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夏采夫的眼睛一亮,顺着这个话题深入下去道,“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次的抗议是戴高乐支持者首次出现,而且和原来的抗议者出现了冲突。”

“没错,以前抗议之所以和平,那是因为我们的革命者觉悟足够高,这次之所以出现惨案,那自然是资本主义余孽的疯狂反扑,不然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如果不相信,前面一个月的抗议就是事实。”戈留诺夫打了一个响指,已经知道要怎么办了。

三人的谈话完全是以立场说话,不管是颠倒黑白还是怎么样。反正这个屎盆子戴高乐政府和他们的支持者都必须接着,还要用脸接着。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支持戴高乐的人如何辩护,反对者都不会相信。这颗炸弹最大的作用是,争取中间不持立场的人。

“还有就是根据我的调查,这些不同主张,不同意见的抗议者,都自称自己是最纯洁的革命者,既然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反方向给法国的舆论致命一击!”谢洛夫说话的时候,把克格勃自己的调查,还有英国、美国的调查报告给自己的两个朋友。至于英美的调查为什么会落在他的手中,很简单,这种调查非常常规不是机密,拿钱买就行了。

梅夏采夫和戈留诺夫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那我们就看看,我们的总政委有什么意见。怎么反方向办法……”

“法国这场遍及全国的抗议者人数众多,但主张完全不一致,托派、无政府主义者,环保主义者,还有各种各样思潮,抗议者举着各种各样的画像,完全不顾这些理念是冲突的,这当中除了法国**,几乎没有我们的支持者。但他们都自称为最最纯洁的革命者。而且戴高乐正在商谈结束罢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结合起来么?”谢洛夫给自己的两位朋友一人倒了一杯红酒,摇晃着酒杯道,“这样做的好处,无非是阻止罢工结束,要知道那些自称是最最纯洁的革命者,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苏联把他们定义成不够革命,这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会用更加激烈的手段来证明,自己就是最纯洁的革命者,苏联所说的是污蔑。这样停止罢工的主张就会遭到抵抗。”戈留诺夫忽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喝道,“明白了,利用这种逆反心理来达成我们的目的,把罢工时间延长,同时给法国造成损失。”

“那还等什么,我们回去吧,还要写社论呢!”梅夏采夫哈哈一笑,拉着戈留诺夫的手离开了卢比杨卡,他们要回去自己的主场。广播电台总部大楼和塔斯社的总部。

在两人之前,早已经被仇恨加深的谢洛夫再次发表言论同情法国警察,“作为资深的安全干部,我不得不说法国警察在维持国家秩序上的努力,但安全领域的工作是要十分小心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警棍当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果一个炸弹都发现不了,那要你们有什么用?难道你们只能对付什么都没有的人民么?”

随后由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所撰写,由广播电视委员会主席梅夏采夫,通过苏联之声进行广播的两篇社论,传遍了整个西欧,自然也包括表面上被革命者所占领的法国。

第一篇主要评价了法国这次的爆炸事件,把这次的爆炸归结于资产阶级的疯狂反扑,“我们可以看到,法国的运动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月初开始,抗议活动就一直在持续,整个过程中不能完全说没有人丧生,但对于庞大的抗议者而言,总体上仍然可以说是和平的,而资产阶级的游行开始之后,第一时间就出现了如此令人震惊的惨案,这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事情。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资产阶级的团结性,在平等这个威胁面前,资产阶级往往能表现出来空前的强大。”

紧接着第二篇报道出现,“从运动刚刚开始,就和苏联没有一点关系。难道美国的反抗浪潮也是苏联策划的么?去年联邦德国的抗议也是苏联的影响。但既然有言论想要把抗议和苏联扯上关系,那我们就在此给予一定的回应,我们认为这次的抗议者,并非是革命者,而是一群小资产阶层的人犯了所谓的理想狂热病,他们根本就在是一群不知道在干什么的人,这样的所谓革命者,也最好不要和苏联扯上什么关系。”

