不成宫,想着找个官宦好人家嫁了,给薛家找个靠山,宝玉到底模样好,又是荣国公府正经的嫡孙,虽然不是长孙,但架不住贾母喜欢他,荣国府掌家的大权也在王夫人手上,亲姨妈,总不用担心婆媳关系。不过既然王夫人流露出那么些许犹豫,薛姨妈到底宝贝自己的姑娘,倒也不大热心了。
    她的宝钗,模样性情学问,无一不是上上之属,宝玉出挑的也就是家室,这京里头能压得过他的,也还多得是。别的不说,就是宝钗的堂妹子宝琴,定的就是梅翰林的儿子,难道她的宝钗比宝琴差?
    到底是姑娘家的,没有上赶着求人家的份儿。薛姨妈也是赌气,加上水汲又确实难得——年轻俊朗,皇亲贵族,端看可卿在宁国府的地位便知道,义忠老千岁虽然没了这么些年,他多年的经营又岂是玩笑?
    何况水汲这人,倒也有几分韬光养晦的意思。
    薛姨妈起初还犹豫,宝钗是她的眼珠子命根子,给人家做小,她还有些不舍。倒是宝钗哭道:“就是舅舅帮忙给回了,得罪这么一个王爷,咱家的生意还怎么做?我又该如何做人?”
    到底是应了。
    她这一应,王夫人倒是后悔了。原来宝钗是她亲侄女,又不是凤姐这样泼辣狠厉的性子,平日里也知道规劝宝玉,本来多好的金玉良缘,偏就这么没了,倒是说了几句酸话:“王爷府上人多,宝丫头可要小着点心呢。”让薛姨妈不高兴了一会儿。
    此刻听贾母的意思,像是要给宝玉说亲,她也只得道:“和尚不是说宝玉不急定亲?”
    贾母道:“也不小了。”
    王夫人叹了口气:“我们成天家里坐着,就是媒人来说哪家的姑娘好,也看不到。倒是老太太您见多识广,要给好好合计合计。”
    “我能不替宝玉想?”贾母却似心里早有了人选似的,倒是又提了一句,“以前的事就先不提,宝玉倒是要好好地合计合计,如今他大伯这么一闹,我倒是头都大了。他老子的事儿能成最好,将来该怎么样,都得想想了。”
    王夫人知道她说的“从前”是指黛玉,凭良心说,虽然她不喜欢林丫头,但如今她是帝姬,林家的家产不提,光是这名分就够叫人觉得容嘉是沾了大光,若这份大光归宝玉……往事倒也不必再提。
    王夫人小心翼翼地试探:“老太太心里可有了人选?”
    贾母却不想明说:“再看看罢。”

    第145章

    “南安王府的动静不大对劲。”端王抽了个空去面圣;他虽然只是宗人府宗正;负责宗室事宜,但京里的举动,他倒也得经常帮忙看着,不过这到底不是他负责的,也就略提了一提;“同各国来使来往得太密切了。”
    皇帝“嗯”了一声,也没说什么。
    端王知道他的意思;也就不再说了,倒是提了宗亲过年的事儿,又说:“林家姑娘;皇后娘娘收了做义女,现如今也叫她帝姬;封号之类……
    ”
    皇帝道:“朕心里有数。”
    端王应下了。论起辈分来,他是皇帝的叔辈,然而在不少宗亲倚老卖老,为宗室谋利,甚至插手政事的时候,他照例是凡事只提一声,不乱说话乱做事。虽然不少宗亲看他不顺,甚至说出了“端王委实失了水家的霸气”的话,但不得不承认,端王府比那些蹦跶的人家叫人觉得稳当。
    真要论霸气,当年端王父子二人征战西藏,逼得西藏土司俯首称臣年年进贡,那也是本事。
    “最近九王叔一直同朕说,宗室子弟如今大多闲在家里,走马斗鸡的,倒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朕也有心,前阵子不是还考校了京里头的世家子弟?要朕说,他们这些在朕眼皮子底下的,机会可比远地儿的多多了,只是人显着自己身份高,怕丢了价,不肯来争,难道朕还要求着孩子们给他们安排位子?”
    端王笑道:“也许只是觉着那些位子不值得争罢了。”
    “端王叔这话倒也是。”皇帝笑了笑。
    端王心里咯噔了一声,皇帝说这话,看来对宗室有诸多不满,说实话,便是他看着宗室这几年的举动也觉得有些过分,当年宋阳王的一句“吾父与他父都为皇帝,怎他在京师为帝,吾只得卧于此方寸之地”被政敌知道了说了出来,太宗盛怒,不顾群臣说情,未审便诛,惊动朝野,天安血案后来造成了宗室大乱,趁外敌入侵之时勾结突厥人,险些造成天下大乱,太宗平乱后,诛宁阳王、平阳王、泗阳王等六王,史称七王之乱。
    自那以后,宗亲说话做事便也收敛了不少,但再也难达到太祖皇帝时候的执掌兵权、分守四方的大权在握了。
    现如今的皇帝,看着闷声不响的,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皇位,又坐得不很安全,倒也让不少宗亲说起了闲话,只是也不过就是说说罢了,他们如今,是真没什么能耐了。
    就是端王,一从西藏回来,也就自觉地交了兵符,回家养老了。
    今年,皇后主动提出减少后宫开支,带领后妃养蚕耕农,兴起节俭之风,偏偏九王爷水沁上奏,称宗室日子过得大不如前,不少皇族后裔甚至比不过一般富户,叫太上皇把皇帝提过去问了不少。
    这事搁哪个皇帝都不会高兴的。
    “咱们水家的后人,朕冷眼瞧了一瞧,倒也有几个能干的,自然不会亏待了自家人。”皇帝轻抚着砚台,抬起眼皮,“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兄为帝,弟便是臣,君臣有别,这话对不对?”
