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幻之路 (第1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② 罗伯特·格雷夫斯(1895-1985),英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曾任牛津大学诗歌教授。】
【③ 塞缪尔·巴特勒(1835-1902),英国作家,攻击基督教,反对正统达尔文主义。主要作品有乌托邦游记小说《埃瑞洪》、《重游埃瑞洪》和死后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众生之路》。】
《奥德赛》这部著作,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命运、死亡、海盗、偷窃、冒险和奇迹,还有远航、巫术、迷信等故事。书中还记述了遥远国度里的民族及其奇异的风俗习惯。这部史诗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奥德修斯在安乐乡作了短暂的逗留,那儿的居民专靠吃一种忘忧树的果子度日。奥德修斯派了几个人上岸找水。他们吃了居民们给的忘忧果,结果——
忘记了他们的家乡和同胞,
也忘记了再回到船上去报告,
他们只是一心留在那里,
永远吃着那种宝贵的食物。
后来,奥德修斯遇到了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波吕斐摩斯。他因好奇心而被独眼巨人禁锢于洞穴之中。后来,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灌醉巨人并弄瞎了,独眼而逃了出来。他又从风神埃俄罗斯那儿接受了一袋风,而手下人失误放出了逆风,与女巫喀耳刻逗留了一段时期,直到女巫把他手下人又从猪变回人之后才离开。他唤醒了死去的盲人先知提瑞西阿斯,为他作了预言,并与其他亡灵谈话。他又抵御了海妖塞壬们的诱惑,她们答应赋予他预知未来一切事件的能力。最后他又逃避了栖居锡拉岩礁上攫取船上水手的女妖斯库拉和卡津布欹斯大旋涡。
如果把这样的航行置于星际之间,就会引起萨姆·莫斯科维茨①所说的“惊异之情”。许多科幻小说家正是这样做的。
【① 萨姆·莫斯科维茨(1921),美国著名小说史家。】
五
柏拉图的著作会引起人们的另一种兴趣。他的著作不是以形式或主题取胜,而是以内容引人。在两篇对话《蒂迈乌斯篇》及其续一篇《克里梯阿斯篇》中,柏拉图记录了有关沉没了的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最早的传说,其中与埃及的传说有相似之处。这传说也许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记述的是关于弥诺斯文化的毁灭。公元前3000年至1100年,古希腊克里特岛处于青铜器时代,发展了繁荣昌盛的弥诺斯文化,或称克里特文化,后毁于地震或火山爆发,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也可能只是一个神话,描述了一种一度曾经高度发展的文明,后来又毁灭或消失了。埃里希·冯。丹尼根①及其模仿者就是专写这类故事并至今仍有销路。
【①埃里希·冯·丹尼根(1935-),瑞士作家。】
柏拉图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是通过克利梯阿斯的口描述的。故事讲述了希腊诸神如何分配了大地,而海神波塞冬顺理成章地分管亚特兰蒂斯大陆——海洋中的一个大岛。他与凡俗女子生下了子女并在那儿定居。他的大儿子阿特拉斯因参加泰坦们对奥林匹斯诸神的战争中失败,被罚以双肩顶天。在希腊神话中,他就是顶天巨神。他也是亚特兰蒂斯的国王。
海神分管亚特兰蒂斯,因而这块大陆受惠于大海的恩赐。这块大陆面积大于亚洲和非洲两大洲的总和,位于赫拉克勒斯之墩之外(指直布罗陀海峡和非洲的穆塞山,相传由赫拉克勒斯置于此地)。在亚特兰蒂斯大陆远方则另有一系列盛产水果的岛屿,那是另一个大陆。柏拉图在对话中的这一叙述,引发了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一系列故事,说是在欧美两大洲之间,曾一度存在过高度发达的亚特兰蒂斯文明。穆岛的传说是另一个相似的大陆文明,位于太平洋之中。这是近代人们的一种猜测。
按克里梯阿斯的叙述,亚特兰蒂斯的公民在大陆中央的一块大平原上耕作,四周一圈又一圈的土地。大陆被大海所包围。亚特兰蒂斯人建宫殿,造澡堂,修赛马场,开港口,筑神殿。他们发动战争,西至美洲大陆,东至埃及和意大利。最后,他们的贪婪和残暴导致了灭亡。雅典人单独一举击败了他们。同时诸神发怒,用洪水在一天一夜之间吞没了亚特兰蒂斯,把港口和神殿统统埋葬在泥石之下。大海也汹涌澎湃,无法航行。
