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马尼亚事变的过程中,除了苏联的因素之外,已经变色的匈牙利对罗马尼亚反对派支持,希望改变罗马尼亚内部的匈牙利人口生活处境,没想到新政府刚上台就高举大罗马尼亚主义,反过来让匈牙利偷鸡不成蚀把米。
再从保加利亚停留了几天,众人启程前往希腊首都雅典,苏联之所以出动四个中央主席团委员这么高规格的阵容,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要把趁机希腊拉进华约。正好是希腊推出北约联合作战体系的天禧良机,如果能达成目的,这就是华约对北约的伟大胜利。
在希腊首都雅典,苏联代表团刚刚下车,就受到了雅典民众的夹道欢迎,代表团的车队两旁,是人山人海的希腊欢迎群众,这种场面似乎不应该在这里出现,但它就是出现了。
到达总统府,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演讲稿,在这里强调苏联和希腊在文化上的相似性,以及共同的传统,这个传统自然是来自于君士坦丁堡。
“帝俄的历史毫无疑问毫无疑问是具有压迫性的,如果说为数不多的积极地方,那就是帝俄时期,俄罗斯的民众从来都没有忘记,将所有的巴尔干民族,从异族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让当地民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免于在精神上和*上的煎熬。”勃列日涅夫缓缓地说道,“到了今天,苏联虽然不提倡宗教的作用,但是也承认东欧的文化来源,来自于中世纪最为文明、拥有璀璨文化的东罗马帝国。这点苏联并不否认。”
“未来的时间里,苏联将和希腊携手,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谢谢!”勃列日涅夫的演讲,通过翻译传达给了广场中的希腊人,引起一阵又一阵欢呼的声浪,久久不停息……
“真是难为我们的总书记了,他并不适合演讲。”等到演讲之后,谢洛夫、乌斯季诺夫和葛罗米柯进入了希腊总统府,勃列日涅夫演讲的时候,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总统已经等候在一边,等到演讲结束之后,和来访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挨个握手。引领着众人进入了希腊总统府。
双方在总统府落座之后,开始进入了正题,正式的会谈中,肯定不是新闻中那种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这种无意义的语言,而是再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的目的其实也不是多难猜,简单来说,我们希望希腊不要成为苏联的敌人。”刚刚晋升成为元帅之后的乌斯季诺夫,在短暂的寒暄之后直接进入了正题。
“元帅先生,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吧?”卡拉曼利斯总统有些回避的反问道,“两国之间的友谊,难道还不足以让苏联放心么?”卡拉曼利斯总统其实已经听明白了苏联的潜台词,这不是不敌对这么简单,而是想要把希腊拉近苏联的阵营。
“一些处在世界边缘的国家,其中并没有什么意义,自然可以选择不结盟,但是希腊的地理位置,并不具备这个条件。”谢洛夫低着头用卡拉曼利斯总统能听到的声音自语道,“希腊留在北约一天,就随时可能成为苏联的敌人,而苏联是希腊永远战胜不了的对手,这对全体希腊人没有好处。”
“如果希腊不退出北约,希腊周围的华约国家总是需要防备希腊,这种互相戒备的心里,会白白消耗双方的国力,这种国力完全可以用在发展经济上面。”乌斯季诺夫元帅声音不大的强调着这其中的意义。
“而加入到华约,希腊就是苏联的兄弟国家,苏联对所有盟国都附有责任,我们必须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力量可以从陆地上威胁苏联。希腊会永久的处在和平当中!”谢洛夫则更进一步道,“华约的南部战线已经经过这次的土耳其战争被破除,希腊是准备继续作为美国的防线,围堵苏联么?有土耳其您们勉强能做到,现在?”(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九章 华约新成员
“谢洛夫同志、乌斯季诺夫同志,不要总是以军事角度和安全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是在谈判,而不是你们在策划进攻土耳其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佯装阻止,然后道,“当然了,两位同志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军人的言论总是比较直接,但绝不是威胁,卡拉曼利斯总统,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其实从国家安全和军事角度上,两位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当然了,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人民的生活品质问题,相信卡拉曼利斯总统也不会否认。”见到卡拉曼利斯总统点头,勃列日涅夫继续说道,“现在西方世界普遍陷入到了经济危机,还不足够让总统警觉么?失业人口太多,非常容易出现社会动乱。让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初只是我们没有把目光放在南线而已,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稍微用一点力,所谓的包围网,还没有我家的栅栏结实。”乌斯季诺夫微微昂头,十分高傲的说道。和谢洛夫不同,乌斯季诺夫的肩膀上挂着元帅星,显得比较高调。
“打仗本身就不是北约的专长,他们要是有这个本事,就不会再二战时候被纳粹德国横扫了,动嘴他们最厉害了,动手的能力差了一点。”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一唱一和,从各种角度对北约的军事力量进行讥讽,“现在土耳其已经完蛋了,希腊是否要肩负阻拦我们的重任,在征兵三十万,填上土耳其的空缺呢?”
