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都是系统的错-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倭⒁桓龈〉男戮础
  观源顿时觉得累不爱了。
  现世报啊,这就是现世报啊!
  当初他当秦襄公的时候,扶立了原本是庶子的半嫡子姬伯服,对周平王姬宜臼各种虐,现在,报应终于来了啊!我擦,劳资爹都翘了,你们还敢搞废太子这一套!这种庶子上位嫡子被虐的戏码,是多么的眼熟啊!
  果然,当初阴德损太多了么……
  忧桑的废太子嬴延累不爱……
  终于看不下去这个家伙萎靡的样子的系统把这个身体的资料发给了观源。
  系统:总觉得这家伙不可能这么萎靡……总有种他在故意骗资料的感觉……我的错觉?
  啊咧啊咧,居然没有收积分就直接把资料给了某人的系统……你果然很天真……
  看到这具壳子的资料的观源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感觉。
  秦武公,历史上姓名不详的秦宪公太子,秦宪公死后被废了太子之位,三庶长拥立了秦宪公的小儿子秦出子,六年后三庶长又杀死秦出子,复立秦武公为君。记仇,啊,不,是雄才大略的秦武公后来杀死了三庶长,集大权于王室。秦武公在位时,先后征服、吞并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次年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但是人无完人不是?这位首开了活人殉葬的风气制度,殉葬人数达到六十六人。
  而且值得悲桑的是,虽然他娶了周朝王室的王姬为妻,也生下了一个儿子白,但是,最后他的位置还是传给了他的同母弟弟秦德公——虽然这位也只是一个只在位两年的短命鬼。
  估计是秦武公、秦德公和秦出子的榜样,秦德公的三个儿子也都依次成为了秦国国君,是为秦宣公、秦成公和秦穆公。
  啊,没错,春秋时期最出名的秦君秦穆公其实是秦武公他侄子来着。
  啊咧,现在是想侄子是什么人的时候吗?!
  观源现在变成了嬴延,他可忍不了还要等六年才能当上国君。忍辱负重什么的,像真正的秦武公一样,还只是一个孩子也就算了,他,现在可没有时间。
  虽然庶长弗忌他们掌握了大权,但是秦国毕竟不是他们的天下。
  秦嬴宗室在朝堂上还是有影响力的。
  在还是实行世禄世卿制的现在,不说许多贵族本身追溯血缘便是秦王室的后裔,还有其他的贵族,也与王室多有联系。
  估计历史上,逐渐长成的秦出子渐渐开始掌握权力,让三庶长感受到了威胁,才会被他们刺杀掉吧。
  秦出子二年,被废掉的宪公太子联合贵族发动了政变,杀死了掌握大权的三庶长,在此期间,国君不幸被庶长弗忌等人充做人质,不幸殒命。宪公太子在众望所归中登上了国君之位。
  先君谥号为出子,乃因其得位不正,以庶子之身窃据嫡长子之君位之故。
  嬴延继位的时候,秦国的都城已经变成了平阳城,这只是秦国包括咸阳在内的七个都城中的一个,乃是早期都城之一。
  秦国后面几百年一直不断发展的都城是秦德公时期所迁的秦都雍城。
  武公二年,嬴延宣布了他迁都雍城的决定。
  因着他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又有诛灭三庶长三族的威慑在,迁都的决定很顺利地便被通过了。
  因为他变成秦襄公的时候,就已经将后世商鞅时期才有的奖励耕战提了出来,虽然因为不能触犯贵族利益而没有实行军功爵制,但是民众的积极性相对于其他的诸侯国来说,还是相对的高一点的,毕竟虽然无爵,但是有田地、若为奴隶参军可免罪。秦国的军队虽然还不是后世的虎狼之师,战斗力诸国无敌手,但也是现在众多诸侯国中首屈一指的强军了。
  强军的战斗力应该怎么看出来?
  嬴延很欢乐地将实验的目标对准了历史上被秦武公剿灭的各个戎族小国。
  刚刚拿一个小国开完刀,调整了一下,武公六年正月,周天子的宣召就传到了秦国。
  嬴延感觉莫名其妙,周天子没事找他做什么?