从前的生活更为美好,人类也更聪明、能干、富裕,当然也较现在为温和——人们这种今不如昔的观念,往往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犹太教和基督教关于伊旬园的故事就是一例,那是人类堕落的开始;另一例就是关于希腊黄金时代的神话。这两个是“今不如昔”这种观念最典型的例子。托玛斯·布尔芬奇①在《神话》(1855)一书中是这样描写黄金时代的:
【① 托玛斯·布尔芬奇(1763一】844),美国著作家,著作涉及古代历史传说、文学艺术等。】
从此,世界各地开始有人类居住。第一个时代是“黄金时代”,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真理和正义盛行于世,不必通过法律强加于人,也不用行政长官的威逼或惩罚。森林未遭砍伐去建造船只,城镇四周也没有修筑墙垣设防;没有刀剑、长矛和头盔这类武器,大地生产出入类所需要的一切,人们也不必劳苦耕作。世界终年温暖如春,到处鲜花盛开。河中流淌着牛奶和醇酒,橡树流出黄色的蜜汁。
接着是“白银时代”。这就不如黄金时代了,但比“黄铜时代”要强。朱比特①缩短了春天,把一年分为四季。人们第一次不得不忍受酷热和严寒。这就逼迫人类建造房屋。开始,人类还只是住在洞穴中或是森林茂密的浓荫下,或是用树枝搭成的小木屋里。人们必须耕种才能收获庄稼。农民不得不播种,用斧子艰难地耕地。
【① 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主宰一切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第三个时代是“黄铜时代”。人类变得暴躁易怒,随时都会拔械相斗,并且也变得更为狡诈。最糟的时代当推“黑铁时代”。世界各地罪恶横行,谦逊、真理和荣誉不得不逃遁,代之以起的是欺骗、狡猾、暴力和对财富贪得无厌的追求。树木从山上砍下来建造船只,水手张帆远航,扰乱了大海的平静。本来共同耕种的土地,现在被分割成小块,成为私有财产。这时,人类也不再满足于地上的产物。他们挖到地下,汲取矿藏,挖出了罪恶的铁,以及更为罪恶的金子。到处爆发了战。争,而铁和金子都成了战争的武器。客人在朋友家里不再感到安全;女婿岳父、兄弟姐妹以及夫妻之间也不再互相信任;儿,子期望父亲早亡,他们就可继承财产;家庭成员之间也不再有亲人之爱。大地因杀戮淌满鲜血。诸神一一离开了。后来只留下了主管正义的女神阿斯脱利亚。最后,连她也不得不离去。
人类的堕落和黄金时代的概念,与进步的概念是背道而驰的。所谓进步的概念,是认为人类的状况是可以改善的。事实上,通过‘人类自己的努力,也正在得到不断的改善。在柏拉图的《共和篇》中,提出了理想国的设想。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模范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建立在某个公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全体公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建立国家的目的,”苏格拉底①(他是柏拉图的代言人)说,“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最大的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或称之为鸟托邦,不只是以公民的幸福为特征。为了使国家发挥作用,每个人都必须忍受一定的苦难,并满足于自己的地位和状况;否则,国家就会混乱;国乱则人民遭殃。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三个阶级:工人、农民和保护者。每个公民均属于其中的一个阶级;每个公民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知足安命。任何人不应私自占有金银而成为富翁。国家供养儿童,给他们分配工作,并协调经济和社会活动。国家坚强有力,公民就会生活幸福。
后来的作家想象出了其他类型的鸟托邦——这个词是托玛斯·莫尔②在1516年创造出来的。他把两个希腊词合成为这个词,其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在那儿,人们将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①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古希腊哲学家,其学说仅见于柏拉图和另一位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公元前5707一前4807)的著作中。】
