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都是系统的错-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昭阳在她的公主府里,早就没了往日的锐气。
  她只是静静地听着外头的消息。
  皇帝的同母妹们都嫁得很幸福,驸马疼惜她们是出了名的。
  也许是投桃报李,皇帝对驸马们也多有重用。
  当然了,皇帝给自己的亲妹妹选的驸马,都是素有贤名的人才,又出身世家大族,昭阳想到了她的驸马,呵,连人家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嫁得最出名的是晋阳长公主李明达。
  当年上皇欲为皇帝聘娶一位出身于五姓七家中太原王氏的太子妃,王家悍然拒绝,让皇室得了好大个没脸。
  时隔多年,却有荥【xing二声】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三家为子弟求娶晋阳公主。
  除此之外,还有弘农杨氏、兰陵萧氏等同样的世家大族。
  至今天下,仍有士族门第相排行,崔卢李郑王。
  上皇当初知晓后勃然大怒,以皇族李氏为第一士族,长孙氏为第二,其后方是这几个世族并列。
  但到底,这还是人所共知的一流士族。
  自从当初为太子求娶被拒之后,皇族的人心里就留下了疙瘩。
  无论是上皇还是今上,都一直在削弱士族。
  眼看如今将变成寒门和新贵的天下,士族岂能不心急?
  有了这个前提,皇帝也不害怕他们敢不对自己的兕子好。
  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亲自考察,最后和皇帝选出人选,再由晋阳公主亲自选择,最后才选出了晋阳公主的驸马。
  出自清河崔氏长房的崔氏宗子。
  李承乾嗤笑一声,算他们识相,知道选个最好的上来。
  晋阳出嫁的时候,不能说是十里红妆,该是百里红妆才是。
  远在千里之外的上皇和太后也赶了回来,证婚人乃皇帝,主婚的乃是皇后,将公主背上花轿,理当由兄弟进行,可是晋阳公主,是她的另外两个兄长在一旁守护,上皇亲自背负的。
  昭阳根本不想出门,却必须参加晋阳公主出嫁的“盛典”。
  有兄长们严密把关,驸马自己也是世族出身,晋阳公主的生活无比幸福。
  她是皇后的嫡女,昭阳羡慕,却不能嫉妒。
  可是武媚娘那女人,为何也能生活的这么滋润?
  昭阳不敢掠其锋芒,似乎在新皇继位之后,武媚娘就解开了身上许多束缚。
  昭阳面对着她,却仿佛见到了久居上位的皇后。
  更甚者,她感觉到了像她的皇兄身上一样的,帝王气息。
  她的父皇对她多有宠爱,可是她的兄皇,却并不在意她。
  武媚娘那种看她如微末尘埃的感觉,昭阳就从李承乾和李泰他们身上感受到过。
  可怕,很可怕。
  可是这种可怕的女人,却能让李君羡对她独宠,夫妻二人恩爱万分。
  武媚娘婚后五年无所出,李君羡毫不在意,更是对她多有呵护,生怕外面的流言伤到她。
  等到武媚娘终于产下了孩子,却只是一个女儿的时候,李君羡却疼她们母女二人如珠如宝。
  作为皇帝的心腹,李君羡升官自然很快,武媚娘被封为韩国夫人,在昭阳的记忆里,好像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等到武媚娘怀上第三胎的时候,她第二胎生的长子早就被李君羡请封为世子了。
  哦,对了,李君羡已经不是武连县公了,他是……靖远侯,还是文国公来着?
  昭阳就这么一直活着,活过了金家的妻离子散,她从前的那位驸马很快病亡,活过了魏唐、晋唐的立国,活过了太后的死和上皇悲痛欲绝之后的死讯,活过了她的兄皇李承乾的驾崩,活过了她的侄皇所创造的“鼎安之治”,活过了……武媚娘的死。
  鼎安二十五年,文国公李弘之母,韩国夫人武氏卒。
  前任文国公李君羡早就早早地将爵位传给了儿子,陪着老妻游览山河。
  武氏死后,李君羡也像是失去了精气神,保养得很好的身子也一夜之间衰败,更是一夜乌发变白霜。
  昭阳听到李君羡说的那句“早点走也好,留下来的是我,也好”,便明白了。
  她一点都没有赢过武氏,人家夫妻情深,她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不过她活得比武氏久,这算不算是她赢了呢?
