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官鼎萍踪万里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云一作舌想不到一个小洞也如此厉害。

  只见老丐左转右旋,足足行了两、三时辰才来至中央一个广宽的石室,室内陈设极为简单,一张云床,石桌及数张石椅,其余就是旧衣物了,想是老丐当年所着衣裳吧!

  屋顶镶着数粒龙眼大夜明珠,照得通室雪亮,老丐把出入洞府的地图详细地告诉凌云以后说道:“云儿!从今后你就要在此安心学艺,不要心存旁念,分去思力,为师也不能陪你多久,可得好自为之啊!”

  于是凌云在此摒去一切杂念,潜心学艺。每日清晨,都能见他在洞口谷地上,挥剑起舞,凌云剑气上冲入云,真如其名般。

  时光易逝,弹指间又过一年,在这一年中凌云武功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然而老丐的健康却更加恶化,这使凌云除了霞妹外,又担了副心事。

  这一日,凌云正在练习轻功,只见他满山游走,上下绝壁如履平地,迅捷身法,潇洒姿态,就飞鸟也将自叹不如。此时突然洞内传出微弱喊声:“凌云!进来我有话要吩咐你。”

  虽音若蚊呜,然凌云听来仍如雷霆,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师父今日为何会踱出洞来。

  凌云惴惴心情飞奔入内,果然见老丐踏珊艰苦地向外曳行,凌云连忙扶住老丐柔声道:

  “师父出来作甚?有事吩咐,只须令弟子进去啦,何必劳动病体呢卢老丐微笑道:“好孩子别把师父看得太不中用啦,来!扶我出去,我要看看你功夫练到什么程度。”

  凌云将老丐扶坐在洞口一大石上,然后拳起脚踢,展开身手,但觉呼呼声响,一片拳影包住周身,密不透风,滴水不过,尤其是难得不但快捷但仍招招内力蕴聚,凝而不散,渐渐从快攻急打变成缓慢起来,只见他拳招、掌式起处,远处大林,随着劲力一倒一抑,被他一双手遥遥操纵。

  老丐在旁看得不住点头,说道:“好了,云儿!难为你三年就学得这般好法,为师真庆幸自己收了个好徒儿,从明日起,为师要教你本派镇山绝艺,‘开天神功’及‘伏魔三十六剑’。”

  “练此绝艺,以你资质也得下六年以上苦功。现在且不谈这些,让为师告诉你一些事情因果。”

  老丐眼光注视看前面,如梦般往事又翻腾汹涌于脑际,呼吸也随之急促,脸色也随其涨红,只听他平静的声音只夹着兴奋、雄飞与无穷的叹息。

  “很久很久以前,为师尚只有三十来岁,正值锦绣年华,前程无量。并且一出道江潮即名声大震,可是正因如此才使我一生默默无闻,毫无事业可述……”

  凌云大奇,既然是名声大震,为河却又说默默无闻,连忙静静而专心听老丐说出一个离奇的故事。

  

  小小书生 OCR 
 



第二章 惊涛裂岸


  老丐说道:“在很久以前,大约四十余年了,在西域那高耸入云的天山下,产生了一位旷世奇侠……”

  下面就是他讲述的一段有关他一生经历与为何曾武功全废的故事。

  西域在中国是一个人迹罕见之处,整个大地黄沙垠垠,难得发现一片水草良田,所以当时人民仅视该处为鬼地异域,除了少数土著夷民熟于径道,能够穿过这些浩浩沙漠外,就只有一些贪心的商旅冒险穿过其中,往返西南,某求巨利,可是因失踪和死亡的可能性太大,也甚少人轻易冒这险。

  然而唯独天山南北却甚为富沃,不但牧产众多,农业也兴盛异常,并且又有大道通往关内,所以商旅也频繁不断,在整个西域说来真是灵钟气蕴,得天独厚。

  就在北麓不远处,库尔河畔有个小小的村落,占着一块小小绿洲,虽然地势偏僻,交通隔绝,然而因人口简单,只有百余户,平日自牧自食也能自足,除了偶尔派人外出购买一些油、盐、日用品等,可说完全与外界断绝来往。

  这小小村落,很整齐地排成两个大圆圈,中央空出块甚为宽敞而平坦的场子,想是此树逢到节目或喜庆集会之所。

  这天场中摆了数张桌子,上面满布杯碗,老年人。妇女们忙碌地装扮着,红的彩带绿的丝巾花纸,悬挂四处,只见匆匆忙忙都喜上眉梢,脸色红喷喷,脸角含蓄了浓浓笑意,像这种盛况在这小地方里想只有在过大年时才会如此热闹,然而现在才七月呢!离大年还有五个月,看来这村中一定有什么重大喜事才需要如此庆祝了。

