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二姑娘择婿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贞书忽而意识到他是会错了意,自己是想说衣服好看,也许在他听来,她仿如是在赞美自己一般。遂纠正道:“小女只是说衣服好看。”
  玉逸尘亦点头道:“人也好看。”
  贞书心道:这个太监倒会说话,想必东宫里的妃子们不得太子垂怜时,要他这丰神俊貌的太监哄得几句,也会欢心吧。
  玉逸尘见她仍不说话,指了那书道:“玄奘法师最后可寻到了那他想要求的答案?”
  贞书见他又问起书来,遂点头道:“他是一代高僧,想必是得了吧。”
  玉逸尘道:“我想知道他最后那个答案,怎么办?”

☆、第46章 莲灯

  贞书被他问住,怔立当地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仍仰头望着他,就见他轻轻转身堵住了外面透进来的光亮,将她整个儿罩在暗影中轻声道:“小掌柜能不能到我府上读这书给我听,也叫我好知道,玄奘法师所寻的那种智慧。”
  他往前慢慢踱着,临身逼近,贞书叫他迫着慢慢往后退着,摇头道:“他的西行,不止为寻找自身的开悟,还带着更大的宏愿,是以才会成行。仅仅是通读全书,也不过略些圣僧所记的沿途风光,真要寻找智慧,怕还是要亲自走一趟才行。”
  “那个宏愿,又是什么?小掌柜也请说来听听。”玉逸尘将贞书逼到了书店后的一方角落,止容二人相站的地方,颌首望着她。
  贞书抿了笑道:“这说来话长,也与当时的世风朝俗有关。若公公想知道,或者请个高僧讲讲亦可。”
  玉逸尘摇头:“我不想寻什么高僧,求知欲甚,现在就想知道。”
  贞书见他慢慢离开自己绕了步子来回走着,自己也不着痕迹往宽敞处挪了步耐了性子道:“佛教于先秦晚期传入中土,历魏晋而经隋唐,佛法渐盛,经书亦杂。其间自然有许多高僧大德,如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但也另有些不通佛法却还妄解经义,又自忖有些见底的浅薄人们,私篡经义,私改经书,以致于世上经书半真半假,要求佛向心之人,常被假经误引入岐途,如此不胜枚举。
  圣僧深见其恶亦深受其苦,才会发宏愿去天竺寻求真经,以期能以真经教化世人,教世人不再为假经所蒙蔽。”
  玉逸尘停在了贞书面前,见她侃侃而谈,端地是个小夫子的模样,将平生所遇女子回忆了个遍,却是发现竟未遇到过能有此番言论者,亦未遇到过能在自己面前这样不卑不亢亦不为他外貌所惑者,是而轻轻一笑道:“那圣僧最后可求得了真经?”
  贞书道:“自然。圣僧自天竺求得真经回中土,历时整个后半生,将大部分经书译成汉文,其后还有他的徒弟辩机,亦继承其遗钵而翻译经文。从此而后,我们所读诵的大多数经书,皆以圣僧所译为准。”
  玉逸尘复又逼近了贞书,见她怀抱着书已是避无可避,却还仍是靠近了一步道:“小掌柜一番言语,越发叫玉某想要听听这书中所著所述。所以,小掌柜必须要到玉某府上诵读。”
  贞书是遭过男子骗的,此时便警觉了起来,将那匣书整个儿递到玉逸尘手上道:“玉公公府中有的是人才,还请叫他们念去。”
  玉逸尘负手在后,并不接书:“小掌柜诅咒我多子多福的事情,玉某怕是此生难忘。”
  贞书无奈开解道:“你有很多干儿干孙,又何惧小女一言?”
  玉逸尘道:“那些不过是我的幌子,你知道什么是幌子吗?”
  贞书摇头:“不知。”
  玉逸尘道:“就是自己没有,却故意摆出来叫人看的东西。”
  贞书觑着他不注意,绕开他出了书架,快走几步将书放在柜台上叫道:“掌柜,算钱。”
  内间忽而出来一个凶神恶煞的中年男子,站在柜台里面道:“统共二两银子。”
  贞书抱起书匣瞧了瞧道:“也太贵了些,掌柜去了那里?”
