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 九年代-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行车吧。
在办公室稍作休息,当天就出发了,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赶回皖南县,看着路旁有些熟悉,但是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张真一竟然生出一种近乡情怯的意味来。
这次离开家倒是有小两个月了,学校的考试也没有参加,还不知道班主任饶文娟会怎么折腾,幸好老校长的那事解决得很妥当,交大的领导很爽快,尤其是看到少年陪同南方之行后,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而且出版社已经准备好了最后的排版印刷事宜,只等少年回来后马上就可以上市。
皖南的年终还没有后世的那般繁华,可以说除了熙熙攘攘的行人以外,更多的是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但是在淡淡的乡情之外,张真一还看到了一丝多出的东西,那似乎是不为人知的掩饰在繁华褪尽之后的朴实和纯真。
当繁华落尽,夕阳向晚时,人们总会回想起当年的种种落魄,但是在落魄的年代里,人们的眼神异样地清澄,人们的心绝非一般的纯真,这座远在祖国江南省西南部的小县城,似乎还未被改革的浪潮冲击,除了出现的那几班新鲜的物件,似乎一切都停留在久远年代的回忆里。
张真一有些可疼这样的年代,毕竟这是自己的家乡,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它都洗不尽铅华背后的心酸,小县城一如既往地朴素和陷入种种窘困,当后来的人们一个个犹如脱离牢笼般远走时,那些办公室里聊天打趣的绅士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守着的是一座即将沉沦的巨大墓地。
“焕发出光彩吧!”

第十七章年末小记

对于即将合家团聚的刘明华老爷子老说,这一年是值得隆重庆祝的,也是颇有些让这个穷酸了一辈子的老汉子激动的一年,这一年如同在梦中,住进了大房子,做了城里人,还让一贯难得一见的县里领导亲自上门来访,这让他在感触之余似乎多了一些往日里不曾有的东西,那就是对未来生出一股子强烈的向往来。
还记得自己年底回村里祭祖时的情形,整个张家岭镇的领导们一个个不知道往哪里知道自己回去的消息,竟然硬在镇上那简陋得算不上车站的站台上留住了自己,在镇上算得上最繁华的的酒楼里盛情款待了自己,尽管后来被儿子刘润平说道了一顿,但是他还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外甥出息了。
这是刘润平的想法,家人里恐怕要算他跟少年最为亲密了,两人年纪相差不是太大,一起经历了不少事情,知道其中的来之不易,他极为灵慧地知道了自家人不能拖累小外甥,更不能用他的名义胡乱在外面跟人胡缠,这就是刘润平。
“真一回来了!”
这是年底里整个刘家最为高兴的事情,自从那小子奔沪城去后,就一直没跟家里联系过,若不是后来在电视台上看到他竟然跟着那位老人家跑到南方了,恐怕家里就要报警了。
此时全家人除了张文明还在南方以外,就只剩刘宏远和许木林没回来了,这一年许木林在南方佳乐福的效应下,把带去的工程队扩大了数倍,已经有了数百人的规模了,而在沪城的刘宏远却极有先见之明地竟然动用佳乐福跟建筑公司的流动资金买下来大块的土地,这让张真一有些诧异自己舅舅的眼光。
建筑公司已经被刘宏远拆分了,由许木林带领建筑工程的队伍,注册了佳乐福旗下的建筑工程公司,而原来的建筑公司却改成了佳乐福房产公司,人手竟然也是从家乐福调借的,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些极为大胆的人,刘宏远就是其中的一个,短短一年的变化已经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外甥到底有着怎样的能量,而这些自然就是他敢于去干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事的支撑。
尽管这时候的房产开发项目还是显得很弱小,但是张真一作为从过去回来的见证人,他可是知道后来的房子到底有多难买,到底让多少人心碎,有多少人为了一套房子破碎了爱情,毁掉了家庭,甚至是不息一切葬送了生命。
张真一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在货车上窝了一晚上,实在是有些头疼,浑身都有些酸痛,而且浓浓的睡意让他一到家还没认清人就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是天近黄昏了。
下楼后,这才发现一家人竟然都在家里看电视节目,上面播放的显然就是老人南方之行的专题报道,张真一站在楼梯上看着自己的在电视镜头里的模样,嘴角微微扬起一丝笑意。
“这就是今生的我!”
