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须想办法强化埃及的领导地位,否则埃及就很可能被后来依仗石油资源居上的沙特篡位,站在苏联的角度上,篡位不是不行,但坐上来亲美的沙特是绝对不行的。
以色列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的因素,在这就显得十分重要,以色列有核武器,埃及就相当面对一个用军事手段永远无法彻底击败的对手,如果没有核武器,这个可能就一直存在,埃及人也有信心对抗下去,哪怕打赢对面的几率小的可怜。
“纳赛尔一死,埃及立刻缓和和西方的关系,可能也是看出来这点,拥有巨大威望的领导人死去,国家政策转向,这不仅仅是埃及!”谢洛夫思考了半天觉得,必须要强化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这件事苏联一定要尽力去做。
现在的条件比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要强上很多,那次战争阿拉伯联军一败涂地,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都受到重创。纳赛尔不服立刻采取消耗战和以色列拼人力,最终埃及经济出现问题,在他死后埃及停止了继续和以色列对抗。
但这次战争不同,以色列没有出现单方面吊打阿拉伯的场面,核设施也被苏联空军炸了。可以说一样受到惨重损失,这种情况下双方都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所以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消耗战应该不会出现。
埃及有什么地方是苏联需要的呢?除了地理位置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埃及的自然条件很差,属于管好自己就不错了那种。有,埃及有三千万人口。这些人口就是能帮助苏联的地方。苏联的人口不足,农业也不好,两个因素互相制约,所以单独面对美国都很吃力,更不要提美国的盟友比苏联的小伙伴强多了。
“没钢铁、没煤炭、造船么?不行!希腊造船倒是很吊,只能纺织业了吧?幸亏不缺水,埃及也只能发展轻工业了,重工业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不过这样也好,可以对苏联做出补充!”谢洛夫做出一副评估报告,通过电报发往苏联部长会议。交给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这方面的事情柯西金的话语权最重。
军队始终是埃及政治力量和权利的源头,没有军队就没有埃及的基础,这倒是和一战之前的德国比较像,只不过埃及军队可远没有当初的德国厉害。所以谢洛夫每次来到埃及,都要和埃及的军方将领见面,参加聚会,顺便提从一下埃及军方将领的意见。
“如果苏联的军事顾问出现了令埃及不满的举动,埃及方面可以通报我们克格勃之后自行处理,苏联和埃及是平等和友好的兄弟关系。不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两国两军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苏联军人自然也要遵守埃及的法律!”谢洛夫套上军装之后,又恢复成道貌岸然的样子,全无在约旦时候的堕落感,做起了欺骗第三世界国家的老本行。
这种表态是必须的,他要照顾埃及人的自尊心,不过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找回来。比如从莫斯科回国的军方领导子女,其中有不少是带着毛妹回来的。这种情况谢洛夫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苏联又不缺乏女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苏联越接近欧洲的地方,女孩的出生率就越高,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俄罗斯自己,女孩的出生率都比男孩要高。甚至从统计上,哈萨克也开始出现这种征兆。
难道苏联的饮食结构有问题,或者自带着爱生女孩的基因?这种情况已经有些离谱了,苏联的很多加盟共和国如果单独统计,男女比例都很悬殊,要知道卫国战争都结束将近二十年了,带来的影响也应该消失。
既然女人多,总不能让她们嫁不住去,埃及军方将领的子女生活条件都不错。所以克格勃在这方面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和埃及将军儿子有关系的苏联女孩,根本就是克格勃的成员,都在拿着克格勃的工资。
在聚会的时候甚至连语言障碍都没有,直接说俄语就行了。就像见到自己的部下一样轻松,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个二十年,苏联没准能做到在埃及上流社会形成一种亲苏的风气,就像当年帝俄时期法语在俄罗斯的地位一样。