  鼎安二十五年,昭阳大长公主殁【mo四声】,以其为太宗女,陪葬昭陵。
  鼎安二十六年,文国公李君羡卒。谥曰襄,与妻韩国夫人武氏,合葬于万年县。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虐昭阳……可是这本我还没有那么快完结……斗破我先存稿吧,这样压力也小一点23333
后面不如快一点过掉几个世界吧,唉,都怪我想写的人太多。

  ☆、栗太子刘荣(一)

  观源当了十几年的阿飘,乍一回到躯壳,还有些不适应。
  “临江王,您该启程了。”边上有人在说话。
  观源脑子一激灵,临江王?!
  各朝各代都有临江王或者什么王之类的,名字相似的太多,他有点分不清。
  观源敛眸:“我知道了。你先退下把。”
  哪晓得那人半点动作没有,还依旧催促道:“临江王,您还是要快些才好,陛下可是要您即日启程呢!”
  呵,这位王爷的处境好像不是很好嘛!
  观源看仔细了那人,果然是个宦阉。
  观源冷笑一声:“我说我知道了,让你退下,你听不懂人话吗?!”
  那人被震住了,倒也不敢再说什么,打开门,走了出去。
  观源听力绝佳,还能听到什么“被废了还如此……”、“果然是个不成气候的”、“还不是要被流放了”。
  观源悚然而惊。
  卧槽,不是吧,这人不是临江王吗?怎么是被流放的?!
  难道说,他是个被废了的王爷,这是要去流放的路上?!
  不知道这个皇帝和原主是什么关系啊……
  这么想着,观源和系统兑换了资料。
  看完以后,观源:……呵呵。
  ————————————————————————————————————
  我叫观源,是个拥有系统、高深的修真功法的高富帅。
  几世轮回,我都是皇帝的命。
  我附身的时间永远准确又及时,我总是能降低难度,刷刷我爹的好感度,成功达成登上皇位的成就。
  这一次,我穿成了汉景帝刘启的太子,他的长子刘荣。
  我以为我能够扭转乾坤,阻止刘彻和他妈王夫人上位,防止我妈栗姬犯蠢,刷回我爹的好感度,最后熬死我爹,当上皇帝,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万万没想到,我这太子已经被废了。
  ————————————————————————————————————
  如今的时日是汉景帝前元七年的冬日,刘荣刚刚被废掉太子之位,成为临江王。
  事态的发展对刘荣十分不利。
  系统:【主线任务:使刘荣重新登上太子之位。】
  观源:【咦,重新当上太子就好了,不用当皇帝?】
  系统没有回答。
  观源咧开嘴。
  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有个好名声,可是观源觉得,他对儿子,还没有汉光武帝刘秀来的宽容。
  废太子刘荣,汉景帝中元二年以倾占太庙扩充自己的王宫【此罪形同谋反】的罪名,被押解回京,百姓皆哭称刘荣不可能行此悖逆之事,之后,刘荣悲愤自杀,葬于蓝田。
  刘秀的废太子刘疆,被封为东海王,在新帝登基的时候还依然好好的活着。
  刘启就算是为刘彻铺路,放任刘荣冤死,也太过冷情了。
  而且汉光武帝废了太子刘疆,立了四皇子刘阳,时任东海王为太子,之后补偿给刘疆的王爵,就是东海王,而此封地最为富庶,刘秀能做到这地步,倒也难得。
  而刘荣被废之后被封的是临江王,刘彻当太子之前,是胶东王。
  汉景帝之前已经封过一位临江王了。
  巧的很,这位就藩不过三年就病死的临江哀王刘阏【yan一声】于,是汉景帝的第三子,也是刘荣同母所出的三弟。
  刘阏于死后,因无子,临江国除国,设郡县。
  也难为他的父皇又想起这地方来啊!
  今日是今上刘启前元七年的十一月廿二,观源算了算时间,笑了。
  也许,栗姬并非没有用处呢!
