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无结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学们啊!我们的池塘干了,鱼也会干死的啊,大家赶快运水救鱼。”校长带领老师用木桶挑水走在最前面,他大声地对同学们说。

  同学们前呼后拥地跟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后面。可惜,他们太小了,加上路途颠簸,水运到之前大都泼掉了。那年轻美貌的女老师看到了,满面愁容。

  “小心点,慢点,别齐,别摔倒了!”那年轻美貌的女老师的声音很细,可能有些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听到。

  青青脸盆的水,当然也只剩盆底了,她泼得满身是水,孩子们都湿淋淋的变成水人了。孩子们喜欢玩水,他们不觉得什么。可是,对面山村的生产队队长看到了,跑了过来,不知跟校长说了些什么?

  “同学们,我们不运水了,回学校上课!”校长大声地说。

  下午,那台又黑又脏的柴油抽水机在河边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冒着黑烟,从河里延伸到池塘边的黑胶管像一条长长的蟒蛇直吐清水,不到三个小时,池塘的水满了,孩子们跳起来在池塘边大声欢呼。

  池塘总像一只被眼泪模糊的大眼睛,殷切期盼着雨季的到来。雨季来了,池塘又满溢了上来,孩子们在水中上课也很有趣,女老师挽着高高的裤角,露出白腿,孩子们全都打着赤脚,满脸都是泥水,但假期也就很快到了。

  池塘边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个小洞,里面黑乎乎的,谁也没有进去过,也没有人敢进去,不知什么时候有人用石头将洞口封住了。

  传说,那里面有个冤魂在。曾经有个小女孩死在了里面,每个夜晚,却又要徘徊在校园旁边的树林里,时而她潜伏不动,时而她穿穿梭长啸。然后,她会来到教室里,静静的坐上一夜,或者用一根手指敲打桌面,直到第一个学生早到,她才会倏然隐入黑洞。

  飘摇不太相信这“事情”,但也不敢面对校园的黑夜。同时,飘摇也一直在打听这个小女孩,他很希望能知道这个小女孩更多的情况,但却没有人能够详尽地告诉他。飘摇不知道村里的人为什么要把那个小黑洞用石头封住?里面到底有什么?为什么不让那个小女孩再出来呢?

  年代久远的死亡使她模糊不清了,就像一座小小的坟墓因为无人拜祭终于在清明的阳光里不断缩小,小到令人心疼的地步。不过,飘摇到一直有个印象似的,印象里,这个小女孩长相清秀,衣着整洁朴素。但她太孤单了,一个人在树林里,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教室里,太孤单了。

  当曙光照入,飘摇想,她一定总要轻声叹息,因为空,这叹息声又肯定要在教室里久久回荡,甚至在喧哗里它仍然存在,存在于一面墙壁的裂缝里,还是在摆放扫帚的角落里呢?飘摇不免有掉两滴泪的清淡情绪。

  终于,有一天雨后,那用石头封住的小洞在一场瀑风雨后倒蹋了,黑乎乎的小洞远远可以看到。

  飘摇大着胆子走到小黑洞边,洞里有一股凉风扑面而来,里面有流水的声音,但飘摇不敢进去寻找那小女孩,只是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又回到了学校。

  由于养父被那些狂人押到小镇县革委不知死活,家里又贫穷,飘摇的哥哥读到小学毕业便辍学不再继续上初中了。养母把家里的钱供飘摇和青青两个人上学,因为两个孩子年纪都小,干不了什么农活,而且飘摇从小就十分聪明,哥哥买的连环画书,飘摇就照着连环画临幕学画。

  飘摇从小好爱绘画,无师自通。飘摇在未上学前,虽然他不认识连环画下面的字,可飘摇根据连环画的图画理解其中的含意,编一套故事讲给青青听,多年来青青一直很喜欢飘摇讲故事给他听。

  “哥哥,今天你讲什么故事给我听?”青青问。

  “哥今天给你讲一个非常,非常好听的故事。”飘摇说。

  “快讲呀!快讲呀!”青青高兴地拍着小手,说。

  于是,飘摇清了清嗓子,开始瞎编故事了:

