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凶策 作者:凉蝉-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的数字与情报,说与你听。”
  司马凤又高兴起来了,笑眯眯地问:“纸条上还写了什么?”
  信使:“赤神传说。”
  阿四:“……啥?”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这“赤神传说”四字,简直和蓬阳集市小书摊上劣质的书册一样。他看过《红缨枪传奇》《狩鹿记》《白眉蛇妖》之类的玩意儿,倒是没听过赤神传说。
  司马凤蹙起了眉头:“你这么一提,我好像有些印象。只是荣庆比较安宁,大案要案从来很少,十年前那事件直接报上了朝廷,倒是没有我们这儿什么事。”
  “是啊。”信使点点头,他脑袋上的鹰也随之点点头,“凶手没抓着,倒是不少人被免了职。”
  “所以这一次才不敢声张吧。”司马凤嘿地一笑,站起身来,“有点儿意思。不过我们要是去荣庆的话,算是谁请我们去的?”
  信使闻言顿时一愣。司马家的人出面去查案,不是官家来请,就是事主鸣冤。迟夜白让他送信给司马凤,他完全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旁的阿四再次发挥狗腿本色:“少爷,既然这信是鹰贝舍送来的,自然就算是鹰贝舍请我们去的。鹰贝舍不愧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帮派,如此急公好义,司马四钦佩,钦佩。”
  司马凤很满意:“阿四说得对,那就是鹰贝舍请我们去的了。”
  信使还在发愣:“是这样吗?”
  “当然是这样啦。”阿四说,“这位大哥,你回去跟迟当家禀报一声呗。我家少爷雷厉风行,指不定今晚就到了荣庆城呢。”
  “……他放屁。”迟夜白冷冰冰地说,“今夜就能到,是神行千里,还是懂得上天遁地?”
  信使诺诺低头不敢出声。那只鹰奔波来去,已十分疲惫,站在迟夜白手臂上,脑袋垂着,很没精神的样子。
  迟夜白十分心疼。司马凤那里有鹰棚,但他没想到司马凤居然没给这鹰喝水吃食,更别说休息一番了。信使只说自己离开的时候司马家主确实已经在准备出门,因为夜已深了,他骑着马出不了城,干脆偷偷翻墙出来,连夜赶回鹰贝舍给迟夜白回禀。
  迟夜白让人把鹰带下去好好照顾,转身走了。
  信使愣了一会儿,连忙跟上去:“当家,你不去荣庆城吗?”
  “我去了做什么?”迟夜白奇道。
  信使想了想,心道确实也没必要去。
  “……你别去了一趟那边就被阿四那些人影响了。”迟夜白语重心长,“有空多跟慕容练练武,阿四那人八卦又嘴碎,少跟他混一起。”
  信使:“是。”
  他没敢告诉迟夜白,阿四这么八卦又嘴碎,全是被慕容海教出来的。
  慕容海正陪自己夫人剪花耍着玩,没空搭理信使,让他自己去武场练武了。他笨拙地剪出了两只尾巴交缠、手脚并齐的小狗,觉得十分可爱:“适不适合当家和司马少爷?”
  慕容夫人:“哎妈呀,好适合。赶明儿你悄悄贴到当家窗户上。”
  “他肯定会发现的。”慕容海说,“你去贴,他发现了也不会责怪你。”
  夫人想了想,觉得慕容海说得很多,笑着把小狗收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慕容海悄悄带着夫人准备去贴小狗,结果发现迟夜白屋里没有人。他抓住一个仆从就问,仆从说当家很早就走了,说是出海去找师父。
  慕容海大吃一惊:“他真的不去荣庆城?”
  另一边厢,司马凤带着阿四为首的四五个人,正在郁澜江上乘船,一路逆水往西行进。
  郁澜江两岸风光秀美,司马凤倚在窗边打呵欠,听到猿猴在高处啼鸣,声音凄苦悲亢,令人动容。
  好苦呀。他心想,是找不到婆娘还是找不到老汉?
