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4刚果惊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哼。

  他在她的右胸找到了断针头,用镊子把它拔了出来。埃米尖叫了一声,然后和他拥抱在一起。这时他们听见远处传来警笛声。

  “好了,埃米,一切都好了,”埃利奥特说着把她放下,仔细地给她检查了一番。看起来她还好。

  “第二个定位器在哪里?”埃利奥特问道。

  罗斯笑着说:“她吞进肚里了。”

  埃米安全了,埃利奥特反而发起火来。“你让她吞下去了?把一个电子定位器吞下去了?你难道不知道她很娇嫩,她的健康状况很不稳……”

  “别那么激动,”罗斯说,“还记得我给你的维他命丸吗?你也吃了一颗。”她看了看表,“32分钟。还不错,再过42分钟我们就离开内罗毕。”

  8.当前位置

  芒罗坐在747飞机里,敲击着电脑键盘。他注视着一条条穿过地图的横线,以及显示出的一条条数据线、时间线和信息锁定坐标。

  电脑迅速给出可能采取的行动路线,每十秒检测一条。数据给完之后,就显示结果——费用、后勤困难、供给问题、从休斯敦出发以及他们当前所处地点(内罗毕)到现在已过去的全部时间。

  正在寻找解决办法。

  芒罗想,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一样了。就在五年前,考察队的行动还靠猜测和运气。现在每一个考察队都用实时电脑计划。长时间以来,芒罗被迫学习BASIC、TW、GESHUND和其他电脑语言。没有人再凭经验来判断方位了。向导的工作已经变了。

  芒罗之所以愿意参加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的考察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当然他不是因为罗斯才参加的,他认为罗斯不仅固执而且缺乏经验。但这家公司有最完备的工作数据库和最先进的计划程序。他希望这些计划从长远来看会取得重大进展。而且他喜欢小型考察队。那个财团的考察队有30个人,一旦到了野外,就会表现出行动迟缓的弊端。

  但他要找到一条更快的时间线把他们带入现场。芒罗不断按着键,注视着闪现出的数据。他设定轨道、交叉点、会合点,然后凭借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开始熟练地缩小选择范围。他关闭了通道,避开了机场、道路和渡口。

  电脑上显示的时间在不断地减少,但从现在所处的地点(内罗毕)出发需要的总时间还是太长。他们如果采用最佳路线,就能比那个财团的队提前37分钟到达。但这一点点时间是不可靠的。他皱起眉头,点燃一支雪茄。也许他可以在穆加纳渡过利科河……

  他在键盘上输入指令。

  但这个办法并不好,因为渡过利科河反而慢。他试了试步行通过戈罗巴河谷的办法,不过这太危险。

  提出的路线非常危险

  “英雄所见略同,”芒罗说着抽了一口烟。他开始琢磨自己是否忽视了其他非常规的路线?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别人可能不赞成,但这个办法可能还行……

  芒罗调出了后勤装备清单。他们有足够的装备。他又输入路线,笑眯眯地看着这条路线穿过非洲,一直延伸到离目的地只有几英里的地方。他又询问结果。

  提出的路线不能接受

  他按了忽略键,终于得到了结果。正如他所料,他们能比那个财团提前40小时,将近两整天!

  电脑又回到原先的结论处。

  提出的路线不能接受/高度因素/对人员危险太大/成功概率低于极限值/

  芒罗不相信这个结果。他认为他们能设法通过,尤其是如果碰上好天气。高度不构成问题。另外,虽然地形崎岖,但还是有办法的。

  总之,芒罗越想越觉得可行。

  9.出发

  一架小福克尔S—144型螺旋桨飞机被牵引到与巨型747喷气货机并排的位置,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婴儿在吃母奶。两台活动舷梯不断地移来移去,工作人员正把装备从大飞机上运到小飞机上。罗斯回到机场,向埃利奥特解释说,他们要换乘小飞机,因为大飞机上的窃听器还没有清除掉,而且从他们目前的需要看也“嫌大了”。

  “但喷气式飞机要快得多。”埃利奥特说。

  “不一定。”罗斯说,但她未作进一步解释。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情况变化很快,而且埃利奥特还有别的考虑。他帮助埃米上了福克尔飞机,并对埃米作了仔细检查。她全身都是伤——至少她说凡是他触及的地方她都感到疼痛——但是骨头没有断,而且精神很好。