  “一个白衣女孩沿着小溪走着,双手绞扭在一起,发出凄厉的尖叫,谁家一有人死了,她就会出现。在旷野附近的拐角处游荡着一个被谋杀了的小孩子的幽灵,它会蹑手蹑脚的跟在你身后,把冰冷的手指搭在你的手上,就像这样。还有一个无头人在小路上悄无声息地来回踱步,骷髅在树枝中间怒视着你。”

  飘摇一边说一边做着故事中的鬼脸。

  “讲完了!”飘摇说。

  “哥哥,故事怎么这么短?真把我吓死我了。你还讲一个故事给我听好吗?”青青吵闹着说。

  “青青,乖妹妹,哥下面的故事明天再继续讲给你听。快睡觉吧!明天一早还要上学呢。”飘摇说。

  由于家中房间少,儿时的飘摇就和妹妹青青睡在家中东边的一间小房子里,晚上飘摇不但辅导青青的功课,而且经常讲故事给青青听,从小青青就离不开飘摇。飘摇早上上学也是带着青青一起到学校,下午放学也是带着青青回家,飘摇无论到哪里,青青也跟在飘摇屁股后面到那里。有时,飘摇不让青青一起去玩,她就哭闹个不停……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了今年又明年,至到飘摇十岁时离开养父养母的家,离开大山里。那时不到七岁的青青一个人在家里哭了好几天,终于,她才慢慢懂得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

  飘摇离开大山里,离开养父养母哥哥和青青时,飘摇在乡村小学念四年级,青青念小学一年级二期,青青不知道哥哥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离开家?那扎着麻花辫她也叫妈妈的阿姨为什么要带哥哥走……

  直到青青后来长大懂事了,她才知道原来飘摇不是自己的同胞亲哥哥。可儿时的记忆在青青的脑海里就一直认为这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真的。

  飘摇在小镇读中学时,只要是暑假还是寒假,他都会回到大山里去看望养父养母哥哥和青青,并住上一段日子。青青也会经常在假期里去小镇飘摇的家看望哥哥,并也会住上一段日子。青青叫飘摇的妈妈为妈妈,妈妈也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闺女一样疼爱青青。

  青青是养母四十岁时生的女儿,养母非常疼爱她,而且飘摇也只比青青大三岁。兄妹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着长大的,真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兄妹两人的情感随着年龄的长大,养父养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直到有一天,养母对妈妈说,养母今后准备把青青嫁给飘摇,这样两家人就更加亲上加亲了。而妈妈为了感谢养父养母的恩情也就同意并答应自己的儿子飘摇,今后就娶青青为媳妇。

  这件事,妈妈和养母早就已商量好了的,只是因为飘摇要参加高考,怕他分心,所以妈妈暂时没有告诉飘摇。青青年龄还小,养母也没有跟青青说。直到飘摇在上大学念书去的前几天,妈妈才告诉飘摇。

  此时,飘摇看到坐在对面的那个女孩多么像自己的妹妹青青,青青当时虽然只有十四岁,可在大人眼里,她已长成为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也许由于大山里的生活清苦和家里的贫穷,青青懂事得很早,成熟得使人觉得不是少女的她,而是青春美丽的女孩子形象。

  “我看得出,你妈妈很爱你,你也很爱你妈妈,是吗?”坐在飘摇对面的那女孩对他说。

  “是的,我十岁时才见到我的亲生妈妈,妈妈为了弥补我儿时的不幸,她几乎把所有的母爱都献给了我,妈妈的身体不好,我去长沙念大学,屋里就她一人,还要照看小卖店,我真的放心不下她呀!”飘摇说。

  “你的童年的不幸经历,你能否说来听听呢?”女孩好奇的问。

  “好的!”飘摇低下头思考了很久,说。

  飘摇的思绪又回到了妈妈曾经叙说的,文革中的一个家族的不幸经历。

  这个不幸的家族兴亡故事得从飘摇的外公李世南讲起;得从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讲起;得从湘西会战湘西解放战争和湘西剿匪那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讲起……

