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心世界猎奇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还收集了冻土带上有趣的植物群标本。真是颇有特色。如果不是我亲手采集,我甚至会说这都是些植物化石!”格罗麦科补充道,塞得鼓鼓囊囊的标本纸夹,在他的背上摇来晃去。 
    马克舍耶夫和格罗麦科一边咬着肉,喝着茶,一边叙述着他们遇到的事情。 
    “我们从这里走了大约十公里,都是冻土带,但比这里要干燥得多。往前走,植物覆被丰富得多,出现了灌木丛,甚至还长着小树……” 
    “我们看到了极地白桦和极地柳,可完全是新品种。以后又看到千瘦的落叶松,”格罗麦科补充道。“还碰到开花的植物,有些我根本就不知道,有些则是探险家们描述过的加拿大第三纪后的古植物群的代表。” 
    “后来我们来到了一条狭长的小河边,但河水很深,没有浅滩,无法淌水过去。于是我们就沿河岸走去,那里的树木长得比人高,树林间的灌木密密层层,很难通过。我们就在那里碰上了前来饮水的牛群。” 
    “是哪一种牛?”帕波奇金颇感兴趣地问道。 
    “它们不是普通的牛,很象野牦牛,”格罗麦科说,“全身披着黑色长毛,双角又粗又大,背脊隆起。” 
    “这是雄性的特征,”马克舍耶夫接着说道,“另外一些显然是雌性的;个头小些,双角略细稍短,还有几头牛犊。我原以为在冻土带上只会碰到沼地鸟和小动物,因此只带了一支鸟枪。” 
    “而我干脆连枪也未带!” 
    “子弹袋里只找到大砂弹,我们只敢向牛犊射击。牛群躲进密林,牛犊掉进小河。我们把它从河里捞起来,再补了一刀,结束了它的生命。” 
    “牛犊足有五十公斤重,扛回家得走十二公里。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割除了它的内脏,虽然我们知道,谢苗·谢苗诺维奇将对此不满,但只得如此。” 
    “噢,他已得到了宽慰!”卡什坦诺夫笑着说。“请问,你们可知道你们吃的是什么烤肉吗?” 
    “是极地兔肉吧,对不对?不知是否有极地野兔?” 
    “不是兔肉,而是犀牛肉,还是古犀牛呢!” 
    “呸!这么说,是你们在这永久冻土带①上找到了犀牛的尸体,决心尝尝存放了千百万年的牛肉是什么味道啰,”格罗麦科惊奇地说。“早知如此,我是不会吃的。我会感到恶心而呕吐的。” 
    “不过,烤肉味道鲜美,只是硬了些,”马克舍耶夫声明说。 
    “这不奇怪,这么古老的肉能不硬吗?” 
    “你知道吗?”这回轮到帕波奇金说话了。“晚上我们要用猛犸的鼻子宴请你呢?” 
    ①在西伯利亚北部永久冻土带常能发现保存完整的几千年前的动物尸体,皮、肉,内脏都因冷冻而未曾腐烂。猛犸的尸体最多,犀牛较少见,其他哺乳动物更为少见。科学院派特种考察队去研究和运回这些尸体。——原注 
    “嘿,真是天晓得!”格罗麦科气冲冲地说,“怎么啦,你想害死我们,是不是?想试一试古生物的尸体在现代人的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吧!” 
    马克舍耶夫在漫游阿拉斯加和楚科奇时已抛弃了酷爱清洁这个习惯,他说:“我读到过象鼻子是一味佳肴,那猛犸鼻子应该更加美味。” 
    “不,我可不要吃!”格罗麦科生气地说。“我炒些牛犊肝算了。这至少是新鲜的。” 
    大家对这两位同伴感到的惊诧打趣了一番后,就把这天的遭遇告诉了他们,并让他们看了犀牛的尸体、猛犸的鼻子、尾巴和毛。这使得植物学家放心了。他甚至也参加了讨论,议论着怎样来煮这著名的长鼻子,该放哪些佐料,还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野蒜头。这是他在离牛群不远的地方找来的。 
    “这些野蒜头可算是上等调味品,”他说,“遗憾的是太少了。” 
    晚餐间,大家决定在原地再逗留一天,并准备五个人一起到击毙猛犸的地方去一趟,带些猛犸肉回来,一部分作为肉的储备,一部分保存起来。 
    “现在我们该认真地议论一下,下一步我们往哪去,怎么走法。”晚餐后,卡什坦诺夫提议道。“我们的侦察已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资料。不过我们要一边议论,一边帮帮动物学家的忙,把决定要保存下来的犀牛和牛犊的颅骨制成标本。顺便问一下,谢苗·谢苗诺维奇,你认为牛犊属于哪一类?” 
    “如果说,我不是亲眼目睹这些活猛犸和西伯利亚活犀牛的话,”动物学家回答道,“我一定会讲我们所碰到的牛与现代的西藏牦牛相似。然而现在我敢说,这是原始牛,是与猛犸和犀牛同时在地球上绝灭的原始牛。”