  啊,当然了,这里的周天子当然是当年秦襄公拥立的北周天子姬伯服的后代。
  南周天子姬宜臼在位五十一年,驾崩之后其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如今已是南周桓王在位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了。
  而北周嘛,姬伯服的年纪比姬宜臼小上好几岁,在位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二十年。谥号良王。良王驾崩之后,继位的是他的太子姬先。姬先没有那么短命,不过也在继位四十四年之后驾崩,谥号临王。临王太子姬穆继位,后世称之为安惠王的。如今正是这位安惠王在位的第十年。
  作为北周天子的支持者,外界看起来还挺铁杆的秦国国君,当然要马上赶到北周都镐京去了。
  嘛,周天子的权威其实已经削弱了。
  对面的南周整个王室都被诸侯给牵制,现任国君桓王还与郑庄公交恶。
  难道桓王是在成长过程中看到郑国逼迫王室权威,被逼得心理失衡?
  话说平王是在晋、郑这几个诸侯国的帮助下,定下了洛邑为都城。也因为如此,他受制于郑国。郑国的初代国君郑桓公是周幽王的亲弟弟,二代国君郑武公是南北周的国君的堂兄弟。
  在周平王看来,作为堂兄弟的郑武公,指不定还没有他的外公申侯来的亲。
  郑武公死后,继位的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堂侄儿,周平王更不信任他了。
  郑武公、郑庄公父子都被周平王任命为卿士,但是周平王看郑国势大,非常想撤掉郑庄公的职务。
  郑庄公是春秋时代的著名诸侯,他那个黄泉方与其母相见的典故还挺有名的。看他对付他弟弟和偏心眼的母后的狠劲和忍劲,就知道此人不是池中物,还非常不好对付。
  周平王想趁着郑国内乱的时候撤掉郑庄公的职,就为了摆脱郑国的控制,周平王居然都能做出将虢公任命为卿士的事情来。
  啊,前一代的虢公就是周幽王的宠臣虢石父,可真算得上是周平王的仇人了。
  但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除了当初对周平王造成直接伤害的秦国等,像是西虢国等国,周平王在诸侯那边已经受了那么多的气,化干戈为玉帛什么的,他是大丈夫,自然能屈能伸。
  郑庄公当然没有这么好对付。
  他摆出一副算总帐的架势,在周平王还没来得及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冲入了南周都洛邑。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平王:……呵呵。
  既然做坏事被抓包了,就算是没做成,也要付出点代价。
  周平王要将自己的王子姬狐送到郑国为质。
  周平王不太高兴,周王室颜面何存啊,要是真这么做了!
  虽然最后为了周王室的颜面,郑庄公还要将自己的公子送来洛邑作为交换,但是事实大家都明白的。
  平王的太子早死,他驾崩之后,大臣本来要迎立姬狐为王,结果到了半路,姬狐就病死了,所以作为孙子的周桓王才得以继位。
  先辈有这样的恩怨,周桓王看郑庄公不爽也是正常的了。
  但是他无缘无故得罪郑庄公的做法就差给自己标注两个字【智、硬】了。
  嬴延到了镐京,安惠王就表示,我信任的人不多,作为秦国国君的你,我是非常相信的。所以我有一个重任要交给你。
  还没等嬴延吐槽完呢,安惠王就把重任的内容说出来了。
  安惠王殷切地表示,我收到消息,那边姬林【周桓王】快要不行啦,这是个干掉南周的好时机啊!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让你帮忙,毕竟现在王室无权嘛!【喂,这是潜意思,不要理解的这么直白啊!】我准备号召诸侯帮忙,你来做联军统帅。你的祖先秦襄公这么叼,你一定也可以的!我相信你哟,么么哒!
  嬴延:……我呵呵。
  好吧,安惠王相信嬴延能做统帅的原因还有一个,他之前拿戎族小国试手的时候,作风简直不要太凶残啊!那种残暴的战斗力,简直令人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哟!
  安惠王觉得自己都变成嬴延的老缠粉了呢!
