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雨归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
    “萧恒,命中三尺,难求一丈,你明白么?”皇帝定定看着太子,忽然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看着他,就像看着年轻时的自己,时光倒流二十来年,他对太子的母妃——一个身份低微的大秦歌姬,也是一样式的死心眼,不晓得那个“命中三尺,难求一丈”。他想,这就是我的骨血,和我一样的犟筋脾气,对那个认准的人,死不撒手,犟得让旁人唏嘘感慨。以为自己情深能感天动地,不想弄成后来那副模样,中间曲曲折折,走过二十来年的弯路,他才晓得,人命里确实三尺,那就到不了一丈,硬要求来一丈,那多出来的七尺太长,抻断了原本的缘分,最后仍是不圆满。
    “父皇,求您……帮儿臣一把……”
    太子居然语带哽咽,皇帝一下怔住了,一个大得不能合理地掉泪的人,忽然在一个不论如何不该在他面前掉泪的人面前掉了泪,那得是多尴尬的一件事。皇帝背过脸去,打算给长子留点脸。说实话,他此刻的感觉有多复杂,没人能说得清楚,他自己也不行,只能等长子自己把自己拾掇好,等到那种断断续续的哽咽没了,他才把目光调回来,这一眼,又是一愣——没想到自己儿子身是人高马大的,心却是弱柳扶风的,哭鼻子,还掉金豆子,眼睛鼻头此时此刻一片通红,简直是一只红眼兔子,哪里像是能扑得住天上飞鹰的模样!
    “你要爹怎么做?”皇帝完全是无可奈何的口气,好似在敷衍一个整日撒泼耍赖要买一件东西的屁孩儿——你都闹了这么久了,哭着喊着非得要,我这儿能做的还有什么,你说。
    “一年以后,请父皇下旨将沈文昭召回。”解铃还须系铃人,您既把他放到了安阳,到时候还得您亲下旨意召他回来。安阳去帝京八百余里,算不上山遥水远,也不是随意能到的。一年时长也够长了,行与不行,一年之后当能见分晓。您不是要鉴我的心么,八百余里的路加上三百来天的日月,够您鉴了吧。
    “……好。”皇帝沉默良久,默默思忖,他想着抬抬手放沈家一马,所以下旨让沈文昭回了安阳,但太子毕竟是他的亲骨肉,当爹的到底偏疼自己的儿子多些,对旁人都能抬手了,对自己的儿子又何苦一再为难?更何况沈家那边已经把人带回去一年了,若是再找不到法子把沈文昭弄到太子手眼之外,那还能怪得了谁?
    所以他终于松了口,答应一年之后,将沈文昭召回,官复原职。
    得了准信,太子强撑着的架子悄无声息地垮下去,看着憔悴得很,是个心碎无痕难收拾的模样。
    情就是这么样的东西,跟它没道理可讲,没条理可理,没线索可摸,从头到尾,它就是揪着一颗心,让那颗心出血、结疤、复又出血、再结疤,千疮百孔,千劫百炼,死活过不得关,除非那颗心向着的人愿意要它,愿意为它揩血、治伤,把它捧在手心,让它不再经风沐雨。不然,一年年的风刀霜剑,可怎么熬?
    当爹的看着心碎憔悴的儿子,看他高大的身形在椅子上坍得一塌糊涂,想到二十来年之前,儿子刚降世时的事。那时自己尚在少年,人又不是在深宫里养大的,在宫外自然要自由得多,十六岁便打马走西域,想的是浪迹天涯,行侠四方,心思远不在治国平天下上,反正他一个庶出的皇子,机关算尽皇位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有钱又有闲,黄花正少年,满脑子的风花或雪月,到西域不多久,便与一名歌姬恋得死去活来,不过一月就为那歌姬赎了身,两人赁了一座小院,安置好了,过起了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一年之后,他头一次尝到了为人父的滋味。初生小儿忒爱哭,一天到晚哭个不休,他抱着背着哄着,换衣喂饭把屎把尿,时常累得站着就要睡着。那个时候,说苦也苦,说甜也甜。苦和甜都是平家小户惯常所有的滋味,平平常常,然而弥足珍贵。
    这个长子,可说是他一手抱大的。
    之后,再没对哪个孩子用过这样的心。
    皇帝想着想着便心酸,还想得更深些,想到儿子受这样的苦楚,自己多少得担一些责,血脉流转,这样死犟筋的脾性,也传了个十成十,不看上谁还好,真看上谁,谁又没看上他,那可遭大罪造大孽了!