第十五章    热血男儿
  人们一说起湘西,就会联想到“土匪”二字。湘西也因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电影《边城》《湘女潇潇》《芙蓉镇》《乌龙山剿匪记》以及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张家界而闻名于天下。

  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雪峰山和武陵山脉的西面,与云贵高原接壤。湘西境内连绵的群山峡谷森林河流,世世代代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三个不同民族的人民。

  湘西的范围太大了,包括叙浦宝庆芷江新晃麻阳辰溪凤凰吉首古丈大庸槡植泸溪桃源等。然而,湘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许多地方,许多过去曾经发生的不为人所知的,或者已知的但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事,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如果不记录下来,这历史将被我们的后代遗忘,甚至永远消逝。

  辰溪,位于沅江上游辰水和锦江的交汇处,俗有小山城“重庆”之称。这里历史相当悠久,西汉时为辰阳县,后来历朝历代为州府。由于水路交通方便,自古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也是湘西的商品集散地,同时也是兵家常争之地。

  辰溪,春雨中看上去却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从大路口眺望对岸的山城,青瓦白墙木吊脚楼,雨中飘摇的酒幌,那带着小水洼的石径小巷;撑着油纸伞伫立在小巷深处的少女,还有在幽静的小巷静静绽放的兰花幽香……

  阿姑阿婆们从自家门口出来,下二三十级台阶便可以在江边洗菜了。而女孩们拧着苗条的腰身在江畔洗衣,轻轻敲打在入水的石阶上沾起水花,哼着花灯小调,欢快地笑。那带着旋律的动作像湖光山色跳跃的音符,水中映出的是芙蓉花般女孩们的朦胧的容颜。

  站在辰水的沅江大桥上,你可以看江对岸人家栋栋吊脚楼瓦背上的袅袅炊烟,看到人们如何与江水融入雨幕中,看到小小的人家里把窗户支开,把翠绿的青菜就放在窗架上,等待着美味的香气随轻轻的微风和淡淡的炊烟弥漫过来。

  透过青瓦阁窗的人家,听江面流水,听小舟上鱼歌号子,听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相撞声。推开窗子便看到机帆船航行于辰溪与大路口两岸的码头,人们上上落落好不热闹非凡。

  看!那江中小船滑过,就是那种乌蓬的船,两头微微翘起的历经风风雨雨的沧桑的木船,外形小巧如古希腊传说中的一种乐器,行走飞快,韵律天然。女孩摇着辘,唱着动人的山歌,带弦乐一般的小船划过,身后水纹依依……

  对岸喇叭岩悬崖下雨中支起的乌蓬船,伏在雨色空蒙的江面,穿蓑衣的老翁与几只黑色的鸬鹚,一杆独钓,一壶老酒,身旁的小方桌上面是一些小吃和下酒的菜,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他在收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

  江岸粉红色的桃花瓣铺满青石的小路,一地的绯红如一地的先烈的鲜血,桃花瓣飘飞在空中,飘飞在花下的人身上,洒脱出尘,浓淡皆入画……

  就是在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而美丽的地方,解放前,这地方是兵家常争之地。湘西,曾历经抗日战争湘西会战;解放湘西国共决战;安定湘西湘西剿匪三次战乱,人们包受战火的苦难,民不聊生。

  辰溪,原辰州,辰州这地方组织了一个湘西联合政府。全名为靖国联军第一军政府,驻扎了三个部队。军人首脑其一为军政长凤凰人田应诏,其一为民政长芷江人张学济,另外一个却是客军黔军旅长,后来回黔做了省长的卢焘。

  那时,离辰州下游的桃源县,有一个清乡指挥部,属于湘西本地军队,这军队是靖国联军第一军的一部分。军队下属三个支队,指挥官是一个贵州人,归当时省政府直辖,贺龙是支队司令,归清乡指挥统辖,部队全驻防在桃源县。