  本来想要答应他的观源收到了系统的提示,改变了主意。
  他苦心劝服了安惠王,后面那边肯定还有热闹看,不过还需要时间,让安惠王先稍安勿躁。
  安惠王勉强被他劝服了。
  他拿来劝服安惠王的借口来自于系统提示。
  众所周知,周桓王最喜欢的儿子,并不是他的太子,而是二王子,天资聪颖的王子克。
  极其喜爱这个儿子的周桓王姬林曾经明里暗里在各个场合中表示,他想让王子克继承他的王位。
  未来的周庄王、如今周桓王的长子姬佗:……呵呵。
  可惜啊,最后继承这个王位的还是作为嫡长子的姬佗。
  王子克很不爽,而周桓王心里也爽不到哪里去。
  怎么就,怎么就生错了顺序呢?要是长幼换一个顺序就好了呢!
  但是周桓王可没有胆子学周幽王,如此大胆地废了太子,立宠爱的庶子为储。
  虽然不能直接立王子克为储,但是周桓王有好主意啊!
  不过明显智硬的周桓王,想出的主意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给周公黑肩的遗言就是:我不能扰乱嫡长子继承制,立我天【心】资【肝】聪【宝】颖【贝】的儿子姬克为储君,但是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等我大儿子姬佗当了几年天子之后,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吧。
  如果姬佗在继位几年之后就不幸病死之类的当然好,但是如果没死嘛……那就对不住了,早死早超生,早点让位吧!
  周公黑肩,这当然不是他的名字,看周公这两个字就知道,这是封号,和虢公、秦公等差不多。
  而这么著名的封号,当然有一个有来历的祖先。
  他的先祖是周公旦。
  周公旦的长子受封于鲁,而他的次子,就继承了他的周公的封号,职责和他差不多,都是辅助王室。
  当初周平王与周幽王相争,觉得幽王太不像样,平王是嫡长子,比姬伯服更正统的周公就去辅佐南周去了。
  然后嘛,非常死心眼地效忠于周桓王的周公黑肩……也无可避免地染上了他一些智硬的情况。
  周庄王三年,觉得庄王的身体非常好,看起来不是短命相的周公黑肩,觉得是时候行动了。
  他必须马上开始逼宫叛乱,这样,王子克才能达成先王遗愿、当上周王啊!
  周公黑肩的好友们:……呵呵。
  王子克:好主意!快点行动吧!
  被自己亲爹定下要一死让位的命运的周庄王:……呵呵。
  黑肩的好友告密给了周庄王,黑肩和王子克狗急跳墙了。
  然后……没有然后了。
  王子克叛乱还是华丽丽地爆发了。
  到了那时候,才是北周这边【划掉】趁人之危【划掉】进攻的好时机。
  虽然时间还没有到那时候,但是已经能够预见姬佗和姬克的矛盾了。
  被说服的安惠王陷入了沉默:说的……果然很有道理。                        
作者有话要说:  周桓王好偏心,王子克之乱的原因真是要吓死人惹……
话说吴国那个季札,他的父王想让他继位,然后他的三个哥哥相继当王,拼命作死,就为了给他腾位置,然后季札对王位say no……,这边的周庄王和王子克就……唉,都是王子,差距好大啊!

  ☆、武公:征伐不休拓吾疆(二)

  嬴延还留在北周都镐京的时候,四月份,南周那边传来了消息。
  病重的周王于三月份薨逝了。谥号为桓,是为桓王,他的长子姬佗登上了王位。
  刚被分析完登上王位的不会是周桓王最喜爱的王子姬克的安惠王:好……好厉害!
  当初他觉得自己想让嬴延统领诸侯联军的想法太过随意的感觉也没了。
  事实上,安惠王觉得让嬴延统领诸侯联军太过冒险了。
  原因无他,就算秦国如今是诸侯国,但是也不过几代国君罢了,国力和他国比,恐有不及。
  他执意想让秦君统领联军,乃是有原因的。
  现今的诸侯国,多是周王室分支,实际上,无论南北周的国君是谁,他们实际上都不太在乎。
  如今虽然名义上北周统领北边的诸侯国,南周统领南边的诸侯国,但是那些互为亲戚的诸侯国,多还是有所联系的。
  便如西虢国,当初虢石父极受周幽王信任,与周平王极不对付,如今,看虢公还能在南周那边任职便知道,诸侯和王室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有永远恶化的呢?!