“够了,希腊不是我们的敌人。”勃列日涅夫的口气罕见戴上了一丝威严道,“我知道军方已经对军事力量极为自信,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道了,总书记。”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对视了一眼,便不再开口。既做出了苏联强硬派的样子,对希腊试压。又保持了勃列日涅夫作为总书记的威信。
苏联军方的态度是必须要表明的,没有什么力量比军事威胁来的更加直接,现在西欧普遍存在的沮丧,就是苏联在一个星期之内干掉土耳其带来的。相信现在的北约总部,肯定能更加确信一点,想要阻止苏联军队的诸兵种联合推进,只能用核弹。
欧洲的地形一马平川,华约一旦进入进攻态势,推进的速度肯定比土耳其快多了。要知道土耳其最主要的地形就是山地,这样都无法阻止苏联,欧洲大平原拿什么抵挡?
按照苏联战斗条例来说,一个坦克师集结地域面积不少于两千平方公里,一枚小当量核弹,不能同时消灭两个坦克营。开进过程中展开,快速接敌,集中攻击突破得手之后马上散开,集中攻击的过程尽可能短,尽快的与敌人胶合在一起。以防止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这就是著名的开进中变换进攻队形。核武器的应用是增加了大纵深坦克作战的优势,因为,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在需要周密的计划,付出相当大的牺牲,一颗核弹就可解决问题。
在核武器出现下的坦克作战,苏联强调的就是推进速度,战争一旦开始就是全线进攻,死死咬住对面的北约部队,这种情况下一旦北约发动核弹攻击,三防系统配备完全的华约坦克大军,存活率肯定超过北约军队。
核战争本来就是苏联在全面战争的考虑备案,一旦北约使用核弹,那核弹配发到师级单位的苏联,也肯定会使用。因为苏联是进攻一方,苏联的第一波核弹肯定是往阻拦华约进攻的联邦德国扔,北约是防守方,所以美国的核弹同样是扔到联邦德国。
“卡拉曼利斯总统,你应该知道,华约的经济增长,一直都是比北约要快的,这是因为苏联无偿的用自己的资源,平衡了华约国家进口的缺口,一旦希腊加入华约,首先迅速就可以购买到优质的石油,缓解现在的经济压力。”勃列日涅夫不慌不忙的劝说道,“土耳其已经完了,希腊如果还留在北约的话,西边的南斯拉夫、北边的保加利亚、还有我们住海峡两岸的南方集群,这不是希腊国防军可以对抗的。”
“可希腊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如果现在采取计划经济的话,人们可能会不适应。而且计划经济本身就有一些问题,相信哪怕就是柯西金总理在这里,也不会否认吧。”卡拉曼利斯总统虽然面临了庞大的压力,但口气还是不卑不亢,为希腊进行据理力争。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是截然对立不能共存的,谁说市场经济的国家,就不能华约的成员国?”勃列日涅夫不是很看重这个问题,事实上历代的苏联总书记,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死,不然现在的苏联怎么会有苏修的外号呢。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没准希腊还是第一个实行者。只要希腊加入华约,保持市场经济,发展希腊特色也是可以的,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来到希腊之前,谢洛夫他们几个已经商量过这个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要希腊可以加入华约,其他事情都可以谈。
“我要和军方商量一下。”卡拉曼利斯总统考虑了良久,最后表示这需要时间。
“可以,相信希腊军方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次和红军培养的友谊。”勃列日涅夫点点头,他没有准备一次谈判就达成目的,通常一次就达成目的的不是谈判,而是战争。
希腊现在的政体属于比较奇特,军政府已经垮台,虽然有卡拉曼利斯回来做总统。但是选举并没有开始,因为战争的缘故,虽然没有军政府了,但军方的话语权还是比较重。长久以来希腊和土耳其互相防备,于是两国的军方地位都比较超然。
