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约的士兵人数在北约之上,这是苏联军队一手撑起来的,没人会认为民主德国可以和联邦德国正面对抗,同样罗马尼亚不是法国、捷克斯洛伐克不是英国、何况北约的成员国比华约的成员国多不少。

希腊国防军二十二万人,土耳其军队四十万人,这就是六十万大军。现在苏联打垮了土耳其,暂时保证希腊国防军不是敌人,未来甚至可能吸纳进华约。这一进一出就不只是六十万军队的问题。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勃列日涅夫为了弥合进攻土耳其的影响,正在准备在军事行动之后裁军。作为给西欧的一个交代。

这样苏联也不会肩负华约七成左右的军事力量这么吃力了,同时北约的数量优势会更加失衡,想要维持平衡,美国必须维持住自己的军事开支。

二十万希腊国防军的加入,加上北约减少的军事力量,这还不算苏联准备扶持的库尔德军队,减少苏联的士兵人数减轻负担,其中的好处还有很多。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第二天一早谢洛夫对着所有华约国家的报纸和一部分西欧的报纸宣布,“苏联决定启动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真相。正义迟早会到来,苏联有责任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真相……”(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四章 驱除行动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土耳其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所有在场的上百名记者,大多数人还处在茫然当中。但是其中一个塔斯社的记者,忽然站起来泪流满面,冲着在台上的谢洛夫鼓掌。

“你是亚美尼亚人?”谢洛夫也是一愣然后忽然开口用亚美尼亚语问道,这个语言他只是从巴格拉米扬元帅家中住的时间长了学会一点,远远谈不上掌握。

“是的,总政委同志,感谢你亚美尼亚人所做的一切。”塔斯社的记者好半天才平复了心情回答道,“几十年来,亚美尼亚人所遭遇的一切,早已经被遗忘了。”

“正义迟早会到来,我并非单单为亚美尼亚人复仇,而是要追寻历史的真相,为给历史一个交代,我不太会亚美尼亚语,请坐下等我说完。”谢洛夫用俄语让记者坐下了之后,继续用英语说道,“亚美尼亚大屠杀,可以说是纳粹灭绝犹太人的一次预演,如果不调查清楚的话,以后这种事情还会接连不断的发生。从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赫尔辛基精神当中,注定苏联不可能在这件事上袖手旁观。”

漂亮话现在谢洛夫随便说,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棒他现在处在一个指哪打哪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说苏联这件事做得不对,尤其是是把亚美尼亚和犹太人联系在一起。任何人都不敢提出异议,除了土耳其人。

“谢洛夫先生,现在调查这件事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年代久远,调查也十分困难。”一个中东面孔的记者站起来说到。

这句话刚刚说完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怒目而视,刚刚短暂的混乱当中。已经足够所有记者想起来这件事了,谢洛夫一只手拄着下巴,身体前倾询问道,“你是哪个阿拉伯国家的记者?”

“我是卡塔尔人。”带着白色头巾的记者,丝毫不畏惧的和谢洛夫对视着。

“下次进来记得穿西装,不然不够世俗化。还有,你现在的打扮有些不清真,因为你的胡子刮的很干净。”谢洛夫扫视着对方说了两句话后,再次对着所有人说道,“如果事情发生过,真相是掩盖不了的,我们苏联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兵部队,不对,是第二庞大的工程兵部队,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亚美尼亚人遇难的地点。”

他差点忘记了,如果比人数的话,目前正在青藏高原修铁路的国家,才是第一大工程兵部队,不知道这次连印度东北部都吞了,会不会把铁路修到南亚去。

“谢洛夫将军,苏联此举是不是也有些转移世界对苏联入侵土耳其的谴责,这种目的。希望通过这个举动为苏联的入侵行为进行辩护。”泰晤士报?谢洛夫眯着眼睛,英国人?任何有热点的地区,世界搅屎棍都不会错过的。