    古往今来谁不老,自己终将老去,太子终究要接过他身上的担子,庆朝的储君没有后嗣,将来必定少不了口舌。操心不了那么远,管得到他十年之后就不错了。十年之后,若是他还念着沈文昭,不用谁成全,他自己就能成全自己。
    且走且看吧。
    皇帝在看,沈家也在看,朝堂上一有风吹草动,沈家家主就快手快脚地预备好,接了旨即刻带人启程,四天之后入安阳境,打那往后,沈文昭本该有一年的安宁。
    然而半个月之后,朝堂上暗潮涌动,渐渐有了折腾的迹象。先是三朝老臣、宰相张苍水犯到了太子的手上,说起根由,那可简单得很,就是族内某个一表三千里的地瓜藤亲戚,扯着张相这张老虎皮,在安阳境内圈了百来顷的地皮,起了楼,做了宅院,余下的散出去吃租息,日子过得太滋润,忍不住四处吹嘘自家与张相家如何如何好,关系如何如何铁,得了便宜闷头吃喝倒也罢了,偏要各处说,那些被夺了田圈了地的,本就心里气恨,他这么满嘴活驴地瞎吹,那就等于火上浇油,上百户人家抱起团来,商量了几趟,选定几个不怕死的后生,越过安阳府,把状告到了帝京。
    说实话,这样亲戚,哪个高门大户没有几个,这种事体,哪个显贵世家不出几桩,放到平日,上位者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可谁让受牵累的这个是张相呢,谁让张相老爱在太子风雨如晦的情路上放绊脚石呢,谁让安阳是沈家的地盘呢,几桩合成一桩,没事也有事了。
    送上门来的一箭三雕,搁谁手上谁都不能放过,谁都要一棍子打上去,任意发挥,不用够本了都不能撒手!
    于是张相老了老了,居然还晚节不保了,被储君召去一通申斥,老脸上下不来,第二天就上折子“乞骸骨”——惹不起我躲得起,我告老还乡还不行嘛!
    要按照平常,敲敲边鼓、申斥一顿,看看火候差不多也就算了,不会揪着不放,但这位储君也不知犯的什么疯癫,居然扣下了张相的“请退休”折子,着三司彻查此事!末了还有这么一番话,说是事关生民,不可不慎重,请张相在帝京多耽搁一段时日,事情查清楚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孤这儿绝不冤枉好人,当然,也绝不放过恶人!
    这话听着就杂了,请张相在帝京多耽搁一段时日,那是打算软禁呢!事情查清楚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打算把事儿往张相身上靠,尽量往“有事”这上头靠。说是不冤枉好人,也不放过恶人,但明眼人都瞧出来了,这是打算要“治”张相呀!
    张苍水辅佐了三任帝王,经过无数恶风波,一直是朝堂上的常青树,没曾想到了如今,居然栽在下一任帝王的手上,还是那种特别屈心的栽法——没他本人什么事,只不过储君要拿他作伐,七扭八拐地找他的晦气,治罪可能还治不来,但少说也是个教管不严、约束不力,从今而后,他在朝堂上可就要“黄”了!
    人是从安阳府出去的,事是在安阳府发出的,这百来顷地皮圈去都一两年了,安阳府这边居然不知道处理,一个府衙的大官小吏都是死的么?!
    太子殿下又下了一道申斥的意旨,遣词造句非常文雅,但一字字一句句看来都不是好话。这里边还有个幽微之处——安阳府知府是沈家的门生,打了这位的脸,就等于打了安阳沈家的脸,太子殿下不是好话的话里边,隐隐含有另外一层意思:孤气量狭小,睚眦必报,你安阳沈家敢来阴的,孤必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今报不了,十年之后也不迟!
    
    第72章 殿下是断袖
    
    这桩事体,从安阳闹上帝京,又帝京闹回安阳,闹的动静太大,沈文昭自然有所风闻,当时还没闹出来,也不觉得有什么,越往后越觉出不妥,说白了,太子殿下的行事,不说从头到尾是在瞎胡闹,那也有七成是在儿戏!