  与靖国联军第一军政府对抗的是驻兵常德身充旅长的冯玉祥。这一边部队既不敢向下进攻,那一边也不敢向上进攻,各人保持原有地盘,等待其他机会。两方主要经济收入都靠的是鸦片烟税养活部队。

  单是湘西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七万人。李世南在靖国联军第二军,归张学济管辖。全辰州地方约有五千家户口,各部分士兵大致就有两万。

  当时靖国联军第二军实力尚厚,为时不久,靖国联军第一军队伍管制权由田应诏转给了他的团长陈渠珍后,一二军的实力有了悬殊。二军杂色军队过多,无力团结,一军力图自强,日有振作。作民政长兼二军司令的张学济,在财政与军事两方面,支配处置皆发生了困难。军队防区既有了变化,当一军陈部队从麻阳开过,二部感受压迫时,既无法抵抗,杂牌军队有退出湘西的模样,二军全部用“援川”名义,开过川东去就食。因此,离开辰州了。

  不久,川东鄂西的消息,二军在川边已同当地的神兵接了伙,一个早上,闪不知被神兵和民兵一道扑营,营长,团长,旅长军法长秘书长参谋长全被杀了。张学济和李世南幸运先带一团人过湘西境内龙山布防,因此才没有遇难,逃过一劫。

  三年后,在湘西辰州地方,那个帮会出身温文尔雅才智不凡的张学济司令官,同另外几个差弁,被一个姓田的部署旅长田应诏客客气气请去喝酒,进到辰州考棚二门里,当欢迎的喇叭还没有停,就连同四个轿夫,一起被被机关枪打死了,所有尸体随即被浸渍在阴沟里,直到两个月事平后,方清出尸骸葬埋。行刺他的部署田旅长田应诏,也很凑巧,一年后依然在那地方,被当时湖南省主席叶开鑫派另一个部队长官,用请客的方法,在文届前夹道中刺死。

  从此二军散伙。二军散伙之后,李世南离开了第二军投奔一军陈渠珍,陈渠珍很欣赏李世南的文武才能,便派他去桃源县。

  那时,何键正是骑兵团长,何键正是李世南的师兄加朋友,铁杆哥们,他介绍李世南到贺龙支队做武术教练官,因此李世南和贺龙来往多,也是好友,也许两人都是行武之人的原因吧!

  一军统领官陈渠珍,祖籍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后迁居凤凰。清末时曾任统领,时为湘西镇守使,在本地有湘西王之称,这统领官既是个以王守仁和曾国藩自许的军人,每个日子治学的时间,似乎同治事的时间相等。他既力图自强,想为湘西地方作点事情,因比亲手草了一个精密的计划,召集了几次县长与乡绅会议,计划把所辖十三县划成一百余乡区,试行湘西乡区自治。

  不久就在保靖地方设立了一个师范讲习所,一个联合模范中学,一个女学,一个职业女大,一个模范林场。另外还组建了六个工厂。本地又原有一个军官学校,一个兵士教练营。再加上六千左右的军农队。学校教师与工厂技师,全部由长沙聘来,李世南也由贺龙部调来兵士教练营当教练官。

  因此,这地方就骤然有了一种崭新的气象。此外,他为促进乡治的实现与实施,还筹备了定期刊物,办了一部大印报机,设立了一个报馆。这报馆首先印行的便是《乡治条例》与各种规程。

  陈渠珍天未亮时起身,半夜里还不睡觉。凡事好似什么他都明白,什么他都懂。他自奉常常同个下级军官一样,在某些方面来说,他还天真烂漫,什么是好的他就去学习,去理解。处置一切事务他总敏捷稳重。由于他那份稀奇的精力,第一军在湘西二十年博取了最好的名誉,内部团结得如一片坚硬的钢铁,一束不可分离的丝。

