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傲世医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姜云娘回来时拿了点糙米,按说她每月二两月钱,老夫人又不时赏些东西,买肉也买得起,可就是怕买了好东西都让阿爹孝敬给那边,还不如买些那边看不上的糙米,阿娘和弟弟妹妹们还能吃到嘴里。
  可如今回来一看,家里都吃上白米饭、大馒头了,才一个多月没回来,家里几个人都吃的红光满面,尤其是阿娘,原本瘦的跟纸片似的,终年脸都白的吓人,如今不但圆润了,还有了红光,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至于说姜方走起路来不那么瘸的腿……姜云娘虽然心里是高兴的,却也没给姜方太多的好脸色,这个阿爹如今瞧着是对阿奶寒心了,可谁知他等腿好了,日子好过了会不会又不安生了?
  听夏氏跟她说家里卖澡豆赚了多少银子,姜云娘就怕阿爹再把这些银子乖乖都送去给阿奶,这一起一落的心情,她怕自己真就承受不了。
  当然,阿爹若是在能力之内尽孝,姜云娘也不反对,毕竟那是生养了阿爹的人,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也没必要当成仇人一样对待。
  吃过饭,姜云娘就坐在夏氏身边同她一起磨澡豆,再说些在主家的经历。
  姜云娘的主家姓温,住在离镇子八十里的秘云山庄。温家世代经商,家大业大,虽不比陈家名头大,在当地也不差多少。
  因姜云娘颇受老夫人看重,在府里地位也算高了,又被老夫人亲自赐名云晓,府里的丫鬟小厮见了她都要叫一声云晓姐,就是管事见了她都客客气气的。
  甚至在温老夫人待姜云娘比待自己的亲孙女还要好上几分,只是因老夫人的看重,她每月只有一天探亲假也会让老夫人跟个孩子似的别扭一整天,不到她回去,老夫人看谁都不顺眼。
  今儿一早为了回家,姜云娘可是起了大早,天还没亮就从温家出来,温老夫人更是派了马车送她过来,只是姜王村路窄,马车过不来,就等在镇上了,姜云娘独自走回来的。
  她每次回家都能在家里住上一晚,第二日过了午就要启程,才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从前姜云娘怕府里那些爷的心思,如今知道这回澡豆卖了之后,家里就能拿出银子赎她,心里还真有些不舍,毕竟老夫人这两年待她不薄,她也是知道感恩的。
  只是一想到温家那几位爷恨不得把她吞下肚子的目光,她就觉害怕,就算老夫人待她再好又如何?以老夫人的身子骨又能护着她几年,一旦老夫人不在了,她都不敢想自己的命运。
  姜云娘没说在温家日子过的如履薄冰,却说了对温老夫人待她的好,还有对温老夫人身子的担忧。
  姜云浅在旁听着默默不语,她不是强出头的人,何况她的医术是好,可也不是神仙,听姜云娘所说她就可以判断出温老太太不是病,而是老了,身体已经慢慢衰败了,就是她出手,用最好的药材,最多也就能给温老太太延寿几个月,若是不用昂贵的药材续命,老太太最多也就一年半载的寿数了。
  想到前世姜云娘最后被收做妾,估计也是老太太不行了那一天,没人庇护才落得那样,看来给大姐赎身还要趁早了。
  只是听姜云娘话里的意思,她是想要侍候老太太到走的那一天,虽然觉得大姐是性情中人,她却不敢冒那个险,万一大姐在她没看顾到的时候被人给欺负了,难道还要留在温家做妾?
  姜云浅抱着姜云娘的胳膊撒娇,“大姐,你看阿娘身子还没大好,阿爹又帮不上忙,弟弟妹妹们又都小,家里的活计真做不过来,你就回来帮忙呗!”
