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总是害怕我们的最高领导人成为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你也知道,我们的总书记可比美国总统的权利大多了,所以要树立一个强大的,集合警察、情报、军事力量、监察部门的强大部门,让总书记都必须要考虑做叛徒会是什么后果,成不成功我也不知道。”刚开始还慷慨激昂的谢洛夫瞬间泄气,但是话锋一转马上道,“考虑之后,我认为总书记只要想拆掉这么一个部门,只要费一些时间还是可以做的到。所以把部分权利分担到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上就是另一个办法。”

“最高领导人成了叛徒?”葛罗米柯面露思索状,觉得这只是谢洛夫敛权的一个借口,一个总书记怎么可能成为叛徒,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做,白痴么?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正在对政府报告进行修改的某地图头,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谢洛夫不知道,自己在葛罗米柯的思维中成了敛权的标杆,不过知道了他也不能拿这个老头子怎么样,都这么大岁数了,葛罗米柯已经不在乎什么个人利益,他都快走到终点了。

九零年俄历新年刚过,共青团真理报大版面刊登消息,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病逝,谢洛夫、吉洪诺夫、利加乔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悲痛,苏联全国放假三天以示哀悼。

“在一年之后,我会正式确立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任期,同时写入宪法之中,总书记以及中央主席团委员任期为六年,可以连任一届,相当于三届美国总统。从明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会正式宣布,以后的五年计划每实行一次,会在第六年拿出一年时间作为调整期。以五加一模式来保证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对外名称不变。”谢洛夫一只手托着腮,自顾自的道,“有些计划是十年之内无法完成的,太短的任期对长期计划的发展非常不利,而且目前苏联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阶段,以五年计划不断的推进,终究会出现我们完不成计划的时候,留出一年发现问题重点补充,也就是可以考虑的。”

“我个人同意总书记的意见,我们必须考虑到第九个五年计划中,我们部分领域大面积无法完成中央下发的任务!”利加乔夫说的是七十年代末期的情况,当时苏联的五年计划指标大幅度下滑,不过因为苏联在全世界咄咄逼人的进攻,补充了国内当时的问题。一旦对外进攻不利无法反补国内的时候,这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五年计划对苏联的意义非常重要,今年也是十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第十三次五年计划任务已经要开始制定了,谢洛夫当然要加入到讨论当中,历史上,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没有见到有关这个五年计划的任何信息,甚至连国家发展计划和九一年的预算都没有提交苏联最高苏维埃讨论,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工作也被推迟。所有这一切所证明的不是改革的失败,而是改革已经把苏联的政治结构彻底摧毁了。

“我们要迅速推进计算机对全国的覆盖,这本来就在五年计划当中,盲目的扩大生产已经不是很适合我们的祖国,今天的世界已经和四十年前苏联面对的恶劣情况完全不同,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中东的石油比我们的成本低那就是成本低,刚果的稀有金属,智利的铜矿分布的更集中那就是更集中,对外合作企业的步伐也要加快。”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对于对抗方面的考虑,我们一直都是主动输出革命,随着对外环境的改善,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么做了,调解我们祖国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加重要。”

“我们以后的对外工作,要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但不是去主动证明什么,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军事力量方面我们从来都不缺乏,在这方面可以适当的放慢步伐,不是要砍军费也不是裁军,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士兵的保障当中,改善我们红军士兵的生活环境!我们的任务其实仔细看看还有很多,这还没有考虑美国会不会突然回光返照找我们的麻烦,虽然这种可能性已经不大。”谢洛夫做出思考状,现在他真正的开始学习做一个苏联**中央总书记,而不是单纯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我们是否要和社会党国际进行切割一下?”第二书记利加乔夫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和他们切割是迟早的事情,整个西欧死气沉沉,最有活力的是和平教徒,多年之后没准是我们去解救他们!”谢洛夫闭目思考一下道,“不过不是现在,这件事还要发酵一段时间,还是那句话,管好我们自己的问题。”