  那人挥手道:“快走快走,我们要关门了。”
  这人送走玉逸尘与贞书下了门板,才走进内间去。沿他所行的路上一路血迹,内里七横八竖躺着几个混身伤口新死的男子,而那书店掌柜,正被这人捆成个粽子一样扔在地上。他走到掌柜身边,弯下腰道:“看来你还能舒坦一会儿,公公这会子怕没功夫收拾你。”
  掌柜脸上那还有方才的可亲笑意,天生喜面的人,若真的被吓跑了,脸上扭曲狰狞的样子,才真真能吓死人。
  书店外,贞书好好叫人赶了出来,怀抱着一沓书站在门外。因见玉逸尘也被赶了出来在外站着,贞书扬了扬手中书道:“这必不是掌柜。寻常拿书,他必要给我根绳子将书串起来。”
  见玉逸尘不言,贞书又道:“就算他不串,我自己也能串的,胜过这样抱着。”
  玉逸尘指了如潮水般向前涌着人的潮道:“护城河中要放莲灯了,我们过去看看?”
  贞书见此时人山人海皆往护城河边涌去,毕竟年轻女子,也生了些好奇心,遂道:“我却得早些回来在此等着,不然怕我父亲着急。”
  玉逸尘笑而不语,在前走着。贞书在后跟着,两人一直往上走,到了灯虽不多人也不挤的河上游,临栏下望,便见河上盏盏莲灯随水光而走。她心中有些失望,自然不似旁边那些少女一般惊呼尖叫。
  “可是不喜?”玉逸尘在身侧问道。
  此处人声鼎沸,喧喧嚷嚷,贞书也不知玉逸尘是否能听到:“我自幼长在徵县乡间,渭河就在我家旁不远。每逢十五月圆之际,月光洒在河面上成波光鳞鳞缓缓下游,天宽地广间卧在沙岸,听夜鸥长鸣,才真是好景致。这小小河中几盏微灯,竟能惹得全城轰动,也是奇怪。”
  玉逸尘不知何时自怀中掏出一只莲灯来放在贞书手中捧的书上道:“渭河上的波光,是天地生成的意境。护城河中的莲灯,是人力所致的意趣。人力岂可与自然相论?然则一点意趣,小掌柜何不也放上一盏,替自己求个如意郎君?”
  贞书一手抱了书,一手拈起这小莲灯瞧了,见是一朵有模有样的小莲花,内里小小一只蜡烛作的十分细致,遂轻轻揣入怀中,辞过玉逸尘道:“家父怕已在书店门口等候,小女就此别过。”
  玉逸尘道:“你要替我读书,必得是每月初三日与十八日到我府上,莫要忘了。”
  贞书听他说的没头没脑,心道这太监好糊涂,就算他干子干孙多,自己又与他无干,为何要听他的。她快走几步假装不闻,连忙往书店赶去。到了书店门口,就见宋岸嵘在那里急的直踱步子。
  这样寒冷冬日中的欢乐,只怕还要欢乐上许多天。玉逸尘心中有了些暖意,从他那寒骨中丝丝往内渗着。他回头见梅训带人站在不远处,招呼了过来问道:“窦红如今在那里?”
  梅训道:“已经叫孙五绑到府中去了。”
  玉逸尘微微点头,复又问道:“其余人等可都杀了?”
  梅训道:“杀了。”
  玉逸尘疾步走着上了马车,车中融融暖意叫他混身都似活过来了一般,他举着帘子道:“将准备好的东西放进去,再通知应天府的人过去查案。”
  马车穿御街而到玉府后门,穿过那草木荒凉的庭院,玉逸尘伸手闭眼仰眉,小太监上来替他解了裘衣,他紧了紧袖腕,自己舒臂推了两扇沉沉的大门入内,大步穿过一条俑道,再推了另两扇大门往后而走。不久便出现在一个阴暗深沉如地府的宽敞房间中。
  那书店老板如条死猪一般伏在地上,玉逸尘进去寻了那僻黑的一角坐了,挥手示意小太监们泼水将他惊醒,待书店老板混身打着寒颤醒过来了,玉逸尘才示意小太监去问他。一个小太监上前踢了书店老板两脚问道:“窦红,你那书店,什么时候竟成了凉州探子们的窝点?”
