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一架侦察机引起核大战是相当不值当的,苏联要发动古巴导弹危机,初衷是想通过在古巴部署导弹迫使美国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中程导弹,以解除美国对原苏联西南部的核威胁,不是真的要和美国来一场大战。
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焦急等待的谢洛夫,还发了好几封电报询问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商量如何采取善后措施,同时要警戒美国可能出现的空袭作战。
半个小时之后,莫斯科方面给予了谢洛夫回复,“继续谈判,把侦察机被击落的事情推给古巴,让卡斯特罗出现承认是古巴革命军击落了u2侦察机……”
这就是莫斯科方面给予的回复,把责任推给古巴,到了现在赫鲁晓夫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所有的目的,他的初衷不过是和美国互相威胁,或者让美国把土耳其的导弹撤离。现在似乎还可以通过收回关塔那摩基地,取得世界舆论道义上的支持,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在继续纠缠下去就没有必要了。
更何况苏联从危机爆发到了现在,有一个短板无论如何总是克服不了。那就是在海军方面的巨大差距,难道为了突破美国海军的封锁用核弹炸开一条通道么?不能,所以苏联的货轮仍然被堵在封锁线外面,根本就进不去。
海军力量的巨大差距真是一个大问题,相信在这次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的领导层肯定也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如果红海军可以和美国水面舰队有一拼之力,相信苏联可以得到的更多,现在海军上的弱势,让苏联无法提出更多的要求。
不久之后,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的回应也通过电报传来,同时电报上还有古巴集群第一副司令帕维尔?丹克维奇中将和集群参谋长帕维尔?阿金季诺夫中将的叙述,里面详细的叙述了如何命令第二十七防空作战师师长沃龙科夫的作战指令。
谢洛夫把莫斯科方面的考虑,以及应对办法告知了古巴集群的指挥机关,“还请保护好飞机残骸和驾驶员的尸体,我们最后是要移交给美军的!” △miào。*bi(。*)gé△,
u2侦察机被击落的位置,古巴军人已在那里设立了岗哨。u2飞机机头部分和驾驶员落在巴内斯地区,机尾部分落在海湾沿岸。按照普利耶夫大将的命令,当地的古巴军人正在收集残骸,克格勃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开始指挥收集工作。
又过了半个小时,普利耶夫大将再次发来的了一封电报,里面说道,“卡斯特罗同志非常高兴这次的作战行为,已经通过广播对整个古巴人民宣布了这个消息,而且古巴方面愿意承认侦察机是由他们击落的!”
“这就好!”谢洛夫松了一口气,美国人相信这个消息么?根本不可能,美国军方当然知道这是苏联人干的,不要说这次,就是历史上本来的事件他们同样知道是苏联人下令击落他们的侦察机,推给古巴人不过是给美国人一个台阶下仅此而已。
在侦察机被击落后,美国和苏联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因为他们已经发现这种对峙继续下去的危险,互相秀肌肉已经有些过头了,能出现第一次交火就能出现第二次,只要一级战备状态不解除,互相紧绷着神经的士兵对峙,很容易就出问题。
距离洛杉矶六百海里左右的海面上,水面上突然出现一片阴影,随后一艘常规潜艇破水而出,带起一片巨大的海浪,几秒钟后一面鲜红的镰刀锤子旗在潜艇上方升起,一道无线电波越过大洋飞到莫斯科,“太平洋舰队四一三号潜艇报告,已经到达美国外海,随时可以开始作战……”
“波罗的海舰队三九六号潜艇报告,已经沿着加拿大海岸线游弋到指定地点,纽约已经在射程当中,随时可以开始作战!”
今天是十一月三日,这个月有美国传统的感恩节节日,一般盛大的庆祝活动要持续三天,而准备一般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可能这些美国民众并不知道危险已经从深海中步步逼近。游弋在封锁带之外的克格勃a舰队,接到了谢洛夫从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发出的电报,没有一丝犹豫的把船舱中的原子弹推到了甲板上,最大的一艘远洋渔船,船员们直接用切割机割开了夹板,才把巨大的概念弹外壳弄了出来。
第三百六十章 还能这么玩?
