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之祸害-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可惜,佛祖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恶魔或许能听到。

“效果不错,继续!”

杨丰举着望远镜,看着毒雾弥漫的清军阵地上那些隐约朦胧恍如挣扎在幽冥中的身影,很满意地对郭勋说道。

后者立刻下达命令。

十八门臼炮继续不停地向清军阵地发射着du气弹。

而就在同时,数以万计的明军士兵正在检查自己的刺刀,当然还有护目镜和碱水毛巾,对于氯气不需要防毒面具,弱碱水就能解决这种东西,至于毛巾更不值一提,手摇针织机现在已经开始在很多家庭作坊使用,毛巾袜子什么的都已经出现在普通人家。

至于护目镜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氯气这东西对眼睛伤害也挺大,不过必须得等空气中浓度降低后才能冲上去,现在这种时候上去一样是找死,碱水毛巾在高浓度氯气中可撑不了几下,反正也没必要太着急,等把清军熏得半死了再上去挨个拿刺刀捅就行。

臼炮依然在持续不断开火。

每一门大炮旁边堆积的炮弹在不断减少,然后新的一车炮弹立刻运过去卸下,杀戮的机器就这样高速运转,四里外的崤山上黄绿色毒气弥漫,就像清晨弥漫的雾霭,在阳光下显示出一种诡异的美丽,不断有清军士兵惨叫着,踉踉跄跄地从这美丽的风景中钻出,然后绝望地倒在地上咳嗽着惨叫着,挣扎着向着天空伸出手,似乎在祈求不存在的神灵来拯救他们。

但可惜,这毫无用处。

“殿下,卑职怎么觉得后背有点发凉啊!”

郭勋毛骨悚然地说。

他周围一帮军官很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话说就算明军也没有这么欣赏过du气发威的场面,当初在浙东使用是在大雾中,等明军冲上去的时候,毒雾已经散开,清军虽然也是死尸堆积,但对于这些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军人来说那点场面没多大刺激性。

但这一次不同,大好晴天,明亮的阳光下,看上去还挺好看的雾气,和清军那地狱般的场面对比起来,的确很有点让人后背发凉。

“这算什么,本王还有更狠的呢!保证中毒的人咳嗽时候一直到把烧烂的肺一块儿咳出来!”

杨丰说道。

他正研究如何用乙醇脱水制取乙烯,而他现在已经有了硫化氢的工业化生产能力,这两样加起来就是乙硫醚,乙硫醚加氯气就是二氯二乙硫醚。

好吧,它其实叫芥子气。

不过这东西难度稍大一些,更重要的是经济价值不高,不像氯气一样杀人的同时还能给他赚大钱,这东西除了杀人基本上没什么别的用途,最多能拿来治牛皮癣,但还有很大副作用,另外如果使用的话,还得给士兵配备防毒面具,这东西可不是碱水毛巾能对付,总之在目前需求情况下使用芥子气并不比使用氯气更划算。反正就算是氯气,这年头也没什么人能抵挡,只要把碱水毛巾的秘密保护好别让自己敌人知道就行,这些毛巾都是由锦衣卫负责制作,普通士兵并不知道毛巾上到底有什么,其实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持续不断地du气炮弹打过去,那浓度根本不是这东西能对付的。

事实上在接下来,那十八门臼炮轰了整整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时间里,它们向崤山的清军防线上,总共打了一千多枚du气弹,占杨丰这批du气弹总量的五分之一,那弥漫开的黄绿色毒雾完全淹没了清军防线上的一切,甚至到最后都已经没有清军再跑出来逃生了,只剩下隐约的惨叫声不到从那里传来,搞得大白天整个战场上阴风阵阵。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在东南风的吹刮下,那黄绿色毒雾逐渐散开。

望远镜的视野中是一片地狱般的尸山,无数清军的死尸堆积着,在渐渐淡去的雾气中变得清晰起来。

“进攻!”

杨丰说道。

头顶热气球上,传令兵立刻挥动旗帜。

“前进!”

“前进!”