“真一,睡饱了?”
“你这娃子,怎么弄得像是没睡过觉一样!”
“小平,快去灶下把饭菜热一热给真一端过来,你看他回来的那样子,肯定是没吃过饭。”
老婆子一见到外孙,就朝小女儿喊道,刘小平的那火爆性子还使劲嘟囔了几句,这才转身往院子里跑去,由于张真一的坚持,家里当初装修的时候把院子里原本的一个杂物间拆掉,建了一个大厨房,都是乡下人,进城了也不可避免的修了个大灶台。
“咦?大舅舅,你是么时候回来的?”
张真一有些诧异,竟然看到了大舅刘思睿,哦,现在改名了,叫刘思平,今年年初去注册分公司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名字似乎有些让人鬼见愁的意思,他便果断去改了个名儿,事情还是跟另外一个时空一般,只不过那时候是在结婚时改的名字,刘思平,一听就知道是刘家的娃啊。
“你小子在外面搞东搞西,而今都跑到南方了,我不会来看看你,岂不是对不起你这个大忙人。”
刘思平看着自己的外甥,这小家伙竟然又长高了,这才十二岁的年龄竟然就一米六出头了,这到底是张家的种,还是刘家的种,貌似自己姐夫的身量也不出色,姐姐连一米六都有点玄乎的样子,还能生出这么个小巨人来,倒真是稀奇。
随即一想到这小家伙一年做的事情,顿时就有些发蒙,这人的年龄难道是跟能力成反比的,年纪越小到还越能干了,可不是谁都能给那位敬爱的老人做记录和进行评论的,至少现在就这么一个,而且还是自己的外甥,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刘思平可是正经的江南大学毕业的,他知道自己外甥写的那些评论的分量有多重,这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也不是一般人敢写的,即使有老人护着,但是万一将来被推倒了这些东西,那就是最好的证据。
刘思平的一句话顿时就招来了老娘的白眼,随即一家人便大笑起来。
“你大舅舅回来结婚,过年不还有几天,打算这几天就去把你大舅妈接回家一起过个年,婚礼的话我原来是打算回村里办的,前几天回去看了一下,没想到这才几个月没回去收拾,就脏的不像话了,你大舅舅想让你出个主意。”
老头子心里很是安慰,但是不免也有些遗憾在里面,一个是儿子总算是要结婚了,这是传宗接代的大事,不结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抱孙子,大女儿的儿子都十几岁了,大儿子由于上学快三十了才结婚,二女儿也结婚一年多了,老头子心里急,现在终于要结婚了,这让他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另外就是未来的儿媳妇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自己家的儿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得很,以前大学的同学还来家里找过儿子,但自家那小子愣是看不上人家,偏偏喜欢一个出生在小镇上的一个女娃,听说连初中都没毕业,当初还是人介绍的,这让老头子有些心烦。
张真一一听外公的话,便看到了老人家眉头深锁的样子,一顿就想到了在后来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大舅妈人倒是不错,就是出生在小镇上,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差,开了个小卖铺,几个哥哥后来也挺能干,在首都都混得不错,所以一辈子都没做过事,一直是大舅舅在家养着她,这一直是外公的心病,这么个儿媳妇,娶回来就是做太太的。
看来老人家倒是有先见之明,后来的事还真是让他给说中了,人怎么样不要看外貌,要看里子,里子不好,长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恰恰自己家的这位大舅妈就是这么个人,性格也不坏,人也挺好,就是有些娇惯了,一辈子就没挣过一个子儿。
“大舅舅,舅妈家是不是在毛家岭?”
张真一说完就暗道不好,这是自己后来才知道的,现在可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果然,说完后见看到大舅刘思平一脸怪异的看着自己。
“你是怎么知道?”
