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没有人开口反对,众人都在等待另外三人是谁,这三人将关系到政事堂的力量对比,关系到朝廷的格局,因此栖凤阁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第二个人朕准备任用零陵太守李岘为中书侍郎,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岘便是前任京兆尹,吴王恪之孙,因东宫案被牵连而被贬为零陵太守,现在李隆基突然  起用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张筠和杨慎衿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认为李隆基是要在几党之外任用自己的人为相,加大中间力量,而宗室人选最  为适合,尤其李林甫多病,中书省没有一个得力的大臣支撑,会造成中书省的行事不畅,李岘能力出众,用他为中书侍郎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杨国忠却认为手峨,虽然曾是东宫党,但他和颖王的关系也不错,这极可能是为颖王创造条件。
    只有李林甫隐隐撸到了李岘复出,这极可能和全长孙入主东宫有关,李隆基任命他,应该就是在为李椒入主东宫进行先期准备,这和裴曼为兵部侍郎是同出一辙,但还不够,他不露声色,等待着李隆基的下一人。
    果祟…,当李隆基宣布第三人时,李林甫便立刻确认自己的想法正确,第三人竟然是光州长史韦涣,也就是当初因东宫案而被贬黜的东宫党的骨干之一。韦涣为工部尚书”
    韦涣的复出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是最明显的信号,已经销声匿迹两年的东宫党又开始出现了,如果说独孤浩然是因为某种特殊情况才复出的话,而韦涣的复出就绝不是那么简单了,无论是张筠、陈希烈还是杨国忠,他们的脑海里都同时跳出一个念头,李亨要重入东宫。
    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摆在这里,当初东  宫党的两人都要复齿■为相了,这不就是李  亨要重入东宫的先兆吗?
    张筠迅速瞥了一眼李林甫,见他表情平静,就仿佛先知道了一般,他心中便又有些疑惑起来,难道李林甫已经知道李字会复出吗?可是如果李亨要复出,李林甫这段时间绝不应该这么平静才对,或许是别的原因  ?  张筠心中疑惑不定,他也不敢多言。
    杨国忠却坐不住了,当然韦涣就是被他从益州太守的位置上赶走的,用崔圆做了益州太守,如果韦涣入相,第一个就是和他杨国忠过不去。
    “陛下,韦  涣在零陵为太守乏善可陈,评价并不高,而且他没有担任过京中要职,如果任他为工部尚书,恐怕群臣不服,臣的意见是可让他先为侍郎,待磨练几年后再任命为尚书也不迟。
    陈希烈也道:“臣同意杨尚书的建议,韦涣当初毕竟有任人唯亲的瑕疵在身,陛下用他为相国,臣担心他德行不足,使群臣不服。”
    杨国  忠和陈希烈的反对在李隆基的意料之中,不等韦见素也参与反对,李隆基便武断地道:“本法为相,朕已考虑多时,两位爱卿就不用担心了。”
    这时,应该还有第四名相国宣布,但李隆基却似乎忘了,他看了看钟漏,便道:“时间快到了,朕再说另一件事,昨天杨尚书建议朕派亲王坐馈地方,朕深思良久,认为也有可行之处,所以朕决定采纳杨尚书的建议,任命永王磷为江南东道观察使、扬州大都督,坐馈扬州,督促江淮粮运,此外,朕还决定任命荣王琬为河北道、河  东道观察使,坐馈相州,巡察两道百官;寿王瑁为山南道观察使、荆州大都督,坐锁荆州,督促荆襄钱粮;再任命颍王擞为剑南道观察使、益州大都督,坐馈益州,督促巴蜀盐铁,连同坐锁安西的庆王琮,一共是五名亲王出锁地方。
    杨国忠本想是络这件事来试探李隆基,没想到不仅永王去了地方,而且颖王也被调走了,他顿时傻眼了,原来所有热门的亲王一个都不可能入主东宫,那会是谁入主东宫?难道真是李亨要复出吗?
