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使用反辐射导弹攻击利比亚防空系统,造成了这次苏联行动的空间。在美国第二次打击到来之前,这架旁若无人的苏联运输机已经接近指定地点。
“到达目的地之前,见到的所有人,不管是谁,都必须就地格杀。”一个穿着阿拉伯袍的组长摸了一把脸上的大胡子,检查着身上的装备。阿拉伯人的服装有一个优点,就是能起到很好的隐藏作用,甚至克格勃开始特制在和平教地区行动的阿拉伯袍。
如果是别的部门,少不了要勉励两句鼓舞士气,可行动执行部的氛围比较奇特,组长只是单纯的下达提醒注意事项,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其他成员反应同样冷淡,就像根本没听到。
很快从驾驶舱传来声音,运输机已经接近目的地,可以准备跳伞了。几分钟后,舱门打开,四个人两两抱在一起,顶着灌进来的气流纵身一跃,在伊尔76运输机返航的同时,四朵红色蒲公英在夜空中绽放。
“好运,克格勃们!”伊尔76运输机的驾驶员熟练的操作着密密麻麻的仪器,祝愿这些执行特别任务的同胞好运,哪怕他也不知道这些克格勃是过来干什么来的。
降落在沙漠中的四个人落地的第一刻,便开始将降落伞拖拽回来。拿出随身携带的助燃剂,点燃后毫不迟疑的扔在伞包上,火光中是一张张平淡到极致的面庞,利用火光打开传感器,四个人将会汇合,当然这要等降落伞烧成灰之后。
行动执行部的每个人都有范围五公里之内的对讲机,这一点都不新鲜,苏联同类型的儿童玩具,面对十二岁以下人群的对讲机,都能保持一百五十米的通讯。必须说明的是那不是民用品,就只是儿童玩具,民用品还有其他的规格。
他们只要在八个小时之内到达指定地点就可以了,目标是一座利比亚油井,里面的人质在什么位置,他们非常清楚。事实上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杀人灭口,防止计划出现纰漏。
此时美国海空机群已经开始了第二攻击波,在舰载机压制利防空阵地的同时,空军第4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十六架f…111f战斗轰炸机使用地形跟踪雷达,以每小时八百七十公里的速度,从六十到一百米的超低空掠过利比亚海岸线。这十六架f…111f战斗轰炸机与十四架从“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上起飞的a…6攻击机被编为五个空袭编队,于深夜两点整,分别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五个预定目标同时发起攻击:
在的黎波里方向:第一编队共八架f…111f战斗轰炸机,一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卡扎菲住地,利比亚总参谋部所在地阿齐齐耶兵营;第编队共五架f…111f,以重磅炸弹攻击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军用区;第三编队共四架f…111f,以激光制导炸弹攻击西迪比拉勒兵营“突击队训练中心”;
在班加西方向:第一编队共八架a…6攻击机从“珊瑚海”号航母起飞,石眼”激光制导集束炸弹攻击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第二编队共六架a…6攻击机从“美国”号航母起飞,以集束炸弹攻击卡扎菲预备指挥所——班加西民众国兵营。
利比亚的国防是法国和苏联武器混合使用,在华约国家,防空部队的无源信号情报站支援有源雷达。的黎波里的防空任务完全由一个法国“响尾蛇”导弹团担任。该团装备有法国火控与目标获取雷达,但是该团没有与连接苏联系统的数据交换网连接。
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并没有完全按照苏联的方式建造,这也为其遭受攻击埋下隐患。虽然利比亚防空系统的大多数装备来自苏联,但是雷达站却来自法国、德国、瑞典的防空指控系统与雷达装备。美国海空攻击群,直接从法国和苏联两国装备不兼容的地方,突进了利比亚看起来还不错的防空网。
“真是毫无长进!”谢洛夫打着哈欠命令道,“让国防部准备专家去利比亚检查,不管怎么说,这都对我们苏联武器是一个耻辱。”