  窦红搓了双手趴在地上磕头道:“公公,小的千真万确不过是想借着王参知的名目倒卖些考题而已,至于凉州探子一说,真的没有。”
  玉逸尘闭眼皱眉听了许久,伸双掌虚了手指在案前看着书店老板窦红的招供,摇头道:“不行,必须叫他重新写。”
  另有两个小太监取了供辞过来,扔给了窦红道:“公公不满意,重新写。”
  窦红道:“这是实情,千真万确啊,小的是有罪,但不过是倒卖了些考题而已。”
  他忽而醒悟过来,摇头道:“你们不能将我屈打成招,我宁死也不肯再写。”
  玉逸尘在暗影中冷眼瞧着,他今天难得心情很愉悦,但这屋子中太过寒冷叫他五心烦躁。他挥了挥手道:“拉上去用刑,不要叫他弄脏我的屋子,不行了就用参汤吊着,如果实在嘴硬不开口,仍是老办法,你们自己写,完了摁上他手印即可。”
  承丰帝快不行了,但还缺点猛料能叫他走的更快一点。承丰帝一生英明纵横开合,凡事上也皆能看得开,可唯有李旭成。
  李旭成的反叛叫承丰帝暴怒,每一回招之不来,每一回抗旨不尊,一次又一次叫承丰帝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被那个面上忠厚实则奸诈的儿子给耍了,他要了布兵为重的凉州做封地,一两年内就将整个凉州全部掌握,如今,自己连病重为由都不能召他回来,可见其反心。
  而如今玉逸尘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叫承丰帝知道李旭成不止是抗旨不尊,而且早有反意。不是想反李旭泽,而是想反他的老子,承丰帝自己。
  等到明天,应天府的人搜查过书店之后,他再着兵部将窦红的供书呈上去,再发动些言官谏官们好好奏上几本,只怕承丰帝就能就此了结了吧。

☆、第47章 大孝

  他重回后院小楼,边走边深叹了口气,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冬天,总要叫他难过难熬,但大势已至,他这推势之人就必须迎难顶上去。
  过了十五这晚,上元节要连着热门上五天,百官罢朝百市罢业,各处的未婚男女们亦可彼此相见。若有女子未订婚嫁,男子欲要择妻,十六这日皆要到城中开保寺去上柱香火,也是四下望一望可有中意者。
  苏姑奶奶即是个巡城御史,上元节这几日便是她最忙的时候。况她家就住在开保寺附近,正是近水楼台。见此机会大好,苏氏特意从宋府叫来贞秀,再将贞媛几个妆饰的花枝招展往那开保寺而去。
  贞秀见贞书在后院里盯着木匠作工,笑嘻嘻进来故作神秘道:“今日二姐姐的小情郎亦在开保寺,二姐姐怎能不去?”
  贞书懒理她,但心里毕竟装着鬼,遂问道:“什么小情郎?”
  贞秀大声道:“就是童奇生啊,他年前就上京城来了,怎的没有找过你?”
  自那夜童奇生在夜空里扬着个白帕子起,贞书不但恶心了他那个人,连带这名字都恶心了起来,将一筐木头沫子高高扬气逼退了贞秀道:“这屋子里皆是木头沫子,小心沾在你头油上洗不掉。”
  贞秀捂着头转身跑了。
  苏氏带着几个女儿去了趟开保寺,至晚回家时已是脚困腿乏,揉着细脚叹道:“姑奶奶真是两条铁腿,整整在开保寺内进进出出一日也不觉腿疼,我是熬不得了。”
  贞媛几个亦是疲累的扑在床上不肯动弹。贞书因又要给木匠打下手清木头刨子,又要造饭洗碗有些吃不消,遂在外雇了个姓王的老妈妈来做饭洗碗伺候苏氏几个。苏氏吃过饭懒懒歪着,次日便无心再去开保寺上香择婿了,只叫赵和雇车将她们送到苏姑奶奶家中,至晚再接回来。
  上元节五日一毕,宋府二房女眷皆是大病一场,咳的咳吐得吐,又是郎中又是汤药,直把个王妈妈与贞书两个伺候的累脱了容样。那苏姑奶奶真如铁打的一般,每日都要自城北开保寺附近的家里两只小脚走到东市上瞧一回苏氏,再讲一些近日发生的新鲜事儿才走。
  这日贞书才端了一碗汤药进来瞧苏氏,就听那苏姑奶奶讲道:“听闻昨夜宫里皇帝崩了,崩前还跟你们府里对出去的荣妃娘娘吵架,因此如今荣妃娘娘都叫皇后下令给关起来了。”
  苏氏虽如今渐知苏姑奶奶这巡城御史知道的事情多,但一分的事情她能加进去九分耸人听闻的言语再说出来,是已也不全信,应付道:“若皇帝大行,为何东宫太子不登基?”
  苏姑奶奶摆手道:“成王如今领着大军,正在杀来的路上,太子那敢登基?”