 特鲁哈诺夫的信  
    

     
    
     
    在讨论下一步的行进路线时,大家都认为南森地不但已经给探险队带来了许多新的前所未闻的和无法解释的事实,而且愈往后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还将日益增多。 
    最后一天的活动表明,继续向前,在冻土带之后会出现森林。想要带着雪橇和狗在森林中行动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必须扔下雪橇、滑雪板、一部份物品和狗,陡步行走,随身只携带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 
     
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森林将延伸多远,也不知道森林那边是什么。可能性较大的是谀仙厣畎寂璧氐牡撞浚蛭屡ぷ鸥髦指餮亩参铩5偻埃璧氐牧硪槐呓┧哺牵虼搜┣痢⒒┌搴凸坊故怯玫米诺摹?
    鉴于这种可能性,他们作出另外一种切实可行的计划:乘坐雪橇,沿着冰缘在冻土带上前进,以便对盆地四周进行观察。在需要深入盆地内部时,就轻装前进。不过,这样一来,对盆地的中心地区可能无法进行调查,而那里的动植物群,还有地质情况,都可能是很有意义的。无数条小河由冰缘向盆地的深处流去,按此推测,盆地中心应该有大量湖泊,或者有一个巨大的湖泊。 
    
    每一种计划都各有利弊。到底采用哪一种呢?鲍罗沃依、伊戈金和马克舍耶夫坚持沿冰缘行进的路线,而自然科学家,当然啰,认为能深入到盆地的中心更好,那里估计能找到大量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资料。 
    实在决不下来就分成两队。一队带行李沿边缘地带荷重前进;另一队轻装前进,横跨盆地到它的另一边。然而,谁也无法知道盆地从东到西究竟有多远,也不知是否能绕它一圈,会不会碰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会不会使这两支队伍,或是其中一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呢?把力量这样分散了,会不会导致这次探险整个失败呢?事关重大,真难以作出决定啊! 
    
    卡什坦诺夫再三考虑以后,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同伴们说:“别忘了,我们有一个密封的信袋。这是探险队的组织者交给我的。他允许我们在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不知下一步怎么做的时候把它拆开。你们是否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连日来我们遇到了那么多困惑不解、异乎寻常的事,而现在就连下一步如何行动都决不下来了!” 
    
    众人都把特鲁哈诺夫的这个信袋给忘了,因此卡什坦诺夫的建议得到了一致的赞同,信袋从一只放着许多贵重仪器和现款的箱子里取了出来。卡什坦诺夫拆开封口大声朗读起来: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读信时,想必处境已很严重,我希望我的解释和劝告不致于辜负你们的殷切期望。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的过错,是我把你们引入了如此危险、如此不平常的事业中。如果你们知道了我将打发你们前往何处,你们一定会认为我疯了,一定会拒绝参加这次探险的。 
    我曾试着同一位我熟悉的科学家谈起我的计划,请他组织一支探考察,由我筹款资助。然而竟遭到他断然拒绝,还把我说成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幻想家。 
    因此,为了使我的理论推测得到验证,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对最终目标和任务保持缄默。只说组织这个考察队是为了对北极一个尚没有人知道的地区进行考察。 
    当然我的推测有可能确实是错的,考察队只能找到一些被冰块封冻的岛屿或陆地,考察也只限于这些地区,随后平安返回。即使如此,我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得不偿失,因为它将永远宣告我的假说是错误的,而且还将在北极地图上消灭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空白点”。 
    不过我该言归正传了。我在勃朗峰和蒙库沙迪克的天文台作了一系列的观察,对许多地震站的资料作了分析,对重力的分布与异常。也进行过研究,这一切使我得出结论:地核完全不是现代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认为的那个样予。我深信,地球内部有一个相当宽大的空腔,郡个空腔的,中心很可能有一个小小的发光体,这个发光体可能现在已经熄灭。这个空腔可能与地球表面的一两个相当大的洞口联接,沿这些洞口可进入空腔的内表层。 
    
