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腐蚀-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璁记起了已经被他渐渐淡忘了的系主任杜微教授…… 
    五年前,当杜微和方爽初到沙漠,他们与王璁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频繁的。杜微三天两头到宇航中心发电报,请他们转告王璁,要往沙漠里运什么仪器,要代查什么文献,或者询问系里的工作情况。那时候,王璁常为自己未跟杜微一起奔赴沙漠而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负疚,所以他对杜微的托付总是尽力去办。特别是在杜师母病倒的时候,王璁日夜守候在她身边,劝慰师母,请她宽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王璁知道杜微和方爽困守在沙漠之中,没有多大进展,与他们的联系就慢慢减少。在王璁当上代系主任之后,工作忙碌,就很少顾及杜微和方爽了。杜微仍不时由宇航中心转来电报,要查阅文献,王璁忙不过来,把这些事儿交给了自己的助手。 
    尽管这样,每逢过年过节,王璁总是记起了杜微。公务再忙,他无论如何也要抽空去拜访师母,问候一番,以尽师生之礼。 
    在杜微的“桃李”之中,杜师母最喜欢的,莫过于王璁了。她觉得王璁文质彬彬,既聪明,又很懂人情。这天,当王璁拎着一盒月饼来看望时,杜师母不由得记起六年前的往事:在中秋之夜,王璁和方爽一起来了,杜微请他们吃“团圆饭”。杜微自己动手,做了一碗红烧鱼,而她则做了一碗清炖鱼汤。杜微问起助手们的“食后感”,方爽说红烧鱼太咸,清炖鱼太淡,王璁则说红烧鱼肉美,清炖鱼汤鲜…… 
    
    王璁放下月饼,关心地问候师母的身体健康,问起系里的会计是否每月把杜微教授的工资送来。想不到,师母告诉他:杜微在几天前来过电报,说是研究工作有了重大进展! 
    尽管杜师母说不出“重大进展”的具体内容,然而,王璁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平常的信息。 
    在回家的路上,月明如洗。王璁望着银球般的月亮,那上面出现的不是嫦娥的形象,而是杜微的形象。王璁暗自思忖道:“难道他们是‘几年不鸣,一鸣惊人’?” 
    王璁已经走到自己家门口了。不知怎么搞的,他突然转过身子,朝自己的助手的家走去。 
    王璁细细翻阅着助手收到的宇航中心转来的杜微的电报,他明白了:杜微和方爽正面临着重大的突破! 
    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妻子和三岁的小女儿,正在清凉的月光下等着他吃“团圆饭”。妻子是个俊美而贤慧的女性,生物系的助教。 
    王璁无心赏月,吃了几口月饼,就独自到书房里去了。他背剪着双手,来回踱着方步——这是他陷入沉思的习惯动作。王璁的心情,是复杂的。这几年,他一直暗暗地为自己没有陷身沙海而庆幸。如果当年跟随杜微去的话,今天他不会成为代系主任、副教授,也没有温暖的小家庭。 
    然而,如今他猛然发觉,经过几年苦心经营,沙漠深处已经竖立起高高的发射架,即将把一颗震惊世界的科学明星发射出去!王璁是很懂得科学“行情”的人,他相信自己从电报中所作出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他明白,如果天外恶魔真的在沙漠深处被制服,这将意味着什么? 
    王璁对那颗科学明星一旦发射成功以后的形势,作了这样的估计:对于杜微教授来说,倒没什么,因为他本来就已经是国内微生物界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物,新的胜利将会提高他的国际声望。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老师名望的提高,将会使王璁也沾光。王璁最担心的是方爽,他俩本是“脚碰脚”,同班毕业,同时留校,同时成为杜微的研究生,同时当助教,同时提升为讲师。王璁深知,论业务,论才智,他在方爽之上。正因为这样,杜微教授喜欢他胜过喜欢方爽。这几年,王璁发表的论文接二连三,已经是副教授,再这样继续下去,过几年教授的桂冠自然会戴到他的头上;方爽呢,这几年一个字也未发表过,依旧是个讲师而已。要知道,从助教升到讲师并不算难,从讲师到副教授却不那么容易——许多人在学术上没有成就,一直到退休,也只是个讲师呢!然而,一旦方爽“一鸣惊人”,那样重大的学术成就会震惊世界微生物界的。到了那时候,方爽从沙漠凯旋而归,不仅可能被越级擢升为教授,甚至当个学部委员也不在话下! 
    
