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36 与拉玛相会-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都是崭新的,就好象刚出厂的产品一样。这些都是无法解释的。
  想到这些,一般人也许会害怕,甚或感到恐怖,然而,对诺顿来讲,情况却相反,他感到兴奋和喜悦。在这里将要作出的发现格远远超过他们斗胆希望过的最大数量。队长心里想,我们等着瞧吧。看拉玛委员会对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反应!
  他在脑子里把所看到的景物旋转几十度以后,这口深井马上就变成了一条两头封闭着的长隧道。很明显,“下边”是指他刚刚攀登完的那个梯子和扶手阶梯的方向。
  他正紧紧地贴附在一个高达16公里的弯曲悬崖面上,悬崖的上半部则当头悬挂,并与现在是天空的弓形顶部汇合在一起。在他底下,梯子向下延伸五百多米的第一层平台为止,扶手阶梯就从那里开始,这条庞大的无比的扶手阶梯以高屋建瓴之势直泻而下,诺顿根本无法想象它的规模。
  他现在是在圆柱体的顶部而不是在底层。他象一只苍蝇,倒着身子在穹形天花板上爬行,下面是五十公里的垂直落差。每当队长脑子里钻进了这一形象时,就必须最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要不,他就会惊慌得六神无主地紧紧抓往梯子。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拉玛”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圆柱海上面升起了雾气,幽灵般白色雾柱已急剧地向“拉玛”的轴线方向倾斜着升到了几百米的上空,由于向上涌来气体竭力想甩掉多余的速度,那白色雾柱就变成一股散开的湍流。信风开始在天空描绘自己的图案,这个圆柱世界里,很快就要掀起万古以来的首次热带风暴了。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十九章 水星大使
 
  拉玛委员会的每个委员都出席会议,这可是许多星期以来破天荒第一次。佩雷拉博士曾预言“拉玛”会有飓风,这一预言现在已被证实,因此,当主席请佩雷拉发表意见,预测一下“拉玛”的气候还会有什么变化时,他特别注意把话说得很灵活。
  `大家会理解到,”他解释说:“在“拉玛”那种奇怪的世界里,气象变化可能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情况。不过,如果我的计算是正确的话,那里不会再发生风暴,环境不久就会稳定下来。`技玛,内部的温度会缓慢地升高,直到“拉玛”到达近日点——以及在绕过近日点以后-…不过那与我们无关,因为那时,“大力号”飞船早就必须离开了。
  “那么他们不久就可平安无事地再回到“拉玛”里去了?”
  “他们回去一次很有必要,”水星大使说:“只要有可能,我们对于“拉玛”的一切都必须尽力了解。现在形势已经完全变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以为“拉玛”是无生命的。但是,我们现在再也不能硬说“拉玛”是个弃物了。它们根据编排好的程序去执行某项任务。这任务也许对我们非常不利,虽然听起来好象有点剩耳,但是我们确实也该考虑考虑自卫问题了。”
  “谢谢你,’水星大使说,“这种危险性也许不大可能存在,不过,凡涉及到人类未来的事,我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而且,可以说,我们水星人对此特别关心,也许我们比其他人更有保持警觉的理由。”
  大多数人认为,水星与地狱十分相似,不过,水星人对自己那个稀奇古怪的星球却非常自豪。
  事实证明,这一星球在许多方面却是太阳系的要冲所在。远在人类登上水星以前,这一星球不同寻常的密度就已表明,它蕴藏着一些重元素,水星上的宝藏使人们惊异万分,由于有了水星,对与人类文明休戚相关的一些重要金属将消耗殆尽的一切担心推迟了一干年。这些宝藏所处的位置非常好,这里的太阳能比冷冰冰的地球上要多十倍。
  取之不竭的能源,难以穷尽的金属,这就是水星的含义。它那巨大的磁力发射器能将制成品弹射到太阳系中任何地方去。