在法国都已经瘫痪的情况下,这两篇苏联的社论,很快就传到了法国人的耳朵中。几乎瞬间整个法国的抗议人群就炸窝了,他们几乎瞬间就接受了第一篇言论,同时对第二篇言论嗤之以鼻,对法国人尤其是在革命中的法国人,说你们没有革命精神,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但苏联通过塔斯社和广播电台就这么做了。

从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在他看来人人生而平等;到卢梭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任何破坏人们自由民主权力的政府人民都可以将其推翻。

可以说,是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引领着法国人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样,也正是他们的精神使得法国人民在革命这条曲折的道路上顽强抗争。法国人民给予他们无人能及的赞誉是毫不为过的。伏尔泰昂首目视虚空的雕像,非常形象的体现了他对天主教会的无视和批判。卢梭的雕像则伸出一只擎着火炬的手,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之火。伏尔泰和卢梭如两盏明灯,让当时正处于黑暗统治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几乎每一代法国人都能赶上一场革命,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之后是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第二帝国又赶上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伟大的法兰西人民摒弃了第三共和国,法国人在十年前又摒弃了第四共和国,建立了第五共和国。

反驳的言论纷纷而来,被苏联说成不够革命的革命者们,纷纷举例证明着自己的革命性,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的建立,以及他们目前进行的革命。

“我们就罢工到选举开始,看看最终到底是什么结果。”这是抗议者们发表的言论,在苏联说他们这些人不够革命之后,他们准备把革命进行到底了。让苏联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知道,巴黎公社的发源地到底够不够革命。

事实上几天前蓬皮杜代表戴高乐签署的劳资协议,还没有实行就已经流产了。格勒奈尔协议。协议的主要条款包括:最低工资上涨35%、平均工资提高10%、加强工会权力等等。格勒奈尔协议承诺的劳方待遇提高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二战之前的马提尼翁协议相提并论。工会希望能通过这一协议动员工人复工,这样就可以宣布这场运动的胜利结束,工会的地位得以证明。

然而工人们得知协议达成后并无欣喜。他们从学生的抗争中获得了勇气:警察没能把学生怎么样,更不敢对工人动武,学生能勇敢地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也需要自行组织抗争,而不再一直被工会代表。

因为一颗炸弹,和苏联说法国人不够革命的社论,让本来就在革命热情的法国人瞬间冲昏了头脑,所有人都奔走相告,要持续罢工,直到大选开始。法国**、法国社会党、国际托派在法国的机构,甚至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工人党都纷纷表示支持人民的呼声。

这些党派全体拒绝戴高乐让他们去说服抗议者复工,就在六月一日,苏联驻民主德国的西方集群表示,将联合东德人民军进行一场演习,一旦某些国家出现军队镇压抗议者的行为,应该立刻进攻进行人类解放事业。

“随便找个机会,杀几个参加完抗议的阿尔及利亚工人,你们说这种情况下,阿尔及利亚人会怀疑谁呢?”叼着烟的谢洛夫把最近的情报放下,看着面前的萨哈托夫斯基。

“当然是戴高乐的支持者,那些右翼政府的支持者,向来是看不起阿尔及利亚人的。”萨哈托夫斯基微微一笑,离开了主席办公室。

阿尔及利亚这么大一块地方,这么多的人口,可不是法国一个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这么容易吞下去的,现在明显是法国人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谢洛夫很期待这次的选举结果。罢工有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之后,选举正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完全胜利

“说实话,努力了这么长的时间,对最终的结果还是有些不敢估计。”谢洛夫不在卢比杨卡,这里是中央联络部部长、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的办公室。

联络法国共产党,克格勃并没有这方面的权利,当然有些事其实可以做到。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安德罗波夫来做这件事。和法国共产党的联络,就是安德罗波夫在做。

