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三十五章 U2侦查

肯尼迪的意见得到了自己这帮官员的一致同意,就和多勃雷宁所说的那样,肯尼迪任用的这帮人有着和他差不多的脾气,一个比一个自负加狂傲,对比之下肯尼迪这种已经够标新立异的总统,竟然还是这群人当中最好说话的一个。…,x。

随着肯尼迪命令的下达,美国已经开始初步形成战斗力的间谍卫星开始在古巴上空徘徊,与此同时美国空军的u2侦察机、美国陆军的ov…1“莫霍克”侦察机开始从美国佛罗里达的空军基地起飞,形成了三重监视网络。

刚刚出现的间谍卫星虽然远景非常良好,但在现有的技术之下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还需要u2侦察机和ov…1“莫霍克”侦察机的补充。ov…1“莫霍克”侦察机是回应美国陆军对于专门的战场观察平台的招标而制造的。令该机引以为荣的是它的短场起降能力、机组装甲和使它在遭受小火力攻击后仍能继续飞行的系统冗余,事实证明,“莫霍克”是理想的观察平台。

采用ov…1“莫霍克”侦察机是为了给u2侦察机补充,比起高空作业容易受到云层影响的u2侦察机,ov…1“莫霍克”侦察机就显得比较皮实。而且可以进行低空作业,这当然是有风险的,也许会被驱逐。但经过论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应该不会出现被击落的情况,而ov…1“莫霍克”侦察机不太长的航程,因为美国和古巴地理位置的缘故,不会出现短板。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苏联内部得到消息,技术的进步再大,也不能完全代替间谍的作用。如果美国在苏联内部有可靠的消息渠道。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了。但从中央情报局那边,肯尼迪得到了失望的消息,曾经中央情报局在苏联确实有几个比较高层的间谍,但近几年纷纷落网,被苏联处决,每次处决一个叛徒。克格勃都会把照片送到中央情报局。克格勃接连公开处决叛徒,已经在克格勃内部造成了可怕的影响,连续几次之后克格勃的情报系统更加被难以渗透。

阿嚏!始作俑者谢洛夫毫无征兆的打了两个喷嚏,继续津津有味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书,这本书是非常香艳的,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被订起来的连环画册。是一张有一张的反苏、或者是******主义的宣传画组合在一起。这种宣传画普通人看了克格勃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或者直接先抓起来体现一下克格勃的审讯手段,但谢洛夫看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是在研究对策。

他也不认为这种宣传画哪里有用了。从这些彩"se tu"画全部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个金发碧眼波大洞小的美国女郎衣衫半解,被苏联士兵、或者中国士兵、波兰士兵、至于第五页的大胡子应该是以卡斯特罗为蓝本的古巴士兵,等等重社会主义国家的士兵在各种场景中审讯,穿透纸张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s、m味道。

这本小册子至少有六七十页,全部都是这种场面,考虑到美国大兵在全世界各地的生活作风问题,谢洛夫强烈怀疑美国人完全是把自己军队的德行往对手上硬扣。

“美国人是哪来的自信呢?”在香艳图片中沉迷的谢洛夫不住的赞叹。“这些美国女郎都经过了美化,美国女人在白种人里面明明是最丑的。竟然画的这么好看,一点都不科学……”

过了好半天才恋恋不舍的把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放下,把脚搭在办公桌上面的谢洛夫陷入了沉思,用这破玩意对苏联做宣传一点用都没有。但他既然能出现,说明美国人民是很买这套逻辑的,这也从层面证明了美国人比较没脑子。

对于没脑子的人。办法是非常多的。既然美国人还相信这种宣传,还说明了这种宣传能说到美国人心里去,这样就容易了。重新把小册子翻开,“有办法了……”