近二十年苏联的军火出口都非常好,原因不是苏联的技术真的在大特务的辅助下已经天下无敌,而是两个基本的事实造成的,美国亲自上阵却在越南战败了。而苏联亲自上阵半个月就歼灭俘虏装备着美式武器的土耳其军队几十万。没有任何东西比战争更加能说明问题,所以苏联的武器出口在战争结果的影响下大受欢迎。
现在是时候拿一个装备美式武器的国家祭旗,这不是在开玩笑,总书记必须很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不管多小,不管多弱,只要装备美式武器的国家,都在杀鸡儆猴的考虑之内。
美国的武器积压,大量新式武器需要试验以满足军火商订单要求,发动战争对美国来说迫在眉睫,其实这个问题,苏联也已经出现了。挑起一场战争重新打开销路,也是时不时让谢洛夫考虑的事情。
在睡觉之前,总书记还让切布里科夫让克格勃在欧洲的媒体,散步卡扎菲可能已经身亡的消息。最好能够在利比亚也散布同样消息。苏联在利比亚有技术人员存在,不过和鼎盛时期美国驻利比亚的六千军事顾问无法相提并论。主要是苏联以埃及作为据点,没有一定要在利比亚驻军的意愿。
火光中的的黎波里在夜幕下十分显眼,这个年代的美军还没有到指哪打哪的地步,出现了误炸的情况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迷航的战斗机把重磅炸弹投在市区。的黎波里也遭受到了轰炸,整个首都浓烟滚滚,空袭警报和救援车辆的喇叭交织。
更加令人慌张的是,首都在人心惶惶当中,已经有卡扎菲已经身亡的消息在流传,消息很快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卡扎菲的官邸确实遭到了重磅炸弹的打击。附近的人因为这点遭受了无妄之灾,谣言瞬间在的黎波里传开,一番而不可收拾……
反美斗士卡扎菲已经身亡,这是美国非常想要宣布的消息,谢洛夫决定做一个好人,助人为乐这种事,能让人在睡梦中都能乐出声。
锡尔特盆地是利比亚的重要产油区,占据了利比亚储量的八成,为了防止油井遭到轰炸,卡扎菲将很大的一部分外国人质放在这里。只是没想到里根不管人质安危选择攻击。
卡扎菲身亡的消息毫无缘由的在附近的兵营传开,几乎立刻起到了效果,得知领袖身亡的消息的民兵们群情激奋,高呼着为领袖报仇,直接把火撒在了这些人质的身上。因为高级指挥官都不在,这里人质十分危险。
“到了!该我们动手了。”四个人背着m16突击步枪慢慢靠近了锡尔特盆地的一处兵营。组长拿着通讯器进行调频,找到配合他们的低级军官。用阿拉伯语熟练的和对方对话,表示将接应对方离开利比亚,这次的利比亚人质危机拉开了序幕。青山铁杉说昨天那本书叫大神集中营。
第九百五十四章 反美斗士卡大佐
这些美国人大多数以前利比亚的美国人没有离开,或者是来到利比亚旅游的美国人,世界上从来不缺乏作死的人,境内的美国人也被卡扎菲毫不犹豫的笑纳了。作为制衡里根不打击利比亚的工具,可惜,没用。
利比亚本来人口不多,这种人口基数军队数量也并不多,有点类似海湾国家,人数不多武器多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奢求兵员素质了,利比亚还没有到达能进行思想教育的地步,整个锡尔特盆地附近的军事力量,大多数都是亲卡扎菲的利比亚民兵武装。
接应行动执行部的人,正是一个民营武装的头头,属于一个亲卡扎菲部落的小权贵。这种小权贵正式苏联喜欢收买的对象,当然这是以苏丹的名义进行的。克格勃绝对不会犯这种用本国身份和对方接触的低级错误。
锡尔特盆地四月份的平均气温还算让人接受,二十多度气氛,让四个长久在苏丹生活的克格勃感到十分舒适。这里不像苏丹湿度这么大,似乎连风都能带走不少汗水。当然兵营附近最常见的颜色还是黄色,这也是沙漠的颜色。利比亚的国土状况和埃及差不多,沙漠占据九成以上,埃及还有条尼罗河,利比亚没有常年河存在。
因为卡扎菲并没有现身,利比亚的遭受空袭的言论已经被这里的武装人员知道,在这个时候四个克格勃的出现,无异于死神降临。由民兵看管的美国人质生命已经屈指可数。
“这就是看押人质的地方,真是太亏待这些帝国主义了。”一路上和这个利比亚军官有说有笑的组长到了地方,忽然说了一句让人不明白的话。
虽然卡扎菲也没事就指责美国是帝国主义,但利比亚普通人和苏联完全不一样,他们有着自己对美国人的称呼,而不是用这种革命性的称呼。