  姜云娘在姜云浅的小鼻子上刮了一下,“大姐没说不回来啊,等浅丫攒够给大姐赎身的银子,大姐不就回来了。”
  姜云浅伸出小手指在姜云娘的眼前晃着,“大姐说话算话,不许骗人。”
  姜云娘也伸出小手指跟姜云浅拉着勾勾,夏氏磨着澡豆,满脸笑容地看着,终于一家人要团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
  姜云冬去王家,让王南或王北回来村时过来拉澡豆,当初也说好澡豆磨出来就按之前定好的价卖给他们,他们再往县城送,刚好给姜云娘赎身的银子还差不到二十两,今儿加把劲多磨些澡豆也就差不多够了,姜方就决定明儿跟着姜云娘一同过去温家,把姜云娘赎回来再说。
  至于说温家当初二十两银子买下姜云娘,如今不过几年就要一百两,是不是有些讹人之嫌,姜方也不在意了。
  娘几个说话的时候他虽然没有接话,心里却比谁都明镜似的,老太太要不行了,就凭姜云娘这模样,万一老太太临走之前给她随便许个人家,到时他后悔都晚了。
  就算老太太不乱给她许人家,谁敢保府里没有哪个爷就看中姜云娘,以姜家如今的地位,姜云娘又是丫鬟的身份,想也知道不可能给人做正妻。家里又不是没银子,他姜方的女儿再怎么也不能给人做妾,还是早点把银子凑齐了把姜云娘赎回来的好。
  姜云冬去了不大工夫就回来了,一进门就撅着嘴,姜云娘过来在她嘴上刮了一下,“瞧这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告诉大姐是谁欺负咱们冬丫了?大姐给你报仇去。”
  姜云冬嘴撅的更高了,推了姜云娘一把,“还不是村头的王小七,缠着我不让走不说,还跟到家里来了。”
  说完,指着大门外让姜云娘看,透过窗户,正好看到王小七在院外面伸头探脑的往里面瞧。
  看姜云娘瞬间胀红的脸,姜云浅叹了口气,前世可不就是嘛,每次只要知道姜云娘回家,王小七就会在院外面打转,就是想要看姜云娘一眼,说起来倒是个痴情的。
  可姜云浅并不看好他,抛开姜王两家几辈人的恩怨不说,王小七的阿爹打媳妇的名声可是传的很广,谁知王小七这点有没有随了他阿爹,姜云浅可不想把大姐从温家赎出来后再给扔给王家受气。
  夏氏也忍不住皱眉,这么多年了谁还看不出王小七对姜云娘的心思?可他也是半大小伙子了,拉着自家的三闺女不放算怎么回事?虽然姜云冬才七岁,可男女七岁还不同席呢。
  而且,姜云娘还没赎身呢,每次回来他就在门前晃,真赎回来了,他还不得长在自家门前?而且,听说王小七已经跟他外家的表妹定了亲,只等那姑娘十六岁就嫁过来,他总在自家门前晃又算怎么回事?。
  村里那些婆子没事都爱编排些事出来嚼舌根,像他这样还不定说出什么来,没得让他败坏了自家闺女的名声。
  夏氏对王小七的印象很是不好,甚至已经在想要不要等再卖几次澡豆,就把家搬走好了,不但可以防着王小七这种对姜云娘贼心不死的,还能防着姜方老毛病又犯,离着婆婆远点,她也能安心过日子了。
  姜云浅见阿娘皱眉,姜云娘也皱眉,显然姜云娘对王小七没有什么情意,姜云浅牙一咬,从门后操起顶门木杠就冲出门,朝着还有门外傻站着的王小七劈头就砸。
  王小七本来见姜云浅拎着顶门木杠出来还愣了一下,直到木杠砸下来才反应过来,也仗着他年轻身子灵活,往旁一闪,算是把顶门木杠躲开。
  站稳后对姜云浅没好气地嚷:“浅姐儿,你干嘛拿木杠砸我?”
  姜云浅举着木杠对王小七咬牙切齿地道:“王小七,上个月和上上个月我家都丢了一袋糙米,是不是你偷的?”
  王小七没好气地道:“谁偷你家糠谷了?那玩意儿又不好吃,也就你家人会吃,我偷它做甚?”
  姜云浅冷笑,“这两次丢糙米就你在我家门前晃来着,说不是你偷的谁信啊?不好吃咋的?我可听说你家养了不少鸡,谁知是不是偷回去喂鸡了。”
  王小七被气的直皱眉,看那边有人聚拢过来看热闹,王小七也不想被人误会他偷人东西,不然往后在村子里就别想待下去了,村子里的人都得防贼一样防他。
  王小七扬着下巴,又往姜家的院子里瞧了一眼,没看到朝思暮想的姜云娘,显然她并不想要出来给自己解围,难免心里失落了一下,好在他还算明白,若是此时他说出自己在人家院外打转,就是为了看姜云娘,估计出来跟他拼命的就不只是姜云浅了。
  可又不甘心被姜云浅指为贼,瞪了姜云浅一眼,“小丫头家家的懂什么?赶紧哪儿凉快哪儿去。”

  ☆、第101章 搬家打算

  见原本因王小七在自家门前晃而朝这边指指点点的村民们都围了过来,姜云浅也不顾丢不丢人,一屁股坐地上,扯着嗓门哭喊:“大家都来给评评理,王小七这是不是欺人太甚?谁不知道我们家穷啊,饭都吃不饱,我姐每回回来都给带一袋糙米,人都吃不饱,他王小七还给偷走回去喂鸡,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王小七气的头上青筋直冒,“你别乱说话,谁见着我偷了你家糙米了?栽赃也得有凭证。”
  姜云浅抹了把眼泪,“你是不是觉得糙米都长的一个样,我没凭证就奈何不了你是不?人在做、天在看,你偷我家糙米时,我家人都亲眼看着了,可我家阿娘身子不好,阿爹腿脚也不好,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哪跑得过你?当时没抓住你,你现在倒管我要凭证了?不就是觉着我家病的病,小的小,没人能逮着你了?”
