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夫这些巨头其实属于另外一个时代的人。
赫鲁晓夫和苏斯洛夫原来的上司日丹诺夫属于一个时代的干部,至于米高扬则更早,属于斯大林时代的干部。所以一旦赫鲁晓夫退休,也只是他自己退休,最多会带上米高扬。从年龄上现在的中央主席团成员不会随着他一起退休。
“我还是没有撬动勃列日涅夫的地位,也许和他比我还是太年轻了。”走在路上的谢洛夫不由得感叹道,不光是他自己,就连谢列平在政治手腕上也远远不是勃列日涅夫的对手。实际上现在也没人是勃列日涅夫的对手,柯西金加上两个助手在中央主席团自己就占了三个名额,也只不过比谢列平多坚持了十年而已,最终也被勃列日涅夫解职。
谢洛夫知道,只要谢列平不改变自己的性格,除了共青团的干部和司法干部之外,拉拢其他人是非常困难的,苏斯洛夫洁身自好,但这只是苏斯洛夫自己的事情。而谢列平是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他会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这就比较得罪人了。
类似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这种处理党纪的机构,实际上比克格勃更加得罪人,谢列平本身就不苟言笑,没有勃列日涅夫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和柯西金也不一样。属于中央主席团少有的人。
但谢列平优点也非常明显,拥有得天独厚的笼络人心的本事,当然这仅限于对待他认为有能力的朋友,如果谢列平认为一个干部没什么能力,基本上就会当做他不存在。而谢列平的朋友们,则是一直对他忠心耿耿,像是叶戈雷切夫、谢米恰斯内直到苏联解体,都没有说过谢列平一句坏话,虽然他们是失败者,但也一直对谢列平不离不弃。
谢列平在风华正茂、飞黄腾达的时候背地里被称作铁腕人物舒里克,影射他可同铁腕人物费利克斯之称的捷尔任斯基相媲美。以一个瘦瘦的学生之身来到莫斯科上大学,却成就了如此非凡的功名。多少次交锋都以他的胜利而告终,但他终究还是输了一次。他只是输给了勃列日涅夫,最终付出了政治生命结束的代价。共青团之鹰、铁腕人物舒里克就此消声灭迹。
年轻的谢列平有张表情非常丰富、生动的面庞,双唇紧抿,目光专注。如果谢列平领导国家,谢洛夫以现在对谢列平的了解,苏联是肯定不会出现大改革的,谢列平会在苏联的框架内强化优势。同时缓和和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中国的关系,集中整个阵营的力量先战胜美国再说。
“我们能赢么?”谢洛夫在回家的一路上都在想着这个问题。以现在中央主席团的势力对比,柯西金占据最明显的优势,谢列平在中央委员级别有很多朋友,勃列日涅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谢洛夫知道这是个假象,一旦勃列日涅夫坐上总书记的位置,各地的支持者就会蜂拥而至。
如果赫鲁晓夫退休的话,在这个前任第一书记死前,以勃列日涅夫的性格肯定不会公开反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而是秉承着只说不做的态度,把赫鲁晓夫的一些政策停止。而赫鲁晓夫死了之后,估计勃列日涅夫就会自己主政了。
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赫鲁晓夫去世的时间应该是五年后,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去世十一年后病逝,这也就是说勃列日涅夫有十一年的时间没有掣肘的执政。大概就是两届的时间。在这十一年当中,谢列平和柯西金顶住了勃列日涅夫的压力,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按照历史上来,勃列日涅夫执政十八年,那就太可怕了。多出来的七年时间,足够让担任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击败一切对手,什么谢列平、柯西金、谁都顶不住他。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对待谢列平比其他对手更严酷,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勃列日涅夫的年龄比谢列平大很多,柯西金、苏斯洛夫本身就比勃列日涅夫的年龄大,身体也不比他好。而谢列平不同,勃列日涅夫害怕自己死后,谢列平会依仗年龄的优势掌控这个国家,所以才首先打击谢列平的势力,而且一定要把他赶出苏联的最高权利层。
