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举完成连任的里根,立刻就忘记了自己选前的主张,直接把诈骗到踹出去。连续访问中国,而对于苏联来讲,最直接的考虑就是国防部这些元帅担心的那样,将近四百万士兵会不会调头和苏联为敌。
“总书记,我们是不是适当的加强一些东部边界守卫?”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很认真的提议道,从乌斯季诺夫元帅那个自信爆棚,眼中除了美军就是外星人的国防部长去世之后,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又变成了那种很现实的指挥官,苏联军方那种很纠结的思想又回来了,这种想法谢洛夫了解,总有刁民想害朕……
了解归了解,总书记还是不会同意对方的意见,直接拒绝道,“苏联接壤的国家这么多,难道我们要追求对任何一个邻国的绝对军事优势么?要知道我们的边界可是世界最长的!何况军事优势本身就在我们手里,加强也只是巩固这种优势,根本没有必要。”
“可是必要的防备也是要做的。”总参谋长索科洛夫元帅站在了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一边,七十年代之前,中国那种爆发出来的姿态,能吓住全世界,自然也包括苏联。谁碰到这种邻居不脑袋疼?对方的人力还这么充沛?
可惜,总书记明显有些就精力不济,姿态也越来越像霍金发展,这个姿态就是没有对几个元帅的意见听进去,就连在场的第二书记利加乔夫都出现了尴尬症,思考是不是提醒一下总书记,注意场合。
在利加乔夫尴尬症越发严重的时候,总书记醒过来了,一方面也是因为几个元帅都表达完了想法,眼中神光乍现的总书记,提醒着所有人刚刚只是你们出现了错觉。
伸手虚托,小瓦莉娅直接拿来了一本俄文文件,是克格勃翻译完成的,拿着文件的谢洛夫开口道,“这是我们邻*委下发的公开性文件,你们可以看一看,时间就在三天前。”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索科洛夫元帅、库利科夫元帅纷纷点头接过阅读起来。脸色都非常郑重,显然上面的内容,是令这些元帅都非常感兴趣。
“现在,你们应该放心了吧?”谢洛夫盯着手中的文件笑道,“你们认为?一只商业化的军队?还有多少战斗力?是我们苏联武装力量的对手么?”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索科洛夫元帅、库利科夫元帅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摇头。
“这就对了,不论是战斗机、坦克、基层火力、我们都远远超过中国,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对方的人数比我们多一点,但这不是不可弥补的,我们的军备能抵消对方的人数优势,唯一值得忧虑的地方,在于精神层面。”谢洛夫看着几个元帅冷然道,“现在对方已经解除了精神武装,局面已经从各占优势,变成了我们的全面优势。”
“还要增加东部边界的武装力量么?”谢洛夫很轻松的询问着几个军方的大佬。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应该是不需要了。”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考虑了片刻不再提扩军。
“那么,现在我要对边界武装力量进行一些调整,各地口岸由克格勃边防军接手,严厉打击跨境走私,军方的武装力量退出日常边界的管理,苏联武装力量脱离和中国的接触。”谢洛夫不但没有答应国防部几个大佬的意见,还让国防部领导的苏联武装力量脱离了边界的日常维护,以后苏联的东方边界,全部交给边防军。
几个元帅点头同意,对着谢洛夫和利加乔夫敬礼,纷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回国防部去了。
“我们在思量领域上的领导地位,正在前所未有的被巩固。”谢洛夫对着利加乔夫道。
“是这样的,总书记。”利加乔夫心领神会,重新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引上正轨,只是表面现象,内在则是苏联在思想领域已经没有国家可以对其挑战。苏联就是社会主义,现在不会有任何国家可以质疑。
谢洛夫从历史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能给苏联造成冲击的理论中,主张无一不是更加具有革命性的理论、斯大林时期的托洛茨基派,战后从中国到阿尔巴尼亚都是如此。
“多年以来,我们不断遭受两方面的夹击,一种是欧洲*的改良派,另外一种就是认为我们不够革命的那群人,从危害程度上来讲,改良派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因为欧洲*不管怎么改良,都只会让他们变成像是社会党人。后者威胁巨大,现在……”谢洛夫忽然做出一个停顿,但马上声音重新坚定起来,“这种威胁已经消失了!”