  刘启此人,也是长情,这从他的儿子的生母就可以看出来。
  他有十四个儿子,前头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于,都是栗姬所出,此处可知早期栗姬之宠。
  刨去同样生了三个儿子的程姬,有意思的是,后期的刘启,几乎是专宠于王氏姐妹。
  大王氏自然是十皇子刘彻的生母,曾经嫁过人的王娡。
  小王氏嘛,则是王娡的妹妹王皃【mao四声】姁【xu三声】。
  从皇十一子到皇十四子,这四位皇子都是王皃姁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而且,日后的皇十二子刘寄会受封胶东王之位,他受封的那一年,正好是刘荣自杀国除的那一年。
  观源洋洋洒洒地在竹简上写了一篇家书,让服侍的人将其交给他的……母亲栗姬。
  看着那人逐渐远去的身影,观源低头掩住眸光。
  刘荣已经废了,不只是指他的太子之位,还有他这个人。
  他身边的人都是皇帝指派的,虽然还有别人的人手,但是皇帝现在对他的关注度肯定很高。
  与其直接将这辩驳信交给皇帝,让皇帝认为他余怨未消,倒不如采取迂回道路。
  栗姬的性子很直,无论是面对皇帝和馆陶长公主都没有服软过。
  若是栗姬也承认之前那人她根本不知晓,呵,可就有趣了。
  哦,这里面牵扯到刘荣太子之位被废的直接原因。
  冬末,有朝臣上书,皇后薄氏既废,则当立太子之母栗姬为后,这样太子的嫡长子之号才更加名正言顺。
  然后皇帝就不爽了。
  栗姬和刘荣你们的心很大诶!
  于是,太子被废,栗姬禁足。
  不过后人皆言这是王娡安排大臣做的,现在看来,倒不是空穴来风。
  刘启收到消息,刘荣留了一封信给栗姬的时候,是很诧异的。
  他的长子忠厚得过了头,对于父母的命令几乎不予违背。
  他与阿娇的年岁也算相当,往日他冷眼瞧着,阿荣对阿娇的态度也很不错。
  只是栗姬……唉,到底脾气太暴躁了。
  刘启觉得,这个儿子好是好,可是这个性子,未免和自己的伯皇——惠帝刘盈有些相似了,若是刘荣登基,栗姬这个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愿照顾其他女人的泼妇,极有可能仿吕后行事啊!
  哼,栗姬这女人,竟敢挑唆大臣,谋夺后位!
  刘启打开了竹简,只见里头只有寥寥几句话。
  也是,刘荣可是被他下令要快点离京的。
  “儿既不德,失之储位,儿甚愧之。此儿不明,悔无所及。非为嗣位,实感念也。弟阏于亡于临江,德居于河间,儿今亦去,母自是无所依。相离三千里,无人使告吾。母素直,多强辩,儿忧心甚。朝臣多有轻母者,母于县官【汉对皇帝的一种称呼】面,恚【hui四声】其数【shuo四声】。县官当面尚如是,何以有使人阴奏为后耶?望母保重,或可仿太皇太后例,至河间,得享天年。儿谨叩首,日后有时,或当倾进。”
  刘启看完后,将竹简重重地砸了下去。
  这时候刘启才发现,刘荣留给栗姬的,是竹简,而不是绸缎。
  王公贵族有时很是嫌竹简繁重,喜用绸缎书写。
  刘荣之前是太子,用度自然是最好的。
  这竹简上的消息很是重要,可是他却没用绸缎。
  刘启有些生气。
  就算刘荣被废了,可是他还是一位诸侯王,还没有离京,就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虐待自己的废太子!
  刘启也是有感而发。
  刘荣那封信,明晃晃地就是在告诉栗姬,咱们被人陷害了,你要当心。
  那封信换成人话【喂!】是什么意思呢?
  “我丢掉太子之位的原因是我的德行不够,我感到很愧疚,这都是我识人不清啊!”
  这句话明显的废话,重点明明白白的写在后面。
  “我后悔的原因不是因为丢掉了储位,我只是很感慨而已。三弟阏于死在临江那边,二弟刘德也去了河间就藩当藩王,我现在呢,也要走了,你以后就没有依靠了。咱们以后离得远了,你受了什么委屈也没人会让我知道给你出头了。
  你的性子向来不好,直言直语,一点儿迂回都不懂,我感到很担心啊!
