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动手!”这个决心并不好下,林登约翰逊也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带着试试看的态度询问一下中央情报局的意见。

“我们每年给印尼陆军的几千万美元不是白给的,相关的计划我们已经制定好,就是利用印尼陆军铲除印尼**,让苏加诺下台。”雷伯恩中将狠狠地说道,“这样在越南战场上,我们的军队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进行作战了。”

“可是我记得印尼内务部是苏联帮助成立的,想要推翻苏加诺并不容易吧。”林登约翰逊还是有些犹豫,苏联帮助苏加诺政府不是秘密,如果连印尼内务部和苏联的关系都不知道,中央情报局的工作未免太不称职了。

“我们可以用钱收买那些警察部队的指挥官!”雷伯恩提议道,“至少可以让他们中立,比军事力量那些警察能有多少能力,在厉害的警察也不是军队的对手。”

雷伯恩不知道,印尼内务部内部有一种思想存在,就是反波拿巴主义,当初负责这件事的谢洛夫就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思想加成,收买了领头的部门长官就没用了,所以把反波拿巴主义作为印尼内务部的思想。雷伯恩不知道思想的可怕,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从头到尾这个计划都是在打击印尼**,认为印尼内务部可以被收买,这个计划是有漏洞的,林登约翰逊问道,“那你们准备收买时候开始行动?”

“必须要尽快,我们联络印尼陆军进行说服,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九月吧?”雷伯恩也有些不确定,其实他无法在万里之外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九月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和美国人决战的时刻,事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所以刚开始就要把我们的力量全部拿出来,行动要讲究快速,准确。完成之后立刻把事情往美国身上引,让印尼内务部展开清洗行动”差不多是同一个时候,谢洛夫把这个叫做惩戒之剑的计划修订完成。谢洛夫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对着各大总局的局长用手比划成了一个拳头道,“我已经紧握拳头,一旦出手就要把美国人打吐血。”

“货轮会按时间雅加达港口,到时候可以用的上。”萨哈托夫斯基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第五百零三章 英国代表团

“就算是把那艘船的给我用废了,也必须保持三天内雅加达的通讯被屏蔽。三天之后,一切都变了!比起一个国家,就算把一艘几百万卢布的船烧了,也是值得的。”谢洛夫了然的点点头,印尼政变将会成为苏联首次电子战的峥嵘。

苏联电子战起步并不比美国晚,作为对手苏联绝对是合格的,苏联首次对规模运用电子战,是四年后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常驻和潜入之苏联秘密警察及特工人员开始控制或破坏捷克斯洛伐克关键部门、重要通信设施及秘密逮捕主要领导人。苏军西部方面军群特种任务作战部队乘坐的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佯称发生机械故障、请求紧急降落,经机场同意“迫降”后,苏军特种部队迅即占领塔台,引导大批满载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运输机降落。11点,以苏军西部方面军群兼苏联陆军总司令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苏军一路突入捷克斯洛伐克腹地,一路沿捷匈边境突进。

与此同时,苏军电子战部队对西方国家实施强大的电子干扰措施,沿“铁幕”施放大量金属箔条,导致西方国家沿“铁幕”部署的大批雷达和电子侦听设备失效,荧光屏上满是雪花。

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从军事角度上来讲绝对是成功的,导致西方国家从报纸上才得知了捷克斯洛伐克被苏军占领的消息,而这次,谢洛夫也准备利用一下高科技的优势,把印尼的整个亲美势力送进地狱。

印尼首都雅加达是一个沿海城市,海洋运输十分发达,这样的城市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中之一的优势,被谢洛夫敏锐的把握到,如果采取大规模电子干扰的作战,哪怕就是有印尼内务部的配合,也不能保证消息没有一点的走漏,但沿海城市就不是完全无懈可击了,可以通过停留在港口的货船作为载体,进行电子作战。

政变如果全篇一律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容易被摸到套路,谢洛夫必须保证每一次的行动都有些不一样的东西,议会斗争哪怕是在意大利成功过,也只会用一次。挑动矛盾在苏丹进行左手倒右手,同样的模式就不会用第二次。所以说,最终在印尼进行对抗,就一定要加入一些不一样东西,这不是单纯的给美国人惊喜,同样也是让对手摸不到底线。