利比亚军官还想问问,就看到组长脸上挂上了捉摸不定的笑容。这和刚才有说有笑似乎不太一样,就在这时候身在军官背后的一个克格勃从背后捂住了军官的嘴巴,指尖的刀片毫不迟疑的一拉,这个接应他们的军官双目凸出,挣扎着看着他们,却再也说不出来一句话。
其他两个克格勃则同时有了动作,一个比划禁声的姿势,另外一个直接用英语安慰眼前的二十多个男女都有的美国人,防止这些人质出声。
一瞬间,见多了美国大片的美国人心中,海豹突击队,三角洲等等词汇闪现在脑海,不得不说他们被大片毒害的不轻,任何国家的电影都是这样,胜利必然是属于本国的。所以说抗日神剧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座二层都已经掉墙皮的小房子中,窗户都已经被木板从外面封住,也不知道在沙漠地区这些民兵从哪里找到的木板,总之房间中的动作没有被外面的人发现,一个接一个把人质封口胶布解开,拿着美式突击步枪的四个克格勃,很容易就得到了美国人的信任。
行动组的组长走到门边,用隐晦的手势提醒着自己的成员,同样另外一个成员心领神会,点头应承,组长的意思是一会首先干掉捡起利比亚军官手枪的美国人。
这批人质一共二十三人,有男有女,还有孩子。显然应该是全家组团来到利比亚,却没想到被卡扎菲用来威胁里根三思而后行。等到所有人的绳索都解开,几个穿着阿拉伯袍的行动执行部成员,比划了几下,让这些刚刚脱困的美国人不要出声,他们先出去看看情况。
此时门一直开着,距离二十米开外的利比亚民兵也不知道自己的长官已经死亡,毕竟刚才很多人都看见了,这四个阿拉伯人是长官的朋友,可能是一个部落过来有事情找长官。
离开门口五米后,组长突然用英语声音不大的说了一句话,捡起了死人的手枪的美国男子不明所以,伸出了脑袋,就见到了一直突击步枪对着自己。碰……
与此同时,四个克格勃成员忽然用阿拉伯语大喊起来,同时拿着突击步枪冲着房间中扫射,一场大屠杀在上演,附近的民兵纷纷冲过来,因为这句阿拉伯语是美国人反抗,把刚刚进入的利比亚军官劫持成了人质。
这些民兵跑过来之后,正对着的角度能看到刚刚一起进去的利比亚军官的尸体,几乎马上这些同样是普通民众组成的民兵,就在四个榜样的带动下,朝着房间里倾泻着子弹。
十几名武装分子对着里面扫射,不多时地面上已经堆积了不少蛋壳。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听见美国人的尖叫和咒骂,时间不长就什么就都听不到了。
“这些可恶的美国人,根本就不能相信。”等到里面的惨叫声已经消失,一个克格勃直接拿着枪冲了进去,在他的带动下,几个行动执行部的成员都进去,一个把利比亚军官的尸体拽出来,其他人则挨个补枪,杀人灭口。确保这二十三个美国人再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血液顺着房门流到了房间外。
整间房屋都被血液浸透,充斥着残肢断臂和血浆,很多美国人死的很不甘愿,不明白为什么来救自己的士兵会反戈一击,对本国的民众痛下杀手。
早上五点,行动完成!几个行动执行部的成员像是死了亲兄弟一样,抱着利比亚军官的尸体痛哭,然后表示需要报告军官的父亲,直接离开兵营,迅速找到了一辆车直奔最近的城市,他们必须迅速进入城市中,而不是进入沙漠,进入沙漠是绝对跑不远的,但是在亲苏国家的城市,他们有自己的渠道安全离开。
一路上四个人换了一套衣服,但是却没有刮掉脸上的大胡子,这样可以减少暴露的机会。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离开官邸躲避的卡扎菲已经楼面,卡扎菲出现在利比亚街头,出现在媒体面前,表示自己并没有被美国炸死,同时强烈谴责美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
卡扎菲没有死初步的稳定了的黎波里遭受轰炸之后的人心惶惶,同时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反美斗士的形象,呼吁利比亚人民支持自己抵抗美国人的侵略。
莫斯科的时间比利比亚早了一些,昨天晚睡的谢洛夫已经被小瓦莉娅叫醒,嘴里喊着被塞进来的一块糖,耷拉着眼皮看着这位反美斗士表演。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强烈抨击美国试图在全世界推行新的霸权主义。他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团结起来,阻止美国的这一图谋。