  朝廷的大臣都看不起你,你当着皇帝老爹的面,都敢很多次地激怒他。当着皇帝的面你都这么叼,想当皇后还要收买大臣替你出头?【划掉】明显是有人要陷害你我嘛【划掉】。
  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说不定能像太皇太后【指的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一样,熬死了老公之后,到儿子的封地上去作威作福。你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到河间那边的二弟家养老。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的话,咱们也许还能见面。”
  【相离三千里,无人使告吾】明显的化用了戚夫人的那首“子为王,母为虏……”的歌。
  这歌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出现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刘荣在警告栗姬,说不定她的下场将会和戚夫人一样悲惨。
  还有一重隐含的意思。
  栗姬是戚夫人,那刘荣就是……赵王刘如意。
  明晃晃的再说有人要害他,他活不了多久了。
  后面的那个【至河间,得享天年】也有这重意思,刘荣这个临江王才是栗姬的长子,为何日后栗姬要靠次子刘德来养老?
  自然是因为他活不了多久了。
  这封信处处都在说此次是有人要陷害他们,而且终于得手了,他们母子二人恐怕都不会好过。
  刘启皱着眉,还是让人将这信送到了栗姬那里。
  他在宣室里转了好几圈,最后还是决定,让太子,啊不是,是临江王,先留在长安。
  嗯,就说临江王得了重病,不能离京好了。
  旨意传出去,刘启心中还有些忐忑。
  他的母亲窦太后,因馆陶的缘故,并不是很喜欢阿荣,而他强留阿荣在京城,虽然有个理由,可太后不会不知道其中的不妥的。
  刘启用不着担心了。
  临江王突然昏倒,瞧着,像是中了毒。
  好,他的理由倒变成真的了。
  刘启一瞬间怒火冲天。
  好,好的很!
  这是他的长子,是他之前册立的太子,暗地里的人倒是好胆量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中间观源的那封信是我编的,编的好痛苦啊……光是这个就花了我半小时有木有!
话说回来,我四级英语过了~453,低空飞过~看着高中室友的513,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是一个英语废,现在还在吃初中的老本,高考我的英语总分是100分,活生生落了别人二十几分,最后沦落到现在的学校……现在大一都能考英语,然后我就试了,考完觉得还好,怪不得老师没帮我们复习,大部分都是裸考的,大概都过了~不过我一个中文系的……英语不好一定不是我的错!
话说回来,我一直很奇怪,那个宁波大学的同学她们老师说高考英语在125以下的先别考是什么心态?我们老师鼓励我们趁着还有高考留下的感觉,拼了再说……
英语不好?很正常。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3333

  ☆、栗太子刘荣(二)

  汉宫一下子风声鹤唳起来。
  王娡倒是不知道谁这么没耐性,竟是直接给刘荣下了毒。
  刘荣毕竟做了好几年的太子,又是长子,县官对他还是很关注的,等到他离了长安去往临江,多年下来,县官的情分一淡,再弄死他,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
  王娡这么想着,便让人将刘彻带来。
  刘彻今年七岁,与已有二十二岁的刘荣比,年龄小了许多。
  但是年龄又有什么大关系呢?
  刘荣到底还是被废了。
  同样的,年龄没有关系,所以刘彻现在便有了大他好几岁的未婚妻——陈娇。
  想到阿娇,王娡就忍不住感谢栗姬的愚蠢了。
  三年前,刘荣刚刚被立为太子,他已经十九了,却还没有正妃。
  刘嫖迫不及待地就要和栗姬亲上加亲。
  可惜啊,栗姬是个傻的,态度傲慢不说,得罪人还得罪的这么彻底。
  不过彻底点好啊,这不是,刘嫖就来找她了嘛!
  这么想着,王娡就要笑出声。
  有馆陶长公主这个亲家好啊,两相使力,现在刘荣已经废了,下一步,就该是彘儿当太子了!
  有细碎的却又密集的脚步声响起,显然那人走得很急。
  王娡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那儿子又在疯跑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刘彻的身影就出现在她眼前。
  “彘儿,过来。”王娡笑着招收,亲自拿了帕子要给他拭汉。
  刘彻乖乖地站在她面前,却又不满地说道:“阿娘,阿爹已经给我改了名字了。不要再叫我彘儿了!”
  王娡抿嘴微笑。
  彘,即为猪。
  说什么皇子取贱名好养活,可是为何只有她的彘儿一人取了这种名字?