“总是让你们这些老人奔波,让我们这代的肃反工作者很是不好意思,但是也没办法。年轻干部并不会一些必要的手段,这很让人头疼。”谢洛夫一边不疾不徐的走着国际象棋,一边好像闲聊一样在唠嗑。

“我都快退休了,还有时间帮助国家完成一些事情,这让我很高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至少在某些方面,我们这些老头子还是有些价值的。”说话的对手是在印度和谢洛夫合作的内务部老人,安东诺夫少将。两人在一座风景还算不错的公园中,像是普通朋友一般在对弈。

比起两年前,安东诺夫脸上皱纹增加了不少,但整个精神状态还很好。那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在整个老肃反工作者的身上没有出现。

“事情不会因为我们喊一些民主的口号就一帆风顺,从世界各地的同志们遭遇上我就能看出来,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的仁慈上,是非常愚蠢的。第二国际和托洛茨基份子身上总能看到这种幼稚病,但这不代表我们身上就没有。所以必要的手段是必须的,如果我要是成功了,可能事情会比在印度的时候规模更大。”谢洛夫手上捏着象棋,似乎陷入到了思考当中,冷战的环境不但是比谁的手段下作,还要比在使用下作手段的同时把自己洗白,这就比较困难了。

但不管怎么样,后患是绝对不能留的。历史上美国支持的印尼陆军没有对印尼*表现出来一丝仁慈之心,反过来就算是局势改变,谢洛夫同样不能放过印尼的亲美势力。否则他就对不起,印尼死去的冤魂。至于其中的血腥,作为一个老派肃反工作者思维的克格勃主席,他倒是并不在乎,血腥的事情嘛,总是要有人去做的,不是自己也会是别人,如果没有人去做,杀戮就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不知不觉之间,谢洛夫和安东诺夫在公园这盘国际象棋已经到了尾声。今天是周日。就算是苏联地广人稀,公园也有不少人出没,其中不乏女人和孩子,让穿着军装的两个人十分显眼,但以苏联对军人的尊重程度,倒是没有人过来打扰。

“名额是多少?”安东诺夫脸上闪过灿烂的笑容,像是一个和善的老头一样。整个动手做带着一种叫做怡然自得的气息,就算是一个普通老人身处在闹市中。

“一百万,不下点狠手,一个国家短时间内是不会获得平静的。”谢洛夫眯着眼睛落下了棋子,安东诺夫的国王已经穷途末路。放下棋子后,谢洛夫站起来整了整衣襟,轻松的说道,“爱好就是爱好,不要因为我是克格勃主席就让着我。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但自知之明是有一些的,我能靠记忆力记住一些规则,但绝对没有能力胜过别人,因为我没有强大的数学和逻辑运算能力,这单我的妻子曾经提醒过我……”

“你只是需要一些自信,可能是肃反工作让你总是不愿意想一些美好的事情,从这点上来说,年轻干部不接触这些事也是好事。”安东诺夫也没有把谢洛夫的话放在心上,对于他来讲,把爱好和工作分开是非常容易的。

“还不到结束的时候,我们也想要宽松的环境,但局势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今天下狠手,是为了未来不造成更大的悲剧,事情不会一帆风顺,暴雨之后才有彩虹,不是么?”谢洛夫有一种泰然处之的风范。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了数百年,每一个国家不论从文化、经济和教育都有着充分的积累,苏联的前身帝俄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当中薄弱的一环,盟友还是一群连自己都不如的国家,事实就是敌强我弱,不采用非常手段,正常竞争是不可能赢的。

所以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想法其实更纯粹,苏联反而把困难估计的不足。又聊了一会,谢洛夫对着安东诺夫告辞,“希望老同志们保重自己的身体,你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我们革命的宝贵财富,到时候我会找你们的。”

“印尼*的命运,会从我这里开始转变,一定会!”告别了安东诺夫的谢洛夫,离开公园的步伐充满了坚定,悲剧绝不会重演。比准备时间他不比美国晚,比投入力度,他不但给钱,还给了思想。比深谋远虑他熟知冷战中的大事件,这样都不赢,还有天理么?