苏联能拿得出手的所有东西都已经拿出来了,加上在古巴已经部署的上百枚核导弹,理论上能造成和美国同归于尽的结果,欧洲上空飞行的空中堡垒和图95、美国和苏联本土已经在发射架上的洲际导弹,分别在对方外海游弋的潜艇,加上在欧洲前线对峙的数百万大军,现在只需要一个微小的信号,整个世界都将陷入到一片战火之中。
这么危险的局势甚至连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无法控制住全局,他们无法让几百万的武装力量都保持冷静,就像是u2侦察机被击落的事件一样,这次是侦察机,下一次就可能是带着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
“我是不是应该考虑吃点安眠药?”焦急等待多勃雷宁的谢洛夫捂着心脏,也许是胃,也许是肝,不管是哪,反正就是有种哪都不舒服的感觉,畏缩在一张椅子上时不时的看向窗户外面,这种等待的感觉非常煎熬,而且他不知道自己能等到什么结果。
此时的白宫中,文质彬彬的多勃雷宁正在和白宫方面进行着激烈的交涉“相信肯尼迪总统知道,此时的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首先对于美国侦察机被击落的事情我个人感到非常抱歉,这表明事情正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我们保持冷静,但无法让双方的所有人都保持冷静,一个士兵的判断失误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这才是最可怕的……”
哪怕是地位在高的人,赫鲁晓夫或者肯尼迪,他们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处在冷静当中,这种窒息一般的对抗下,只要有一个人心理素质不过关,引起的就是世界大战。没人能保证双方几百万军人都能保持克制,今天u2侦察机被击落已经表明,这种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苏联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撤出古巴的导弹,作为交换我们将关闭关塔那摩基地,考虑到苏联在古巴的导弹数量,我们愿意秘密移除在土耳其的导弹,相信这样苏联方面也可以接受了,但苏联必须保证以后绝不再次将核武器部署到西半球当中!”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说出了美国方面的条件。
“我本人没有问题,但需要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我们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同志。”多勃雷宁说完之后,急急忙忙的离开了美国大使馆。
晚上,苏联中央主席团以集体的名义告诉多勃雷宁,同意美国提出的条件。而且愿意主动提出和解建议,给肯尼迪一个下台阶的通道,这点让肯尼迪很满意。
所以明面上的交换条件是这样的,因为美国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的地位问题,让美国在欧洲盟友面前陷入到了孤立当中,所以美国将关塔那摩基地关闭撤出古巴,作为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的态度,苏联则撤出在古巴的上百枚核导弹,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保证不遗留任何一个。
暗中的交换条件是,苏联保证以后绝不将核武器运到美洲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在操纵类似于关塔那摩基地的巴拿马运河区问题,美国则在半年内秘密以更新换代的名义撤出在土耳其的导弹,从根源上不让苏联感受到直面的威胁。
但马上谢洛夫就接到了苏联中央主席团的询问电报,询问还能不能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个问题就很尴尬了,谢洛夫的回电很容易理解,“我们缺乏能突破美国封锁带的海军……”
后面的询问谢洛夫估计是赫鲁晓夫之外的人的意见,扩大战果当然是可以的,只要苏联红海军和美国海军有一战之力就可以,但是实际上苏联红海军不具备这个能力。