至少在视线之内,不会再有任何一个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思想理论上挑战苏联。
“可是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回到正轨上呢?”利加乔夫不愿看到同一个阵营的国家这样。
气氛忽然有些尴尬起来,苏联固然对中国屡屡和自己作对愤怒,但内心中未尝没有恢复成五十年代关系的想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曾经做过尝试。可目前比历史上取得的进步,也就是没有出现直接交火。冷战而且克制的友好……
“他们也许需要一个长者,重新修复国家的价值,谨慎而且实际、就像是勃列日涅夫一样,不过我们这位总书记的干部终身制,最好不要出现在别的国家当中。”谢洛夫站起来整理衣襟道,“我要休息几天,里根访问结束就会回来。你领导书记处处理一些问题。”
利加乔夫点头,就算总书记不在克里姆林宫,也不会有挑战者。任何质疑权威的人,只要一看见留在莫斯科的四个警察干部,所有的阴谋诡计在这种局面面前,都缺少实施的勇气。
从性格上来讲,谢洛夫更偏向赫鲁晓夫,并不符合苏联人定义中的领导人形象。
里根的中国之行,从表面上轻松很多,长城、兵马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这种轻松的行程下,正事同样一件不落,双方的谈判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此外,美国政府又先后宣布允许向中国出口可应用于军事的技术,取消禁止向中国出口杀伤性武器的规定,在技术转让中把中国列入友好的非盟国。科技方面,双方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科技和教育合作交流协定。在经贸方面,两国签定了纺织品贸易协定、海运协定以及关于卫星发射的备忘录。
里根确实比谢洛夫开得起价,谢洛夫是不敢冒着把苏联掏空的危险答应这么多条件。
“这些事,不要着急,没什么可怕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也不要对中国施压。”谢洛夫放下电话,走到自动加油站。手动加油后,进入里面找唯一一个工作人员付钱。
“还让不让休息了!”小瓦莉娅带着太阳镜,等总书记付完钱有些不满的嘟哝道,伪装成父女的两人都是特务出身,没有让别人认出来。
“下一站是雅罗斯拉夫尔州?别废话了,这件事确实重要,书记处报告也是应该的!”谢洛夫让躁动的小姑娘平静下来。总书记两人也没跑多远,开着车出来转悠转悠而已。
不会开车总书记,很快进入霍金状态,里根这种不顾一切的举动,等于是美国被掏空的开端,也就是后世中国的军事力量和美国差很远。中国要是有苏联这种相对军力,什么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早就被从世界霸主的地位上踹下去了。
第九百二十七章 中美洲风暴
“加大投入,一定要让尼加拉瓜屈服。 .”这是里根回国之后的第一件事,美国不能忍受眼皮底下出现第二个古巴,态度是重要的,就算是摧毁也要达成目的。
这次尼加拉瓜政府军,在越南军事顾问团的领导人,开始对尼加拉瓜北部的丛林地区进攻,对手则是美国支持的尼加拉瓜民主力量武装,当然尼加拉瓜所有的**武装美国都是支持的,只要反对亲苏政府都行。
战争从五月份开始爆发,同样非常熟悉丛林战经验的越南人,接手了尼加拉瓜政府军的指挥权,同时还有苏联的支持,拿克格勃在拉丁美洲负责人的话来讲,“束手束脚的克制只会让局面恶化,前独裁政府半年时间造成了数万普通人的死亡。换成我们支持的革命武装却要顾忌所谓的名声,这就是对国家安全的不负责。”
“森林是有生命的,在丛林作战当中,耳朵比眼镜更加重要。”越南军事顾问义正辞严的教导道,在越南人眼中,尼加拉瓜战争就像是随时存在的治安战,强度不大却永远不会停止,战术上丛林战影响了许多高新武器的发挥,在丛林中有时耳朵比眼睛更重要,在丛林中你的精力将会被周围的一切所消耗。
丛林战中,以短兵器,自动兵器为主。少量的装备着长兵器。队形越密集相对来说,可能越安全,不管怎样,在作战中与集体的联络十分重要。敌我识别也十分重要。还有一点那就是在丛林作战期间的生活保障也十分重要,食物安全对身体的保障性来说。
越南人给年加拉瓜政府军带来最大的改变,则是政府军的组织力度。这在这次准备完毕的清缴当中取得巨大的作用。两万尼加拉瓜政府军在越南人的指挥下,进入北部丛林对尼加拉瓜民主力量的武装开始清缴。
