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胤礽初次经父皇介绍向传教士学习天文、算数时,胤礽就曾问过父皇,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皇帝这般回答,他们对很多天文现象的预测准确,方便安排祭祀、农耕准备、预知天狗吃月等不祥预兆。有些算数则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河工测算等,对于自身见识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为何不是大家一起学习,只是父皇带着自己与兄弟们涉猎其中?皇帝则解释,汉大臣们排斥西洋知识自然也就不懂其中的奥秘,而自己学习后,在很多场合上能震住他们,证明自己不愧为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此为帝王御臣之术也,何以为皇,自是要比臣子们高出一筹才是。
    胤礽年轻,尚不能理解帝王之术,只是单纯地想要推广传教士带来的新知识。谁知却被皇帝斥责,叮嘱他只能自己暗暗学习,充实自己。
    可是如今想来,那些知识没有什么神秘的,而且也会出现差错。既然如此,就该跨海彼此来往更多,局限于那几位传教士的教授,接触还是过于狭窄。
    杰书的身体软向靠垫,彻底放松下来,“殿下,我历经两朝,两位皇帝的统御方式,这几十年来的波涛汹涌都看在眼里。先帝构想的‘满汉一体’在当时动乱不宁的年代显得一厢情愿地单纯与美好,所以先帝一度厌倦尔虞我诈想要剃度出家。而当今皇上抓住了‘满汉一体’的框架稳住政局,趋于安定,但有名无实。”
    “殿下,往框架里填充真材实料的人就是你,也只能是你。”杰书定睛胤礽,真诚坦率,“先帝与今上都是登基后才开始学习做皇帝,所以他们最根本的原则是保住皇位,稳住朝局,再图发展。”
    忽地,杰书的目光星月交辉,闪闪发亮,“而殿下,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打小就站在治御国家的角度博览群书,你的脑海里规划的都是富国安民的具体策略。大清走到今日,用不上全盘接受前明的体制,就应该破旧更新,走出自己的路。所以,即便我曾经对西洋人有成见,但若是能多了解他们,吸纳他们的优异,于我大清只会是有利。千万不要等到需要时,才仓促上阵,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身为帝王,站在最高处,不是故弄玄虚,震住群臣,而是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
    “殿下,”杰书阖上双眼,疲累袭来,“盒子里的手札是我与岳乐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也是我俩站在辅政王的角度上写就的治国方略,没曾想有些方面居然与你不谋而合。本不是留给你的,到最后却觉得最适合你。”
    “你有今天的学识与见识,皇上对你的培养功不可没,请你务必洁身自好,修德养善,不要辜负皇上的培养,更不要轻易丢弃肩上的重任。我能看出你与皇上之间的尴尬,艰难的时候还在后头,但请记住,不要自暴自弃,甚至做出大逆不道的行径。”
    杰书越来越觉得困乏,但还是努力告诫胤礽,“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如此方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胤礽拿开靠枕,扶杰书躺下,盖上被子,并细心的掖好被角。
    怀揣两个装满沉甸甸心意的盒子,胤礽无以回报,单膝落地,躬下身子。
    “殿下,看在我把老本都给你的份上,请答应我,善待富尔祜伦。”
    胤礽猛地抬头,不解地问道:“这和富尔祜伦有什么渊源吗?请伯父明示。”
    不过,杰书好像已经睡着了一般,胤礽等了半天,都没有再给胤礽反应。
    走出杰书的寝屋,胤礽心里是难以抑制的心潮澎湃。椿泰则一如之前的沉稳,恭敬地把胤礽送出康亲王府。
    这时,有人走进杰书的屋里,在杰书的床前跪下,虔诚地叩首,并感谢杰书的宽怀大度。
    杰书勉力睁开双眼,斜向床前的人,“说好了,既然我成全了太子,你就一定保住富尔祜伦。即便将来与皇上撕破脸,也要保住隆禧的血脉。当初没能及时制止隆禧,我与岳乐愧疚终身,我们对不住先帝。”
    “您放心,我一定言而有信,否则天打雷劈,万劫不复。”
    杰书吐出一口浊气,放下眼帘,话语在喉间叹惋,“但愿所托非人,成就我们一番心愿。费尽心血培养出的孩子,为何要废了他,另立他人?真是儿子多了,仓促间换谁都可以吗?久居皇位的人,早年都是明智、勤政、谦虚,到了晚年,颟顸、懈怠、自大就一股脑冒了出来。在位长,流芳百世,其实于社稷,埋下危机重重。太子,如果你坐上皇位,希望你不要步此后尘。”

  ☆、第98章 柳暗花明

胤礽离开康亲王府的当晚,杰书就去世了。皇帝赐谥号“良”,其子椿泰袭封和硕康亲王。
    杰书留给胤礽的手札,涉及帝王之术、为臣之道、治国之略、八旗之改,甚至还就胤礽与皇帝之间的相处之法给出了建议。如果说前几项适用宽泛,那么最后这几页以及笔墨的痕迹来看,这是杰书近来专为胤礽的处境所写。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为当事人,胤礽直接面对皇帝,越是近在咫尺,有时越是眼花缭乱,反而导致自己纠结重重,看不清方向。而杰书站在漩涡之外,本就是心思缜密、饱练世故的他,看到的情形,不算复杂,就看胤礽怎么去做。
    胤礽想要实现的那些举措,以他现在的身份,他不能出面大张旗鼓地进行,需要皇帝的首肯。但若是他直接向皇帝请示,或是索额图一党呈递谏言,都会招致皇帝的猜测。这时候的皇帝,他需要太子的存在,但他不需要太子的光芒。