……

所有那些等待的明军士兵中立刻响起了军官们的喊声,就像经典的排队枪毙时代战争场景一样,一名名戴着白手套举着军刀的明军军官,带着一队队端着上刺刀的步枪的明军士兵,就像一片红色潮水般向着清军阵地席卷过去。

196。第196章 难题

明军士兵于洪在树木和堡垒的残骸中悠闲地走着,手中上了刺刀的步枪,不断重复着刺和收的动作,轻松穿透脚下每一个清军士兵的心脏。

不论死的还是活的,统统都是照着心脏一刺刀。

锋利的三棱刺无疑最适合这种工作了,刺进清军身体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阻力,甚至有时候连肋骨都能轻松刺断,如果刺中的是还活着的,当刺刀拔出的时候,还会有鲜血就像泉水般从伤口处向上喷出,在阳光下看着极其刺目,当然,这种感觉对于他这样的老兵来说,早就已经是不值一提了,打到现在他都忘了自己杀死多少清军了。

三十还是五十?

或许应该今天就能超过五十了吧?

他正在想着,手中步枪上的刺刀很随意地刺向脚下,忽然间好像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他下意识地一低头,脚下躺着的是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身上穿着黄色棉甲,这时候还没完全死透,正瞪着死鱼一样的眼睛,茫然地望着天空,甚至于洪的刺刀都扎在他胸前了,都没有任何反应,如果不是嘴还在动,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生机。

“玛的,大热天穿这么多干嘛!”

于洪无语地说道。

就在同时他的手猛一用力,那刺刀瞬间穿透棉甲,一下没到了根部,紧接着他向外一抽,就在带血的刺刀抽出一刻,鲜血立刻喷射而出,那年轻的清军将领喉咙里响了一下,似乎好像喊了声额娘,但紧接着脑袋一歪闭上了眼。

就在同时数千里外的南京,一张用廉价布料装饰起来的木床上,一个四十左右的****正像狗一样趴在床上,背后一个大胖子正像骑马一样兴奋地冲击着,还不停抽打着她的pi股,那美妇习惯了般在那里很机械地哼哼着,突然间她不知道怎么的愣了一下,紧接着不顾一切地直起身子来,瞪大眼睛好像在倾听什么。

胖子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掀倒。

“玛的,老子可是花了钱的!”

他暴怒地骂着,抓住那美妇头发一下子重新按倒,紧接着抓起旁边的皮鞭。

“爷饶命啊!”

那美妇赶紧抱着头喊道。

“玛的,还以为你在宫里当宜妃娘娘呢?”

胖子这才扔下皮鞭,骂骂咧咧地重新扶枪上马,在宜妃娘娘身上继续驰骋起来。

“你说什么?”

陕州城内,年羹尧薅着一名军官领子,面目狰狞地吼道。

“大,大人,那贼军放毒攻破崤山,守军全军覆没,如今正向陕州而来。”

那军官带着一头冷汗说道。

“那王爷呢?”

年羹尧吼道。

“王爷,王爷生死不明,不过贼军放毒时候,他就在前沿呢,估计这时候已经薨了,大人,别管王爷了,贼军已经过崤山,恐怕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到城下了!”

那军官哭丧着脸喊道。

陕州虽然也算城高池深,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要塞,这里主要是当作后勤基地,真正的防御就靠前面崤山,而且能打的清军都在崤山,正常情况下就算崤山战败失守,清军也能撤回来再守陕州,但可惜杨丰的du气弹让崤山守军全军覆没,根本就没有逃回来的,这里总共不过几千后勤部队而已,根本不可能阻挡住汹涌而来的明军主力。

他这样一喊,年羹尧迅速清醒过来。

的确,胤祺恐怕也就死了,死了就死了吧,这又不是过去死一个阿哥那就是天大的事,这时候死个阿哥就死了吧,都死那么多了,也没必要太在意,年羹尧为胤祺默哀了一下之后,迅速抛开了这个问题,然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撤退命令。

不跑?不跑就是等死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撤退,只是他率领大营转进而已,转进到灵宝去,然后留下几千充当后勤部队的绿营固守陕州,至于他们守不守就跟他无关了,反正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死守函谷关了,这座在原本秦函谷关位置重修的要塞是他最后的防线,另外也是关中的第二道大门,后面的第三道大门是潼关,但那里是八阿哥胤禩的防区。

就在年羹尧出陕州,向着几十里外函谷关亡命狂奔的时候,明军第一军在南线也同样使用du气弹熏开了雁翎关,和第四军几乎齐头并进通过崤山,并且首先抵达陕州城下。被年羹尧留下来死守的绿营不负所望的开城投降了,话说都到这种地步了,哪还会有绿营继续给康麻子效忠,没有机会投降是一回事,有机会投降那还不赶紧的。四千多绿营在看到明军前锋旗帜的一刻就赶紧打开城门,一边剪着辫子一边出城欢迎王师了,紧接着他们被随后赶到的杨丰撵去崤山清理清军死尸。