  天渐黑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有红色灯笼,上面贴了金纸剪成的寿富,暗红的烛光,在落日余辉中还觉黯然无色。这时广场上,响起牧歌阵阵,东唱西随,南哼北仑,说不完的闲情逸致,描不尽的漠野风光,都在此时显露出来,接着“苗”“啤”的牛羊声,随着牧人呼喝由远而近,然后成群地被赶入栏内。

  父老妻儿们都跑至村口欢迎这些劳苦了一天的儿子及父亲们。欢乐笑容,亲切慰藉,使他们的疲劳完全忘得一千二净。

  在归来的一群中,额头一位正是此村村长上官和,被大家包围着,无论老少对他都是尊敬异常,只见众人将上官和引至会场,烛火灯光映得整个场子份外明亮,上官和赞叹着村民的精心杰作,心里也由衷地高兴。

  原来今日正是村长上官和的四十大寿。平时上官和领导有方,不仅使得全村丰衣足食,就是村民之间有什么争执,他都能大力化解,使全村如处一大家庭,和谐而乐融,这样当然村民对他无不敬无不服了。

  此村全是复姓上官,全属汉人,原是中原一脉,不知从何年代迁徙至此,上官和自三十岁起接掌村长之职,算来也有十年了。

  在天山边缘上,有两起山脉,不但高度相仿,而形状也似如出一辙,一直延至库尔河附近,远远望去,犹如张翼之蝙蝠,因此两坡合称为辐器坡,所夹壑谷被称为福首谷,虽然山势不高,倒也险峻得紧。

  在福首谷出山处,有一个泉眼,清澈而干净的泉水,泪泪涌出,聚成小溪,流人三十里外之库尔河。

  根据当地上人传说,在千年前,这地方原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宫庭,金辉碧煌,宏伟雄奇的城殿,依山而建,直矗立山腰,统治者叫做觉罗明,不但雄才大略,威震万邦,而其本人武功更是卓绝,惯使一把贯日神引重有二百来斤,如无千斤神力,体说开弓恐连抬弓也格不动。

  而觉罗明不但能开弓如满月,并且箭矢更是百发百中。正因他身具奇艺且麾下战将如云,于是连年南征北讨,大军所过,烧杀掳掠,生灵涂炭,不到四年,附近诸国,被他杀的杀,逐的逐,消灭殆尽。

  觉罗明达到了他称雄霸道的野心,班师回朝后,大事庆祝。此夜全城欢宴达旦,歌舞通宵,到天明时民众都酒醉如泥,瘫睡在城头台上。觉罗明也与他的战将大臣们左拥右抱,躺在大殿上呼呼人睡。

  此时除了灯光莹莹外,四处静悄悄地,恍眼看去会令人惊然以为是个死城。就在此时,天边出现一块黑而大的乌云,很快地向此方飞来,越飞越近。立刻把刚才露出端儿的太阳,全部遗去,大地上阴风四起,山谷怒吼,到处风沙走石锐啸连连,好似世界末日的来临。

  当黑云飞至山城上空,这才看出竟是一头硕大无朋的蝙蝠,两翼张开足可遮天,巨大的鼠首上,只生有一个灯笼般炯炯巨睛,如炬目光扫视着全城,口中连连发出鬼嗥的声音。

  这时全城人民仍酣睡未醒,狰狞的巨大蝙蝠,绕城三圈后,陡地双翼一收,降落城内,咀爪齐施,只闻惨号连连,城民们不是腹穿肠流,就是骨断颈折,一下子全城人都被它抓杀个尽。

  觉罗民被外面惨呼声惊醒,提弓拔剑飞奔出官来,一眼就看见那凶恶蝙蝠,和四处凄凉景象,觉罗民虽然暴虐而杀人无数,但对自己城民却爱护备至,登时双眼冒红,大喝道:

  “何方妖物敢至此撒野。”

