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妃起居注-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给全城百姓看了一番热闹,文武百官并外命妇均要参与路祭,凡是宫里有丧事辍朝的时间,泰半都不可能让朝廷官员闲着的,反正过去的七天里,总有好多礼仪要他们参与,态度亦是丝毫怠慢不得。
  出过大殡还不算全部结束,之后七七、百日,都还要再加祭祀,宫里诸人引了成穆孙贵妃的例子,各藩王为昭懿贵妃服期年孝,至于皇帝和众妃嫔,自然更减上一等,服上三月大功孝,也就算是意到了。
  当然了,不是父母热孝,肯定不会禁止行房,只要不闹得太过分,也不会有人出来约束。基本上,众人在出殡以后不久,也就恢复了日常生活,只不过原来宫里沸沸扬扬的内安乐堂一事,被昭懿贵妃的丧事一岔开,现在倒是暂时转入了低沉期,没有多少人再谈论这放人出宫的事。反倒是有人传言,说徐贵妃娘娘的病已经不大好了。
  ——理由也很简单,连昭懿贵妃的丧事,她都没出面,好歹皇后都在出大殡的时候出来了一次,贵妃娘娘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以贵妃娘娘的为人,若非病重,必不至于如此。
  自古谣言,都是越惊悚越有市场,即使没有实证,众人也都愿听信——仿佛是为了证明此事的真实性,皇帝忽然下发了一道旨意,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以贵妃多年服侍勤谨,辅佐管宫有功,奉皇太后慈谕,从皇后所请,循太祖皇宁妃旧例,为贵妃再上嘉号,为皇贵妃。




216、北斗

  一转眼;皇后卸下宫务专心养病,也有快一年的时间了。年初的时候还病病歪歪;都瘦到影子成一条线了,才是将养了几个月,她削瘦的脸颊又丰满了起来。只是眼角唇边的皱纹;却难以随着线条的丰盈而消失无踪;即使有最为精致的脂膏呵护,岁月的痕迹,终究是悄悄地爬上了皇后的面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她对着黄铜镜子浩叹了一声,“朝如青丝暮成雪。我还记得十几年前;你还夸我头发又多又黑,亮得就像是一匹缎子呢;这才过多久啊?”
  周嬷嬷眯着眼睛,仔细地在皇后的头发里寻找着白发的踪迹,闻言便随口道,“少年白也是有的,您就是这一窝都是白发,根儿在,拔了还长。奴婢也是一样,从十几岁起就有那么几根,永远都是白的。”
  她仔细地又拔去了一根白发,方才松开手,“再没了——哪里就到什么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样子呢?拔了这一窝,一样还是缎子一样的。这几个月,您的头发亮得多了……”
  “那是换着吃了太医院新进献的玉女养容膏,的确是好,我连着吃了几个月,觉得身上便捷清爽多了,也不像以前那样,一站起来,一用心劳累,就会头晕。”皇后和周嬷嬷闲聊,“听说清宁宫也在用这个方子。”
  “是有这么一说,”周嬷嬷道,“老娘娘那儿好像也说这方子好,还传令赏了那几个太医呢。”
  “嗯,是该赏。”皇后瞥了周嬷嬷一眼,见她面上有些隐隐的羡慕之色,便随口道,“嬷嬷年纪也大了,今日回去时,悄悄地取一盒走吧。毕竟是金贵东西,老娘娘尚且没有随意赏人,咱们也不好做得太过了。”
  周嬷嬷面上顿时盈满了喜色——在她这个年纪,第二贪婪的才是钱财权势,第一贪婪的,自然是长寿康健了。
  她跪下给皇后磕了头谢过赏,方才起身笑道,“看来,娘娘竟是真的看开了。”
  “你是说永安宫的事啊。”皇后不免莞尔一笑,她道,“不是说她已在弥留之际了么,我和个快要死的人计较什么?”
  她是开了个玩笑,不过周嬷嬷并没捧场,反而露出惊疑之色,皇后倒不禁真被逗笑,“罢了,嬷嬷,永安宫的情况还是你和我说的,如何我说一句话,你反而也就动摇了?”