三天后,一份克格勃加密电报送到苏联驻印尼大使馆,随后转交给印尼内务部的两个正副部长手中,“一定要小心,印尼的政策已经引起英美的警觉,在半年内有非常巨大的政变风险,你的朋友尤拉……”

“我只希望我的朋友有着充足的警惕心,但此时不适合让内务部采取行动,作为朋友,我保证在印尼出现为难的情况下,出现在你们身边。相信我,我们的友情不会因为距离的长短而褪色,不管有什么危险,我们都将并肩战斗……”

八月一日,在克格勃紧锣密鼓的准备如何和中央情报局决一死战的时候,一架从伦敦起飞的客机缓缓从莫斯科机场降落,这是英国文化部的代表对苏联进行访问。除了英国文化部的官员之外,代表团当中还包括一些知名影星,这些影星不全是英国人,但说出名字都让人如雷贯耳,谢洛夫只认识其中三个人,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

苏联文化部长福尔采娃接待了英国代表团,对于这次英国文化部的来访,克里姆林宫十分重视,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在访问美国的时候,曾经专门去过一次好莱坞,想要见识一下美国的电影基地,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洛夫调集了秘密警察总局的秘密警察总队,按照尼克松来访时候的标准,进行了安保措施。整个秘密警察总队从机场开始,就进行了训练有素的安保。

两位影后和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出现,也让莫斯科的民众陷入到了沸腾的状态中。比起九年前法国电影界访问莫斯科造成的动静更大,在这座苏联首都造成了轰动性的效果。

“你看看文化部那些人激动的样子,真怀疑他们是苏联人还是英国人。”在机场出来之后,伊特瓦索夫冷淡的评价着文化部的同志。

“这也难怪,毕竟人家的名气要大一些。不出现第五纵队就谢天谢地了。”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叼了一根烟道,“第一书记在克里姆林宫设宴招待,到时候让我们的人注意一下,看看文化部没有人流露出对西方世界向往的言论。”(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影后也兼职

“同样的,这次来访的英国人,从官员到演员估计就没有几个对苏联怀着善意的人。不过可能会有所改观吧,从纯粹的讨厌苏联,变成中立就是伟大的胜利了。”谢洛夫咧开嘴角嘲讽道,“一群百万富翁怎么会对我们这种平民感兴趣?”

不能否认富人阶层是有那种富有同情心,也愿意帮助他人的存在,觉悟高觉得应该人人平等也有,问题是有几个。如果谢洛夫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一员,也不愿意和低下的民众平等,底层人民的死活管我什么事情?自由国家当中全看你自己的能力,你处在底层你活该。

所以第二国际的那些叛徒存在也有好处,欧洲人被忽悠的不断使用自杀政策,引进黑又绿进自己的国家,其实对苏联是有利的,他们的虽然偷换概念玩的溜。

“晚上把克里姆林宫的监控体系打开,挑选英语水平很高的人进去做侍者,有机会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行,工党政府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两人闲聊了一下,谢洛夫走到了自己的汽车前面,打开车门笑道,“在大行动之前,有这么一个活动作为调味剂也挺有意思。”

谢洛夫已经让挑选了几个精神不错的内务部老头,让他们去印尼旅游去了。人虽然不多,但每个人当年都签发了上百条逮捕令,专业的,绝对是专业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专业的人来做,第一书记就是这么说的。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大克里姆林宫中最为著名的殿厅,是俄罗斯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大厅呈椭圆形,圆顶上挂着六个镀金两枝形吊灯。每个吊灯重一千三百千克,圆顶和四周墙上绘有公元十五到十九世纪俄罗斯军队赢得胜利的各场战役的巨型壁画。大厅正面有十八根圆柱,柱顶均塑有象征胜利的雕像。

赫鲁晓夫对英国文化部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苏联一直对西欧国家的左翼采取拉拢的态度,特别像是英国这种本来*就很弱小的国家,工党这种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就成了苏联的备用选项。目前英国执政的是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