  自然是因为要压压他的福气了。
  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王娡生下了这个孩子。
  在孩子出生前,她就说梦到了赤龙入怀。
  这不仅是在给孩子增加筹码,也是给刘启一个讯号,他必当为帝。
  要知道,虽然是刘恒的太子,但是刘启的母亲窦太后最喜欢的却是她的小儿子刘武,如今的梁王,那时候的孝文皇帝,后宫之中偏宠慎夫人,四个儿子之中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揖,当初分封藩王的时候,更是将梁国封给他。
  要不是文帝前元十一年,这位梁哀王“坠马而亡”,以他“异于诸子”的帝宠,指不定就会发生什么事呢!
  要知道,刘启因意气之争害死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他的太子之位,说牢也牢,说不牢,也不牢。
  那时候王娡说梦到自己的儿子赤龙入怀,简直就是在直言日后此子必当为帝了。
  而皇帝的父亲,自然也会是皇帝。
  刘启虽然因为长子已经长成,所以为了让人遗忘刘彻出生前的特殊,特意给他取名为彘,可是他心里,还是记得这件事的。
  如今彘儿已然七岁,这时候改名,或许,是因为,太子不能有个贱名呢?
  拉着儿子说了一会儿话,嘱托他要多多亲近阿爹,在阿爹面前表现得好一点,还有,要保持住和阿娇的关系。
  刘彻仔细地听着。
  他虽然只有七岁,但是他四岁时,就能说出若得阿娇,愿以金屋贮之这种话了。
  就算有母亲的授命,但是谁又能说他不聪明呢?
  那一头,因着刘荣为人所害,也不用离京了,栗姬也被放了出来。
  栗姬虽然泼辣、好妒,但是她也分得清轻重缓急。
  皇帝已经不惦念旧情,阿荣那书简更是敲了她一头闷棍,直把她敲醒了。
  栗姬吵着要去看儿子,到底是宠爱过的人,刘启便带着栗姬同去了刘荣现在住的地方。
  因刘荣已是废太子,本不能住在太子宫,但刘启想着让他快些就藩,倒也没让他移宫。
  刘启到了太子宫,看着萧条景象,倒也心酸。
  栗姬就更不用说了,她的一身荣辱可以说皆系于刘荣了。
  她之前做的蠢事,倒是连累了刘荣,一想到儿子这些日子可能过的什么生活,栗姬的眼泪就要掉下来。
  刘启之前增派了太医,此时有宫人正端着药往里去。
  进得屋内,刘荣不说形销骨立,但也差不多的样子更是让刘启和栗姬二人都吓了一大跳。
  之后便是心酸。
  栗姬往榻上的刘荣身上扑去,霎时便哭出声来:“我儿,阿荣我儿!你受苦了啊!”
  刘启见状,也晓得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只得说:“阿荣还躺着呢,你这么压着,他哪儿受得了?快快起来吧!”
  栗姬与他相伴多年,也晓得刘启这是拉不下脸,但到底有安抚的意思,也就顺势坐在了榻边。
  宫女将药碗端过来,告罪一声,便要喂给刘荣。
  因刚刚煎好,这用药又急,药碗底下还垫着块布,以防烫手。
  许是刘启站在一边的缘故,那宫女的手有些抖,药汁快要洒出来的样子。
  她手中的勺匙还没到刘荣的嘴边,栗姬就尖声道:“你是怎么喂药的,难道要烫死我儿吗?!”
  刘启不悦地皱眉,想要叱责。
  这么些日子下来,还没把脾气磨掉。
  却不料栗姬夺过药碗和勺匙,便要亲自喂。
  前头说过,那药才煎好没多久,还是烫的。
  栗姬直直地将碗拿在手上,被烫的受不了。
  可是虽然洒了一多半,栗姬还是没有松开手。
  刘启看得有些心酸。
  他低头不愿再看那边的样子,却看到洒在地上的药汁里有几个小白泡儿冒出来。
  刘启霎时便一惊,喊出来声音都有些变调:“停下!别喂!别把药喂给他!快停下!”
  这药有毒!
  这是一定要置刘荣于死地啊!
  带着惊魂未定的栗姬一起离开,增派了自己身边的心腹照看刘荣,刘启的面色很是阴沉。
  喂药的碗是玉碗,若不是栗姬多事要亲自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