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数量庞大的调查团,一方面是监视,一方面也是在调查联邦德国是不是隐藏的化学武器库。

莱茵河周围是传统上德国的中心,不论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德国西部的鲁尔区都是德国战车前进的源泉,十一国联合调查团也全部云集于此。

“十六台挖掘机,一百三十辆卡车,还有八百人,就是我们目前能动用的最大力量,一定要尽快行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我相信挖掘难度应该不大,考虑到路基建设和掩盖,也不会被埋藏的太深。国内已经传来了确切的地点,一旦动工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我们,哪怕是脑袋被抢顶住!”鲍里斯拿着地图沉下声来道,“我最后一次强调纪律,克格勃可以死,不能失败。”

一九八八年,鲍里斯这支调查团在夜晚来临之际,从这家已经被收购的化学公司出发,直奔布瑞曾海姆大营的遗址而去,巨大的探照灯被支上,四十年来一直被当做荒地的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灯火通明,八百名联合调查团的成员像是一只规模庞大的考古队,在深夜中对无人问津的荒地开始挖掘,布瑞曾海姆大营在沉寂了四十多年后,终于迎来了一批同样是军人的造访者。

“我们并不是过来伸张正义,这件事对苏联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快,卢比杨卡提供的地图绝对不会错!”鲍里斯啃着随身携带的面包,喝了一口水催促道,“平均二十五分钟一趟来回,十六台挖掘机不断工作,一定要能在一晚上就能找到尸骨,哪怕只有一具。”

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死在莱茵大营的德国战俘尸体被集中处理过。整个莱茵大营附近也有这种焚尸炉,这说明德国死亡的战俘,就在地下沉眠,直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德国警察局接到了消息,立刻派出了一些警察过来询问,被联合调查团当中民主德国的成员以调查化学武器的名义搪塞回去。紧接着,北约调查团也知道了联合调查团在挖掘一片荒地的消息,过来了解询问。

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的事情,让一些底层的军官不明所以,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莱茵大营的存在,只能把苏联人奇怪的举动上报。

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充斥着汽车引擎和挖掘机的工作噪音,终于一个联合调查团的成员心急火燎的冲到鲍里斯休息的一辆维修的卡车中喊道,“鲍里斯同志,发现七十多具尸骨,从一些尸骨身上的衣服来判断,这些尸骨穿着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的国防军军服。”

鲍里斯一下子跳起来喊道,“继续挖掘,在美国人赶来之前挖出来越多越好,剩下的事情交给国内!”尘封四十多年的莱茵大营终于重见天日了。

“那里是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阻止苏联人!”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驻德美军司令部响起。( )

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心浮动

晚了!布瑞曾海姆大营周围,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德国人已经把联合调查团的挖掘地点团团包围,一具又一具尸骨被抬出来。这些长眠于地下四十多年的战俘枣已经变成一具具白骨,但是身上的德国国防军、党卫军军服仍然可以依稀证明这些人的身份。

布瑞曾海姆大营的挖掘地灰尘漫天,重型机械的噪音刺痛着人们的耳膜,但是这些因素都没有让德国人避退,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我们的渠道散布消息,假宣传部应该行动起来了。历史的真相应该由我们揭开了!”可惜的是,大特务头子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严肃,相反空气中带着奚落。四十多年前的德国和苏联是什么关系?他一个苏联**中央总书记会同情?你见过一个中国人对日本侵华士兵同情的么?哦,也有,这么大一个民族,出几个败类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已经让他们去办了!”同样对这件事很关心的切布里科夫大将直接回答道,总书记的儿子长时间在自己身边学习,所以这次挖掘除了谢洛夫本人之外,就他这个负责克格勃日常运转的第一副主席最关心了。

“谣言这个东西,散布的越夸张越好。当初内务部杀了七十万***分子,美国人都敢说我们杀了两千万人,我们就说里面有一百万德国战俘尸骨一点都不过分。”听着谢洛夫的吩咐,已经走到门口的切布里科夫停顿了一下,点点头。

苏联没有必要对自己当初的虐待战俘行为洗白,实际上也洗不白,德国人不会相信。但是如果一直都自己的反面角,来衬托美国的伟大光荣而正确,这就不能被谢洛夫接受了。从性质上说,苏联因为德国的入侵造成了三千多万人的死亡,这是死亡,不是笼统的伤亡数据。怎么对待德国人都是正当的。

可美国和德国没有深仇大恨,互相交战的战役和苏德战场一比什么都不是。德国战俘在莱茵大营的死亡,完全是没有理由的虐杀。其实这种行为比苏联更值得仇恨。世界上只记住了苏联应该的报复,这多么不公平?