“把男主角换成黑人!把**画大一点,把黑人的身材画的更魁梧一点。就这样……”资深司机谢洛夫。知道后世美国非常独孤求败的**产业,里面有一个系列很受欢迎,男主角都是黑人,女主角都是白种女人。好像相当受欢迎的样子。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美国人这么喜欢这个调调,克格勃可以帮助你们,而且尺度更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颜色的反差能激发出来好奇心。谢洛夫能保证在黑人群体中绝对会受到欢迎,也不排除某些美国白人会呵呵。不要说现在,后世的美国种族歧视都很严重。一旦这种画册在黑人群体中广受欢迎,会不会出现点喜闻乐见的事情都没准。

谢洛夫是不相信黑人还有节操这种东西,黑人的控制力是最差的,除了身体强壮之外没看出来哪里有特长,尤其是被贩卖到美国的西非黑人,西非历史连文明国家都没有形成。素质还没有东非的黑人高,东非黑人好歹也接触一点文明,可想而知美国内部的黑人群体什么德行。

“我们在古巴援建造纸厂了么?”谢洛夫把伊塞莫特妮叫过来问道,同时没一点不好意思直接把小册子拿过来给伊塞莫特妮看。

看到这种少儿不宜的内容,伊塞莫特妮瞬间双颊就红了,扭捏的把小册子放到桌子上娇声道,“晚上我有空……”

“好!”谢洛夫下意识的答应一声,随后反应过来老脸有些微微发烫,严肃道,“我们先讨论正事!”随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古巴当然是有造纸厂的,我就和那边沟通一下,把所有白人换成黑人对吧?”伊塞莫特妮狐疑的看了自己的上司一眼,有些不明白这么恶心的招数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就要涉及到老司机的阅历问题,就算是伊塞莫特妮问,谢洛夫也不会说的。

随后几天谢洛夫抱着女儿在莫斯科好好玩了几天,看着小天使的笑容,谢洛夫一直紧绷的心情略有缓解,当然还专门看了一眼大熊猫。苏联有两只大熊猫,是为了体现中苏友谊送给苏联的,比较心机的地方在于,两只都是公的。

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有意为之,反正正常情况下这两只熊猫会老死在苏联。这不好,这不是国宝的待遇,女儿对黑白分明的大熊猫也很感兴趣,一直在追着谢洛夫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显然这东西的吸引力不是一般动物可以相比。

“大熊猫只有中国有,莫斯科的熊猫是中国送给我们的礼物!”把女儿扛在肩膀上的谢洛夫温和的回答道,“整个苏联只有两只大熊猫,它们是不是很可爱?”

“那它们会老死的!”小尤利娅有些黯然的说道,“到时候苏联就没有这种动物了?”

“不会的不会的,有爸爸在!”谢洛夫忙不迭的安慰着自己的女儿,为了自己的女儿开心他决定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代大熊猫出国还没这么多规定。更多是表达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所以并不难办。实在不行谢洛夫可以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这些国家开口要,相信是不会受到阻碍的,他就不相信全是公的,至于未来的所有权问题,他只能说克格勃从来不准备履行所有条约,更何况现在这些规定都不存在。

古巴地处热带但并不酷热,谢洛夫当初也是受不了湿度,但对于古巴本地人来讲,这种湿度早已经习惯,五月份到十月份是雨季,热带气候都比较多变,所以一天中可以下一场暴雨变马上放晴,天气预报的工作十分繁重,往往出现打脸的情况。

今天也是如此,一场大雨之后天空马上放晴,变化的太快让人往往措手不及。就连地面上的苏联导弹部队士兵也是如此,他们不知道在两万米的高空中,一个不速之客正在快速飞来,“已经达到达古巴上空,拉高高度!苏联的导弹已经让我们吃亏过了,我们要快点完成任务之后马上回去……”坐在旁边副驾驶位置上穿着黄色抗荷服的驾驶员提醒道。

u2侦察机在两万六千米的高空中,以正常的巡航速度巡航,正在缓缓接近苏联军方的驻地,根据参谋联席会议的决定,u2侦察机将会对苏联在古巴的军事设施继续拧一番彻底的探查,“那是什么东西?”巡航的同时,驾驶员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的全景摄影,捕捉到了一辆正在进入建筑之中的一辆重型卡车。但只是一闪而过他并没有看清楚,不过照片已经被高分辨率摄影组合系统拍下里,回去就知道了。