“如果赫鲁晓夫在两三年内退休,事情也许不会太糟糕。”回到家的谢洛夫辗转反侧,赫鲁晓夫一旦开了主动退休的先例,对苏联来讲绝对是一件好事。有先例和没有先例是绝对不同的,这也属于给勃列日涅夫上了一个紧箍咒。
“怎么了,尤拉!”看见自己的男人眉头紧皱,瓦莉娅蹭到丈夫的身边轻声问道。
“你觉得勃列日涅夫如果成了总书记,会怎么对待谢列平和我们这些人?”谢洛夫伸开手臂把妻子搂住问道,“我能感觉到,他对整个共青团的干部都有疑虑,他不相信我们,一旦第一书记退休,他会怎么对待我们?他可不是很喜欢年轻干部的……”
瓦莉娅蔚蓝色的美目一转,马上就明白了自己丈夫的意思,似乎高层正在暗潮汹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谢列平各自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一旦赫鲁晓夫退休,这些人说不定立刻就会斗起来。
“你不是说你们是全苏联最有实力的团体么?我记得舒里克说过这句话?你怎么害怕勃列日涅夫呢?”瓦莉娅抓住丈夫的手,似乎想给自己的男人一点动力。
“是啊,但最有实力的团体,也没有整个干部阶层大,勃列日涅夫是第二书记,未来他肯定是总书记的,我没什么信心。”谢洛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担心,如果连自己的老婆都不能相信,那就没有能相信的人了。
“怕什么,输了大不了被解职,我们做老百姓一样会活的很好。”瓦莉娅目光灼灼的说道,“再说了,一旦第一书记退休,新政府肯定是集体领导,总书记又怎么了?”
“说的对,睡觉!我怕他们干什么?”谢洛夫深吸一口气咬着牙说道,“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不应该在担心这种事情。输了就做普通人。”
睡觉、睡觉!谢洛夫脑袋一歪双手熟练的把瓦莉娅的吊带解开,在家里穿这么多衣服干什么?碍事……
谢洛夫其实不需要害怕那些有的没的东西,勃列日涅夫不可能刚上台就这么强势,实际上他刚上台的时候可以算是个弱势总书记,只不过斗争手腕太高。而且对手谢列平一直都一帆风顺没有什么警觉心才失败,这次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一个月后,谢洛夫在外地考察归来,对赫鲁晓夫做出了报告。表明各地的国家安全局和内务总局归属各地党委和加盟共和国,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提议在中央明确各地党委和加盟共和国不能干涉克格勃的行动。
在清除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下放了一部分内务部的权利给地方政府,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从梁赞州的事情出现之后,克格勃就会收回这方面的权利。只不过没有中央的认可,赫鲁晓夫是知道这件事的,他也知道地方政府已经出现了权力过大的问题,所以默许了克格勃的动作。
而这次谢洛夫希望可以通过中央的表态和这件事固定下来,在取得赫鲁晓夫的同意之后,谢洛夫发布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令,“苏联部长会议所属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其地方机关是政治机关,负责贯彻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保护社会主义国家兔遭外部和内部敌人蓄意侵害以及保卫苏联国家边界的措施。它们的使命是警惕苏维埃国家的敌人的秘密阴谋,揭穿他们的意图,制止帝国主义情报机关针对苏维埃国家的犯罪活动……”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由苏共中央主席团直接领导和监督。属于苏共中央编制的国家安全机关领导人员,其职务须经苏共中央主席团批准。属于党的地方机关编制的工作人员,其职务不需要相应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苏共边疆区委及州委批准。而是直接对中央主席团负责,地方党委、州委和加盟共和国不得干涉。”
第二天,赫鲁晓夫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对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令做出批准文件,下发到全国,谢洛夫在内务部解体了十二年后,重新把属于克格勃的权利从地方政府收了回来。保证了克格勃的各地机构不会受到地方的干涉,而是自成体系摆脱和地方政府纠缠。