苏联红海军的膨胀式发展,就和苏联的核武器数量一样,都是在古巴导弹危机对峙中吃亏之后,才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开始拼命的追赶。才有了十几年后唯一可以和美国海军正面作战的苏联红海军,当然这个正面作战是建立在逆火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的说法。要想在大洋上和美国海军正面对战,还是要携带核弹头。
“同志们,耽误了我们扩大收获的瓶颈在于海军,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尤里的看法,如果美国海军一直持续封锁姿态,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的,我们的水面舰队不是美国海军的对手,所以货轮上面的东西和补给全都运不进去。”赫鲁晓夫在这次古巴导弹危机当中也不是没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至少他前几年一直在裁军砍军备的过程有点极端了。现在的结果就是苏联没有一艘巡洋舰以上的大型水面舰,别说没有航空母舰,连战列舰都没有,那些战列舰早在他刚刚上台的时候都被拆成废铁了。
发展军备,历史上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当中得到的教训,第一就是核武器一定追上来,至少绝对不能比美国少,第二就是红海军无法对美国海军造成威胁,如果在出现一次距离本土遥远的地方出事,美国再次如法炮制封锁海域,苏联还是没有办法。
现在这两个问题还是暴漏出来了,苏联的核潜艇被堵在加勒比海下面已经一个星期了,如果换做早先计划当中的常规潜艇,里面的海军战士可能都要被闷死了。造成这种尴尬情况的源头,就是苏联水面舰队的弱小,这不会因为常规潜艇到达突击地点就能掩盖住。美国海军投放深水炸弹的录像可是在全国直播的。
美国很会在这种地方体现自己的强大,给美国民众造成自己绝对强硬的印象。就像是首先把赫鲁晓夫很正常的解决建议交给媒体,造成苏联领导人主动求和的印象。不过赫鲁晓夫不愿意和为了选举的肯尼迪一般见识,他又不用考虑选举的问题。只要苏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可以了,这只是一次核讹诈,也没有准备真的和美国干一仗。
“以我个人的名义发出和平倡议,我给肯尼迪一个台阶下,反正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葛罗米柯同志,拟一份声明吧!”赫鲁晓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次的对抗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但这半个多月来他无时不刻不处在紧张当中,太煎熬了,如果不是美国的核导弹已经逼到了家门口,他可能不会这么做。 ℃≡miào℃≡bi℃≡阁℃≡
和平提议是苏联首先提出来的,不过在这之前,肯尼迪还是刷了一个小花招。首先在赫鲁晓夫声明登报之前,首先对苏联下达了一份最后通牒,要求苏联接受美国的条件,随后则在报纸上登报赫鲁晓夫的意见,最后肯尼迪顺势答应了苏联方面的建议,表示可以同时解除两国的战备状态。
于是事情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华盛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早先莫斯科的方案,并且,在肯尼迪的坚持之下,依然迫使苏联单方面撤除导弹。赫鲁晓夫第二次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肯尼迪政府才答应了苏联的请求。为了表示不在入侵古巴,同时也是给欧洲盟友一个交代,美军将考虑关闭关塔那摩基地,苏联的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撤走所有导弹,这个过程中美国军方必须派出调查员在场等等……
“受教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就在华盛顿的谢洛夫,从报纸上得知了最后一天的进展,很有一种日了狗的心情。媒体还可以这么利用?不得不说这次的华盛顿之行,让他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说无耻,比如说不要脸。比如说操纵媒体的技术。
至于什么撤走土耳其导弹的事情,连一个字都没有,提都没有提一下。放下报纸的谢洛夫看着风尘仆仆的多勃雷宁,询问道,“美国方面不愿意签订书面文件?是不是害怕文件签署之后成为证据,来证明美国政府让步了呢?”