    黑格尔说过这样的话:“嫉妒便是平等的情调对于卓越的才能的反感。”一股强烈的嫉妒感,冲击着王璁的心扉。他的心跳怦怦加快了,他的耳根热了,他的眼睛也红了。 
    第二天上午,王璁向沙漠深处发去一纸电文:“欣悉进展神速。如需助战,当尽绵薄之力。” 
    想不到,当天中午,宇航中心就转告了来自大沙漠的信息:杜微教授很欢迎王璁参加到征服烈性腐蚀菌的行列中去!杜微教授认为,他能够很快弄清楚烈性腐蚀剂的分子结构,下一步便是如何用化学方法人工地合成它。然而,在沙漠之中,人少力单,限于条件,不能开展这项规模宏大的工作,希望王璁组织一个班子,邀请化学系的教师参加,着手这个重要项目的研究。由于烈性腐蚀剂是非生命物质,不会像烈性腐蚀菌那样会传染、繁殖,因此在滨海大学开展这样的研究工作是安全的,不会造成污染。 
    
    王璁满脸愁云一扫而光,立即复电:“照办。” 
    六 
    为了便于随时联系,滨海大学生物系也设立了专用电台,与沙漠深处进行对话。从此,电文不必请宇航中心代转了。 
    在生物系实验大楼里,出现了一间特殊的实验室——天花板、地板、四壁、门窗、桌椅、仪器,全用银光闪闪的金属钛做成。 
    王璁到底是富有才华的人,在他的领导之下,经过一年努力,人工合成烈性腐蚀剂的工作,很快就有了眉目。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批外国同行前来参观,王璁穿着笔挺的西装,用流利的英语向同行们介绍生物系的情况。当他陪着同行们走过一间实验室,那银亮的紧闭着的门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尽管杜微曾一再关照过王璁,“不到火候不揭锅”,切不可过早向外介绍研究情况,然而此刻面对着那么多外国同行投来的期待的目光,一种无法抑制的炫耀的感情,使王璁开了口,透露了这一惊人的研究工作。 
    这消息当然几乎使外国同行们目瞪口呆。他们把王璁团团围住,无论如何要参观实验室,王璁只得以“防止传染”为借口挡驾了。 
    半个月后,世界微生物学会主席约翰逊先生发来了电报,邀请中国派出学者前往讲学,介绍第一次被人类擒获的太空微生物——烈性腐蚀菌。《世界微生物学报》编辑部也发来电报,愿意立即发表中国学者的这一研究论文,并告知将按该刊最高稿费十倍的标准付给酬金。编辑部认为,能够发表这样的论文,将使《世界微生物学报》增光。 
    说出去的话,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两份电报都是拍给王璁的,不过,约翰逊的电报中并未指出邀请王璁。王璁本来想马上把电报转交杨校长,但是细细一想,觉得还是先电告杜微的好。 
    杜微的回电很快就发来了。当然,他批评了王璁过早地“揭锅”。不过,话既然讲了出去,国际上又这样重视,就当派人出国讲学。派谁呢?唯一的人选,就是王璁!因为杜微和方爽不能离开沙漠——万一身上或飞机沾带了烈性腐蚀菌,后果不堪设想。 
    杜微的电报,正是王璁想得到而果然得到的答复。王璁匆匆来到杨校长办公室,把国外来电、沙漠科幻,多么美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随之不断向后延伸,永无止境,因此保留了最久远的美丽…… 
    来电,都放在杨校长面前。 
    于是,王璁又得到了他想得到而果然得到了的答复:“既然国外来电邀请,而杜微教授提议你出国讲学,校领导也同意。” 
    轻轻松松,顺顺利利,王璁出国讲学就这么定了下来。王璁那白净的脸上,泛起了喜悦的红晕。 
    紧接着,王璁着手办理另一件大事——写作论文。 
    王璁有点踌躇起来,荡漾在嘴角的笑意也消失了。因为这项研究工作是杜微和方爽花了多年心血所做的,王璁对于详尽的情况,并不了解。尽管王璁文思敏捷,然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璁只做了化学合成方面的一部分工作,只能写这一小部分。 
    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请杜微和方爽写作论文。 
    王璁在给杜微和方爽发去电报之后,又习惯地背剪双手,踱起方步来了。他们会不会留一手? 
    会不会不把关键性的数据写上去?——特别是方爽,跟他“脚碰脚”,也许会留一手。根据他的经验,在科学界,留一手是常有的事。不留一手,怎能在关键性的时候胜人一筹呢? 
    王璁不断踱着方步,又担心起另一个问题:论文该怎样署名?署名,是件大事儿,表明论文发表后所带来的学术荣誉应该属于谁,这就像在专利权证书上签名一样神圣。王璁认为,这篇论文的作者,当然是三个——杜微、方爽和他。署名的顺序,可能是杜微、方爽、王璁。把杜微这样的权威放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是科学界的惯例。关键是他与方爽的排名顺序,如果把方爽排在他的前面,那么…… 
    