“你们怎么看苏联,苏联并不在乎,以目前北约和华约的处境,我们做什么你们都不会满意,不要着急否认,我是克格勃主席,你应该知道克格勃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我知道的东西可比你这个记者知道的多得多。”谢洛夫直接在对方反驳之前出言打断了对方的辩驳,然后继续道,“以我的性格,根本不会做这种无用功,对你们在试好都是没用的,你该污蔑还是会污蔑,该抹黑也还是会抹黑。你们爱说什么东西,我都不愿意和你说话,英国在我的眼中,就是世界边缘的一个小岛而已,你们的新闻一年不出现,我也没觉得少了什么……”

七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衰落的极点,也不能说极点,八十年代的英国更惨,这和冷战结束之后所有国家都广泛裁军不同,现在的英国真的维持不住军力了,

“你这种提问很有意思,实话实说,北约和华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军事组织,对于北约比较不幸的是,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而不是在海洋当中。以华约和北约的战斗力作为对比,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二线部队进攻土耳其的进展了。”谢洛夫用压迫感十足的声音道,“就算是所有北约国家一起上,苏联自己也可以在半个月内攻占整个西欧。可是我们没有,因为攻占西欧除了可能出现核战争之外,还有就是西欧本身不存在任何资源,你们的所有资源都是通过前殖民地运回本土的。”

“你们就像是一个站在马路上的孤寡老人,随时想往苏联的车轮下一倒,讹诈一笔赔偿金,我们是不会上当的。”谢洛夫虽然忍住笑,但脸色还是十分轻浮,光明正大的讥笑英国。让早先站起来的记者脸色十分难堪,涨红着脸想要反驳却被旁边的法国记者拉下来,谁最愿意看到英国人吃瘪,当然是法国人了。

反正西方正在经济危机,智利和刚果金的矿产都被苏联断了,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发展到是不错,利用这段时间狠狠地赚上了一笔,不过澳大利亚的情况只能说好转,印尼的威胁随时随地都存在,让澳大利亚的军费节节增高。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苏联做事情不需要你们随意揣测,我们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这次也是希腊受到了威胁让我们出兵。”谢洛夫一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样子,希腊政府敢说不是么,希腊全国现在都在亲苏,那些政客不想混了是不是?

“报告总政委,希腊国防军封锁了我们南方集群进入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天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看到,希腊国防军正在挨家挨户的驱赶土耳其人。”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克格勃少校冲进来用俄语报告道。

“什么?不可能!”谢洛夫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道,随后脸色一变喊道,“不要谎报军情。”

“是真的,大将同志,希腊国防军已经全体出动,正在驱赶土耳其人。”这名少校再次强调道,“所有的希腊士兵都在参与行动,我们进入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已经被封锁了。”

“我马上和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谈话,快帮我联络。”谢洛夫急急忙忙的带上帽子,心里念叨道,土耳其,你们总是往别人的国家插手,没想到你们也有今天吧。

整个记者招待会剩下的急着面面相视,随后处在一片哗然当中,纷纷寻找渠道立刻把刚刚出现的新闻传出去。苏联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还有希腊国防军驱除土耳其人,这两个新闻瞬间从色雷斯传遍了整个世界,为了避免嫌疑,谢洛夫专门从君士坦丁堡跑到希腊北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希腊可以作证,南方集群都在这里修整,君士坦丁堡都在希腊国防军的掌控当中。

大君士坦丁堡地区,十二万希腊国防军的士兵从郊区开始,拿着枪挨家挨户的把土耳其人、或者是库尔德人从家里揪出来,集中到一起往君士坦丁堡市区驱赶,不愿意离开家的土耳其人轻则挨打,重则直接被枪杀。这种场面和一个月前土耳其军队在塞浦路斯岛上做的事情一样,只不过规模扩大了几十倍。

希腊国防军驱逐土耳其人,立刻传遍了世界各地,比起世界各国的谴责,希腊人民则高声欢呼,支持自己国家的士兵,一个月前土耳其士兵驱除了十几万希腊人。这么快希腊就有机会报仇了,被民意裹挟的希腊政府大部分人度没有表态,而主张军方停止行动的议员,很快就受到了抗议,甚至威胁。