就像是美国才是牢牢拴住日本狗链子的国家,可日本只单方面对中国撕咬,恨不得对着美国爸爸撅起屁股让爸爸更舒服,任何一个中国人见到日本那种两面派的样子,心里本能的就会恶心,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苏联假宣传部开动马力扩散消息的时候,美国驻德美军司令部也开始行动起来。距离布瑞曾海姆大营最近的美军军营,一队队武装士兵集结的完毕,然后乘坐军车前往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这些美军士兵接到了含糊的指令,阻止苏联对德国企业的破坏。美国驻德美军司令部也不敢直截了当的让士兵知道,当初他们的国家和邪恶的苏联人没有两样,对放下武器的德国战俘进行虐待。

喊了多年人权的美国,不知道这件事一旦爆发会出现什么事情。此时就连在白宫的里根也被吵醒,得知了莱茵大营的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捂住,但是马上里根就想到,这件事肯定不怎么简单。以他对谢洛夫的了解,这个大特务头子每次出手的速度都很快,一旦开始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把各方面的条件都准备完毕。

里根那个被老年痴呆渐渐控制的大脑,这次没有出来拖后腿。很快就知道封锁消息可能不会成功,反击应该在哪里?

“把事情搞大,说苏联动机不纯,散布消息说德国化学武器爆炸案是苏联策划的,希望德国民众不要上当。”里根咬着牙和驻德美军司令部通电话,把化学武器库和苏联最近的动作连在一起,制造德国仇恨苏联的舆论。

有证据么?没有!有效么?可能有效!化学武器库爆炸案已经距离不短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苏联收尾把屁股擦干净,证据里根是肯定找不到的。至于抹黑苏联,谢洛夫是一点都不怕的,苏联几十年来在北约阵营的名声,已经到了多两件事情都无伤大雅的地步。

里根是想要证明苏联很黑,谢洛夫要证明的是,美国和苏联一样很黑。心里一点都没有为苏联洗白的打算,拉着美国比烂,证明人类灯塔不过如此,就已经算是胜利。

莱茵大营的各种消息瞬间在整个德国流传,包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对于民众德国的很多人来说,关于莱茵大营的事情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大营沿德国境内的莱茵河而建,南起布尔伊格海姆,北至布德利希,其间的河段总长约三百五十公里。其中有两所大营建在了莱茵河东侧。除这十七座大营以外,在莱茵河的支流内卡河畔也建了一座海尔布隆大营。

长久的在苏联控制中的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那边的事情一无所知,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是马上民主德国的民众就知道,这种传闻是真的,因为联邦德国的广播已经在讨论关于莱茵大营的事情了。

几年前有人曾经挖掘过莱茵大营后来被德国政府阻止,可这一次,深入德国境内的联合调查团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迅速将莱茵大营的部分挖掘出来,确定了地下确实深埋了众多德国战俘的尸骨,这个消息在德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的联邦德国境内,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从汉堡到法兰克福,不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女人,都在讨论莱茵大营的事情,当初二战中德国竭尽全力战斗到最后,和苏联一样,战后的德国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短缺,不然也不会再民主德国封锁边界之后,开始引进土耳其人做劳工补充劳动力。

德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有男人在二战中伤亡,此时各种各样是说法已经开始在德国流传,唤起德国人对莱茵大营的记忆,什么说法都有,有苏联散布的也有美国散布的,接连不断被爆出来的消息,冲击着几十年来德国人对很多事情的认识。