不出意外的话,哈罗德?威尔逊晚年会成为什么英苏友好协会主席这类组织的名誉主席。目前是工党政府执政下的英国,才让赫鲁晓夫采取了超出欢迎规模的欢迎。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赫鲁晓夫曾经和很多好莱坞影星见过面,其中包括里面存在的玛丽莲梦露,在肯尼迪之死的阴谋论猛吹的今天,赫鲁晓夫可能也对其中的主人公之一挺感兴趣的,差点忘了,阴谋论的散布也有谢洛夫的一部分功劳。

因为玛丽莲梦露来到苏联,今天莫斯科又开始讨论肯尼迪兄弟和梦露的关系。苏联的键盘政治家也对这件事颇感兴趣。在金碧辉煌的格奥尔基耶夫大厅,一场盛大的酒会正在进行中,文化部长福尔采娃固然是主角之一。但更大的主角还是苏联中央主席团和英国文化部那些官员们。

“很热闹啊!”穿着万年不变的各季军装进入格奥尔基耶夫大厅,看到这种这种热闹的场面,谢洛夫毫无自觉的发着感叹,在这种气氛之下,他和身后的几个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干部,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直接迈步走到赫鲁晓夫的身边,把第一书记身边的英国人屏蔽掉,瞄了一眼赫鲁晓夫的酒杯,谢洛夫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儿找了个空闲机会,用特制酒杯把赫鲁晓夫手上的酒杯换掉,拉长着声音,“第一书记同志,你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难题。老头子就应该保护一下自己的身体,这么大岁数了,不要总是让别人操心。”

“米高扬叔叔,是不是这样?”谢洛夫转头看向赫鲁晓夫身边的米高扬,像是寻找支持者一样,米高扬和巴格拉米杨元帅都是亚美尼亚人,对出身在高加索的他多有照顾。再者他是中央主席团当中现在少数的三朝元老,赫鲁晓夫也对米高扬很尊重。

“没错,年纪大了,就应该少喝几杯。”米高扬也点头附和道,这时候英国文化部长凯特利走过来,正好见到了这一幕,愣了一下笑呵呵的询问道,“这位年轻的将军是谁。”

“他是我们的保护者!联盟的最高安全干部。”米高扬看了赫鲁晓夫一眼,目送谢洛夫的背影道,“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是那个刽子手?凯特利回头看了一眼在不远处和福尔采娃开玩笑的谢洛夫。这已经是这几届最出名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了,因为谢洛夫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刷过脸。当时拍着桌子要打古巴保卫战的咆哮声,今天还在很多人的脑海里。

古巴导弹危机中,英国都认为一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他们不是事件的直接当事人,但隔着铁幕也能感受到,已经进入一级战备中的苏联东欧驻军强大压力。事情结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还总是谈起那场美苏接近摊牌的对抗。

像是谢洛夫那种人,在当时的英国报纸上也频频出镜,当然是被形容成一个冰冷的杀人机器,双手沾满血腥的刽子手。如果有一个苏联代表团访问英国,里面又有谢洛夫的话,那个画面几乎不可想象,原来的克格勃主席谢罗夫大将就曾经遭遇过这种事情。

根本没有这个机会,谢洛夫只会去亲苏或者中立的国家,当时去美国他是没有办法必须要去趟地雷,哪怕有一点办法他也不愿意过去。

“我很奇怪,我们和这些英国佬有什么可交流的,他们无非就是希望自己的电影产业进入苏联么?”说话的同时谢洛夫的眼睛放在前方不到十米的地方,伊丽莎白泰勒身边的小男孩身上。相反对旁边的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他倒是没什么兴趣。

“第一书记不是说,一定保持和西方世界的交流么?你这个总政委不明白这点?”福尔采娃心中也十分感叹,当初更见面的时候,自己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谢洛夫只是一个克格勃的总局局长,今天两人的地位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按照手中的权利来算,瓦莉娅的丈夫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伊丽莎白泰勒虽然在和身边的几个女星在聊天,但目光还是几次看向自己,只不过被影后的演技掩盖过去,但考虑到身边的福尔采娃和瓦莉娅认识,这个风险还是需要规避的。马上他就换了一个地方和自己的克格勃干部在一起,他们之间也更有共同语言。