“是的,肯尼迪政府的官员都不愿意签署书面文件,只是按照口头约定同意撤出关塔那摩和土耳其的导弹,并且重复很多次让我们保守撤出土耳其导弹的秘密。”多勃雷宁缓解了一下心中的情绪回答道,和所有人一样,这半个多月他也没有睡好。
在这最后一天当中,肯尼迪把事情封锁在了一个小圈子当中,甚至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进行了屏蔽,只有他和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和财政部长知晓赫鲁晓夫和平倡议是什么时候到达白宫的。
“我们的对手又给我们上了一课,不过在未来几年我会不断给他们上课!”谢洛夫对着多勃雷宁说道,在他看来不签书面文件是好事,没有书面文件就没有证据、没有约束力,只要土耳其的核导弹撤走,未来几十年内苏联有的是时间收拾土耳其,可能是十年后也可能是二十年后,反正他不算太老,完全可以慢慢等。谢洛夫疲惫的揉了揉脖子道“多勃雷宁同志,最后的工作就由你和普利耶夫大将完成了,我要回莫斯科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谢洛夫很忙
“任务完成了,立刻调头返回本土,不用你们出场了。a舰队回到本土之后立刻解散,所有资料全部销毁,包括任何不属于渔船的东西!”在谢洛夫的电报到达之前,在几乎同一时间同一时刻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分别解除了美利坚合众国武装部队和苏联武装力量一级战备状态,a舰队也同样收听到了广播,但收到电报的阿塔列夫少校,却不知道如何回应自己的上司,在a舰队周围有至少三架e…1b预警机周围,他们这支用来威胁美国的a舰队,现在其实已经暴漏了。
“通知各船,把东西收起来,调头归国。”阿塔列夫少校通过广播下达命令道,“不要理会上面的美国飞机,他不敢对我们有所动作……”
“可以确定是史无前例的超级炸弹,上面有俄文,我们立刻保持一架监视,剩下马上将资料传回本土,完毕!”e…1b预警机在a舰队周围不断盘旋的同时,给美国本土进行汇报。
“这是苏联试爆超级核弹的外壳,上面还写着Аp3amac16,但是最大的东西是什么?”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一点一点辨认着照片上任何一点可能透出信息的地方。
“麦科恩,你不觉得这些船上人员的穿着很像一个人么?”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仔细辨认了一圈道,“这些人的穿着很像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那个第一副主席!”
没错,这些在甲板上的人影当然和谢洛夫差不多,他们都是肃反工作者,穿着都是一样的军装,“已经确定,上面的俄文意思是阿尔扎马斯,是新地岛核试验的大伊万超级核弹。”
所有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苏联人把这玩意运到海上干什么?还有那个在夹板下面更大的家伙是什么东西?以那个距离,而且苏联的渔船上没有导弹发射平台,那么就是用来自爆的,胡佛和麦科恩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和自己想的一样。
“胡佛先生,麦科恩先生,有事情么?请原谅我带来一个苏联人,要知道以我的身份独自来到白宫是违反纪律的,克格勃有相关规定肃反工作者必须两个人以上同时出去。”谢洛夫自己自然不能违反纪律,多勃雷宁正好比较忙,他就随便抓了一个人陪同自己前来。他都已经准备离开美国了,没想到在走之前的前一天被抓包。
“谢洛夫将军,来看看这是什么。”麦科恩直接把一叠航拍照片仍在桌子上,想要看看谢洛夫有什么表情,可惜他什么都看不到,这玩意对谢洛夫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你看它像是什么,它就是什么。”面色不变的谢洛夫不置可否的回答道。然后不管胡佛还是麦科恩询问什么,都坚决不说一个字。
此时罗伯特肯尼迪急急忙忙的进来,显然他是刚刚得知消息,刚进来就指责道,“谢洛夫将军,我们和苏联都刚刚解除了一级战备状态,双方还没有脱离接触,这个时候采取有敌意的举动是非常不明智的,相信就算是莫斯科方面也不会让你这么做的!”
