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61-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太平军教官都被声响唬得到处乱窜,下面那些摸过来团练更是手脚发凉,前进不得了。误入陷阱已经很倒霉,现在对手摆明了知道自己要偷袭,不光有陷阱,还布下了伏兵,看着无数火把组成一条条火龙正朝自己站立地方涌了过来,那些团练早没了偷袭勇气。
“妖蛆听着!这里是太平天国鄞县宣传喇叭,现在宣读最新新闻……尔等已在天军数万大军重重围困下,成了瓮中之鳖,全部覆灭不过旦夕之间,这时候尔等还妄图偷袭天军,破坏天军包围,逃之夭夭吗?此种穷极无聊举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天军很欢迎尔等离开妖垅,只要你们敢出来,天军很乐意将尔等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不使一兵一卒跑回老巢。尔等不过一群走投无路之死狗,能奈我天军如何?李锷、应廷璋这俩个匪首,现在已称为僵尸,没有灵魂了,现在这种举动,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就如快要淹死之人,只要有一根稻草,那也是拼命要抓住的。在我军严密防御下,尔等目标是永远也不可及的。亏这俩人挖空心思,想出偷袭一着,可是你们还要不要老巢了?你们这一出,正方便天军顺利拿下妖垅。就算不出,也不过拖延几个时辰彻底完蛋罢了。总之,你们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偷袭不过是李锷、应廷璋穷极无聊的妄想,是垂死前可耻的小插曲,天军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消灭一切顽抗到底之匪徒!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们将李锷、应廷璋俩匪首斩首,或者捆起来交给天军,我们将保证你们及家人人身安全。各位被蒙蔽乡民听着!马上放下武器离开李、应二人,免得天军攻进妖垅,鸡犬不留下,枉害了尔等区区性命……”
刚刚停止喊话的喇叭这时候又响了起来,而且声音比刚才还要嘹亮。
“撤!快撤!”惊叫连连,几十团练抱着脚,一瘸一拐以超过他们过来时的速度,飞快溜回山寨,接着大门紧闭,再也不敢出来了。
团练前脚刚逃回去,后面那些追兵发出哄笑声,接着火把同时熄灭,响成一片的乒乓声也渐渐稀落,终于不再响了。只有偶尔有一枚枚炮仗飞到半空中炸响,白光一闪,沿着团练逃跑道路,梭镖、砍刀、青衣、草鞋、头巾丢弃一地,证明今天晚上这里曾经有人活动过。
“里面人听着,现在发表评李锷、应廷璋垂死挣扎偷袭天军计谋之破产书。今日凌晨,被我天军团团围困之团练匪帮在走投无路下,集结部分人马,离开老巢,妄图撕开一条通道,好争取幸存一条狗命。可是他们的阴谋在我严阵以待天军打击下,不得不可耻地失败了,只落得个仓皇逃窜之下场。这更证明了尔等已是穷途末路,逃脱不了灭亡命运,也证明了在天军威势之下,任何敌人不过是跳梁小丑,虽一时上窜下跳,也是摆脱不了覆灭下场,与天军为敌者,终究会被打倒在地,再被践踏一万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现在诵读《侍王李世贤劝四民诚心向化纳贡投诚谆谕》:本藩Н嵲诒В胛常⒛盥释林嗣瘢局泄缫幔视谝宦肥φ鳎坏阈睦垂檎吒е缘拢戳俚型端痴咭啻远鳌缬型帕返仁拢僖嗽缭缃馍ⅲ热糁疵圆晃颍宋妫咕芡跏Γ痉ǖ鼻卜⑿凼Γ醇又锝耍霾簧杂泄萌荨
看着出来偷袭的团练,连仗都没接一个,灰溜溜地跑了回去,马口铁皮做成的大喇叭再次开始骚扰攻势,史秉誉饶有兴致听了一会儿,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味道,捅了桶杨沪生问道:“哎……大哥,我总觉得侍王做的文章可没有我做的好听,可那些家伙怎么读我写的东西,一个个有气无力,读起侍王的谆谕,却声情并茂,我在这里都可以闻到一股子酸味?你这些大嗓门到底是哪里找来的宝贝啊?”
杨沪生狡黠笑道:“怎么?难道你觉得你这个小小的监军可以跟殿前户部又正地僚开朝正忠军师顶天扶朝纲侍王雄千岁……相提并论吗?对人家将雄千岁的谆谕念得有声有色,你这小心眼就不舒服了?”