“等这些跨国婚姻出生的孩子,长大之后重新从莫斯科毕业一次。埃及和苏联的关系就应该牢不可破了!”谢洛夫看着场中这些少男少女,没准以后就是埃及军方的掌权者,或者是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的高官。这个年代埃及只有一个政党,就是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地位相当于叙利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对待叙利亚的态度,和对待埃及是一致的,反正苏联女人很多,就算是几千例都完全没问题,叙利亚留学到莫斯科的学生,一样有很多带回了苏联妻子。
“对于埃及的战损补充,我们决定补充给埃及t62坦克,性能绝对在t54坦克之上。这也是我们苏联现役的坦克!”在纳赛尔面前,谢洛夫拍着胸脯保证埃及军队的恢复一定没问题,顺便把t62坦克这个破烂吹上天,也不算吹,中国都没有这种坦克。(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开足马力
在这方面谢洛夫是没有节操的,和一般苏联干部动辄国际主义精神、正义的立场不同。他基本上属于看菜下碟,人家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纳赛尔喜欢做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谢洛夫就说他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敌视以色列,苏联就敌视以色列,看在苏伊士运河的面上,怎么都行。
世界上的黄金水道就这么几条,其中苏联和埃及的关系原因,苏伊士运河算是苏联看起来最稳固掌握的一条,黄金水道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哪怕就算是苏联几乎本国能满足所有需要的资源,也不能否认这些黄金水道的重要性。对于资源本身不够用的国家尤其是如此,就拿日本来说,本身工业实力强大但是所有原材料包括粮食都要进口,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永远都会被掐住脖子。
能完全依赖本土哪怕被孤立,还能坚持的强国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是苏联。美国本土的条件太优越,至于苏联完全是领土大才勉强够得上。剩下巴西、印度、中国、如果按照美苏的标准、哪怕是苏联的标准,都会出现本国资源不够的问题。
如果你的国家年产钢铁一亿吨,进口八千万吨铁矿石,而且附近的海域还在敌国控制之下,对手还是全球第一大海军,那你的国家钢铁业就不能完全说是自己国家的,和平年代也许能凑合过下去,一旦关系恶化,瞬间就会被掐死。
所以其他国家的威胁在谢洛夫看来不是很大,真正内外兼修的国家是美国。这个国家才是苏联的敌人,其他国家可能工业实力够,但缺少资源一样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纳赛尔所要求的帮助,谢洛夫一概表示自己回国之后会劝说中央同意,还表示愿意请求柯西金对埃及的经济结构进行评估,帮助埃及发展经济,他怎么都不能对埃及的三千万人口视而不见,苏联不但自己缺乏人口,连自己的盟国都缺乏人口。东欧那些国家人口缺乏比苏联还要严重。
唯一一个人口资源充沛的盟国,这个国家给苏联的印象只有头疼。打交道的时候不被坑就不错了,最怕的就是收钱不办事,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听话的国家,这才是谢洛夫前两年在印尼大开杀戒的原因。
“埃及加上苏丹、叙利亚人口,差不多有五千多万,印尼一个亿,印度算不算?这么算来,如果把敌人定义成北约国家,似乎人口上的差距已经被拉平了。”谢洛夫做出了一个乐观的估计,话虽然这么说,不过人口素质还是差得很远,一个文盲和一个大学生在价值上差的太远,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不可能和西欧国家和美国的人口一样。
毫无疑问苏联集团确实比历史上更强了,双方的实力在一九六七年已经开始接近。还在越南战场上打生打死的美国人身后,苏联的身影已经渐渐逼近。
“没准真可以把美国一波流带走也说不定呢!”看着北越的电报,谢洛夫招呼自己的助手准备回国,带着纳赛尔和阿萨德要求的援助数额,准备回莫斯科把这些事情一块办了。
北越的电报也是请求援助,一样是军事援助,从电报上来看,言辞十分恳切。表明北越缺少武器装备,这个理由谢洛夫是不信的,正常的损耗现在中国和苏联的援助足够用。不够说明北越正在暗中准备什么东西。
“嗯?春节攻势?应该就是他了!”从罗马、柏林转道回莫斯科的谢洛夫,刚刚回到莫斯科,顺便接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勋章和一个列宁勋章。随后直接进入克里姆林宫,汇报叙利亚、埃及的情况,以及这次需要的援助。