  真正算得上是北周王室的铁杆支持者的,明面上,便是秦国了。
  一来,当初的秦襄公嬴开的爵位乃是北周良王所册封,南周诸侯国实际上看不起秦国;二来,也因爵位得于北周,若是北周势弱,南周恐怕不会承认北周所册封的爵位,为了爵位与封国,秦国也得保住北周的王室。
  而其他的诸侯国,恐怕就不会为了北周王室太过尽心尽力了。毕竟都是姬姓封国,南北周哪个王室不是姬姓的周王室呢?!
  所以就算组成了联军,其他诸侯恐怕也不会太尽心尽力。
  只有找一个能够被北周王室信任,对北周也忠心的诸侯为统帅,才能让安惠王真正的放心。
  当初想着嬴延是个好人选,但不知道才干怎样的安惠王觉得,虽然计划搁浅了,但嬴延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他也可以放下心来了。
  既然计划搁浅了,嬴延也要回秦国去了。
  既然以武为谥号,就能知道这位是多么的喜爱征战。
  回到秦国的三年之中,嬴延几乎都是在外带兵中度过的。
  周庄王四年的时候才会发生王子克之乱,而且在王子克之乱前,南周王室竟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所以嬴延不能明白,安惠王如今急冲冲地将他宣召到镐京是什么情况。
  如今是秦武公九年,周庄王三年,安惠王等了十几年,总不会连个一年半载的时间都等不了。
  等到了镐京,安惠王用极其幸灾乐祸的语调为嬴延讲述了一起……公室八卦。
  嬴延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啊!
  消息十分灵通的嬴延自然也是知道那件事的。
  现任其国国君齐襄公,他把他的妹夫鲁桓公给宰了。
  至于原因嘛……
  齐襄公当太子的时候就和他的妹妹,鲁桓公的妻子文姜有私情。
  然后鲁桓公此次携其妻文姜到齐国贺喜。
  多年不见的兄妹俩犹如干柴遇到了烈火,久别重逢之后的激情一发不可收拾。
  鲁桓公又不是死人,他当然发现了这件事。
  被大舅兄戴了绿帽子的鲁桓公:……我呵呵。
  鲁国的大臣在出发前其实劝谏过鲁桓公不要带上非要同去的文姜,因为他们有所听闻文姜和齐襄公的关系有些不清不楚。但是觉得文姜已经嫁给自己十五年了的鲁桓公没有听从大臣的劝阻。
  知道鲁桓公已经知晓真相,内心又对他是妹妹文姜名正言顺的夫君很不爽的齐襄公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干掉了他。
  没病没灾的一国之君突然暴毙在他国领土,真相最后到底还是被人知晓了。
  而安惠王如此幸灾乐祸地八卦一个公室的原因,则是出在鲁桓公到齐国的理由上。
  鲁桓公乃是周公旦的后裔,自然是和天子同姓的姬姓。
  他到齐国,是因为他被齐襄公邀请去主持婚礼——齐襄公和周王姬的婚礼。
  周王姬是周庄王的妹妹,这场婚礼还是齐襄公亲自向周庄王求娶的。
  这场丑闻一爆出来来,不仅是齐国和鲁国,就是周王室也被啪啪啪打脸了。
  周庄王真是走了眼了,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人渣呢!
  事情还没有完。
  七月份,齐襄公召集各国诸侯于卫国首止进行盟会,明晃晃地不把王室放在眼里。
  北周王室还好,南周王室……又一次被打脸了……
  这特么都是什么糟心亲戚啊!
  你的妹夫这么叼,周庄王你造吗?!
  这么叼的妹夫齐襄公,在诸侯盟会之后还做了一件事。
  在齐襄公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和郑国的国君郑子亶结仇了。
  嘛,就是无【中】知【二】少年打群架而已嘛!
  诸侯盟会的时候,郑子亶居然没有朝他道歉?!
  这还了得?!
  一直在中二、从未被超越的齐襄公在半路把郑子亶干掉了。
  卧槽!
  一年之内杀死两个国君,齐襄公你真是好牛啊!
  周庄王……没啥反应。
  没办法啊,王室现在还要仰仗大诸侯生存呢!现在齐国开始变牛了,他怎么敢在这个时候得罪齐国啊喂!
  安惠王表示:哈哈哈哈哈!嬴延爱卿,对面那个真是孬!是时候展现王室的威慑力的时候啦!
  嬴延:妈蛋,关我何事?