  周嬷嬷这才惊觉,她讪讪地一笑,为自己分辨了几句,“您是不知道,如今宫里传得,有眉有眼的,说是连寿材都预备好了,这老奴心里,难免也有几分嘀咕……”
  不过,身为坤宁宫的高层,周嬷嬷在永安宫还是有点人脉的,不说别的,曹宝林、吴婕妤的服侍人里,有不少都是坤宁宫过去的嫡系,和坤宁宫里的大宫女,也是有着枝枝蔓蔓的亲戚关系。她当然清楚真相:徐贵妃的身子骨可好着呢,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就是连着几个月不能出门,使得她有些烦闷。每天下午都要带着两个孩子到后花园里溜达,同两个宫嫔聊聊闲篇,在后花园里打打秋千。
  也正因此,她对皇后的好心情的确是有些不解,毕竟皇帝下发旨意里,虽然写了皇后上表,但起码就周嬷嬷所知,皇后事前压根都不知情,这是直接把话往她嘴里塞。——不管被册封的是不是徐贵妃,皇后娘娘起码都会因为不被尊重,而有少许的不悦吧?
  皇后也看出了她的疑惑,她不禁微微一笑,和声道,“你还是不懂,我这心里,最担心的又怎是她受宠……”
  但她并未多说什么,而是颇富深意地转开了话题,“清宁宫这几天可有什么动静?老娘娘的身体,还安康吧?”
  现在皇后、贵妃告病,每逢朔望,惠妃都会带领众人往清宁宫请安,就是昨日,罗嫔刚随众请安回来。
  “听罗嫔说,老娘娘没见她们,只是让对椅子行个礼就回来了。”周嬷嬷道。
  “那太子呢?”皇后又问,“这几日过去了没有?”
  这几年来,随着太子逐渐长成,皇帝定期也会带他去祖母那里,太后有时亦打发人过来接他过去玩耍,太子和祖母的关系也不会比弟弟更生疏。
  “没呢,说来也有七八日没接过去了。”周嬷嬷皱眉道,她也发觉一点不对了,“算来,是比平时都晚了几日……”
  她侧头看了皇后一眼,“难道,连太后娘娘事前都不知道——”
  她不是不懂得宫里的局势,只是没想到皇爷居然会如此……如此……
  如此什么呢?周嬷嬷又说不出了。
  谁让皇爷是口含天宪的天子?只要他情愿,天上地下,哪有他做不到的事?要废后时,老娘娘就不曾情愿,说到底还不是废了?今日不过是晋封个皇贵妃,多大件事?皇爷又还会顾忌什么?
  “大哥此举,肯定是被老娘娘刺激出来的。”皇后唇角含笑,徐徐地道,“老娘娘千错万错,最错就是未经大哥,给永安宫送了那两回新下来的水果……头一次,大哥也许还能忍下,这第二次,却是太过分了一点——这个度,她永远都把握不好。已经是错过一次了,却是不思悔改,还要再错一次。”
  第一次犯错的结果,便是让宫里的后位顺利完成了更迭,起码是顺利地把胡氏从皇后的宝座上踢了下来。而这第二次错误,便是让宫里多了个皇贵妃——你太后不是压制徐氏吗,就因为徐氏无意冒犯了你的权威,被迫交权不说,憋屈到连昭懿贵妃的葬礼都不能出面。做儿子的也不和你争论什么,只是你能压,我就能捧,贵妃算什么?往上还有一级皇贵妃呢!
  圣意如北斗,嘿,在这宫里,即使是以太后之尊,也不能不看着皇帝的脸色行事,否则,清宁宫和后宫之间,本来就隔了重重门扉,只要皇帝一个念头,一重门就是一重天阙,太后就是再尊贵,又何能干涉到后宫之中?
  周嬷嬷正是把这几个消息带给皇后的人,毕竟贵妃的称病,的确惹人疑窦,坤宁宫不能不追问个水落石出。即使皇后没有明言,她现在也渐渐地反应过来了,不由亦露出微笑,“只怕此后,清宁宫也要安分好一阵子了,娘娘正可安心养病。”
  “你道我是为了这个高兴的么?”皇后扫了周嬷嬷一眼,心中不期然又泛起了几分轻蔑、几分孤寂。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老娘娘终究是大哥的亲娘,再怎么样,大哥也不会和她撕破脸的……她要揉搓我、揉搓徐氏,只要别过了线,大哥也顶多在别的地方补偿补偿,安分好一阵子?你终究是把老娘娘看得小了。”
  那——周嬷嬷又有点不解了:此事对坤宁宫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太后的低调了,听皇后意思,连这一点尚且都是奢望,那娘娘高兴个什么劲儿?