莱茵大营里的绝大多数俘虏都只能象圈内的牲口一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方阵内的人均占地面积是三平方米,几场连阴雨之后,大营里面就变成了一片泥潭。没有任何劳动工具的战俘们开始自己动手改善住宿条件,他们利用餐具和罐头盒做铲子来挖掘地洞,把食品包装箱的纸板当作建材,一点一点地抠出了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洞。缺少支撑的小地洞在夜间下雨时极为危险,经常因渗水而坍塌,导致不少战俘被活埋在洞里。

德国战俘开始了一种近似于老鼠和猪狗的生活,战俘营里遍布地洞,污物满地,瘟疫横行。每个方阵内只设有一个简易的地沟茅厕,很多病弱无力的人因为缺少体力穿越肮脏混乱的人群到达茅厕,常常在栖身之地排便,致使营地的环境日渐恶化。

这些种种演论冲击着德国人的感官,国家报纸不在被信任,人们听从着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消息,四十多年来德国人对美**队的认识崩塌了,这些美国人和苏联没有区别,甚至更加可恶,因为美国在掩盖罪行。

几乎每一条苏联散布的谣言当中,都没有避讳苏联对待战俘时候的残酷。在提及莱茵大营的时候没忘记死在苏联古拉格当中的德国战俘,可对于苏联弄死多少战俘,德国人不关心,因为联邦德国几十年来已经说了太多,可莱茵大营这件事德国人不知道。对美国人和对苏联人,联邦德国的心理承受底线完全不一样。

美国光鲜亮丽的外衣被剥下,这种信念上打击让很多德国人不能接受,如果苏联和美国是一样的,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站在美国一边和苏联对抗,民主德国一定是苏联的傀儡?如果是,那几十年来提都不提莱茵大营的联邦德国政府,是不是也是傀儡?哪一个政府才是德国真正的政府。

一般德国人在没有发疯的时候这种思考上的逻辑非常强大,谢洛夫制定计划的时候只是抹黑一下美国,德国人却升华到谁才是德国真正政府这个问题上,这完全是日耳曼人自己独有的思考逻辑,和他无关。

布瑞曾海姆大营外围,一个团的美军士兵已经驱散了围观的德国民众,这里只剩下驻德美军和苏联联合调查团,处在驻德美军包围中的联合调查团还在加紧工作。

“你们必须立刻停止,不然出现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美军的指挥官命令联合调查团必须立刻停止挖掘,提醒联合调查团的目的是调查化学武器,不是在没有得到德国政府的许可,就擅自对德国的土地进行挖掘。

“现在阻止已经太晚了,整个德国都知道了!”鲍里斯看着这个指挥官,毫不示弱的道。他不知道整个德国人心浮动,不知道里根准备栽赃苏联,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有后手。只知道完成现在自己的任务,莫斯科没有来消息,挖掘就要继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苏联的黑资料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必须按照我们的指令停止行动。”美军指挥官心中十分焦急,联合调查团是由苏联十一**人组成的调查团。真的强行把这些军人扣押,差不多就等于是开战了,他一个普通指挥官还真的背不起这个责任。也许驻德美军司令部背得起,或者需要北约的最高决策者才能背得起。

鲍里斯站在原地不动,既没有不分场合的扩大事态,也没有后退一步下令停止挖掘。和背后的灰尘爆土相比,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安静,就像是一棵树长在美军前面一样。

他同样对美军的进退两难了如指掌,从小生长在苏联最高权力圈的经历,能让鲍里斯站在更高层来看待问题,知道一件事后果涉及到国家和国家的关系需要多么慎重。而一个从基层摸爬滚打走上高位的人,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懂得这些,他从小就懂。

“按照父亲的话,这是看不见的阶级鸿沟。目前苏联也只能做到抹平看得见的阶级,让普通人注意不到。”带着风轻云淡的表情,鲍里斯很自然的往后看了一眼还在挖掘的军人们,然后转过来平淡的道,“你面前的是来自苏联十一国的军人,哪怕我们身上没有武器,你也不能对我们怎么样。你明白你行动的意义会有什么后果么?华约的坦克是北约三点四倍,士兵数量是北约的一点八倍,数量质量都在我们一方。”