    杜微曾说过王璁“聪明过人”,但又“聪明过度”。此刻,王璁不停地来回踱着,内心正在受着聪明过度的折磨。 
    一个多星期以后,长长的电文,从收报机中泻出。不言而喻,发来的是论文电稿。 
    王璁迫不及待地看着电文。在论文标题之后,照例是作者的姓名。尽管王璁聪明过人,这一次却万万没有料到,名列首席的不是杜微,不是方爽,不是王璁,竟然是李丽! 
    像闪电一般,在王璁的眼前浮现着一位姑娘的倩影:脸色红润,鼻子小巧挺直,嘴唇微微噘起,一对黑宝石般的大眼睛,一头棕黄色的波浪形烫发……王璁对她是那么熟悉,一度把整个身心交给了她。然而,经过六个春秋,他淡忘了…… 
    王璁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他没有想到,杜微和方爽还一直牢记着她,把她的名字放在第一个。 
    王璁的视线重新落在电文稿上。在李丽之后,写着另三位作者的名字,顺序为杜微、王璁、方爽。 
    这又使王璁的心猛烈地颤动了一下。尽管他很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排在方爽之前,但是他很难置信从沙漠中发出的论文稿上会是这么排列的! 
    王璁一字不漏地读着长长的论文。他是内行,一看就知道论文的内容很扎实,条理清楚,数据详尽,没有“留一手”的痕迹,这使王璁深感满意。论文中以显著的地位提到了李丽,称颂她是烈性腐蚀菌的发现者,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描绘了烈性腐蚀菌的形态的人,第一个指出了烈性腐蚀菌不能腐蚀金属钛。她的这些发现,为尔后的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论文建议把烈性腐蚀菌命名为“李氏菌”,以纪念这位为此而献身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 
    
    王璁把论文一连看了三遍,论文的执笔者是方爽。王璁除了根据杜微教授的意见,补充了化学合成部分的内容之外,其余的一字未改。他把论文译成英文,送去打字。 
    论文的英文打字稿送来了,王璁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行作者名字上,自言自语道:“李丽已成故人,放在首位无碍。杜微放在第二位,理所当然。至于我放在方爽之前,原文如此嘛!” 
    王璁一边得意,一边自我安慰。 
    一切,都如愿以偿。 
    尽管王璁也曾出过国,不过,由于他资历浅,在国际会议上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而已。然而,这一次今非昔比。他,成了红极一时的新闻人物。他的形象,出现在报纸上、电视荧光屏上、电影银幕上。 
    “王——征服太空恶魔的英雄”,“王——像钛一样不畏腐蚀的人”,“王——开创了微生物学的新纪元”,“王——太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国外报纸用大字标题,向读者介绍了尊贵的王璁先生。王璁看到这些报道,心花怒放,他从未享受过这样高的荣誉。然而,当他一想到沙漠,他的炽热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虚感。荣誉与虚浮,交织出一张花色复杂的感情之网。多少年来,王璁日日盼,夜夜盼,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闻名世界,想不到这一天果真到来时,他的内心却又隐隐地感到痛苦。 
    