“有多大的把握!”离开了希腊总统府之后,勃列日涅夫问起了这个问题,华约有多大的把握吧希腊拉近阵营,虽然就算希腊没有进展,这次也是一个伟大胜利,但是拉进来了不是更好么。
“如果只是军方的态度,应该不是问题。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传回来。”谢洛夫回答道。
半个小时之后,下榻的宾馆中来了一个人,把一封信交到了苏联的安保人员手中,很快就落在了等待消息的谢洛夫手中,“成了,希腊国防部的将军,全体同意以安全的角度让国家加入华约当中,这是刚刚的讨论结果。”
这话引起了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内的重视,几个人纷纷观看会议记录,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很惊讶的问道,“希腊国防军这么一致的同意,可见我们的军威让希腊人不敢对抗,只能选择加入北约。”
“嗯,是啊。”谢洛夫心不在焉的回答道,固然有希腊军队无法抵挡苏联军队的因素,同样目前希腊国防军在君士坦丁堡东岸,而在西岸的南方集群截断了希腊人的归路,处在随时能歼灭对方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克格勃用了一千五百万美元收买希腊这些将军。
简单来说,行贿!如果说是西欧那种国家,这种贿赂根本不可能成功,克格勃也贿赂不起,因为西欧国家不是几十个将军能解决的问题,能成功幸亏希腊军政府持续了很长时间,本身破坏了平衡,造成了这种失衡局面,才让克格勃发挥了作用。
比起用金钱收买对手,找遍整个苏联,克格勃不是针对谁,只是想说在座都是垃圾。
十月二十日,苏联和希腊发布联合公报,表达了苏联和希腊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还有更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宣布,对希腊采取大规模经济援助,帮助希腊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
更有爆炸性的消息在下午宣布,苏联*的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元帅,和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上将联合宣布,希腊军队和苏联军队为了共同捍卫地中海东部的稳定,保障两国的共同利益,从实际的目的出发,决定签署盟约,其中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希腊同意华沙条约的所有条款,卡拉曼利斯总统正式宣布,希腊从自己的利益进行考虑,自十月二十日起成为华沙条约成员国,同华沙条约成员不再是敌对关系,是合作共同维护东地中海的稳定。勃列日涅夫盛赞希腊的明智,保证希腊从此之后将远离威胁。
消息传来全世界哗然,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阿尔巴尼亚迅速发布申明,热情宣布接待希腊成为华沙条约的一员。(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章 北约的情况
“从此之后,希腊和苏联将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希腊做出了明智的决策,先一步看出了当今世界的趋势!”两支高脚杯触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谢洛夫对着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上将意有所指的说道。
“当然,苏联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康斯坦丁吉恩上将这句话不无恭维。一直以来压在希腊头顶的土耳其,只不过区区坚持了一个星期。就实际上被消灭了,这种震撼他已经从北约总部即将离开的希腊军官口中听到了,连北约总部都自认为不是对手,这只能让希腊加强离开的信心。