“至于让我们停止行动,这是不可能的。你如果有点历史应该知道,苏联军人十绝对不能投降的,我们的国家不接受任何条件下的投降,从斯大林总书记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鲍里斯对眼前真枪实弹的美军熟视无睹,毫不退让的道,“如果你们不想让西方集群的铁拳砸到头上,最好做一个看客。”

屈辱!这种屈辱的感觉,是美军士兵很长时间都没有感受到的。可是这些美军士兵不能擅自行动,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指挥官身上。可是这位上校同样没有决定权,惹我一个杀你全家这种想法只是说说而已。哪怕就是美国,也不能随时的想打谁就打谁,尤其面对的还是苏联,不然美国对外干涉的军事行动不应该是八十次,八百次都不够。

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已经成为政治僵尸的科尔,发挥自己最后的余热,在总理府找见苏联驻联邦德国大使,让苏联停止对联邦德国主权的侵犯。

原来美属德国还有主权?苏联大使费奥多罗维奇看着这位已经成了政治僵尸的联邦德国总理,觉得还没有总理府的装潢有意思,耐着性子听着科尔义正辞严,或者色厉内荏的指责,过了一会儿才说道,“科尔先生,你肯定会下台的。何必管这种事情呢?而且现在封锁消息已经没有意义,我来之前已经看到了,抗议人群被宪兵用警棍驱散。”

费奥多罗维奇站起来,打量着总理府的陈设,用熟练的德语说道,“你还以为能够捂得住,消息早已经扩散了。你如果还尝试封锁消息,可能下台之后一个卖国贼,美国走狗的名声是跑不了了,不如和德国人民坦白这一切。”

“这是你们苏联策划的?或者说没准化武武器库爆炸,也是你们那个克格勃总书记策弄出来的!”科尔紧紧地握住双拳,压着自己的怒火道。

“作为一国总理,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费奥多罗维奇停顿了一下回答道,“这件事我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作为德国人的朋友,我从私人角度上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我恰好知道,我希望你阻止美军或者说北约武装力量对联合调查团的不友好举动。因为其中一个成员,是谢洛夫总书记的儿子,如果他死在德国。嗯,你也知道我们的总书记是一个肃反工作者,暗杀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

科尔连续进行深呼吸,不然害怕自己按耐不住自己的愤怒给对方一拳,却因为最后一句话不得不冷静下来,他对费奥多罗维奇也有一定道理了解,对方不是满嘴胡说的人,既然透漏出来这个消息,那就一定是真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和莫斯科方面沟通,看看哪位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到底有什么目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谢洛夫肯定也有。

“儿子也不让人省心啊!”谢洛夫叹了一口气,听完了切布里科夫的报告。也必须承认,有的时候真的有青出于蓝这种事,当初柏林墙还没有修建的时候,自己也曾经以坦克团作为后盾,发出战争威胁。

可那次苏联是占据优势的,而这次不同,联合调查团身上没有武器,一旦起了冲突就是半个小时被歼灭的下场,鲍里斯还敢硬顶着驻德美军干,要知道一个走火命就没了。

“刚刚联邦德国希望我们下令联合调查团暂时停止挖掘,我们两国商量一下在看看。”谢洛夫同样刚接见联邦德国驻苏联大使,目前消息传开才刚刚一天。虽然很有爆炸性,也确保德国全国都已经知道这件事,可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联邦德国的意思是苏联怎么才能收手,联邦德国可以从经济层面给苏联支援作为条件。可这次科尔失算了,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这次谢洛夫对联邦德国真的一点目的都没有,目的都是冲着美国去的,所以绝不会放手。

“一个劳改营的经历,快出一千本书骂我们了。德国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死点战俘骂了我们四十年。现在我们只是要点公平对待。”谢洛夫漫无目的的道,“这件事就要捅出来,谁都不能阻止。不服就把我儿子崩了吧,我还缺一个宣战的借口。”