    雪花般的宴会请帖,向王璁飞来。王璁一天出席三次宴会,还应接不暇。 
    在世界微生物学会主席约翰逊举行的私人宴会上,他在跟王璁频频干杯之后,半开玩笑地对王璁说:“王先生,你考虑过没有?也许,你们的这一成就,会获得世界科学奖金!” 
    “哦?”王璁吃了一惊,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 
    “真凑巧啊。”约翰逊眯着碧蓝的眼睛,双眉一扬,笑嘻嘻地说,“世界科学基金会规定,如果某项获奖成果是由许多人做出的,至多只能有三人获奖。获奖是莫大的荣誉,可是常常由于只能三人得奖而引起一场纠纷。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叫做‘摆不平’。你们这项研究,正巧是你和杜先生、方先生三人合作,将来三人一起获奖,不会有什么纠纷。王先生,让我冒昧地为预祝你获得世界科学奖金而干杯!” 
    
    真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学会主席随便说说的话,深深地印在王璁的脑海之中。尽管王璁也了解,一年一度的世界科学奖金是由S国科学院在极为秘密的会议上评定的,不仅获奖者本人事先不知道,外国科学界人士也无从预闻。约翰逊的话,当然是酒后闲聊罢了。不过,这几句话却提醒了王璁——那篇还没有交出去的论文打字稿上,印着四个作者的名字!王璁在作学术报告时,虽然谈到了李丽为此而牺牲,但是谈到研究工作时,只提到了杜微和方爽。这样,约翰逊当然以为论文的作者是三个。 
    
    深夜,王璁穿着羔皮软底拖鞋,在宾馆的打蜡地板上来回缓缓踱着。他低垂着脑袋,紧皱眉头。 
    桌上,摊着论文打字稿,还有一瓶刚买来的退色灵药水。 
    讲学将于明天结束,论文必须在明天交出。王璁很庆幸,约翰逊在今天提醒了他。 
    王璁收住了脚步,在桌子前坐下。论文上,清楚地印着四位作者的姓名:李丽 杜微 王璁 方爽 
    王璁手里拿着退色灵药水,瓶塞下插着一支毛笔。这支笔朝谁的名字上一涂,转眼之间,谁的名字顿时就会从纸上消失。 
    去掉谁的名字好呢? 
    去掉杜微,去不掉,也用不着去掉;去掉自己吧,当然不可能; 
    刷掉方爽吧,嗯,这正是自己所希望的。不过,方爽去不得!去掉了方爽,显得自己太露骨了,会惹麻烦的。把方爽的名字排在自己的大名之后,已经算是很委屈他了;想来想去,唯一可以去掉的,只有李丽! 
    看到李丽的名字,王璁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姑娘爽朗而迷人的形象。 
    王璁记得,当李丽考入滨海大学生物系的第一天,他就对李丽产生了好感; 
    王璁记得,他借解答难题和指导实验,逐渐接近李丽,而又不敢吐露真情。那时,这种“热水瓶”式的单相思,曾多么痛苦地折磨着他;王璁记得,当李丽终于发觉他在暗暗地爱着自己,投来羞涩的目光时,又曾使他感到多么兴奋; 
    王璁记得,在李丽毕业时候,他曾千方百计把李丽的名字写入留校名单,而李丽却坚持要到边疆的宇航中心去工作,要他在留校名单上擦去自己的名字;难以忘怀的往事,使王璁犹豫了。要去掉李丽的名字,使他受到良心的责备! 
    然而,不久,王璁又终于找到了去掉李丽的理由:第一,李丽并没有参加研究工作,何必把她作为论文的作者;第二,在论文中已经很郑重地提到她,并建议用她的姓来命名烈性腐蚀菌,这很够了…… 
    王璁拿起了小毛笔,手显得有点颤抖。当他的手朝“李丽”两字伸去时,抖得更厉害了。他咬紧了嘴唇,竭力镇定下来,终于用退色灵刷掉了李丽的名字。 
    王璁顺手拿起一张报纸,遮掉那只剩下三个作者姓名的论文。谁知报上赫然大字,又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王——征服太空恶魔的英雄!” 
    七 
    王璁回国不久,就收到《世界微生物学报》编辑部寄来的三本杂志。一打开,论文刊登在首页,赫然印着“杜微、王璁、方爽”的大名。 
    杜微和方爽仍不断来电,报告新的信息:他们正在着手研究一种“抗腐蚀剂”。这样,在使用烈性腐蚀剂时,凡是不需要被腐蚀的部分,涂上抗腐蚀剂,就不会化为齑粉。这是降服天外恶魔的重要武器。杜微和方爽在荒漠上开始度过第六个冬天。 
    雪花飞扬,朔风呼啸。上午八点整,王璁来到温暖如春、窗明几净的系主任办公室里,习惯地沏好一杯龙井绿茶,把台历翻到新的一页——十一月十日。 
    电话铃声响了。 
    “一上班就来电话?”王璁随手拿起了耳机。 
    从耳机上传来接线员的清脆的声音:“滨海大学生物系吗?S国通过通讯卫星打来长途电话,请杜微、王璁或方爽接电话。” 
    这突如其来的长途电话,使王璁的心一下子提到喉咙口。 
    “S国?世界科学奖金?”王璁那灵活的脑子中,在一刹那间,马上闪过这样的念头。王璁意识到这是很重要的电话,按下了电话机上的录音键。这样,录音机就能把通话声录下来。 
    王璁屏气敛息听完了电话,以为自己在做梦。他按了一下还音键,从电话中传出刚才通话的录音,从头至尾重听了一遍,方知不是梦。 
    电话是S国科学院秘书打来的,通知他,为了表彰中国微生物学家杜微教授、王璁副教授和方爽讲师在研究天外微生物李氏菌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决定授予本年度的医学和生理学世界科学奖金。授奖仪式在十二月十日。秘书还委托王璁,把这一通知转告另外两位获奖者——杜微教授和方爽讲师。 
    王璁的目光重新落在台历上,他这才意识到:今天是十一月十日,离十二月十日正好一个月。 
    按照惯例,S国科学院总是授奖前一个月,把获奖消息用长途电话通知获奖者本人。台历也证实不是梦,绝不是梦! 
    王璁克制着内心的极度兴奋,把录音磁带复制了一份。他带了复制磁带,驾驶着轿车,直奔校长办公室。他心里想:等请示杨校长之后,再通知杜微和方爽。看来,为了去掉李丽的名字,还得向杜微教授作一番解释工作。不过,杜微也许不会责备他,因为不去掉李丽,名列第四的论文作者——方爽,就不会成为世界科学奖金获得者呀。就用这样的理由向杜微教授解释吧…… 
    