“这个有谁不知道,你不是说过嘛,自己都不记得。”
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倒是瞬间就将刘思平弄楞了,难道自己真的说过,好像这还是第一次说,以前就告诉过父母的。
看着似乎揭过可这件事,张真一心中暗叹不已,看来有先见也是有利有弊啊,一不小心透露出什么消息就糟糕了。
张真一已经盘算好,晚上召集好人,他要开一个总店里的年终总结回忆,年后等他从首都回来的话,还要在开一个集团性的管理人员总结会议。
“公司现在的发展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打算从明年开始,就把家里所有人都从公司里撤出来,你们不能在里面担任任何职务。
大舅舅也一样,除了佳乐福商场之外,建筑公司让二舅管着,大舅你去房产公司,目前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以佳乐福旗下的房产公司的名义买地皮,各个城市的都行,但是尽量去沿海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合法,各项手续都不能省。
另外爸爸暂时负责佳乐福商场的后勤和外部联系工作,这个暂时还找不到人选,二姨夫年前就让他回来,把建筑公司交给二舅,带一些人回来,我打算让他负责皖南县的房产建设和道路基础建设,这件事你们不用讨论了,我自己决定了,既然生在皖南,那就该为家乡的建设出力,我随后会跟刘书记商量这件事。”
不出所料,刘云清在不久前果然胜任了书记一职,这其中少年在谈话的评论中提到他的名字这一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在谈话中涉及到了非公企业的问题,所以在评论是,张真一特意点名列举了皖南的例子,认为刘云清的措施到位,态度认真负责。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已经足够让上级肯定刘云清的能力了,最终拍板决定后,刘云清更是亲自借着慰问家乐福集团家属的名义到刘家来跟老爷子道了谢,不仅仅如此,而且今年皖南县由于有了佳乐福的进驻,税费大增,仅仅这一家店产生的商业流通就给全县带来了数百万的收入,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于皖南县来说,基本上是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县里的财政问题,而且就以佳乐福现在的扩张速度的话,只怕是在明年就会翻数倍。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佳乐福在张家岭招收员工的数额变大后,不久前已经正式在县城设立了佳乐福的人才培训中心,只要条件符合,拿着皖南地区的户口证明,便可以报名学习,合格后立刻签下不低于五年的协议书,如果不想在家乐福工作的话,就要缴纳百分之五十的培训费。
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佳乐福集团便已经在全县招收了数千名正式员工,还有数千名的培训学员,可以说这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数字,不仅仅是佳乐福超市,还有运输公司、建筑公司以及房产开发等几个分公司都招收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给全县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务工收入。
整个县城的银行系统统计出来的数字都让人大吃一惊,就这么一万人不到,数千的人口竟然带来了几千万的储蓄额,这在全市都是一个极为吓人的数字。
刘云清每当想到那个少年,心理便感概自己当初的决定。

第十八章张真一的领导艺术

“老板!”
“老板好!”
“少董!”
第二天一大早,张真一便趁着还没上班的缝隙里来到佳乐福购物中心,不得不说,这时候的设施在他看来还是有些陈旧和落后,至少还没有计算机来结账,不过这个也是一个即将提上议事日程的大事。
九二年的中国电子计算机应该是陷入了低潮之中,随着国内关税的降低、对计算机进口市场的放开,国外的大批企业纷纷涌入内陆,一大批整机生产商都纷纷倒下,就连联想和长城等为代表的计算机领头企业都元气大伤,应该是一直到96开始,中国国内的计算机市场才缓缓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对于这个时候的佳乐福来说,如果想使用电脑进行终端结算的话,恐怕还有一个计算机使用的审批程序,这倒是有些麻烦,价格也不菲,张真一尽管有些意动,但是却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的电子计算机能做什么业务,恐怕高价买回来的话不出几年就要被当废铁卖了,甚至连废铁都算不上。
“兴许我可以和联想合作也说不定,这时候的联想可不是后来的巨头。”
张真一甩了甩头,暂时放下了脑中关于计算机的问题,他昨天便通知了全体佳乐福皖南总部的各层干部,今天在会议室开年终总结会议,并部署一下下一年度的总店发展计划。
随着上班时间的临近,公司的员工已经渐渐多了起来,这些人猛一见到少年人,都有些诧异,随即一个个让张真一的内心充分傲娇起来的称呼便从嘴里吐了出来。
“老板,请跟我来,我带您去办公室!”