“现在我可以说有了自保的力量!”办成了这件事之后,他觉得自己处境安全了不少。(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特工学校
这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肯定是通不过的,因为勃列日涅夫需要地方干部的支持,所以他只会把中央的权利分出去,而不是收回来。而赫鲁晓夫时代就可以,本身赫鲁晓夫就自我感觉良好,但却出现了被地方政府欺骗的事情。所以从梁赞州的事情开始,他就知道地方部门靠不住,开始着手利用克格勃保证自己能清楚的知道下面的准确消息。
赫鲁晓夫也有能力通过这个决议,因为在中央主席团内部他和别的委员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可以说现在的中央主席团中,除了米高扬之外没有人和赫鲁晓夫是同时代的干部,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谢列平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干部,换句话说赫鲁晓夫是他们的领导。和赫鲁晓夫地位平等的马林科夫、莫洛托夫早就被赶出政坛了。
在波德戈尔内的事情之后,赫鲁晓夫可以说说什么是什么,想要通过的决议就没有反对意见,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赫鲁晓夫觉得还不错,所有人都会赞成。切断克格勃和地方政府权利这件事,赫鲁晓夫同意了,就会通过。
这对谢洛夫绝对是一件好事,未来勃列日涅夫在想拆了克格勃可就没这么容易了。赫鲁晓夫是他们的领导,但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他们互相的地位可是平等的。不会有人再有赫鲁晓夫的权威,勃列日涅夫想要这么做,也要看其他人是不是同意。
“我特么简直太机智了!”谢洛夫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生涯的得意之作。这样他只要保证克格勃内部信息畅通,就没人可以在对他怎么样。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谢洛夫的儿子该上学了,他的大儿子鲍里斯、谢洛夫必须要关注一下这个问题,很早以前他就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做特务,但是做什么类型的特务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安排。索性他的选择余地非常多。
索性苏联不缺乏这种学校,和克格勃保持合作的关系的学校多的数不胜数,克格勃自己开班的学校也不少,这还要把七大特工城先排除出去。
对儿子是必须要关心的,谢洛夫绝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对待女儿的态度就是我女儿干什么都行,对待儿子的态度就是,我儿子干什么不经过我同意都不行。因为男人和女人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虽然苏联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但实际上在社会上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男人就是有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不是提倡能解决问题的。
对于儿子一定要严管,拿出一本克格勃本身学校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克格勃在苏联各地、以及在东欧国家的特工学校。
“克格勃高等学校?这是边防军的指挥官学校么?”谢洛夫直接略过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学出来的学员,都会进入苏联边防军服役。
“军事管理训练学校?第三总局开办的么?”谢洛夫做过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所以在这个学校的简介中停留了片刻,军事管理训练学校就在莫斯科市内,倒是非常方便。这座学校的学员毕业之后会进入军事管理总局工作,或者进入红军做克格勃办事处的代表。要么直接进入红军服役担任军官,在红军中负责监视各级军官的思想状态和反间谍工作。
“库金诺训练学校,这是?行动执行部?不行,我儿子不能做杀手。”想了想门德列夫现在一天到晚那种死人脸一样的表情,谢洛夫浑身一哆嗦,直接和这所学校说再见。