  皇后只是笑,她想了半天,又道,“也不知此事是大哥因势筹谋,还是无心插柳,反正,以后宫里会太平好长一段日子了。”
  她双手合十,轻轻地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我这颗心啊,也总算是安下来了。”
  周嬷嬷不解地瞪着皇后,琢磨了老半天,心底若有所悟,却又难以拿准,她试探问道,“娘娘,可是因为,如此一来,清宁宫和永安宫只怕是势如水火,清宁宫那面,怕是会转而全力压制永安宫——”
  皇后笑瞥了她一眼,也有几分欣慰,“压制不压制永安宫,这不重要,只要两宫失和,那就够了。”
  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感到自登上后位以来,久已蒙尘的心灵,像是被重重地拂拭了一遍,一身的重担都卸了下来,竟是难得地有了外出踏青的冲动。“走,咱们上后花园散散步去。”
  #
  比起心满意足的坤宁宫,清宁宫内的气氛,这几天自然的确要低调一些,太后靠在榻前,和静慈仙师、贤太妃一道抹着叶子牌,她有些心不在焉,手中的牌出得散乱不堪,贤太妃的牌早满了好几次了,只是没有胡下来,还是耐着性子,瞅着太后的牌来喂张。
  “吃下了,”静慈仙师吃了太后的牌,笑着说,“老娘娘可要留心了,我这就要满了呢。”
  “哦?”太后不由一惊,掠了牌面一眼,方才反应过来,她又瞅了瞅桌面,见桌面上叶子散乱,毫无脉络,不禁一阵心烦,也顾不得算牌出牌了,随手撒下,“罢了,无心打,横竖也是要输,你们把彩头分了去吧。”
  这两人如何会在意一点彩头?贤太妃笑了笑,起身辞去了,“说定了要陪张妹妹一道抄经的。”
  静慈仙师也要告退——过去这十几天里,太后并不大要人陪,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别室静思,就算静慈仙师已经把症结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老人家不开口,她也绝不能贸然行事。
  “你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太后掀了掀眉毛,却又把她给留下了。静慈仙师只好坐回桌前,一边收拾叶子牌,一边等着太后的下文。
  “内安乐堂的事,不能再耽搁了。”太后一开口,说的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起码是出乎静慈仙师的意料。她吃惊地抬了抬眉毛,却没说话,只是静听着老人家的下文。“我这几日一直就在想,以前不准内侍学医,一个是不识字,没法学医,二是高皇帝时,宫人内侍,绝不准结为对食,平时无事,连多说一句话都是不行的——但这两点,在今日都不是问题了,不如就立起规矩来,在内书堂里增开一科医药,出师后在内安乐堂坐堂,日后宫人有患,都去那里就诊,你看如何?”
  静慈仙师细细思忖一番,也觉妥当,她点头道,“老娘娘英明仁慈,我也觉得如此甚好。”
  最好的一点,自然是脱离了徐贵妃设立的框架,不必采用她提出的对策,老娘娘面上的笑意才是微微一展,静慈仙师又道,“只是我不经世事,也不知这学医从学徒到出师,大约要经过几年?”
  “正常是十余年,”太后自然是早想过这点了。“但咱们哪里等得及?顶多两年罢,咱们自己再对付两年,这两年间让他们加紧学去,内安乐堂里有了医官,也就不至于无法交代了,至于日后的事,可以再行从容措置。”
  这番话说得很浅近,因为意图本身是根本无法以语言修饰遮掩的——内安乐堂里有医官,可以象征性治疗,就要比现在完全只能靠天的情况改善得多了,至于治愈率如何,这就用不着追求了。民间庸医也比比皆是,在这一点上,只能诛心不能诛行。而这宫里,又有谁敢指责太后的居心?起码内安乐堂,以后就不会是太后的话柄了。
  静慈仙师完全理解太后的思路,虽然在她看来,宫里本也没有人在特别责怪太后昔日对内安乐堂的怠慢,不过,这个改变的确足以稍微平复宫里有些波动的人心,她点头赞同,“此策大为稳妥,可以一行。”
  见太后似乎没有别话了,她顿了顿,终是忍住了没有再问什么——这小小的冒犯,未必会得罪太后,对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但却很有可能勾起老人家的怒火,让她对永安宫的憎恨,更火热几分。
  可她的欲言又止,又如何能瞒得过太后?她唇边终于不禁泄漏了一丝苦笑,尽显老人心情。
  却没有一句多的话,只是挥手让静慈仙师退下,让室内重又回复了无边的寂静。
  乔氏还算是好的,在一片寂静中,她心不在焉地思忖道,从胡氏的表现来看,她的确是没有泄漏只言片语。除了自己和大郎以外,那番对话,未曾有第四个人知道。
  这个认知,多少抚平了她的情绪,却无法掩盖太后心底那深深的难堪,即使所有人都不知道,她也无法瞒得过自己。
  “奉皇太后慈谕,吾何曾有过慈谕?”当日收到消息以后,激愤之下,她直接就派了乔姑姑去兴师问罪——毕竟在这之前,就算是要废后,皇帝起码也是先和她商量,而不是在明知两人有激烈龃龉的情况下,还这样往他亲妈的脸上摔巴掌。
  “午门之前,我亦不曾收过娘的半点讯息。”皇帝的回应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贵妃行事如有不妥,娘只同我说,如何有不责罚的道理。二次送果以前,娘就没有想过儿子半分吗?”