  又觉自己想得下流,拍拍脸庞,翻开了手上的书册。
  迟夜白让他注意的“赤神传说”司马凤没想起来,昨晚上连夜把书房翻了个底朝天,终于从一本小时候看的旧书册里找到了一点讯息。
  赤神是上古两位天神的妹妹,为阻止兄长相互残杀而舍了全身神力,化为赤神峰。但在这故事里,在两位天神开始屠戮人间之前,赤神还有另一段故事:她以天地日月精气孕育神胎,却无一个能平安生长,全都因故夭折了。第一个孩子溺死在天河之中,被鱼虾啃食,魂魄流浪天地间,化作日夜星辰共伴的云霞;第二个孩子摔入人间,化为百川百湖;第三个孩子误食天灯,被焚烧而死,成为苍穹东侧的启明之星;第四个孩子诞生之时就不会说话,日夜啼哭,最终化为黑夜圆月,冰冷地升上天空。而最后一个孩子死得倒是平常:他是被赤神扼死的,因他甫一出生便口吐人言,说的尽是神界秘事。孩童稚嫩声音日夜在九重天震荡,赤神无法忍受,最终自己了断了他的性命。
  这故事小时候他和迟夜白都听说过,但司马凤如今再看,却觉得十分可怕。
  虽说只是故事,但其中隐隐有着诡怪的逻辑与信息,令他心中充满不安。                        

    第23章 十二桥(3)

  一行人行船至中途,江面怪石渐多,再前行百多里,船只便无法继续行进了。
  “郁澜江上游的这一段儿地方特别凶险。”船工说,“现在春汛刚过,夏汛又来了,水也变猛,反正我是不敢过去的。”
  阿四:“那怎么办?”
  船工指指两岸山壁上等候着的人:“你们若是肯掏钱,他们可以帮你们把船扛过这一段路。”
  山壁上处处有突起的岩石,赤裸的汉子们坐在石上,正瞧着船上众人。
  这一段遍布怪石的地方大约有半里,司马凤等人的船不大,约二三十个汉子可以扛起,走过这一段,过了这一段之后便可以再次上船前行。阿四问了价钱,吃惊得下巴都掉了:“一人一两银子?!”
  “这可是搏命的活儿。”船工道。
  司马凤倒不是疼惜这银两,但觉得并无必要,于是转身命众人拉出舱中马匹,上岸走陆路。船只暂且停靠在附近的港口,因船上有少意盟的标示,无人敢动歪脑筋,司马凤带着这几个人立刻上路了。
  虽然蓬阳那头没听到任何消息,但越是走近荣庆,众人在茶摊里休息的时候都能听到人们在低声议论荣庆城中发生的事情。
  “听闻是赤神作祟。”有人小声道,“赤神峰上面的庙宇都荒废了,许久没人打理,这不,惹恼神仙了吧。”
  “赤神峰本来就是赤神化身,赤神都没了,谁恼啊?”有人笑着反对他的说法。
  原先说话那人嘿嘿怪笑:“赤神没了,可还有她兄弟啊。凡人不去拜祭自家妹子,那还得了,得惩罚一二。”
  众人嗤之以鼻,并不相信。但茶摊的小二却听得十分认真:“说不定真的是赤神呢。我听说那第三个小孩死的时候啊,十二桥上站满了红衣服的女人。哎哟那个眼神,凶得不得了的。她十指尖尖,牙齿森白,呜哇一口就能啃下几个小孩的脑袋!”
  小二越说越离谱,眼见众人脸色都渐渐不好,那茶摊老板厉声把他叫走了。
  “这杀人……还跟传说有关?”阿四笑道,“那赤神死了五个孩子,这次不会也杀五个孩子吧?”
  来路上司马凤已将自己找出的赤神传说告诉了众人,但他带出来的这几位都是见过场面的好手,谁都没将这传说放在心里。
  倒是有个年纪最小的侍从说了自己的意见:“前些年蓬阳城里发生的兄弟杀人案,倒是和传说有关。只是那两人借传说之名猎艳杀人,本身对传说也毫不相信的。”
  “话说回来,迟当家让少爷你注意赤神传说,指不定真和这赤神传说有些关联。”阿四接了他的话,“永波说得也有道理,或许和之前那桩兄弟杀人事件有些类似。”
  司马凤摇摇头:“停,别说了。凡事最忌先入为主,详情如何去到了再说吧。”
  那唤作永波的年轻人又问:“这回咱们不带甘令史,若是荣庆那边没有好的仵作,怎么办?”
  “少爷会验尸啊。”阿四说,“而且没法儿带甘令史。你别忘了上次少意盟大火后甘令史随着我们去少意盟验盟主他妹妹的尸体,行船他吐,骑马他吐,走路又赶不上我们,最后还是慕容大哥背了他一路。” 
  想到甘乐意当时的惨状,一桌子的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远在蓬阳的甘乐意连打三个打喷嚏,口水和鼻涕都喷进了面前的药钵里。他皱眉拨了一下钵中药粉,扭头对蹲在一旁吭哧吭哧捣药的宋悲言说:“小宋,再捣一份三月如意草的粉末。”
  宋悲言惊得浑身一震:“那钵药粉我捣了四天!如意草的梗太他妈硬了啊甘大哥!”
