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铙。
    此时李民这火铙,虽然不能连发,也射的不太远,可是那在五十步内的洞穿力,绝对是比弓箭还厉害。尤其是李民军的火铳,除了一把是标准弹丸的,可射击八十步外,其他的三把都是雾弹。这冲击近了,绝对是这个时代军兵的噩梦。尤其更是金军这等钢铁盔甲不全,尽多是兽皮护身的军卒噩梦。
    五十步内,一通乱枪扫过,除了少数滞留在后的金军逃过一命之外。余者尽皆被抢
    个都被铁砂子打成了麻子。
    可就这样,残留的几十个金兵也没有逃跑,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旧怒号一声,催马冲上。
    虽然这残余的几十个军兵,不可能改变什么,单单是李民军领军冲杀的锋将,一个对一个的都足可以接下他们。可他们这种刚烈的血性,却也不由得不让李民军上下暗暗的佩服。
    李民这几年打仗净是收编俘虏了,却是根本没遇到过这么刚烈的。
    而督阵的李民,更是不知怎么的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老片。大清炮队。面对洋人的火炮犀利。大清的军旗不倒,每一次挥扬都有不知多少的军马不畏生死的冲上。
    李民不由得暗暗感叹:无怪乎冷兵器时代,先进的农耕文明往往要被落后的游牧文明摧毁。这在兵器没有划时代的差距下,这愚昧落后的文明,往往比开化进步的文明更不在乎生死,更富有战斗力。
    不过,李民也就是这么微微一感叹。现场的金军虽然全歼了,可那京师城内还有着残余呢。俘虏的伪军,那也不能老这么押着。
    李民当下催军继续向前,准备用鲁智深踩住完颜宗弼叫开城门。可谁想,那完颜宗弼被鲁智深踩住,那鲁智深的力量多大。鲁智深只以为这完颜宗弼能接住自己一招没被震死,也是个力大的,一时没注意,再加上李民趁势挥军突击,万马千军奔涌的兴奋,脚下一时力大,这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国的金兀术,竟然就这么被鲁智深给活活的踩断了脊骨,硬生生的给踩死了。
    而且,此时城外的大战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城内的守军。原本刚刚集结完毕想要出城支援完颜宗弼的大军,却硬生生的收兵回城。紧闭了城门。
    面对此等坚城,只为了快速行军,没带着攻城器械的全骑军。李民也是只能望城兴叹。
    不过,攻城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气势。正所谓:孤城不可守。金军深入中原腹地,哪怕就是占据了京师这等雄城。可被其围困之下,也绝难有好。陷落,那就是早晚的事。
    甚至,只要其军心溃散,没了斗志,哪怕就是军粮没耗尽,李民的兵马破城取胜,那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下,李民只能一面派人安营下寨,并安抚收编那些投降的伪军,另一面,习惯性的派人讨敌骂阵。骚扰敌军,给其施加攻城的精神压力。
    只是,李民万万没想到。随着李民的讨敌骂阵。却没有一个金兵暴跳如雷的回应不说,城头上更登上了一位大宋的官员王。
    这王当日虽然被宋皇赵大怒的命人叉了出去,很是吃了一番苦,可他关键时刻为蔡京卖力,蔡京得势了,却是念着他的好,重用了。反倒是那蔡京原本的同盟同党梁师成,在蔡京得势之后,却是被蔡京无二话的给灭了。
    对蔡京来说,即使梁师成不是忠于赵的,那也用不着他人来跟他蔡京分享权力。
    而更出乎李民估计之外的是,这王登上城头,竟然很是正经的对李民军喊话:“共和国的兵将们,感谢你们救援我大宋。如今我大宋外患已除。敢请各位将士休息鞍马劳顿。本朝这就为众位将士准备酒肉款待。敢请各位将士退后。”
    王这番话,当即让围城喝骂的李民军将士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攻击金军占领的大宋京师,那是应该的,可这京师要是就在他们此次要救援的大宋手中,难道还要继续攻击他们此次要救援的宋军不成?