与此同时,入侵古巴领空的u2侦察机也被地面防空导弹营的雷达发现,指挥官迅速把事情向上级汇报,等到命令反馈给指挥官的时候,u2侦察机已经离开了防空区,施施然堂而皇之的飞回美国。

“确定是美国的u2侦察机?”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得知之后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并打电报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A舰队

“确定是美国的U2侦察机?”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得知之后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并打电报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确定是U2侦察机?”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克格勃总部当中,谢洛夫也在问同样的问题,马上继续道,“当时有没有导弹进行露天组装?”U2侦察机可以在一万五米高空,拍下宽二百千米、长四千三百千米范围内地面景物的清晰图像,并冲印出四千张照片用于情报分析;可以安装合成孔径雷达,穿透遮障侦察浅层的地下设施;还可以安装全景摄影、多光谱分析仪,以及能接收雷达信号、通信信号的电子侦察设备等。

四千多千米是什么概念?中国东西边界的距离也就是这个数字。古巴不过是个弹丸之地,U2侦察机就算是一闪而过,打擦边球也能把这个小国家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让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大。罗马帝国可以征服不列颠的时候,双方的手中的武器没有差距。而现在一个大国打小国就是立体战争对游击战,打不下来说明不了什么。只是有别的国家在旁边看,不敢把中古时代的野蛮屠杀搬出来而已。

“根据古巴方面第一总局的同志汇报,在U2侦察机出现的同时有一枚SS4弹道导弹在进行转场工作,因为暴雨突然停止,战略火箭军的同志们有些措手不及,但应该不会出现问题!”刚刚从中亚回来的卢卡妮又回去确认了一下,才回来报告道。

“出事了!”谢洛夫的脸上有凝重、有解脱,最后变成了如释重负。该来的总会来,不管多么周密的准备,多么耗资巨大的伪装,最后都是为了这一天。这个时候什么阴谋算计都没用了,就是军事对军事。导弹对导弹。

让我们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吧?时间不长,大克里姆林宫传来消息,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召集国防部、外交部和克格勃三大直属部门进入克里姆林宫开会。还没有到会议室当中,并肩而行的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已经听到了赫鲁晓夫高分贝的训斥。

两人对视了一眼。迈步进入到了已经有些渐渐失控的会议室,赫鲁晓夫嘴里面不时的冒出来笨蛋、蠢货之类的词汇、整个会议室当中只有这一种声音,却把所有反对者压制的不敢抬头,赫鲁晓夫的脸色十分激动,他也接到了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汇报。

这个时候谢洛夫抽空了看了一眼时间。十月十六日下午,这个时间已经比历史上的时间晚了两天时间,被一场大雨突然破坏了部署,只能用命运来解释了。

其实只要美国人把自己的侦查力量集中一部分,早早晚晚会全部知道古巴岛上的情况。

“被U2侦察机闯进来,这个责任是我们克格勃的,是我们的命令不严谨,请第一书记批评!”得知是因为这件事让赫鲁晓夫发火,谢洛夫直接站起来承认了自己的失误,这是一个背锅的好机会。再说责任确实和自己有关系,当初下达可以在云层浓厚的天气下转运,却没有想到这种气象不是万无一失的,古巴弹丸之地远没有苏联的条件可以在侦察机来之前做好准备。

“是的,克格勃在这个上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你们的监督有问题,国防部的责任也同样大……”赫鲁晓夫狠狠地说了两句,看到谢洛夫那张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脸,大声的询问道,“现在怎么办,美国人是否已经知晓了我们的行动?”