“自从我们在中东和美国打过一场之后,似乎整个中央主席团有了不少活力。”谢洛夫对着其他委员笑道,“同志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我们的接班人问题了,我丝毫不怀疑你们的能力,但是葛罗米柯同志的事情,我不想发生在第二次。再往前,乌斯季诺夫、契尔年科、柯西金、安德罗波夫、勃列日涅夫等众多同志,全部死在任上,他们没有一天不在工作中,实际上对家人是有一定亏欠的。”

“未来的时间中,我们要开始寻找下一代的干部,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观察他们是否可靠,不过现在已经可以开始了。”谢洛夫没有催促这个问题,也不是准备让这群老头子开始滚蛋,他给了充分的时间。

罗曼诺夫、格里申等人也没有反对,确实是时候了,他们心里也明白迟早有这么一天,谢洛夫已经给了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他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总体而言,这次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全体会议,还是在十分轻松的状态中度过,就像是一场庆功宴一样,晚上谢洛夫邀请了所有人去自己家做客,将苏联最有权势的一批人从克里姆林宫弄到自己家中,只有总书记才有这么大的面子。

“今天晚上我肯定睡得很香!”等到客人们都告辞之后,走到厨房从后面抱着瓦莉娅的谢洛夫眯着眼睛,在妻子的耳边道。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是不是心里有所松懈?”瓦莉娅感受着耳边传来的酒气,抽抽鼻子无奈的道,“你的酒量很差,看来是真的放松了。”

“总算对得起我在红旗之下的宣誓,想想都高兴,你不知道我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和理想,现在我想想都觉得自己伟大。”喝懵逼的谢洛夫絮叨着酒话道,“太多人了,比因为我做特务杀的人要多的多,按照东正教的标准,我应该封圣。”

“嗯嗯,对对!”瓦莉娅尽显苏维埃女子的彪悍,搀着丈夫上楼,折腾一番才沉沉睡去。

大结局 嗅出并铲除叛徒

苏共二十八大在一九九一年三月五日在莫斯科举行,而没有像是历史上那样以前,谢洛夫、利加乔夫和格里申等中央主席团委员全部出席,会议在颁布了五年计划的同时,也正是确认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任期问题,谢洛夫专门强调了任期制应该写入苏联宪法和苏联**党章当中,在这一提议被通过之后,理论上从现在开始,谢洛夫还有十二年的正式任期,当苏共三十大开始的时候,苏联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总书记。

“我以个人名义保证,绝对不会在任期结束之后多留在这里一天,我见过了太多同志在岗位上工作到死,并不想这种局面在我身上发生。”在最后,谢洛夫拿八十年代早期苏联领导层接连遭受领导人凋零的事情举例,“在十年前左右,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遭受了一段艰难的时刻,因为领导人总是出现变动,导致我们在面对威胁的时候缺乏应对,无法集中精力寻找到对外工作的重点,实际上那段艰难的时刻在平时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在不断的举行国葬,一个新的领导人上来总要有一个熟悉的时间,可安德罗波夫同志刚刚熟悉以总书记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就也因病去世。”

事情当然不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他只不过在大会上吹牛逼,不过他已经掌控了一切,在国际上也压了美国一头,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说谢洛夫说得不对,他说是因为领导层去世无法对美国做出反应,那就一定是这样。

“我在强调一点,我们的祖国,苏维埃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属性的国家联盟,未来也许联盟的范围还会扩大,因为我们知道地球早晚会消除所有分歧联合在一起,但是目前我们还要静待科技的发展,保护好我们这个工人阶级的祖国。”谢洛夫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然后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以为我们已经没有敌人。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会引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论是列宁同志还是斯大林同志,他们无时不刻的告诉我们,叛徒的危害性,这点我们永远不能松懈,我们是**人,在进行生产工作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另外一只手要拿着枪。”