“要不说仇恨多可怕啊,现在就算是你们军政府再次上台,估计也会受到拥护吧。你的前任很倒霉,把希望寄托在靠不住的美国人身上,现在看来还是我们更加值得依靠,对不对?”谢洛夫自然是过来劝说康斯坦丁吉恩总参谋长的,只动嘴当然不是他这个肃反工作者的本色,为了让这位总参谋长看到诚意,他用上了利诱的手段。为在君士坦丁堡的十六个希腊国防军将军,每人准备了五十万美元的支票。

康斯坦丁吉恩上将是总参谋长,所以他的那份是一百万。在总政委的压迫下,相信总参谋长的民族自尊心一定会空前的提高,哪怕就是面对苏联人的抗议,也绝对不会后退半分。

谢洛夫走后不久,康斯坦丁吉恩上将以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公开对整个希腊的民众进行宣布,为了希腊的安全,必须对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进行驱除,因为在一个月前,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人就是这么对待希腊人的。

从君士坦丁堡的西部村庄,希腊国防军步步排查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个人变成人群,然后变成人流,最后变成了滚滚的洪流,向东部不断延伸。

“十二万士兵驱逐四百万人,一个人驱逐三十人,嗯。过几天制造希腊国防军的摩擦,表示一下我们对土耳其人的同情,演戏还是自己人放心。”谢洛夫拍着契卡师的师长肩膀道。(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五章 爆破

“当然,你们要完成收尾工作,抹掉土耳其曾经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所有痕迹,这就是你们的任务,明白么。”谢洛夫看着君士坦丁堡的方向深沉的说道,“这点一定要做到。”

“主席,西方世界会不会怀疑我们指挥希腊国防军采取驱逐行动?这会不会对我们的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契卡师师长别列科夫少将问道,“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句话让谢洛夫靠着沙发的身体微微一僵,然后忽然笑了起来,不慌不忙的说道,“你以为我们什么都不做,西方国家就不会骂我们了么?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带着原罪,不论我们怎么做,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记住,你和契卡师一样,并不是军人,而是肃反工作者,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消灭敌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以考虑的地方,他们骂我们,我们要杀他们,他们不骂我们,我们同样要杀他们。”

“我从不敢怀疑自己的使命。”别列科夫少将身形一正,义正辞严的保证道。克格勃的人一旦出现思想上的不坚定,对于这个人本身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这就好,知道我们做的是正确的就行了,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不能用敌人的标准来判断,要知道敌人的媒体可是什么话都敢说。”谢洛夫的嘴角挂上一丝冷笑,“我下令驱逐四百万土耳其人,已经是最仁慈的手段了。契卡师三天后行动,不要让我失望。”

正常类似于苏联和土耳其这种世仇,这个世界上遍地都是,每个大国周围都是一群饱含敌意的国家,生活在这种大国当中,应该对这种情况适应。而不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的邻居不好,苏联周围的国家都恐惧苏联,这又不是特例。中国周围的国家还都恐惧中国呢。最近的例子就是苏联进攻土耳其,轻松就从叙利亚和希腊得到了支援,可见土耳其的邻国关系也不怎么样。

驱逐土耳其人确实是谢洛夫能想到最仁慈的办法,类似于苏联和土耳其的关系,把亚美尼亚大屠杀复制一遍用在土耳其身上一点都不过分。

从希腊国防军驱逐土耳其人开始,整个世界就都炸窝了,东欧的媒体报道都集中在苏联启动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的事情上,西欧和美国的媒体则把焦点集中在希腊国防军驱逐数百万土耳其人的身上,并且把矛头指向了苏联,尤其就是坐镇苏联南部的谢洛夫身上。

不少媒体言之凿凿的说希腊国防军的行动,是出自于苏联的授意,面对这种荒唐的指责,谢洛夫不得不说一句,你们说的真特么有道理。就是老子授意的,不过希腊国防军全体将出面支持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的行动,为他当了不少子弹。

这一身脏水,除了上帝出现,否则没人能当谢洛夫擦掉,他本人也没有洗白的意思,在这种敏感时刻还是出面,表示理解希腊国防军的举动,更是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抗议。