“从舆论上面来讲,左翼是必然要胜利的,你还有什么疑虑?”安德罗波夫有些疑惑,自己面前这位国家安全总政委,可是很少出现这种表情的。

“这是概率的问题,简单来说,资本阶级的团结性上。你也知道法国一个多星期之前,戴高乐支持者的游行!”看到对方默然不语的点点头,谢洛夫接着说道,“那次游行就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团结,相反抗议者的规模很大,但是仍然有不到位的地方。”

“嗯?”安德罗波夫的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解的说道,“要知道大部分的人民都是抗议者,你说的情况怎么可能发生?戴高乐敢黑箱操作么?可是这不现实吧?”

“我们又回到了刚刚开始的问题,概率,如果戴高乐的支持者被最大程度上的动员起来,而抗议者则因为革命的理想很多人不参加投票,那么左翼的力量还能肯定胜利么?”谢洛夫虽然是提出来一个疑问,但却是用肯定的语气说出来。

他后世看过当时的资料,支持戴高乐的人在法国本土才百分之四十多一点,更不要提这个时空中还有明显受到苏联影响的阿尔及利亚人存在,理论上戴高乐就算是硬顶着压力不下台,国会的大部分席位也肯定被共产党、社会党以及其他左翼的政党所占据。但实际上那次的选举戴高乐就利用了百分之四十多一点的支持者,取得了国会七成多的席位。打出了超神的发挥,成功的把这次抗议的浪潮给压制了下去。

安德罗波夫本来只认为谢洛夫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但到了最后淡然的笑容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从数学概率上来讲,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至于资产阶层的团结性,一个多星期之前的戴高乐支持者游行,已经证实了。

“不错,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既然我们已经提前洞察了这种可能性,就都有补救的机会。不要看今天投票已经开始了,我们还有时间。”安德罗波夫首先对谢洛夫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仔细考虑这件事。

谢洛夫点点头告辞,在这方面他没有一点可以擦嘴的地方,安德罗波夫连南也门这种地方都能啃下来一块,难度低的多的法国,就应该会有办法。

到底最后的选举会出现什么结果,就要看安德罗波夫的沟通了。如果抗议者的投票率不够,仍然执着于街头运动当中,那阴沟里翻船的几率就会一直存在。

“希望安德罗波夫这么多年负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作,有着充足的能力。”谢洛夫相信只要投票率足够,这次抗议浪潮必然是以法国左翼力量胜利而结束的。

在随后的时间里,法国共产党、社会党等党派,开始派出工作小组发动抗议的人群,使用选举权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内战是不可能被考虑的,法国周围遍布北约的军事基地,如果开始内战,最终吃亏的是法国这个国家,还有法兰西这个民族。

“执着于抗议,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如果我们只会抗议,而不提出解决办法。如何能改变我们的国家?你们仍然在这里,而对方去投票支持现在的政府,那抗议就是没有意义的,用你们手中的选举权,来做出选择,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法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拿着喇叭对着周围云集的群众高声呼喊。

这种情况出现在法国本土的所有地方,还包括了阿尔及利亚,各党派都在竭力的动员着自己的支持者,为了在大选中取得胜利,让自己的支持者前往投票地点来做出选择。

美国、苏联、联邦德国、以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关注着这次的选举结果。首先法国共产党总书记瓦尔德克?罗歇宣布,和社会党、社会激进党、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工人党进行联盟,共同选举。对垒支持戴高乐的保卫共和联盟。

保卫共和联盟前身是戴高乐创立的法兰西人民联盟,对内主张维护第五共和国体制,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对外主张维护法的民族独立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强调维护法的核力量,法应在推进欧洲联盟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也是现在的法国执政党。

各国报纸纷纷对这次的法国大选采取了预估,联邦德国的报纸认为,戴高乐仍然可以继续执政,并且成功的化解掉这次的危机,因为一旦人们参与投票,就证明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结束。英国的报纸也采取同样的看法,认为戴高乐虽然讨厌,但仍然能控制住局势。