话说那儿还有两万多具清军死尸等着清理呢。

另外他们还得帮着炮兵把那些大炮推过来,当然,只是部分大炮,就像那些二十四斤臼炮,十五斤长炮之类,重量可都得奔着四五千斤,这样的大家伙想要通过这片群山是不可能的,能通过的只有那些火箭炮和九斤短炮,七斤轻炮。而且即便是这些东西想通过崤山,那也得费一番力气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清军把防线设在硖石以西的原因,实际上再向东一直到观音堂都是防御的好地方,但设在那里的话,清军也没有能力保证后勤。

事实上崤山就是一个分界线,在崤山以东明军的机动性不会受到严重影响,毕竟那些道路虽然不好但也是勉强能走的,可崤山这条路就不一样了,想要通过得很费上一把力气。

而这也正是杨丰最发愁的。

大炮过来还不算什么太难,毕竟还是能过来一部分,难的是以后怎么走这条路满足后勤保障。

那山路根本就不是路,实际上就是千年来车轮不断碾压,最终在岩石上碾压出来的两道车辙,车辆通过也只能走这些车辙,就跟轨道交通一样,只不过现代轨道是在地面上,这种轨道是碾压出来的沟槽而已。而且还不只是这样,很多地方还是在山间凿岩石开出的类似栈道一样的东西,这个哪怕普通人步行通过,都走得提心吊胆,就更别说那些重装备了。

很显然,运输问题正在卡住明军的脖子。

“关键是这崤山,如果仅仅是攻破函谷关和潼关,以目前情况,咱们勉勉强强也就凑合着了,无非就是多雇佣些老百姓,哪怕小推车推,扁担挑,也足以供应了,但要是咱们继续往西打,那么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而且咱们向西进攻的话也没有别的路可以满足供应,走北线更麻烦,横穿太行山的运输线比这更难走。”

陕州城内,第一军军长冯祯对着地图说道。

事实上他还说少了,因为杨丰接下来还准备继续向西和向南分别进攻陇右和汉中,而这些地方同样别指望能有正常路走。

李光地设想的烧掉栈道苟延残喘可不是假的,这时候从关中南下汉中只有几条栈道,主要是褒斜道,也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个栈道,从眉县开始一直到汉中,横穿数百里茫茫群山,其中很多地方都是靠着搭在木头上的架子通行,这样的道路想通过明军的重装备那不是一般的难,其他子午道,傥洛道也都是一路货色,傥骆道就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哪个鸟道。

而过了汉中还是这种路。

从汉中进成都必须得走金牛道,而且只有这条路,这条路和其他也没什么区别,甚至于更狠,在悬崖峭壁上凿栈道的路段也有的是。

明军不是冷兵器时代,一人拎把刀扛张弓就能打天下,粮食供应不上大不了抢,后勤压力没那么大,但明军全是火器,甚至重火力的配置,还超过北洋时代的绝大多数军阀,他一个旅光大炮就三十四门,北洋时代的军阀有几个能达到这水平?正因为这样他的军队对后勤要求也格外高,而现在他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康麻子了,而是崇山峻岭和古老的不堪重负的交通体系。

“这装备体系得升级了。”

杨丰忍不住感慨地说。

的确,他的装备体系得升级了,首先这样的情况下步兵的单兵火力必须提升,也就是说必须大规模换装后膛枪,纸壳子弹也没什么大不了,以步枪的射速来弥补重火力的受限制。

第二他得开始使用炸药了,这样可以减轻火炮重量,尤其是可以大量装备迫击炮和小口径火炮,比如更适合山地的七斤以下级别。而这个关键是硝酸,但硝酸的工业化生产得依赖合成氨,这个对他来说暂时还是不现实的,那么也就只能使用硫酸加硝石的老工艺,但硝石他又必须得用钠硝石,而钠硝石的国内主要产地在鄯善,而打到鄯善却又必须面对运输能力的限制。

好吧,这就是一个圈儿。

总之,他现在很麻烦。

“殿下,南京送来的急报。”

这时候一名侍从拿着一份文件向杨丰报告。

杨丰接过打开很随意地看了看。

“这倒是个好消息,咱们以后有足够的苦力来开山辟路了!”