  见周围聚过来的有姜家人也有王家人,都对着他指指点点,却没一个上前帮他说话的,王小七气急,朝姜云浅逼近几步:“姜云浅,你血口喷人,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偷的了?咱们做人得讲良心。”
  姜云浅从地上爬起来,把木杠抱着身前,一脸防备地道:“你,你别过来,我就是看到你偷了,这么多人看着,你还想杀人灭口不成?请良心成啊,你把我家的糙米还回来,我就算你有良心。”
  见姜云浅咬准就是他偷了自家的糙米,王小七也不知如何辩解,他在姜家门前晃,也只是想让村里人都知道他对姜云娘有意,多少有些破罐子破摔,不能得到姜云娘就让别人也别打她主意的意思。
  可怎么也没想到平日看着话都不多,看谁都笑的姜云浅会如此泼辣,急道:“我没偷,我就是看云娘回来了,过来瞧瞧她过的好不好。”
  姜云浅举着木杠又砸过来,“王小七,你偷我家糙米,还想败坏我家大姐的名声,我跟你拼了!”
  王小七躲着姜云浅砸下来的木杠,嘴里还强辩着,一扭头见姜方也拎着一把镐一瘸一瘸地从院子里冲出来,夏氏紧随其后,姜云冬更绝,冲到厨房去拎了把菜刀,把夏氏吓的小心肝乱跳,就怕她再砍着自己。
  姜方出来一顿乱砸,嘴里高声嚷着:“小兔崽子不学好,我叫你偷东西,今儿就替你阿爹好好管教管教你。”
  夏氏虽然没动手,但一把把抹眼泪,边抹边数落,“王小七,咱们都在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我家这情况你也晓得,你怎么就昧得下良心偷我家的糙米?”
  说来说去也不提王小七所说的来看姜云娘的话。
  虽然姜云浅家的日子好过了,但在村子里知道的人也不多,王家人被王老太管教着赚了银子也不许到处张扬,自然也不会到处去说。
  再说,澡豆赚多少银子王家人也不知道,之前姜家在村子里卖澡豆时,才几文钱也没什么人愿意买,都等着看姜家的笑话,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澡豆到了县城会卖的那么好,自然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澡豆会这么赚钱。
  而姜云浅虽然不时去镇上卖些药材,回来就推了半车东西,但都是用苫布盖着,别人不知里面是什么,又都知道采药材也赚不了几个钱,真没人合计姜家的日子已经好过了。
  听闻王小七来姜家偷糙米,那些知道姜家从前饭都吃不上的人就对他指指点点,哪怕王小七嘴里嚷着他是来看姜云娘,并不是偷糙米,也没人听他满嘴胡说。
  偷人家东西不说,还想败坏人家大姑娘的名声,村子里的人虽然闲着就爱扯老婆舌,但对这种不要脸的也很看不眼。
  再说你王小七都定了亲了,若真还想着姜家的大姑娘,你这脸还要不要了?就是王家人都不好意思过来护着他了,甚至有些仗着辈分高都想要冲上来跟着教训王小七一顿了。
  王小七见周围的人越说越难听,也知道再说什么都无用,只是他心里真是憋屈,他真没偷姜家的糙米,姜家人怎么可以如此无耻呢?