如果是苏联派出自己国家的顾问做指挥官,可能还没有越南人起到的作用大,毕竟苏联是寒带国家,根本没有这种作战环境。相反越南和尼加拉瓜同属于热带国家,越南士兵很多的作战经验,在这里一样管用。
对于尼加拉瓜政府军来说,最大的困难不在战场,而是在战场之外。比如尼加拉瓜北部的**力量,之所以几次都清缴不干净,是因为北方邻国是亲美的加西亚军政府。加西亚军政府配合美国的战略,收容尼加拉瓜的**武装,才是尼加拉瓜政局安稳不下来的原因。
截止到加西亚军政府成立,洪都拉斯独立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百三十多次政变,这个消息立刻被当地克格勃的情报员送达卢比杨卡,随后转到克里姆林宫,交给刚刚回来的总书记谢洛夫
“这样啊?”谢洛夫沉默了片刻,轻声道,“那就通知古巴,关于洪都拉斯的革命形势评估,苏联方面认为需要修正一下,对了洪都拉斯**的总书记是谁。”
“是阿加比多?罗夫莱多同志!”边上的利加乔夫马上开口补充,对于世界各地的**,接手苏斯洛夫的他,其实比谢洛夫更加清楚。
“阿加比多?罗夫莱多总书记啊!”谢洛夫不以为意的开口道,“革命之火熊熊燃烧,并不是一些国家想要阻止就能阻止的了的!”这表明,苏联决定要对洪都拉斯开刀了。
利用的媒介,则是拉丁美洲武装革命的领导者古巴。古巴国家虽然小,可对于输出革命远远比苏联热衷,不然也不会有最小霸权主义国家的外号。古巴远征军横跨大西洋驰援安哥拉的军事行动,可是到今天都没有结束呢。
古巴是拉丁美洲很多**的支持者,影响力巨大,尤其是中美洲地区的**几乎半数干部都曾经在古巴学习过。这股力量能被苏联利用到,主要还是古巴在苏联阵营中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苏联的意见很快被送达哈瓦那,对于拉丁美洲革命事业的支持,苏联长期信奉着不主动挑事的政策,有亲苏国家出现当然好,没有也没什么。只是在智利有过大的动作,甚至连现在打内战的尼加拉瓜,主要功劳都是古巴的。只是古巴有了成果,苏联才过来锦上添花。
卡斯特罗兄弟马上给谢洛夫回电,询问是否已经到了推动革命的时候了,莫斯科的回电也很简单,在中美洲的独裁小国中,解放战争不是不能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还不适合把巴拿巴问题考虑在其中。
当今世界的几条重要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有苏联一半,苏伊士运河就在苏联手里。巴拿巴运河则完全没有被苏联染指,除了苏联够不到的原因之外,美国的反应也是其中主要的因素,巴拿巴运河一旦成了苏联的目标,美国说不定会亲自上阵。
“全球博弈就像是下围棋,不能只让在尼加拉瓜的亲苏政府遭受困难,里根非要这么做的话,我们就迫使美国吐出更多的利益得不偿失。”谢洛夫在回电中这样说到。
冷战这个环境中,并不只是两大阵营的舞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在利用这个环境为本国谋取利益,冷战也给了这些小国机会。比如巴拿巴的统治者诺列加将军。
这个巴拿马统治者和苏联没有一点关系,严格来说这还是苏联敌人阵营当中的议员。和现在的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者一样,曾经在美国受训。还曾经参加诈骗岛的远朋班,和卡扎菲是同学,可这个人同样对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不满,想要收回这条运河。和埃及收回被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没有不同的地方,只是对手不同。
埃及面对的是已经日薄西山的英法,巴拿巴面对的是如日中天的美国。巴拿马也远远没有埃及的国力,唯一能和美国叫板的苏联,距离中美洲太远了。
可就算是这样,苏联和美国的冷战对抗,仍然给了诺列加这样一个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机会,苏联全球进攻的高峰期,同样是尼加拉瓜亲苏政府成立的那一年。巴拿马似乎看到了希望,诺列加也在那个时候走到了前台。美国卡特政府被迫与巴拿马政府签署条约,同意逐步将运河交还给巴拿马,并从巴拿马撤军。
谢洛夫断定里根不会承认这个条约,诺列加曾经调查了很多亲苏游击队并且出卖给了中央情报局,但只要诺列加走上反美的路,苏联一定会想办法支持他。
因为尼加拉瓜的清缴作战,美国国内的媒体再次唿吁,要支持尼加拉瓜的自由战士,尼加拉瓜内战再次成为美国人民的关注点。这次的关注点又多了一个,指挥尼加拉瓜政府军的越南军事顾问团。