    历朝历代,帝王要想稳坐江山,朝堂与江湖势必得处理好了,此消彼长,消与长都在一定的度之内,彼此相得益彰,那便天下太平、四境安宁。乐文小说 章节当然,光朝堂与江湖的消长平衡还不够,还得控好朝堂上的消长,太子申斥了张苍水,弄得三朝老臣下不来台,他的门生故吏作何感想?有那闹得比他出圈得多的臣子,又该作何感想?
    一时间,整个朝堂惶惶的人心,几乎都摆到了台面上,慢慢慢慢,朝堂便现出乱象来。
    朝堂不稳,江湖跟着晃荡,没几月工夫,原本已经被揍太平了的几处州县,又隐隐有了变乱的苗头。这种时候,明白人都知道该武将派用场了,太子殿下可倒好,又拣了几件鸡毛蒜皮的事体,让将军王吃了一顿排头!
    乱时看将,治时看相,太子殿下不到半年的工夫就把朝堂的“将”和“相”都得罪了个遍。沈文昭在安阳接二连三地听说这样消息,心里窝火,几番熬不牢,想从安阳去帝京和他当面锣对面鼓地掐一架,静下来却又觉得不妥,哪都不妥,从地位上说,太子是主子他是奴才,说不着。从身份上看,他如今不是太子洗马了,说什么都多余。再说了,以前还是的时候,说了什么难听的,那都是下劝上,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如今再说那难听的,说不定人家还要误会来着——不是口口声声说“待殿下登了大宝沈家就从朝堂上退出去”的么?怎的还越管越宽了?都离了位了,还要转回来对着他叨咕叨!
    挨了太子殿下申斥的几位,从张相到将军王再到沈家,一律默不出声,他们不出声,正经八百的帝王也不出声,就这么瞧着,看他还要唱哪一出。
    朝堂不稳,江湖微乱,市井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有所感,坊间留言四起,都是偷偷说,说的内容不外乎如今的世道和庆朝的储君。都说现如今世道成了这副模样,追根究底,其实不赖太子,得赖太子的爹!太子都二十多了还没大婚,光棍汉特别容易变成炮仗脾性,特别容易行事出格,当然也特别的爱折腾!
    在升斗小民看来,太子有一个古怪的皇帝爹,别家的爹早早就开始操心儿女的婚事,都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得把家先齐了,不然做什么都名不正言不顺,一般而言,庆朝的显贵们会在十六七婚娶,最迟不能超过十九,不然就得掉价,过了二十还没找着人家的,坊间各路传闻绝不饶过,不是说样貌就是说身子骨,换言之,若不是丑得拿不出手或是病得起不来床,那二十之前必定已然齐家。太子殿下今年二十挂零了,险之又险,玄而又玄,坊间就老有各色传闻在传,一而再再而三的添色增彩,终于在“殿下是断袖”这儿落定了尘埃。
    殿下断了袖,说到底还是他的爹害的,若是早点儿给他娶个太子妃,至于到这个份上么?!世间美人恁多,如何找不出一个让殿下瞧得上眼的?!事到如今,说啥都迟了!
    顺理成章的,坊间传言又从殿下的爹转到了殿下的“对子”上。
    太子殿下的“对子”,传言也离奇得很,不似往常一般,有好几人选供坊间挑拣说嘴,说个天花乱坠,各有各的拥趸,这回就一位——原来的太子洗马,安阳沈家嫡枝的老幺沈文昭!简直就像是哪个有心人编好了,特特买通了人在坊间传的!
    升斗小民们没见过沈文昭呀,那好办,就编呗!
    能把储君迷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顾祖宗礼法,不顾断子绝孙,不顾国朝继替的人,起码得有和苏妲己差不多少的容貌,或者干脆就是九尾狐狸变的,手段高妙,三两下子,储君就三迷五道的,恍恍惚惚不辨东西南北,一头栽倒在他身上,再也上不来了!
    流言蜚语长了脚,走得飞快,没多久就走到了安阳府,走进了沈家上上下下的耳朵眼儿里。沈家家主倒还沉得住气,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流言蜚语,就该让它自生自灭。在安阳府呆着的沈家人受的异色眼光都不在少数,朝堂上呆着的那几位,尤其是做着右相的沈家老大,日子就更不好过喽。
    先是太子隔三差五的召他入宫闲聊,聊些干巴巴的事体,比如安阳府的风物啦,安阳府的节庆啦,到了后来,没得可聊了,聊的事体就变成了安阳府的神仙鬼怪、异传怪谈,又或者是安阳府的河流山川、田地耕作,聊到最后,势必会捎带脚的问一二句沈文昭年幼时节的事,比如淘不淘啦,是不是打小就这么牙尖嘴利的说话不饶人啦,等等等等。说到底,十句话里有十句不是正经事儿!