  贞书听她越说越悬,放下汤药下楼去了。过了半晌她又煮了些热粥并几个点心送来给苏氏与苏姑奶奶用,远远听苏姑奶奶道:“太子妃与平王自幼是相好的,如今两人更有私信相通着。通私信的这小丫头,正是街坊黄大郎家的闺女,那黄大郎家的内人与开保寺的和尚有染才有的她……开保寺那和尚给京中许多人家的不孕妇人开过光,他开光十分灵验,一开就能怀孕……”
  苏姑奶奶每日都要到装裱铺来讲这些京城中的鸡鸣狗盗之事,苏氏本在病中又是好打听消息的人,听了这些东西越发趟着不肯挣扎起来下地走一走。好在此时将她们已搬到了后院小楼上,不至扰的前面装裱铺中乱乱糟糟。
  到了二月初,宫里果真放了消息说皇帝崩了。宫中罢朝五日太子才能登基,民间婚丧嫁娶一概也要停办,连喜庆的衣服都不能穿着,有品的人家夫妻都不能同房,要给皇帝守孝。苏氏在床上听了这才惊的坐了起来道:“这还了得,只怕上回姑奶奶说宫里拘了咱们荣妃那事是真的,这事叫咱们府里知道了,万一老祖宗一翻身背过气去,贞媛不得又要守三年孝才能出嫁?”
  她取了额上贴的狗皮膏药,起床踮着小脚儿打扮打扮,带着贞媛与贞亦两个摇摇摆摆就往宋府中去了。
  钟氏也是才知道荣妃娘娘被拘了的消息,在正房火炕上哭的死去活来。贞秀亦是披头散发钗乱履散的抱着钟氏作安慰。苏氏怕撞到枪口上,遂在外间挤眉弄眼叫了贞秀出来问道:“你瞧着她如今可还能熬些日子?”
  贞秀摇头道:“她都十几日没有解过大便,只怕烧都要烧死了。”
  苏氏透过珠帘瞧着钟氏也是面上一片死灰,指了自己两两颊道:“你瞧她的两颊上,那死气慢慢泛上来了。”
  贞秀这几个月贴身伺候着祖母钟氏,累的精疲力竭,连带身上的肉都稀松了不少。她偎在苏氏身边道:“娘,如今夜里都是我在炕上陪着,有时她半天不出一口气来,女儿的心都要吓得跳出来了。”
  苏氏怒道:“你四叔母在那里?她一人独占着这大院子又领了剩下的田地,这些事就本该是她来做。”
  贞秀叹了口气道:“如今祖母怕自己昏昧了不识人将银钱错给了,四叔母那里是身边都不肯要的。”
  苏氏道:“我的好孩子,你虽看重银钱却也要掂量好了,这些孙子孙女中独你伺候她到终老,她要当面给你个承诺才可,不然岂不是白孝顺了?”
  贞秀推了苏氏道:“如今她就在我手里捏着,那些银子跑不出我的手掌心去。”
  苏氏带着贞媛贞怡两个急匆匆别过沈氏回到东市,又悄悄自贞书床下取了张二十两的银票亲跑到城北开保寺去找那苏姑奶奶,欲要让苏姑奶奶将那手里的好苗子给贞媛寻来,叫贞媛好躲过孝期直接出嫁。
  苏姑奶奶即得了银票,就将这事情真当成件事情来作了。时值春光才至还凉的日子,她亲自挎着小篮子到了装裱铺替贞媛打扮好,一连几日的约好了男方到自己家中去相见。几天下来,也不知见了多少公子少年郎,贞怡与贞书两个也有些期待,每每她们回来总要缠着问一些,贞媛却是一言不发唯在自己屋中呆着。
  过得七八日,忽一日苏氏便不领着贞媛去了,两人皆在小楼上坐着发呆。因如今还在晾晒家具上的桐油待干,贞书也是闲着,遂进屋问贞媛道:“可碰见何意的不曾?”
  贞媛长叹一口气,仍将头埋在绣品中不肯言语。贞书又到了苏氏那里,见她仍在床上躺着,便问道:“竟还没有可心的?”
  苏氏叹道:“我这个姑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有些三两不着,如今老了越发糊涂。”
  贞书听这话里有些埋怨的意思,就听苏氏又道:“她说尚书家十八的公子,我审问半天才知是尚书府管家的儿子,也不过十六岁而已。内院褪下的丫头都够他挑捡的,对这事情也是淡淡的,想必是叫姑奶奶强拉来的。另那个侍郎家的大公子,原是大公子身边的小厮,滑里滑气油里油头什么一样。再一个周府尹的公子,竟是两个应天府的杂役。我的贞媛何等人才,要找这些人那里没有?”