一个比张真一高了那么一点点的女孩子朝他说道,声音清脆煞是好听,就是有些柔弱的样子,似乎有些害羞,张真一朝着这个略微带着点皖南乡音味道的女孩子点了点头,就跟了上去,神情又变成了满面春风的从容模样。
“这就是给您准备的办公室,请进!”
推开门,张真一狠狠地傲娇了一把,只见宽敞得足以骑车子兜圈的办公室里,一张起码有三米长的红木办公桌安放在进门最右侧的窗前,一溜的实木沙发座椅围着一张同样是红木打造的茶几,错落有致,一排红木书架,还有一些如同电话机之类必备的东西。
墙上竟然还挂着几张照片,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连自己都忘记了,一张是自己一家人的全家福,十来个人,一张是自己和父母妹妹四个人的全家福,还有的就是自己在佳乐福开业的模样和在南方做记录时候的模样,看来办这件事情的人很花了些心思,倒是一个秒人啊。
深谙迎合领导之道的张真一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识地向自己传达一种表态的意思,尽管自己知道这是有目的的,但是却绝对不妨碍张真一对这个人的欣赏,能主动超领导靠拢,绝对比那种专门给领导难看的下属好不是,与其要一个有能力但是专门捣蛋的家伙,还不如要一个能力不赖,但是态度优秀的人,要是能力也出色那就更好了。
张真一顿时就有了些想法,想见见这个人。
“这间办公室是谁安排布置的?”
那位女秘书模样的女孩子显然没有料到,眼前的这个比自己还高那么一点点的少年,同时也是自己的老板,竟然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而不是说这间办公室到底满不满意。
“老板,这是公司的林总交待的,用具是他亲自跟人到县里的木匠那里定做的,图纸听说是董事长在南方省送回来的,还有那些照片是林总从您家里要回来的,还有从报社里要回来的。”
秘书的声音很小,她有些捉摸不住小老板的心思,也不知道是嫌弃这间办公室不好,还是怎么了,其实在她看来,这间办公室已经是比人家家里住的都要贵重好看了几十倍还不止,但是这话她可不敢说出来。
“恩?林总?那位林总?”
张真一是真的有些纳闷了,自己倒是对这个林总有那么些印象,但是现在却有些记不住,记得当初好像还来过自己家里,老爸南下的时候没人选,只好让他顶着上担任总店的老总的,现在看看这边的情形,除了受到地域先天因素的影响之外,看来发展得还是很可以的。
“你说的林总是不是林正峰?”
突然脑中就闪过一道亮光,随即张真一便想起了那个林总是谁了,当初自己没有创立佳乐福之前,去英国淘金的时候,就是这个人经常从陈丽君那个妖精那里给自己送信来的,听说是那两个保安其中一个的表弟,江南大学毕业才一年的高材生,本来是打算去银行上班的,却阴差阳错被陈丽君给介绍到了自己这里,看来这小子还有两把刷子。
“恩,是的,就是林正峰总经理。”
张真一略微点了点头就走进了这间“豪华”的办公室里,好像是忘记了什么,立刻又转过头来对那女孩说道:“待会林正峰来了,你让他到我办公室来,还有,通知店里所有的中层以上的在岗和待岗的干部,都到会议室里开个会,我有些事情要宣布一下。”
“恩,好的。”
女孩子缓缓关上门就退出了门,还不忘抚了抚胸口,丰满的胸脯被小手一打,顿时便露出迷人的弧线来。
“老板年龄不大,就是怪吓人的。”
她在心里不由得嘀咕道。
办公室里有些清宁的芳香,吸入鼻孔中,很是舒适,轻轻地推开几扇窗子,微微的冷风便裹着有些冰凉的气流吹进屋中,张真一打了个寒碜,随即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九二年啊,多么美好的年代!”