史秉誉连忙转头四处张望,旁边只有邓肯还看着黑暗里的山寨发呆,并没注意到俩人这里。干笑两声,史秉誉有些狼狈自嘲道:“哪里哪里,不要说和雄千岁相比,就是跟宝天义右军主将黄大人、进天义讨逆主将范大人相比,我们这小小的监军那也是跟地上蚂蚁差不多。哪里敢不舒服啊……我只是觉得雄千岁的谆谕文绉绉的,念起来很是拗口,可这些人却好象并没什么困难。”
杨沪生点了点头,打个哈欠,舒个懒腰,姿势慵懒:“这是自然,这些人都是我从月湖书院绑架过来的。”
“啊?!月湖书院绑架过来的?!”史秉誉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杨沪生:“老大你不是人民警察吗?什么时候改行当绑匪了?”
杨沪生横了史秉誉一眼:“瞎嚷嚷什么?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天军一攻占宁波府,什么县学、府学、月湖书院因为教授孔夫子的妖书,统统关闭。那些书生没什么本事,整天躲在城里无所事事,我看他们可怜,让他们到军中混碗饭吃,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当然啦……有些家伙不明白我们是干什么的,对我军并不了解,又自以为读了圣贤书,自己也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害怕见到刀啊枪啊什么的,这些人先绑起来,再好好开导开导,他们自然明白我这都是为他们好。恩,让他们从天上回到人间,我这也算是替孔圣人锻炼他的门生,免得他们空谈误国。”
2006…5…20 21:42:00
中华杨
第 38 楼
第十一章(三)
史秉誉苦笑看着面前一副理所当然应该如此的杨沪生,不知如何说他。他知道自己这位大哥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有些太想当然,自己以为是好事,一猛子就扎了下去,也不顾别人感受如何——这脾气更多是当警察时候惯出来的。把一群书生绑架到军营来了?要是到最后还有心里不服的,到时候他们笔下杨沪生形象绝对光辉不到哪里去。
“我说难怪呢,搞了半天你找了帮学八股的家伙当宣传员,怪了,这些人不是文质彬彬吗?怎么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这你也不知道?”杨沪生奇怪地看着史秉誉,笑嘻嘻眨了眨眼:“别人整天有事情做,这些书生除了写字,就是捧了书本大声朗诵,不然显示不出自己对孔圣人的文章有多崇敬。久而久之,除了西北唱山歌的,恐怕就这些人嗓门最大了。”
史秉誉点点头,有些惋惜地叹口气:“唉,整天读没用的东西,也不学些经世济民实际东西,难怪中国会慢慢落后于世界……他们学的那些有什么用?除了文人自己明白,天下普通百姓又有几个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学八股,还是先学我如何写半文半白文章,让天下人大多能听懂才是。”
杨沪生斜瞄史秉誉一眼,暗暗偷笑,史秉誉在半道上赶写出来的那些东西又哪是他自己的了?杨沪生怎么听怎么觉得耳熟,不用问,这些肯定是史秉誉从解放战争中劝告围困之敌电文里摘抄下来的。现在他手头没有那些电文,只能凭印象东摘一点,西抄一些,于是写出来东西也不伦不类,说文不文,说白也不白。现在倒好,他将那些全当成自己作品了。
“杨大人……大人究竟在下面部署什么东西,让那些土匪前进不得?”邓肯左思右想,实在想不明白那些土匪悄悄过来,怎么突然全乱了阵脚,哑谜压得久了,心里十分难受。
预料中李锷、应廷璋组织的团练偷袭失败,杨沪生心情极佳,既然邓肯现在问了起来,杨沪生也不再逗他玩了,爽快地回答道:“这个啊,实际上从山寨下面,到周围各山每条通道都埋设了大量竹签,浇了猪尿的竹签,又尖又利,只要一脚踩上去,非刺穿脚掌不可。黑灯瞎火的,那些团练光顾着上面了,如何注意到脚下?自然要倒霉那么几个。”
“竹签?”