【②托玛斯·莫尔(1477—1S35),英国人文主义者、天主教圣徒,曾任下议院议长、内阁大臣。‘乌托邦》一书的作者。】
六
讽刺则是另一回事了。
讽刺用幽默和机智批判社会,希望人类或人类的社会公共机构能得以改善。讽刺效果的实现依赖于读者区分现实和幻想的能力。讽刺以幻想为背景,呈现真人真事,而且,这种幻想往往是夸大的幻想。读者或观众必须把幻想转化为现实;在这种转化中,读者对讽刺的欣赏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①、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②的作品是以戏剧的形式表现现实的作品,剧中的人物都是历史人物。当然,为了突出剧情或重新解释某些历史事实,一定程度的戏剧化是容许的,但悲剧的平民色彩与宗教性质,不容许有多少幻想成分。
然而,阿里斯托芬③的喜剧,则完全容许幻想。当然,那些脱离现实的幻想必须为观众所理解,才能达到喜剧的效果。例如,在《云》剧中,阿里斯托芬讽刺了似是而非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教育出来的雅典人只是为胜利争辩,而不是为真理争辩,让非正义战胜正义。为了把上述特点人格化,阿里斯托芬把苏格拉底放在一个篮子里,并把篮子置于天地之间的半空中。
【①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7-前456),相传写了80多个剧本,现存《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阿伽门农》等悲剧7部。】
【②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据传写有悲剧90余部,现存《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等19部。他的剧作对罗马和后世欧洲戏剧有深远的影响。】
【③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87-前3857),古希腊诗人、喜剧作家,有“喜剧之父”之称,相传写过44部喜剧,现存《阿卡柰人》、《骑士》、《蛙》等8部。】
在《鸟》剧中,阿里斯托芬讽刺了雅典人攻打西西里岛的阴谋和野心。剧中描写两个年长的雅典人与鸟生活在一起;他俩终于说服众鸟在半空中建筑起一堵高墙,隔绝了人类与诸神的交往,人类奉献给诸神的祭品就到不了诸神手中,这样用饥饿逼使诸神屈服。在《青蛙》一剧中,酒神狄俄尼索斯,也是戏剧的保护神。他访问了阴间的冥王,想要冥王把欧里庇得斯放回人间,以复兴希腊悲剧。但在一次文学比赛中,埃斯库罗斯战胜了欧里庇得斯。结果,冥王让埃斯库罗斯与狄俄尼索斯回到了人间。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我并不是说,上述这些例子都是科幻小说。在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弗兰肯斯坦》之前,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也许,直到1864年,儒勒·凡尔纳《地心游记》出版之后,才出现了名副其实的科幻小说。同样,我也并不是说?以上这些例子与科幻小说有什么特殊的亲缘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述提到的这些作品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泉。我运用这些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在以上这些作品中,存在着后来科幻小说所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特征。我们必须对科幻小说这一文学样式追根溯源;要不,我们就会认为科幻小说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事实上,世间无法追寻根源的事情是不多的。
在观念的处理上,上述作品里有科幻小说所关心的东西;在不同的条件下,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幻小说。这些作品表明,文学兴趣的发展有一条连贯的线索;当条件成熟,最后就发展成为科幻小说。这些作品中反映的人类所关心的知识,对后来的科幻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郭建中 译)
《科幻之路》(第一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目录