    如今李民虽然自立一国了,可这些将士原本多是从宋军改编的不说。更主要的是,这些军兵也都知道此次李民大军的行军目的,那就是救援大宋来的。
    而今大宋朝的官员说不用了。这算那门子事。
    为首督战的林冲,当下也是做不了主。连忙回传李民。
    李民当下微微一笑:“不过是金军裹胁的傀儡尔。此等大宋官员,怎么还能算得是真正大宋官员,又如何能代表大宋意志。不用去理他,继续攻城。”
    林冲得令,也觉得的李民说的对。当下再次佯攻京师。可不多时,却又有一宋皇打扮的人,亲自登上城头,亲自高声喝道:“众位将士莫要打了。朕乃当今宋皇赵桐。朕已知贵国主与本朝联盟之意。愿结为永世之好,比邻而居。朕这就遣人出城犒赏三军,各位将士莫要打了。”   
 ⒈⒈第七回 各有算计
    桐?
    皇上?
    李民模糊间好像有些印象。/首。发没办法,赵的儿女实在是太多了。就算不算闺女,单单是儿子,那就够凑七八桌麻将的了。
    不过,李民虽然模糊间想起这个赵桐的名字。可却是琢磨不定这赵桐怎么当大宋皇上的。且不说论资排辈怎么也排不到他这个在李民心中几乎模糊忘却的角啊。就算是金国胡乱立的,立个伪皇,那也不应该继续由老赵家的子孙来当啊。那应该是张邦昌啊。
    不过,李民随即想到,那张邦昌早已投靠他李民了,正自在南方给他李民卖命呢。
    李民想了想,既然是赵的儿子赵桐,那也算是他李民侄儿。虽然此时李民与赵哥俩的交情因为种种原因算是掰了。可那赵桐,怎么说也在几年前的年宴上叫过他叔啊。
    祸不延妻儿。
    李民随即传令暂停军马叫阵。后退五里。空出城门。准备看看这金人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算是顾全赵桐这个侄儿安危的一分面子。
    结果,不大会的功夫,城门还真的开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大宋官员,领着几百太监服饰的人,各自推着几十辆大车的食盒,酒坛等物。
    来至李民军营门前,小心赔笑的拱手向着李民营门守门的军兵作揖道:“下官李邦彦,现任大宋丞相。不知贵军是何人领军至此,敢请几位小哥通传一下,下官奉旨劳军来了。”
    李邦彦这个客气啊。客气地那李民军营地守门军兵都有些受不了。要知道。前两年他们还都是宋军呢。就他们那大头兵地地位。放屁飞上天。那都跟这大宋地丞相比不了。甚至别说是丞相了。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同样看门地。他们这些看营门。也跟人家看相府门地比不了啊。可如今。这堂堂地大宋丞相。竟然都要拱手跟他们说话。他们骨头都快酥了。
    李民军这几个看门地。当即一个个军姿站地飒爽无比。挺胸叠肚。精气神十足地喝道:“听好了!这回可是我共和国国主陛下亲自领军来援助你们大宋。你等就感谢天恩吧。”
    李邦彦一听。当即一愣。虽然看旗号。李邦彦已经知道是李民地共和**马赶来救援。可李邦彦也是万万没想到会是李民亲自御驾亲征地赶来救援大宋。
    这在李邦彦等人地脑海里。简直是不敢想像地。这李民好歹也是一国国主了。怎么没事还瞎溜达。以身犯险呢。要知道。李邦彦等侍奉地大宋朝廷。可是很少有皇上御驾亲征地。
    可他就忘了。想当初大宋地开国之主赵匡胤。那也是每每亲自上阵出征地。更有天下第一统帅。天下第一高手地美誉。效忠大周之时。那可是所向无敌地第一统帅。
    李邦彦情不自禁地了一声。惊讶道:“李民怎么亲自率兵来了?”