  事实证明,还真就关他的事儿了。
  安惠王召集几国诸侯,以秦君嬴延为统帅——伐齐。
  没错,理由就是为了彰显王室的权威,齐国国君你个小中二,真以为那头周庄王不动你就好啦?那边不动,劳资这边动!
  虽然没有明确划分过疆界,但是一般默认南方的诸侯国是属于南周管辖的。
  小中二、国家地理位置乃是南方的齐君:……呵呵。
  周庄王表示喜闻乐见。
  斗吧,斗吧,斗成个两败俱伤才好呢!
  虽然他知道安惠王的目的是给自己下马威,但是真正出场的主力军一边是早就看着很不爽了的齐国军队,另一边更不用说,犯二冒傻的对面王室召集的诸侯联军,对自己这边,有什么损失吗?
  周庄王看戏看得很欢乐。
  但是旁的不说,他自家的兄弟都看不得他多清闲。
  卧槽,要是那边和齐军两败俱伤,然后周庄王趁机率军攻陷那边怎么办?
  王子克:这不是白白地把一统周室的美称让给那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兄长嘛?!
  周公黑肩也担心,哎呀,要是现任天王一统了天下,他岂不就声名大振?那先王让王子克继位的遗命我还怎么实现啊?!
  王子克和周公黑肩一合计,就趁着现在这个天王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秦齐战场的时候,动手吧!
  前面已经说过了,黑肩智硬,对偏心眼的先王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好友不是啊!
  卧槽,无缘无故让嫡长子让出王位,先王神经了吧?
  黑肩的好友辛伯表示:好友,你醒醒吧!该吃药了!
  可是周公黑肩拒绝吃药,并且觉得不吃药的自己萌萌哒。
  辛伯:……卧槽,冥顽不灵!
  然后,辛伯很没有好友爱地向周庄王告密了!
  王子克和周公黑肩一看,我擦,计划泄漏了?
  然后呢?
  以为他们会不起兵,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的人真是弱爆了。
  他们还是准备按原计划行事。
  周庄王:你不仁来,我不义!
  然后,然后他准备把周公黑肩给咔嚓掉。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场没有技术含量的政变也确实会像周庄王想的那样,他会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周公黑肩,虽然美中不足地让王子克逃到了燕国,不过政变解决得炒鸡轻松的啦!
  但是,最后还是出意外了。
  周庄王怎么也想不到,明明应该和齐军拼杀在一起的诸侯联军,特么的怎么会出现在洛邑外面。
  人呢?人都死光了吗?!
  要知道,春秋初期的周王室,还是有属于自己的,和大诸侯国的国土相当的疆域的。
  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进来这么多兵马?怎么可能?!
  本来如果联军真的一直在被齐军牵制着的话,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联军和齐军本身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早早集齐联军的安惠王其实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私底下他们已经谈过了。
  联军统帅秦君嬴延表示:斗个两败俱伤,最后让南周王室坐收渔翁之利吗?咱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从来不会办蠢事哒,所以我们表面上做做样子就好啦!
  齐军表示:理解理解,我们都能理解的!您放心,我们一定配合您,绝对不让他们看出来这是在演戏!
  齐军这么做也能够理解。
  麻烦是他们的国君惹来的,而且国君确实做的不地道,既然对面都表示要和平相处了,哪个傻缺会真的给那个残【中】暴【二】的国君卖命啊?!
  对面的联军数量一天天的减少?
  啊,那啥,估计是打仗死人太多了吧?我们怎么清楚嘛!你看他们烧饭的炊烟好像也没少多少啊!
  就在双方的心照不宣中,联军抽调了一大批的兵力,留下一些在秦齐战场上充场面,剩下的,就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没有出现的现在,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场釜底抽薪。
  绕过了各个城邑的守军,直接就包围了洛邑。
  这么做其实是很危险的,要是有军队把他们也围了起来,最后被洛邑的人和外面的人里应外合了怎么办?!
  呵呵,这实在是想太多了。
  大家现在谁没事来王都朝拜玩儿啊?
  各国现在有忙着内乱争权的,有忙着锦衣玉食奢华享乐的,有忙着挑衅的,就是没人脑抽了来朝拜周王。
  嘿,都虎落平阳了,目测以后都不能翻身了,理周王那么多【喂!
  联军包围洛邑的时候,无脑的政变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