    要证实或是推翻我的观点,只有组织一支考察队,去寻找上述那些洞口,当然只有到南北两极没有人知道的空白区去寻找。我首先选择了俄罗斯考察队比较容易接近的北极地带。 
    如果你们找到了一个洞口,就设法进入。或许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去了,可能你们还以为那是地球大陆上的一个深凹地。如果你们还有力量并能得到给养,能够继续前进的话,请尽一切可能设法深入,对这个空腔进行考察,但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作不必要的冒险。 
    如果这项任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完成,那就返回,因为查明确有一个可进入地心的洞口,这已是一大发现。对这个空腔的进一步考察,今后可由新的考察队,在你们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去进行。 
    我深信,你们作为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当你们接近伟大而又奇迹般的发现时,一定会奋勇前进。我劝你们要审慎地分析客观条件,权衡得失,三思而行。千万不要冒险,以免丧失已经取得的成就。 
    你们是否可以考虑分为两队,一队进洞,一队守在洞口,准备接应,或准备向科学界发表消息,宣告这个惊人的发现。 
    命运剥夺了我分担你们的劳动和艰难险阻,以及共 
    ①重力异常——地表重力在一定值上出现的偏差,是地壳构造引起的。——原注 
    同取得新发现的机会,这使我痛心疾首,书信一封,聊表寸心。语焉不详,不足为训。祝你们胜利归来,不胜翘企。 
    尼·英·特鲁哈诺夫 
    于北极星号 
    1914年6月14日

     永放光明的国土  
    

     
    
     
    全体考察队员怀着又惊又喜的心情听着考察队组织者的这封信。卡什坦诺夫读完以后,大家沉默了片刻。 
    大家琢磨着所听到的内容,竭力用它来解释近日来所遇到的怪事与怪现象。 
    “现在我们头脑清醒些了。”鲍罗沃依轻松地舒了口气说。 
    “我明白了这位于天顶的太阳是怎么回事,懂得了这里为什么这么热,为什么会出现猛犸、犀牛,还有这永久性的迷雾,以及指南针怎么作弄我们。但还不能解释气压表为何失灵。” 
     
“是啊,差不多一切都清楚了!”卡什坦诺夫肯定地说。“我想,通向地球深处的洞口是从越过了俄罗斯岭后的山隘开始的。冰墙显然是个边缘,是个转折点。通过了这个地点,我们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地球内部空腔。尽管我们前进的方向没变,但已不是继续向北而是向南了,这与指南针的指向是一致的。随后我们往高处走,翻过平坦的冰封的山脊,接着开始走下坡路,进到了接近冰端的冻土带,冰端由冬雪形成,雪花一直被带到空腔的深处。这里气候适宜,猛犸、犀牛、原始牛得以存活下来,而且这里没有捕杀它们的人类……” 
    
    “是啊,我们一进空腔,就打死了三头猛兽,”格罗麦科说,“我们在天顶看到的那个不落的太阳,显然是地球的一个真正的小核心,它还处在赤热状态,给这厚实而又硬化了的地壳的内表层带来了光和热。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地壳的外表,这次特鲁哈诺夫组织的考察队使我们能多少了解了一些有关地心内部表层的情况。毫无疑问,它将为我们带来大量的趣事奇闻。可不是么,我们刚进入地下空腔就碰到了地壳外表早已绝灭了的动植物群代表。” 
    