“埃及和叙利亚受到了惨重的损失,相信需要几年时间来恢复了,在埃及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埃及的人口增长,年轻人口的增长率十分高,考虑到埃及本身国土的自然条件,按照现在增长率,埃及三十年之后的人口压力一定十分巨大,粮食将不能自给。所以控制埃及的思路,除了在上层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中渗透之外,还要加上控制埃及的粮食来源,这个来源地就在埃及的眼皮底下,苏丹!”专门对埃及和叙利亚做出了评估,谢洛夫谈了一下苏伊士运河的问题,这次战争埃及顶住了以色列的进攻,所以苏伊士运河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关闭。
随之而来的税收,可以帮助埃及度过战争的创伤,“埃及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是很差,但充沛的年轻人口仍然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轻工业方面完全可以帮助苏联解决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纺织业,我认为可以在轻工业上面进行重点扶持。”
帝俄时期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或粗放阶段。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然后扩散到食品业和机器制造业、五金加工业。莫斯科是纺织工业的中心,彼得堡是机器制造工业和五金加工业的中心。苏联时期,冶金、燃料工业基地和石油工业基地在顿涅茨和巴库建立。所以说工业发展往往从纺织业开始。
“可是你要明白,纺织业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轻工业部门,甚至占据了一半左右的产值,如果交给埃及的话,是不是有些冒险。”柯西金思考了一下强调道,“一旦埃及未来和我们的关系出现波折,怎么办?”
苏联的纺织业不但不落后,相反还比较强,在这个年代唯一略胜苏联一筹的只有美国。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苏联的纺织业完全供应苏联本国。
“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他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且纺织业在一般国家对外依存度特别大,所以我才认为埃及纺织业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这会让埃及的经济和苏联以及我们的盟国联系在一起。纺织业的污染也很大,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这种产业还是不在我们本国比较好。”谢洛夫叙述了自己的理由,“何况埃及适合的工业就这么几个,其中只有纺织业能吸收的起不少人口,不然埃及的失业率会很高。”
“我会派出一个考察团去埃及,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可以先选取几个试点建厂。”柯西金考虑了一下,征求了自己两个助手的意见点头道。
柯西金当然明白埃及对于苏联的重要性,只不过纺织业对于苏联也很重要,占据了苏联轻工业的一半产值,所以才显得有些犹豫,最终还是提高埃及对苏联的依赖度比较重要。柯西金才同意了先做几个试点。
“北越要干什么?这次要了这么多武器弹药,他们准备和美国人决战么?”乌斯季诺夫现在是很忙的,埃及和叙利亚刚刚大战完毕,军备受到了惨重的损失。还有几架保存比较完好的美国战斗机正在等待拆解,这些事情都需要马上办。现在北越又出来要援助,乌斯季诺夫也有种忙不过来的感觉。
“也许北越还真的想要和美国人决战呢!”晃了晃手中的格瓦斯,谢洛夫十分轻松的说道,“美国的人的军力肯定在北越之上,现在北越能够坚持完全是保家卫国的信念在支撑。可战争不能无限的持续下去,凡是都有个限度,北越出现通过一次决战结束战争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
“那你的意思是全部答应?放手让越南和美国人决战?”乌斯季诺夫仰着头反问道。
“那当然了,越南人自己都承受的住,难道我们怕死人么?在越南人鲜血没有流干之前,我们苏联决不投降!”谢洛夫把英国人的口头禅改一改,直接用在了自己身上道,“但作为社会主义的领袖,美国人的对手,为了让美国人民知道他们政府一直在虚假宣传,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这一战要想办法多杀一点美国人。所以通知河内方面不要着急,等我们一定段时间把战争需要的物资准备好。到时候来一场大的!”