据利比亚媒体报道,美国和北约打着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企图实现它们独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卡扎菲指出,美国倚仗它先进的武器装备,推行新恐怖主义以此来恐吓和威胁其他国家人民,进而控制和操纵这些国家,掠夺它们的资源,实现独霸全球的野心,但美国最终将遭到其他霸权国家同样的下场。
“就这样?你肯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反美斗士,因为你已经别无选择。”谢洛夫打着哈欠看着第一次露面的卡扎菲,这个人除了亲苏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此时的美国则陷入到一片狂欢当中,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讲,美国将一个用苏联武器武装起来的国家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同时还验证了和苏联军事冲突的理论,以电子战飞机为先导,首先压制干扰对方的防空系统,尔后再出动海空军飞机实施空中火力打击,充分发挥不同作战力量的优长,实现了功能互补,效能倍增。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里根更进一步,下令停止与利比亚的经贸关系,冻结利比亚在美资产,对着自己的支持者说道,“那条疯狗挑战了一个永远战胜不了的敌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就是被我们消灭掉。”
苏联只不过是美国最大的一个敌人,不代表里根就没有其他的敌人,事实上目前符合里根认为的自由国家标准,只有美国自己。英国、法国、联邦德国都不能算是自由国家。不得不说里根的处境比历史上更糟,按照正常的历史,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至少还认为皮诺切克的智利是自由国家。
可惜智利社会党的存在,让本来里根定义的真正自由国家也消失了。
美国打击的结束,除了影响到利比亚和美国两国之外,还有苏联,苏联必须检测苏联防空系统有什么漏洞,所以在空袭刚刚结束,就已经派出由一个将军领衔的代表团,前往利比亚检测这次战争的经验。
“什么?锡尔特盆地附近一处的美国人质暴动,结果被全部射杀了。”刚刚死里逃生的卡扎菲大吃一惊,但是马上冷静下来大喊道,“士兵们做得对,我们谁都不怕。”
第九百五十五章 阴里根一下
“按理来说应该有消息了!”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倒是患得患失起来,被打击的卡扎菲还一点事没有,他倒是开始操心,这位利比亚的领袖是不是太镇定了一点?
这也不能怪谢洛夫,在苏联的战略布局当中,埃及要比利比亚重要太多。人口、黄金水道、领导力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所以哪怕埃及除了沙漠什么资源都没有。苏联也必须要尊重埃及,还需要围绕埃及制定政策,防止埃及反水。周围的苏丹、埃塞俄比亚都是围绕着埃及作为苏联的盟友进行钳制。
利比亚和埃及相比就什么都不是了,苏联又不缺石油。为了防止卡扎菲反感苏联,谢洛夫也没有主动非要在利比亚驻军。利比亚在苏联眼中更像是模糊地带,因为这样谢洛夫也没有对这个国家特别上心。直到这次里根出手,连他这么小心的人都措手不及,开始策划行动谋取利益。
可卡扎菲为什么没反应?这是谢洛夫考虑的问题。他对年轻时候的卡扎菲不太了解,这位政变上台的革命领导人,早年间的胆子大的狠,主动派出特工攻击美国,甚至制造洛克比空难和美国对着干。
不过这种狂妄的举动都随着苏联解体终止,比萨达姆胆子更大的卡扎菲也不得不低头做人。现在苏联结实的狠,卡扎菲的底气仍在。所以不但没有惧怕,反而主动背锅,算是对美国轰炸利比亚的反应,狂人形象展露无遗。
卡扎菲根本没把美国人质的死亡当做不可接受的事情,可难为了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召集切布里科夫和门德列夫商量,是不是哪里出现的纰漏?计划失败了?