“不错,就像长长的铁钉,将之埋在地下,只露出上面尖利一截。”
邓肯想象一下那些团练兵丁一步步正向上挪动过来,突然脚下踩到尖锐的钉子……整个人不寒而栗。“MY GOD!杨大人太……”邓肯说不下去了。“太”字后面跟着的无非是*诈、狡猾、阴险、毒辣、卑鄙、无耻、品质低劣、行为下流……等等等等贬义词汇,只是现在杨沪生是邓肯这个总教官的顶头上司,加之在盐业专卖上,邓肯还需要仰仗杨沪生给他扫清阻碍,他可不敢让杨沪生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杨沪生倒是兴致不错,没注意冷汗直冒的邓肯,很是得意在旁边自恋:“太聪明了?还是太机敏了?呵呵,尽管说出来好了。我自己也觉得自己这一手很不错。”
史秉誉冷哼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就美去吧。不过是叫几十个乌合之众望而却步,就以为自己真是什么诸葛亮了,自恋狂!”
杨沪生很是同情看了眼史秉誉,一耸肩:“唉,我就知道你要妒忌我,不过这也没办法,谁叫本人足智多谋呢?一般来说,蠢人是无法理解天才的。”
“天才?天生蠢材!”
邓肯才没兴趣搭理俩个监军大人在这打嘴皮子官司,他一个问题刚刚得到答案,马上又出来新的问题了:“大人,埋设竹签需要很多人手,很长时间吧?”
“这个自然。”杨沪生不再搭理嘲讽自己的史秉誉,肯定说道:“主要是为了隐蔽自己摆设竹签阵,一切活动必须得等天黑下来才能进行。太阳落山后,前一旅在后面埋锅做饭时,高明辉指挥着三千人已经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竹签到各地埋设了,这个工程足足花了他们半宿时间。”
“三千人?!”邓肯眼珠子再次瞪大。
“是啊,为了让部队能多休息,我让东钱湖那边福利院里的人们提前两天进山,张海强、王得贵他们各旅占领三十八都各图时,福利院里的人也到了这里,休息半天,我们一到,他们乘夜开始工作。”
邓肯自然知道福利院,当了总教官后,杨沪生曾经不屑地告诉他,在东钱湖还有别人赠送给他的三千精兵,邓肯饶有兴趣跑过去一看,这才明白为什么杨沪生把精兵两字念得特别重。
“呃……大人为了胜利,真是倾尽所有啊。”邓肯翻了翻白眼,不知是该赞叹杨沪生有先见之明,还是该说他胆小如鼠。对付区区几百乌合之众,除了动用自己和其他教官训练后“精锐”的前一旅,还将两千五百民军与福利院里那些需要人照料的老弱病残人士也拉了出来。小小的赤水居然挤进来六千多人,不用打,光挤也能将那些土匪挤死了。
邓肯自然不知道,动用福利院三千人马,杨沪生那是有更深一层考虑的。
这两天到镇海去的黄呈忠回到了宁波,将史秉誉找去,询问关于招收新兄弟事宜。
宁波府城监军衙门里突然出现三十来名洋人,接着这些洋人又同时失踪,如此大事件自然传的沸沸扬扬,不光府城太平天国各官员知道,连江北租界各国领事也知道,英国领事夏福礼还专门派人过来交涉,要求太平天国交出被他们绑架的洋人兄弟。只是这些日子来,租界里的英国人和太平军多有摩擦,大家彼此看对方不顺眼,总是要拧着对方意思做,夏福礼要求交人,陆总制别说没见到那些洋人,就算真的绑架了,他也决不会交给夏福礼。夏福礼在暗地里调查后,发现失踪的都是其他国家人士,里面没一个英国人,而那些国家领事对本国人士失踪又好象没什么动静,这事最后才不了了之。
陆心兰自然知道三十来名洋人跑到哪里去了,他在鄞县有着无数眼线,虽然很多眼线调查不出什么东西来,可这么多洋人,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引起轰动。杨沪生可以将地方民情压下去,他又如何阻止陆心兰的眼线告密?况且杨沪生本来就没想到要将自己聘请外国教官的事情向太平天国官员隐瞒——有些事情对上正大光明进行,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偷偷摸摸搞,最后又被发现,结局总归好不到那里去。