    端王连声称是。
    “朕也没空去见九王叔,端王叔什么时候见着了,就替朕跟他说一说,若要当差,便是为臣,学会了怎么做臣子,自然有能干的事儿。”
    皇帝这话说的可就重了,端王也是满心酸楚,却也不敢辩驳,便听得皇帝又问了一句:“如今朕的子侄,一个个地仰着头颅,比朕还要高贵几分,仿佛天下人都是蝼蚁,可是真能上台面的,朕看着也不多,咱们就不比王相宋卿这样老实稳重的,年轻的林侯柳郎,好像也能压他们一头似的。想当年端王叔你可是十几岁就上了战场了,现在的孩子啊……”
    端王虽然看自己的儿子也有嫌他不争气的意思,但是听皇帝这么一说,便知道大事不妙,又听到皇帝问:“端王叔觉得如何?”便只得硬着头皮道:“林侯柳郎,那别说是年轻人里头的佼佼者,便是让老臣年轻时候同他们比,也不大敢的。”这话却是说过了,只是毫无奉承之意,只听得出几分质疑。
    皇帝笑道:“朕原还以为,端王与景宁还有几分交情呢。”
    “郡君是大长公主的孙女才封的郡君,这个臣自然是知晓的。”端王道。
    “母后有意把景乐许给孔家。”
    端王轻轻地摇了摇头,孔家名声过盛,历朝历代,多的是皇帝把女儿妹妹许到他们家去,不过如今皇帝想的是操纵孔家,这却有些冒天下读书人之大不韪了,和惠大长公主在他们家几十年,生儿育女,仍旧只是公主而已,再多一个景乐,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叫公主之间离心。
    皇帝道:“端王叔不同意?”
    “臣不敢乱说。”端王道。
    “王叔太谨慎了。”皇帝笑了一声,“天也晚了,王叔留在宫里用膳吧,正好陪父皇说说话。”
    太上皇自打中了风以来,便越发地觉得心里有股子气,尤其是身边还有个贾家的姑奶奶小心伺候着,叫他时不时地想起当年策马疆场的自在快活,豪情壮志郁结胸口,看到端王也白发苍苍了,倒也叹了口气:“咱们老兄弟,都老了啊。”
    端王苦笑了一声,也不知如何搭话,只道:“这些时候夜里头时常盗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身子大不如从前,干什么都力不从心了,以后,估摸着也没多少时候进宫来给陛下请安了。”
    元妃笑道:“端王这是什么话,你同父皇,都是老当益壮。”
    端王皱了皱眉,元妃无论如何,那是太上皇的儿媳妇——还不是正经儿媳妇,是个贵妃,总在公公这边伺候着,有些不像。宫里头虽然没有人敢明着议论,闲言碎语绝不会少,太后皇后也不管着,端王家教严谨,自然看不过眼,只是什么也没说,笑笑就过去了。
    “咱们老兄弟喝两盅。”太上皇道。
    端王知道太上皇刚中过,不能过饮,便道:“陛下恕罪,老臣这身子,是越发地不中用了,前不久太医才说,若要血脉通畅,便最好戒了这杯中之物,恕臣弟不能陪皇兄畅饮了。”
    太上皇果然叹了口气:“人老了啊。”
    “谁说不是呢。”端王想起今日在御书房被皇帝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儿,也道,“臣到了这会儿才算是明白,当年廉颇是个什么滋味。不过臣梅廉颇那样的觉悟,如今咱们这天下也比那时候太平,臣就想着,再多活两年。”
    他这话说得实诚,太上皇和他本来就是极亲密的堂兄弟,战场上相互照应过,又有和惠的关系在,对端王府向来宽待,如今听了便是一番感慨:“和惠今年上京送景宁嫁人,估摸着,也是朕最后一次见她了。她气色倒还好。”
    端王笑了笑,道:“是啊,公主气色倒好。”
    “景宁嫁了个厉害人家啊。”太上皇不动声色道。元春在一边听着,皱了皱眉,依旧是笑盈盈地,帮端王倒了一杯果酒:“王叔尝尝,这是江南那边供上来的,有股果儿的甜香,酒味不重,喝了也不上头,还有养生之效。”
    “谢娘娘。”端王忙道。
    太上皇问:“和惠同你说了没有,当年怎么想的起来把景宁嫁到林家去?”
    端王揣摩圣意,斟酌着道:“公主倒是与内子说过,说是那时候没想到林大人会来京里考学,都以为他要留在山东继承林家,想着孙女儿离娘家近,婆家势也不大,不敢欺负景宁,那家不是行医的么,素来有几分名声,在山东一带,倒也数得上,能算大户。”
    “那地方出了名的容易出世族大家,唐朝的时候,不是连皇家都瞧不起?现在连一个行医的,都算得上是大家了。”太上皇冷哼道。
    断网忙道:“那是唐朝,要是搁现在,还有世家子敢低看皇家,咱们太宗皇帝就不答应了。”
    太上皇自己也笑了起来。
    太宗皇帝雄才伟略,脾气却有些暴躁,史上褒贬不一,但是这位,却确实将皇权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叫人不得不仰望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