“图格切夫特别部门训练学校,怎么门德列夫开了这么多杀手学校?”直接略过谢洛夫继续往下看,列宁格勒谍报学校、莫斯科谍报学校都直接略过,这两所大学都是专门负责训练第一总局特工用的。
一点一点的往下拉,把整个苏联为克格勃和格鲁乌服务的两百多家学校都过滤完毕,几个地点进入了他的眼中,最好就在莫斯科周围、现在瓦莉娅已经回到莫斯科,不然基辅周围的学校也在考虑当中。
把谢尔瓦诺夫叫来,谢洛夫合上书直接问道,“军事管理训练学校有没有幼儿班?从小培养的那种?我想让我的儿子进入里面学习。”
谢洛夫做过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对这方面的工作还算熟悉,不过这家学校他真的没去过,他卸任了这家学校才组织起来,这不能怪他。
“啊?啊有,主席,你的儿子现在就进入学校学习么?”谢尔瓦诺夫一愣,没想到谢洛夫这么快就让自己的儿子上学,而且直接进入了特务学校。
“嗯,我们本身的学校质量比较高,去一般的学校我不是很放心。”这句话是纯属放屁的,有克格勃坐镇,整个莫斯科哪里是不安全的?谢洛夫这句话只有他自己相信,谢尔瓦诺夫是绝对不相信的,但这不是他反对的理由,答应一声就直接下去联系去了。
“小男孩么?就应该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比如军事训练!没有军事训练、特务训练也行啊……”谢洛夫相信一点,克格勃的学校有一点不需要担心,那就是他的儿子进去学习,以后绝不会是叛徒,而是会成为一个思想过硬的克格勃军官。
到了开学的时候,谢洛夫拽着不太请愿的瓦莉娅,抱着他们俩的儿子来到了军事管理训练学校,这又不远,就在莫斯科的市内。
“你能不能高兴一点?孩子上学不是很正常的么?”抱着孩子的谢洛夫一脸蛋疼的对着自己的妻子道,“你怀疑我们部门的教育质量么?还是怀疑我们思想觉悟。”
“你到底还是把儿子培养成了特务!”瓦莉娅一脸的不高兴,伸手掐了一下男人的软肋,当初生孩子的时候她以为自己的男人只是说说而已,万万没想到谢洛夫是玩真的。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立刻就挑选了一个克格勃的间谍学校作为孩子的母校。
“你给我小点声,这有什么不好么?”谢洛夫警惕的看了一眼周围,军事管理训练学校比较反其道而行之,坐落在莫斯科比较繁华的大街上。周围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瓦莉娅这样弄的他非常尴尬,他今天可是找出了好几年都没穿过的常服。
军事管理训练学校奉行军事化管理,当然幼儿班的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至少一个星期可以让儿子和父母见一面,不过考虑到谢洛夫是克格勃主席、瓦莉娅是俄罗斯教育部的副部长,这种规定基本上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他们想要过来看,随时都可以。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学习这个东西,是迟早要经历的,与其未来被社会教育,不如在这里先教育好,我和我的妻子都没有意见。”说到这的时候,谢洛夫觉得自己的软肋传来一阵刺痛,不过他没有在意,早就习惯了……
“我的儿子还小,希望你们可以照顾一下。”瓦莉娅一副拜托的样子对着军事管理训练学校说道,“哪有一个父亲这样的,孩子这么小就进入这么严格的学校学习……”
“走吧,一个月后儿子对老师就比对你和我都亲了。”谢洛夫一副这个老婆很丢人的样子,对军事管理训练学校的校长歉意的笑笑。
一个孩子小学时候会出现听老师的话,而不听父母话的情况,因为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一天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而且老师在幼小的孩子心灵中是一个非常伟岸的形象。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在孩子上初中就会消失,因为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对某些事情表示怀疑……
弗拉基米尔少将尴尬的笑笑,等到这对惹不起的夫妇离开大楼,看着不到一米高的孩子深吸了一口气自语道,“克格勃主席和人民教育部副部长的儿子?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宗。”
克格勃主席是自己的上司,而人民教育部严格来讲也能管到他,只不过一般教育部不会找克格勃训练学校的麻烦,但刚才谢洛夫和瓦莉娅明显不同的态度,让弗拉基米尔少将十分蛋疼,自己的主席明显是按照规章制度来,而主席夫人则是万分的不舍,主席夫人会不会以后找自己的麻烦?