“如果我说的算,肯定还会提出更多的条件,不只是要关塔那摩了。”谢洛夫双手一摊,把帽子带上,无所谓的说道,“你们不过是想从我这里确认一下,最大的那颗有多大的当量嘛,不会自己算么?不要问我了,首先我不会告诉你们,再者这种东西是你们政府之间的沟通,不在安全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再见……”
一边招手的谢洛夫路过罗伯特肯尼迪旁边的时候低声道,“梦露是我绑架的,谁能想到一个司法部长一个总统,闹出来这么大的丑闻。从头到尾我没有用那个女人威胁你们兄弟俩,已经是保持了最大的克制,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如果国会选举期间出现这档子事,你们么兄弟俩能不能度过这次的危机,可是很难说的……”含笑的谢洛夫,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打完招呼,离开白宫扬长而去,留下了脸色铁青的罗伯特肯尼迪。
在最近几天,谢洛夫从莫斯科接到的电报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下达的指令有时候是刚刚开始时候的目的,有的则是更加强硬的电报。这表明莫斯科那边的态度前后不一致,也就是说中央主席团的态度前后不统一,平心而论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得到的结果,已经是不错的了,帮助古巴收回关塔那摩基地,从明面上也不吃亏,至少他本人就很满意,至于换取土耳其的导弹撤离,他就更满意了。
作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谢洛夫有着庞大的信息来源,他自然是知道苏联的家底的,核讹诈玩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至于关塔那摩基地未来可以作为苏联红海军的基地,红海军又不是永远都这么弱,再过二十年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可是很难说的。
苏联中央主席团的态度转变,谢洛夫倒是可以从人性上分析一下,得到了大的就想要更大的,应该就是这种心理。就相当于上完美女之后嫌不是处、女的想法差不多。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但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所取得的收获,谢洛夫认为完全看操作,而不是现在的口头协议。
肯尼迪兄弟注定是活不长的,等到两个人死了,这份协议自然就失去了价值,谁让你们不签订书面协议的?当然他回到莫斯科还要详细的对这件事情进行解释。
图114客机降落在哈瓦那的时候,谢洛夫直接前往古巴集群司令部,和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见了一面,同时把克格勃在古巴的负责人阿列克谢夫叫来,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部署,现在只是解除了一级战备状态,严格来说古巴导弹危机持续的时间根本不是十几天的功夫,苏联在把导弹运出古巴的同时,没有忘记在常规力量上武装古巴,等到一九六三年完全撤离的时候,古巴的常规力量已经成了拉美仅次于巴西,整个西半球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武装力量。
“我们撤离之前,一定要保证整个古巴境内没有一个美国人,也就是说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必须和我们一起撤离。”谢洛夫对着阿列克谢夫吩咐道,“这座港口给我看好了,未来的红海军可能会用得到!”
“知道了,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夫心中一震保证道。如果说这次古巴导弹危机对于美国压倒性的海空力量认识最深刻的人,就是被包围在古巴岛上的古巴集群的苏军战士了,那真是一艘船都进不来,打起来古巴集群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拼死一战多拉几个垫背的。
红海军的水面舰队真的不行,这已经不是苏联领导层认识的问题了,而是苏联军方的普遍态度,这点就是阿列克谢夫也能看出来。
这都是暂时的,相信通过这次的事情,苏联红海军肯定会受到重视,两年之后莫斯科直升机航母下水,肯定也和古巴导弹危机当中红海军吃亏有关系。
“本来我还想继续在这里进行收尾工作,但实在是脱不开身,我要像中央主席团做报告。”谢洛夫现在立刻就想要回到莫斯科,他还有很多事情做。对这次古巴导弹危机进行解释,还要去印度,总是他很忙。不但很忙,而且忙得够呛……
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在古巴进行收尾,涉及到数万军队的撤离,同时还要训练古巴军队,以及进行武装和移交不少苏联的武器装备。这些事情完全可以由更好的专家来做,而不是他一个特务头子。
“对了,关于在古巴的十一万多的犯人,这些人就留在古巴进行一些建设,他们绝对不能回到国内,如果美国人对此有疑虑,就让他们来看看是不是罪犯。”这些人在谢洛夫心中已经不是苏联人了,之所以没有马上送到美国,是因为现在的美国戒备森严,没有个几年的时间这种戒备状态是不会消失的。在古巴的苏联犯人不但不会少,而且会越来越多,苏联的犯人不够就上华约的,华约再不够谢洛夫就从中东买,他准备送人去美国推行多元化的努力从来没有改变。
“头,如果你留在古巴的话,说不定能有更好的结果。”阿列克谢夫静静地听完所有的吩咐,很认真的说道,“你在联合国大会的反驳,让我们得到了半个世界的支持!”
怎么可能,实力不够就是实力不够,不是他一个特务头子可以扭转的,摇了摇头,如何做好后续工作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他确实该走了。国内把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宣扬成了一场胜利,和美国这边的宣传是一样的。不过这次的结果确实比历史上更加名副其实,至少在明面上还捞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