  登闻鼓就设在午门。
  皇帝早就什么都知道了。
  也已经借晋封皇贵妃的事,再明显不过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容不得任何争议,不论前朝还是后宫,这个家只能有一个主人。任何人都不经他的许可肆意行事,胡氏如此,吴雨儿如此,她太后虽然地位尊崇,但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特权。
  通俗地说,就是她失势了。
  对太后而言,这一事实,要比她失宠于昭皇帝,更为难堪得多了,然而她却并不会为了自己的意气而强行否认这一事实,除了加深难堪以外,如此行事并不会有更多的好处。
  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她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后,任何人对她的态度,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只除了在心里,她永远都清楚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子之间,又是如何尊卑易势,她是怎么被自己的儿子毫不留情地掀翻在地,失去了为人母的威严。
  时值晚夏,窗户都大开着,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太后的几丝鬓发,在飘舞的发丝中,她的面庞就像是岩石一样坚硬而漠然。
  到了初秋,宫里举行了盛大的晋封典礼,贵妃徐氏晋位皇贵妃,视同副后,协理六宫。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今晚实在好忙,汗,而且写到最后又忍不住把情节删了删改了改,又加了点东西……




217、安心

  如果说她从庄妃到皇庄妃;从皇庄妃到贵妃这两次关键晋升时,徐循还有点情绪的话;到现在从贵妃到皇贵妃;她已经完全都麻木了。——哪怕现在给她一个副皇后做呢,也不可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她连宫务都管过了;逢年过节一样接受朝贺,作为一个妃子;还有什么是她没享有的待遇?
  当然;这也不是说她就要表示出对这次晋封的漠然与不屑;虽然事前也是一点都不知道,但徐循对这事的回应还是很正面积极的:两边的关系都断裂了,可就因为皇帝一直不置可否;她活生生在宫里养了能有半年的病;就出过一次门,现在好歹他是表明了立场,估计晋封礼以后,她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痊愈’了。
  “最近礼部应该很忙吧。”皇帝来看她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感谢,徐循还特地翻了新送的好茶,还有旧年的雪水给皇帝泡茶,她一边翻看6羽的茶经,一边和皇帝闲磕牙。“肯定是又吵成一团了。”
  既然有皇某妃——贵妃这个晋升序列,那贵妃的待遇自然要高人一筹,这已经就够让礼部头疼了,好在按惯例,贵妃册立仪是有册有宝,别的可以和皇妃看齐,这也算是有了区别。可现在贵妃上还要加个皇,而且还要搞晋封礼,那这嘉号不能白加啊,善于揣摩上意的,想想徐娘娘之宠,也不会提议一切从简,那你说大办过一场晋封礼以后,一切还和以前一样,就是称呼多一个字,那得多滑稽啊?宫里可不是能闹这样笑话的地方,所以就得给徐循在贵妃和皇后那本来已经很微小的差别之间,再适当地增减几分……
  想到自己那个贤妃嘉号都引来了无穷争议,徐循便也为礼部官员们头疼,这种事最是务虚,讨论出来,不管是什么待遇变化,她本人估计都是不会在意的,相信礼部的官员也没有人真会往心里去,但碍于规矩,大家还是要引经据典,文采风流地争个子午寅卯出来。
  皇帝不答反问,“这是怎么说?”