越南战争是美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从任何方面那场战争都是一场败仗,因为南越已经灭亡,美国连安慰这是一场平局都做不到。战争的失败给了美国前所未有的打击,而后随之而来的苏联全球攻势,几乎压垮了美国的自信心。
美国的自信心恢复,还是里根上台后才恢复的,越南军事顾问团出现在尼加拉瓜的消息。对于不同的支持者又不同的效果,一部分人想起了越南战争的失败,另外一部分则是想要报复,里根领导下的美国,后者居多。
在一片报复的言论中,里根顺势更大大胆的支援尼加拉瓜民主同盟。一个月的清缴战争,尼加拉瓜政府军几乎走遍了北部丛林中的每一块地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斗和枯燥的作战生活还在其次,毕竟政府军有压倒性的人力优势,可时间长了总不是办法。
“阮中校,如果不是几十个兄弟国家捐款捐物,尼加拉瓜现在早已经支持不住了。”说话的是古巴顾问,古巴人负责和越南的军事顾问沟通。让越南人找这么多懂西班牙语的军人过来,确实也不现实。
“来到我们国家的苏联人曾经说过,热带国家是饿不死人的。”阮中校微微一笑感受着尼加拉瓜的热带雨林道,“从自然条件上,热带气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让对话的两个人同时警觉起来,越南的军事顾问立刻下达作战命令,由古巴人传达,丛林深处一场遭遇战骤然爆发。
半个小时后,这场丛林战结束,三名政府军阵亡,击毙了七名**武装成员,两人走到战斗爆发的地点,都暗自摇摇头,不知道这种遭遇战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总要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把我们的战士遗体收好,敌人就放在这里吧。”古巴人代替军事顾问下达命令道。
与此同时,哈瓦那和莫斯科的沟通已经接近尾声,充分听取了古巴意见的莫斯科,允许采取解放行动的革命尝试,一股暗流开始从中美洲汇集。
这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枪声从深夜中将所有人惊醒,按耐住心中的紧张躲在家中。(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八章 游击战争
一千多名洪都拉斯**员在弗朗西斯科?莫拉桑起义,并且迅速夺取了当地军方和警察武装力量的武器,随后进入山区。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省,是洪都拉斯十八个省之一,名字源于何塞?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奎萨达。何塞?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奎萨达是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总统,对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的几个国家来说,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莫斯科和古巴的决议就是,发动洪都拉斯**起义,让亲美的洪都拉斯军政府不稳,破坏尼加拉瓜亲美的**武装力量基地,至于手段则是游击战。游击战、治安战这种作战手段非常适合在不利的情况下拖时间。
至于洪都拉斯会因为游击战死多少人?距离中美洲十万八千里的莫斯科绝对不在乎。尼加拉瓜内战爆发后,中美洲第二个国家陷入到战争边缘。加西亚军政府立刻宣布洪都拉斯**非法,同时开始逮捕各地**员,以及总书记阿加比多?罗夫莱多。
不过阿加比多?罗夫莱多早已经消失在自己的住处,得到古巴**通知的他已经躲起来。莫斯科和哈瓦那定义的战争方式非常实际,就是游击战。
阿加比多?罗夫莱的选择同样是靠近尼加拉瓜的南部地区,至少在目前,他需要尼加拉瓜政府军的支持,这样也容易更好的保存自己。
洪都拉斯**起义的消息立刻传遍中美洲,直达华盛顿。第二天洪都拉斯加西亚军政府宣布和尼加拉瓜断交,尼加拉瓜同时宣布和洪都拉斯断交。并且都指责对方支持本国的**武装力量,两国的局势似乎一触即发。