  几个黑人正在把装备运上飞机。他们笑着,互相在背上拍打着,显得很高兴。埃米对他们很感兴趣,想知道什么好笑。但他们不理她,专心做自己的工作。由于吃了药,她还有点昏昏沉沉,很快就睡着了。

  罗斯监督装运。埃利奥特走向飞机的尾部,看见她与一位快活的黑人在交谈。她介绍说,他叫卡希加。

  “啊,”卡希加和埃利奥特握着手说,“埃利奥特博士,罗斯博士和埃利奥特博士两位博士,妙极了。”

  埃利奥特不知道妙什么。

  卡希加笑得别人也乐了。“你们的伪装非常好,”他说,“和以前芒罗上尉不一样。现在两位博士——一次医疗任务,是吗?太妙了。你们的药品呢?”他说着把眉毛一扬。

  “我们没有带药品,”罗斯叹了口气说。

  “啊,妙啊,博士,我喜欢你这样,”卡希加说,“你是美国人,是吗?我们带什么,M—16?好枪,M—16,我也很喜欢。”

  “长希加以为我们是贩运枪支的,”罗斯说道,“他认定我们是干这一行的。”

  卡希加笑了。“你们是和芒罗上尉一起的!”好像这句话就说明了一切。说罢他就出去看其他人干活去了。

  “你能肯定我们不是在贩运枪支吗?”当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埃利奥特问道。

  “我们在寻找比枪支更贵重的东西,”罗斯说。她把携带的装备重新包装起来,动作非常麻利。埃利奥特问她要不要帮忙,她摇摇头说:“我必须自己干。我们必须把每个人所携带的重量减少到40磅。”

  “40磅?一切包括在内?”

  “电脑计划上只允许这么多。芒罗带上了卡希加和其他7个吉库尤①助手,连我们3个人,总共11个,再加上埃米。我们也要为她带整整40磅。就这样总重量也达到了480磅。”罗斯继续一包包地称食品。

  【① 吉库尤人是东非肯尼亚中部的居民。】

  这使埃利奥特非常担忧。这个考察队又有了变化,又要卷入更大的危险。他真想立即退出,但他想起屏幕上像大猩猩的灰毛动物,又打消了这种想法。他怀疑那是一种新的、不知名的动物。这个新发现值得他去冒险。他注视着窗外将给他们当脚夫的搬运工人。“他们是吉库尤人吗?”

  “是的,”她说道,“虽然他们说个没完,但他们是很好的脚夫。这个部落的人喜欢说话。顺便说一句,他们都是弟兄。所以你说话的时候要当心。但愿芒罗不要跟他们说得太多。”

  “吉库尤人?”

  “不是,是新华社。”

  “新华社,”埃利奥特重复道。

  “中国人。中国人对电脑和电子技术很感兴趣,”罗斯说,“芒罗一定在把有些事透露给他们,好让他们也告诉他一些情况。”她指了指窗户,埃利奥特向窗外望去。确实,芒罗站在747飞机的机翼下和四个中国人在交谈。

  “这儿,”罗斯说,“把这些东西拖到角落里去。”她指着三个上面标有加州埃尔西诺湖美国潜水运动员字样的泡沫纸箱。

  “我们要到水下去工作?”埃利奥特困惑地问道。

  罗斯没有理会他的提问,只是说了一句:“我想知道他在跟他们谈些什么。”后来证明,罗斯当时没必要担心,因为芒罗给了他们一些比电子信息更重要的东西。

  这架福克尔飞机在14点24分从内罗毕机场跑道升空,比他们的新时间表提前了三分钟。

  找回埃米后的16个小时内,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的考察队从内罗毕来到刚果热带雨林边沿上的巴拉瓦纳森林,行程560英里,飞越了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和扎伊尔四国。如果得不到外界的帮助,这样复杂的行动的后勤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芒罗说,“他在下层有朋友”,这次他求得了在坦桑尼亚的中国特工人员的帮助。