    等到太子亲政,再轰轰烈烈地改革?太子等不起,时过境迁,错过最好的机会,于事无补。
    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低调地开展自己的规划,杰书认为,可以合理善用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前身,只有贝勒以上的皇亲宗室能够参与,后来逐渐加入德高望重的大臣,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军国重务、王公官员的奖惩、升降作出决策。早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威性很高,就连皇帝的行为都要受到制约与监督。
    但随着大清入关后,沿袭、加强封建君主制度的过程中,皇帝开始试图摆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监督,想方设法独断专权,以自我的意志管理国家。
    顺治皇帝引用了前明的内阁分去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管辖范围,康熙皇帝接着又成立南书房,把一些重大的政务交给自己的亲信臣子处理。
    所以,如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渐渐趋于形式化,不但起不到制约皇上的作用,就连忠言劝谏的效果都不再有。
    推陈出新,不是要全盘否定祖宗创建的体制,而是摒弃糟粕,把精华运用到新生事物中去。皇权所具有的独断特点,取决于皇帝本人的素养与睿智。可即便如此,再英明的皇帝也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错。皇帝一个错误的决定,有可能就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议政王大臣会议曾经的权威性就在于身处其中的成员都是位高权重的王公与大臣,皇帝不得不忌惮。可现在皇帝指派的成员,要么是服从皇帝的软性子,要么是承袭先祖爵位、虚有其表的王公,没有几人主动去探析民情,真正表达利国利民的主张。
    但是如果议政王大臣会议更换血液,里头议政的王公大臣大多是与胤礽志同道合的新生力量,那么胤礽的构想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胤礽的构想,皇帝同意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而且与胤礽没有直接冲突。
    顺治十年规定,八旗各设宗学一所,未封宗室子弟年十岁以上者均入学学习清书(满文),选满洲生员充任教师。自此,这样的教学一直延续到当今。皇帝对待自己的儿子们,倒是严格教学,但其他宗室子弟接受的教学有限,至于最后学成如何,完全取决于家长的重视或是子弟自身的觉悟。
    长此以往,这就造成了不少宗室子弟的学识与见识愈发匮乏,跟不上形势。授封袭爵的王公贝勒在办差时力不从心,无所事事的闲散宗室子弟,也懒散晃荡。毫无疑问,这不仅无益于朝廷,甚至还会带来祸患。
    所以胤礽提倡改革宗学。首先,要扩大基本教育的教授课程,清书、汉书、骑射、武学都要包括。其次,通过基本教育考核的子弟可以与其他八旗子弟一并应试科考,进入仕途。另外,针对承袭爵位的王公子第们,开办进修学府。学识不足、能力欠缺的王公们通通回笼补学,通过考核后,方可出任职务。
    规划文书写出后,出于谨慎,胤礽没有亲自署名呈递。既然有关宗室王公,最好是宗人府的官员上呈。宗人府新上任的左宗正康亲王椿泰进入胤礽的视线,椿泰读过胤礽的规划后,话不多说,顺和地回道:“殿下请放心,必当尽力办成。”
    皇帝接到椿泰的奏折时,人还在盛京。看过内容后,大为赞赏。宗室王公子第的良莠不齐着实让皇帝头疼不已,这几年,能得到皇帝重用的王公真是越来越少。眼瞅着,同龄、能干的王公们病的病,离世的离世,下一辈的年轻人皇帝也大多看不上,可朝廷还要出钱养着。
    这下可好,只要有心向上,宗室子弟们也能是英才。到底是杰书教养的儿子,皇帝对椿泰的印象立刻提升了一个高度。既然是椿泰提出的,干脆就交给椿泰去办。
    然而,身旁的福全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具体的操作,只怕椿泰办不下来,毕竟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基本教育方面的筹办只怕都显得吃力,更何况王公们的进修学院,那个非要是学识渊博的王爷才能镇得住。
    “基础教育方面,要不指派五贝勒或是八贝勒与康亲王一同筹办?”福全试探性地向皇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推荐胤祺,纯粹是五福晋是福全侧福晋的侄女。推荐胤禩,则是胤禩极为讨福全喜欢。
    皇帝思索片刻,还是拍板了椿泰与胤祺负责基础教育。至于进修学院,皇帝一时还真犯了难。
    梁九功的出现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原来是胤礽的请安折,顺带把动物园的设计图呈给皇帝过目。
    小动物的家园用不上高端大气,雕梁画栋。回归自然,朴素大方,那才是动物们的乐园,孩子们也能真正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皇上,太子实在是用心良苦,这样的小事都办得真心实意、恰如其分。”福全由衷地瞥了眼皇帝,“您呀,大材小用了。”
    福全的叹息满满地溢出:瞧瞧您,折腾什么呢?