“我是弗拉基米尔,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一个新入学的学员,对,你亲自安排。”弗拉基米尔少将用疲惫的声音命令道,“小心点,里海虎的儿子。”
同样是开学季,谢洛夫和自己的卢蒙巴学生敲定了苏联和苏丹的国防安全互助条约,一只超过三千人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抵达苏丹,这支军事顾问团将帮助苏丹军队提高战斗力,军事顾问团一直被下放到营连级,开始对苏丹人民军进行整训。(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人民军
对于苏联人来讲,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绝不是喀土穆这种纯粹的燥热,恰好苏丹的海岸线比较短,也没有海风的存在,尼罗河的水量显然不能这座苏丹首都的气温降下来。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喀土穆不在此列。
但为了苏联的国家利益,驻苏丹军事顾问团的顾问们,还是奉命从亚历山大港逆流而上来到这里,负责整编苏丹的军队,实现苏联的战略计划。
规划早就存在,沿着当年大英帝国的线路,从非洲最北部的埃及一路南下,直到南非将整个东部非洲纳入掌控当中,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想要从非洲啃下南非这个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但南非和这个时代的津巴布韦毕竟是非洲的特殊国家。
两个国家都是白人执政的但是黑人占多数的非洲国家,其实就是名义上成了**国家的殖民地,这种情况下,推翻两个国家的白人政权当然比较困难,毕竟苏联无法从万里之外过来作战,但如果退一步的话,以较低的目标让这两个国家陷入到混乱当中,这倒不是不可能的,在白人执政的十几年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南非的坚持时间长了一点,但也不会长多久。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一定要首先搞定挡在苏联南下道路上的刚果,这个国家非常碍事,已经成了苏联非洲战略的障碍,而且刚果这个国家不弱,人口两倍于苏丹,蒙博托这个人虽然是一个独裁者,但也是一个有能力的独裁者,在苏联支持的卢蒙巴死了之后,蒙博托禁止卢蒙巴的支持者活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历史上蒙博托一直活跃到苏联解体,后来因为苏联已经不存在,美国也开始修补自己的形象,便开始有计划的放任这些冷战期间的盟友被推翻。冷战期间美国支持各种军阀和独裁者只是一个权宜之计,那是在苏联压力之下没有办法的举动。
就像是谢洛夫最喜欢民主体制一样,因为他知道这套漏洞百出的制度,是非常容易让强国插手的,美国的政治精英当然也知道。问题这个年代不是只有美国自己是超级大国,一旦在落后国家实行民主制度,第一美国支持的力量不一定能选举过**,第二就能能选举过,苏联也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渗透进来。
为了顶住世界范围内的红色浪潮,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政治强人、军阀。他们也知道政治强人和军阀其实比他们那套民主精英强得多。如果落后国家都是他们培养的嘴炮在执政,估计结果就是被苏联一个接一个推倒,美国报纸上天天报道的消息,都是苏联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蒙博托和刚果的力量对于苏联来讲不值一提,但在非洲则算是一个不错的国家。苏联又不能专门过来收拾他,只能通过代理人战争的形势来作战。这就是苏联军事顾问团来到苏丹的目的。
军事顾问团的团长是红军的将领,但这个军事顾问团不同,这支苏联派遣来到苏丹的团体中,出现了一个总顾问,这个人是已经退休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上将。他虽然不是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但比中将级别的团长军衔还要高,谢洛夫专门让他来苏丹发挥余热,表明苏联对苏丹这个国家的重视。
此时的苏丹新政府大楼当中,伊特瓦索夫见到了苏丹的掌权者,苏丹革命人民党主席塞拉姆中将、还有苏丹部长会议主席拉希姆中将等等一大批的苏丹实权派。
“塞拉姆同志、拉希姆同志,我带来了总政委的问候,一年多来的成绩和苏丹的变化,我们在莫斯科都已经听到了,南北和解的进程也进展不错,虽然冲突还在但已经比阿布德将军时期的情况好得多了,苏丹的农牧业都发展的很好。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改观。”伊特瓦索夫和这些卢蒙巴学校毕业的学员见面后,寒暄一阵直接进入正题,“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所起到的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不知道你们觉得苏丹的军事力量算是什么标准呢?”
“我们的军队也就能在非洲起到作用,远远不能说是强大。”塞拉姆还是对苏丹军队有着清楚的认识,他是见过苏联本土的军事力量的,听说苏联最强大的力量还不在本土,而是驻扎在德国的西方集群,但就他看见的苏联士兵已经足够令人感受到震撼。
“你们的军事力量实话实说,从组织上相当于欧洲军事强国在一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