“我们不仅仅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全机械化大军,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理想。”谢洛夫不置可否,目光放在了场中灯红酒绿的舞会中。今天一个星期就能干掉土耳其的苏联士兵。这些人曾经有一个统一的名词:无产阶级。当意识、形态化作指导思想,那些饥饿的,被压迫的,瑟瑟发抖的底层劳工拿起了手中的武器,他们变成了最狂热的军队,组成了极高效率的政权,他们发展了意识、形态,他们组成了根据地,组成了政党,组成了国家,组成了联盟,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我们本来就该赢,没有为什么。”谢洛夫一点一点喝掉了杯中的红酒,他喜欢这种红色,既代表了革命理想也代表了人类的血液,每一个在社会底层被生活的重压喘不过气的人们,当你们面对痛苦的饥饿、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无处不在的忽视和讥讽、都应该记住镰刀锤子旗的意义,人人生而平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今天欧美的改革,到底是社会党人许愿和抗议得来,还是华约的四百万机械化大军得来,有脑子的人都应该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已经邀请了卡拉曼利斯总统,共同在君士坦丁堡检阅军队,以阅兵的方式庆祝这一场伟大的胜利。”勃列日涅夫高举酒杯道,“同志们,希腊的朋友们,干杯。”
“干杯,砰……”所有在场的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高举酒杯对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和卡拉曼利斯总统致意,在场的苏联人和希腊人放下心中疑虑,开始交谈起来。
交谈中,不乏对苏联未来是否会干涉希腊经济和政治体系的担心,这种问题早在酒会之前,苏联内部就已经探讨过了这个问题,以南斯拉夫作为举例,苏联没有掩饰对南斯拉夫的不满,但是同样不满归不满,苏联也只是通过舆论施压。苏联都没有对南斯拉夫怎么样,更加不会对希腊怎么样。
“希腊的军事体系自然和华约保持一致,不过这不算是什么坏事,美国的陆军体系只适合他们自己,而我们苏联的体系可以适应大多数国家。让希腊打一次越南战争,希腊空军出动一个月,估计希腊就破产了。”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也在和希腊国防军的将领交流,未来在华约双方都是同事,提前打好招呼联络感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实从这次战争之后,苏联的外部压力也缓解了很多,华约的军事力量也可以适当的削减,这样降低一些军费,一些东欧国家也是这样,可以借助裁军退役掉一些老式的坦克。”乌斯季诺夫知道裁军马上就要到来,这也是必要的,东欧国家还有现役的T34坦克,正好这次全部退役,由新式坦克进行补充,还可以让苏联的军工产业继续前行。
“苏联的坦克数量是多少,一直以来我们在北约的时候只是有大概的估计数量。”康斯坦丁吉恩上将问道,作为军人他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那就是华约的具体实力。
“大概也就是五六万辆,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无法给你具体的数字,还有就是希腊的美式坦克,并不适合作为主力坦克使用。无法达到苏联的战争标准,在必要时候要完成替换。”谢洛夫还准备派出一些人,对希腊国防军进行交流,看看北约标准的军事体系是如何运行的,这本身就是克格勃的本职工作。
于希腊和苏联,甚至整个华约国家的欢天喜地相比,整个北约一片愁云惨雾。苏联的巨大胜利,就是整个北约的巨大失败。因为塞浦路斯战争的操作不当,短短一个月时间,北约几乎同时损失了两个成员国,和两国加起来的六十万军队。
整个南方封锁线被苏联洞穿,阻止苏联进入地中海的防线已经不复存在,伦敦海峡公约以及后来一系列的针对苏联的海峡公约全部失效,连君士坦丁堡都被苏联夺取。因为苏联毫不留情的出兵进攻,北约国家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说苏联违反伦敦海峡公约?苏联都开战了,伦敦海峡公约如何能阻止得了?随后土耳其被迅速打败,伦敦海峡公约就瞬间成为废纸,现在抗议已经太晚了。
希腊加入华约的消息传来,造成了北约内部的大震动,因为两大军事集团本身就是北约在数量上占据劣势,之所以会出现好像在包围苏联的印象,完全是因为希腊和土耳其的原因,所以看起来在地图上占一些优势。