“目前为止我们做的不错,请注意**和社会党之间的区别,不能再生产过程中忘记了保卫革命果实,如果你们不保卫它,它真的会被偷走。”谢洛夫看着现场的五千多名代表,似乎要从中找出隐藏的危害。

变节者通常比敌人更加穷凶极恶,变节者们一旦得势,就会利用党给予他们获得的权力和短暂威信,颁布了一道又一道禁止**活动的法律。普通党员无所适从,只有极少数鲠直的党员站出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但是面对汹涌的反对潮流,他们沦为孤独而渺小的一群。契丹人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禁止苏联**活动,就证明了这一点。

“苏联是一种精神,是劳苦大众追求幸福的执着精神;苏联是一种理想,是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苏联是一种信念,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无私信念;苏联是一部史诗,是亿万群众英勇奋斗、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英雄史诗。但是!”谢洛夫把麦克风拉近喊道,“不要让苏联变成一个悲剧,不要在失去了才知道后悔,那就晚了。”

“我领导苏联安全体系三十年,不要让我发现有谁对这个国家有危害性,不然的话!”谢洛夫猛然举起手臂,身后的切布里科夫、茨维贡、博布科夫、费多尔丘克同时起立,“与正义同行,嗅出并铲除叛徒……”

谢洛夫举起的手落下,身后的几个安全巨头重新坐下,此时他最近最后一句总结性发言,用带着复杂感情的口气对着所有人喊道,“我终究是一个肃反工作者。”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后方的列宁像注视之下,全场高唱国际歌,这一幕也通过摄像机进入到了全世界人们的眼里。

一九九一年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变成以红色为基调的海洋,谢洛夫在红场发表了讲话,“今天是我们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这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节日。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中,在《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的歌声中,在漫天高喊的乌拉声中,赤卫队员们冲进冬宫消灭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在十月革命精神的感召下,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使得世界劳动人民终于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真正的人。”

“今天的我们,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社会保险……有着一切至少温饱的条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在十月革命精神下奋起反抗的无产阶级先烈们。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回忆这一切,革命意味着牺牲。就如同今天在红场上,从中东回国的南方战区受阅部队一样,他们的牺牲保护了中东的和平,同时也是保护了苏联的友好领国安全,重新塑造了我们祖国的安全环境,现在我宣布今年的阅兵正式开始,让我们对这些伟大的红军战士报以最崇高的敬意!”谢洛夫演讲完毕之后,阅兵式正式开始。

阅兵式上出现了什么先进武器,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红军士兵沉稳的步伐和气质,才是决定苏联军事力量的基础,这些带着战火硝烟的士兵们大步走来就足以说明一切。

“也许是你应该回去的时候了,小约翰,不过我必须提醒你一句话,因为你父亲肯尼迪总统的死亡,你回到美国也是非常危险的,我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谢洛夫凝视着肯尼迪总统的儿子约翰肯尼迪二世,当年那个在葬礼上哭泣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不过真的要回去的话,哪怕就是他动用克格勃的力量保护他,也不能保证这个孩子的安全,那是美国本土,美国国内肯尼迪的仇人力量庞大。

“我还是决定要回去,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我要查清楚父亲的死因。”约翰肯尼迪二世看着理应是仇人的谢洛夫感谢道,“谢谢多年来总书记对我的照顾。”

“只不过是合作而已,不要感谢我这个特务。”谢洛夫摆摆手道,“我就不送你了……”

此时的美国,今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率,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是百分之一,不是零就不错了,世界上一半的石油原产区已经在苏联手中,本来用来吹泡沫的计算机革命,却因为苏联的计算机联网推进的比美国更快无用。美元的价值遭到了众多国家的怀疑,庞大的超发货币回流让全体美国人都踹不过气来。