黄呈忠这段时间刚好接到侍王李世贤谆谕,要求他和范汝增派遣一支部队渡海攻占被清妖盘踞着的定海城,将浙东清妖彻底铲除干净。黄呈忠带到这里来的太平军,包括莲蓬党武装,都是从山里出来的,渡海作战对他们来说,未免太难了些。这时黄呈忠自然想到用*海的宁波人,去攻打定海城。为此黄呈忠在镇海期间,要求助天侯汪义钧将所部人马扩大到三千人,准备进行渡海作战,回到宁波,听陆心兰说鄞县监军杨沪生和史秉誉正在招兵买马,聘请教官,黄呈忠自然认为俩位监军办事得力,自己还没开口,他们先替自己解决兵员问题了。
黄呈忠夸奖史秉誉和杨沪生办事干练,要俩人快快招收兵马,送往军中准备作战。史秉誉当面答应,回过身和杨沪生一合计,兵自然是要送的,可自己训练出来新军却不能白白送给黄呈忠——他们还指望这支军队替自己南征北战呢!如何能人家一开口就送了出去?——要送只能送卢七姑给自己的三千精兵。
这次漳村作战(赤水属于漳村)调动人马极多,就算没有调动如此众多人马,枪一放炮一响,宁波府内那些大人们自然也会知道。交给黄呈忠的人马要是没有参加这次战斗,黄呈忠一问起来,那还不知自己藏私?于是三千福利院精兵被杨沪生拉上战场,让他们也参战一回。插竹签是这些人,点火把的是这些人,至于近万条步枪乒乒乓乓响了半天,那是这些人将成串鞭炮丢进马口铁桶,声势自然浩大。让这些人在赤水之战中摇旗呐喊,还忙活半天,黄呈忠到时候问起来,这些人自然能很自豪地告诉黄大人,自己在杨监军手下是如何奋勇杀敌了。
邓肯发现在赤水这里汇集的兵马越来越多,不由想要刨根问底,看看这里到底有多少军队:“大人是否还动用其他我所不知道部队了?”
“没有,就这么多了。人太多,我哪来那么多米给大家吃?小小的赤水汇集这么多人,这可是拖不起的。邓肯盖兵,天亮后攻打土匪山寨战斗,我希望半天时间就能结束。决不能久拖下去。是否能顺利结束战斗,这全看你们这些日子训练效果了。”杨沪生脸上严肃下来:“这次作战除了观察开花弹效果,还是是对我军前一旅前段时间训练的一次检阅,我希望经过这次战斗,大家能尽快成长为合格军人。”
邓肯皱着眉头点头不语。训练才多少日子,前一旅连队列都走不好,这时候却让他们参加战斗,幸好从夜里偷袭来看,前一旅面对的敌人并不算强,不然这次真要丢人现眼了。
(第十一章终)
2006…5…20 21:43:00
中华杨
第 39 楼
第十二章(一)
清晨,太阳刚露出半边小脸,白蒙蒙的淡雾给山间披上一块柔曼的薄纱。群山从沉睡中刚刚醒来,迎着太阳半边笼罩在橘红色光影下,充满生机,活力四射;另外背着太阳半边就阴暗多了,懒洋洋的,显得很是寂静。
“快……快……粤匪上来啦,快上寨楼!”
山寨里响起脚步声,十分忙乱,又显得低沉无力,不大一会儿工夫,百多名面容憔悴衣不遮体的穷人出现在寨墙上,手中梭镖无力地指着下面。
听到粤匪上来了,竺泽生拖着比他高多了的梭镖,半睁着迷糊的眼睛,腿脚踉跄地往寨墙那边跑,嘴里还一直恨恨念叨着粤匪实在欺负人。
竺泽生原本是奉化人,当范汝增率领的太平军攻破奉化县城时,他和家族其他人一起逃难进了四明山,当时是漳村乡绅李锷接纳了他们竺家,不光给竺泽生家吃的,还答应竺泽生,等春天到了,他李家田地允许竺泽生租种。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看着李锷慈祥的笑脸,竺泽生自然恨不得肝脑涂地报答乡绅收留自己大恩大德。当李锷组织团练时,不过询问竺泽生是否愿意跟着他干,竺泽生连想都没想,拍着胸脯马上答应。他是一条恩怨分明的汉子,恩人相求,岂能缩头缩脑当乌龟?