    起初,沈家老大应召而来,恭而敬之地等着太子开金口,满以为他是要理一理朝堂和江湖的局面,谁曾想净聊些不在道上的物事,干干巴巴聊到末尾,躲躲闪闪地问那么一两句幺弟小时情状,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他那回安阳为太祖母侍疾的幺弟身上!
    沈家老大是个实诚人,平日里家国天下、修身养性,对流言蜚语向来信奉“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回的流言也一样,他泰然处之,绝不往心里去,然而太子殿下接连几天的“闲聊”,让他生出了一股莫名的惶恐。他是个实诚人,不是个傻老帽,当然晓得蹊跷,知道太子殿下这样没事照三顿饭的工夫召他进宫闲磕牙,那是神人先射马呢!他暗里告诫自己千万小心,别说了多余的,或是做了多余的。
    好在太子也只是闲磕牙而已,暂时没做什么出圈的事儿。
    沈家老大从宫里出来,转头就去找萧将军,主要是找他商量太子的事儿。沈家老大老实持重,说到那些不入流的关系时,言语磕巴,舌头打结,费了好一番唇舌才将前言后语摆弄清楚。萧将军听闻说话,哭笑不得,心说这位沈家老大脑子里大概缺了一根筋,现下整个庆朝大概没多少人不知道太子和沈文昭的事,身在事当中的人倒还无知无觉,也算是种本事!
    压根儿就不长这根筋的人,猛然间前后通透了,那也够手足无措的。右相在朝堂事务上无往而不利,到了这种事体,哑口无言,只会问人讨主意。
    萧煜问他,沈家家主没和你提过这事?
    他回说当真没有,不知为何,家父从未提及此事。
    萧煜点点头,似乎有些明白沈家家主的行事做法,这样缺根筋的人物,听了只有发蒙的份,提不出正经意见,还要一惊一乍的,还不如不说呢!
    这位现如今就在一惊一乍当中,他巴着萧煜讨主意,萧煜心里没底,只能给几句场面上的话,不是敷衍,但也不是药到病除的“良方”。
    还没等他们商量出正经主意来,沈文昭那边忽然有了动作。那时,距他奉旨回乡侍疾已过去八月有余,两百多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梭日月,总浸在重重心事当中,颇煎熬。人在家中坐,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见闻越多,越是觉得自己小看了这位大事上不成器的太子殿下。
    两百来天,耳闻目睹,桩桩件件似乎都和自己没甚关联,但前后串联,细思细想,自己又统统脱不了干系。不知不觉间,沈文昭掉进了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网当中,挣扑不出,心烦气躁,他把往日蛛丝马迹翻出来检视,忽然想起临行之际太子贴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他说,子虞,快些回来,别让孤等久了。
    当时不懂,如今通观全局,到底懂了。他其实是在说,让我等久了,总归有些乱子要出,我不是个耐得住相思煎熬的,平生不爱江山,所以这江山折腾没了我也不心疼,你呢,你们沈家呢,你们不是两三百年的士林清流么,要不要看天下变乱?
    迫在眉睫的欲情,在字里行间萦绕,如一缕幽魄,阴魂不散的,缠住了他不在他身边时的光阴。日复一日,总会想到这人似有若无的、隐匿于表象之下的凶暴残忍,总是不得安宁,这种不安宁日相催逼,把他逼到了不得不见的境地。
    在庆朝之内,太子是一号手眼通天的人物,沈文昭要见他,这头动了念,那头他就得了消息,志得意满的预备起来。
    帝京东南方向有一座消暑用的行宫,格局不大,是帝王家每年去秋猎时,行经中途的歇宿处,不是常住的地儿,一年也去不了几次,非常清净,最宜私会。
    沈文昭从安阳来,太子从帝京去,两边碰面的时间却还推后了一日。太子路近先到,沈文昭路远,到的时候已是深夜时分。本以为见面是即刻的事,不想那个不能等久的人,偏偏拿乔,硬要熬过一夜,等到天光大亮了,这才要他来见面。
    这一夜不好熬,但想想两百来个日夜都熬了过来,又觉得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见上的时候,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73章 大结局

    萧恒把对面坐着的人看了个肆无忌惮。八月过半,久旱之后,清晨忽然下了一场急雨,那人从后殿过来,伞也不晓得打一把,就这么一路淋过来,坐到他对面的时候,身上各处都沾一层细水珠。他一进来,他就闻到一种味道,雨水打湿久旱土地的泥尘味,那种味道,苦而且香,总想凑上去,卷住他,贴定闻个够!