平心而论,布什总统是绝对没有可能连任的,美国的整个社会环境都很糟糕,这次选举政党轮替应该会出现,谢洛夫此时发现自己比较失败,折腾了半天,竟然给拉链顿创造了上台的机会,不过就算是拉链顿上来,也没有冷战结束的红利和计算机产业爆发来救他,现在大特务可以看看,这个前世被称为最会搞经济的总统,离开了这两样,到底有多少真实水平。

一九九一年圣诞节,就算是国家的状况很糟糕,美国人也不会到连圣诞节都过不起的地步,尤其是纽约州,这是美国最繁华的地方。可在谢洛夫的眼中,这一天还是苏联解体的纪念日,今天他准备送给美国一个圣诞大礼包。

纽约罗切斯特市中心,五彩缤纷的巨大圣诞树被竖起,大街上张灯结彩,众多市民带着笑容欢度西方世界的最大节日,时事艰难,可市民们仍然欢度佳节,祈祷艰难的时代早日过去,一直到深夜,午夜两点,柯达公司总部地下室的核反应堆突然进入时空状态,武器级的核原料进入临界反应,灾难袭响了毫不知情的纽约罗切斯特市民众。

与此同时,纽约港口,一个老人登上了一艘停靠在港口的轮船,他是柯达公司的副总裁,早在一年之前他就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对外宣布已经病逝。却一直躲在暗处等待国内的召唤,这个已经在美国生活十几年的老人,站在船头眺望纽约直到越来越远,眼中有怀念有失落,最后所有的情绪都变成一句话道,“与正义同行,嗅出并铲除叛徒。”

番外 哟,这不是老年痴呆么。

“可能是岁数大了,非常讨厌医院这种地方。”谢洛夫站在窗户边上,他刚刚从中国回来,商谈关于归还珍宝岛等一些阿穆尔河争议的岛屿问题。实际上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苏联一直都承认那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赫鲁晓夫时代到勃列日涅夫时代都承认,克格勃边防军总局局长泽利亚诺夫就是直接证明人。

不归还的理由,以一个苏联人的角度在正常不过了,看看中国和苏联当时的关系,哪怕承认是你的,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归还。还有一点就是,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苏联和中国的划界,归还的前提是确立现在的边界,不要再提自古以来这套说辞。

正式确定边界之后,以后的领土会被固定下来。这是莫斯科的原则性意见,哪怕谢洛夫是总书记也无法更改,别说苏联还在,就算是解体之后变成俄罗斯,那里也永远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除非他记忆中的俄罗斯再解体一次,同时中国的国力要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合体的总和,才能顶住其他列强的压力把领土弄回来。

不过话说回来,谁不希望国家越大越好呢,就算是苏联国内也有这种舆论,认为从领土方面,苏联也是丧权辱国的。因为众所周知的是,俄罗斯帝国领土比苏联大了两百万平方公里,索性目前苏联在巅峰时期,没有让这种言论有市场。

“岁数大了,在医院待两天有什么关系,你和中国同志谈的怎么样?他们的领导人好接触么?”谢列平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身体,他对于中国的印象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简直把苏联达成阶级敌人。

“一个长者,看起来温和实际意志坚定,所处的环境其实也比较受到限制。”谢洛夫回忆着自己的中国之旅,洒然一笑,和谢列平一起谈论这次的经历。

“那不是和勃列日涅夫一样?”谢列平闻言微微摇头,想到勃列日涅夫,他没有好评价。

“比勃列日涅夫厉害,他开始限制干部终身制了。”谢洛夫否决了谢列平的判断,他那是深知这个长者的厉害,当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崩塌,资本主义大获全胜将要赢者通吃的时候,那个艰难的阶段,心力交瘁的他背负了太多,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无奈、无力、国家的实力就是那样,能怎么办?