直到这些行动执行部的人员经埃及回国,总书记还专门从监控器亲眼看着门德列夫对行动过程的盘问,最终才确定,“你特么还真是一个狂人,比我的胆子还大。”
苏联已经到达的军事代表团,会把苏联防空系统的调查报告反馈给国防部,这件事不需要军盲总书记亲自关心,再说丢人又不是苏联自己,法国的雷达预警机制不是也没其作用么,美国这次打脸是打了苏联和法国两国。
深信勤能补拙的总书记,才开始补课,分析卡扎菲这个人,洛克比空难也刚刚被从沉睡的记忆中唤醒。把卡扎菲早期的经历补完,加上脑海中回忆起来卡扎菲后半个人生的经历。算是完整的对卡扎菲这个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阿拉伯群雄当中,卡扎菲的国家最弱,人口和其他国家相比少得可怜。但却比阿萨德、萨达姆更加胆大。只要卡扎菲觉得自己还有大哥照顾,他什么事情都敢做。
但这个人肯定眼光不怎么样,因为洛克比空难的时候,苏联已经在戈地图的领导下开始走到终点,颓势已经能让所有国家看到,法国还在尽力帮苏联化解外部的压力,卡扎菲还敢操刀这种事情,简直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条疯狗,弄好了真的能咬人。”谢洛夫不得不承认,李根说卡扎菲是疯狗真特么有道理,这次崩了美国人质算是断了卡扎菲的后路。如果这个狂人还觉得不够,未来还能想起来洛克比空难,也不应该被阻止。
总书记能想起来另外一个人和卡扎菲的命运差不多,希特勒早年的偶像墨索里尼。国家不强、领袖爱作死,最终作死成功横死,真的很像……
现在美国人质被杀还没有泄露出去,那么说明这件事还有操作空间。还要补完后续的动作完美收官。因为谢洛夫知道里根早就找好了替死鬼,所以没有在去年年底爆发的伊朗门中落井下石,当然这次也不会。
美国的鸡血效果还在继续,指望死几个人质就让里根滚蛋不现实。何况这么拼命和苏联对抗的领导人也不好找到第二个,弄掉了对苏联都是一个损失。可以说里根如果出现了什么危机政治生命的危机,只要需要的话,苏联**的总书记绝对义不容辞的出来站台。帮助里根化解危机,然后在继续对抗。
现在美国人质死亡的事情,谢洛夫知道,里根暂时还不知道,那么?拿起来电话给斯摩棱斯克广场打电话,让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到克里姆林宫,两人应该认真的谋划一下了。
“伊朗门之后,里根也遭到了不小的挑战,这次可能会削弱里根的威望。”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话语中满是兴奋,里根是美国少见的那种履行自己承诺的总统,而不是为了选举。里根说要和苏联掰手腕,那就是在和苏联掰手腕,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能感受到里根不加掩饰的敌意。
“葛罗米柯同志,你理解错了!”谢洛夫不得不打算葛罗米柯认为里根会陷入麻烦的臆想,因为这不现实,苏联会认为死了点人把总书记赶下台么?不会!那为什么会认为美国会呢?人权高于一切?这话随便听听就行了。几十个人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大事,如果对国家有利的话,自己动手清除也是可以的。
“指望这件事扳倒里根,基本不可能。事实上我还希望里根连任一届!我们可以捅出来这件事,造成美国更加敌视利比亚。但是我们要主动出手,肩负起苏联负责人的国际态度,解救美国人质,提供斡旋,保障人质安全。必须抢在里根施加压力之前动手。”谢洛夫站起来一字一顿道,“我不希望里根下台,但是美国人这次必须领情,让苏联解救出来美国的人质,抽一抽美国保守派的脸。”
“那么,我现在开始准备,着手操作利比亚人质危机。”葛罗米柯也笑了起来,这件事么?挺有意思的,佩服的心里是没有的,不过可试试。
“等到美国第六舰队离开在开始!让他们费一点油钱。”这句话暴露了苏联第一巨贪的守财奴本质,没事多算计一下成本,总不是坏事。
挥舞着利比亚国旗的利比亚民众,用游行的方式表达对领袖的拥护。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强权,出身底层的卡扎菲十分了解普通人在想什么,如何煽动这些人爱戴自己对他来说并不难,很多人都眼含热泪欢呼卡扎菲平安无事。
的黎波里、班加西的硝烟已经散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