    “我们应该给这个新发现的地域取个名,否则的话,大家叫来叫去老是“内表层”。要知道,这已不是南森地了!”马克舍耶夫声明说。 
    “是的,这个地域十分辽阔,冰带将它与南森地隔开。我们给它取个什么名呢?”格罗麦科问道。 
    “这个地域,永远是白天。这颗深藏于地球内部的中心发光体同古代传说中的地下火神相似。我建议把它叫做普洛托①,而这个地域就叫做普洛托亚尼。”卡什坦诺夫提议说。 
    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叫法,但争论的结果,一致认为取名普洛托亚尼最为合适。 
    “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但发现了洞口,而且已经下到一定的深度,并仔细地观察了普洛托尼亚的一小块土地,我们能否就此满足呢?我们能否返回北极星号去报告特鲁哈诺夫,说他的光辉的推断已经被证实,还是乘胜前进,向这片永放光明的地域深入呢?” 
    “当然前进!只要还有力量,还有给养,就要前进!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众人道。 
    “我也同意。”卡什坦诺夫继续说,“但我们怎样进一步对普洛托尼亚进行考察呢?” 
    “我认为,”鲍罗沃依说,“我们越深入,就越远离由于地表寒气的侵袭而造成的冰雪,气温就越来越高。雪橇、滑雪板,和狗都将成为我们的负担,务必把这些东西留在这里。” 
    “把狗单独留下不行。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特鲁哈诺夫的建议分成两组。每组不少于两个人。谁愿意一个人长期留下呢? 
    ①古希腊人称地下神为普洛托。——原注 
    这两个人带着狗,还有这些雪橇、滑雪板和其他多余的东西,在这里留守,同时对这冻土带和冰缘进行观察。如果另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返回,这两人就乘雪橇返回北极星号,去报告我们的发现,并带领新的考察队来寻找下落不明的同伴,继续对普洛托尼亚进行考察。” 
    “如果那另一个组的人比预定时间稍晚些返回,他们怎样越过冰原呢?”马克舍耶夫问道。 
    “把两架雪橇和两副雪板留在此地,还要设一个食品仓库,以便在发生你所说的那种情况时使用。不过狗不留下,迟到的只得自己拉雪橇。这并不太难,沿路都有食品,雪橇的载重可以减轻到最低限度。” 
    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最合理,可是谁也不愿留在冻土带上,留在进入这个神秘地域的大门边。因此只得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考察队的成员中,谁是深入考察必不可少的人。首先是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们三人在冻土带上无事可做,因此卡什坦诺夫、帕波奇金和格罗麦科当然应该去。伊戈尔金是考察队中唯一不是学者的成员。他的主要任务是看管狗。自然啰,他得在冻土带上留下。现在的问题是鲍罗沃依和马克舍耶夫两个人只能去一个。 
    
    然而,他俩都互相谦让,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对方,因此只得抽签决定。结果鲍罗沃依抽到的一张纸条上写着个“留”字,而马克舍耶夫的写着个“去”字。 
    如何深入普洛托尼亚,讨论这个问题化了不少时间。首先需要拟定前进的方案,然后才能据此决定随身携带的东西。它们决定不带罐头食品,靠打猎来补给食物。即使如此,每个探险家的负担还是相当可观的,何况他们不能指望走的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我们带上几只狗,把东西让狗驮上,这样行不行?尽管这些倒霉的狗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而且可能在那里会热得不好受,”格罗麦科说。 
    “这个计划不可行,”马克舍耶夫说。“这样会把我们的狗断送掉,我们归途中跨越冰原时,还少不了它们哩。我建议利用一种更驯服、更强大的力量,不但可利用它搬运我们的东西,还能把我们也给‘运走’。” 
    “这是什么力量呢?”其他人大声地嚷了起来。 
    “水的力量。今天我们曾碰到过一条小河,河水很深,我们无法通过。水流朝南,这正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在我们的行李中有两只可以折叠的小船,是预备给我们沿冰原行进时,遇到解冻的冰水时用的。到现在我们还没用过,因此,把它们忘记了。每只小船可乘两个人,让我们坐上,开始航行吧!如果我们的小船负载过重,那一遇上森林我们就做木筏,这样只要河水不断,我们就可以一直乘船航行。” 
    