  “我觉得你的论点有些道理,大使先生。”主席慢吞吞他说,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主席先生,我的建议是,首先我们必须对事实情况有所了解,然后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拉玛”的地理情况一如果我可以用这一名词来表达的话——我们是知道的,但对其性能我们仍然一无所知。整个问题的关键是,“拉玛”有没有推进系统?它是否能够变换轨道?我很想听听佩雷拉博士对这个问题高见。”
  “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多,”那位外空生物学家回答说,““拉玛”最初当然是由某种装置推动发射的,不过,那很可能是一种外推进器。至于“拉玛”本身有没有推进器,我们还没有发现什么线索。“拉玛”的外壳上肯定没有火箭排气口,也没有别的类似装置。”
  “不过,我有理由肯定,如果“拉玛”的确有推进系统,那一定是我们现有的知识完全解释不了的装置。它实际上可能是200多年人们一直在谈论的那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宇宙力①。”
  【① 宇宙力(spacedrive)指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一种新型作用力,目前尚届幻想。】
  “它不存在,”戴维森教授突然插进来说:“牛顿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宇宙力纯粹是胡扯,相信我的话吧。”
  佩雷拉突然用拳头在桌子上“砰”的一声捶了一下,并且喊道:“原来如此,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南边的悬崖——对了,有道理!”
  “请看“拉玛”的纵剖面图,”佩雷位打开了地图很兴奋他说,“圆柱海夹在两座悬崖之间,这两座悬崖在“拉玛”内部整整绕了圈,北边的那座只有50米高,而南边的差不多有半公里高,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呢?一直没有人能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假如“拉玛”能自行推进——加速时使北边那一头在前边,海中的水就会往后移动,南边的海平面就会上升。也许会上升数百米,因而就有了南边的悬崖。我再算算看……”
  他开始急促地书写起来,过了很短一会儿时间——不超过20秒,他满面春风地抬起了头:“知道了这些悬崖的高度以后,我们就能计算出“拉玛”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如果它超过一个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分之二,海水就会溅上南部大陆。对质量高达十万亿吨级的物体来讲,那是个很大的重力加速度。如果你要在星际空间里移动,这就足够用的了。
  “非常感谢你,佩雷拉博士,”水星大使说,”你讲了很多情况,我们耍好好考虑一下,主席先生,我们是否能向诺顿队长强调指出调查南极地区的重要性?”
  主席以毫不掩饰的惊讶神情看着水星大使,在整个外文官生涯当中,他从末这佯惊讶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水星大使居然也具备发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想象力。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二十章 新启示录
 
  “出了什么事,鲍里斯?”座舱门关上以后,队长问道。
  “队长,我请求获准使用飞船的专用直通线路,以便与地球直接联系。”
  “你当然知道,这样做必须向我提出正当的理由。所有的供我们使用的频道都由于传送资料而忙得不可开交。这是私人急事吗7”“不,队长。这远比私人急事更为重要。我给给地球教会发一封电报。”
  “请你详细地谈一谈好吗?”
  “队长,这与“拉玛”到太阳系来的意图有关,我党得我已经发现了它的意图。”
  “讲下去。”
  “看看这一切吧。“拉玛”中空而内无一物,也没有生命,但是它适于人类生活,它有水,我们能够呼吸它的空气。“拉玛’从宇宙深处飞来,目的地是太阳系。如果这一切纯属偶然,那就太难以使人相信了,此外,“拉玛”看起来不仅新,而且显得似乎从末使用过。”
  诺顿想,我们已经多次讨论过一点,罗德里戈另外还有什么意见要补充呢?”