  甘乐意不高兴了:“别说粗言。让你捣你就捣。我刚刚打喷嚏,弄脏了。也不知是谁惦记着我。”
  “谁会惦记你啊!”宋悲言愤愤地捶着捣药钵里的草叶,只盼尽快弄完这些再去给甘乐意搞一搞他的如意草。
  “……迟夜白。”甘乐意突然笑道,“一定是他。”
  迟夜白打了一个喷嚏,有些尴尬地揉揉鼻子,又站直了身子。
  他站在浅滩上,皱眉盯着海水,突然弯腰伸手一抓从水里准确地抓出一只透明的小虾。小虾断了一根须,在他手指间扑腾挣扎。
  “师父,我找到了。”
  正撅着屁股在沙滩上挖坑的老者立刻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他手中的虾,欢喜叫道:“对的对的!就是它!嘿,还学人偷跑,咱们吃了它!”
  迟夜白便将那虾拿给了老头。老头白须白眉,一头乱糟糟的灰白头发胡乱捆在脑后,袖子挽得老高,裤腿也挽得老高,接了迟夜白手里的虾,认真往一只洗净放了血的鸡肚子里塞。迟夜白蹲在他身边,看他师父把十来只透明的小虾塞进了鸡肚子里,随即用内劲捏死了那道口子,把鸡放入已经用火烤热的沙坑里。
  “师父,你这样吃……有些残忍。”迟夜白小声说。
  “残忍你个锤锤哦。”老头哼了一声,“你这娃儿不好玩。司马呢?我喜欢他。”
  “……”迟夜白有些不甘,“师父,我才是你徒弟。”
  “可你学了我的本事,学不来我的潇洒,嘿。”老头扒拉几下自己的乱发,示意迟夜白和他一同把手放在那掩好的沙堆上,“让为师看看你的化春诀练得如何了。”
  师徒二人遂使出浑身功力,认真烤鸡。
  迟夜白的师父名叫清元子,这名字还是武当风雷子给他取的。他当年是风雷子的师弟,在武当修行几十年仍是一副二十来岁的俊俏青年模样,于是头一回独自下山就惹了八件红尘俗事,被八位少女齐齐堵在武当山下,若不娶她们为妻则不让他过去。清元子真真吓坏了,还未等到风雷子下山襄助,一溜烟地跑离了武当山,从此再也没回去过。他嫌自己的俗名难听,便一直用道号,又嫌俗礼麻烦,便只顶了个道号,却从不以道士身份自居。
  清元子是个练武奇才,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又喜欢钻研武功心法,看别人使过一遍的招数,很快自己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后来有一年他误打误撞地进了武林大会,正巧那武林盟主正在比武招亲,他又嫌那打赢了三十六位侠士的大汉长相太过丑恶,见那蒙着薄纱的姑娘被大汉一个媚眼吓得浑身哆嗦,便气吞山河地跳上擂台,乱七八糟地用七十多种招式打了一通。
  最后也没娶那姑娘,反倒被那姑娘追了二九一十八年,只能逃到了这个海外小岛上。
  他倒是悠闲自在,用一身武功整治起这小岛,连带驯服了不少海龟海鸟,每日都坐在崖边远眺,稀里糊涂地,又悟出一套全新的内功心法来。
  后来有一天,他掐指一算,又过了二九一十八年。想来那女子也不会痴痴在海边傻等,他便凿了块木板,漂洋过海地回去了。
  刚一靠近陆地,便听到海中有孩童的哭号之声,“司马”“司马”地喊个不停。清元子立刻跃入海中救人,顺手把跳进海里要去捞人的那小孩也一并拎回了岸上。两个小孩都机灵可爱,清元子又尤为喜欢迟夜白这种看着就很乖的孩子和司马凤这种看着就很精的孩子,于是拍拍屁股,去鹰贝舍跟迟夜白父母说要收他俩为徒。可惜当时司马凤已经随着司马良人学武,且已开始练习家传内功,清元子最后只收了迟夜白一个。
  他有了徒弟,兴奋不已,立刻将自己悟出的那套内功心法化春诀传给了迟夜白。
  清元子以为没人知道他是谁,但迟夜白的爹娘当夜就从满屋的卷籍里翻出了武当逆徒清元子的记载。两人都没说,顺带着迟夜白也没吭声,于是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清元子还是以为没人知道他是谁。
  化春诀浑厚温暖,热力绵绵,师徒二人在太阳底下蹲了半个时辰,终于闻到了鸡肉的香气。
  清元子给了迟夜白一个鸡腿。啃了一会儿之后又觉得不妥,毕竟自己这一辈子就那么一个徒弟,虽然性情不是自己中意的那种,但至少长相好脾气也好——他十分不舍,但还是慷慨地扯下另一只鸡腿,给了迟夜白。
  迟夜白吃完了,看着师父津津有味地嚼虾和鸡骨头。
  “师父,我想问你一件事。”迟夜白说。
  清元子:“说说说。”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连你都不见,你还记得么?”