“有人认为苏联偏袒希腊的行为,是因为希腊是一个东正教国家,我不得不提醒你们,苏联对宗教的态度你们作为记者是最了解的,关于苏联迫害宗教的报道每天都有,就是出自于你们的笔下。”时隔两天主动出来拉仇恨的总政委,刚刚出现就表现了一个卓越的节奏大师风范,先把事情钉在希腊政府的身上,然后从侧面帮助希腊人洗白。

“谢洛夫总政委,关于这件事是苏联策划的分析,你怎么看。”从刚开始尖锐问题就出现了,这些记者才十几年时间,就忘记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曾经都是殖民帝国。转而成了道德感爆棚的正义使者。

“我没看法,又不是我们策划的,你们想写什么我也管不到。”谢洛夫停顿了一下,然后笑呵呵的说道,“你可以以苏联领导人默认是自己策划的作为标题,弄个大新闻,然后把我拉出来批判一番,我只能说,这样很无知。”

这种讽刺让刚刚提问的记者脸色十分难看,这正是他想做的。坐立不安的僵持下,他还是坐下了。“这件事毕竟是有原因的,一个月前土耳其刚刚在塞浦路斯驱逐了希腊人,不过希腊国防军这种动作我刚刚也是吓了一跳。”谢洛夫轻描淡写的提醒着这些记者,前一段时间塞浦路斯刚刚发生的一切,时间还没有过去太长时间,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印象。

土耳其人在塞浦路斯的驱逐行动造成了十几万难民,只不过现在报应来了而已。

“谢洛夫将军,关于最近一些人说苏联在进攻的时候,没有刻意区分军用和民用目标,这件事你怎么看!”马上问题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方向,希腊人做什么他们没兴趣,他们的目标从来都是苏联人,那才是一个大新闻。

“还有这事?哦!”谢洛夫光然大悟一样,然后仿佛高高在上,俯视着众人一般,傲慢的说道,“从卫国战争结束以来,苏联已经快三十年没打过仗了。一些战争的办法都是卫国战争时期的老办法,这从侧面说明了苏联军事的落后,对于君士坦丁堡,我们使用了旧地图,所以有些地图出现了误炸,这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你们理解,我们不像是美国,美国人接连打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我们缺少美国那种战争经验,出现一些错误也是非常正常的。”

落后尼玛拉个比!所有记者都在心里吐糟,几天时间里,整个库尔德斯坦被占领,第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被占领,这都算落后?你几天之前还说打下整个欧洲只用两个星期呢。

“谢洛夫将军,你前几天才说过北约不堪一击,只用两个星期就能攻占欧洲。”一个记者终于忍无可忍的站起来,因为苏联的总政委明显在拿他们开涮。这让这些记者非常不满,在他们眼中,除了自己的老板,采访任何人都应该对他们恭恭敬敬。

“这又不矛盾,对于你们西欧国家来讲,苏联当然是不可战胜的,我那种说法没有吧美国计算在内,加上美国战争至少要持续一个月。”谢洛夫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补充道,“虽然你们从军力上来讲比较弱小,又处在经济危机当中,而且文化上也堕落,但这些都能克服,我们和我们的盟国只要当做没看见就好了。毕竟西欧除了能种地,好像什么都没有。”

他有资格这么说,身为苏联第一巨贪,在这次经济危机当中让部下大肆出手,抄底买了五千多家工厂,这和整个欧洲以十万计算倒闭的工厂相比并不多。只要西欧和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自己的财富一定会以十倍的膨胀。

现在他有多少钱,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要养活苏联的安全体系五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等到欧美度过经济危机了,他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了。

趁着这个机会把所有记者喷了一脸口水,谢洛夫心情很是舒畅,哼着小曲离开了这里。

“知道这个总政委哼的小曲是什么么?”吸引了周围记者注意的塔斯社记者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红军最强大……”

蓝色清真寺属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比起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的运气不是很好,遭到了一颗重磅炸弹的轰炸,但是主体结构还在。