    杨国忠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亲王坐镇地方的严重性,但李林甫和张筠却很清楚,亲王坐馈地方,是一种变相分封制,汉初之乱、西晋之亡都源于诸侯分封,唐初虽然曾有短暂的分封诸王,但那是因为新建王朝,需要亲王去地方巩固政权,而现在是中唐,根本就没有必要,分封诸  王这是取乱之道。
    尽管李林甫知道这是李隆基为全长孙入主东宫做的决定,把他的儿子都放到地方,这迟早会成为诸侯分封的起源。
    李林甫便站起身道:“陛下,老臣以为亲王坐馈地方不利于朝廷集权,是取乱之道,历史上多有教“请陛下三思。”
    李隆基已经决定的事情,岂会再受人影响,他开这个政事堂会议,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走走形式,表示政事堂已经商讨通过,任何反对意见,他都听不进去了。
    他摆摆手道:“相国多虑了,他们四人仅行监督权,并不干涉地方军政,没有什么不妥,朕意已决,不要再反对了。”
    这时,李隆基缓缓说出了他的第三件大事:“东宫已空虚两年,再空虚下去,恐怕对社稷不利,所以朕决定再立东宫,朕已经初步决定,皇长孙椒宇量弘深,宽而能断,仁孝温吞,动必由礼,深为朕之钟爱,朕决定立皇太孙为储君。”
    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之时,李隆基忽然抛出了这个决定,俨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将在座的除李林甫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懵了。“时辰已到,大家返回含元殿吧!继续朝会。”李隆基说完,便大步向门外走去,这时,丹凤门的广场上传来了洪亮的钟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人三呼万岁,李隆基点点头“众爱卿平身  !”“陛下有与,百官归班,继续朝会。”
    朝会俗续进行,李隆基在政事堂宣布了三件大事后,他的心中松快了很多,其实无论扩相还是亲王坐馈地方,都是李隆基考虑了很久之事,他深知皇长孙不比儿子,在这么多星叔的虎视眈眈之下,他的皇位将坐得异常艰难,唯有强化他的势力,才是自保之道,逐渐恢复原来的东宫党,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次他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在亲王诸子中,庆、楝、荣、永、颖、寿这六名亲王野心最大,影响也很深,因此他便决定将这六人下放地方,削夺他们在中央朝廷的影响,这才有最先派棣王坐馈安西的想法,这既是监督李庆安,又可以调走入主东宫最热门的棣王,至于后来棣王被囚,改成了庆王坐馈安西,那就是一个意外了。
    而杨国忠的建议不过是个巧合,正好让他得到一个借口罢了,但这还不够,皇长孙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方军阀支持,而这个人就是东宫党的领袖  人物李庆安。
    李隆基看了看眼前的玉牒,下面便是李庆安的封赏了,正如高力士所言,独孤明月之事不会影响到李庆安的仕途,李隆基对李庆安的封赏早就华清宫时便决定下来了,刻成了玉牒,虽然昨天他没有得到独孤明月,让他心中恼恨,但李庆安的封赏却是事关他大唐江山的后继和延续,两者孰重孰轻,一  目  了然。“下面是李庆安。”崔平立刻高声喝道:“陛下宣李庆安。
    大殿上微微一  阵骚动,终于轮到李庆安了,李庆安大步走出朝班,来到玉阶前深施一礼“臣李庆安参见陛下  !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让李爱卿久等了。
    他轻轻咳嗽一声,提高了嗓音道:“李庆安收复碎叶,平息突骑施之患,怛罗斯一战击败大食,恢复我大唐对昭武九国的宗主国地位,功在社稷,朕决定册封其为安西郄王,加封骒骑大将军,实封八百户,另加封你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最后这个加封令大殿里一片哗然,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尚书左仆射其实也是个虚职,没有实权,这个安禄山的校检兵部尚书,以及高仙芝的校检工部尚  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高了一品,但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却把他这个尚书左仆射抹上了最浓重的一笔,李庆安竟然拜相了,震惊、嫉妒、羡慕、惊喜,各种神情在朝臣们的眼中迸现,没有一个人能泰然处之。
    甚至李林甫乜↓吃了一惊,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隆基说得第四个相国竟然是李庆安,这是什么意思?他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李庆安虽然入相,但他远在安西,实际上并不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对朝廷政务没有什么影响,但入相本身的意义却十分深远,他不仅超越了安禄山和高仙芝,成为节度使第一人,而且他是东宫党的领袖,他入相对皇长孙的实力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上先前的李岘、韦涣、裴曼,这样就确保皇长孙的东宫党为朝廷第一势力,再有李庆安与王珙的结盟,这样一来,又无形中通过李庆安把东宫党和相国党连成了一片。
    这就是李隆基安排李庆安入相的目的,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着实高明之极,所以他才会派庆王坐馈安西,以毕肘权势膨胀的李庆安,这里面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李庆安的入相不仅让李林甫感到意外,杨国忠和张筠也同样震惊不已,但李庆安的入相已经难以分二人的心了,刚才李隆基宣布立皇长孙为储君的消息还久久地回荡在他们的心中,让他们一直难以平静,他们已经意识到,朝廷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将何去何从?