    “大胆!我家国主的名号也是你叫的!”当即有一个军兵恼怒地用手中长戟指住了李邦彦。
    李邦彦随即意识到自己凯越了。虽然说李民在大宋,现在还多冠以叛逆的直呼其名,可现在却是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自己这样称呼,那不是找死么。
    李邦彦连忙赔笑的赔罪。请起通报。
    而那守门地军兵,其实也是早就得了上头的吩咐,就等着他们大军暂退之后,看这大宋京师城内出什么幺蛾子呢。
    故此,也是不多做计较。
    随即转身通报。
    李民得知是这个李邦彦来了。当即就是一皱眉。这李邦彦的名号,可是比那个当今的宋皇赵桐,更在李民脑海中有印象。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浪子丞相。据说此人与王不和,与蔡攸交好。曾联合蔡系一党,把那王给罢免了。也是一个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奸臣。
    李民不禁暗暗感叹:大宋怎么老派这等奸臣出来。实在是没人了。这不亡国,还等什么。
    可是!更让李民哭笑不得地是,这李邦彦一见李民,连忙跪倒,叩首高呼:“下臣李邦彦,见过共和国主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连三拜九叩。行过大礼也不起身,随即从自身怀内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高举过顶,大声说道:“下臣久闻陛下威名,早有投靠之心,只是不得机缘。现有张邦昌张大人举荐书信在此。愿入我皇麾下。誓死效忠。”
    得!敢请这位也是张邦昌的好友。别说。这张邦昌地政治手腕还真丝毫不比李纲差,这挖人都挖到了大宋丞相身上去了。估计,现如今大宋内部的大臣,十有**都应该有了这张邦昌地举荐信了吧。
    只是,这猎头弄来的人,怎么
    史上有名地奸臣呢。
    李民不由得微微头疼。也不知道是该夸张邦昌的工作能力强呢。还是训斥其举荐不明呢。
    其实,这也怪不得张邦昌,如今大环境所向。能在大宋朝廷那一潭污秽中适应而出,站稳朝臣脚步的,又有几个能是干净的。而贪官奸臣,又有哪个是天生的?哪个不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迈出了第一步,而后越陷越深。
    此时,这张邦昌投靠李民的时候,那在大宋士林中的名声,那可还是顶呱呱的,即使是李纲刚烈的名声,那也是压不住张邦昌。他此时在大宋官场中陷的还不深,更没有那些后世朝臣压迫,迫其变节,成为异族傀儡的经历。现如今,自然在李民那相对比较廉洁的麾下,干的还是很适应,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李民也是知道的。故此,李民虽然微微头疼,却也不好不给这张邦昌举荐的一些情面,免得打击了部下的积极性。
    尤其是此时,这李邦彦有心投靠,也正好扫听一下这京师城内的状况如何了。
    可李民这一扫听,却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如今这大宋京师,还真的就没在金人的掌控之中。
    敢情李民有飞鹰传书。那金国更是驯养海冬青的源头。早在金国立国之前,草原上的女真各部,那就要年年进贡驯养好的海冬青给辽国皇族。
    那海冬青可是草原上的神鸟,远比一般的鹰鹫要灵慧凶猛。比之李民收服了蒙古部落,进献而来的那几只飞鹰,可是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李民大军出征前,曾给草原的岳飞飞鹰传书,令其集结蒙古军团进攻草原上的金国各部落。
    那岳飞天赋多高,这几年在草原上历练的,几乎天天在厮杀,月月在打仗。连归来的宗泽都说岳飞的军事才能和武功,早已在其之上,所以他才能放心的把蒙古军团交给岳飞,回转中原劝说李民。
    这岳飞得令,自然行动迅速。李民在这里击溃辽国的耶律大石部,追击金军的这些日子。岳飞已是挑了金国留守在草原上的部落不下百屯。就在京师城破的当天,金国传信的海冬青就把金国老家被蒙古人突袭的消息带了回来。
    那完颜吴奇买,哪怕就是在中原取得了再大的胜利,可他心里也跟明镜一般,他能劫掠中原,可短时间内,他金国的本国部族人口不足,却是绝对不可能坐镇中原的。若是老家断了根,他这支漂流在外的部队,那可就成了无根之木,绝对难以长久。