    王璁连敲门都忘了,一把推开校长办公室的门。他一眼就看见,杜师母正坐那里,跟杨校长谈话。 
    王璁机灵的脑袋中,立即猜测道:难道S国科学院通知了杜师母?她已经知道这消息? 
    杨校长站了起来,对王璁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正让秘书打电话找你!” 
    王璁在杜师母身边坐了下来,这才发觉气氛不大对头,杜师母的眼眶里,噙着泪花! 
    发生了什么事情?王璁仿佛又堕入梦境,对于眼前急剧的变化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从。 
    杨校长见王璁呆呆地坐着,便说道:“你还不知道?听听这长途电话录音……” 
    杨校长一按电话上的还音电键,传出了通话录音,语调是低缓而沉重的:“杨校长吗?我是宇航中心。对,对,我是宇航中心。向你报告一个不幸的消息。 
    “今天是十一月十日。我们在每月十日、二十日、三十日,总是按时给杜微和方爽同志空投给养,一月三次。今天清晨五点,当我们用无线电联络时,对方没有回电——这在六年中是第一次。 
    “喷气运输机按时起飞。七点五十分,飞临目的地上空,没有人出来接货——这在六年中也是第一次。 
    “喷气运输机无法在沙漠中降落,只好一边照旧空投物品,一边发急电告知我们。估计是杜微和方爽同志出了意外。 
    “我们准备立即派出救护队。总指挥部认为,救护队中必须配备微生物学专家,指导这一抢救工作。 
    “我们等待你的回电。”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王璁那发热的脑袋上。 
    王璁抬起头来,看到杨校长正用恳切的目光注视着他。王璁明白这目光中所包含的意思——希望王璁能够奔赴现场。显然,王璁是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既是杜微教授的高足,方爽的同事,又是熟悉烈性腐蚀菌的专家。 
    如果说,在六年前,当李丽发生意外时,杜微决定带一名助手奔赴现场,是从两人之中选一个,那么,如今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了。 
    面对着校长,面对着师母,王璁张口说出这样的话:“由校领导决定吧。” 
    “那你马上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