但同时北约国家也知道,苏联是一个欧洲国家,而美国却是一个美洲国家。苏联想要开启战争可以随时开始,美国从本土调兵则需要时间,等到美国军队集结完毕,欧洲是不是存在都不好说。其实攻击意图是在对面的华约身上,北约的作战计划是立足于防守。
本来在士兵人数和地面力量上,北约就是处在弱势的那一个,现在土耳其军队被打垮,希腊加入华约,北约的士兵人数瞬间少了六十万人,因为希腊国防军进入华约,华约反而有多了二十万部队,此消彼长之下,这就是八十万大军。
这种数字的简单计算,还是建立在南斯拉夫人民军不在华约组织之内,南斯拉夫人民军是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第三大武装力量。更加劣势的是苏联干掉土耳其之后,处在欧洲方向之后,高加索方向的第二大重兵集团,会不会因为土耳其威胁的消失,转而部署在欧洲方向?从这次苏联出兵的人数上来看,一点都不比驻民主德国的西方集群要弱小。
这么一番吓尿裤子的对比,所有北约成员国发现,北约的实力和华约相比,从来没有过这么失衡,几乎每个北约成员国的国防压力,随着希腊和土耳其的完蛋,变得更加巨大起来。
“反正土耳其和苏联一直都是世仇,不可能投入华约,我们刚开始为什么不支持希腊?现在好了,对面士兵的人数比我们多了一百万,我国的首相刚刚再次声明,一旦遭到强大的敌人入侵,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这等于是告诉华约,我们打不过你们……”长久的沉默之后,一个英国将领不满的指责道。
“这是美国人判断失误,你们英国人不是也随后表示没有问题么?现在好了,我们面对苏联的全机械化大军,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核弹当做地雷用,在自己的领土上引爆,你们不就是这么看待联邦德国的么?”一个德国军官冷笑道,“什么承担国际责任,希望联邦德国把国防军扩大到七十万的规模,就是为了帮你们争取一下撤退的时间么。”
“这种指责现在毫无意义,我们还是应该团结在一起,制定防卫的作战计划!”荷兰军官咳嗽了一声,轻声说道,“希腊国防军的加入,让从巴尔干到中东,整个苏联的南线压力都减轻了,还包括了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未来的对峙似乎会更加的猛烈。”
“应该找机会重新让法国人回来,没有法国我们无法再扩大潜力了。”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意见。
“法国人?法国人都快被阿尔及利亚人绑架了,整个阿尔及利亚人只听阿尔及利亚工人党的,因为十年前华约支持过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普遍对社会主义都好感,法国重回北约,首先要让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的小规模冲突一直都在持续,法国要真的回来,第二次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马上就会爆发。”
还有就是法国本身也是不产石油的,但是阿尔及利亚有石油资源,现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法国人会让阿尔及利亚独立?在经济危机面前,各国有各国的招数应对,联邦德国利用西欧最大的人口和工业在抵抗,英国则正在开发北海石油,法国则依靠阿尔及利亚的石油运转,至于意大利人,意大利正在准备和苏联人谈谈生意。
除了几个强国之外,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受到的影响更大,没看现在葡萄牙都快革命了么,其他北约国家因为人口不多,所以看起来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谁都没有疑问,这次经济危机西欧和美国的实力都受到了削弱。(~^~)
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阅兵
“美国国务卿出访南斯拉夫和中国?确定么?”谢洛夫拿着电报脑子快速的思考道,“就在苏维埃格勒阅兵的当天?是不是要和两国谈谈苏联的霸权主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