  “自然记得。”清元子点点头,“你当时挺辛苦哩,我的娃儿。听你爹娘讲,你记性太好,什么都记得,正因为记得太多,所以快疯了。”
  “嗯。”迟夜白沉吟片刻,小心问道,“可有件事情我没明白。我着实是记忆好,但为何偏偏在那个时候爆发?我最近反复回忆,但什么都记不清楚,只隐约想起夜猎、殴打等字词。师父,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清元子的眼神却瞬间严厉起来。
  “娃儿,你不听话。司马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千万别进你脑袋里那个黑房子。”清元子紧张地说,“师父都没办法拉你出来。”
  “我自己能出来。”
  “你咋出来?”
  迟夜白:“……”
  他转过头去:“反正……想些别的事情就能出来。”
  清元子疑窦丛生:“跟师父都不老实?”
  迟夜白很快岔开话题:“师父,你记不记得我快疯了的那段时间,家里出过什么事?蓬阳那地方,有哪儿是可以夜猎的?”
  清元子合着嘴巴,动来动去,吞了一口鸡肉才慢腾腾道:“不晓得噢。”
  司马凤等人终于抵达荣庆城。他第一时间去鹰贝舍的荣庆分舍,得知迟夜白根本没来,顿时泄了一半的气。
  另一半的气支撑着他去拜访了荣庆的巡抚,一番寒暄之后他带着阿四等人来到了义庄。
  义庄里还放着三个小童的尸身,司马凤打起精神,先去察看第三位死去孩童的情况。
  “尸体没有殴打的痕迹,也没有捆绑伤痕。没有挣扎,除了新造成的创伤,没有一处旧伤。”司马凤飞快地说着,隔着手套捏了捏那孩子的胳膊,“挺壮实的小孩。”
  有荣庆的巡捕一直跟在司马凤身后,此时补充道:“这孩子失踪了十几天,原以为是受了虐待,但称重之后似是比失踪之前还要胖些许。”
  司马凤手上动作一顿:“失踪了十几天?还胖了?”                         
作者有话要说: 
——
清元子的人设写在本子上没觉得哪儿不对。直到我用电脑第一次敲他道号,输入法显示——氢原子。
    
    第24章 十二桥(3)

  一直立在旁边的仵作出声道:“确实重了一些,也胖了一点儿。家里的鞋子套上去都有些紧了。”
  司马凤挑挑眉头,没有出声。
  他低头去察看小童额上的伤口。伤口是从桥上摔下来后被溪中石块造成的,口子很大,是致命伤。司马凤打量着小童手脚的衣裤:“这些衣服是新换的?”
  “不是。”巡捕说,“他家人确实想给他换衣服,但我们大人说不可破坏尸体,当时他家人已套上了一只鞋子,最后被我们剥下来,仍旧穿着死时的衣服。”
  “这是死时的衣服?”司马凤又挑了挑眉。
  巡捕点点头,明白他的意思:“没错,他摔下扶燕溪的时候,穿的就是这身新衣服。”
  司马凤示意仵作上前。仵作所说的话和他观察到的并无不同:小童鼻腔和喉中存有积水,但真正有威胁的伤是额上的口子,撞击之后立刻血流不止,小童在昏迷状态下大量失血,且呈现出溺亡迹象,若要真正判断怎么死的,还得剖尸检验。孩子身上并无任何外伤,全身十分完整,甚至可以说健康。
  “小的不能剖尸。”仵作说,“以往随小人一起探查尸体的都是巡捕伍大人。但伍大人回乡探亲了,这孩子的尸身便一直放着。”
  司马凤了然地点头。大部分的仵作确实不被允许剖尸,因仵作这行当低贱,多为“贱民”担任,死者为大,贱民便不容许随意翻检和解剖尸体。
  他冲阿四勾勾手指,阿四立刻将他的皮袋子递过去。
  “阿四,你和仵作还有这位巡捕大哥留下,其余人先出去。”司马凤从皮袋子里取出薄刀子等用具,“我来剖尸。”
  众人站在义庄外,一时无事可做,面面相觑。
  永波等人跟巡捕说起甘乐意这位了不得的仵作,谁料他们竟然也听过甘乐意的大名,众人大喜: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
  于是诸人聊起甘乐意的各种八卦,足足讲了半个时辰。
  讲饱了甘乐意,开始说起如今这案子。
  有巡捕愁眉苦脸:“我昨夜都不敢回家,卢员外家里那些人堵着那巷子,看到我就拉着问个不停,不许我过去。”
  “卢员外是谁?”永波好奇道。
  “荣庆城大户。”那巡捕压低了声音,“第二个死的娃子就是他的孙子,独苗。他儿子早年在外头死了,就留下这一个孩子,如珠如宝地疼着,谁料竟横死在扶燕溪中。”
  “其余两个孩子也是富贵人家?”