克格勃在尼加拉瓜的负责人在三天后见到了洪都拉斯**总书记阿加比多?罗夫莱多,双方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同时也是表示现阶段内,莫斯科和哈瓦那对洪都拉斯的支持。
“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来推翻残暴的军政府。”阿加比多?罗夫莱多指的自然是加西亚军政府,这也没有说错,军政府自然是残暴的。这点连美国都知道,只不过在面对亲苏的**政府这种威胁下,美国宁可选择军政府。军政府没有根基,只能依靠美国。
“武器当然是有的,不过中美洲确实不适合重武器的发挥!”这位克格勃的负责人也确实不是在敷衍,就这种热带雨林的环境,苏联的重武器过来了也会水土不服。丛林战苏联最适合这里的武器,就是已经在越南检验过的突击步枪,已经扩散到全世界的AK。
现阶段洪都拉斯**武装的最大问题不是武器,而是建立一个能补充自己的补给线。不是武器问题,是吃饭问题。正确解决给养是游击战争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一地活动的游击队必须依靠当地的物产而生活,同时也必须使当地的农民……向游击队提供物品的人们…能生活。因为在游击战争时期,尤其是初期,游击队不可能抽出力量来搞自己的给养,更不要说,在镇压部队随时可以进入活动的地区里,这样的给养是容易被敌军找到和破坏的。所以,在最初阶段,游击队的给养总是取之于当地的。
洪都拉斯**有一个有利的地方就是,尼加拉瓜亲苏政府虽然不稳固,但终究已经带领这个国家几年,最简单的初期补给线问题,只要这些洪都拉斯**员不原来都是地主,挑肥拣瘦的话,基础条件还是非常有利的。
但不能总是这样,克格勃拿出一本指导意见交给阿加比多?罗夫莱多总书记道,“游击战这个领域,实际上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中国比我们更加擅长,对了还有南斯拉夫,这本就是!”拿出两本翻译好的游击战著作递给对方,年轻的负责人示意不要着急,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他带了两千套。
希望能给洪都拉斯**一些精神力量,要知道南斯拉夫是二战中唯一一个游击队起家独立解放全国的国家,至于中国成果更大,建立了世界第三大国。当然第三大国之前比较有争议,因为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国对印度东北部的占领。
这次里根的访问之后,美国改变了态度,这种改变被印度注意到,比人多这种事,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虚中国的国家,兼并巴基斯坦之后的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那抗议浪潮席卷了印度所有大城市,现在相信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除了苏联,印度人最认可。
“是中国和南斯拉夫的游击战经验么?”阿加比多?罗夫莱多不指望看了之后马上就能夺取全国政权,他也深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只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游击队引向正轨。接过来之后感谢道,“请问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谢洛夫!”年轻的军官谦虚的回答道,这个回答让洪都拉斯**总书记一愣,随后笑笑,应该是重名,年龄对不上,而且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
阿加比多?罗夫莱多点点头收下了一批补给和武器,当然也包括两千本私货。年轻军官很了解自己的父亲,父亲并不在乎理论是哪个国家做出来的,只要是社会主义理论和解决办法,拿来就用,有时候还故意带上和苏联不对付的社会主义国家分散火力。
“谁让你去尼加拉瓜的?我批准你出国实习,你怎么跑去去了?”回到自己住所的军官立刻接到了莫斯科的跨洋电话,面不改色的听着电话那头,脑海中脑补着对面的场景,随后懒洋洋的道,“我说哥,在焦点地区实习没什么不对吧?父亲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在热点地区,现在不是好好地。”
“父亲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