脑中瞬间就浮现起记忆中这一年的掠影,第一张B股发行、老人开始南方之行、杨元庆成为联想CAD总经理、最早的金属人民币硬币开始发行、王安电脑公司倒下等等,特别是年末召开的十四次大会,对于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崭新的规划,正是这一次大会开辟了后来的经济繁荣。
“咚咚咚!”
思绪被敲门声,打断,张真一透过窗子,朝远处的县城看了一眼,这才收回延伸到极远处的目光。
“请进!”
推开门,林正峰有些忐忑,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没有多少变化,他对那个并不是未曾谋面的少董知之甚少,但是也可以说知之甚多,从报纸新闻上哪里都可以听到他的名字,令人怪异的是却很少有他的照片被公开,即使有除了那么少数几次,其他的也是显得有些被处理的痕迹。
除此之外,就是在早先的时候,自己曾经做过陈行长的信使,给这位少董送过几次信,那时候自己惊讶的是这一家人的和善和家里的豪华,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在那个当初对自己有些热情的少年手底下做事,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初那个老表哥一再吩咐自己不能随便应付的少年,现在竟然干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创立了数十家连锁,即将在年内就超越百家的全国性之名民营企业。
在大学学了相关专业知识的林正峰,很清楚要做到这些到底有多难,兴许别人说的运气也有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却是少年天马行空一般的商业操作手段,在这个时代的国内,几乎上时看不到的,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天才。
看到自己一手布置的办公室里,那个少年正背对着自己,站在窗台前,林正峰缓了缓心神,便露出微笑走了上去。
“老板,您叫我?”
“呵呵呵,林哥,不要客气,坐吧,听说这间办公室是你亲手布置的,我很喜欢,谢谢你了。”
张真一转过身体,指了指面前的实木沙发座椅,便跟林正峰并挨着坐了下来,随即问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看出来神情有些满意,显然是对这个堪堪毕业的总店老总很满意。
其实在这个时候,能像林正峰这样正经科班出生的管理人才却是不多见,要说管理这样一家门店,肯定是够了,兴许可能会由于时间不长经验不不足而出现一些错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足以担当大任,张真一再第一时间就断定了这家伙是个好手,将来佳乐福说不定可以让他出任更高的职务,但是现在还是有些过于年轻。
“林哥,我对你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这一年你在总店的成绩还需要经过最后财务处会计统计出来后,我才能进行判断,不过我信得过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我们先去开会,将来你在总店也不可能长待下去,要提前多适应一下更高的工作环境才好啊。”
张真一的话里隐隐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但是话里的意思倒是有些不明而喻,林正峰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一番话的重量,心理有些狂喜,这分明是要自己做好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但是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却让特更家深入地了解到少年的不简单,说话张弛有度,奖惩分明,分明是高级领导者具备的所有素质,以他现在的年纪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怕。

第十九章新女婿上门

二月的风洋洋洒洒,吹不走寒冬腊月的浓霜,却也吹不断春来的希望,这时节里很冷,冷得有些刺骨,手都伸不出来,滴水成冰,离年三十还有几天的功夫,刘明华便有些急不可耐地催促着儿子去张罗起了婚事,家里的物事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把新娘子接回来就可以办酒了。
其实这些分外简单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却实在是令人有些头疼不已,张真一花了两天的时间去拜访几位老师和县里的一些熟络的领导,现在在年关将至的最后两天里,终于要操办老舅的婚事了,怕是再晚点,两个老家伙就要火大,农村里三十岁还不结婚的娃能找到几个,咱老刘家就占了一个,这还不丢死人了。
由于家里的人手都已经从佳乐福退出来了,老妈三姐妹一直呆在家里,偶尔去佳乐福技能培训中心看看,尽管不直接参加公司的运营,但是张真一还是允许他们在那里发挥余热的。
刘宏远和许木林也在昨天赶回了家,小舅刘润平早就放假,除了自己的父亲张文明还在南方准备下一轮的扩张事宜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