  此时大臣战将们也跟出,一见殿外尸体遍地,其中有他们妻儿,也有他们父母,不待君王吩咐,呼喝一声,俱拔剑向蝙蝠冲去。

  蝙蝠凶威大发,鬼叫一声,两翼微张,呼呼腥风将奔来众人扫得满天飞舞,全数都被撞跌至石上,脑破血流死于非命。

  觉罗明此时虽眼红悲愤,然而他机智异常,知道这庞然怪物非人力所能敌。于是不进反退,轻巧地闪入殿内,反手取出一支贯日神箭。

  这蝙蝠正是被觉罗明所杀冤魂所化,迢迢飞来,正是要寻他复仇!一盏巨目狠狠盯着大殿,如炬目光,比千支烛还亮,照得大殿通明。

  蝙蝠一见仇人躲入殿内,而殿门太小,不容它那巨大身形进入,突然锐喝一声,振翅而上,直飞起数百丈,才陡地翻身而下。

  觉罗明连忙奔出殿外举头一瞧,此时天上一片乌云,如黑幕般罩下来,猎猎劲风压迫得他快透不出气来,并且全城矗矗欲崩,心中大惊,抬起贯日弓,奋起神力“唆!”一声,一溜金光夹着风雷直向黑云射去。

  这黑云正是那巨幅,想利用冲力将宫殿捣毁,压死觉罗明。眼看城垣颓倒在即,正在欢哨连天,突然额际唯一巨睛,竟被觉罗明贯日箭射中,登时莹光暴灭,巨大的躯体直向城廓坠落。

  于是一个蝠尸盖上巍然宫城,觉罗明也葬身在它腹下。

  东方日出,艳阳照在这偏幅上,千百年后,它慢慢地变化了,由肉体而成为土石,扑起之双翅,隆然成为山峰,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觉罗明的城地被盖在下面,谁也不知道是像什么模样,谁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而它那被射瞎的巨目,就成为如今泉眼,汩汩泉水,不正是它的鲜血吗?这当然只是个附会的说法,而上官村却靠了这泉水灌溉乃成为良好牧场倒是真的。

  且说上富村正处于谷口外,两分山峦合围,如样龙含珠,地位女,还是大伙儿要紧。

  天愈来愈黑,雨愈下愈大,不停地闪电,照着这如拖曳而行的人们,蠕蠕而动,好多较弱的村民,受不了暴风雨打击,颠沛扑跌,弄得泥污满身。呼儿唤女此起彼伏,使得上官和痛心欲绝。

  他暗想:是我上官和作了什么错事遭天谴惩?眼看全村步上了康庄大道,为何又天灾?……清儿,恕我不能顾及你了,只希望你无辜的小生命,能安然地渡过这危机,那么我死也瞑目了。”

  且说浩荡众人缓缓地涉至谷前,少数动作快捷的已开始攀援山石,向坡顶揉升,此时水已涨至尺来深。

  上官和默待上苍,但望全村人马俱升至坡顶时,再穿山洪暴发吧!

  上官佩始终依附在上官和身旁,感受到乃夫焦急神色,及暴雨风雷的怒吼,早已心惊胆寒,再加上爱女失踪,更加压上千斤巨石,垂头不着声,跟随大队前行。

  然而倾盆暴雨使得岩石滑不留手,许多人攀上又跌下,上官和连忙喝止众人的莽撞,先令两个身形轻灵壮年汉子攀升至一文左右的一块突出山石上,打算慢慢将其余人悬上去。

  每个人都紧紧瞧着他俩爬升,他们的心都像系在他俩身上似的,随之而起。

  突然雷声隆隆,大地受到震撼,微微开始晃摇,稀松碎石,沿着山坡滚滚落下,立时地上人众大乱,东奔西躲,尖叫呼号声,直似世界末日到临。

  这两人因为震撼也滑落下来,正在大家惊惶莫名,不知所措之时,攀然山腰上涌起滔天水柱,浪花四溅,白浪翻飞夹着惊涛裂岸之势顺着谷道,汹涌而来。

  原来这股洪水正是那传说蝙蝠眼中喷出,那绵幅眼下巧是一个地下水道,平时水势平静只缓缓流出,然而刚才一阵地动,使蜇伏底下供水,相机引发,于是突喷而出,水柱笔直冲起高达十数文。

  立时谷中,谷外都被一片洪水盖住,上官和等当然也葬身其中,衣箱、浮尸、杂物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远处之库尔河。

  别地居民发觉库尔河中飘流的浮尸等时,连忙派出救护队兼程赶来,然而一切都晚了,上官村一切又回复到老样,垠垠黄沙覆盖着整个大地,村舍冲毁了,人马死光了,剩下的只是无边令人痛惜的景象,偶尔一两只秃鹰飞落,啄食地上腐尸,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难道上官村中真的鸡犬不留,无一人生还吗,这也未必。

  当那些救援之人爬至蝠翼坡上时,骇然发现一列蹄印,境蜒直上天山,深深印痕,显出那行程是多么艰难,所负的是多么重,然而真是那么重吗?可能是它负的使命太重吧!