    香。香得他得闭上眼去抵挡,省得香过了头,把苦味带出来。他不爱苦,想甜。
    沈文昭默默然望着殿外簌簌秋雨,心里要说的不少,只不过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起头。
    人就在对面坐着,不可能不看,即便不像那位那样,总是看不够地看,一眼放过去,大致轮廓还是看分明了的——瘦了不少,眼却放着幽光,精神偏健旺,旺得带了病态,似乎是把身上的膏脂烧到尽头,有点儿油尽灯枯的衰败相。
    “殿下,您可是服食了某种丹药?”
    不然怎么会成了这副模样?
    那两个新罗人你到底没打发走,还是留着给你派了不知什么用场,你是真不怕还是假不怕?人生在世,生年不满百,你还要这么折腾自己,不给自己好受,也不给别人好受,你累不累?!
    “服了,那又如何?子虞特特找孤说话,要说的就是这个?”萧恒看他茶盏空了,给他续了一盏,有点悠闲,又有点高兴,也不知高兴什么,脸上就带了淡淡喜色,似乎是因为自己终于胜了他一城,又似乎是因为他看自己的目光带了为难。为难就好,说明他让他为难了,他再不能小瞧他。
    “殿下,奴才斗胆问您一句,朝堂与江湖,您究竟要如何?”
    这就对了,等你这句问等了两百来天,终于等到你吐口。
    “孤的心思子虞最清楚,不须多说。”
    简单,我要什么,你给什么就是了。除此之外,还要如何?
    浊世当中,能去恋慕一个人,能为恋慕一个人而倾尽所有、拼光一切,也算是痴情种,只是人物不合适,储君当了痴情种,其余的东西置于何地?就连他恋慕的那个人,也一样不知该置于何地。
    “您将奴才置于何地?”沈文昭捏着茶盏,手已微微发抖。
    “心窝里,心尖上,生不离,死不别。”萧恒瘦凹进去的眼窝中,蓄着两道炽烈的光,说到掏心挖肺处,就迸出来,直射到对面坐着的人身上。
    沈文昭仍旧默然不语,半晌,萧恒忽然看见他手上拖出一道血流,惊得他霍然起身,抢过他的手来细细检视——竟是生生捏碎了茶盏,叫碎瓷割出来的!
    碎瓷从右手手掌斜切,有一块楔入中指指甲,指甲劈了,手掌皮开肉绽,萧恒心痛要死,死命掰开,:“子虞!你别这么……别这么伤自己!孤就是、孤就是在意,就是放不掉你……”
    “放不掉……就要日了我?!您的在意,可也真是别出心裁!”
    “……生死相许又不单只是欢好这一件事,更多的,还在日后的相依相扶……求一人偕老,就那么难?”
    正当盛年,于情事上自然要贪嘴一些,天天腻在一起都嫌不足,腻在一起,自然是有声亦有色的,声色俱全,生平乐事,多多来几次,才不算辜负了好年华,又有何不可?
    “殿下,您的爱重奴才实在难消受……”
    沈家家主是个言出行果的刚烈性子,从听到风声秘入帝京,到接圣旨领人回安阳,不用与任何人商量,回到安阳,紧锣密鼓地,开始议定沈文昭的亲事。像是急于脱手一枚烫手山芋,条件还过得去的,统统入了待选名单,一家家思量、推敲,最终定下同为安阳世家的赵家三女,一旦定下就即刻要派官媒上门说合,可到底没有说合成,一来沈文昭不肯,二来,接二连三地被太子请去闲磕牙的沈家老大给他们的爹去了一封急信,说了朝堂局势,说了太子连日作为,虽然那时候还没开窍,但信内的意思却恰好戳中沈家家主的心事,两因相合,这桩婚就这么悄没声息地放下了。
    沈文昭之所以不肯,是因为他对太子,所知甚深,自己若是为了避他而勉强成就一桩婚,那势必要害了无数不相干的人,何苦?
    “是难是易,卿都得受。”萧恒总是“子虞子虞”地叫他,从来不用“卿”这样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