  从60年代初开始,中国人就活跃在非洲了。他们的间谍网企图影响刚果内战的进程,因为中国想得到刚果的丰富铀矿。现场勘察由中国银行,更通常的情况下是由新华社指挥。1963年到1968年芒罗贩运武器时,和一些新华社的“战地记者”打过交道,而且一直没有失去联系。

  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是相当可观的。60年代后期,中国20亿美元对外经济援助的一半多给了非洲国家。还有同样数量的钱是秘密使用的。1973年毛泽东公开抱怨,说用于推翻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的钱付之东流了。

  中国在非洲的外交使团有一项任务就是抵消俄国的影响。二战以来,中国人对日本人就没有好感,芒罗要打败欧日财团的愿望正中了中国人的下怀。为了庆祝这个联盟的建立,芒罗从香港买了三只油污的纸箱。

  中国在非洲的两名主要特工李涛和刘树文都是湖南人。他们厌烦在非洲工作,因为这里的伙食淡而无味。他们很感谢芒罗送给他们一箱木耳、一箱辣豆瓣酱和一箱蒜蓉辣酱。这些东西都来自中立的香港,而不是台湾产的次品,因此很对他们的味口。总而言之,这些礼品促成了这次非正式交换。

  新华社的特工人员在文件、装备和信息方面帮助芒罗。中国人有非常好的地图和有关扎伊尔东北边境的详细情报,因为他们正帮助坦桑尼亚军队入侵乌干达。中国人告诉他,丛林中的河流正在涨水,劝他用气球渡河。但芒罗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似乎不用渡河就可以很有把握地到达目的地。当然中国人无法想象他将怎么干。

  6月16日晚上10点,福克尔飞机在卢旺达基加利郊外的拉瓦马格纳机场降落加油。当地的航管官员手里拿着纸夹和表格登上飞机,问他们下一站到什么地方。芒罗说,到拉瓦马格纳,意思是飞机绕一圈就回来。

  埃利奥特皱皱眉说:“我们要在……”

  “嘘——”罗斯摇摇头。“你别管了。”

  的确,这位航管官员似乎对他们的飞行计划感到很满意。驾驶员在纸夹上签了名,他就走了。罗斯解释说,卢旺达的航管官员习惯于不看全部计划。“他只要知道飞机什么时候回到他的机场,其余的就不是他的事了。”

  拉瓦马格纳机场在沉睡中。他们要等两小时汽油才能运来。平时没耐心的罗斯这时平静地等待着。芒罗也若无其事地打起瞌睡来。

  “时间线怎么样?”埃利奥特问。

  “没问题,”她说,“反正我们要在这里停留三小时,因为要白天到穆肯科才有用。”

  “机场就在那里吗?”埃利奥特问。

  “你可以把它称为机场,”芒罗说着把头上那顶考察队员帽拉下来盖住眼睛,又睡着了。

  埃利奥特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罗斯向他解释说,在非洲边远地方,许多机场只是丛林中开辟的泥土跑道,驾驶员无法在夜间或在有雾的清晨降落,因为在机场上常常有动物、扎营的牧人,或另一架降落后无法起飞的飞机。“我们要等天亮,”她解释说,“这就是我们要等待的原因。别担心。我已经把这些时间都计算在内了。”

  埃利奥特接受了她的解释,回去看埃米了。罗斯叹了口气。“难道你不觉得我们最好告诉他吗?”她问芒罗。

  “为什么要告诉他?”芒罗答话的时候连帽子都没揭开。

  “也许埃米有问题。”

  “我会照顾她,”芒罗说。

  “他发现以后会很恼火的,”罗斯说。

  “当然他会很恼火,”芒罗说,“但不到不得已时,我们不会让他恼火的。走捷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至少提前40小时到达。这很危险,但我们能得到一条新时间线,能战胜他们。”

  “啊,这就是你的答复,”芒罗说,“别再多说了,休息吧。”

  《刚果惊魂》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五天:莫卢迪

  1979年6月17日

  1.扎伊尔

  飞离拉瓦马格纳机场五小时后,下面的地貌起了变化。一过离扎伊尔边境不远的戈马,他们就发现飞机在刚果热带雨林最东端的指状地带上空飞行。埃利奥特凝视着窗外,被下面的景色所深深吸引。