  天山山脉是我国有数高山之一,平均高度在六千公尺以上,山顶常年积雪,白雪皑皑永不融化,有些采药商人,冒险深山,遇着雪崩即死无葬身之处。”

  且说其中有一峰石插天峰,直如其名,直峰高耸入云,终年云气环绕,看不见峰顶。而上帝造物,实有奇工之妙,就在云层上面,峰腰间有一小断崖,露出一个十来文宽二十余丈长的平台,距离峰顶尚有数百丈之遥。

  在平台后面山壁上有一天然石洞,宽广平洁,内中住着一个隐性奇人,名讳早已不为世人所知,自称为立冰老人,而称此洞为玄冰室,单独在此隔绝尘世的绝岭上苦修上乘道法。

  且说这一日玄冰老人正打坐未休,突然觉得心血来潮,恍恍似有某种因果将要发生,心内真气翻腾不能再行入定,于是信步走出洞口,那知山崖下有一片清明,平时云雾袅绕的景色早已一扫而空。

  玄冰老人不觉大为诧异,直走向崖顶,只见群山耸立,林立的山峰彼起此伏,遥无止尽,玄冰老人不禁唱然而叹大自然造化之奇。玄冰老人湛湛神目,顺着山势向下看去,突然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发现一小黑点,缓缓在移动,玄冰老人倏然一惊,长啸声中,巨大身影像灰鹤般直向山下扑去。

  玄冰老人功参造化,功力堪称天下一等,尤其轻功更快逾追风,世界无出其右者,转瞬间已掠至山脚。只见一匹看来精悍而十分疲乏的黑驴,驼着一个昏迷不醒小姑娘,颠簸地踏雪而来,虽然小孩才只有三岁左右,体重很轻,然而此黑驴已像负着千斤重担,一步一喘,可想而知是经过了多长旅途。

  驴背上小姑娘,全身裹着一条毛毡,小脸露在外面被冻得通红,黑驴幕然发觉面前出现一老头子,悲嘶声中前蹄一曲,竟向玄冰老人跪下,鳞鳞巨目中流下了几滴驴泪。

  玄冰老人叹息一声喝道:“畜牲起来,我已知道你的意思。”黑驴闻言长啸一声,表示感激和欣喜道小主人有托,于是奋力站起来。

  这黑驴经过连日跋涉体力早已消耗殆尽,刚立起来,一个踉跄,驴失前蹄又倒了下去,一缕忠魂,追随主人于黄泉之下而去。

  老人又叹息一声,想着一匹畜牲都如此卫护主人,为何人类反不能安于本份,尽忠职守?随即将幼儿抱起,只见她生得粉搓玉琢,灵慧可爱,小小的嘴巴闭得紧紧地。

  玄冰老人将她下颚微按,塞了一包“天山回生散”,灵药人口,自化成津液顺喉流入腹中。

  本来此小孩并没什么病,只因受了些惊吓,又遭到冷冻饥饿,才奄奄一息,这包“天山回生散”下去,不消片刻,小肚子一阵雷鸣,已能断断续续地呻吟:“爸!妈!水!大水!

  抱我啊!”

  这女孩不消说是上官村唯一的大劫余生者——上官清了。

  老人一见上官清长得灵慧可爱,根骨更属上乘,只是傲气天生,印堂之处有隐晦纹一条,不禁惊喜参半,暗思这可是无意送来此子,随动了收徒念头。

  上官清醒了,张大眼睛只见四处白雪茫茫,不竟惊慌得大叫道:“爸!妈广“阿黑!

  黑!”突然发觉阿黑倒毙在脚旁,一下扑身其上抱着它放声大哭起来。

  去冰老人鼻酸不已,轻抚着上官清头顶道:“孩子别哭啦!它已死了,你从什么地方来的呀?快告诉我,我好带你回去。”

  上官清咽泣着道:“我叫上官清,我要妈!妈!你在哪里呀?”辽江雪地中就只有他俩一老一少,相对站立着。

  玄冰老人问了他许多话,她都不知道,只能说出有一片水涌来,她跟着阿黑走了,爸,妈不见了。

  交冰老人知再问世间不出什么名堂来,想是她父母俱葬身洪水,于是带着上官清直上插天峰而去。

  如飞絮雪花,纷纷飘落,转瞬间地上的阿黑已经被盖上一层白幕,不一会儿连踪影也没有了,虽然它牺牲了自己生命,总算保全主人一脉香火。

  从此上官清就在此跟玄冰老人同修无极神功,在这期中,玄冰老人也曾下山调查清楚这次洪水事故,想上官夫妇也一定葬身其中了。

  在此处组岭冰山,上官清受到玄冰老人尽心教导,又因其心无杂念,武功一日千里,不但玄冰老人赖以成名的“天明正气”在十余岁即练成,并且一手“灵蛇鞭法”使得出神入化,直冰老人眼看上官清进境神速,心中也欣慰自己绝艺有传。

  在上官清十七岁那年,去冰老人自知坐化在即,有一天将上官清唤至室内,说道:“清儿,为师教育汝十四年,汝可知为师称谓?”