    但影响最大的却是朝堂中的几名节度使,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竞争关系,竞争谁为大唐第一节度使,哥舒翰就不说了,他连郡王都没有封上,心中  再是不满也无可奈何,关键是高仙芝和妥禄山二人。
    他们同样身为郡王,虽然高仙芝在散官上比安禄山高那么一点,但校检工部尚书又比校检兵部尚书低了一些,所以他们俩是一种微妙的平衙,而且剑南毕竟不是东北重锁,无论在  !  源和兵力上都不能和范阳相比,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安禄山为第一,但李庆安的拜相如横空出世,使高仙芝和安禄山都惊呆了。
    高仙芝心中有些酸楚,李庆安是他的老下级,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却没想到他最后竟超越了自己,尽管心中酸楚,但他还是为李庆安感到高兴,妥西在他的统领下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安西将士们都有了收获,这让安西出身的高仙芝既感到欣慰,又有点遗憾,毕竟不是他把安西军带入辉煌。
    而安禄山就大不相同,他的心中只有嫉恨,无边无际的嫉恨,李庆妥得到的职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能拜相,却又不用离开安西,他最害怕之事便是被调入朝廷,但他最渴望之事,也是入朝廷为相,这两者似乎十分矛盾,永远也难以调和,但这么矛盾的事情,在李庆安身上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安禄山心中失衡了,那嫉妒的眼光无以掩饰地盯着李庆安。
    大殿中一片窃窃私语声,李庆安心中封王的喜悦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带来了入相的漫天疑云,仿佛雾里看花般的疑惑,对于他,入相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之事,那极可能是李隆基夺取他军权的后着,但他没有时间考虑李隆基的用意,也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对策,他立刻躬身谢恩道:“臣李庆安谢陛下隆恩!”
    李隆基注视着李庆安,徐徐道:“你的眼睛告诉朕,你有话想说,说吧!  朕想听一听。”
    李庆安知道是自己刚才的瞬间疑惑被李隆基发现了,封王拜相,这是何等风光之事,他眼中应是激动和狂喜才对,可他没有狂喜,却是逑惑和疑云,这会让李隆基心生警惕,该怎么回答他。李庆安心念转得极快,他立刻道:“陛下,臣是有一件请求想得到陛下同意,只哼哼些犹豫是该说,还是不该说!”“什么与?你说。”“臣听说大食亲王特使已到长安,臣知道来使极为重要,臣  愿为接藩使,请陛下恩准!”“胀还以为是什么大事,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朕准了  !”“臣谢陛下!”
    李庆安缓缓退下,李隆基一直望着他进入朝班,这才放下李庆安之事,高声对众臣道:“下面,朕要宣布三件大事  !”
    ,。';';';';';';,
    '()'
    '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使远来
    二月十一日的朝会注定将成为中唐的一件大事,在  这次朝会中不仅册封了两名郡王,扩充了相国,更重要是,空虚了两年的东宫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皇长孙李椒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改名李豫,成为大唐的储君,而他的父亲,前太子李亨也被改封各雍王,准他入东宫「早晚教诲储君处置国事。
    上午,随着大朝结束,一个个重大的消息俨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轰动朝野,成为长安各大酒肆、茶楼伞所表论的焦点话题。
    务本坊的独孤府上前喜气洋洋,大门口,张灯结彩,这不仅是准备庆祝他们家老爷荣升司农寺卿,更是要彰显独孤府的姑爷将升为郡王,府门外台阶下,十几名家人点燃了一堆火,另外几名家人正在用刀削砍着长长的竹竿,将它们砍成一尺长的竹节,这便是在准备爆竹「尽管李庆安已经将火药运用到战争,但他的家人却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庆丁j7  o
    喜欢热闹的明珠自然不会被连忘,她怀着早抱了五六根爆竹筒,在焦急地等待着。
    “刘管家,你派人去了吗?到底有没有消息啊!”