“从技术条件来讲。是的!U2侦察机可以在一万五米高空,拍下宽二百千米、长四千三百千米范围内地面景物的清晰图像,并冲印出四千张照片用于情报分析!只要照片冲洗出来,辨别之后就可以认出来!”苏联曾经击毁过这种侦察机。相关的技术专家研究过上面的间谍设备,对于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他来讲,所谓的高科技根本不是秘密。

“从侦察机返回到冲洗照片,在交到上级主管最后到肯尼迪的手中,我估计这个时间应该是两天左右,这个推论建立在美国的情报机关和我们克格勃效率一致的基础上。”谢洛夫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分析道。“也就说两天内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这两天会非常平静,到时候肯尼迪会知道这个消息,如果五天内肯尼迪没有表示就说明美国人会吞下这口气,如果美国人选择对抗,几天后我们就能看到结果……”

谢洛夫在分析事情的时候,总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有一种能把自己催眠的气质,引用各种资料作为自己分析的基础,让人不知不觉的相信。这还不是全部,主要是谢洛夫在经过苏联的熏陶之后,总是喜欢长篇大论,把各种可能性都说一遍,就算没有历史事件作为参照也能蒙对几个,人们对错误的结论通常印象不深,而一旦被他言重,则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尤拉,如果到了你说的最坏的结果,你认为美国人会如何应对!”谢列平毫不讳言的问道,在座的人当中他和谢洛夫的一起共事的时间最长,所以由他来问最合适不过了。

“美国陆军不值一提,空军对我们也没有明显的优势,美国从地理上决定了海军的强大,如果美国选择对抗,会动用航空母舰编队对古巴进行封锁,因为这是他们最强大的地方。”谢洛夫毫不犹豫的说道,“注意一点,一旦美国向全世界宣布出动海军,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件事情是可以谈的,因为海军是所有军种当中速度最慢的,这表明美国人一方面摆出不惜一战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时间应对……”

把自己的结论全部说出来,中央主席团的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等人都纷纷点头,显然对这个结论都比较认可。

“为了加重砝码让美国人明白,打核战争他们赢不了,我准备挑选一批最为忠诚的肃反工作者操作远洋渔船队前往大西洋!”谢洛夫加重语气道,“美国媒体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在宣传领域的战争将伴随着这次的事件从头到尾。”

今天的克里姆林宫会议之后,回到家中的谢洛夫习惯性的在阳台上,又到了咳咳……总是想起这种口头禅的谢洛夫,转身回到房间中给基辅打电话,同时没忘记给柏林也打一个,告诉两个女人必须马上回到莫斯科,电话里面谢洛夫严肃的口气让瓦莉娅和叶连娜都感到事态严重,在电话里面就纷纷表示一定听话……

“你们两个也跟了我很长时间了,以后我不要秘书了,等忙完这段我会给你们两个女人一个交代!”谢洛夫把眼前的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一左一右抱住,两只脑袋在肩膀上的谢洛夫心中十分宁静,这种心跳的行动以后不会在出现,因为以后的苏联已经不需要在玩核讹诈,到时候将是硬碰硬的对抗。

A舰队是这次谢洛夫组建远洋渔船队的名字,选择这个名字已经表明了意义,阿尔扎马斯研究所的开头字母,其实也不能完全的说是虚张声势,A舰队的船舱中确实没有大伊万和十亿吨的概念超级核弹,每艘船当中里面装着原子弹,制造不出来超级海啸、但具备近距离和对方同归于尽的资本。

“都知道这次的任务了吧?”在波罗的海温暖的海风当中,一身戎装的谢洛夫见到了经过挑选的克格勃肃反工作者。

“知道了,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任务!”领头的船长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道,“从进入克格勃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为祖国牺牲的一天!”

“国家不会把希望放在你们身上,有些事情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我们不去做,难道让我们的人民去做么?是命运迫使我们必须拿起枪!”在这些一脸正色的肃反工作者面前走过,谢洛夫义正词严的说道,“我们可以为了祖国清除掉叛徒,也可以在危难来临之前首当其冲,钢铁般的菲利克斯曾经告诉我们,要么什么都不给,要么把整个心都献出来。同志们,今天是到了我们肃反工作者做出表率的时候了,战争一旦开始你、我、我们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早一天和晚一天的区别而已,但我们仍然要去做,祖国已经被美国人团团包围,我们必须压迫突破这种围困。今天我来为你们送行,来吧,食堂已经准备好了美食。”