中文版前言 '美' 詹姆斯·冈恩
关于詹姆斯·冈恩和他的《科幻之路》 郭建中
英文版前言 '美' 詹姆斯·冈恩
首航月球
《一个真实的故事》(节选)(古罗马·叙利亚' 卢琦安 著
远游奇遇
《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航海及旅行记》(节选)'英' 佚名 著
世上没有理想国
《乌托邦》(节选) '英' 托玛斯·莫尔 著
崭新的科学与古老的宗教
《太阳城》(节选) '意大利' 托玛索·康帕内拉 著
经历、实验和启迪人类心智的战斗
《新亚特兰蒂斯》(节选) '英' 弗兰西斯·培根 著
新宇宙观与另一次月球旅行
《梦》 '德' 约翰内斯·开普勒 著
奔向月球
《月球之行》(节选)'法' 西拉诺·德·贝热拉克 著
理性的时代和反对派的呼声
《勒皮他岛游记》 '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 著
入地幻游
《地下之行》 '丹麦' 路德维格·霍尔堡 著
政体
《米克罗梅加斯》 '法' 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伏尔泰 著
科学与文学:两个世界的冲突
《弗兰肯斯坦》(节选) '英' 玛丽·雪莱 著
科学:仅仅是象征
《拉帕西尼的女儿》 '美' 纳撒尼尔·霍桑 著
对未来的期待
《未来的故事》 '美' 埃德加·艾伦·坡 著
开拓视野
《钻石透镜》'美' 菲茨·詹姆斯·奥布赖恩 著
科幻史上不可或缺的法国人
《海底两万里》(节选) '法' 儒勒·凡尔纳 著
《环绕月球》(节选) '法' 儒勒·凡尔纳 著
失落的文明 古老的学识
《她》'英' 亨利·赖德·哈格德 著
新疆域
《回顾:2000~1887))(节选) '英' 埃德华·贝拉米 著
新杂志 新读者 新作家
《该死的东西》 '美' 安布罗斯·比尔斯 著
迅速的起步
《夜班邮船》 '英' 拉迪亚德·基普林 著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星》 '英' H·G·威尔斯 著
《科幻之路》(第一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首航月球
萨莫萨特人卢琦安撰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篇长篇故事,颇具科幻小说的特征,值得收进本选集。
罗马的兴盛结束了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乱时代。罗马征服了世界并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富足、效率和技术;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们对物质价值的关心以及有时间进行思考。
爱德华·吉本①在其所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开头写道:
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据有世上天府之地,荟萃人间文明之民。素负盛名、训练有素、骁勇威武的军队维护着泱泱帝国边陲的安宁。法规及习俗的影响温和而有力,逐步把帝国各省区浇铸成紧密团结的联盟,过着和平安宁生活的国民享受着富足,生活挥霍、奢侈……
【① 爱德华·吉本,英国历史学家(1737-1794)。】
在罗马的统治下,人们发财致富有路,事业进取有途,儿女发展有门。人们陶然过着西方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太平岁月。每个主要城市均设有大学,许多公民去听讲课或街头演说。
就在那个时期,卢琦安在萨莫萨特城——一个位于古叙利亚幼发拉底河上的帝国边陲小城降生了。他出身贫寒,少时曾学过石匠,但后来去了爱奥尼亚,在那儿学习希腊语,醉心于希腊文学。学会演讲术后,当过律师,但不久又赴希腊、意大利、高卢①游历讲学。在高卢时被官府聘为教授。后定居雅典,开始创作讽刺作品,而后又重返讲台。晚年受罗马皇帝康茂德之命在埃及担任公职,薪俸颇丰。
卢琦安写了二篇有关月球旅行的讽刺故事。第一篇题为《伊卡罗墨尼波斯》,描写一个哲学家一心要证明地球是圆的,用一只兀鹰翅膀和一只雄鹰翅膀飞往月球的故事。另一篇更是矫饰斧凿,题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该作品写于他的创作鼎盛时期——公元165年至175年之间。这个故事属于被后人称为荒诞不经的一类。作品讽刺了、一些地方还滑稽地模仿了荷马②(比奥德修斯③更胜一筹,不仅作环绕地中海的航行,而且还远航月球)、希罗多德④、色诺芬⑤、修昔底德⑥以及其他一些作品今已失传的作家,如安布卢斯等。