踩在蓝色清真寺的瓦砾上,穿着军靴的谢洛夫每走一步脚下都能出现嘎吱嘎吱的响声,脚下破碎的瓷砖也是多了一点,谢洛夫在蓝色清真寺的内部抬头,看着这座伟大的建筑。

蓝色清真寺外面则是希腊国防军拉成的人墙,清真寺里面的人枣已经被驱逐,整个清真寺空无一人,只有谢洛夫和契卡师师长别列科夫少将,以及二十几个保卫人员。

在两人饶有兴趣的餐馆这座清真寺的同时,几百米之外希腊国防军押解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在蓝色清真寺的旁边向东行进。

“君士坦丁堡的清理工作还要加紧完成,今年国家肯定会在这里大阅兵。”拍了两下石柱,谢洛夫轻松的说道,“土耳其南部的土耳其主力部队已经被团团包围,相信他们挺不了几天了,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军队只是孤军。时间不长土耳其就会宣布失败。我要去东部战场主持亚美尼亚大屠杀的事情,你暂时归伊万诺夫上将指挥。”

“知道了主席!”别列科夫少将紧紧地跟在谢洛夫身边,防止可能出现的漏网之鱼。

“不要这么紧张。走吧。”说话间谢洛夫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带着这十几个人离开了这里,一个小时之后,蓝色清真寺传来巨大的爆炸声,被希腊国防军押解的土耳其人回头,发现蓝色清真寺已经笼罩在浓烟当中,很多土耳其人跪下来当场痛哭,然后招来了希腊士兵毫不留情的枪托,在希腊人的威胁下,这些土耳其人留着眼泪继续向东进发。(~^~)

第七百二十六章 战争的尾声

“主席,契卡师师长别列科夫少将来电,蓝色清真寺周围,被驱逐的土耳其人出现了骚乱,希腊国防军开枪射杀,造成了七十多人的死亡。”就在谢洛夫准备从保加利亚登机之前,一封电报从君士坦丁堡发来。

“因为蓝色清真寺被爆破么?希腊人真是不专业,让别列科夫清理一下,做得干净一点。”谢洛夫摆摆手没有接电报,这种事一个肃反工作者就不应该上报,也亏了契卡师这个名字,“希腊和土耳其人是世仇,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就行了。别被西方记者抓到把柄。”

至于是不是因为蓝色清真寺被爆破,这种事情让总政委同志怎么说呢,爱是不是。他从来没有指望苏联军队能真正的做到秋毫无犯,同样也没有指望任何国家的军队能够做到。随着战争的继续,和平时期的纪律一定会遭到破坏,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争中任何一支军队的士兵,都以自己的命作为第一位,然后再谈纪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参战国,就没有一直军队可以做到。其中这方面军纪最差的就是德国人。

苏联军队在这方面比德*队差远了,苏联军队从来没有进行过以军令形式对平民进行有组织的屠杀。在冷战时代的西方,犹太人被描绘成纳粹唯一的受害者,而唯一需要为此负责的也只是希特勒及其纳粹党。除此之外,德国及其武装部队被描绘为世界上最善良、文明的入侵者。浩如烟海的书刊、杂志、音像制品刻画出了一个英雄形象:无数德*人为了日耳曼民族的荣誉而英勇战斗,并以清白的行为使光芒万丈的军旗和漂亮的军服都没有受到丝毫的污染。

在东部战场,他们是把俄国人民从斯大林暴政下解放出来的光明使者。而在艰苦卓绝的后期战争中,大无畏的德国战士则抗击着无数俄国人如同潮水般的野蛮进攻,以拯救自己的妻子儿女不受来自亚洲的野蛮人凌辱。

同时苏联红军被赋予了狰狞的形象,被描绘成了暴虐的解放者,丝毫不掩饰的发泄自己的兽性,这种书籍在整个西方世界遍地都是,谢洛夫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很简单,他把这些书籍都翻译过来让苏联所有人都看到了。

苏联因为卫国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八百万人是军人,剩下的一千八百万人都是平民,包括老人、孩子和妇女。苏联国土上消失的村庄以万计算,白俄罗斯不大的地区就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