不当乌龟的竺泽生成了李锷嘴里“有前途,是条汉子”,要求别人学习的榜样。竺泽生在奉化城里族叔开办的商铺里当过学徒,大本事是没有的,为人机灵倒有一些,开始听表扬自己还乐呵呵的,可听多了,别人不烦,他先烦起来。幸好他烦恼日子没多久,他就和李锷招来三百来兄弟上山砍竹,摆炉炼铁,每人做了杆梭镖,又按照山里猎户鸟铳样式,打造了几十条鸟铳,扯上一面旗帜,这就算成了“守土卫乡”的乡勇了。
成军后竺泽生跟着李锷东游西逛,维护地方治安。东边太平军派人来了,他们要热诚款待,西边与太平军为敌的吴方临来了,他们又要笑脸相迎,只要双方不在自己山头犯事,随便他们怎么折腾,李锷和他的手下只是不管。从李锷接待双方人来看,竺泽生觉得自己的恩人对吴方临的人马要热情多了,不光好吃好喝招待,有时还跑到山里好几天才回来。而对太平军他就显得稍微冷淡了些,要粮食那是肯定没有的,要人手送些老弱应付应付,而且半路上还常常出现蒙面土匪,将送的人又给拦截下来——竺泽生自己就扮演过这种蒙面土匪。
入得山多终遇虎,竺泽生在当了一回蒙面土匪后,就一直担心恩人这种厚此彼薄的做法,要招惹太平军猜疑,说不定会引火烧身。果不其然,昨天传来消息,三十八都除赤水外,各图均被太平军占领,人家打着大旗征讨“勾结清妖”的李锷、应廷璋来了!这边行李还没准备好,打前哨的人还没派出去,外面各山头已经旌旗招展,彩旗飞扬,将小小的赤水围了个水泄不通。派人去和太平军沟通,那边人一口咬定李锷、应廷璋勾结清妖,说是他们有确凿证据用来证明,想要说清楚?可以!让李锷、应廷璋俩大妖头跟着他们到府城去申冤好了,英明的监军大人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连竺泽生都知道李锷跟大岚山的吴方临关系良好,李锷、应廷璋又如何敢去府城?况且进了府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想拿他们怎么样那还不看监军大人心情是否高兴?如此沟通自然是不欢而散。外面摇旗呐喊,里面紧张备战。可惜,现在通往外面的各条道路都被封死,想到大岚山求救兵,那是去不了了。
从旗帜上就可以看出外面人多势众,里面人心惶惶,外面却也没有乘机攻打山寨。一直到天黑的时候,从东边又过来一支军队,竺泽生他们这才知道,包围自己的那些人之所以没进攻,就是在等这支远道而来的大军。
半夜里,各山山头都点起了篝火,李锷和应廷璋刚命令部下分批警戒,其他人休息,准备应付第二天将要到来的大战,可外面新来的那支军队,不知用什么法子,冲着山寨开始喊话,声音很大,你捂着耳朵也能听到,什么“属于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啦,什么“对抗天朝,必然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落得万人唾弃,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啦,还有什么“凡天军攻击之时负隅顽抗者,必叫尔与李锷、应廷璋一起毁灭,共同下地狱”……竺泽生他们想睡都睡不好,声音直往耳朵里钻。说一遍听过就算,讨厌就讨厌在,同样的话语,外面一遍又一遍念叨,听得多了,自然是心烦意乱,让人着急上火。
不光是喊话,还时不时东边扔个炮仗,西边丢个烟花,夜空里绚烂的火花十分好看,可惜现在不是春节,自然也没人有兴趣欣赏。在绚烂的烟花照耀下,不时有人跑到寨门外,说偷袭不像偷袭,说挑战不像挑战,只能说这些家伙是在挑衅。当没有烟花炮仗,大地陷入黑暗时,竺泽生和其他乡勇又躺在地上揣测是否太平军要偷袭……这样自然无法好好休息。
紧张大半夜,外面那些太平军并没有偷袭,说着同样内容,那些喊话的也许自己也觉得枯燥乏味——他们喊了半天,里面没有一个人当真,全当放屁了——或许是太晚了,那些喊话的也困了想要睡觉,声音渐渐低沉下来,竺泽生刚把噪音当成催眠曲,进入半睡状态,李锷又将他们拉了起来:既然粤匪不偷袭,想要养足精神天亮交战,他足智多谋的李锷自然不能让粤匪梦想成真,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问候问候你了。
于是睡眼朦胧的竺泽生跟着几十人,提着梭镖悄悄离开山寨,去偷袭昨天天黑才到的军队。
偷袭还没开始就以惨败草草收场,那些太平军不知什么时候,在地上遍布只露出一截的竹签,走在前面的当时就让竹签刺穿脚掌,蹲在地上哭爹喊娘再也站不起来,竺泽生幸好站的*后,前面一叫,他们几个在后面的当时就傻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了。接着就是一个大号炮仗突然炸响,到处都亮起了火把,成千上万火把将天空照得通红,借助夜幕掩护去偷袭的乡勇突然暴露于火光,这种滋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