“他们在给戴高乐打气,说出来的话已经信么?现在可不是十几年前了,英国工党都上台了!”同样一直关注着这次法国选举的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说道,要知道意大利共产党选举的时候,那个时候二战结束才刚刚不到十年,而且意大利共产党是独立选举。选举成功之后,美国驻意大利的基地几乎要撕破脸进行军事干涉了。

而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十几年,连英国工党都上台了,这些国家的左转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这次联盟不是法国共产党独立选举,而是和社会党等党派进行联盟。一旦美国进行干涉,他打的可不仅仅是和苏联主张差不多的法国共产党,而是对整个西欧的****力量进行干涉,要知道法国社会党,可是第二国际的成员。第二国际当中很多成员,都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党派,美军一旦干涉,失望的可不仅是共产党人。

“本来是乐观的估计,你怎么有些高兴不起来?”乌斯季诺夫对谢洛夫的表现有些不解。

“因为我知道第二国际那些人不是好鸟,这些叛徒说说漂亮话是可以的,但也只有这么大的能力!”谢洛夫可是知道,后世的欧洲之所以为了政治正确连脑子都不要,和这些第二国际的社会党有很大的关系。相反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可能是因为时间短还没有被传染,不会像西欧这么脑残。

话虽然这么说,但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和谢洛夫都明白,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钦佩戴高乐维护法国的举动,但这个人毕竟是美国那边的盟友,独立自主也是苏联的敌人,只不过没有其他国家跟美国这么紧而已。

除非法国人自己公布,否则凭借克格勃的第一总局,是调查不出来什么的。毕竟投票站的人不是克格勃的线人,直到选举结束,每一天对于谢洛夫他们来讲,都非常煎熬。法国左翼政党上台已经到了八十年代,还是社会党上台。而现在的法国最大的左翼政党是共产党,由共产党领导的左翼联盟,完全有资格让苏联报以期待。

但也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对于阿尔及利亚的选举,谢洛夫是认为最没有悬念的,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工人党,至少也能得到百分之七八十的选票。

这个结果不单是苏联在等待、美国在等待,实际上所有参加了抗议的法国人,更是翘首待盼,毕竟对于他们来讲,抗议的最终结果完全要从选举中体现出来。

赫鲁晓夫在选举结束之前的一天,首次对法国的局势发表了评论,“戴高乐将军为法国的独立自主,以及缓和政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管这次选举的结果如何。苏联都珍视戴高乐将军这一个朋友,并且愿意未来和戴高乐政府继续合作。”

赫鲁晓夫的这个讲话,是看到了克格勃的评估做出决定的,谢洛夫说出了一种可能,根据戴高乐自己构建的第五共和国政治,哪怕就是选举输了,他也完全可以不下台,继续在总统的位置上,利用剩下的任期和国民议会进行博弈。法国是西欧国家少有的强势政府,戴高乐本人也有资格这么做。

六月中旬,法国国会的大选公布,包括法国共产党、法国社会党、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内的联盟取得了胜利,赢得了百分之六十二的人民支持,占据了国会席位的百分之五十八,之所以国会席位少了一些,是因为法国除了阿尔及利亚的海外省,都支持保卫共和联盟,保卫共和联盟仍然是第一大党,但面对的是一水的左翼力量政党,在国会已经落在下风。戴高乐随后承认了左翼联盟的胜利,

法国共产党总书记瓦尔德克?罗歇随后宣布,执行早先签订的劳资协议,并且着手组织恢复生产,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平等的法国。

“这是一个不完全的胜利,戴高乐建立的这套体制,保护了他。”谢洛夫叹了一口气说道,安德罗波夫摇摇头道,“不完全胜利,总比没有胜利要好。法国的政治结构已经出现了变化,再者,戴高乐都快八十岁了,还能活几年呢?”