    皇帝讪笑,厚着脸皮顶嘴,“朕是为大孙子着想,他做阿玛,多疼疼儿子,有什么不好?从前朕疼他,不也是疼得找不着北了。”
    福全连连点头,心里却是,你就折腾吧,也不嫌累。
    突然,福全眼前一亮,“皇上,进修学院就交给太子,再合适不过。太子文华殿出阁讲学,在场臣公无不餍服。由他坐镇进修学院,那些顽劣懒学的王公们铁定被他修理得服服帖帖。”
    皇帝的心也豁然一亮,胤礽搞教育,符合他的身份,同时又避开了朝政。明明心里已经落下锤子,皇帝还是装模作样故作深沉,“王兄说的是,朕考虑考虑。”
    胤礽接到父皇的任命时,顿时乐开了花,忍不住朝盛京的方向做了个鬼脸。父皇,要是往后我的学生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骨干,或是领兵出征的大将军,你可不要怨忿我这个恩师功不可没哦?
    回撷芳殿的路上,胤礽踩在青石上的脚步活像踮着风、踩着云,轻飘飘,摇曳曳。程圆身后跟着,是不是抬眼打量,有些日子没见着主子这样欢腾了,都不带掩饰的。
    今儿也没在撷芳宫门前立定,抖抖烦忧,直径就是轻快地迈步而入。
    碧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东一片,西一簇。一群鸟雀凌空飞过,胤礽抬头望去,追逐它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不曾留意,一团宝石蓝的小身影扑棱棱直冲胤礽而来。原先跟在宝石蓝身后的一从棕黄色窜到前方,首先抵达胤礽的脚边,摇起毛茸茸的尾巴,“汪汪”吠个没完。
    “旺福,你慢点,等等弘昰。”胤礽喜笑颜开数落着旺福,朝前方看向小短腿忙乱、小脸紧绷、小嘴嗨哧嗨哧冲过来的弘昰。
    胤礽没有迎上去缩短儿子奔跑的行程,站定原位耐心地等待,“加油,儿子!”
    终于结束漫长的奔跑,弘昰一把抱住胤礽的腿,左右扭动屁股驱逐旺福,“走走,我的阿玛玛。”
    胤礽弯下身,抚向儿子的脑袋,“旺福每天陪你玩,不要凶旺福。告诉阿玛,今天去哪儿玩啦?”
    本来还气汹汹地和旺福争宠,抬头仰向胤礽时,立马嘴一瘪,小脸蛋一皱,眼一眯,“哇”地就大哭起来。
    气势汹涌,着实让胤礽吃了一惊。平日里,弘昰很少哇哇大哭,虽然话还说得不顺溜,可动手能力强,说不清楚,就手忙脚乱现场展示。
    不得已,胤礽蹲下身,搂住儿子,“乖,别哭,好好说。”
    “兔兔,我的,兔兔。”弘昰的嘴里含含糊糊叨叨着,鼻涕眼泪直往胤礽肩上蹭,胤礽的洁癖感备受摧残。
    把儿子扶正,拿出手帕给他收拾小脸,胤礽好言哄着:“慢慢告诉阿玛,弘昰的小兔子怎么了?”