巨大的食堂中,谢洛夫亲自打开一瓶伏特加大喊道,“今天我很荣幸和同志们一起举杯,伟大的苏维埃、我们的祖国、乌拉……”

一百八十名肃反工作者同时举杯,大喊道,“伟大的苏维埃、我们的祖国!乌拉……”(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美国的应对

“我们守卫着工人阶级,试问天下谁能敌!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为了正义的事业,满怀激情的工人,聚合成一支**的力量,战无不胜,坚不可摧!就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可怜的中国人,不幸的印度人,满怀希望地看着我们的联盟,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频频和自己同志举杯的谢洛夫,情到深处不自觉的唱起军歌,马上就变成了合唱。红军最强大的早期版本,也是最具有国际主义的版本。苏联早期成立的初衷在这首歌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首歌厚重大气,没有一句话有民族主义色彩。把这首歌唱出来,也是让这些肃反工作者们知道,苏联这次的冒险完全是为了帮助第三世界古巴不被美国人侵略,从国际上完全能站得住脚。

“红军最强大,乌拉……”最后一句歌唱完,山呼海啸一般的乌拉声响彻大食堂。

“去吧,把美国人吓尿裤子,肃反工作者无所畏惧!”谢洛夫喝了一口伏特加大喊道。

“我以成为肃反工作者而骄傲,我们的使命,嗅出并铲除叛徒!”神色激动的众多肃反工作者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就像是第一天进入克格勃那样发下了庄严的保证。

既然美国人可以在苏联的邻国部署核导弹,为什么苏联不可以在古巴做出同样的动作,今天的对抗之所以出现,完全是你们美国人自找的。谢洛夫目送着A舰队离港,直接转头登上了回到莫斯科的列车。

苏联今天会做出这种举动,那是因为苏联有资格也有能力反抗,如果没能力的话,最多只会通过外交部抗议两声,然后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默认被威胁。

在谢洛夫从波罗的海送走A舰队的同时,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在鄂霍次克海也有自己的动作。在海况不错的日子从陆地发射一枚冥河反舰导弹,装着核弹头的反舰导弹准确命中了海上的废弃轮船。这当然有海况不错、没有干扰、轮船体积巨大等等的有利因素。但也证明了反舰导弹不是毫无作战的能力。

演习的结果很快就被送达到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手上,刚刚回到莫斯科的谢洛夫听说这件事情就直接来到国防部,他当然有资格看这封电报。只要谢洛夫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对赫鲁晓夫进行监视。

“看来结果还不错,反舰导弹确实有作战的能力。但现在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拿着电报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没有被实验的结果所欺骗,对付一般国家的海军还行,对付美国海军绝对是送菜的,不过在古巴周围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反抗。

“技术会发展的。传统的航空母舰我们短时间是没办法了,只能弄出来一些自己的东西!方向没错就好!相信现在美国人也知道我们的核试验了。”这么大的动静瞒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苏联的对手有着精确的设备来探测到这次的核试验。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对这种情况作出评估,这只是苏联进行准备工作中的一环,就算是核讹诈也要做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光打嘴炮迟早会漏底的。

关于一旦被美国海军封锁,苏联要突破的问题,戈尔什科夫元帅的给出了如下安排,N级核潜艇负责突入封锁线,常规潜艇则在大西洋上游弋。不进入美国封锁线的区域。因为苏联的核潜艇刚刚开始起步,有一定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出现了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代N级核潜艇单独从作战的角度上来讲,没有常规潜艇强大。常规潜艇目前可以配备潜射导弹、而N级核潜艇没改装之前不行。

“虽说有些无奈的成分,但也有好的方面,我们知道N级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地下,但美国人不知道!”谢洛夫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劝解道,“让突围能力更高的N级核潜艇和美国海军捉迷藏,常规潜艇在封锁圈之外到达发射地点准备……”

“老伊万的指挥作战也没有这种狡猾的风格。你这种随时都在欺骗的风格是跟谁学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拿着笔无奈的笑笑,从刚开始到现在这个小家伙抛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