“说的有道理!”谢洛夫深吸了一口气,差点忘了戴高乐按照历史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米高扬的建议

“不论是戴高乐的拥护者,还是左翼力量,其实这次都算不上赢家。”谢洛夫边走边对安德罗波夫说道,“其实对于资本家来讲,左和右都不是最有利的选择。****总是主张利用国家的力量来平衡底层和上流社会的差距,这自然是不受欢迎。但****往往保守的太过分,片面的保护让这些金融资本很难有发挥的空间,在这个年代甚至搞实业的资本家,都是那些金融资本家的敌人。”

“所以你认为这是第二国际那些人越来越早西欧受欢迎的原因?”安德罗波夫想了一下道,“可第二国际的人是恩格斯的信徒,名义上其实也是不欢迎资本家太过于膨胀的。”

“这就要说道第二个问题,社会党国际那些软骨病患者,如果真有牺牲的精神,一战就不会爆发的这么惨烈,那群叛徒一点牺牲精神都没有,对于资产阶级来讲,属于可以控制的对象,而*政党不同,因为苏联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他们只会对任何社会主义运动赶尽杀绝,”谢洛夫低着头很无奈的总结道,“很麻烦,社会党分流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十几年前意大利*可以独立和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对抗,但现在同样的法国*,根本不是戴高乐党派的对手,不得不组建左翼联盟。十几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变化太大了,西欧国家现在也只有意大利*可以和反对党二分天下了。”

“如何扭转这个局势呢?”安德罗波夫也心情很繁重,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是苏联的中央联络部部长,没人比他更加明白苏联在扶持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上费的力量。哪怕赫鲁晓夫并不愿意和美国起正面冲突,也没有砍中央联络部的经费。

很多国家的*其实处在离开苏联经费支持,就会受到重创的处境。安德罗波夫当然是知道这种情况的,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总是给他们经费肯定是不行的,当然这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归根究底,我们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在实力上压倒美国,只有这种印象被世界人民普遍接受,才能稳固住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谢洛夫也一副很难办的表情道,“其实考虑到我国民众收入的平均化,我完全可以说只要我们的真实国力有美国人的七成,我对世界的争夺上,国家就可以和美国形成势均力敌的场面,如果我们的国力有八成甚至和美国国力相等,这场争夺就必然是我们压着美国人,让他们毫无反击的机会。”

谢洛夫这种说法其实还算比较慎重,一点都没有扩大苏联的国力,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实力达到了美国的七成,在战略进攻的时候几乎是压着美国打,不过苏联的潜力还不够,一旦美国开始杀贫济富的透支潜力开始反攻,苏联就顶不住了。把美国的巨富阶层换算成美国人的三成财富,谢洛夫已经很看得起资本家的良心了。

法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后,一时之间在欧洲国家以及苏联和美国双方,出现了一阵难言的沉默,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给予报道不同。几乎涉及到的欧洲国家和美苏双方,不知道如何对选举结果进行评估,对于两个阵营来讲,这都是比较无法用一两句话总结的事情。

苏联无法宣布这是人民正义的胜利,因为法国的总统还是戴高乐,戴高乐自己设计出来的这套政治结构,仍然能保证他强势总统的地位。只要戴高乐自己不下台,估计这几年法国还有的扯皮。而且左翼联盟当中还有托洛茨基派,第二国际的社会党。

美国政府更是觉得选举之后的法国,有些无法让美国自己制定政策。美国毫无疑问是非常讨厌戴高乐的,这个人给美国找了数不清的麻烦。但他们更加不喜欢法国*,以及法国*为首的左翼联盟。现在好了,所以让美国人讨厌的要素都齐备了。

如果戴高乐被暴力推翻,美国政府说不定会铤而走险进行干涉,虽说这种可能性也很低。但现在集中美国讨厌于一身的法国,一样让美国制定政策上感到无所适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