“头,在想什么呢?”卡德波夫作为秘密警察总局局长,在观感上还是很敏锐的。

“在这个代表团里面,有多少英国的反间谍人员,你们认为呢?”谢洛夫好像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询问着自己的助手们。

“我感觉有十几个人吧?”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瞄了一眼人群,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又仔细的辨认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可疑名单。卡德波夫少将一点一点的辨认道,也把自己估计的数字说出来“我感觉有十七八个吧?”

“不接触一下怎么知道呢?你们看我的!”谢洛夫一仰脖把酒杯中的伏特加喝干,“等我一下,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少个同行潜伏在其中,就当是一个小游戏。”

仗着自己还算不错的英语水平,谢洛夫开始漫步在英国代表团的人群当中。像是老朋友一样在这些人当中穿梭,闲聊,闲庭信步当中观察着对方的反应。谁对自己的出现心里有剧烈的防备心理,这需要近距离的接触。

“我去,影后还有兼职?”谢洛夫离开了伊丽莎白泰勒身边,倒是出现了意外收获。他就说么,像是赫本也不是英国人,怎么会出现在英国文化交流团的行列中呢?看来这不单单是泰勒用自己的友情请来的,不知道是军情六处还是中央情报局?不过这也正常,伊丽莎白泰勒还是自己的部下呢……

“那个戴眼镜的男人,那个带紫色领带的,那个穿短裙的女秘书,那个文化部部长的翻译,演员圈子里面注意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可疑的人一共有二十二个人,这一个星期当中,一定要小心这些人,在我们的地盘上让他们为所欲为,克格勃可丢不起这个人。”谢洛夫的话让谢尔久科他们总局局长频频点头,把自己主席的说的可疑人物全部记下来。

自己排查出来二十二个人,这比泰勒感觉像是反间谍人员的人数多了八个人。

“监控室的同志对好口型,同时记录我们这边的文化界代表说了什么。不可信的群体很多,但其中最不可信的就是那些搞文化的人。”谢洛夫吩咐了一下工作,看了泰勒母子一眼,便离开了大厅,虽然这里都是他的人,但接触自己的儿子难保不会被发现。

还有时间,他总能找到接触自己孩子的时间,实在不行在行程上做一些手脚。(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五章 影后对影后

乌克兰酒店是苏联莫斯科七姐妹之一,是苏联外交部用来找到外国代表团的地方,所以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也是克格勃重点关照的地方。从单个部门来讲,苏联任何部门都需要配合克格勃工作,这当然也包括苏联外交部。

整个乌克兰大酒店遍布克格勃布下的窃听设备,这种重要的领域中克格勃不会当做没有看见,从酒店服务人员、打扫卫生的人、侍者、不分阶层,甚至酒店的党委第一副书记,同时也是克格勃上校,作为克格勃主席的谢洛夫,已经和外交部打了招呼,断定里面有英**情六处的特工存在,所以重点关照的人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楼层当中,住的房间都被克格勃专门设计过。

这也是正常的,苏联又不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每天都接待不同国家的代表团,割裂了英国代表团也完全说得过去。谁让房间紧张呢?英国文化部的面子,并不比他这个克格勃主席、国家安全总政委的面子大。

谢洛夫这么安排,除了想要看看英国的反间谍人员是什么生活状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种安排方面自己睡影后,伊丽莎白泰勒的房间距离地面距离一百五十米左右,六十年代的莫斯科自然和当初乌克兰大酒店建成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苏联首都的标志性建筑,在伊丽莎白泰勒的房间,能找到俯视首都的感觉。

谢洛夫穿着一件深色的睡衣,在窗帘后面的缝隙中就在做这件事,说来比较奇怪,俯视莫斯科本应该是一剑豪情万丈的事情,向他这种偷偷摸摸的看,却显得十分猥琐。

人就是这么矛盾,他当年不招惹伊丽莎白泰勒就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