    “这计划妙极了!”卡什坦诺夫大声地说。 
    “又省力,又舒服!一面航行,一面把我们看到的东西记下来,”帕波奇金极其赞赏地说。 
    “不过,我们的视线有可能被两岸稠密的植物所遮蔽,我们将在绿色走廊里旅行,什么也看不到!”格罗麦科说。 
    “可是有谁能阻止我们停下来,阻止我们上岸去,阻止我们到有趣的地方和想去的任何地方去逛逛呢?再说,我们还要在岸上宿夜哩。”马克舍耶夫解释说。 
    “再说我们可以轻装上阵。那时精力充沛,肩上又没有重的 .负担,可说自由自在哩!”帕波奇金说。 
    “小船和木筏还可以让我们不受限制地采集标本。不过采集来的标本,全靠自己肩挑背扛,那可是够受的,何况标本每天都会增多。”卡什坦诺夫强调说。 
    “小船还可保证我们不受生活在森林和沼泽地的各种野兽和爬虫的威胁。现在还说不上来,在我们进入这个神秘莫测的地域的深处时,会遇到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格罗麦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你给我们出了个好主意,大家都应该感谢你,” 
    卡什坦诺夫在结束他的话时说,“我建议将这条我们就要沿着航行的河流用你的名字来命名。现在我劝大家钻进睡袋,或者就在睡袋上躺一会儿,反正天气很暖和,而明天我们还要到击毙猛犸的那个地方去,用雪橇把那头猛犸的皮、獠牙和要储存的肉运到这里来哩。” 
    “我们还曾想过,把我们的宿营地迁至打死猛犸的那个地方去呢。”帕波奇金提醒大家说。 
    “看来这未必好。我们要顺着航行的这条河,与那地方的流向正向反,离河太远没有必要。此外,我们所处的这座山岗有许多优点:干燥、可以远望、离野兽出没的森林边缘较远,又靠近冰原、不时有阵风吹来。在这天气变热时,对狗儿很有好处。从山岗上容易发现敌人迫近。” 
    “而且,小山岗还有利于气象观察及其他观察,”鲍罗沃依补充说。 
    “我们要在这里设立一个真正的观测站,同时我也希望用我们带来的气压表对气压的变化进行测量。”

 不请自来的掘墓者  
    

     
    
     
    表上的时针指着十点,谈话才结束,大家钻进睡袋,不久就睡熟了。 
    第二天早晨吃早餐时,大家讨论:谁去取回猛犸肉,究竟值不值得去,腾出时间来作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是不是更好。 
    “如果肯定今后还会碰到猛犸,那就没有必要去费这个事了,因为有关这头猛犸的资料已经记下来,而且还给它照了相。 
    不过,前方即将出现一片森林,如果猛犸只是生活在冰原四周的冻土带,那么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们了。”卡什坦诺夫说。 
     
既然如此,还是决定去取回猛犸,一行四人,带上三架雪橇和狗。格罗麦科和卡什坦诺夫留在宿营地。格罗麦科想在出发以前,在小山岗四周再采集一些冻土带春季的植物标本,而卡什坦诺夫准备对小山岗的斜坡作一番调查,以便测定它的成分。冻土带上这孤零零的小山岗使他感到很奇怪。 
    熟悉去路的帕波奇金带领着一组人出发了。他们一路上射到了一些在河边飞来飞去的性喜沼泽的鸟儿,而且还打到一只与巨大的跳鼠。很相似的怪兔子,这使得动物学家兴高采烈。 
    猛犸肥大的身躯象一座小山,躺在平坦的冻土带上,老远就可以望见了。当他们渐渐走近时,目光比别人锐利的伊戈尔金提醒大家说,他看到一些灰色的野兽,围着猛犸尸体转来转去。猎手们在离猛犸不远的地方放下雪橇,小心翼翼地靠近尸体。突然他们惊讶地停止了脚步——那些窜来窜去的野兽不见了,好象一下子都钻进地里去了。 
    “嘿!”最后当他们都走到猛犸跟前时,帕波奇金大声地说,“你们看呀,昨天就有人在这里发号施令了。” 
    看上去很象许多大田鼠在猛犸周围忙碌过:它们在猛犸躯体的四周堆起一个个高达一米的土堆,那猛犸的后半截身子已埋在一个被挖空的坑内,几乎没有露出地面。 
    ①跳鼠——小型哺乳纲动物,啮齿目,颈短,兔子脑袋,大耳朵,长胡须,尾巴很长,前肢很短,而后腿却很长。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