    “兔兔,”弘昰嘴里念着,着急地回头看,嫤瑜早就跟上来了,不过故意落一截,还把脸扭向一旁,装作不理会他。
    胤礽一看这架势,兴许是弘昰闯祸了,却还跑到自己跟前先讨要同情来了。嫤瑜是严母,他扮演慈父,从来都是好脾气宠着儿子。
    额涅不帮忙解释,他也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便又索性老招式,现场表演。
    只见弘昰先是嘴里喊着“鸭鸭”,两个小胳膊摆弄拨水的样子。接着龇牙咧嘴使劲抱起旺福,嘴里却念起“兔兔”,然后忽地放开手,被抱高的旺福“啪”地摔到地上,一声惨叫,直忙得胤礽抱起旺福,安抚一下。还好,没摔伤,倒是应该吓了一跳。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胤礽回过头时,就见弘昰躺在地上,缩成一团发抖,然后一条腿还时不时“蹬”一下。
    瞪大眼睛看着胤礽,弘昰吸了吸鼻子,喊了声“兔兔”。然后立刻歪头闭眼,全身保持一动不动。
    胤礽懵呆,完全不知所谓,而不远处的嫤瑜与随侍的宫女、嬷嬷们全都掩着嘴,耸动肩头,闷笑不已。

  ☆、第99章 小哥俩好

宁寿宫的晨昏定省,弘昰随嫤瑜一道,不曾少缺。对嫤瑜来说,太后跟前的每天问候是孝道与分内职责,对弘昰来说,却是宫里头撷芳殿以外的另一处玩乐天地。
    原先刚学习迈步时,还能是嫤瑜或是奶娘拉着,深一脚浅一脚摇摇晃晃走到太后跟前,含糊地跟着额涅学着喊:“曾祖母安好。”
    虽听不清楚小家伙的嘟囔,但太后总会弯下身子,张开双臂,主动搂住弘昰,笑眯眯地回应道:“小宝贝,你来了。”
    打从小短腿能“健步如飞”后,活泼好动的弘昰就不再老老实实被牵着。撷芳殿的抬辇一停在宁寿宫门前,先落地的弘昰就迫不及待迈开步子,风风火火往里跑。
    嫤瑜不出声还好,弘昰还会协调着脚步,走得稳当些。倘或嫤瑜说上一声,“悠着点,来额涅牵上。”不得了,一听这话,弘昰就跟身后有大老虎要抓他一样,忙不迭地往里冲。
    这些日子过来请安,嫤瑜也不再开口,孩子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龄,硬性让他守规矩,他反而拧着来,便对他宽泛了许多。其实,有时候弘昰会把嫤瑜要拉他慢走的意思理解成额涅要和他玩游戏。他跑,额涅抓,如果被抓到,他就要慢慢走。但如果他先跑到曾祖母的怀里,不仅能得到好吃的,额涅在曾祖母跟前向来和顺,也不对他板面孔。
    今儿弘昰下了抬辇后,回头瞄了眼嫤瑜。嫤瑜回望他一眼,随即身姿亭立,目视前方,没有伸出手要拉他的意思。弘昰嘟着小嘴走到嫤瑜身旁,主动拉起额涅的手。
    “弘昰,你是要额涅牵着你吗?”肉肉的小手拽住自己,嫤瑜顿时心就软了,弯下身温柔地问。
    明明是轻柔如水的声音,可在弘昰听来,却像是期待已久的马鞭甩了一记在他的小屁股上。当下,放开嫤瑜的手,弘昰像只小兔子蹦起,转身就撒开腿往里跑,“咯咯咯”笑声迭起。
    嫤瑜急忙跟上,哭笑不得。谁要跟他玩抓人的游戏,小豆丁一个,竟还戏弄起娘亲来了。
    “祖祖,你来了。”跑到殿门前,弘昰嫩生生喊出这一句。
    后头的嫤瑜扶额头疼,纠正过多少次了,要说“我来了”。可不知为什么,别人跟前,弘昰能分得清“我”,偏偏到了太后跟前的这一句,就是和尚打梆梆——老一套。
    太后这会子怀里正抱着弘昱,若不是提前备下的糖兔子,弘昱就要哭着找额涅了。听得门外的喊声,太后眉欢眼笑乐呵起来,对弘昱说道:“不得了,那横冲直撞的小马驹要冲进来了。”
    弘昰一如往常翻过门槛,扭头直奔太后的方位而去。跑了两步,看清楚屋里多了人,马上来了个急刹车。没刹住,冲着太后一个前栽趴到了地上。
    太后慌得立刻放下弘昱,欲上前扶一把。一旁坐着的惠妃赶紧起身,拉过孙子到自己怀里,避到一旁。晚霞动作更快,已经把弘昰从地上抱起来,别的没事,就是小手心的肉皮蹭红了。