    “二姑娘不要着急,我早已经派人去了,现在朝会应该散了。”
    明珠心急如焚,李庆安能否如愿升为郡王,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升为郡王就不是普通大臣了,姐姐可以为王妃,那他就还能有侧妃不是?“来了  !来了  !”
    有人指着远处大喊,只见几名家人飞奔而来,远远便挥舞手臂大叫:“升了  !升了  !”
    明珠高兴得一蹦多高,将手中的竹筒全部扔进火中,片刻,‘噼啪”声大作,休笥爆裂,将一串串火星震入天空。
    报喜的家丁气喘吁吁跑来,道:“姑爷不仅被封为安西郡王,听说还入了相位。”
    管家  和家人们都合不拢嘴,乖乖  !  姑爷还当相国了,这简直走出人意料啊!明珠眼睛蓦地瞪大了,半响她‘啊”的一声大叫,转身就向府里跑去,口中大喊:“姐姐,不!王妃,不!  相国夫人r,r';';';“二姑娘,舅  老爷也荣升兵部侍郎了。”报信家人急忙补充道。”娘,舅寻也升了  !”下人们捂着肚子笑成了一团。
    中午时分,一队由数百头骆驼组成的队伍缓缓驶进了  长安明德门,长安民众好奇地打量这  支服饰奇怪的队伍,他们个个身着黑色长袍,头上缠着大盘头布,和他们所见到的胡人大不相同。
    这支胡人队伍便是万里跋涉,从大马士莘来  到长安的大食特使一行,为首的使者正是大食帝国的第二号人物曼苏尔。
    他从大马士革出发,渡过阿姆河后没有走粟特地区,而是穿过吐火罗抵达葱岭守捉,他原本有三千骑兵护卫,但唐军拒绝了大食骑兵入境,曼苏尔无奈,只得命他的护军驻扎在吐火罗,而他则在唐军的护卫下,越过安西,穿过河西走廊,历时近三个月,终于来到了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长安的雄伟壮丽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进了城门,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大城的大唐都城,碱卡的繁荣的景象和笔直宽敞的朱雀大街,以及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给他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曼苏尔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他一路东来,在陇右就饱览了大唐的富庶和繁盛,郁郁葱葱的山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长安的盛况更让他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多年后,当曼苏尔继任哈里发,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一座能和长安相比的伟大城池,在他手中,巴格达诞生  了,可令曼苏尔遗憾地是,无论是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还是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达,都远无法和长安相媲美。
    曼苏尔还在河西时,负责接待外藩来朝的鸿胪寺便得到  了消息,只是没人知道曼苏尔在大食的地位,更不知道大食是不能和康国石国等粟特小国相提并论的国度,除了边疆重臣外,大唐  朝野对大食的定位普遍不高,仅将它视为与吐蕃同等大小的国度,连突厥、回纥这样疆域万里的国度都要大唐来册封其可汗,更不用说一个遥远神秘的西方之国了。
    曼苏尔到咸阳时,来迎接他的是鸿胪寺典客署令杨旺,应该说这个礼节有点偏低了,这就像后世外交部的一个司长去机场迎接大国的副总统来访一样,但曼苏尔不露声色,脸上没有表现出半点不满,他很快便知道这并非是唐朝无礼,而应该是唐朝的一种优越心理,用杨旺的话说,能派人来迎接他就算是高规格了,如果是粟特诸国的国王进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迎接。
    但这也是曼苏尔希望的,他来长安不是大国之间的友好交往,需要平等相待,他是有目的而来,他要赎回被安西军俘虏的二万多大食军,要学习到大唐最先进的技术,造纸术、制铠术、制  5  术,甚至唐军火雷的秘密,所以保持一种低姿态将对他极为有利。
    杨旺是个热心的接待官员,当然他曾经热心地指导谋刺逻多如阿得到明月,当然,他的热心接来几百贯的报酬,这令他感觉到热心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  交际手段。
    因此,当他听说曼苏尔在凤翔曾随手打赏了一名茶楼乐姬三百两银子后,他对曼苏尔的热心便更加浓厚了,从咸阳到长安这短短的距离内,他一路上热情地介绍大唐的风物,当曼苏尔不露声色想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时,他更是热心的给曼苏尔介绍了三种获得造纸术的办法,可以像日本、新罗一样派遣唐使,可以重金聘请造纸工匠去大食,可以去造纸工坊绘制图本,至于制铠术、造弓术也能以同样的办法获得,而且杨旺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证,他可以作为引介人。
    杨旺的热心再一次大获成功,在进长安城门时,他口袋里多了两锭沉甸甸的,各重达百两的黄金,而且这还只是一半,作为条件,他会把几名大食工匠带回家中,安排他们学习造纸术,杨旺心中几乎乐开了花,想学造纸术还不简单吗?长安官办私营的造纸工坊至少有上百家,在哪一家学不会?