  直到王小七的阿娘得了信赶过来,跟姜家说了不少小话,又说要赔姜家的糙米,这才把儿子护了下来,虽然姜家人没下死手,还是在王小七身上留下不少记号。
  姜方拄着镐,对王小七娘道:“小七娘,今儿这事到这里也就打住了,那两袋糙米也不用你家赔了,往后管好你家小七,若是再过来偷东西,逮着了可就得送官去了,到时别怪我们不念一个村子住的情面。”
  小七娘心里暗恨王小七不懂事,儿子是她生的,心里想着什么她怎么会不知道?只是姜王两姓自来不合,多少年都没有通婚的了。
  姜云娘又在温家做丫鬟,她可是听说赎身要一百两银子,他们家哪儿去弄这些银子?只能假装不知儿子那点心思,给他定了娘家的侄女还不是想让他收收心好好过日子?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亲都定了,当时王小七也没说什么,怎么过后了没事总往人家姑娘家门前晃?
  这回虽然是挨了打又被栽赃偷糙米,也怪不得姜家,若是换了她的女儿被人惦记了,整日在门前晃着她也不乐意。姑娘家的名声多重要啊,哪能让人这样败坏?真传出什么,姑娘还要不要活了?
  小七娘嘴上唯唯诺诺地应着,心里却在想这事可千万别传回娘家去,不然大嫂怎么也不会再把女儿嫁给小七了,有了这样的名声,小七再想重新定门亲估计是难了。
  姜家人目送王小七被他娘扯走,心里的一块大石落下一半,这次姜云浅诬陷王小七偷东西,虽然良心上有些说不过去,可比起姜云娘的名声,他们也得昧了良心,怪只怪王小七这人太不懂事,姑娘家的门前可是他能随便转悠的?虽然大周朝民风开放,但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是把名声看的比命还重。
  姜云浅这事虽然办的冲动,却是先发制人,不然等村子里捕风捉影地传出姜云娘跟王小七如何如何,姜云娘还要不要活了?
  回到家,关上门,姜家人跟没事人似的,只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透着想要从姜王村搬走的意思。
  姜方是想搬到镇上或县城里,在那里会文访友都方便,等他的腿好了,就去参加考试。
  夏氏认为只要能离着婆婆越远越好,到时也不用总担心有点家底就都让姜方给送到那边。
  姜云浅则是觉得姜王村的路不好走,想做点什么都不方便,左右等手头有银子了也是要搬的,不如趁早就搬了。
  姜云娘无所谓,只是她不肯现在就离开温家,一定要侍候着温老夫人到最后,家里人劝了许久也没用,只能依着她了。
  至于那几个小的哪有什么意见?一听说要搬到城里去住,一个个乐的都跳了起来。
  不过,姜云浅却咬死不松口,大姐可以在温家侍候老夫人,只是一定要先给她赎身,到时她就是自由身,若是温老夫人愿意留她在身边侍候,她就留下,若是温老夫人放她走,她就得立马回家。
  为此姜云浅还给她说了不少‘听’来的,关于陈家的那些龌龊事,只愿她长点心眼,别在温家吃了亏,最后能完好无缺地回家来。
  姜云娘知道姜云浅说这些都是为了她好,能编出这么多陈家的不是,姜云浅得是多恨陈家啊?
  之前聊天时她也知道了陈家当初想要强娶姜云浅进门冲喜,最后还害得姜云浅离家出走。虽然后来说是认了师父,学了点医术,算是因祸得福,可陈家人的做法还真是可恶。
  不单是陈家,姜云娘在温家这两年也看到不少温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姜云浅说的那些还真就放在心上了。
  这大半日在家,她多少也看出如今家里是姜云浅做主,就是阿爹在姜云浅说出什么的时候也多半是默认的,不然就之前姜云浅拎着木杠去跟王小七拼命时,按从前的姜方,才不会管外面多少人看着,当时就得发落了姜云浅,哪里还会像刚刚那样二话不说地站在姜云浅身后支持她?