    手心起初有那么一阵火辣辣的疼,可弘昰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弘昱吸引住了,连声哼哼都没有。即便被跟进的嫤瑜拉着向太后、惠妃行礼,他的小脑袋始终偏向弘昱的方向。
    大人们都落座,弘昰可坐不住。依着往常,呆不上一会儿,他就已经跑出去,直奔宁寿花园,施展“飞毛腿”的功夫,到处闲逛去了。不过,弘昰今儿没打算出去,屋里多出的这位小朋友看着眼生,不像是最近常见的弘晴弟弟,也不像弘晖弟弟。
    这些都不重要,要紧的是,他手里居然拿着馋人的糖小兔。
    弘昰咽了咽口水,强取豪夺这种事,干不得,额涅会打屁股。背对弘昱,弘昰撅起小屁股一步步倒退靠近,眼瞅着就要挨上弘昱,惠妃赶紧出手挡住,紧张兮兮护着孙子,“弘昰,弟弟胆子小,你别靠过来吓着弟弟。”
    惠妃的话,嫤瑜乍一听到,心里怪不是滋味。弘晴、弘晖进宫来,也没见弘昰吓着他们。年龄相仿的三个小堂兄弟玩作一堆,分开时都依依不舍的。
    至于弘昱,一年到头基本就是局限在府中。大福晋身体不好,宫里逢年过节的宴会都不见得每次出席,更别说平时往宁寿宫请礼。自然,弘昱就少出现在宫里。
    虽然嫤瑜一向鼓励弘昰不分彼此,与兄弟、小叔们相处融洽,可孩子们的个性到底不同,也不能勉强。眼瞅着,弘昱眼里确实显出恐慌。嫤瑜静下心来,决定把弘昰带过来。
    不过,嫤瑜还没迈出脚步,太后就先开了口。
    “能让大孙媳妇儿松口容易吗?难得见一回弘昱,让他们兄弟自己亲近些。与人接触少,可不胆小吗?孩子都喜欢孩子,弘昰吓不着弘昱,瞧把你紧张的。”
    不是太后不爱弘昱,而是惠妃与大福晋婆媳间的紧张关系,让别人睹而却步,不好弥合。
    若不是太后出面,惠妃今天休想见上弘昱。当下惠妃俯首向太后致歉后,便默不作声。
    大人间的话语对弘昰来说,太过深奥。他眼里根本就看不到惠妃的存在,而惠妃的那一堆话里,他唯一明白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小朋友,也是他的弟弟。
    黑眼珠滴溜溜盯着弘昱的小糖兔,随即弘昰的小手指向已经被弘昱吃缺了的兔耳朵,“兔兔的耳朵,在弟弟的肚肚里。”
    原本弘昱还害怕这位像阵风跑进来的小哥哥会抢走自己的糖兔,一直握紧糖兔如临大敌地往后缩。可听过弘昰的话后,弘昱愣住,还很认真地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忽地老气横秋地探口气,弘昰转身跑去搂住太后,缠在太后耳旁,“祖祖,我的肚肚,没有糖糖。”
    太后拍拍怀里撒娇的小人,宠爱地笑道:“就等着你开口要呢,早给你备上了。”
    兄弟俩都有了糖,一个不用再惦记,一个也不用再防备,你看我舔一口,我看你咬一嘴。没两下,两人就对上眼了。
    对弘昱来说,他的好奇心更大,因为郡王府里他有四个姐姐,却没有同龄的男孩子与他玩耍。大福晋自己身体不好,对弘昱也总是诚惶诚恐的护着,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能碰,所以弘昱很乖,在人前话非常少,总是安安静静的。
    眼下,突然有了这么一个小哥哥,小糖友,虽然不开口,但弘昱对弘昰,多出了想要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的羞怯。很快,弘昱随时不离的鄂尔多斯兔子亮相时,嫤瑜担心弘昰误会是自己的,又做出吓着弘昱的举动,立刻吩咐奴才回撷芳宫取来弘昰的兔子。
    弘昰绕着弘昱的兔子认真看了看,都吃曾祖母的糖兔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一样的大雪兔,弘晴与弘晖两位弟弟可没有,看来,这个弟弟挺特别。而弘昱也是打心眼里认定,我有的这个哥哥都有,他真的是我的哥哥。所以,弘昰接下来照旧往宁寿花园去时,弘昱也步步不离跟着,两边伺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