  上官清摇摇头表示不知。因为她从未想到师父的姓名为何?玄冰老人笑道7真正知我名字者,世上人可说寥寥无几。为师自知限期将至,趁此告诉你的身世,及我派这渊源。”

  “汝出身于山下沙泉地方,三岁时忽逢洪水,据我所查你父母俱葬身水中,而汝为忠驴阿黑所救。”

  上官清获救时年尚三岁,父母、阿黑等早不复记忆,闻言只略表诧异,并无悲伤表情。

  玄冰老人又接着说道:“为师救汝后,十四年来所传授当以‘天阴正气’为主,而‘天阴正气’的渊源汝可知?”

  上官清仍然摇摇头。

  玄冰老人这时面容肃然,详细地将‘天明正气’的来源,和一个充满传奇性的事迹叙述给上官清听。

  “五百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空前奇人,此人一身功夫已至飞行绝迹陆地神仙之境界,整个武林中竟无人知其出身何门何派,平日行事见首不见尾,自称为去机子。玄机子不但精于武功,而且学究天人,尤其难得的是像江湖中的三教九流的伎俩也无所不精。”

  “在他四十余岁时收了两位徒弟,一为‘只手伏魔周辉龙’,另个就是‘神行无踪庄欣达’也即是我派师祖。”

  “玄机子天资绝世,武功内刀兼修,刚柔互济绝非常人所能学全其绝世。因此将其至刚之‘开天神功’,‘伏魔二十四剑’及江湖杂技传给了周辉龙,而将至柔之‘天阴正气’和‘灵蛇鞭法’传给了师祖‘神行无踪’。

  “周辉龙和在欣达祖师虽也是盖世之材,却都只能学成玄机子一半绝艺。玄机子去世前将手著之一本‘阴阳秘发’和天池黑、白宝衫理在巫山一处隐秘地方等待有缘人去发现。遗命两徒,各人自立宗派,寻觅传人。”

  “周辉龙立于四川峨嵋,以便利接近巫山,而庄欣达因本身修练的条件,须借大自然阴寒之气,于是隐居天山之上。两人授徒素来单传,这也是根据玄机子遗命。”

  “五百年来‘神行无踪’这一脉经过十余年相传,而至我交冰老人江国毅。”

  上官清现在才知,师父名叫江国毅。

  “‘只手伏魔’与‘神行无踪’两脉,一在大江之南,一在长城之外,相去数千里,百年早已失去联系,为师仅知现在彼脉之传人为‘千面人倪继英’,但是索未与其会过面。”

  “为师中年也曾浪迹江湖,为求‘阴阳秘友’,十数年而无所得,只赢得一个‘天外飞驾’名号,最后为师也堪破因果,放弃觅宝奢望潜迹天山,专修‘天阴正气’一心光大我这一脉。最近为师曾运算一番,不过最重要的是注意峨嵋传人,不可与之冲突,因为祖师祖分传统绝艺时早已推算好,两者相互克制,得其中之一实不足称雄天下,所以如果吾徒得遇峨嵋一脉传人,则最好能与之合作共同寻求此天下奇书。”

  上官清听完兹冰老人叙述后,心中萌发奇想,不但要寻得此“阴阳秘文”还要去会会这峨嵋一脉传人,看看到底谁高谁低。

  山中无甲子,如此又过了半年,玄冰老人大限已到,在一个初春的夜晚,溢然长逝,上官清哀痛欲绝,因为玄冰老人与她相依为命,亲情更胜于父母。最后上官清抑止住眼泪,郑重地埋葬了恩师玄冰老人,提起师门世代相传“灵蛇金鞭”北下天山。从此争霸武林,掀起无数风波,而这本传奇故事才能展开。

  在新春,西域地方仍寒冷异常,地上雪积盈尺,只有联络交通的马道上才看得见一些泥黄的土地。

  这一日清晨,迪化市上出现了一位美丽窈窕骑马姑娘,肩披一袭雪白锦缎披风,身穿密扣紧身服,这大寒天仍着此单薄衣服,难怪行人都投以惊异一瞥。而且觉得此姑娘恁地美丽,只可借风目含悲,好似有重大心事,一些青年人不竟看得呆了,目光随着她的倩影不忍离开。

  姑娘被看得羞愤莫名,目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