“对了,好像我们的研究所已经改装好了箭式防空导弹,有机会的话乌斯季诺夫同志去验收一下,如果感觉不错可以量产,看看对美国的武装直升机有什么效果。”
“好,到时候把实验数据给我!”乌斯季诺夫点点头,一个星期之后专门检验了这种改装完毕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然后迅速批准生产计划,同时开始对苏联的军工体系进行调整,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对埃及、叙利亚和北越进行补充。(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房子和孩子
新的箭式防空导弹,由克格勃技术管理总局联合原单位俄罗斯机械制造设计局改进而成,正式编号为sa…7b便携式防空导弹,美国人称之为圣杯。苏联红军称为箭式防空导弹,之前的箭式防空导弹,出现了抗干扰能力弱的缺点。a…7防空导弹在苏联以班为火力单位配属于陆军分队、炮兵分队和地空导弹分队,主要用于掩护前沿部队,可以单兵携带随步兵推进,也可以装在越野车上伴随摩托化部队机动。sa…7导弹可以采用立姿和跪姿两种状态进行射击。
通过在越南战场的反馈,苏联军方已经了解到这不是一般的弱,而是弱到了极点。如果美军的武装直升机群在晚上出动,能不能打中全看运气。由于是第一代红外寻的制导,飞行器可以利用太阳作为热源或在多山地区利用地面热源有效躲避箭…2导弹的攻击。采用目视机械瞄准和红外导引,只能白天使用。
白天用容易被干扰,晚上直接打不到人。这样一种武器根本就没有价值。所以对这种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改进势在必行,现在改进已经完成。新的箭式防空导弹具备了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
“三个月内,要送到越南两万枚。各工厂第二书记给我记住,这个产量是必须要完成的。这是任务,不要说什么困难,能通过勤劳弥补的不能称之为困难。”在军工厂当中参观了一圈的谢洛夫对着旁边的内务部长谢洛科夫道,“至于一些防护工作,需要内务部多关心一下!”在两人对面,一个非常有时代性的举行标语被镶在厂房上。意思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是安全生产这类的意思,很令人怀念的标语。
“知道了,包在我身上,最近听乌斯季诺夫说,军工方面的生产任务十分紧张。你催的是不是有些紧了?”谢洛科夫从层面提醒一下眼前的总政委,不要把人当做机器用。
谢洛夫抬头看了一眼厂房棚顶的红星,然后淡然的说道,“虽然中东和东南亚同时进行着两场战争,而且我们还要向苏丹、印尼等国提供军备。但这对我们的军工业还远远谈不上全力,是不是卫国战争过去了二十年,忘记了以前是怎么生活的了?有困难也要克服一下,过了这几个月就好了!”
“你这样,肯定有人会找格里申同志反应问题的。”谢洛科夫摇头苦笑道,“战争都结束了二十年,现在这些工人可不像当时了,我们有点惹不起他们。”
惹不起?这句话说说就算了,谢洛夫脸上闪过一丝奇怪之色,但马上消失不见。自己旁边这位内务部部长,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后期,也是响当当的厉害角色。在他主政内务部的时候,斯大林时期消失的武装匪帮死灰复燃,律贼团体在经过了二十年的蛰伏之后,蜕变成了赫赫有名的苏联黑帮,内务部就没有一点负责?内务部在其中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
趁着内务部还没有蜕变之前,赶紧把全国监控体系完成才好,不然在卢比杨卡的自己总是要出莫斯科去视察,才能看到底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他特么还嫌累呢!
“有困难就克服一下嘛,就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做做工人的思想工作。”谢洛夫转了一圈道,“我也知道格里申同志主持中央理事会很忙,但这不是没有办法么?”
“让美国大兵尝尝我们苏维埃之箭的厉害,这多有意义?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好不好!”从武装直升机出现之后,有人断言游击战将会被彻底扑灭。而在便携式防空导弹出现之后,又有人说现代游击战将会更难对付,这种自打自脸的论断真是有意思。
阿富汗以后会不会成为苏联的地狱先不说,但美国正好处在地狱中,目前为止还自我感觉良好,坚信自己能取得胜利。至少从美国报纸上来看,英勇无敌的美军,从一个胜利走到另一个胜利,越共武装似乎马上就覆灭在即。
今天回到家的谢洛夫,抱回来了一堆文件,大概二十公斤左右的样子。满脸堆笑的搓着手,嘴巴像是抹了蜜一样甜道,“我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三世逼ià,你忠实的守护者已经回来,现在有事禀告!”