  原来如此。
  苏氏急的嘴上一圈焦泡,摇了贞书道:“你常在铺子里招待些前来卖字画的贵客,若瞧着有那年轻俊貌的公子也多打问几句,顺便约到这后头来,你姐姐的相貌是好的,必能成事。”
  贞书甩了苏氏道:“娘真是急疯了,我若这样,干脆当起媒婆老鸨算了。”
  苏氏摊了手道:“你说怎么办?如今府里那个眼看不好了,万一死了贞媛就要守三年大孝。”
  贞书劝道:“她是大姑娘,一年孝期也能说得过去。有此一年时间,你慢慢替她打问总有好的。”
  苏氏推了贞书一把道:“我就知道你是个靠不住的。”
  转眼已到了三月间,钟氏还在炕上吊着命丝儿,苏氏急的嘴角直冒火。装裱铺如今却成了字画铺,亦收亦卖,生意虽不及年前,倒也还算红火。
  这日宋岸嵘出府去寻访旧友的书画,赵和在后间裱着字画。贞书正在柜台前呆着,便见一个半大小子走了进来,往柜台上拍了张纸,而后便快步出门去了。
  贞翻起纸来一瞧,见上面只写着四个字:出门左手。
  字是前朝薛稷的草体,人言薛稷草书是风惊苑花,雪染山柏。这寥寥四字,写的诗情画意,可见写字其人书*底。贞书收了纸条出门,往左走了几步就见边上停着一辆马车,这车连车辕都是馏过银色的,蓬布更是厚实密闭,眼见得华贵。
  贞书慢步走过去,就见那车窗帘一掀,内里露出一张脸来,却是玉逸尘。他皱眉道:“小掌柜,为何你总不赴约?”
  贞书听他问的没头没脑,半晌才会过意来,想必他问的是上元节那日所言的读书,遂敛衽回道:“小女铺内事务杂乱,并没有那样的闲余时间替公公读书,不如公公再请他人。”
  玉逸尘放了帘子道:“启车。”
  车夫一抽缰绳,马车便缓缓离去。

☆、第48章 生死

  玉逸尘在车上盘腿僧坐,温温笑着细细回味方才这小女儿的一句话,不过寥寥数语而已,却难得叫他能有份好心情。这一个冬天总算熬过去了,无论是仿佛遥遥无期的寒冷,还是从大行皇帝的死,再到太子的登基,这样大的事情皆发生在了冬天。
  生身为人的困惑是什么?
  最大不过生死,两个帝王的交替,老的死去,新的顶上。
  承丰帝一生英明警觉,身边并没有特别心腹掌权的太监,宫里的大太监们知道玉逸尘将上任,皆来投诚问好。于是,他又多了许多干子干孙。
  但大内宫城中这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宦官宫婢中,那哀哀切切即将退到幕后的宠妃们当中,是否有人也曾思考过那样一个问题:我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又为何而来,为何而去。
  至少,玉逸尘自己是不会思考这个问题的。
  他头戴无翅高幞,怀中抱着拂尘,站在垂拱殿内龙椅一侧,眉扬目凝,唇角噙着一丝冷笑暗忖道:我这样的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地狱就是唯一归处!
  新晋位为圣人的王翎几乎冻脱了层皮去,而玉逸尘自己也好过不到那里。无比繁琐的祭祀仪式到安葬仪式上,他抱了拂尘冷眼站着,心中唯能叫他涌起些暖意的,便是上元节夜里,那女子带着股子热气,对着书本的笑容。她沉浸于一个遥远荒唐的,酸秀才们用想象堆积起来的世界中,在那世界中躲避着生活中琐碎却又无尽的烦恼,并因此而由心而发一个不带一丝悲伤与愁闷的笑容。
  他回忆着她的笑容,并她仅与他言说过的几句话而撑过了这个冬天,撑过了两位帝王的新旧交替。
  当宫中琐事尘埃落定,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要赶来看她,就仿如只要看她一眼,这个冬天的寒冷就会及早过去一样。
  春天终于到了眼前,当他那府宅中的繁花盛开时,他总得想办法把她诓到府里去,与她同赏,此春才不算白白交付。
  而这一头,贞书叫他闹的没头没脑,回铺子翻了日历,才知今日竟是三月初三。她如今一天到晚守在装裱铺子里,头一回竟有了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感觉。遂在柜台上闷闷趴着,翻那大唐西域记。
  三月初十这日,宋府来人言说老祖宗钟氏身上怕是不好了,要叫二房也赶回去。宋岸嵘下了铺面门板,携家带口回了宋府,就见三房宋岸远也赶了回来,与他一房的陆氏也皆在随和居院中站着。
  苏氏携着几个女儿到了正房,因内里秽气难闻,遂将贞怡与贞媛留在外间,独携了贞书进内屋。
  钟氏此时已不能识人,倒叫个贞秀收拾的整整齐齐在炕上躺着。苏氏坐在炕沿上亲唤了一声:“老祖宗!”
  钟氏半晌无言,忽而睁眼瞧了眼苏氏,阖了阖嘴。苏氏俯首细听才知她问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