他笑了笑说道。

197。第197章 奴隶制帝国

南京送来的是远征军在南洋的战报。

罗璋率领的远征军正在横扫整个南洋。

实际上在安不纳岛海战失败,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接连被明军攻克后,荷兰人就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他们真正的要塞就只有马六甲和巴达维亚,其他地方都是些小的贸易站,连前两者都被明军摧枯拉朽般攻克,更何况这些连驻军都没有几个,而且分散在各岛互相无法支援的小据点。庞大的明军舰队只需要一座港口一座港口地炮轰下去,然后一座港口一座港口地登陆接收就行,截至杨丰收到的这份报告为止,整个爪哇和苏门答腊及附近各岛的荷兰人都已经被彻底肃清。

这场战争除了给大明帝国政府增加了大概三千万龙元的掠夺收入,还有大批如油田,橡胶园,甘蔗种植园之类,大概估价四千万龙元的固定资产之外,还有差不多一万五千名战俘……

或者也可以说奴隶。

“殿下是想让他们来修路?”

冯祯说道。

“当然,我可没兴趣白白养活他们,我要在硖石凿一条从山底穿过的隧道,大概得有三四里路长,这样火车就不需要从山上爬坡过去了,直接从山下穿隧道而过就行,这么大的工程估计不死个一两千人是不可能的,既然这样就让这些鬼佬来干好了。”

杨丰说完对侍从说道:“立刻传令南京,把所有战俘全部押到这儿来,另外再给罗璋传令,让他在南洋多抓些棕奴,至于怎么干找个奴隶贩子教教他,所有棕奴都要照老规矩阉了,然后也都送到北方来。接下来咱们还有太多修路的活儿,打下西安后必须向陇右继续进攻,关陇道也必须得进行大规模修缮,不说把铁路铺过去,至少也得先修到能通行载重马车的程度。”

夺取西安后,他必须全力向西进攻,他的目标就是一直打到天山去,到鄯善去挖那个巨型的钠硝石矿,然后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硝酸,接着制造炸药,从火药时代全面进化至炸药时代。

这样的话关陇道,也就是从关中穿过六盘山至陇右的这条路就必须修好了,虽然以后真正的运输还得依靠铁路,但恐怕至少十年内,他是没有能力把铁路修到鄯善的,这样短期内还得依靠公路。

同样这种活儿也是要大量死人的,最好也是由奴隶来干,从南洋大规模抓棕奴就行,当然不是自己动手抓,雇佣海盗,挑拨不同宗教国家战争买战俘,这些西方奴隶贩子在非洲常用的手段,都可以移植到南洋来,既可以给自己抓奴隶又可以大规模减少南洋人口方便汉人移民,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这些年他一直这么干。

大明境内使用奴隶已经很平常,不仅仅是杨丰自己拥有的那些矿山,就是民间矿山也在使用这些奴隶,以前还有人买黑奴,但后来棕奴开始大量引进后,立刻就没有人买黑奴了。毕竟从非洲运到这里的成本要高得多,买一个黑的足够买三个棕的,但一个黑的干活儿再好也肯定不如三个棕的,当然无论是黑的还是棕的,那都必须是阉了的,也不是说全割,都是和胤礽一样,只是劁了俩蛋,这样基本上什么都不影响。

实际上这时候中国人口并不多,战前在籍人口才不过两千万多点而已,加上不在籍的也不会超过一亿,而这应该算整个国家的,包括西北东北雪域在内所有地方加起来的,实际上真要算到杨丰目前控制区,总人口数还不到四千万,使用奴隶是很必然的选择,毕竟杨丰的特殊土地制度摆在那里,不会有破产农民被逼着到矿山冒死去赚钱。

他们连一些工厂都不爱去。

至少短时间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工业时代最血腥的原始积累,就由奴隶们开始好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南洋那边有几千万棕奴呢,旁边还有几千万倭奴呢,再向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白奴呢,大明以后就不缺奴隶,英国的血汗工厂里好歹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些奴隶们又不需要发工资。

多好的事情啊!