【① 高卢,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其地包括现在的法国、比利时。】
【② 荷马,公元前9世纪左右的希腊诗人。
【③ 奥德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
【④ 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学之父”。】
【⑤ 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
【⑥ 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
卢琦安的帆船根本不是什么太空飞船,跟随了冒险的同伴并不想航行到月球;而且卢琦安的目的不是要人们相信确有这次航行,也不是要揣度如果我们果真达成此行,其结果又会如何,他只是在创作讽刺作品。然而他的帆船同艾伦·坡①作品中的汽球以及凡尔纳②作品里的炮弹没有多大区别。这个故事以其冒险经历和别具一格,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
《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给开普勒③、戈德温④、西拉诺·德·贝尔热拉克⑤、斯威夫特⑥、伏尔泰⑦以及艾伦·坡等许许多多文学后人以灵感和启示。
【① 艾伦·坡(1809-1849)美国诗人,小说家。】
【② 凡尔纳(1828-1905)法国作家。】
【③ 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和占星家。】
【④ 戈德温(1756-1836)英国哲学家及小说家。】
【⑤ 西拉诺·德·贝尔热拉克(1619-1655)法国作家。】
【⑥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
【⑦ 伏尔泰(1694-1778)法国作家。】
《科幻之路》(第一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一个真实的故事》(节选)'古罗马·叙利亚' 卢琦安 著
莱昂内尔·卡森 英译
任何一个体育运动员和酷爱健美的人不会只考虑锻炼与健美,必要时还会考虑放松休息,而且事实上,他们把放松休息看作体育训练的最重要部分。我认为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喜爱读书的人。研读诸多文学作品以后,就该松弛心神,使之进入更佳状态,以便继续研读。读书人工间最好的休息方法就是阅读比较轻松愉快的作品,因为它们熔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炉——依我看这篇故事二者兼而有之,读书人肯定会认同我的看法。
这篇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因为其题材的异域情调,情节的饶有趣味,以及笔者杜撰时的一本正经;还因为笔者喜剧性地影射了那些写下卷帙浩繁的荒诞不经故事的诗人、史家和哲人。笔者无需给他们指名道姓,读者开卷阅读时自能知晓。尼都斯人特西奥库斯之子特西阿斯就写过关于印度及其国民的种种故事,虽然他既未目睹又未耳闻尊重事实的人说起过。安布卢斯写过不少有关海洋而且难以令人置信的东西,阅读过的人个个知道那全是编造的;然而,他毕竟编出一个叫人捧腹、令人解颐的故事。其他不少作家也对此道情有独钟,他们伪称报道异域游历见闻,胡编些什么庞然鬼怪、野蛮部落、离奇生活的故事。这类荒唐之作的始作俑者是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他给阿尔喀诺俄斯王的朝臣讲叙风袋、独日巨人、食人生番、野蛮部落乃至多头怪物和那把水手变成猪猡的魔药——奥德修斯接二连三,讲个没完,叫那些头脑简单的费阿刻斯人听得目瞪口呆。
迄今为止,这类作家的荒唐故事我已全数读过,但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作家未说真话而对他们求全责备;因为我知道这种过失即使在那些自称研究哲理的人当中也相当常见。但使我感到大惑不解的是他们自信能创作纯粹的荒唐作品而又不为世人所识破。我这人爱慕虚荣,想留点什么给后世;可我又无真人实事可写——我没有任何值得一谈的亲身经历——为了当一回怪诞作家而不至于引起人们的非议,我也借助于胡诌瞎编——但我的胡诌比起他人却要诚实得多。读者能听见我说的唯一的一句真话就是:我在胡诌。我认为坦率地承认自己讲的没有半句真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