他留下很好的基础,其他方面,受限于前所未有的孤立环境和恶劣局势,不能指望太多。

谢洛夫是临时回国的,本来他会直接飞往美国进行访问,但是因为谢列平住院的消息快速赶了回来,这个在自己早期给予帮助的共青团之鹰,他不能不感谢。如果不是谢列平担任赫鲁晓夫的秘书长,自己第一次冒险的时候就被收拾了。

“我现在都觉得,他比勃列日涅夫更适合领导苏联,你说当年他要是听从我的建议,收拾掉勃列日涅夫,现在的苏联会是什么样。”坐在飞往美国专机的谢洛夫摸着妻子的手问道。

谢列平是他在苏联见到最具有正气的一个干部,甚至比苏斯洛夫那种灰衣主教更强。苏斯洛夫那种自我催眠,对其他干部没有影响。谢列平是完全可以带动起来一批人,为了理想前行,那种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能怎么样,不会有太大改变吧?不过他确实比勃列日涅夫精力充沛得多,可惜,勃列日涅夫把它当做敌人。”瓦莉娅依偎在丈夫的怀中道,“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根本不会因为一两个人,就能把国家搞乱的。”

“也对!”谢洛夫的嘴角抽了抽,自己的妻子还真是有自信,碰上那堆黄金搭档就不会这么说了,不过在一般人的眼中,固若金汤的苏联确实让人无法生出这方面的心思,这就能解释当苏联解体的时候,全世界处在何等的震惊当中,连美国总统布什都出面,在访问苏联的时候呼吁加盟共和国留在苏联框架之内。

预测苏联最终会灭亡根本就是伪命题,谢洛夫可以用一份预测,填上从五十年到五百年的年限,反正等美国真完蛋的那天,把正确的那份预测拿出来就行了,错误的预测全烧了,谁会知道?到时候还不会一片总书记高瞻远瞩?

可这个预测赫鲁晓夫已经做了,以目前美国国内自信心的缺失和苏联的声势,估计赫鲁晓夫那句我们终将埋葬你们,会被越来越多悲观的美国人想起,哪有谢洛夫抢功劳的机会?

华盛顿国际机场,搭载着这次苏联**中央总书记夫妇的客机降落,目前苏联三大设计局合作设计的宽体客机,已经占据了庞大的世界份额。这和苏联国际威望的更进一步息息相关,买客机是经济同样也是政治。

走下红毯的谢洛夫一把握住了拉链顿的手,两人十分友好的交流,谋杀了不少胶卷。提到胶卷,不得不说在柯达核辐射时候,谢洛夫曾经建议派出防化部队帮助美国,当然这个建议被布什拒绝了,美国还是有些强国底蕴的存在,没有出现某岛国自卫队吓尿裤子的场面。

谢洛夫和拉链顿进行关于两德问题,和进一步减少对抗的会晤。会晤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苏联和美国都认为,德国不过是一个国家分别出现了两个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完全可以糅合,谢洛夫没有此一举的提出一国两制,苏联要的是整个德国。

之所以没有出现民主德国吞并联邦德国的情况,那是因为美国是在缓缓地衰落,回到自己应该回到的位置上,苏联是骤然解体一落千丈,目前美国实力仍在,不过随着苏联开启整个欧亚大陆的步伐,美洲大陆自然会被边缘化。

之后美苏签署共同声明,确认放弃战争性的太空竞赛,这个协议的签署,让不少美国人想起了里根,这个名声臭不可闻的前总统。随着苏联的国际威望超越美国,哪怕只是一点,而且美国中产阶级丧失储蓄之后的生活水平下降,里根经济学直接被扔进垃圾堆。整个经济学界都对杀鸡取卵的里根经济学进行围剿。

连带着里根刚刚上台的时候,扩大军费对苏联进行挑战,发起的种种对抗。因为苏联现在活蹦乱跳的还在那里,也变成了自不量力的白痴行为。

“我已经制定了一个行程,将看望美国前总统里根。”这也是谢洛夫这次访美的一个目的,因为里根已经对外宣布,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被大特务骂了这么多年之后,里根终于扛不住了,这个消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