抱着小女儿的瓦莉娅转过来媚眼一番,红润的嘴角微翘道,“总政委同志,有话直说!”
“老婆,算账,我不会!”谢洛夫一脸正色的指着半米多高的克格勃账目喊道,“事涉国家机密,只能有劳我的妻子了,开始吧……”
“把它抱上楼!”瓦莉娅亲了亲女儿的脸蛋,放在了沙发上和哥哥们一起玩。蹬蹬上楼,后面则跟着抱着一摞文件的克格勃主席,没办法,脑袋不够用,只能打打下手了。
有事毛妹干,没事干毛妹。把账目直接放家,谢洛夫开始做第二件事情,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这次攻击美元的临时部门,宁可少赚点钱,也不能让克格勃的账目暴漏。
“从特工城调人吧!整个特工学校体系,不是有两个小老婆在管理么?”时间不长,谢洛夫的专车缓缓停止,“两个小时之后过来接我!”吩咐了一句,便昂首挺胸的走进谢列平的家中,终于出现了一点变化,谢洛夫就说嘛,自己弄出来了这么多后世的小东西,也该引起一些变化了,怎么谢列平家就一直卫国战争年代的布置呢。
看勃列日涅夫家就正常多了,至少克格勃的产品人家是随处可见,不过嘛!鱼子酱真是个好消息,这可能是苏联为数不多谢洛夫一直比较满意的食品了。苏联鱼子酱最好的产地是在里海周围,因为某些原因,谢洛夫他们很容易就能吃到当地的特产。
从级别上来讲,谢列平的级别当然比谢洛夫要高得多,但实际上以居住面积来讲,谢洛夫的家是这些人当中最大的,比谢列平大、比谢米恰斯内大、比叶戈雷切夫他们都要大。他们住的都是公寓,谢洛夫住的是别墅。
除了地方距离克里姆林宫远了一点之外,谢洛夫的一切条件都比这些同级别或者比自己级别还要高的干部好。一个原因是谢洛夫成为克格勃副主席之后,便开始盖房子,只不过那时候只是开始,再者苏联的住房分配政策,是根据家庭人口来分配面积。
为了住大房子,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加上自己的毛妹比较性感,于是他这个克格勃主席的家庭成员一直都在增加,为比较合理的住别墅,就必须让自己家庭的成员多起来。现在带着一大家子人的谢洛夫,必须要住大房子,一般的公寓不够住。
在正式成为克格勃主席之后,他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苏联的房屋还是比较紧张,住房问题只是在赫鲁晓夫楼出现之后缓解了一下,仍然是人民的一个大问题。但同时苏联人口出生率还在下降,于是成天琢磨歪魔邪道的主席同志有了注意。
我们可以把人口问题和住房问题挂钩么?你家没有这么多孩子,缺少家庭成员,那就没有必要住大房子,必须把住房的分配指标首先让给家庭成员众多的同志。就算在这几年大兴土木之后,也是一样要照顾孩子多的同志。这多公平啊,于是在总政委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之下,苏联安全体系部门的同志们,比任何时候都想要生孩子。生孩子,住大房子,反正天然气免费、电免费、水费也不是交不起,那怕什么?生……
克格勃补助开支暴增六千万,当然这只是个小问题,孩子出来了比什么都重要,房子原来真的比英雄母亲这个称号有用多了,对于想要分配住房的苏联人来说,他们十分迫切的希望谢洛夫来自己部门做部长。
“最新鲜的新鲜鱼子酱,谁不知道我们的克格勃主席,有一个爱蹭饭的毛病呢?”叶戈雷切夫笑呵呵的调侃道,“科切马索夫同志带来了最正宗的鱼子酱,尝尝吧。”
“科切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