  抗战暴发后,一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一二八师,李世南为一二八师作战参谋长。

  李世南,字玉棠,一九零九年三月三日生于湖南辰州一个武林世家。祖籍山东泉城,祖父世代经商,在辰州经营百货布皮等生意,家道兴旺。在父亲这一代开有武馆又兼经商,同样经营布皮烟叶酒和米。李世南自小跟随父亲翻斤斗,打藤牌,舞长矟,要齐眉棍。武馆内有描花皮类的方盾牌,藤类编成的圆盾牌,有弓箭,有标枪,有各种华丽悦目的武器。牛皮盾牌漆朱红花纹,标枪带红缨,镀银的方天画戟,白檀木的齐眉棍。同时也有无数的锣,鼓,笛子,胡琴,渔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大白天,馆内照例常有人唱花灯戏打牌,馆内又如同一个俱乐部,好不热闹非凡。到了应当练习武艺时,弟子儿郎们便各自扛了武器到操坪去,一人手持盾牌军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的厮杀题目。两人一面厮打,一面大声喊“破”,“杀”,“摔”,“坐”,应当归谁翻一个斤斗时,另一个就用敏捷的姿势退后一步,让出一个小小地方,既自然,又活泼,像舞台表演。别看这些个花拳绣腿,却不料十多几年后,李世南在抗战中多次跟日军白刃肉搏,几次危险,用来自救救人的格斗,使差不多全都是他父亲传授的武艺招数!

  李世南不但自小习武,而且在私塾读书,《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他都能通读并背诵,他聪明敏捷,文武双全,少年时就身手不凡,十六岁时就入靖国联军第二军张学济部当武术教官。本来他的父亲是不允许后代当兵当官的,但在湘西那个地方,当兵不是耻辱。清朝时出自湘西的武人,随同曾国荃打入南京城的就出了四名提督军门,后来从日本士官学校出来的朱湘溪,还作了蔡锷将军的参谋长,出身保定军官团的,且有一大堆,在湘西十三县中到处都有。

  湘西的光荣原本是从过去无数男子的勇敢流血中搏来的。谁都希望当兵,因为这是年轻人的一条出路,也是当时年轻人唯一能走出去的出路。李世南身高一米九十,祖父家训世代男丁不做官不当兵,只做商人。九一八事件,东三省沦陷,因此,李世南从军父亲虽不支持,但也默许。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在中国制造事端,其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此时的李世南正在陈渠珍一军,消息传来,他当下决定去南京报考南京中央陆军大学。当时的陈渠珍很支持李世南的选择。李世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泡下长大的,对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喊的“科学”与“民主”都不大关心,倒是很崇尚忠君报国的传统文化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李世南多次说服家父,后终于得家父同意,经上海一远方亲戚推荐,于一九三二年初,就读于南京中央陆军大学。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向我驻宛平县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卢沟桥激战。

  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七。七亊变后,那时的年轻人唱着《国民革命军新一军知识青年从军歌》奔赴抗战前线: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委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橱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娇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第十六章    淞沪抗日
  随后,日军逼近华北,中国军队奋起抵抗,长城沿线的古北口,喜峰口接连发生激战,全国上下抗日情绪日渐高涨。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军进犯上海。李世南在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便在张治中部队服役,参加了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日战役。

  请缨赴缓的张治中第五军由南翔进至嘉定等地,中国守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蕴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作战,消灭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蕴藻浜的日军,其余日军龟缩租界,已无力组织新的进攻。

  淞沪之战展开,有个新编一二八师,就是湘西陈渠珍一军改偏的一二八师,属于第四路军刘建绪指挥调动,原本被哄迫出湘西去驻守浙江奉化,后改宣城。战事一起,就奉命调守嘉善唯一那道国防线,即当时所谓“中国兴登堡防线”。即花了百万元照德国军事顾问修建完成的。由于李世南是湘西人,再一个他曾在陈渠珍一军待过,对湘西来的士兵熟悉。因此,他紧急奉调一二八师任作战参谋长。当时战事过于激烈,守军和参谋部联络人员接头,即投入战斗。一二八师开入国防线后,除了嘉善唯一留下车站的那个县长,什么图纸也没有,不知国防线工事的位置在哪里。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