    故此,完颜吴奇买只留下完颜宗弼在大宋京师收拾手尾,聚拢押送掠夺的财富回转金国。自身却在当晚带着赵,以及赵的几位在京师的皇子,匆忙赶回草原去了。而李民也是心急赶路,走的近路。双方差了两日,却是走差了。
    而至于此时的大宋京师,掌权的却是蔡京。那赵桐虽然被蔡京等人拥护立为了皇上,可却只是一个傀儡。而此次李邦彦受命来此劳军的目的,一个是奉命跟李民军打一个招呼,能不动刀兵,就最好不动刀兵的把李民军劝退。从此中原大地分立两国。另一个,就是若不能用政治外交手段拘住李民的情面,劝起退军,那就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蔡京早在完颜宗弼军兵尽灭之后,就已经派人发信号调集大宋京师周围的四大军镇兵马回援了。
    这京师四镇的军马,那可是蔡京这些年来的用三倍军饷喂养收买的嫡系。也是蔡京能用以和金军谈条件的筹码所在。
    这蔡京别看敌对金**马时不咋地,可那是他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意图就是要借助金国的力量,破坏大宋与李民共和国的的和解。从而继续把持大宋朝政,不被牺牲掉。
    如今面对死敌李民的部队,这蔡京的脑系和能力,自然发挥的极致。有着李邦彦拖延的一点时间,凭借着大宋京师的城高墙厚,以及还剩的四万禁军。蔡京却是足矣自信支撑到四镇的军兵回援。
    到那时,李民军就是对大宋京师不怀好意。不肯退却,意图顺手灭了大宋皇朝,可有着京师这座坚城吸引住他这支军马,等四镇大军一合围。这两万多的部队。那也绝对难逃灭亡。
    别说,这蔡京的这番小军略,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李民高。如无意外,胜算还是很大的。绝对是活学活用围点打援。可蔡京却也是没算到人心,没算到他这心腹李邦彦,竟然在这关键时刻,把他蔡京给卖了。   
 ⒈⒈第八回 打援
    延待援。首发首发三面包围。哼!倒是好算盘。我今天就延待援的时间差。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骑兵的机动性。
    李民清楚了城内蔡京的军略盘算。心中冷哼一声,却是连李邦彦献策的虚以委蛇,伺机骗开城门的策略都没采纳。直接就准备给蔡京来一个狠得。
    这倒不是李民自大。实在是李民对这个李邦彦,也是没什么信心。这李邦彦别看说的一套套的。可绝对属于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或者,不给其犯错的机会,这种人也许能安稳的表现出不错的才华。可关键时刻,还是别用这种人为上。李民可不认为这李邦彦能斗过蔡京那个老狐狸,能从蔡京的手上骗来城门的控制权。
    这等事,别说是半悬的把握,就是有着七八成,那也不值当的冒险。要知道,李民大军虽然凶悍,可却是轻骑前进,根本没有攻城的器械。别说填不上护城河,就是没那护城河拦着,也总不能让李民的部下那马头撞城墙吧。
    而只要一耽误,京师四镇,各自距离京师不过百里,除了李民来得北方一面,其他三处军镇回援,哪怕就是步军,最多也就是两天的工夫。若是加上报信的快马半天的功夫,那最多也就两天半。
    三处军镇,那可是蔡京为了防止各地反叛留下的精锐。虽然不能说跟大宋鼎盛时的八十万禁军相比。可那每处最少都能派来五万军兵。这再配上城内地三五万宋军残部。二十多万的军兵围攻李民的两万不到的军马。哪怕是李民军再彪悍,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也是要吃亏的。
    更何况,敌军还有着京师城防为依托,待援军包抄了李民部队之后,战法就更灵活了。
    故而,李民的为今之计,除了是在敌军来援之前,快速拿下京师,那就是直接歼灭敌军的援军,留下这京师一座,随后再慢慢盘剥了。
    而要快速拿下京师,也不是没有可能。骑军虽然不擅攻城,可李民还有神通,更还有力大无穷,擅于破开城墙的鲁智深。
    只是,李民那神通,靠的全都是外丹事先存储地电能。而李民上次施展了一个大招,直接灭了辽军耶律大石部近万的军兵,那外丹的电能再加上李民体内金丹的能量,那几乎是一次耗空了。
    而李民随后快速行军赶路。根本没时间充电。更没带那充电地设备。只靠着李民自身金丹地缓慢恢复。如今李民体内地能量。却是连那颗金都没填满呢。李民连面对完颜宗弼时都没舍得用能量出手教训。只是用一个空壳震慑。指着李民发大招。一次灭杀京师地多少守军。逼其投降。那却是别指望了。