  “我们的宗教信仰告示众生;耶稣当有临世之日,但我们不知道耶稣会以什么方式临世。《圣经》里对此作过暗示,如果这不是那耶稣第二次临世,那可能就是第二次末日审判。诺亚的故事描写了第一次末日审判。我相信`拉码,是一艘宇宙方舟,它被派遣来拯救那些值得拯救的善男信女。”
  座舱时很长时间鸦鹊无声,倒不是因为诺顿不知道说什么好,而恰恰是他想到了许多问题。到底提哪些问题更为得体,他没有把握。
  最后诺顿用一种尽可能温和而又不作任何承诺的口吻说:“这种论点倒挺有意思。我呢,我不信仰你们的教义,不过,它似乎挺讲得通。”
  “鲍里斯,我还有几个问题。再过三个星期“拉玛”就抵达近日点了,然后它就会绕过太阳,象来时那样以同等的速度飞离太阳系。那么进行末日审判或者运送那些…噢…,经过选择的人们的时间就不多了一不管以哪种方式来进行。”
  “说用对。所以,当“拉玛”到达近日点时,它必须减速,进入一个停靠轨道——很可能其远日点位于地球轨道上,它在那里可能再一次变换速度,与地球会合。”
  这个扰乱人心的解释颇有说服力。如果“拉玛’打算停留在太阳系里,它现在行进的方向倒很正确。最有效的减速办法是尽可能接近太阳,在那里制动。罗德里戈的理论或它的变种是否真有道理,马上就会见分晓。
  “还有一点,鲍里斯,现在是谁在操纵“拉玛”呢?”
  “关于这点,圣经上还没有哪一切教喻能有所启示。可能是一个机器人。
  也可能是——一个精灵,那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任何生命形态的迹象都着不到。”
  “鲍里斯,我告诉你该怎么办吧。”队长突然拿定了主意。在事情变得十分棘手以前,他要结束这一场谈话,他认为自己想出一个很好的折衷办法。
  “你能不能……嗯,把你的意思概括地表达出来?”
  “我想可以。”
  “那末,如果你写出来的东西能使人听起来象明白无误的科学理论,我就把它作为特急件发往拉玛委员会,同时给你的教会发一份副本。这样大家都会满意了。”
  “队长,谢谢你。我感到很满意。”
  在罗椅里戈离开以后,诺顿和驾驶台通了话,作了必要的授权。他觉得自己应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妙,何况,万一罗德里戈说对了呢?
  这一招也许使他更有机会挤进被拯救的芸芸众生当中去。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二十一章 蜻蜓号
 
  当他们沿着现在已十分熟悉的阿尔法密封舱系统走廊往前漂移时,诺顿心中盘算,他们是不是过分急躁而没有谨慎从事。他们已经在“大力号”飞船等待了48小时——极其宝贵的两天——时刻准备着,一旦情况发展到必要时,他们马上可以离开。但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他们开启了最后一个密封舱的的门,漂行到毂形中心周围导索网里,诺顿首先往意到的是亮度的变化,它己不再是刺眼的蓝色,而变成了远为柔和素淡的颜色,这使他想起地球上有点薄雾但却很明亮的白天。
  六个“拉玛”人造太阳把巨大的管状云体照得插明,茧形光柱在云层里弥散开。北大陆这边的三个太阳的位置坯能透过云层清楚地确定出来,而在圆柱海另一头的三股阳光却混成了一条连续不断、十分明亮的光带。
  云层下面现在正发生什么事呢?诺顿暗自想迢。风暴总算停止了。正是那风暴的离心作用,在“拉玛”轴线周围把云层分割得这佯均匀对称。除非出现别的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现在下去不会有危险了。
  诺顿目送着玛瑟、卡尔弗特和玛伦三个人信心十足而又迅速地“游”下了梯子。
  他们到了梯千底下的平台上,准备沿着扶手阶梯向下去,玛瑟照例测试了一下空气。
  他看了一下计量器,说道:“见鬼!”