就这样监国大人的命令立刻送往南京。

而杨丰则继续接下来的战斗。

因为跨崤山的后勤运输不可能供应两个军的作战,所以向西进攻的任务交给了第一军,第四军转入防守,防守从洛阳一直到陕州的运输线,主要工作就是剿匪。

不过一个军也足够。

明军现在一个军拥有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重炮旅,总兵力加起来那都快三万了,而清军经过一系列战斗后损失惨重,估计真正能打的八旗和蒙军加起来在函谷关的不会超过两万,就算潼关的守军增援函谷关加起来也就最多三万,三万对三万,明军占绝对优势。

紧接着第二天,明军前锋一个步兵旅就首先到达函谷关。

这里实际上是一座两山之间的峡谷,长度差不多十几里,左边崤山右边黄河,清军的防御布置还是老规矩,中间关城为主,两侧山上堡垒为辅,三处互为犄角,一道东西向的城墙连接着三处,彻底锁死这条西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清军御敌于门外的最后防线,因为一旦函谷关被明军攻克,下一步就是去踢关中的大门潼关了,那就是临门之战了。

率先到达的明军并没有发起进攻。

这地方不好打,因为重炮至今过不了崤山,明军只有轻型火炮,而轻型火炮是肯定轰不动函谷关的,包括轻型火箭也没戏,只有重火箭才行,但问题是函谷关是在峡谷中,而且还是在峡谷中部,明军的火箭炮必须得沿峡谷中崎岖的道路缓慢向前,然后被清军当靶子打,这很显然也是没什么卵用的,所以函谷关这地方需要一门最新式大炮……

“人间大炮,二级准备!”

函谷关前一个庄严的声音响起。

好吧,明军的新式大炮就是他们的最高统帅。

距离函谷关不到三十丈外,杨亲王挥舞着一个巨大的流星锤傲然而立,前方三个方向上同时射来的炮弹不断在他周围激起漫天尘埃,偶尔有进入他防御范围的炮弹坠落在地,而他头顶上那流星锤速度越来越快,逐渐变成了一片黑色的残影,就像伞盖一个遮蔽在他头顶。

“人间大炮,发射!”

杨亲王一本正经地说道。

就在同时他的右臂猛然向前一探,手中铁链松开,那足有水缸大的流星锤骤然飞出,带着刺耳的呼啸声直奔函谷关关城,几乎眨眼间就砸在城墙上,巨大的力量把夯土包砖的城墙砸得一下子塌了大片,而那个水缸一样的大铁球则直接砸在了城墙的夯土中。

右侧山上堡垒中,亲自督战的年羹尧下意识地抹了把脸。

这妖人太凶残了。

就在这时候,那被击中的城墙处一团恐怖的烈焰就像地底钻出的魔怪般骤然膨胀开,至少五六丈长的一段城墙瞬间化为冲天而起的碎块,紧接着仿佛天崩地裂一样的爆炸声传来,震得就连他脚下地面都发出剧烈颤抖。

“呃?!”

年羹尧傻眼了。

好吧,那里面是装火药的。

杨亲王很满意地从脚下又搬起一个巨型流星锤,拿出火柴擦着了点燃上面的木管引信,然后再一次挥舞起来,这个铁球重量大概六百多斤,但里面却塞了两百多斤火药,别说函谷关的城墙了,就是砸到聚宝门的城墙上估计都一样能炸开,当年太平军攻南京就是装了一棺材火药炸开的仪凤门,他们那一棺材劣质黑火药威力比他这一铁缸硝酸钾掺铝粉火药强不了多少。

不到十秒钟后,第二个巨型流星锤骤然飞出。

几乎就在同时,函谷关的城门也打开了,大批清军人ti炸弹蜂拥而出,另外还有更多为他们提供掩护的清军,很显然年羹尧不可能再让杨丰这么砸下去,三十丈外砸一个近三丈高的目标,那几乎就没有落空的,不用多了,杨丰砸中十个流星锤,那这函谷关就不用守了,这东西不仅仅是炸死清军,光那被炸上天的碎砖之类,就足够把缺口两旁几十丈范围内砸得一片血肉模糊。

那函谷关总共才多长?

然而今天清军的运气真得很差。

带领清军杀出函谷关的清军将领愕然地看着自己头顶,那巨大的流星锤带着呼啸声径直从他头顶掠过,就在他回过头的瞬间,轰得一下子砸在城门上方,紧接着就看见那包砖的城墙变成无数碎块向外喷射,然后那流星锤带着大块城墙一起砸在城门前,正好将整个城门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