  在淡淡的晨曦中,缕缕薄雾犹如棉絮吸附在密林的华盖之上。间或他们从浑浊的河流那暗色的弯曲处或有道路穿过的深红色的陡峭沟壑上方飞过。但他们看见的基本上都是绵延不断、一望无垠的密林。

  景色单调乏味而且显得可怕——面对被斯但利称之为“巨大而冷漠的自然世界”的确让人感到害怕。坐在带空调的舒适的飞机座位上,使人不由地意识到这辽阔而单调的森林正是自然的巨大造化,其规模使得大城市或人类的其他创造相形见绌。绿色蓬松的大树,树干直径达40英尺,拔地而起,高达200英尺,摇曳的绿叶之中足以掩映一座哥特式教堂。埃利奥特知道这片森林向西绵延近2000英里,一直延伸到扎伊尔濒临大西洋的西海岸。

  埃利奥特一直在期待着埃米对见到适合她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反应。只见她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就像在旧金山的时候说出彩色卡片或散落在她的活动房屋地板上的东西一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打着手语:这儿丛林。她在辨认丛林并给看到的东西取名。但他未感到埃米更深的认识能力。

  埃利奥特问她:“埃米喜欢丛林吗?”

  丛林这儿,她用手语示意,是丛林。

  他相信她的内心一定有感情变化,于是继续试探。“埃米喜欢丛林吗?”

  丛林这儿,是丛林。丛林地方这儿埃米看见丛林这儿。

  他试用了另一种办法。“埃米生活在这里的丛林吗?”

  不,埃米毫无表情。

  “埃米住哪儿?”

  埃米住埃米房子。她指的是自己在旧金山的活动房屋。

  埃利奥特看着她解开安全带,用手托着下巴,懒洋洋地看着窗外。她打着手语:埃米要香烟。

  她注意到芒罗在抽烟。

  “以后抽吧,埃米,”埃利奥特说道。

  早晨7点,他们飞越马斯斯锡钽矿业联合企业那些闪亮的金属屋顶上空。芒罗、卡希加和其他几名脚夫去了飞机的后舱,他们一边清理设备,一边用斯瓦希里语兴奋地交谈着。

  埃米见他们离去,打手势说:他们担心。

  “担心什么,埃米?”

  他们担心人担心他们担心问题。过了一会儿,埃利奥特走到飞机后舱,发现芒罗的伙计们正在齐腰深的一堆堆麦秆中,把设备装进一只呈椭圆形鱼雷状的细布袋中,然后把麦秆塞在设备的周围。埃利奥特指着鱼雷状的细布袋问道:“这些是什么?”

  “这叫克罗斯林集装箱,”芒罗答道,“非常可靠。”

  “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包装设备的呢,”埃利奥特边说边看这几个人干活,“他们好像在非常仔细地保护我们的设备。”

  “是的,”芒罗说道。接着他走到位于飞机前部的驾驶舱和飞行员协商。

  埃米手语道:鼻毛人骗彼得。“鼻毛人”是她对芒罗的称呼,但埃利奥特没有理睬她。他转身问卡希加:“离机场还有多远?”

  卡希加抬头看着他。“机场?”

  “在穆肯科。”

  卡希加略加思索后答道:“两小时。”说完他咯咯地笑起来。他又用斯瓦希里语说了点什么,他的兄弟们也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埃利奥特问。

  “噢,博士,”他在埃利奥特背上拍了拍说,“你真是生性幽默啊。”

  飞机开始带坡度拐弯,在空中进行慢速大盘旋。卡希加和他的兄弟们注视着窗外,埃利奥特也朝外看去。他只看到连绵的丛林——然后看见下面有一列绿色吉普车队正沿着泥泞的道路向前行驶,看上去像军事编队。他听到有人重复了好几遍“穆古鲁”这个词。

  “怎么啦?”埃利奥特问道,“这是穆古鲁?”