  “出了什么事?”卡尔弗特问他。
  “计量器出了毛病——读数太高。奇怪啊!我以前可没碰到过这种事。我要在呼吸器上测试一下。”
  玛瑟把计量器拔了出来,再用它测量了一下“拉玛”的空气,然后脸上掠过了一丝笑意,“氧气含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这意味着我们全部可卸掉防护面具了,那岂不是再方便不过了吗?”队长说,“简直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消说,与所有的宇航员一样,诺顿对那些好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事情总是深为怀疑的。
  玛瑟把他的面具打开了一条细缝,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口气口那种象从坟墓里散发出来的霉味没有了,过分干燥的现象也已泊失,空气有点闷热,但并不使人不舒服。玛瑟觉得这与一些热带沿海地区的夏夜气候十分相似。
  他们小心翼翼地、一言不发地在雾海里继续往下滑,卡尔弗特刚能看到前面十米远的玛瑟的模糊身影,而朝后看时,玛伦与他保持着同样的距离。
  卡尔弗特猜测他们差不多快到第四个平台了。等大家聚拢起来后,玛瑟轻声说:“喂,你们听到了什么声响没有?”
  “是啊,”玛伦过了一会儿说,“好象是凤声。”
  他们继续往下滑行,向第五平台前进,这时,那奇怪的声音越来越响,它听起来很熟悉。玛伦喊着道:“你们现在听出来了吗?”
  透过浓雾,从谁也说不清有多远的地方,传来了连续不断的流动倾泻的轰鸣声。
  他们在第五个,也就是倒数第二个平台停了下来,这里,在最北端的圆顶上,“拉玛”展示了另一个奇迹。。
  他们听到的声响就是从那里传来的。在三、四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条瀑布从隐藏在云端中的一个地方倾泻下来,他们一言不发地盯着它看了许久,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逻辑告诉他们,在这个自转的天体里,任何一个下落的物体都不可能笔直往下掉,但是,一条向旁边弯曲的瀑布,它的落水点竟离源头的正下方有数公里远,这可是一件极不平常的,令人骇怕的事。
  “如果伽利略生在这一天体上,”玛瑟开了口,“那些力学法则一定会把他搞得糊里糊涂。”
  “咦,水已不那么蓝了,它现在呈豆青色。那说明什么问题呢?”
  “与地球上发生的情况可能一样。劳拉把这片海水叫做有机汤,一经化学反应,就会产生出有生命的物质,情况也许正是这祥。”
  “仅仅几天功夫!地球上却需数百万年。”
  “按最新估计,需375000000年,啊,氧气原来就是这样产生的。“拉玛”以极其惊人的速度驰过厌氧微生物阶段①而达到光合植物阶段——只用了大约48小时。天晓得明天将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出现?”
  【①厌氧微生物阶段(anaerobicstage):指生命发生早期阶段,厌氧菌生存在无氧气中,细菌从固态或液态化合物中取得必要的氧,以供新陈代谢之用。——译注】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二十二章 超级建筑群
 
  短暂的春季内暴一过,“拉玛”也就又恢复了宁静。平原边上那个平静的海正等待着承载百万年来的第一艘船只。
  这是一个很小的救生筏,是用六只存放货物的空桶拼凑起来的。外面用轻金属框箍得很牢。这个救生筏在阿尔法营地建造安装,并在它下面装上活动轮子,然后大家拖着它在平原上走了十多公里路;宇航员们前前后后精疲力竭在忙了好几夭。也许这是一场赌博,但却可能一本万利。”
  “我们坯没有给它取名字呢,队长,你意下如何?”
  诺顿笑了笑,马上又变得严肃起来:“我已经为你们想好了一个名字,就叫它‘决心号’吧!”