“总书记,事情还没有这么严重,德国人不敢。”切布里科夫觉得自己的总书记太狠了,关键时刻把儿子推出去顶雷,如果还有一个原型的话,斯大林当年也这么做过。

“我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谢洛夫还在打着嘴炮,谁儿子谁心疼谁知道,可这次的顶雷必须要让鲍里斯去,不然真的被缴械了,丢人的就是苏联武装力量。缴械真的发生,真的西方集群挥军西进么?苏联还没有准备好。

先让联邦德国自我混乱一段时间,这样西线安稳的情况下,中东方面苏联才能全力应对。事实上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十一国联合调查团挖掘莱茵大营的事情,已经登上了各国媒体,甚至包括联邦德国自己的媒体,这件尘封的历史被打开。

没人关注苏联揭开盖子的目的,人们的关注点是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最近的消息也不断扩散,美军封锁莱茵大营附近,包围联合调查团种种消息。一件又一件事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美国媒体对这件事的反驳无助于事件的平息,相反把这件事越吵越大,最终形成了滔天的龙卷风,震荡着联邦德国和美国的关系。

捏住这件事的谢洛夫暂时先不考虑儿子是不是安全,反正事情越大越安全。多党制国家总是不缺乏挑战者的,联邦德国社会党再次要求美国对莱茵大营做出解释,如果继续遮遮掩掩的话,可能会影响两国的关系。

德国社会党的指责,是德国党派层面第一次对美国表达不满。美国不是不想解释,问题是里根还没有想好怎么解释?说是苏联栽赃?这个理由只能对付什么都查不出来的非洲人。

美国是科技强国,苏联的科技也不弱,只要想要检验的话,完全能查出来。而且莱茵大营才刚刚被挖出来一个角落,只要苏联坚持继续挖掘,就会真相大白。

如果不是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里根甚至以为自己上台后的五六年顺风顺水是一个错觉。对内经济改革成功,对外重新树立美国的影响力。国际上风头一时无两那个人真的是自己么?怎么从股灾开始,形势就急转直下了,接连被苏联打脸?

最终里根还是要面对莱茵大营的问题,这是历史问题,责任完全和他本人没有关系。只会影响到美国的国际名声,可就算如此,对里根心中的信念打击仍然是沉重的。美国似乎应对苏联的攻击越来越吃力了。

神色憔悴、带着一丝尴尬之色里根出现在了白宫,对着不断响起的闪光灯语气沉重的道,“因为当初战争时期的一些失误决策,加上以前的条件不好,莱茵大营确实存在。我们也希望德国人可以谅解,不影响德国和美国传统的盟友关系。”

里根的表态引起一片哗然,迅速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关于莱茵大营的种种传言已经被证实,让美国的国际威望和形象一下子变得虚假起来,美国已经隐瞒这件事四十多年。

“我一定会反击!”里根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决定公布一项苏联不为人知的黑资料。

第九百九十五章 都是美国污蔑

当全世界关注着莱茵大营事件会不会影响德国和美国关系的时候,另外一件爆炸性的消息从华盛顿传出,五十多年前的卡廷惨案是苏联做的,美国当初就获得了证据。但是却因为利用苏联的军事力量打垮德国选择了隐瞒。

没错,美国当初就知道卡廷惨案是苏联做的,只不过因为当初苏联和美国还要联合对付德国,以及后来不让苏联和美国成为无法转圜的仇人,才一直隐忍不发。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国会不成立调查卡廷事件的特别委员会。在五二年发布的最终报告中,该委员会宣布苏联的罪行确凿无误,并称这次大屠杀为“世界历史上最野蛮的犯罪”。委员会认为罗斯福政权可能向公众隐瞒了大屠杀之事,但指出这是由于军事需要。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针对苏联的行为向国际法庭提起诉讼,但美国政府并未照办。虽然特别委员会得出了有力的结论。

这次谢洛夫挖出来了莱茵大营,首先引爆了美国在战争中的罪行。一时之间德国民众对美国的仇恨加剧,整个联邦德国举国上下对美国充满了怀疑。失去了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