  “不是。第三个孩子是普通人家,第一个孩子,就那个女娃子,连父母都找不到。”
  “找不到?”司马家众人都吃了一惊,“自己孩子没了,怎么还有找不到这一说?”
  巡捕们纷纷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原来他们把女娃子的尸体捞出来之后张榜寻了数日,但一直没人来揭榜。后来巡逻的时候也留心探问了荣庆的百姓,都说最近没有丢过女娃娃。最后还是师爷细心,在案卷里翻出了一个月前的一件事:有一对路过荣庆的夫妻跟巡街的巡捕报告,说自己的女儿不见了。那夫妇是到另一个城市去干活的,正巧过了年,拖家带口地去别处讨生活。谁料两人在荣庆城外的茶摊歇脚片刻,一扭头孩子就不见了。
  巡捕报告了师爷,师爷便把这事情记录在案。但找了半个多月都没寻到那小姑娘踪迹。夫妻俩估摸着是被拍花子掳走了,哭哭啼啼地带着另一个孩子离开了荣庆城。
  “那小姑娘手上有个烫伤的疤痕,和我们发现的尸体对得上,应该就是了。”巡捕叹了口气,“就在赤神峰脚下不见的。那地方人来人往,到底是怎么把孩子掳走的,我们都没想明白,也找不到线索。”
  永波想了想,开口问道:“那茶摊是什么人开的?”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是那茶摊主人做的。”巡捕摇摇头,“茶摊上其实没有主人。每日早晨乌烟阁的人将煮好的茶水运到茶摊,只留两位帮众看着。那茶水是不要钱的,谁路过都可以去喝。茶摊里头人很多,那两个帮众也说没看到有人掳走小孩子。且茶摊四面通透,没有砖墙,只是个简单的大棚子,根本没有藏人的地方。”
  司马家的人听到乌烟阁的名称,都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江湖分地域,地域有帮派。在郁澜江流域上游,最有名的帮派非乌烟阁莫属。
  义庄里头,司马凤也正跟阿四提起乌烟阁。
  “乌烟阁是荣庆城周围最大的江湖帮派,不仅规模大,名气也大。”他一边仔细翻找着小童胃内的食物残渣,一边说话,因为口鼻蒙着布巾,声音有点儿不透气,“但荣庆官府是不会寻求乌烟阁帮助的。乌烟阁的名气和威望比荣庆官府更甚,若是向这样的江湖帮派求助,只怕后患无穷,得不偿失。”
  阿四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方才屋内留下的这位巡捕说荣庆城人口众多,又人来人往,难以调查,他便提出可以向江湖帮派寻求帮助,如同少意盟附近的十方城向武林盟主林少意求助一般。但司马凤否定了他的这个提议。
  “乌烟阁创立于五十年前,现任阁主名唤邵金金,是前阁主的独子。我在武林大会上见过他,人挺好,没有架子,也足够风度,但相交不深,不好评断。”司马凤叹了口气,转身将手里的食物残渣放在身后矮桌的布片上,“胃内食物有荤有素,不像是受到虐待。”
  一旁的仵作连忙接口:“是的。前两个孩子我和伍大人剖尸之后也发现了这状况,胃内食物不少,且不是粗食。根据食物的化用程度,前面两个孩子都是在服用食物后的三个时辰内死去的。”
  “这个也是。”司马凤除去手套,在一旁的水桶内洗净了手,“这三个孩子确实是被掳走的,但不受虐待,且被好生喂养着,死时穿的还是新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