  卡希加使劲摇摇头。“真见鬼。这个该死的飞行员,我告诫过芒罗上尉,这该死的飞行员迷航了。”

  “迷航?”埃利奥特重复道。这个同听起来令人心寒。

  卡希加笑起来。“芒罗上尉已经作了纠正,还把他臭骂了一顿。”

  飞机现在向东飞离丛林地带,朝着山峦起伏、长有落叶林的高原地区飞去。卡希加的兄弟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相互打闹,时而兴奋地闲聊,好像很开心。

  这时,罗斯回来了。她匆匆沿过道走来,显得神情紧张。她打开纸板箱,抽出几个包着金属箔的篮球般大小的球形物品。

  这使他想起了装点圣诞树的金属箔。“这是干什么用的?”埃利奥特问道。

  话音刚落他就听到了爆炸声。福克尔飞机在空中剧烈地抖动。

  他急忙跑到舷窗边,看到飞机右侧有道又细又直的白色拉烟①,其末端拖着黑烟。福克尔飞机此刻正带坡度转弯飞向丛林。这时他看见从绿林中冲出一道拉烟,扶摇而上,直扑他们的飞机。

  【① 飞机等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雾化尾迹。】

  是导弹。他恍然大悟。是枚导弹。

  “罗斯!”芒罗喊道。

  “准备完毕!”罗斯应声答道。

  只见红光一闪,接着便是猛烈的爆炸声,窗口的视野随即被浓烟挡住。飞机在爆炸声中摇晃起来,但依然在转弯。埃利奥特觉得难以置信:竟然会有人向他们发射导弹!

  “雷达!”芒罗大声喊道,“不要用光学测定!用雷达!”

  罗斯把收集的银球抱在怀里,沿过道走到飞机后部。卡希加打开机舱后门,风呼呼地灌进舱里。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埃利奥特问。

  “别急,”罗斯转头答道,“我们会把这段时间补上的。”嗖的一声响,紧接着就听到第三次爆炸声。趁着飞机仍在急剧倾斜转弯之际,罗斯撕开了那些球上的包装物,然后把金属球向空中撒去。

  发动机在轰鸣。福克尔飞机向南飞行了八英里,并且爬升到1.2万英尺的高度,然后在树林上空的待降航线上盘旋。每盘旋一周,埃利奥特都可以看到悬浮在空中的金属箔,犹如朵朵发光的金属云。又有两枚火箭在空中爆炸。尽管他们离得很远,但爆炸声和冲击波仍然使埃米不安。她在座位上前后摇摆,轻轻地咕哝。

  “那是金属箔,”罗斯解释道。她坐在那台便携式电脑前敲击着键盘。“它可以扰乱雷达武器系统。那些雷达制导的萨姆导弹判断出我们在云中某个地方。”

  埃利奥特听到她的话说得不紧不慢,恍若梦中。他听不懂。“但是谁在向我们开火呢?”

  “很可能是FZA,”芒罗说道,“就是扎伊尔军。”

  “扎伊尔军?为什么?”

  “这是一场误会,”罗斯说道。她头也不抬,继续敲击着键盘。

  “一场误会?他们在向我们发射地空导弹!能是一场误会?你不认为最好呼叫他们,告诉他们这是一场误会吗?”

  “不能,”罗斯答道。

  “为什么不能?”

  “因为,”芒罗说,“我们不想在拉瓦马格纳机场备案。从技术上说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正在侵犯扎伊尔领空。”

  “天哪!”埃利奥特说。

  罗斯一言不发,继续在电脑上工作着。她按了一个又一个键,力图消除显示屏上的静电干扰。

  “当初我同意参加这支考察队,”埃利奥特嗓门大了起来,“并没有想到会栽到这一场射击战中。”

  “我也没想到,”罗斯说道,“看来我们的回报比预料的要高。”

  未及埃利奥特答话,芒罗就用手臂勾住他的肩膀把他拉到旁边。“不会有什么事的,”他告诉埃利奥特,“那都是些过时的60年代的萨姆导弹,这些导弹之所以爆炸是因为其中大多数导弹的固体推进器因年久而爆裂了。我们没有危险。只管照看好埃米,她现在需要你的帮助。让我和罗斯干活。”

  罗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飞机在离金属箔片八英里处盘旋,她必须迅速决断。然而她刚刚遭到一次极大的而且完全出乎意料的挫折。

  欧日财团联合考察队从一开始就抢在了前面,现在要比他们早大约18小时20分钟。在离开内罗毕之前,芒罗和罗斯就拟定了一个计划,该计划将不仅消除他们和欧日联合考察队的时间差,而且可使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考察队比联合队提前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