    而至于李民麾下地鲁智深。那倒是力大无穷。等闲城墙几铲子就砸开了。就跟一个冲城车似地。可这京师地城墙。光是厚度就几十米。高了也有十四五米。就算用火炮轰。没有个几十吨地火药。那可能都不见成效地。鲁智深即使是再力大。碰到这城墙。那也得砸上一两天地。
    有这些功夫。足够城上那些守城地军兵想办法给鲁智深造成伤害了。就算鲁智深如今有特制地盔甲护住要害。弓箭要不了他性命。可那还有守城弩呢。
    那守城弩。光是弩箭。那就跟一杆铁枪相仿。那力道。远比宋军守城专用地神臂弩更要夸张。乃是专门射毁敌军攻城器械用地。
    射程范围之内。就是一块青条石。那也射穿了。甚至就是一块镔铁。那也能射进去。
    鲁智深钢铁盔甲虽然可以无视大多力道不够地箭矢。可对这种守城弩。那就是个靶子。绝对一射就漏。
    更何况,只要人在城下,除了弓箭,弩箭,大宋守城的器械多了,热油,火药,毒箭,毒烟,那一种,那也不是鲁智深可以硬抗的。
    在这等天下大势已定的的情况下,就算李民跟鲁智深只是单纯君臣关系,那也实在没必要用鲁智深冒险。更何况李民这些年与鲁智深处的,那可是有真感情的,自然不会轻易让鲁智深冒险。别说是有性命危险了,就是有个伤残,小残疾,那也是舍不得啊。
    如此一来,李民所能选择的,也就是野外击溃援军或直接退却了。
    而城外野战,如今却是李民军地强项。李民军现在有过了两次正面击溃歼灭辽国与金国精锐骑军的经验。哪怕是碰到数倍的敌大敌军,那也是绝对不惧。并有战胜的把握。更何况这还是宋军。
    倒不是李民瞧不起宋军。宋军死
    斗力,那还是很强地。最少边军正面搏杀辽军、金力相差无几,严守胜利,那也是常事。可宋军的先天条件不足。除了边军还有些马军之外,国内地宋军,那是一色的步军。
    以李民如今骑军地高移动力,再加上其远程杀伤力,打击步军,哪怕就是再强的步军,牛逼到天能硬抗骑军,甚至比拼李民骑军战斗力地步军,那也只能是有被放风筝的唯一可能。
    故而,李民虽然军略不是十分强项,可凭借金丹大成之后的思维敏捷,计算迅速,很快就衡量出这最佳方案,随即传令全军饱餐战饭。原地休息两个小时,恢复体力,蓄养马力。
    随后,李民大军直接弃京师不顾,绕城而过,直奔最近的西镇兵马来的那条兵道而去。
    要说这军队跑在兵道上行军,那就是舒服和快速。这兵道本来是大宋为了京师四镇能够快速运兵互相呼应以及回援京师修建保养得,如今京师守军固守不出,却是便宜了李民军。
    而至于,李民军走后,这京师的蔡京等会不会逃跑,李民根本不操心。套句现代话:全国都解放了,你还能跑哪去?
    江南,如今李民占了,江东有着李民部下的方腊,西北如今正自有投靠李民的种家军与西夏在打的欢,东北更别说了,李民就是从那地方赶过来的,大军还正在后面跟着呢。你说他能跑哪去?
    更何况,跑哪去,那城防也绝对不如京师的城防坚固。绝对比京师好打。甚至,他们拖家带口的,很可能跑不到另外一个城镇,李民的骑军就已经快速追上了。
    李民其实倒是很希望蔡京等能傻了吧唧的犯浑,往外跑,那绝对省李民的事。
    不过,怎么选择,却在他们了,而李民当务之急,却是要灭了蔡京赖以叫板的筹码援军。只要这三路军兵一灭,蔡京就是有天大的本领,光剩下京师孤城一座。那也翻不了天去。
    半日后,天刚擦黑。李民军的先锋探马已是发觉了西镇军兵的动向。
    此时,那西路军镇的援军,不过是刚刚得到救援的军令,集结完毕,跑出军镇不过七里。行军匆忙不说,更由于是内地行军,而且还是要援助京师,知道敌军都在京师呢。却是连开路的探马都没探出。只是急着赶路。
    而李民这边的探马,各个都是投靠李民的江湖高手,极擅伏地听音不说,更人人配备李民发下的千里眼。却是根本没与那西路军镇的援军照面,就探个明白,快速回报了李民。
    李民当下传令,换乘战马,整装突击。
    万马奔腾,只在兵道上卷起一道冲天的烟尘,隆隆的马蹄声,更是震撼的大地抖动。
    那些正自急冲冲奔跑的的西路军镇援军,远远的听见,看见,当即有些发傻,不知道这是什么动静。
    那领军的毕天龙,能得蔡京的信任,倒也是有几分本领,反应却是迅捷,当即意识到不好,大喝一声:“敌袭!”随即传令部队结阵迎敌。
    可五万大军的阵列变动,那是容易的,尤其是刚刚这些宋军还是为了快速赶路,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