    至于制铠术和造弓术杨旺有些为难,他也知道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像造纸术那样可以随意透露,一旦被人告发,他杨旺将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杨旺在这两门技术上始终不敢答应曼苏尔,曼苏尔便也没有再多问,他知道有些事情需要慢慢来,他已看出这个姓杨的官员其实已经动心了,只是一时不好答应罢  了,慢慢来,许他以重利,不怕他不低头。
    想到这,曼苏尔便微微笑道:“你们皇帝今天会接见我们吗?”
    曼苏尔当然不能和杨旺直接交流,他带来了一名懂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粟特人做翻译。
    栗特人将他的话翻译给了杨旺,杨旺笑道:“你们来得真不凑巧,今天我们朝廷正在举行朝会,皇帝陛下恐怕还不能接待能你们,不过我可以安排你们先住下,有时间正好可以去逛逛长安。”曼苏尔听了翻译的话,便点点头道:“那好吧!  我们先找个地方吃午饭。”
    他话音刚落,忽然苜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行人纷纷向两边闪开,只见一百余骑兵簇拥着一辆马车飞驰而来。
    马车在大食人停下,杨旺正要上前询问,马  车门开了,只见李庆安从马车里走了出来,杨旺吓得向后退了两步,李庆安就像杨家人的天敌一般,杨家子弟见了他个个害怕,尤其杨旺收了大食人的两百两黄金,心中更是不安。
    李庆安一眼便看到了曼苏尔,这是一个三十四五岁的男子,容貌英俊、气度高贵,举手投足间有一种王者的气息,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他们应该是老朋友了。
    他走上前微微拱手施一礼,用突厥语笑道:“阁下就是曼苏尔艾米尔殿下吧!”
    曼苏尔精通突厥语,他有些愣住了,他耒长安根本就没有报自己的身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告诉迎接他的大唐官员,此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还竟然知道自己是艾米尔,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名唐朝军官,见此人约三十岁,身材魁梧,气势不凡,在他额头上有一条长长的伤疤,给人印  象深刻,尤其他的眼睛,有一种俨如夜间狼眼的瞳孔射出的那种光,直透人心,使曼苏尔心中一阵凛然。“我便是曼苏尔,请问这位咎军认识我吗?”
    李庆安笑了,道:“曼苏尔殿下,你怎么能不知道我?你经过安西,难道我的手下没有告诉你,我也来长安了吗?”
    “你就是”李庆安!”
    曼苏尔向后退了一步,呆呆地望着李庆安,这就是他的对手吗?这就是那个把穆斯林打得大败,夺取了河中之地的唐军主帅吗?他竟是如此年轻。
    杨旺干咽了一口唾沫,一路上他和曼苏尔交谈,只觉得此人就像海水一样深不可测,他的眼睛里从来没有半点表情,使他不由自主地对曼苏尔生出了一种敬畏之心。
    可现在他忽然从曼苏尔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慌乱、甚至胆怯,格旺心中更加对李庆安畏惧了,他怯生生上前施礼道:“大将军,下官是鸿胪寺典客署令杨旺,奉命迎接大食使者。”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