  所以说,还真是谁赚的银子多,谁在家里就是老大。
  见大姐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姜云浅即使不放心也没办法,姜云娘其实性子随了阿爹,都倔着呢,认准的道就要跑到黑,真让她现在就回来不管温老夫人,她肯定是不愿的。
  左右温老夫人还只是身子虚弱,一时半会儿也不至于怎样,她得为家人多些筹码,到时就算温家有人想要打大姐的主意,也得多想想了。
  中午吃的一家人最爱的肉,晚上就清淡了很多,之前姜云浅是心疼弟弟妹妹们常年吃不上肉,才会放纵他们多吃些肉,可也是有时有可,如今为了养生,当然就不会由着他们吃了。
  肉可以有,却要吃的健康,吃也要配着菜吃,谁若是筷子只往肉上盯,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往后三天都不许见肉腥味了。

  ☆、第102章 打击

  这个家如今是二姐说的算,弟弟妹妹们都知道姜云浅的规矩,即使姜云娘心疼弟弟妹妹们,给他们直往碗里夹肉,弟弟妹妹们也没可劲地吃,还不忘把多的肉夹给阿爹阿娘还有大姐,至于二姐……
  二姐本来吃肉就少,大姐已经给夹了不少,他们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姜云娘还奇怪,她是在温家顿顿都能吃上肉,所以对肉没有太馋,可弟弟妹妹们怎么也吃那么少?难道是家里总吃不上肉,弟弟妹妹们吃不惯肉味?可中午的时候吃的也很多啊。
  她哪里知道中午那顿是为了欢迎大姐回家,姜云浅默认了弟弟妹妹们多吃几口肉,而且,午时吃的多点也能消化,这都要晚上了,吃完饭待会儿就要睡了,吃多了肉对身子也不好,她是坚决不会让弟弟妹妹们多吃。在她的眼神威胁下,几个小的还是很有眼力见的。
  姜方和夏氏看着心里暗暗叹气,在这个家里,他们说话都从来没有姜云浅这么好使,想想还真有些郁闷。
  只是这话却说不出口,姜云浅不但管着弟弟妹妹们,连他们做阿爹阿娘的也管,谁让他们还吃着姜云浅给抓的药,还要姜云浅给治病,哪能不听大夫的话呢?
  姜家的房子不大,孩子又多,姜云娘还没去温家之前,妹妹们都还小,姐妹四个躺在一张床上也能挤得下,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她也不像两年前那样瘦弱,四个躺在一起真叫挤。
  按着夏氏的意思要姜云秋过去那屋跟两个弟弟挤,姜云秋吃完饭就蹦到床上,抱着被子怎么都不肯撒手。
  夏氏看姜云冬,姜云冬干脆就抱着床柱子,还是姜云娘哭笑不得地道:“阿娘,不妨的,我们姐妹一个多月没见了,挤一挤也成。”
  夏氏也就不说什么,女儿们乐意亲近,她何苦硬要让她们不高兴?只是去那屋又抱了一床被过来,不然床虽然能勉强挤下,被子肯定是不够宽的。
  姜云娘陪在家待了大半日,跟兴文兴业也熟了,见夏氏抱被过来,两个小的也跟过来,见三姐、四姐在床上赖着,他们也要往床上爬,被姜云冬一巴掌拍在手上,“去去去,这儿没你们的地儿。”
  兴文兴业瞧瞧大姐,又瞧瞧二姐,颠颠地跑到姜云浅身边,举着被姜云冬打过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告状,小眼泪‘啪嗒’个不停。
  两岁多的孩子说话还不利索,一着急更听不出什么,可瞧着他们那委屈劲儿,姜云浅不厚道地笑了。
  兴文兴业见二姐不帮着他们说三姐,竟然还笑,哭的更委屈了,嘴里更是听不出个。
  “还学会告状了?冬丫也是的,你惹他们做甚?”夏氏瞪了姜云冬一眼。
  “床我的,大姐二姐也是我的,才不让给他们。”说完,姜云冬把被子往头上一蒙,姜云秋也学着三姐的样子把头蒙住,夏氏好笑地摇头,在兴文兴业的小屁屁上拍了两巴掌,一胳膊夹一个就给夹回了屋。
  兴文兴业嚷嚷的声音越来越远,随着那屋的门关上,已经轻不可闻。
  这俩小子平日也不爱哭,就是哭起来也就是几声就算了,没有哭起来没完没了的时候,以至于他们就是哭了,也没谁会当回事,反正哭一哭没意思了他们自个儿也就停了。
  姜云娘瞧着阿娘也不像从前走几步路就要倒的样子,这力气瞧着是要大好了,自然高兴的很。
  躺在床上,姜云浅还不忘给姜云娘讲大户人家的龌龊事,姜云冬和姜云秋也跟着不时来上一句,幼稚的童言童语趁着姜云浅郑重其事的模样,看的姜云娘一阵好笑,“浅丫,温家不是陈家,也没你说的那么不堪,你也不必想的太多了。”
  “大姐,我跟你说真的,你可得长点心。”姜云浅一听就上火了,合着她说了半天,姜云娘都没往心里去,这要是吃了亏后悔都晚了,又苦口婆心地说了半晌,姜云娘打着哈欠敷衍着。
  姜云浅暗自叹气,她说的再多大姐都当她是小孩子,难道真要等她吃了亏才能学聪明?
  早起,天刚亮,王南就在外面叫门,夏氏刚要起床下地,就听姜云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