  徐循便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了。“肯定在争呢,到底是轿子多两个人抬啊,还是车子多两个轮子,或者一重屋檐啊……这都是天大的事,他们哪能不争呢?”
  她把皇帝给逗笑了,“你现在倒是连前朝的政事,都深得其中三昧了。”
  开了一句玩笑,皇帝还不满意,便并指为刀在她脖子上虚虚地砍了一下,道,“按高皇帝圣训,妃嫔干预外事,非得斩了你不可。”
  徐循摸着脖子道,“问问而已么,你当我傻啊,要干预外事,也不会在这时候干预啊。”
  “那要什么时候干预?”皇帝一瞪眼,好像很吃惊。
  “按现在坊间的传言,我这个奸妃抱了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养,几年来步步高升,皇后娘娘都被我逼去养病了。”徐循笑道,“下一步自然就是暗中把皇后娘娘害死,又或者是蛊惑大哥你,摘星楼推杀孙皇后,又令你对栓儿下手。然后登上后位,作威作福——等到大哥你去世以后,我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垂帘听政、临朝称制——到了那时候,我再来干预外事,又有谁敢说我?”
  “你最近是不是在看《吕望兴周》啊?”皇帝笑得直不起腰了,“连摘星楼推杀都出来了,你那意思,栓儿逃出去找个异人拜师,然后返回来拿仙家宝贝再把你给杀了,这才算是拨乱反正、皆大欢喜?”
  徐循扮了个鬼脸,“都是外头听来的,没人先开个头,我总不至于把自己比做了妲己嘛。”
  皇帝的笑容有些许失色——《吕望兴周》;又名《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是前朝很流行的话本,不知多少说话人精讲这一本平话,这里面的故事他当然耳熟能详,把徐循比作妲己,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对她本人的名声有多败坏,而是这么一来,他的名声也不好听,毕竟商纣可是亡国之君。
  “这是在哪里听来的?”他沉着脸道,“难道就没有人管管了?”
  “又没人指名道姓。”徐循本来只是说笑,正好今天赵伦进来,说起此事而已,她听了也没生气,只觉得好笑,看到皇帝来了,随口就说给他听,见皇帝不快,倒有几分后悔。“就说是晋封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坊间说《武王伐纣》的茶馆多了起来。难道就为了这个,也要抓人?竟是随他去吧,越抓还越落人话柄,更要说得厉害了。”
  虽然宫禁森严,但毕竟生活在一片天空下,消息的走漏总是难以避免的事,徐循是没提而已——赵伦时常也为她说些宫外的事来解闷,宫外的茶馆酒肆里,早若干年就悄悄流传起了一条小道消息,说汉王是被皇帝给活活烤死的——连这样的事都瞒不过百姓,徐循被人编排又算得了什么?在赵伦的叙述里,汉王不但是被烤死的,有时候皇帝还是一边看着他被烤,一边撕他的肉来吃呢。
  皇帝虽也知道这乃是无可奈何之事,但仍有几分不快,徐循见了,忙岔开话道,“以前吃茶,拿井水泡也就是了,去年管宫时,和刘尚宫闲谈起来,她教我拿银盘接了初雪,储起来夏天泡茶喝,最是清凉可口,可以祛暑生津,我总也没想起来,今天大哥来了,便想起来泡了给你喝。”
  皇帝果然被她引开注意力,他明智地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喝——劝你也别喝,闹肚子可不是玩的。”
  徐循见水滚,也有点疑虑,一边倒水泡茶在那闷着,一边又倒了一杯白水,先嗅嗅,放凉了再小喝几口,狐疑道,“虽没异味,但喝了也没觉得清凉可口啊。”
  皇帝既说了不喝这个,自然有人给泡了祛暑的六和茶上来——皇帝体壮怯暑,到夏天爱上火,常喝这种茶,近年来越发是离不开了。他拿着茶啜了一口,也不再介意前事,而是换了个话头,“礼部那边倒没伤透脑筋,就是做事不用心,先奏上定了个份例,比你如今的还差好些,被我发回去以后彻底没辙了,直说对内廷情况并不熟悉。球往二十四衙门踢——我说高皇帝还让你们撰《女诫》呢,那时怎么就又熟悉了呢。”
  按徐循想法,皇帝这估计又是闹起小脾气,在强调自己天威不可测的一面了,她就事论事道,“不过论理,的确内廷的事,也有好久都和外头不一样了。贵妃有宝,这个也没和外头通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