  随后,主要负责设计这条船的巴纳斯中土征求三名志愿人员,在场的人员都举起了手。
  “对不起,我们只有四件救生衣。鲍里斯、吉米、皮特,你们都搞过航海,咱们一道来试试乘它出海吧。”
  乘客们在权当座位的桶盖上坐好,随后,路比就打开了油门,二十干瓦的马达呼呼地吼起来,减速齿轮的传动链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在规众一片欢呼声中,“决心号”解缆启航了。
  五公里的水面在地图上很不起眼,而当你到了海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航行不过十分钟,北部大陆五十米高的悬崖款好象很远很远了。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纽约城并不因此而比以前显得更近一些。
  诺顿心里想:怎么搞的,每当我觉得对“拉玛”的情况有所熟悉时,“拉玛”就又出现一些新的奇迹。“决心号”平稳地一直往前开去,船上的人一次又一次地觉得,好象自己总是被挤压在一个其大无比的巨浪的波谷当中,这个巨浪两边向上弯曲,渐渐垂直地竖起来,最后汇成了一个液体拱门,在他们头项上16公里的高处悬挂着。现在水是有生命的。这里每匙水都含有数千个球形单细胞微生物,就和地球海洋里早期存在的浮游生物形式十分类似。
  平稳地航行了20分钟以后,纽约城已不再是远不可及的小岛了,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这座“城市”里的一切非常象“拉玛”,也是三合一式,它有三个相同的圆形建筑群,或叫超级建筑群,它们伫立在呈长椭圆形的基地上。从毂形中心拍摄到的照片表明,每一个建筑群本身又被分为三等分,好象一块馅饼,按120度切成三等分一样。
  看来,拉玛人使用三合一(iripleredundancy)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盥封舱,扶手阶梯,还有人造太阳,都是这样的例子。在特别重要的地方,他们甚至更进一步。纽约城的布局是三合一的三次重复(triple-trlpleredun-daI1cy),这可说是个极好的范例。
  路比驾驶着“决心号”朝当中那座建筑群开过去。第一个登岸的是诺顿队长。他回头对三个同事说:“你们留在船上,等我到了墙顶再说。如果看到我挥手,皮特和鲍里斯就跟我来。路比,你别离开船,以便我们随时都能解缆离开。如果我遭不幸,你们就向卡尔报告,并听从他的指挥。遇事多用脑子,别逞能,明白了吗?”
  诺顿跨上最后一级台阶,他发现墙顶很平,约有10来米宽。大墙内壁上有许多交替设置的斜坡滑道和阶梯,通过它们下去20米,就抵达主要街面。
  他看到的一切实在复杂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他首先用电视摄影机慢慢地照了一张全景扫描象,然后,他向伙伴们挥了掸手,并通过无线电话与海那一边通话:“任何活动的迹象都没有,一切都鸦雀无声。来吧!上来吧,让我们马上开始探测活动!”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二十三章 制造人的工厂
 
  十分钟后,诺顿队长就得出了结论:这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自机器。
  “谁来猜猜看?”诺顿终于开口,向所有能听到他声音的人间道:“如果这是一座工厂,那未它生产什么东西?它的原料又是从哪儿来的?”
  玛瑟从遥远的对岸答腔了:“我想大概从海里,据医生讲,这海水含有差不多所有你能想得出来的东西,”
  “想得不错,卡尔,不过,纽约城用来干什么?”
  无论是从飞船,从毂形中心,还是从北部平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展然没有一个人答话。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发言了。
  “对,这的确是一座工厂。队长,原料也许是从海里来的,因为地球上就是这样的,不过方式不同罢了……我认为。纽约城是一座工厂,……是一座制造拉玛人的工厂。”
  不知是谁,在什么地方扑嗤笑了一下,但一下子就收住了,听不出来是谁。
  这个远离人间的纽约城,是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由许多同心的短圆弧组成的,这些圆弧通过辐射状幅条互相联在一想。
  这里十分宁静,但人们觉得它比“拉玛”那一端开阔平原上的宁静更令人感到难以忍受。机器总该有点串响,但这里却什么声响都没有。
  他们终于来到了这座城市的最尽头,随后,他们爬上了环绕城市的坝墙顶,极目向海南端望去,这绝壁向乎把抗玛分成了两部分——通过望远镜观察来判断,这一半最复杂,变化最多。从他站的地方望出去,阴森漆黑,真有点令人毛骨依然。人们很容易把这堤岸看戍是监狱围墙,它把整个大陆都圈了起来。 





《与拉玛会合》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